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动漫产业

欧美动漫产业

欧美动漫产业
欧美动漫产业

欧美动漫产业

欧美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其动漫产业自诞生开始,成长的轨迹就始终紧跟近现代媒体技术进步的步伐,从电影的默片时代到有声时代,从电视的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再到今天的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普及与技术升级为美国的动漫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出众的原创能力、向新影像媒体的大胆扩展、超前的经营理念、纯熟的商业运作手段,这些元素所构成的合力总是让美国在动漫产业领域先人一步。由于欧美在历史文化与地缘方面的接近性,欧洲在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方面深受美国影响,因此,尽管欧洲与美国在动漫产业的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异,但产业关联度很高,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论述。

总体来说,欧美动漫产业起步早,实力强,产业链完整,运作模式成熟,动漫知名品牌多,在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十分成功。与日、韩相比,欧美动漫产业的主要优势集中于电影动画领域和衍生产品领域,在漫画和游戏领域实力偏弱。一、欧美电影电视动画产业

欧美的动漫产业首先是以电影动画闻名世界,在世界动画巨头迪斯尼公司诞生之前,欧美就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电影动画作品,如1907年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等。美国是最早把动画片推向市场且形成产业规模的国家。受美国商业文化的影响,美国的电影动画一开始走的就是商业电影的路线,因此,市场理念始终贯穿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在动画制作公司看来,电影动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面向市场的商品,从温莎?麦克凯等美国早期商业电影动画先驱开始,美国的电影动画从业者就十分注重挖掘动画片中的商业元素,对其进行商业运作。

大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源源不断地推出动画佳作,在世界动画市场上保持着明显的规模优势。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统计,从1911年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

动画片2286部。这些作品充分利用动画语言及音乐的无国籍性和跨年龄性,以诱人的情节、漂亮的画面、可爱的动画形象,尤其是人性之美打动观众,让观众在充分娱乐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因而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雅俗共赏,人人乐之。在2005年年末,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一百部最适合全家观赏的电影,在排名前十名的电影中,大部分都是美国经典电影动画片,包括《怪物史莱克》《欢乐满人间》《加勒比海盗》《玩具总动员》《狮子王》《绿野仙踪》等,而且其排位都非常靠前。?高质量的创作水准、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已经使一部动画片在播映市场具有很大的胜算。然而,精明的美国动画人并未就此止步,他们要通过宣传造势、塑造品牌让自己的动画产品创造出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迪斯尼公司每推出一部新片之前,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全力配合,利用所有宣传机器和设施:迪斯尼频道、所辖ABC电视网、迪斯尼网站、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玩具专卖店,并与其战略伙伴电影院、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等有关方面合作,进行宣传。当迪斯尼宣传《星际宝贝》时,“宝贝”画像到处都是,连公司大门口过去的米老鼠标志都换成了“宝贝”。?这种整合营销方式是美国动画产业牢牢占据市场的法宝之一。此外,一些美国动画企业还在长期的竞争中钻研出一些独特的经营之道。例如迪斯尼公司,它不但懂得。动画片的无国籍性、跨年龄性,还深谙其跨时代性。因此,它每隔7年便向新一代儿童放映以前制作的经典动画片。新一轮的票房收入往往比首次放映时还要高。?美国动画片在世界上长期保持着明显的产业优势。在一段时间里,美国动画界是三足鼎立:迪斯尼(Walt Disney Co.)、皮克萨(Pixar Animation Studios)和梦工厂(Dream Works)。这当中,迪斯尼当然是前辈,但是,皮克萨和梦工厂也依靠电脑技术在3D制作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不过,前不久“三足”变成了“两足”。在2006年初,迪斯尼公司宣布以74亿巨资收购了皮克萨。这样一来,迪斯尼将会收复一些在动画领域的失地,同时借助皮克萨在3D方面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产业奇迹。?开发创造具有原创性的动漫形象是这几家工作的

重中之重,至于附加值不高的某些制作环节,他们就外包给中国、韩国等地的机构。通过在竞争中的相互促进,他们创造出不少令人难忘的动画形象,也为各自赢得了惊人的票房收入。

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2005年10月9日公布的估计数字,英国亚德曼动画公司与美国动画制作公司梦工厂联合制作的动画片《酷狗宝贝:人兔的诅咒》公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收入为1610万美元,远远超过当周新上映的其他4部新片。?英国媒体曾经评选全球十大最受喜爱动画人物及其所属影片的票房收入情况,从中我们就可看出美国在世界动漫产业电影动画这一块所占的绝对优势。 (一)史莱克票房收入:《怪物史莱克》(2001年)249890192英镑; 《怪物史莱克2》(2004年)目前的票房收入已达257018752英镑。

制作方:梦工厂。

(二)马林

票房收入:《海底总动员》(2003年)468482336英镑。制作方:迪斯尼公司与皮克萨工作室。

(三)巴斯光年

票房收入:《玩具总动员》(1995年)196628608英镑, 《玩具总动员2》(1999年)266692304英镑。制作方:迪斯尼公司与皮克萨工作室。

(四)米老鼠

票房收入:《幻想曲》(1940—1990年)14004860英镑。

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五)白雪公主

票房收入:《白雪公主》(1937年)10.2亿英镑。 ?曹卫国:《〈酷狗宝贝〉击败众多明星,登北美票房榜首》,新华网,ht-

tp://https://www.doczj.com/doc/4f18651255.html,,2005-10-11,11:41。 49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六)胡克船长

票房收入:《彼得?潘》(1953年)5300万英镑。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七)兔子杰西卡

票房收入:《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191646992

英镑。

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八)班比

票房收入:《小鹿班比》(1942年)147155728英镑

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九)克鲁拉

票房收入:《101只斑点狗》(1961年)1.15亿英镑

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十)巴鲁

票房收入:《森林王子》(1967年)113002424英镑。

制作方:迪斯尼公司。

美国动画创造了很多性格鲜明、造型可爱的动画明星,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包括由奥斯卡动画大师查克?琼斯创造的汤姆猫、杰瑞鼠、兔八哥、达芙鸭等。正是这些熟悉的动画面孔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们成长。这些动画明星们在招人喜爱的同时,也成为美国动画商业成功的标志。在它们的支撑下,美国动画的票房收入50始终在同类电影中占据优势地位。位居票房榜首的《怪物史莱克2》创造了美国动画史上的一个纪录。它问世后,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其票房收入仅在美国市场上就达到了2亿2千万美元。美国动画片不仅长年占据美国电影票房收入前几名,在海外市场也利润颇丰。目前,美国动画影片的海外票房收入约占全部票房的一半。动画产业的利润如此丰厚,难怪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

这个领域大胆投资,痴心不悔。看来,“IT之后看动漫"真是出言不虚。在电视动

画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初迪斯尼公司进军电视领域之后,电视媒体逐电视动画更具传播优势—渐成为动画产品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与电影动画相比, ——受众欣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费用低廉甚至是免费。精明的投资者迅速

把电视的传播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欧美已经形成成熟的电视动画传播网

络。其中最知名的有迪斯尼频道、美国卡通电视网、尼克儿童频道、福克斯儿童频道、英国卡通电视网等。这些电视频道拥有大量的订户,例如,福克斯儿童频道在欧洲有2400万个家庭收看,在拉美,该频道也有1000万订户。?而迪斯尼频道除了在

美国本土拥有大量订户以外,还向亚洲等地不断扩张。现在,该频道已经在香港、印尼、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落地,拥有数量庞大的观众群。2004 年,迪斯尼公司又在亚洲推出第一个专门面向学龄前儿童的Playhouse DisneyChannel,并首先在香港播出。?迪斯尼公司、尼克儿童频道与我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电视台也进行了一些合作,目前还主要是充当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电视动画界的巨头将与我国电视界进行更深入广泛的合作,

对我国动漫领域进行更全面的渗透。当然,近些年来,美国动画产业也受到后起之秀日本的一些冲击,日本电视动画大量进入美国市场。但是,由于日本电视动画大多原先定位于本国市场,在美国播放只是属于内容产品的二次利用,加之售卖价格偏低,

所以日本电视动画目前在利润空间上对美国动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电影电视动画不仅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成为

享誉世界的美国娱乐产业的典型代表。这些没有明显政治色彩、教育色彩,饱含娱

乐精神的影视动画源源不断地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收益。美国2000年到2002年动画相关零售市场的规模推算值为:2000年58.18亿美元、2001年45.62亿美元、2002年43.59亿美元(具体数字由电影的票房收入、录像带与DVD销售总额以及

形象产品销售总额这几项合计得出)。?事实证明,美国影视动画的创作理念和营销

策略非常适应受众市场的需求,加上数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市场运作经验,美国在影视动画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目前还难以撼动,而欧洲影视动画也将在此带动下逐渐前行。

?

?

陈晓萌:《全球话题,产业经验》,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海部正树:《美国市场的日本动画》,《动漫产业资讯》。

52二、欧美漫画与游戏产业

漫画是欧美动漫产业中一个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部分。但是,从欧美图书市场来看,漫画一直是其中的热销书种。自1896年理查德?奥卡尔特的漫画作品《黄衣小子》问世以来,欧美的漫画作品陆续出现,其商业化运作模式也逐渐形成。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漫画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就已基本成熟,即从漫画作者创作开始,其作品经出版商发行到含专卖店的分销网,再售予读者。到现在,这一模式的基本格局也未发生多大变化,只是销售网点明显增多,读者人数与日俱增。游戏尤其是“网游”是欧美动漫产业中实力较弱的部分。这一方面与欧美国家“网游”市场不发达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韩国“网游”产品的强烈冲击有关。在欧美国家,现在流行的主要还是单机游戏,PC游戏在游戏人群中受青睐的程度不高。因此,欧美本土“网游”市场并不发达,这对欧美“网游”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相对来说,亚洲的“网游”市场比欧美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但是,欧美“网游”开发商又受到韩国“网游”的严重冲击。由于欧美“网游”产品在亚洲的接收度偏低,而营销策略又不敌韩国,加之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国产“网游”产品正逐渐发展壮大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欧美“网游”大作在亚洲连连受挫。“网游”产业本来就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殊行业,投入多,风险大,因而投资者不得不加倍慎重。面对在“网游”市场上的溃败,欧美“网游”产业投资者不得

不收缩战线,谨慎从事。2004年中期,继《真梦生活online》宣布停止开发后,又有两款正在开发中的网络游戏大作也宣布将取消开发计划,分别是Climax的《战锤网络版》(WarhammerOnline)和EAGAMES的《创世纪X:奥德赛》

(UltimaX:Odyssey)。Climax表示,由于游戏开发成本高达3000万美元,风险太高,因此公司决定取消这款已经开发了两年的高水准的MMORPG的开发计划。?从目前来看,欧美“网游”产品要在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占有市场优势,时机还不成熟,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地域玩家信息的调查研究,逐渐聚集人气。不过,欧美游戏业也在逐渐回复生机,尤其是美国,面对日、韩游戏的强烈冲击也逐渐打响了本土保卫战。据瑞士信货第一波士顿(CSR)统计,2000年,美国市场大约一半的平台游戏来自日本,到2004年日本游戏却只占美国100亿美元游戏市场的29%。凭借对欧美文化心理

的深刻理解,美国的游戏商开发的游戏更受欧美市场的欢迎。而且美国游戏开发商巧妙地利用美国的电影优势,推出游戏版《哈利?波特》《詹姆士?邦德》《指环王》《蜘蛛侠》和《X-Men》等。由于对电影中的人物、情节非常熟悉,玩家们更容易接收,所以游戏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根据美国娱乐软件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方面的游戏软件销量(实际销量,并非出货量)2003年上升了8%,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面对全球245亿美元的游戏市场, ?

?

《欧美“网游”大作陆续夭折》,116天天在线,.

cn,2004-7-15,17:40:50。

《CESA警告日本游戏市场正严重萎缩》,, 2004-6-29。

54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三、欧美动漫衍生产品产业

欧美动漫产业起步较早,动漫文化十分发达,这为动漫衍生产品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以沃尔特?迪斯尼为代表的动漫产业先行者不但创造出一大批广受

欢迎的影视动画节目,还在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有着天才的构想,开发出动漫形象授权特许经营、以动漫形象和动漫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展游园旅游项目等动漫衍生产品赢利模式。可以说,欧美在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起步最早,衍生产品的品种也最齐备。日、韩等地区在此方面深受欧美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动漫形象授权特许经营部分。在影视动画播出环节,动画人物们

逐渐树立起自己的明星地位,不仅为动漫企业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也为衍生产品打了免费广告。HBO电视台从1997年5月起推出了系列动画片《再生侠》,电视领域的热播带动了再生侠造型玩具的热销,获得形象授权的玩具商也因此成功地跻身世界四大玩具商之列。以2003年美国最卖座的电影《海底总动员》和《怪物史莱克2》中的动画形象为模特制造的玩具在市场上相当畅销,其带来的利润丝毫不比票房收入逊色。因而有人感叹:投资拍摄一部好的动画片,往往比拍摄真人电影得到的收益更大。当然,在这个领域,迪斯尼公司是排头兵,1929年下半年,沃尔特?迪斯尼第一次得到特许经营收入,仅仅300美元。之后,迪斯尼公司就依托众多的动画明星的品牌优势不断拓展特许经营业务,特许经营收入上升数万倍。

日用消费品是一块发展相当成熟的市场,迪斯尼公司想从中获利却又不能贪大

求全,于是,利用迪斯尼和动漫明星的品牌优势就成了明智之举。长期以来,迪斯尼公司依靠自己的设计的营销队伍,向厂商出售迪斯尼品牌产品的特许经营权。迪斯尼消费品公司总裁安德鲁?穆尼得意地说:“我们认为这是最简单快捷的赢利方式。”迪斯尼公司由卡通形象的特许经营发展到依据卡通形象制造玩偶的特许经营,并以“迪斯尼专卖店”向市场直接推出与迪斯尼有关的产品。此外,他们还通过网上销售提供24小时服务。现在,迪斯尼品牌的产品种类已达2400种, 并且还在发展。从孩子的玩具、卧具、文具、服装、饮料、早餐、儿童出版物到以迪斯尼故事情节和人物、动物为背景的电子玩具、电脑软件、手机等高科技产品,迪斯尼公司的衍生产品不断扩充。截至1999年9月30日,迪斯尼专卖店的总数

已达728家,分布在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每年光顾迪斯尼专卖店的顾客高达2.5亿人次。2002年,迪斯尼品牌消费品的收入约24.5亿美元,约占迪斯尼集团总收入的10%左右,其中营业收入约4亿美元,约占迪斯尼集团总收入的14%。?这一块的收入一直是迪斯尼价值链中的利润稳定、风险较小的组成部分,对整个价值链起着稳定保值的功能。除了日用消费品市场,欧美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还涉足与动漫相关的各种音像制品和印刷出版物。迪斯尼公司自1949年就成立了唱片公司,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与每隔7年重新放映经典动画老片相似,迪斯尼公司将过去几十年出品的影片制成音像制品出售,每年至少获利1.7亿美元。这固然有“吃老本”之嫌,但是,将过去的经典产品视为宝贵财富,凭借其本身的艺术魅力、被历史证明的品牌效应对其反复利用,也是迪斯尼公司的精明之处。当然,将正当红的动画产品制成音像制品就更常见了。洛杉矶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自2001年11月发行以来,已经卖出2100万张光盘和录像带,打破了过去6年来录像产品销售的最高纪录。其中,消费者购买的光盘超过了790万张,从而使《怪物史莱克》成为历来光盘销售冠军。到2002年1月初,这部动画片的零售收入已达到4.2亿美元?其实,最具创造性、收入最稳定的衍生产品是迪斯尼首创的以动漫故事和人物为背景的主题公园。沃尔特?迪斯尼的这个创意完全可以作为创业产业教案中的经典案例。与人们对迪斯尼品牌的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的物质性消费、一次性消费不同,主题公园带给人们的是体验性消费,而且可以多次消费。虽然在主题公园建好之后,管理方会与时俱进作一些修改和调整,但是,这种特殊的衍生产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劳永逸”的性质。而且,主题公园一旦在某地建成,它所提供的“快乐服务”就能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接触消费者,获得稳定的收益。

其实,主题公园作为衍生产品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在为动漫企业带来大量附加利润的同时,也成为动漫企业宣传展示的窗口。从1955年开始,迪斯尼公司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1个迪斯尼乐园,每一个主题公园都成为迪斯尼在当地的一个有形、可感

的品牌标志。这反过来也为迪斯尼公司在动漫产业领域地位的巩固和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之间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这些遍布世界的动漫明星就是动漫企业的虚拟代言人。与一般的真人广告相比,这种广告的优点实在是很突出:其一,它能以独特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真人明星类型化的缺陷。其二,动漫明星们不怕衰老,能永远保持年轻、可爱的形象,长期为动漫企业代言。其三,这些动漫明星有艺术生命,却没有现实生命。因此,它一经动漫企业创造出来就成为动漫企业长期拥有的无形资产,动漫企业并不需要为这些动漫明星支付酬劳。正是靠这些不要报酬、不怕衰老、形象独特的虚拟代言人,以迪斯尼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动漫企业才能成为“长寿企业” 和行业巨头。

综上所述,欧美的动漫产业的总体水平高,发展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美国的实力比欧洲强,影视动画、衍生产品领域比漫画、“网游”领域强。我们相信,随着动漫产业领域竞争的加剧,欧美将进一步突出优势产业,不断加大在漫画、“网游”等领域的产业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

浅谈中国动漫史论文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文献综述(设计) 题目浅谈中国动漫发展史 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学生姓名昌琴 学号 110701023 年级 11级 指导教师程晓丹职称 2012 年 12 月 01 日

摘要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的动漫历史发展进程的概括,从古代开始我国在画上就有着高的声誉,但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动画发展就走向衰落,现在的中国市场大多充斥着外国的动漫,希望通过对动画历史的介绍时青少年知道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关键词:探索;漫画;繁荣;发展 引言:从远古岩画诞生的那一天其,人类就对“动漫”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渴望。但无论怎么说,动漫毕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艰难的起航了。接下来将通过漫画的起源、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与电影的关系与特点等方面,触摸到动漫历史发展的轨迹。 1、动漫发展史 1.1早期动画 通俗的动画现象时我们每个人在少儿时都曾玩过的电影游戏,走马灯英爱算作是动画的雏形。儿皮影戏是跟成熟、更接近现代动画的形式。据史料记载,最早在中国放映电影的时间是1896年。 1.2 1901-1910年 19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中国报业的发展有了技术的支持,中国资产阶级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画报,而已夸张、讽刺、针砭时弊等特点见长的漫画,时大量出现在了这一平台之上。不过当时的中国海没有正式采用“漫画”这一名称。 1.3 1991-1920年 20 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进入,漫画与清末民间风俗年画相比,去掉“多子多福”、“才子佳人”等传统内容,转而面向群众,关注社会现状,表现方式更加通俗易懂,题材更加广泛,从而真正达到“醒世”的社会目的。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漫画变得更加活跃。中国政局的动荡,任命生活于水深火热的现状,造就了这一时期中国漫画事业的空前繁荣。 1.4 1921-1930年 这一时期之中国动画第一个开创于探索的时期。从广告片开始,到制作宣传片,之后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了首届全国漫画展和全国漫画协会。 1.5 1941-1950年 中国动画事业起步很早,但由于社会动荡等个中原因,是中国的动画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hi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的早期探索时期动画风格一直受到迪斯尼的影响。在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片《铁扇公主》。由于无人投资于1942年后中断了。四十年代初,钱家骏等在重庆也摄制动画短片《农家乐》,但也未获发展。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和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难能可贵,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1949年专门摄制美术片的机构-美术片组在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漫画家特伟和画家靳夕为主要领导人。1950年迁上海,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随着人员的不断扩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伟任厂长,从建组时十几人发展到二百多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参加这一工作。从此,美术电影就以上海为基地,迅速繁荣发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动画片《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等。尤其《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梦》,是首次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也获得成功。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建厂以后到“十年动乱”前(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誉鹊起。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出: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比较优秀的部门。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第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一举成功。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受到好评,开辟了发展剪纸片艺术的新路。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它们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成就在国内外引人瞩目。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地再现于电影银幕,有丰富的想象力。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它以生动的情节,恢宏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傣族地区的美丽神话,影片的精湛技巧,标志着木偶片艺术的成熟。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是这一时期剪纸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它发挥了镂刻艺术的特色,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表达得绚丽多彩。《黄金梦》是一部漫画风格的动画片,以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形象讽刺一群贪得无厌的富豪,又是一种新的形式。此外,《小鲤鱼跳龙门》、《谁唱得最好》、《济公斗蟋蟀》、《大奖章》、《人参娃娃》、《没头脑和不高兴》、《等明天》、《冰上遇险》、《红军桥》、《半夜鸡叫》、《草原英雄

二维动画的发展史

第一节二维动画的发展史 一,动画的定义 1.动画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r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 动画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的正式称谓,其对应的学术名称就是“animation”。动画是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 2.Animation 英文中对动画的正式称谓,指的是“通过逐格拍摄的方法拍摄一系列图画、物体或电脑影像来制造人工运动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作品” 3.美术片 中国应对于“animation”的称谓。根据现代的观点,“美术片”是对动画的一种误解与误用,片面强调了“画”而轻视了“动”。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美术”只是动画片的组成因素之一。 广义的动漫概念——动画和漫画两种艺术载体的总称 动画 原自二战前的日本,日本将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 通俗的说,动画是一种活动的画面艺术形象 本质是:一种手段,其核心是“赋予生命”的技巧,也代称以这种技巧制作的某些产品。 动画片 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形态,是电影电视的一种类型。动画片拍摄的对象本身不是真人真事,而是艺术家用相关的艺术手段设计制作出来的假定性形象。 漫画 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述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的效果。 动画和漫画是一种相容的关系,甚至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为当代的动画和漫画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市场广阔的动漫产业链,所以一般所说的“动漫”往往就是指这种整合起来的所有载体。 二、动画的科学原理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 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 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 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 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 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 (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各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论“各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学院: 专业: 姓名:陈默 学号:

目录 一、摘要---------------------------------------------------3 二、关键词------------------------------------------------3 三、正文----------------------------------------------------3 3.1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3 3.2美国动漫发展史--------------------------------4 3.3日本动漫发展史--------------------------------7 3.4中国动漫发展史--------------------------------9 四、结束语-------------------------------------------------11 五、参考文献----------------------------------------------12

一、摘要: 动漫以日本及美国为最高水平,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象向其他人传播的目的,而且日本和美国的动 漫事业已经发展到跟电影同样的程度,甚至已经分了级别对 应各种年龄段。动漫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来了解下 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 二、关键词:动漫史、起源、发展、影响 三、正文: 3.1动漫史的起源和发展 (1)朦胧意识时期——野牛图 ·旧石器时代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 ·约2000年前埃及墙饰 ·人类不断追求的执着和探索的梦想 (2)思想形成时期——幻盘、走马盘 ·19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视觉暂留”现象 ·1832年发明幻盘,将系列动作按顺序排列 ·1834年发明西洋镜,娱乐玩具 ·1892年发明实用镜,可放映15分钟 (3)技术探索时期——光学影戏机 ·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 ·为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作品有《丑角和它的狗》、《一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第一章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 大家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动画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所谓动画,中国早期将之称为美术片,实际上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片,英文称为animation,它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产业,是动漫产业中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说,它是指围绕着动画这个价值中心,由各个产业部门本身以及产业部门的各个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领域。从查阅各种相关资料看,中国动画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从1922~至今已有87年的发展历史。 1.1 萌芽和探索时期(1922~1945)。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2 稳定发展时期(1946-195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3 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1965)。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

影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影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动画产生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其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探索 阶段、行业形成阶段、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成熟几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 虽然中国早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类动画艺术——皮影戏和走马灯,即动画艺术的雏形,但是动画片的真正形成,是在欧美经过艰辛探索逐渐发展起来的。 16世纪,西方首次出现了一种如同火柴盒大小的手翻书 (F1ipBook),这种书的每一页都画着有些细微动作差异的图画,用拇指快速翻动书页时,画幅中的图画就活动了起来。当时这种能使图画“活动”的书,引起了许多艺术家、物理学家的注意。是什么原因使快速翻动的书本,像变魔法似的出现有生命“活动”的奇迹呢?此后,许多人对运动、时间、距离等画面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研究。这个时期,也就是人们有意识研究“动画’’效果的萌芽时期。当时的人们还不曾想到,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是在为未来一项伟大的艺术发明揭开层层面纱。 从以下为研究动画而发明的装置的演变,反映了人们早期探索动 画的过程:

1.光影动画的出现 17世纪,一位名叫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的法国传教士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魔术幻灯”(MagicLantern)的装置,其原理是使画 面图样以光影的形式投射在墙上。这一产生光影图像的发明,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后魔术幻灯得到多次改良。17世 纪末,一位名叫约翰尼斯.赞(JohannesZahn)的人,在“魔术幻灯” 基础上,进行突破性改造,将许多玻璃画片放在能够旋转的盘上,在光照下转动的玻璃图样依次投射在墙上,墙上的图样就“活”了起来。这是人造影像首次以转动原理成为光影活动画面的记录,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光影动画。 到了18世纪末,“魔术幻灯”风行欧洲,在许多音乐厅、杂耍 戏院演出,以说故事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一时期,中国的影灯技术——皮影戏也被引入并盛行于欧洲,以它的精致和风趣性,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2.视觉暂留现象的破解与运用 随着连续分解动作画面,在快速闪现时产生类似生命“活动”现象的疑问,被英国科学家们破解。1824年彼得.罗热(PeteRogQt)出

日本动漫发展史论文

日本动漫发展史 何谓动画?卡通?或许各位已发现了这个问题,若你认为动画就是卡通的话,那你对动画观念的正确度可能不到六十分。首先便让我们先分辨一下动画和卡通。卡通(Cartoon)是在美国发明的。刚开始的确没有人分什麽卡通和动画。然而到了现在,卡通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低的卡通。而动画(Animation)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高甚至於一般社会大众之「卡通」,如美国的《蝙蝠侠》 和匈牙利的《英雄时代》,以及日本的《七龙珠》和《灌篮高手》等。提到动画,大家便会想到日本,下面就是介绍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 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 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其(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四、画技突破期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 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如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简述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简述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论文关键词:动漫发展 论文摘要:回看中国动画几十年,中国动画曾非常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详细了解,对现今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以从中借鉴吸取优良的传统,又可以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要说中国动画,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大伙都知道的米老鼠,是在1928年,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所以算到今天中国动画已经八十年了 一、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这万氏兄弟都是从小热爱绘画。在1919年,他们看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几部美国动画,从此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制作动画的尝试中。咱们开始看到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1926年制作的。在那之后,他们又制作了许多动画,其中还有一部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二、1950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可以说是黄金时期啊——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咱们先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动画另外的几个第一:1953年,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在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的可是齐白石大师的原画,而《牧笛》里的水牛,那也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你想想,这样的两部动画,能不艺术吗?最后隆重介绍的,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另外,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 三、1977年——1985年的中国动画 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我们的动画制作,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一部大型的宽银幕动画,故事情节呢,众所周知,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在动画里,哪吒不畏强权,勇斗龙王的气魄让人痛快,而结局处,哪吒看到生灵涂炭,引剑自刎的场面,让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美国动漫史

第一节美国动漫史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弗莱舍兄弟,沃尔特·迪斯尼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1911年,麦克凯作出生平的第一部动画片,内容取名为“小尼莫”漫画中人物逗趣动作。他虽然不是动画的发明人但是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动画的艺术潜能的人,也是第一个最早对动画艺术性和商业化进行建设性探索的出色动画艺术家1914年,他创造了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恐龙》和第一部以动画形式表现的《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都代表出当时动画最高艺术水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益。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1933年由Fleischer Studios拍成卡通电影短片,交由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发行,风靡全球。Fleischer Studios拍了108集,1942年改由派拉蒙自己的动画部门Famous Studios自行拍摄,至1957年停止,拍了126集。)等。沃尔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米老鼠和唐老鸭的诞生,给华特?迪士尼带来了极大的成功。迪斯尼成了名人,邀请迪士尼参加的宴会一个接着一个,他本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成功,可是他对这些并不看重,在他的心里,正酝酿着一个更加野心勃勃的计划。 那时,动画片一直被看作是电影界的“小儿科”,其长度大多在8分钟左右,只能作为故事片前面的加映,不能做为专场演出,这是迪士尼所不能甘心的。 “难道拍摄动画长片是不可能的吗?难道我们永远满足于米老鼠和唐老鸭吗?我倒要试一试,一定要拍出一部动画故事片来!”迪士尼对他的弟弟罗伊说道。 大家都认为迪士尼疯了,在一片反对声中,迪士尼开始了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的拍摄工作。 在《白雪公主》的拍摄过程中,除了技术问题外,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动画片的拍摄成本非常高,由于迪士尼不惜花钱也要保证质量,所以,影片的拍摄成本直线上升,50万美元的预算很快就被突破了,接下去是第二个、第三个50万美元也被投了进去,而影片的最后完工仍然是遥遥无期。 制片厂的钱早就花光了,迪士尼就请自己的弟弟罗伊向美洲银行贷款,美洲银行的一位叫约瑟夫·罗森堡的董事是一位米老鼠迷,迪士尼所需要的巨额贷款就是通过他得到的。已经有人在背地里称罗森堡是大傻瓜了。罗森堡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他决定向好莱坞的电影界人士请教:“请告诉我,动画片《白雪公主》能成功吗?我是否有必要继续提供贷款?” 面对迪士尼不断地要求贷款,罗森堡感到惊恐,他要求在进一步发放银行贷款前,要先看一看制片厂已经拍摄好的胶片,于是迪士尼剪辑好一盘胶片以后,为罗森堡安排了一次非公开的放映。放映结束时,非常激动的罗森堡立即同意取消对动画片《白雪公主》贷款的限制,并对华特?迪士尼说:“这部影片会使你赚大钱的。”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

欧美动漫发展史

欧美动漫发展史 开创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 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个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 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 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 弟的作品有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 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 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是个史无前 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 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 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 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 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 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 猫和老鼠 ,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荣 1989年是美国动画又一次繁荣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能够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个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 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 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4. 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了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经不复。这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现在见到的,也就是建国时候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其二,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来一部;其三,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革时期,中国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等等。当然,这段时期的精品还是有的,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太过幼稚化了。中国人心中“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观念始终没有抛开,造成这些动画即使是初中生来看,都会觉得不太适合。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给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点轮廓。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美国动画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法国人的《一杯可口的啤酒》,诞生于1888年.。法国电影大师Georege Melies(乔治·梅里爱1861—1938)1902年拍摄了科幻电影《月球之旅》,其中使用了大量动画技术,在法国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07. Vitagraph技师发明“逐格拍摄法”,法国人Emile Cohl(埃米尔·科尔1857—1938)作为高蒙公司专门摄制特技电影的导演,发现了“逐格拍摄法”的秘密,成为欧洲把“逐格摄影法”应用到动画的先驱者之一。 Colh主张动画制作技术的创新,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首创了遮幕摄影技术,可以将动画和真人表演结合在一起。Emile Cohl是法国动画电影的创始人,被奉为法国动画之父。他的动画制作技术对后来的动画大师产生了很大影响。 Colh的第一部动画《幻灯戏》(1908)以炭笔描绘造型,长80秒,绘制画稿2000张,是一部表现形状变化的动画,他所表现的剧情具有当时法国喜剧的创造性和自由发挥的特色。Colh共创作了250余部动画短片:《活跃的微生物》(1909动画),《西班牙的月光》(1909真人表演与动画结合),《小人国的小丑先生》(1909木偶片),《在途中》(1910第一部剪纸片),《小浮士德》(1910木偶片),《无法预料的变形》(1913)《未来开始于现在》(1917真人表演与动画结合)…… 1932年俄裔法国籍动画大师Alexandre Alexeieff(亚历山大·阿历克赛耶夫)和Claire Parker (克莱尔·帕克)用他们所发明的针幕动画,将穆索斯基的音乐《荒山之夜》拍成动画。 针幕画动画师需要特制一块竖直的白色幕板,上面嵌有百万枚大头针,幕板上的针可用起钉器或其它工具推进或拔起,当从某个角度打下一束光时,针的阴影就形成了可以拍摄的图像。 这部史诗味道十足的片子,音乐大气磅礴,情节晦涩难懂,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动物和叙事手法都高度抽象,阴暗、诡异的黑白画面,这部8分钟的影片,透过流动的意象营造出慑人的气氛,为后来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后直至二战,作为一种“纯艺术”形式,法国动画渐渐衰落。但其间法国创造了一种杰出的广告动画电影。阿历克赛耶夫曾为20个世界知名品牌拍摄过广告动画片。变换画面的色调,使物体活动起来,还用几根来回摆动的线创造想象的立体感。Etienne Raik(艾提恩·拉依克)也善于此道。 二次大战摧毁了动画卡通的商业发行和制作渠道,但是世界市场的分列确有另外一番意义,既不同的国家地区开始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动画形式。战争创造了大量的国家宣传的市场需求,特别是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苏联、日本。许多国家成立了动画制作中心,这个情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50年代。战争结束,动画成为世界性的表现媒介。 战争结束时,为了对群众说名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改革,仍然的通过动画媒介来进行宣传,这些影片是根据大众常识设计的,采取的是成人的观点,以理性的辩论代替感性的幽默来取得认同和了解。后来这种形式被电影工业广为采用,因此动画的内涵和诉求也得以扩展并达到新的目标。动画媒介进而被运用在公众关系、企业广告和教育方面,而不仅限于趣味、动感十足的故事了。在西欧的其他国家,后来也发展出另一种新样式的动画设计风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