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末立法之争的过程

清末立法之争的过程

清末立法之争的过程
清末立法之争的过程

清末立法之争的过程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保守的“礼教派”和革新的“法理派”围绕修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制度进行的争论。维护传统礼教精神,主张法律应与礼教结合的称为礼教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主张近代法制精神,法律应与传统的礼教相分离的称为法理派,以沈家本为代表。因他们争论的问题主要是礼法关系,所以中国法律史学者称这场争论为礼法之争。

法理派与礼教派的争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各以沈家本和张之洞为代表,对《大清新刑律草案》进行争论;第二阶段,双方各以沈家本和劳乃宣为代表,对《大清新刑律草案》及其《附则》5 条进行争议;第三阶段,双方各以杨度和劳乃宣为代表,在资政院里就关于立法宗旨和少数条文进行争议。为了通过修律收回治外法权,法理派在制定《大清新刑律》时比较注重西方列是否能够认同,在移植西方先进法制的过程中对法律移植的本土化问题没有充分考虑,过于强调西方所注重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但是“弱国无外交”,通过修律就能收回领事裁判权本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一点上,礼教派比较明确,认为“并非必须将中国旧律弃置不顾,全装外国格式之法,即可立睹收回治外法权效也。”对于《大清新刑律》的制定,礼教派的意见比较实际,而法理派则急于求成,因此在客观上说,礼教派的争锋“纠正了在功利心态下,法律移植过程中过分西化的倾向”

1906年,沈家本主持制定了《刑事诉讼法》,采用律师制度及陪审团制度及其他一些西方法律,当即遭到张之洞等人的反对。张之洞认为使父子异财、兄弟析产夫妇分资,是“坏中国名教之防,启男女平等之风,悖圣贤修齐之道。”理由是“中国立教首重亲亲,定律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有罚……”并以《奸非罪章》中无和奸无夫妇治罪条例,指为败坏礼教,得到很大响应。同时,张之洞认为,律师制度会使“讼师奸谋得其尝试”,陪审制度使“到堂陪审者,非干预词讼之劣绅,即横行乡曲之讼棍。”

应该看到,张之洞对律师、陪审制度的反对,是很有些道理的。引进任何一种制度,不仅要看这种制度的长短优劣,同时还要看引进后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在清末的中国,引进律师制度,就要有人来做律师。谁来做律师?照当时情况来说,只能是那些城镇乡间的讼师。清末腐败堕落之风甚烈,讼师的整体形象很坏,许多人平常勾结官府,把揽词讼,说事过钱,制造冤滥,已成风气,民间呼为讼棍,为人所不齿。若做了律师,可想见其贪恶将更蔓延。陪审制度亦同。谁来做陪审团?农夫、手工业者、引车卖浆之小贩,坐于法庭之上判断罪与非罪,实际上也行不通。充陪审团者,也确实存在着劣绅讼棍的可能。果真如此,给老百姓带来的,还真不是福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沈、张二人各有其道理。沈家本指出法律发展的趋势,张之洞关注法律施行的现实。而且从动机效果两结合来看,张之洞所论似更贴近现实,这也许与他多年在地方上当封疆大吏有关。因此,不能因张之洞力主维持封建礼教,成为礼教派的带头人而忽略其在个别问题上正确的一面。这一场争论最后以礼教派获胜,沈家本退让而结束。

第二场争论发生在沈家本一派与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之间。1910年,由沈家本等制定的《修正刑律草案》交宪政编查馆审订,劳乃宣认为草案正文“有数条于父子之伦,长幼之序,男女之别有所妨”,《附则》规定旧律有关礼教条文另辑单行法而不入正文是“本末倒置”,要求将旧律有关伦纪礼教各条直接修入新刑律正文。他所提出的有关伦纪礼教的各条是:“干名犯义”、“存留养亲”、“亲属相奸”、“故杀子孙”、“杀有服卑幼”、“妻驱夫”、“夫驱妻”、“无夫

奸”、“子孙违反教令”等。可见他与张之洞一样,都是一心维护封建纲常的礼教派,但是其中“无夫奸”一条,劳乃宣所论却不无几分道理。劳乃宣认为,中国旧律对和奸(即通奸)无夫妇女杖八十,和奸有夫妇女杖九十,处罚有所不同。而新刑律草案只列有夫和奸罪,无夫和奸不为罪,按中国习惯,对此不治罪有悖中国民心。沈派则认为,无夫妇女与人和奸,属道德问题,不必列入刑律。

而劳则认为,法律与道德相表里,把二者分开,会使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国家则难以治理。同时,劳认为,东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有夫妇女与人和奸,丈夫不容引发事端,妨害社会稳定。而无夫妇女与人和奸,旁人不讪笑父母,父母亦不以为耻,这种行为不生事端,国家不定为罪。而在中国,无论有夫妇女或无夫妇女与人和奸,家属均视为奇耻大辱,定会引发事端影响社会秩序,故应定罪。第二次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沈家本一派的意见占了上风。无夫妇女与人通奸,是受刑律处罚还是上道德法庭,从今天来看,回答当然非常明确。

而劳乃宣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两点却可引起注意,即:一、法律与道德的问题。法律应不应当维护道德以及怎样维护道德。对此,儒家的回答简单明了,出礼入刑。而今天该如何认识和如何去做?二、如何看待礼教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今天,讲政治的,常指出中外国情的不同;讲文化的,常强调中西文化的差异。那么,这“国情”、“差异”指的是什么?很明显,就是儒家政治伦理文化对民众的影响。既然不否认礼教的巨大影响,就须研究它何以至今仍在产生这种影响,研究它生存的因素和条件。而现在往往一谈到礼法之争,总是先把礼教派一棍子打成反动腐朽落后倒退,这并不是客观公正的态度。至于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下面还要详加论述,此处从略。

第三场争论是在杨度和劳乃宣之间展开。杨度曾留学日本,受改良派影响,立张君主立宪,回国后任宪政编查馆提调和皇族宪法讲师。他根据国家主义的方法理论,认为立法不应维护家族利益而应维护国家利益。所谓家族主义,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国家制度。对家族犯罪,就是对国家犯罪,国家靠维护家族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而国家主义则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国家制度,公民对国家承担义务,国家保证公民的权利,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依据法律而定。并进而提出,中国拥有四亿人口,为何抵御不了外人入侵,原因就是这四亿人口“只能算四万万人,不能称四万万国民。”所以,国家要强盛,必须由家族主义变为国家主义,世界潮流正是如此,中国必须跟上。

劳乃宣则认为家族主义适于中国。他认为法律产生于农桑、猎牧、工商三种生计,进而衍生出三种类型的风俗礼教和与此相适应的政体,从而又产生出家法、军法、商法三种类型的法律。一个国家离不开本国的风俗礼教和生活方式,“风俗者法律之母也。”中国是农桑之国,风俗礼教、政均从家法中产生,因此,法律必须维护家族,所以要实行家族主义。杨度的国家主义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国家与公民之间用法律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劳乃宣坚持家族主义是保守的、错误的,但他对中国历史上家族主义的产生及发展的分析是正确的。他的错误在于他不能认识“法应因时因地而变”。这场争论最后以劳乃宣失败而结束。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 一、背景 清末变法的礼法之争,是指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曾任湖广总督、后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及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二、双方 1、法理派。该派以沈家本为代表,主张运用“国家主义”等政法理论来改革中国旧法律制度,因在修订《大清新刑律》、《大青民事刑事诉讼法》过程中常用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来对抗保守派的攻击,因而被称为“法理派”。 2、礼教派。该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主张修订新法律应当“浑道德与法律与一体”,不应偏离中国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因而被称为“礼教派”。 三、焦点 1、“干名犯义”的废存 “干名犯义”是指子孙控告父母、祖父母的行为。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亲得相首匿”,亲属相互告言“亏教伤情,莫此为大”,因此在明清律中“干名犯义”属“十

恶”之条。鉴于此,礼教派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因此“干名犯义”之条大于礼教之事,是传统伦理的根本所在,因而应当在新刑律有所反应。 而法理派根据西方通行法理,指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 2、“存留养亲”的废存 “存留养亲”指“亲老丁单”时即凶犯属系独子、父母年老有病、家中无其他男丁,考虑到其父母无人奉养,又无其它男丁继承宗嗣,经皇帝特许,可免其死罪,施以其它处罚,令其回家“奉养其亲”的制度。 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从新律中排除。 沈家本则认为“古无罪人留养之法”,且指出嘉庆六年上谕中曾表示:“是承祀、留养、非以施仁,实以长奸,转以诱人犯法”。 3、“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的定罪量刑 礼教派认为内,无夫奸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而亲属相奸属于“大犯礼教之事”,因此应当在新律中对上述情况有特别规定。 法理派则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欧洲法律并无治罪之文”,因此“此事有伤风化,当与教育上别筹办法,不必编入刑律之中”。至于亲属相奸,“此等行同禽兽,固大乖礼教,然究为个人之过恶,未害及社会,旧律重至立决,未免过严”。因此,对此等行为,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法经 2、决事比 3、五服制 4、官当 5、保辜 6、刺配 7、厂卫司法 8、预备立宪 9、贿选宪法 10、保安处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 3、简述《大清新刑律》相对于传统刑法典的主要变化 三、论述题:(共1题,共20分) 论《唐律疏议》的历史地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横线上。共10题,每题1分) 1.汉朝时的判例法叫做。 A.廷行事 B.条例 C.断例 D.决事比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于时期。 A.元 B.明 C.清 D.南京临时政府 3.首次规定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法典为。 A.《九章律》 B.《北齐律》 C.《开皇律》 D.《唐律疏议》 4.古代刑法典中的“名例律”篇为首创。 A.《九章律》 B.《魏律》 C.《北齐律》 D.《开皇律》 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A.《法经》 B.《唐律疏议》

C.《开皇律》 D.《宋刑统》 6.中国近代第一部效法西方的专门刑法典为。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现行刑律》 C.《暂行新刑律》 D.《中华民国刑法》 7.在代,对宗教教徒的审判实行专门管辖。 A.夏 B.商 C.元 D.清 8.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最早形成于时期。 A.汉朝 B.曹魏 C.北齐 D.唐朝 9.“训政”理论首创于。 A.袁世凯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蒋介石 10.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公开颁布成文法的国家为。 A、晋国B、郑国 C、魏国D、秦国 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5分) 1.春秋决狱 2.廷杖 3.六礼 4.领事裁判权 5.秋审 6.折杖法 7.保安处分 8.义绝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唐律疏议》中对官僚贵族在刑法适用上规定了哪些特权?

礼法之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法律不得不与其他种种社会制度一样,被迫接受近代转型。这次转型是以西方法律与法学进入、清末修律为发端。在这次转型中引发了是以“礼”还是以“法”指导新立法的论争。“礼”指中国传统的礼教,即法典化的“三纲五常”等纲常名教。主张以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为标准,有选择地移植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被称为礼教派。礼教派又称礼派、礼治派、家族主 义派、国情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法”指西方资产阶级法理。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被称为法理派,又称法派、 法治派、国家主义派、反国情派,因法派以沈家本为旗帜,故又有沈派和反沈派之说。以沈家本、杨度为代表。因他们争论的问题主要是礼法关系,所以中国法律史学者称这场争论为礼法之争。 一、对礼教派的重新认识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对礼教派所持的理论有的研究者简单用“顽固”、“守旧”、“封建遗毒”将其全盘否定。对礼教派全盘否定是有失偏颇的。礼教派的变法思维虽有不完善的一面,但应当指出的是,礼教派对清王朝为挽救危局而进行的修律活动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清末“礼教派”法律思想在某些方面也有其成熟的一面。 从“礼教派”变法态度来看,是强烈和积极的。例如,“礼教派”代表人物亲历鸦片战争全过程的魏源,深刻地认识到变法势在必行,他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①既然如此,变法就是必然的。礼教派的领袖人物劳乃宣认为“今天下事变亟矣,国家多故,风俗凌夷,官无善政,士无实学,刑不足以止奸,兵不足以御侮,而数万里十数国之强敌环逼而虎视,创闻创见之事月异而岁不同,当今之时,犹拘于成法以治之,鲜不败矣。则法之不得不变者势也”。故此,劳乃宣认为应改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传统法律。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以“育才兴学”﹑“整顿中法”﹑“吸收西法”为中心的一套改革方案,要求改良法制。《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曾“上达天听,震动朝野”②,从实践层面推动了清末的法律改革。1902年4月1日在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三位朝廷重臣的联合举荐下,沈家本、伍廷芳正式出任修律大臣,走到了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前台。从“礼教派”变法态度来看,他们对西方法制文明是抱有认同态度的。 礼教派提出的变法应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科学性。礼教派因此也被称为国情派。劳乃宣是礼教派的后期首领,他指出:“风俗者,法律之母也;立法而不因俗,其凿枘(指格格不入)也必矣。”并由此而提出三种“生计”产生三种法律的理论。“法律何自生乎?生于政体。政体何自生乎?生于礼教。礼教何自生乎?生于风俗。风俗何自生乎?生于生计。”他把世界上的“生计”划分为农桑、猎牧、工商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

试述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的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淸新刑律》、《大清刑事诉讼法》、《大清民事诉讼法》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其核心则是一方要维护封建宗法制,一方则要引入君主立宪制。 沈家本、杨度等人基于对清朝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及对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深入理解,主张大力引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运用“国家主义”等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为彻底改革中国旧有的法律制度辩护,因而被称为“法理派”。而以曾任湖广总督、后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为代表,包括地方督抚在内的清廷上层官僚、贵族,认为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于一体”,尤不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故而被称作“礼教派”。 “法理派”与“礼教派”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1、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2、关于“存留养亲”制度。沈家本等人认为:“古无罪人留养之法”,“存留养亲”不编入新刑律草案,“似尚无悖于礼教”。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排除在新律之外。 3、关于“无奸夫”及“亲属相奸”等问题。“奸非”严重违反传统道德,故传统刑律予以严厉的处罚。“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因此,礼教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本科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隆礼重法 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 2.礼法之争 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3.学校议政 答:学校议政思想可以概括为:学校反映民意,参与决策,舆论监督限制皇权、官权。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答:一、“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 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策 三、“人”与“法”相结合的法体理论 2.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 答: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

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 3.沈家本“法贵得人”的主张。 答:沈家本认为“善法”和法的执法之人史实行法制的重要条件。他指出。如果执法者选用恰当,即使法令较严也能在执法中体现仁义的精神。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善,即使法令宽缓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为此,他提出了“法贵得人”的主张,具体方法是: (1)所有的国家官史,上至中枢长官,下至百里长吏,皆宜知法 (2)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 (3)设置吕学博士教授法学;设置培养法学人才的专门学校 三、论述题(25分) 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答:(1)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 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 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理派代表资产阶级,礼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要求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不同。

礼法之争中的沈家本法理思想

礼法之争中的沈家本法理思想 洪伟(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安徽黄山,245000) 摘要:清末修律是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撞击几十年之后,作为晚清新政的一项内容开始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情况决定了晚清修律比以往修律更加实质,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开端。晚清修律历时不到10年,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而这一成果的取得和修律主持人沈家本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本文尝试从清末修律的礼法之争着手,来考察沈家本的法理思想。 关键词:礼法之争法理情理沈家本 一 清末修律,无论如何,都不失为中国近代法律变迁中的最重要一页。它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古代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同时,亦是外来法律资源本土化的过程。可以说,清末修律是继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大变革以来中国法制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在修律的过程中,爆发了一场礼教派和法理派的尖锐斗争。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和十月,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大清新刑律草案》由沈家本和俞廉三呈交清王朝。由于沈家本等人在起草新刑律时对大清律中有关伦纪礼教的一些条款作了删除,从而遭到以军机大臣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的激烈反对。沈家本会同法部,遵照清廷谕旨,对草案重加修改,将“干名犯义”、“犯罪存留养亲”、“亲属相盗”、“亲属相殴”、“故杀子孙”、“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等条款从正文中删去。 《大清新刑律草案》宣统元年修改完毕,定名《修正刑律草案》奏呈清廷。在宪政编查馆核议过程中,江宁提学使劳乃宣继张之洞之后,再次发难,对《修正刑律草案》横加指责。他们认为这种删除不仅是几个罪名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传统道德、礼治的兴败问题。因此要求将旧律中的礼教条款全行修入新律。以沈家本为首的法理派奋起反击。这就是清末修律中有名的礼法之争。 “礼法之争”最终以礼教派的胜出而告终,不但“留存养亲”、“亲属相奸”等罪名的到了复活,卑亲属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无夫奸”要处刑等封建法制原则被重新搬回了法典。——————————————————————————————————作者简介:洪伟(1979—),安徽歙县人,中共黄山市委党校法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和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答卷

《xx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制定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法典。《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盗法是针对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贼法是规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囚法和捕法主要是规定抓捕、审判、囚禁犯罪人的法律;杂法是规定其他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六禁;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减方面的法律。历史意义: a.《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六篇的内容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总则性的规定和分则性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法典的体系,此后秦朝和汉朝等封建王朝的法律无不受其影响。所以《法经》是封建律典的蓝本。 b.《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答: 秦朝的法律形式,从史书记载和出土的秦简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xx曾宣布: “命为制,令为诏。”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治狱”的要求。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还有“程”、“课”等法律形式。 《法律答问》是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所作的解释。 3、简述春秋决狱。 答: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答: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从清代礼法之争审视入世条件下中国法律的传统转型

从清代礼法之争审视入世条件下中国法律的传统转型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②,导致法律的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法治进程及中国法律的影响十分明显。WTO规则的约束和自由贸易的发展以及在入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对于中国的法律,尤其是对于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等在内的整个法制领域发生深刻影响,促使中国国内法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促使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兼容。因此,中国的入世标志着中国的法制正在正走向一个新的阶段,③中国法制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转型。 当我们站历史的高度,回首整个中国法律的发展历史和审视中国法制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时,不能忽视清末变法及修律而引起的深刻思考及历史经验教训。④历史上中国法律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从“礼治”到“法治”的变革,最终形成孔子正统和清末礼法之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法律制度。清末礼法之争之后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国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极大影响中国的法律制度,因此,入世条件下中国法律的完善,即WTO对中国法律诸方面发展造成的影响和完善可以认为是中国法律的又一变革。从清代礼法之争审视入世条件下中国法律的传统转型,研究实现中国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积极的能动效能,并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才能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代礼法之争和对于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礼法之争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清朝政府,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无奈中,被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所冲跨。 但是,清朝的近代礼法之争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从当时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上看,晚清统治集团倡导新政,主张变革,一方面是自救,另一方面是无奈⑤;其次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日俄战争失败和北洋舰队的失利被迫加大政治改革力度,系统学习外国文化和西方先进技术,“以夷治夷”,达到自强的目的。⑥ 礼法之争之前,清政府全面推行西方法制,首先是出洋考察,然后预备立宪,成立各省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大力推行地方自治政策,最后立法,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修定律例,彻底改革法律制度。⑦ 清末新政通过制度的重新构筑和学习西方文化,推进社会变迁和自我更新社会的政治结构,尤其是从西方社会直接移植了一系列新制度,导致王朝内部的势力和利益的冲突,引发了礼法之争。虽然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的妥协而失败,但是对于推进中国法律的近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旧的法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必须制定新的法律。在内困外患的条件下,清朝政府高唱“变法”的调子,不断下诏实行“变法”。命大臣,设律馆,修律制宪。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看来,西律比旧律更文明,更进步。因此,取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同时,认为中国的礼教风俗必须适应自己的国情,主张“兼采中西,博采众长,不可偏废。”沈家本等遵循“中外通行”的修律指导方针进行了一系列修订法律的活动。他们首先修订了一些九旧

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

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 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中国封建传统法律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稳定的上层建筑,而且对东方世界的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主要是沿着理智与法治的道路前行的,特别是礼治对于人民思想上的禁锢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打造了牢固的基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种思想都不能始终占据牢靠的社会统治地位,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对我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基础斗争思想社会影响 正文: 先秦时期的礼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经济上土地制度由分封制到私有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并逐渐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政治上,礼乐征伐由自天子出转变为由诸侯出,士大夫阶层得到广泛发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逐渐摆脱周天子的束缚,实行其兼并政策。其他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那个名存实亡的周朝难以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批判其他学派的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周初,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方针。这一治国思想带来了西周前期奴隶制的繁荣,从而使人对这一思想奉之如圭臬。但是它并没有象周公所希望的那样使周王室永享天命,至厉王、幽王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虽然仍遵循这一方针,但还是不能挽救周王室衰落的命运。先是周郑交恶,桓王被射中肩;接着五霸争盟,天子反被诸侯所召;再后七国称雄,天子完全被冷落。这一系列事实,不能不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社会的变革引起了礼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意识形态上实是由“礼治”到“法治”慢慢转变的历史。春秋前期和中期,礼治思潮还占主导地位。春秋后期,也即子产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法治”思想开始出现,并且两者发生了第一次论争。 春秋社会末年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主张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大思想家孔子开始了他艰难的维道路程。首先孔子认为社会出现诸侯兼

法制史简答题名词解释

一、春秋的成文法、争论和人物 (一)主要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等人铸刑鼎。(二)争论。1.争论原因:破坏了原来的礼法等级秩序;民众知道法律后将会根据法律追逐自己的利益从而不利于统治。 2.进步性:公布成文法顺应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各诸侯国纷纷公布成文法的现实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3.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而且也为法律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分) (三)争论相关人物:郑国铸刑书于鼎,郑子产与叔向关于公布成文法的争论;(2)晋国赵鞅铸刑鼎,此活动受到孔子批评。 二、简述《法经》各篇篇名及其主要内容 (一)法经是 (二)(1)盗法:有关侵犯财产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2)贼法:有关侵犯他人人身及国家政权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囚法:有关违反监狱管理以及诉讼程序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4)捕法:有关违法追捕法律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5)杂法:以上各篇没有规定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6)具法:有关刑法适用原则的规定。 (三)意义 三、简述汉初刑罚改革 (一)起因:汉初约法省刑的需要、缇萦上书。 (二)内容:1.汉文帝时规定,以徒、笞与死刑分别代替黥、劓及斩左右趾:1)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2)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3)当劓者,笞三百;4)当斩左趾者,笞五百;5)当斩右趾者,弃市。2.汉景帝时两次减少笞数,并专门规定了刑具的规格,笞刑部位等。(三)影响:1.它为刑罚由旧五刑向隋唐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2.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3.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转折点。 四、法家“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君本位的极端君主主义。(2)法、术、势三者结合。(3)重刑主义。(4)重农抑商五、儒家的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儒家主张以礼义道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道德升华,反对以暴力威胁为基础的政治。(2)要求为政者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感化人民 (3)法令刑罚只是德礼教化的辅助手段 六、论汉朝刑法的儒家化 1、刑法儒家化即刑法中体现儒家思想; 2、主要体现:孝思想,以家庭观念为核心; 3、表现:1)春秋决狱2)亲亲相隐3)矜恤老幼妇孺4)重惩不孝犯罪5)官僚贵族有罪先请 4、意义:在于促进了法明文明进步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1.曹魏“八议”入律 2.晋律实行“准五服以制罪” 3.北魏孝文帝创制“存留养亲”制度 4.北齐总结“重罪十条”(“十恶”前身) 5.南北朝实行“官当”。 八、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创立的对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刑法制度。

试述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试述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的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淸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沈家本、杨度等人基于对清朝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及对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深入理解,主张大力引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运用“国家主义”等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为彻底改革中国旧有的法律制度辩护,因而被称为“法理派”。而以曾任湖广总督、后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为代表,包括地方督抚在内的清廷上层官僚、贵族,认为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于一体”,尤不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故而被称作“礼教派”。 “法理派”与“礼教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 1、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2、关于“存留养亲”制度。沈家本等人认为:“古无罪

人留养之法”,“存留养亲”不编入新刑律草案,“似尚无悖于礼教”。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排除在新律之外。 3、关于“无奸夫”及“亲属相奸”等问题。“奸非”严重违反传统道德,故传统刑律予以严厉的处罚。“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因此,礼教派认为新律中也应有特别的规定。法理派则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欧洲法律并无治罪之文。”“此事有关风化,当于教育上别筹办法,不必编入刑律之中。”至于亲属相奸,“此等行同禽兽,固大乖礼教,然究为个人之过恶,未害及社会,旧律重至立决,未免过严。”因此,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毋庸另立专条”。 4、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礼教派认为,“子孙治罪之权,全在祖父母、父母,实为教孝之盛轨。”法理派则指出:“此全是教育上事,应别设感化院之类,以宏教育之方。此无关于刑事,不必规定于刑律中也。” 5、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子孙对父母、祖父母的教训、惩治,最多像舜帝那样“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绝无“正当防卫”之说。法理派则认为:“国家刑法,是君主对于全国人民的一种限制。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则治以不孝之罪”,惟有如此“方为平允”。 对“礼法之争”的看法: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

2018法硕考研:法制史主观题之清末礼法之争

2018法硕考研:法制史主观题之清末礼法之争2018考研法硕(含法学)专业课复习要把握哪些呢?根据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各科目分值的分布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些必背的主观题,2018考研的同学们。快来看看吧!下面是法制史部分必背的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分析题和论述题。 2018法硕考研法制史必背主观题 【简答题: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的问题】 (1)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有: ①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因此,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应在新刑律中有所体现。 ②关于“存留养亲”条款的存废。法理派认为留有养亲不宜编入新刑律;礼教派认为应在新刑律中体现。 ③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是否定罪。法理派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此事有关风化,当于教育上别筹办法,不必编入刑律之中”。至于“亲属相奸”,法理派认为,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毋庸另立专条”。礼教派认为“奸非”是严重违反传统道德的,故传统刑律予以严厉处罚,“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因此,该项制度也应在新刑律中有所体现。 ④关于“子孙违反教令”是否废除。法理派主张废除,礼教派主张保留。 ⑤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法理派主张子孙卑幼有权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而礼教派则反对。

(2)清末礼法之争的结局: 由于礼教派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包括清廷、社会上层贵族官僚、封建士大夫在内的保守势力的观点和态度,所以,“礼法之争”的必然结局注定是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最终清廷在新刑律后附加五条《暂行章程》。 (3)清末礼法之争反映的问题: ①礼法之争的结局说明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和清政府的顽固立场,也说明了法理派的软弱性和一再退让性。 ②礼法之争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法制史课后习题练习

中国法制史课后习题练习补充教材 刘性仁老师着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简述古代法制形成的环境为何? 2.简述关于中国法律起源时代的几种观点为何? 3.试述古代法律形成的历史简述为何? 4.论述中国法律起源的主要特点 5.何谓宗法?何谓刑始于兵? 二、主要的立法活动 1.简述周礼的作用为何? 2.简述礼与刑的关系为何 3.简述春秋时期成文法公布的意义为何? 4.简述春秋时期晋国的立法情况为何? 5.论述周礼的主要原则为何? 6.何谓周公制礼?何谓铸刑鼎?何谓铸刑书? 何谓竹刑?何谓吕刑? 三、刑事法律制度 1.简述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为何? 2.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刑罚制度的特点为何? 3.简述「区别对待,轻重有权」的原则? 4.简述〝三犯〞不赦合并论刑的原则为何? 5.何谓无简不听?何谓眚、非眚?何谓轻重有权?何谓炮烙?何谓土? 四、民事法律制度 1.简述西周的市场管理制度为何? 2.简述西周的契约制度为何? 3.西周为何同姓不婚? 4.简述西周礼制中不鬻于市的商品有哪些?5简述西周时期的市场管理官员的体系为何6.试述夏商西周时期的家庭制度为何?7.试述上古时期主要的土地制度为何/8.何谓井田制?何谓质剂?何谓判书?何谓嫡长子继承制?何谓胥师?何谓嫡庶分封制?何谓邦国分辖制? 五、司法制度 1.简述商朝中央专理司法的机构为何?2简述西周中央专理司法的机关为何?3.简述西周设置的地方司法机构为何?4.简述西周的起诉制度为何?5.简述西周的审理制度为何?6.简述西周的监狱制度为何?7.简述西周的证据制度为何?8.试述上古时期的监狱制度为何?9.何谓冢宰?何谓五听?何谓三公? 六、主要立法活动 1.简述战国时期法家的立法原则为何? 2.简述汉代的立法原则为何? 3.简述曹魏律的特点为何? 4.简述晋律的特点为何?5,简述北齐律的特点为何?6.简述开皇律的内容及特点?7.简述贞观律的内容为何?8.简述宋刑统的特点为何?9.简述大明律的内容及特点为何?10简述大清律例的内容及特点为何?11简述汉代的立法活动为何?12.简述唐律的历史地位为何?13宋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14.简述中古时期的综合法典和单行法规为何?15简述唐律疏议的篇章体例为何?16.试述中古时期的主要立法原则为何?17.试述法经的内容,特点及影响为何?18.试述唐律的内容为何?19.试述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为何?20.试述中古时期法律汇编的发展情况为何/21何谓法令由一统?何谓法经?何谓九章律?何谓唐律疏议?何谓宋刑

法制史简答与问答题

西周时期礼和刑的关系以及影响: 关系:1、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2、“礼”是积极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制裁,二者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影响:礼与刑构成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体系。礼与刑作为阶级统治工具,两者的阶级本质是完全相同的,提供了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治国的重要经验,给后世封建法制以巨大的影响。 文景时期刑罚制度改革:P107 1、汉文帝时期因淳于缇萦的上书,宣布废除肉刑;改黑京(qiong)刑为髡钳城旦舂五年;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斩左趾刑为笞五百;犯斩右趾,杀人而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等罪名,在裁判确定后又犯笞刑以上之罪者,皆弃世处死;还明确规定了劳役刑的刑期; 2、汉景帝进一步改革:先后两次减少笞刑的数目,斩左趾的笞五百下减为二百下,劓刑的笞三百下减为笞一百下;颁布《棰令》规范笞刑;废除石桀(石为部首)改为弃世;规定被判死刑者可以选择改为执行宫刑,将宫刑作为死刑的代替刑罚。 3、刑法改革具有进步历史意义,使中国刑罚制度改革从此摆脱了原始的形态,符合社会进步要求。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后世以身体刑、劳役为主的“五刑”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明朝法律指导思想: 1、刑乱国用重典。一个重要方面是要“重点治吏”,就是要求以重刑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纪律和统一;另一个含义是要严厉镇压民间一切犯上作乱的行为; 2、法贵简、严。即法律简单,官吏就难以作弊,法律严厉,百姓就不敢轻易犯法; 3礼法结合,明刑弼教。“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1) 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未实施。 (2) 全律分总则、分则和暂行章程三部分,正文53章411条,暂行章程5条。 (3) 刑罚分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和从刑(褫夺公权、没收) (4)采用近代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和具体制度. (5)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6)修订中,清末“礼法之争”达到高潮,具体内容反映了两派的妥协,法理派作了重大让步。 简评西周时期的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其表现为“建邦三典”,包括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这一刑事政策是用刑经验的结晶,深谙统治之术,但损害了法律的权威,老百姓对法律缺乏权威感。

全国2016年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

全国2016年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德主刑辅 C.约法省刑 D.轻罪重刑 2.西周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 A.一夫一妻多妾制 B.一妻多夫制 C.一夫多妻制 D.一夫多妾制 3.商王朝刑罚残酷,其中,将犯人剁成肉酱的刑罚被称为( ) A.炮烙之刑 B.醢刑 C.脯刑 D.剖心 4.春秋后期,反对郑国公布成文法的代表人物是( ) A.子产 B.叔向 C.孔子 D.赵鞅 5.在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韩非子 D.商鞅 6.在以下选项中,属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是( ) A.事皆决于法 B.天罚、神判 C.以儒为主,礼法并用 D.约法省刑 7.我国现存最早的案例汇编是( ) A.《封诊式》 B.《疑狱集》 C.《折狱龟鉴》 D.《棠阴比事》 8.秦律中的髡刑和耐刑属于( ) A.耻辱刑 B.身份刑 C.死刑 D.肉刑 9.“春秋决狱”原则确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三国两晋 D.南北朝 10.在汉代,废除肉刑的是( ) A.高祖 B.文帝 C.武帝 D.宣帝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允许以官职或爵位抵罪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称为( ) A.官当 B.八议 C.赎刑 D.十恶 12.在官吏管理制度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较突出的特色在于设立了( ) A.察举制 B.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3.法律明文规定实行法官回避制度的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唐律中有关惩处官吏职务犯罪的篇目是( ) A.《名例律》 B.《职制律》 C.《杂律》 D.《擅兴律》 15.中国古代第一部刻版印行的法典是( )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唐六典》 16.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之一是出现了( ) A.条法事类B.编例 C.编敕 D.刑统 17.在中国古代的法典中,最早按“六 部”体例制定的法典是(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18.元朝主持宗教事务的机构是宣政 院。该机构的长官是( ) A.皇帝 B.王公贵族 C.帝师 D.宰相 19.明朝以惩治官吏和豪强犯罪为主 要内容的特别法是( ) A.《大明律》 B.《大明令》 C.《问刑条例》 D.《大诰》 20.明朝将各种类型的赋役并为统一 的货币税,这种赋税制度称为 ( ) A.一条鞭法 B.人头税 C.田税 D.工商税 21.清朝负责受理少数民族地区上诉 案件的机构是( ) A.宗人府 B.内务府慎刑司 C.大理院 D.理藩院理刑司 22.中国古代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 合体的传统法典是( )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 C.《刑部现行则例》 D.《大清律集 解附例》 23.太平天国晚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十款天条》 D.《太平条规》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 刑法典是( )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25.在清末的“礼法之争”中,下列主 张不属于“法理派”观点的是( ) A.应保留“干名犯义”条款 B.“无 夫奸”不为罪 C.“子孙违反敕令”不为罪 D.“存 留养亲”不应编入刑律 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27.南京国民政府使用时间最长的根 本法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 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训政 时期约法》 28.中国近代的领事裁判权制度废除 于( ) A.清末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 期 29.马锡五审判方式创建于( ) 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 战争时期 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新中 国 30.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 创立的新刑种是( ) A.管制 B.拘役 C.死刑 D.徒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 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据文献记载,夏朝的罪名有 ( ) A.昏 B.墨 C.不孝 D.疑众 E.贼 32.秦代的劳役刑有( ) A.城旦舂 B.司寇 C.候 D.隶臣隶妾 E.鬼薪白粲 33.立法受到唐律影响的东亚国家和 地区包括( ) A.朝鲜 B.越南 C.大食 D.日本 E.印度 34.宋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下 设( ) A.登闻鼓院 B.台院 C.理检院 D.殿院 E.察院 35.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事特别法包括 ( ) A.《公司法》 B.《票据法》 C.《海商法》 D.《保险法》 E.《破产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36.重罪十条 37.《九章律》 38.平政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 题7分,共21分) 39.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司 法机关的主要变化。 40.简述清朝有关少数民族聚居区的 立法。 41.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 度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 题15分,共30分) 42.试述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43.试述《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三、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7个论述题

1、礼法结合过程 (一)汉代礼法结合的开端 汉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首次确立了峻礼教以防,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这是引礼入律的最重要的标志。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九族之内亲属之间相互侵害的犯罪行为,要根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轻,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则与此相反”这一原则的确定“,是按照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将儒家礼的原则引入刑事立法原则中”。作为定罪量刑的首要依据,这显然是引礼入律。融礼于法的产物,也是是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重要表现。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的新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礼法结合的新阶段。三国时,曹操、诸葛亮是以“重法”而著称的,然而,他们的“重法”也是打着“德主刑辅”的旗帜进行的,曹操说他的立法宗旨是:“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诸葛亮则主张立法要体现“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的精神,他说:“明君理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这里所说的“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间关系的“六纪”,这表明他是推崇正统的“德主刑辅”思想的。 (三)隋唐礼法结合的成熟 隋初制定《开皇律》时,隋文帝杨坚就敕令尚书左仆射高颖、上柱国郑译等人,要坚持以“导德齐礼”为指导思想,把封建道德规范注入法律之中。《开皇律》在篇章体例上大致继承了《北齐律》,《开皇律》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改为“十恶”,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到了唐代,礼法综治的治国模式已臻于成熟和定型。在唐律中,礼不但指导着法律的制定,而且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复杂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主张,就是推行德治,施刑罚。比较正确地处理了礼与法的关系。唐太宗认为,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可以移风易俗,由乱至治。他谆谆告诫大臣们应“以仁为宗,以刑为助”。 (四)宋元明清礼法结合的演进 宋朝是在经过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和百年藩镇割据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封建政权。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宋朝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种关系的急剧变化;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宋朝成为一个重法制的时代,也是传统法律发展的高峰。太祖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元蒙入主中原以后,落后的游牧民族经济冲击着中原地区的封建经济,使得两宋时期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衰退。元蒙为统治广大的地区和从多的汉族人民,在法制上不得不逐渐抛弃蒙古习惯法和金律,积极吸收汉族的法律文化,因此,在立法指导思想上表现出“附会汉法”,“参照唐宋之制”的特点。尽管元朝刑法在形式、名称上不同于唐宋,但其治国的基本精神和内容仍是一脉相承的。在礼法综治模式的影响下,元刑法也依儒家的纲常礼教按五服亲等定刑罚的轻重,以及“贼盗”加重处罚的原则。早在元初编纂《大德典章》时,便收入丧服图。元刑法中将五服列于篇首,并设专条,表明元统治者吸收正统治国思想文化的积极态度。而以五服列于篇首,也为明清二代提供了先例。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经济因素的冲击使明代社会面临着新的转型,也使明朝政权面临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朝统治者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同时也更加注重利用法律武器作为巩固其统治的工具。明初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一是刑乱国用重典。刑乱国用重典是明初立法指导思想的核心。在坚持重典治世的同时,也对礼的教化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明太祖朱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