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至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至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至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至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组成;自由上肢骨由上臂、前臂和手骨组成。上臂由肱骨组成,前臂由桡骨(外侧)和尺骨(内侧)组成,手骨由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

2.屈肘关节的肌是肱二头肌肱二头肌可作屈肘关节运动和屈肩关节运动

3.棘突呈叠瓦状排列并斜向后下方的椎骨是胸椎胸椎椎体和横突有肋凹,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呈

叠瓦状排列。

4.不参与骨盆界线围成的结构是坐骨棘骨盆界线是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

联合上缘围成的环形线

5.右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移的方向是偏向右

6.胆囊由前向后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4部分

7.构成口腔上壁的结构是腭口腔前臂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肌性组织

8.高出于锁骨内1/3上方的结构是胸膜顶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向上的延续,突至胸廓上口

平面以上,与肺尖表面的脏胸膜相邻。在胸锁关节与锁骨中、内1/3交界处之间,胸膜顶高出锁骨上方2.5(1~4cm)。

9.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内面在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入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称膀胱三角

10.输卵管漏斗向近端延续的结构是输卵管壶腹输卵管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峡部、输卵管壶腹部和输卵管漏斗,因此输卵管漏斗向近端延续的结构是输卵管壶腹部

11.与附睾尾相延续的是输精管输精管是附睾管的直接延续

12.肺静脉开口的部位是左心房肺静脉起自肺门,向内穿过纤维心包,注入左心房后部。肺静脉将

含量高的血液输送到左心房。

13.下列发出头臂干的动脉是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发出3条较大的动脉,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14.属于头臂静脉的属支是(颈内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分别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

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还接受椎静脉、胸廓内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等属支

15.脑神经的组成: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舌咽,第X迷走、

Ⅺ副,还有Ⅻ舌下全

16.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核的是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核共四对: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选项中舌下神经核属于一般躯体运动核;面神经核和疑核属于特殊内脏运动核;孤束核上部属于特珠内脏感觉核;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 2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者,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11.圆的周长公式:C圆=πd =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d=c÷π(圆直径=周长÷圆周率) r=c÷π÷2(圆半径=圆周长÷圆周率÷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π÷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2-πr2或S=π(R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或πr2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9 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位置是相对的,要指出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2、东偏北30。也可说成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填空。(28分。) 1、据统计,我国汉族人口是十一亿三千七百三十九万人,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人。 2、 5时24分=( )时 8050平方米=( )公顷 3456立方厘米=( )升 3千克5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水桶高约4( )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为360( ) 一袋大米约重25( ) 喝水杯的的容积250( ) 4、( )/10=( ):45=6÷( )=2/5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3:1,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一台收音机原价100元,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 )元。 7、经过两点可以画出( )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 8、找规律: (1)4、 9、16、( )、36、49。 (2)1/2、2/4、( )4/8、( )。 9、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是( )米。 10、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差是4.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 )只,兔有( )只。 12、在一个口袋里有2个红球和8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如果摸10000次,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次。 二、选择。(10分。) 1、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既可能成批比例,又可能成正比例。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① 长方形; ② 正方形; ③ 三角形; ④ 圆。 3、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 )。 ①不变; ②减小; ③增大; ④既可能减小又可能增大。 4、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 ① 长方形 ② 正方形 ③ 圆 5、要反映小红六年级数学成绩变化情况,应选择( )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 三、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0.4= ( 5165-)×30= =+5 3 73 12.5×32×2.5= 121÷6= 5-(9792+)= 5 4×25= 2.8×25+12×2.5=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18分) 85.87-(5.87+2.9) 1.25×7×0.8 54.2-2/9+4.8- 19 7 125)731(35÷-? 1387131287÷+? 11 8 )26134156(?-? 3.求未知数x 6/7x +4.8=5 χ-3/5 χ= 6/5 0.8x+1.2x =25 四、操作题 (6分) 1、把三角形向右移动5格; 2、把三角形绕B 点逆时针旋转900 , 3、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 (3分) 2、在下图上完成下列问题。(3分) (1)科技馆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20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科技馆的位置,并标出数据。 (2)南京路经过电影院,与上海路平行。请用直线标出南京路的位置。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分号,逗号,省略号,破折号. 字词: 生字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词语搭配:保持警惕,坚持真理,主持公道,操持家务 多义词:朦胧.纵横.丰厚.慷慨.澎湃.寂寞.企图.应付.沉淀.威胁.凄凉.玲珑.迷惑 区分词的感情色彩(贬义或褒义):骄傲.狡黠 区别相近词词义:居然.竟然. 浏览.阅览.观赏.欣赏 带数字的成语:一来二去.三年五载.九牛一毛 带近义词的成语:奇花异草.咬文嚼字.旁敲侧击 带反义词的成语:幕天席地.争先恐后.翻来覆去.扬长避短 不~不~式成语:不慌不忙.不伦不类.不折不扣.不卑不亢.不仁不义.不屈不挠 自~自~式成语:自作自受.自言自语.自暴自弃.自生自灭.自吹自擂.自怨自艾 无~无~式成语:无影无踪.无忧无虑.无时无刻.无缘无故.无声无息 成语接龙:置之不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开见日—日积月累—累卵之危—危言耸听无与伦比—比翼双飞—飞蛾扑火—火海刀山—山高水长—长生不死—死里逃生形容像真的一样的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形容有才智的成语:雄才大略.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智勇双全 形容高兴的成语: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气洋洋 若字开头的成语:若无其事.若有所失.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若出一辙 形容行为谨慎的成语:小心翼翼.一丝不苟.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小心谨慎 形容意志坚强的成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坚不可摧.坚持不懈.坚强不屈 形容很多人知道的成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众所周知.尽人皆知.闻名遐迩.声名鹊起 形容形势紧迫的成语:刻不容缓.千钧一发.十万火急.迫在眉睫.危如累卵 形容事物或事情消失的成语:烟消云散.荡然无存.灰飞烟灭.无影无踪.杳无踪迹 与说有关的AABC式词语:连连夸奖.娓娓道来.喋喋不休.夸夸其谈.头头是道 AABC式成语:奄奄一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闪闪发光.芸芸众生 ABCC式成语:白发苍苍.大腹便便.大名鼎鼎.饥肠辘辘.威风凛凛 AABB式成语:郁郁葱葱.风风雨雨.浩浩荡荡.马马虎虎.吞吞吐吐 ABCC式成语:忠心耿耿.小心翼翼.忧心忡忡.怒气冲冲.文质彬彬 词语归类:地名.水果.职业.花名 填写量词 乱此排序 句子: 反问句改陈述句: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等)去掉. 3.将句末的语气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1.去掉否定词,变成肯定的意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单元)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2π))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S=πR2-πr2或S=π(R2-r2)。(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 甲÷乙-1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 = 1-乙÷甲 (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

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 ?每份数 >份数=总数 总数 嗨份数=份数 总数4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 >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4倍数=1倍数 3、 速度 >时间=路程 路程4速度=时间 路程4寸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4单价=数量 总价4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4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积4一个因数二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4商=除数 商 >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 周长S 面积a 边长 周长=边长x 4 C=4a 面积=边长 >边长 S=ax a =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 >棱长x 6 体积=棱长 >棱长 >棱长 V=a x a x a=a 3 长方形 C 周长S 面积a 边长 周长=(长+宽)x 2 C=2(a+b) 面积=yx 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 表面积(长x 宽+长x 高+宽x 高)x 2 S=2(ab+ah+bh) (2) 体积=长>宽x 高 V=abh 5 三角形 6 加数+加数=和 7、 被减数—减数=差 8、 因数 >因数二积 9、 被除数4除数=商 S 表:=a x a x 6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X高4 2 s=ah4 2 三角形高=面积x 24底三角形底=面积x 24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 梯形 s 面积a 上底b 下底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 2 s=(a+b ) x h *2 8 圆形 S 面积C 周长 d= 直径r=半径 ⑴周长二直径xn =2>nx 半径 ⑵面积二半径x 半径xn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 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 侧面积二底面周长> (2) 表面积 =侧面积 +底面积 x 2 (3) 体积二底面积X 高 (4)体积=侧面积* 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 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二底面积X 高 *3 总数*总份数二平均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X 咅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小数X 咅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鼻大数(和一差)*年小数 和咅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X 咅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咅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小数X 咅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C=n d=2n r S=n rr=n r 2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鼻大数 (和一差)*2小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 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的倍数: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0、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0、1。 8、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9、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10、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 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10﹪八成五=8.5/10=85/100=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6)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

小学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第一人称: I / we(复数) my(我的) 第二人称: you / you(复数) your(您的) 第三人称: he / she/ it/ they(复数) his(她的) her(她的) their(她/她/它们的) be动词is(单数) was(过去式) / are (复数) were(过去式) am 用于第一人称I 过去式就是were Have / has 第一人称I 第二人称you与第三人称复数they用have 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 用has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 指经常发生的事情,日常会发生的有规律性的事情。一般句子出现often,usually 等。 例:I often do my homework after school、第一人称后面动词用原形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after school、第二人称后面动词用原形 They often do their homework after school、第三人称复数后面动词用原形He often does his homework after school、第三人称单数后面动词要加s She often does her homework after school、第三人称单数后面动词要加s 如果出现人称名字如Tom, Janet 等名字后面用单数、 Tom often plays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Tom and Janet have breakfast together 、因为出现两个人就是复数所以这里用have enjoy / like / love 后面出现动词需要加ing 例: I enjoy play ing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He likes swim ming at the weekend、 They love fly ing kites on the playground、 现在进行时指的就是正在做的事情,一般句子出现单词now, be后面的动词后面需要加ing 例: -- What are you doing now? -- 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 What are they doing now? --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now、 一般过去式指的就是以现在的时间点为准之前发生的事情,例如现在就是晚上7点,早上发生的事情就用一般过去时, 如果就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也就是一样。 出现yesterday last night,last week等一定要使用过去式一般的动词加ed、其她特殊的动词用过去式。 例: --What did you do in this morning? --I did my homework at home、 He went to see a movie(电影) with his friends yesterday、 She gave me a beautiful painting last night、 They played with friends last week、 在句子里出现否定的语气需要加not、 例: --Are you a pupil now? --Yes,I am/ No, I’m not --Does h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Yes,he does、/ No,he doesn’t、 --Did she do her homework last night? --Yes, she did、/ No,she didn’t、 以下这些名词单复数同形: 单数与复数都一样,不需要加s 请熟记!! fish鱼,deer鹿,sheep绵羊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共10套

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总复习综合练习题 班别:姓名:评分: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由3个十万,4个千组成的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是 ()。 2、3时45分=()时 3.08升()毫升 3、1 2 千米:8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某地早晨气温-5℃,中午气温6℃,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 5、60千克是40千克的()%,1米的3 5 和()米的20%一样长。 6、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每段长()米。 7、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在一张长是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卡纸中,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 是()平方分米。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在这幅地 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8.8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在24、22、20、26、26、26、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平均数是()。 1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总和是60立方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12、4根小棒长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7厘米,选其中的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13、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摆3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摆m个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0.8和0.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3、师徒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徒弟生产的零件合格率是90%,那么师傅生产的零件合 格率是110%。()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 (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重点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日中:正午。及:到。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决:判断。孰:谁。汝:你。 (2)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第二课《匆匆》(散文) (写作特色: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1.背诵课文。 2.知识点: 《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本文是他24岁时所写),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月亮缺了,又再圆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22分) l.一个数的亿位上是5、万级和个级的最高位上也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2、2小时15分=()小时 4.2吨=()千克 3、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4、6÷15=( )/45=()%=24÷()=____(填小数)。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6、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 : 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 8、12的因数中可以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请你写出比值不同的两组:()。 9、甲乙的比为5:4,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又比甲数少()%。 10、比a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当a=2.4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11、投掷100次硬币,有48次正面向上,那么投掷第101次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12、一根长2米的直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 7分)

1、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3倍。() 2、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那么,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3、有10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10这些数。任意摸出一张,摸到偶数的可能性是1/5。() 4、如果4a=3b,那么a :b = 4 :3。() 5、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了10分钟,乙用了12分钟。甲和乙每分钟所走的路程的最简整数比是5∶6。 ( ) 6、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7、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三、选择。( 7分 ) 1、某班女生人数的4/7 等于男生人数的2/3,那么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A.小于B.大于C.等于 2、某产品降价前售价是150元,降价后售价是120元,降低了( )。 A. 20% B. 25% C. 80% D. 75%] 3、下列三句话中,正确的是() A.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正好保本,则不打折时该商品只获20%的利润 B.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少于60度 C.分母能被2和5整除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4、两根2米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3/4,第二根截去3/4 米。余下部分( )。 A、长度相等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5、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面积最大的是()。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在小学语文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 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 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二、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 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

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三、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⑴比喻。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 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 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 也动了。 ⑶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