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解析

第三章《整式的乘除》是七年级上册整式加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后续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运算包含单项式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乘法,它们最后都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又以幂的运算性质为基础,其基本形式为:a m a n,(a m)n,(ab)m.因此,“整式的乘法”的内容和逻辑线索是: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特例)

由此可见,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乘法的逻辑起点,是该章的起始课.作为章节起始课,承载着单元知识以及学习方法、路径的引领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从发现到验证,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这种方法在探究代数运算规律的时候经常用到.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学习方法和研究路径后,学生就能运用类比的方法,自主地学习“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基于教学内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构建“先行组织者”,使学生明确本章的学习主线;

2.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探究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类比学习,明确本章的学习主线和学习同底数幂乘法的必要性.

2.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并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培养观察、发现、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法则的意义和适用条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体验化归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并已初步具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但用字母表示数来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使其具有一般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设计了从“特殊——一般”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

七年级学生对已有知识具备直接运用的能力,但思维具有局限性,尚缺乏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能力,如通过相反数把多项式进行整体转化,是学生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是十分重要又困难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本班学生基础比较好,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本节课的难点为:

1. 整式的乘法运化归为三种最基本的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2. 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乘法.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策略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类比有理数运算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引出本章学习内容《整式的乘除》一是为本节课及本单元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和研究素材,二是为新知学习提供研究线索和研究方法.策略2:“整体感悟”教学策略.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环节中,让学生构造乘法算式,通过小组合作对所得算式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整体感悟整式乘法的基本类型.在

学生猜想多项式乘法运算后,通过展开,使学生感受到整式的乘法都是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其基础是幂的三种运算,再一次让学生整体感悟幂的乘法运算类型.策略3:“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在“幂的运算”这一单元中,从方法性结构来看,都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认识新知;从过程性结构来看,它们都需要经历“发现和猜想→验证和去伪→归纳与概括→应用与拓展”的知识形成过程.因此,我们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教学采取教学“结构”.这样,学生在“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以及后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类比“同底数幂乘法”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策略4:“分层递进”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则意义、适用条件,突破运用

法则计算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运算难点,遵循循序渐进教学设计原则,在运用法则环节设计了“辨一辨”“做一做”“判一判”“练一练”“用一用”五个步骤.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作适当处理,突出本节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对“问题”设置、学生学习机会创设和学习反馈处理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运算,学习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学习的(学习路径)?整式运算,我们已学习了什么运算?你能否类比数的运算,猜想我们将要学习的整式哪种运算?

2. 探究活动:下面有四个整式,从中任选两个构造乘法运算:

、、、

(1)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只需列式,不要求计算);

(2)试着将你写出的算式分类,你认为整式乘法有哪几种类型?

3. 小组讨论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步骤.

【设计意图】1.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引出本章学习内容;2.让学生整体感知整式乘法的类型,并体验到整式的乘法运算最后都是化归为幂的基本运算——a m a n、(a m)n和(ab)m,引出课题.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 运用乘方的意义计算

(1)103×104 = ( )( )= =10( )

(2)a3×a4= ( )( )= =a( )

(3)10 m×10n= ( )( )= =10( )

2. 通过对以上过程的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达这个规律吗?你能解释为什么a m·a n=a m+n 吗?

3. 回顾法则的探究过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4. 诵读法则并思考:运用法则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法则的探究过程,在幂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展独立探索和交流对话,不但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方法.然后剖析法则,突出法则应用的条件.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辨一辨】

下列各式哪些是同底数幂的乘法?

【设计意图】辨析法则运用的条件.

2.【做一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