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但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并不是妨碍交际的原因。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

关键词: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分类中西文化习俗比较与应用

唐菊裳在《中外文化差异与贸易合作》一书中曾说:“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一个能熟练地运用英、德、日三国语言的中国人,并不一定能从说这些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思想。。。”唐菊裳的话提到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范围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是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障碍之一。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是许多有文化修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难以摆脱文化习俗的羁绊。文化习俗的内涵及其影响原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深刻的多。

习俗的定义

文化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遍、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就其实质,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确定无疑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界定习俗?它又具体包括些什么内容?关于这,从事文化研究的中外学者早有论述。

维基百科上对于习俗或风俗是这样解释的:

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俗又称作民俗(民间风俗)。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育、娱乐、宗教、岁时、生命礼节、艺术等等。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教授(Prof. Duncan Mitchell)在其主编的《新社会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风俗或习俗一词的:

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常规行动中所包含的规则;在重复行动中明显可辨的文化类型;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

在中国,习俗大多被理解为是习惯风俗的意思。东汉学者许慎将习字解释为“数飞也”①,即练习或学习飞行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习字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本义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重要含义,习惯、习性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乐记》说:“五年视博习亲师”,学者解释其中的习字含义是“常也”。常即经常、惯常。经常、惯常自然成为习惯,这便是习俗的习的基本定义。《说文解字》说:“俗,习也”。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礼·大司徒》疏说:“俗,风俗也”;《荀子·富国》注说:“俗,谓民之风俗也”;《吕览·长攻》注说:“俗,常也”;《周礼·大司徒》注说:“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根据以上解释可知,俗的意义与习字相近或相通,确切而言,便是风俗的意思。《荀子·荣

辱》说:“是注释习俗之节异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战国策·赵策》说:“常民溺于习俗”。按古代经史学家的解释,前述文句所见的习俗一词,均是风俗习惯的意义。综合前述解释和实际情况剖析,可以认为,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这亦是习俗的基本定义。

习俗的分类

文化习俗的类别是很多的,但按照与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所联系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即和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主要包括:

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引见习俗、称赞习俗、致谢习俗、致歉习俗、拜访习俗、邀请习俗、禁忌习俗和委婉语。

第二类,和非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即体态语

第三类,其他习俗,如女士优先,隐私等。

中外文化习俗比较与实际应用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应和体现,同时有助于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重要,这就要求人们对其进行一些研究,建立良好的文化习俗差异意识,着重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习俗差异,尽量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这里我只择要论述其异同。

㈠姓氏习俗

①汉语的姓氏名号中,有单姓、复姓、三字或四字姓之分,以单数姓居多。

英语姓氏中有复姓,但数目极少,主要是单姓。

②汉语和英语的姓氏中,姓是世代相传的,子女一般承袭父姓。但中国妇

女婚嫁后保持本姓,英语国家的已婚妇女一般改随夫姓。比如Marry Cooper嫁给了Jim Tailor那她婚后就叫Marry Tailor.

③汉语姓氏和英语姓氏体系中,名字都有性别之分。如Francis是男名,而

Frances却是女名。

④汉语名字的排列顺序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是先姓后名,而英语国家则

相反。

⑤在中国,称呼他人名字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忌讳直呼父母或其他长辈的

名字。

㈡称谓习俗

相同之处:这两种称谓体系的社会功能都一样,有利于保持、加强、甚至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他们都有通称、职务称谓、职业称谓、姓名称谓、不称等类型。他们都受到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制约。

不同之处:①汉语中某些亲戚称谓可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比如汉语中“阿姨”

就可以用于称呼年龄偏大的妇女,而在英语中这种用法不普遍。

②有时有些称谓语无法在对方称谓语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称谓。如英语中“sir”一词,尽管很多人都译成“先生”,实际上它比汉语中“先生”的含义要广。汉语中“先生”一词大多只用于对大教育家、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称。㈢问候习俗

相同之处:1. 问候具有相互性。无论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甲问候了乙,乙必然会做出反应。中国人相见均喜欢用“你好”来问候对方;而英语

国家的人们初次见面大多会说“How do you do?”

2. 问候形式受时间、地点、场合、地位、身份等因素影响。例如

“新年好”“新年快乐”只能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时段使用。

不同之处:即问候语的表达方式。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见了熟人长爱用“你吃过饭了?”“干什么去?”“你去哪啦”等话来问候对方。而在英语国家的

人看来,这无疑是侵犯个人隐私,他们通常会用谈天气来问候对方。㈣宴客习俗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不足道。在西方人眼中,饮食为生存的必然条件。所以英美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烹饪方面逊色于中国。他们请客时礼貌周全,但缺乏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饭菜也比不上中国的丰盛。中国人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内心的欢快。

㈤隐私

由于受儒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视自己的隐私,也不尊重他人隐私。而在英语国家,这是无方想象的。他们认为隐私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他们对于年龄、婚姻、收入等都不愿公之于众。但隐私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官员、明星而言,是没有隐私权的。

㈥禁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禁忌。“禁忌”一词,国际学术届统称为“塔布”,英语音译“Taboo”.禁忌几乎无处不在,小至衣食住行,大至政治外交等都有禁忌的身影,故择要加以介绍。

①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须事先预约,带上一些小礼物,准时拜访,不可提早拜访,忌突然造访。

②饮食禁忌(餐桌禁忌)

英语国家: 喝汤是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时忌弄响水杯,取菜时,刀叉忌出声。进食时,忌口中有食物还说话。餐毕,刀叉按规矩放好,忌当众剔牙。中国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空碗;忌把筷子悬空中,眼睛搜索爱吃的菜;忌把筷子插在盛满饭的碗中;

③数字禁忌

“三”几乎在所有的东西方国家都受到尊重,被视为神性、尊贵和吉祥的象征。“四”在中国,他被视为一个不吉祥大刀数字。由于和“死”同音,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十四”(谐音“要死”)在英语国家,在选择结婚日子时,人们一般会避开周四,认为“星期四,运气衰”。“六”在中国是吉祥的数字,意味着顺顺利利,俗话说“六六大顺”。

“七”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是吉祥的。因为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万物。

“十三”在中国和英语国家都是不吉利的数字。尤其在英语国家,“十三”可是个令人恐惧的数字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异同论郁龙余三联书店出版 1989年4月

图文中国民俗。禁忌万建中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2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蒋洪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7

西方禁忌大全

西方传统节日英文介绍

西方传统节日英文介绍,中英对照节日简介 了解西方文化的时候,无论是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我们都习惯看中文译本。其实一门语言一旦被翻译,很多意思都会产生偏差,真正想了解一个东西,最好是通过原文来理解。西方节日在中国传播发展,关于西方节日的介绍大家有没有了解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中英文对照版本的西方节日介绍,是不是跟你所知道的一样呢? 1、复活节Easter Easter is a time of springtime festivals. In Christian countries Easter is celebrated as the religious holiday commemorating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the son of God. But the celebrations of Easter have many customs and legends that are pagan in origin and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Christianity. Tra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festival survive in the Easter rabbit, a symbol of fertility, and in colored Easter eggs, originally painted with bright colors to represent the sunlight of spring, and used in Easter-egg rolling contests or given as gifts. 复活节是春季的节日。在信基督教的国家里,复活节是为纪念基督耶稣的复活而举行的宗教节日。但是复活节有许多习俗和传说的由来都是非宗教的,它们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与节日密切联系的一些传统有象复活节的野兔,它是作为繁殖生长的象征;还有复活节的彩蛋。最先是被绘以鲜亮的颜色来代表春天的阳光。这些彩蛋还可以用来玩滚彩蛋游戏比赛,或作为小礼物送人。 2、感恩节Thanksgiving The first American Thanksgiving was celebrated in 1621, to commemorate the harvest reaped by the Plymouth Colony after a harsh winter. In that year Governor William Bradford proclaimed a day of thanksgiving. The colonists celebrated it as a traditional English harvest feast, to which they invited the local Wampanoag Indians. Days of thanksgiving were celebrated throughout the colonies after fall harvests. All thirteen colonies did not, however, celebrate Thanksgiving at the same time until October 1777. George Washington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to declare the holiday, in 1789. 第一个美国人庆贺的感恩节在1621年,为了纪念普利茅斯殖民地的人民在经过一个歉收荒芜的冬季后迎来丰收。在那一年,州长William Bradford宣布那天作为感恩节。殖民者把它当成传统的英国丰收节日来庆贺,在当天,他们还邀请当地的印地安的万泊诺亚格人。感恩的节日延续了整个秋季的收获季节,但其他的十三个殖民地没有庆贺这个节日,直到1777年10月。乔治-华盛顿在1789年宣布把它定为节日,他也是第一位宣布感恩节的总统。 3、情人节Valentine's Day The history of Valentine's Day -- and its patron saint -- is shrouded in mystery. But we do know that February has long been a month of romance. St. Valentine's Day, as we know it today, contains vestiges of both Christian and ancient Roman tradition. So, who was Saint Valentine and how did he become associated with this ancient

介绍英国文化的英语作文2篇

介绍英国文化的英语作文2篇 英国文化英语作文一:介绍英国The Englishman love to behave gentlemanly and the Englishwoman love to behave ladily. They also show their respect to ladies. They always say Lady first. In their daily life. the English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ppearance. They dress neatly. They shake hands when they meet other. When they are with others, they usually say pleasethank yousorry and so on. The breakfast in Britain is very rich. Usually there are all kinds of egg products, oatmeal, bacon, ham, sausages, butter, jam, bread, milk, juice, coffee and so on. They are popular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ats more, the English like drinking tea. They have the habit of drink afternoon tea at about 3 in the afternoon. They enjoy drinking tea and treat it as a kind of seeing friends. 【参考译文】 英国人崇尚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讲究女士优先。在日常生活中,英国人注意仪表,讲究穿著,英国人的见面礼是握手礼。与人交往时,注重用敬语请、谢谢对不起等。英式菜的早餐很丰盛,一般有各种蛋品、麦片粥、咸肉、火腿、香肠、黄油、果酱、面包、牛奶、果汁、咖啡等,受到

中西方传统节日对比英语作文

Second English papers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festivals that reflect the culture of itself、In China, as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r, more and more chinese accept western culture、 However, some western festivals sometimes even more popular than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eign cultural’s influenc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The main The main group of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is youth group which takes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People celebrate festivals such as Valentine's day, mother's day, 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 Day、In fact, because of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western holidays in China is just popular for Christmas and Valentine's day, not all western holidays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According to a survey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any college students know the existence of western festivals, but little of them know about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In addition to Christmas, respondents who know other western festivals’meaning are less than 10%、Referring to the way to celebrating, in General, during the Festival, people send gifts such as flowers and greeting cards、They sing with friends, and bless or send

英语作文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

Improper expressions: 1.Spring Festival 2.For there is a long time …, we have to… 3.This phenomenon results in the doubt that whether Christmas will replace… 4.traditional festival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han foreign festivals. 5.We exchange…, which results in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 interested in foreign festivals. 6.The question that whether Christmas will replace the Spring Festival leads to a heated discussion in society. 7.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Proper and good expressions: 1.With the tendency towards globalization 2.the Spring Festival should 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3.It seems that some traditional festivals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gradually overshadowed By Christmas. 4.Globalization has encouraged the popularity of Christmas in Chinese. 5.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 apparent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engraved in every Chinese’s mind. 6.cultural heritage 7.Learning their culture is a must…. We learn English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ople learn Chinese. 8.festival celebrating has been globalized 9.Some people suspect that the obsession with Christmas will lead us to neglect another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10.Observing Christmas doesn’t mean abandoning the Spring Festival. 11.the Spring Festival is more than a festival 12.an exotic festival 13.Chinese are celebrating some western festivals, and vice versa. 14.some most celebrated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are the essence of our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15.Currently, the word “Christmas” has evolved into a symbol of happiness and gifts. 16.people tend to have an increasing liking for observing western festivals 17.in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Modal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 western culture has flooded into China at an almost non-stop rate. Along with it come western festivals, the most influential of which is Christmas. As a result of this “culture invasion”,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particularly the youth, are aband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There is even a prediction that the Spring Festival will ultimately be replaced by Christmas. However, personally I’m not in favor of this statement, as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kind of cultural heritage serving as a spiritual legacy for all of us to cling to, regardless of any hindrance. First of all, observing Christma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Spring Festival can be neglected. The Spring Festival has its roots in Chinese history, from which it requires its identity and meaning irreplaceable by Christmas. As Christmas stemmed from Western civilization, it can’t easily fit in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英汉习俗文化对比(选修课) 题 目 __中西文化差异_______ 姓 名 周超 ________ 学 号 3090311120 _________ 专业班级 英语094 ________ 分 院 外国语分院 _____ 宁波理工学院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餐厅英语类 英国饮食文化之早餐篇

美联英语提供:英国饮食文化之早餐篇 分享一个免费试听课,名额有限,碰碰运气吧 https://www.doczj.com/doc/4c18181939.html,/test/xingzuo.html?tid=16-73675-0 Today people in the UK eat a more varied diet than ever before.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diets of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many immigrant communities have introduced their cuisines to the previously unadventurous Britons: Chinese, Greek, Indian, Italian, Thai, American fast foods such as pizza, hamburgers and fried chicken have to some extent displaced the traditional fast food of fish and chips. 今天,人们在英国吃了更多样化的饮食比以往任何时候。以及区域饮食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许多移民社区介绍了他们的菜以前unadventurous英国人:中国,希腊,印度,意大利,泰国,美国快餐食品,如比萨饼,汉堡包和炸鸡已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快餐店的炸鱼和薯条。 Because of the climate and the Germanic origins of many of its early people, the UK has been a traditionally beer drinking rather than a wine drinking country. Nevertheless, in recent years, vineyard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have proved successful. In the west of England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cider, rather than beer. Over Britain as a whol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tea. 由于气候和日耳曼起源及其早期的许多人,英国一直是传统上喝啤酒,而不是葡萄酒

红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比较

第13卷第3期 2009年9月   岱宗学刊 JOURNAL OF DA I Z ONG Vol .13 NO.3Sep 1 2009 红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比较 柯 棪 (泰山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种颜色含义的理解却有所不同。颜色词除表达颜色本意之外,还有其 象征意义,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基本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阐述了文化差异对红色的象征意义的重要影响,以及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红色;象征意义;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122(2009)03-0028-02  [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柯 棪(1973-),女,浙江温州人,泰山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感知。颜色词,除 了表达颜色本意之外,还蕴含有更多的象征意义,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使颜色词在不同语言背景中所蕴涵的意义产生了差异。本文以红色为例,通过比较其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词义的异同,深刻地体现出文化对颜色词义的广泛影响。 一、红色的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同之处 人类所处的客观环境、发展历程以及人的主体认知能力的某些相似性,使颜色的内涵在许多情境下具有一些相同之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则更使其某些内涵日益趋同。 (一)客观起因相同与主观认知相似性导致词义类同首先,火在中西方人类发展历程中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火的颜色正是红色。因此,从色彩的感情角度来看,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均常用来表示热烈、欢快、热情、激昂、奋发向上等积极的精神状态。例如,鲜艳的红色在中西方都常常与喜庆吉日、庆祝活动有关。英语中red -letter days 一般指圣诞节等喜庆的日子,其日历也常用红色字体印刷;隆重欢迎某人时常常要铺红地毯(r oll out the red car pet f or s omebody )。在中国,每逢传统佳节,则常常用红灯笼、红爆竹、红对子,烘托出喜庆、吉祥的气氛。又如,英语中red -bl ooded 用来形容人精力充沛、体格健壮、活泼有力,red -hot 指痛饮、狂饮作乐;与之相对应的是,汉语中“开门红”表示好运气,“红光满面”则不仅指身体健康,更表示人处于很好的精神状态。 其次,由于人体血液的是红色的,因此,红色还常用来表示灾难、暴力、亏空等负面意义。如“赤地千里”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而英语中的“red -ru 2in ”同样指“战祸”,“red hands ”则指“血腥的手”。又如 “running a business in the red ”、“red figure ”、“red ink ”等 指做生意赔本或财政亏空,汉语中的“赤字”、“赔了血本”等同样具有相似意义。 此外,面对客观事物人的机体反映(如情绪)的相似性,也使红色的一些含义几乎完全相同。如在中西文化中,红色都可以引申来表达人的兴奋、激动、害羞、气愤等情感状态。例如:一个人愤怒时常常会“涨红了脸”,做了错事时会脸红、害羞;英语中同样用“Become red -faced ”、“(sb .)turns red .”来表示某人难为情。 (二)文化交流导致词义趋同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直译成另一种语言后,其意义被广泛接受下来,导致其内涵基本一致。例如“red -light district ”被直译为“红灯区”,交通信号中都用“红灯”表示停车;足球比赛中对队员进行严厉处罚时要亮“red card ”即“红牌”。 二、红色的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处 如同圆月在中国代表团圆、美好之意,而在西方却意味着是鬼魅出动的危险时刻一样,红色的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有时大相径庭。 (一)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更多地象征吉祥、兴旺等积极意义,而在英语文化中则更多地侧重于暴力、血腥等负面意义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因此,红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我们的祖先在祭祈巫舞的过程中,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因此,“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更多时候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却更多地用来表达残酷、危险、

英语介绍西方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英语介绍西方节日 篇一:主要的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篇二:英语介绍外国节日 英国的节日: 元旦新年newYearsday--1月1日 情人节Valentine’sDay--2月14日 圣戴维日stDavid’sDay--3月1日 圣帕特里克日stpatrick’sDay--3月17日 圣星期六holysaturday--是easter的前一天 复活节easterday--(:英语介绍西方节日)在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 复活节次日eastermonday--是easter的第二天。 耶稣受难日goodFriday--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crossbuns)。 耶稣升天节AscensionDay--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Thursday。

圣灵降临日pentecost--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也称为whitesunday。 圣母玛丽亚日LadysDay--每年3月25日,又称AnnunciationDay(天时报细节)。 愚人节AprilFool’sDay,AllFools’Day--4月1日 女王诞辰日Queensbirthday--每年4月21日,该节是庆祝女王诞辰。 莎士比亚纪念日shakespearesDay--每年4月23日,该节是庆祝莎士比亚的生日。也称圣乔治日stgeorge’sDay。 五月节mayDay--每年5月1日,该节是迎接春天的祭奠。 五朔节beltane--5月1日 英联邦纪念日commonwealthDay--每年5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 女王法定诞辰日Queensofficialbirthday--英国在6月10日或前一个星期六放假,以取代4月21日女王的生日。 薄煎饼日pancakeDay--基督教会在基督受难日前40天的“封斋期”开始前的最后一天。 “母亲节”mothersday--5月第二个星期日 银行节--Thebankissaved--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及最后一个星期一,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阅兵日--Reviewtroopseveryday--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英文作文(最全并附有对比文章)

如何用英语介绍传统节日 【写作任务】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John想了解中国的春节,请你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介绍这一节日。 注意:1. 词数12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阴历的lunar 春联red couplets 鞭炮firecrackers 压岁钱gift money Dear Joh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写作指导】 一、审题定调 本写作要求介绍中国的春节,属于说明文。介绍节日时,要注意介绍该节日的特色活动或描述该节日的主要特征。人称常用第三人称,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二、谋篇布局 本写作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出正文;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春节的地位及春节前、春节期间人们的活动; 第三部分:表达愿望(希望John来中国感受春节文化)。 三、组织语言 第一部分:引出正文。 第二部分:介绍春节的地位,春节前、春节期间人们的活动。

普通范文 Dear John, I'm very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first day in Chinese lunar year and i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Before the festival comes, all the families clean their houses, put red couplets on their doors to pray for blessings and prepare various delicious foods. On New Year's Eve,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to have a big meal and set off firecrackers. During the New Year, people say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 And children are very happy to get some gift money from their parents, grandparents and so on. I hope you can come to celebrate this special festival next year if possibl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高级范文 Dear John, It's my pleasure to introduce you to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first day in Chinese lunar year and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With the festival approaching, all the families clean their houses, put red couplets on their doors to express sincere blessings and good wishes and prepare various delicacies. On New Year's Eve, people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to have a family reunion dinner and set off firecrackers. During the New Year, people say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 And what makes children very happy is getting some gift money from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I am expecting your coming to enjoy such a joyful festival next year if possibl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话题拓展】 Nowadays, many Chinese young people celebrate ... ... Festival, or ..., on the ... day of the ... lunar month,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ull of love in China. The date of the festival is decided by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 was first celebrated in ... ... falls on ... The tradition dates / tracks back to ... The traditions originated in / from ... It is a custom which they thought would bring good luck.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this festival since ... It's the signal for the celebrations to begin. Everybody is part of the celebrations. Everybody has a good time. People forget their everyday problems and enjoy themselves eating and drinking.

(最全)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节日英文版

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节日英文版 国家或国际节日 元旦New Year' s Day (January 1)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 s Day / Women's Day (Mar 8) 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 / May. Day (May 1) 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May 4)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 Children's Day (June 1)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党的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the Party' s Birthday (July 1) 建军节Army Day (August 1) 教师节Teachers’ Day (September 1) 国庆节National Dey (October 1)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New Year’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灯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the Qing Ming Festival 四月五日前后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 (the Moon Festival)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 植树节(3月12日) Tree Planting Day 除夕New Year's Eve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禁忌的产生、类别、意义和功能,以及禁忌语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 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