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篇一:忆读书阅读答案

《1、忆读书》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填空:本文选自,作者,原名,代著名作家,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诗集,,译作有。

2.与作者有关的古代诗词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笸箩消遣酷爱刊物寻觅聊斋欣赏斩首厌烦........

4.解释下列词语:悬念无聊消遣自已若有所失索然无味

5.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最大快乐!()()

(2)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

(3)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4)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5)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成?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6.写出四大名著的名称与作者。

7.写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和记叙顺序的种类。

阅读第一、二部分,回答文后问题:

1.选文(甲)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3.选文回忆了作者幼时读书的哪些具体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介绍。

4.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哪些作品?

5.你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哪些作品吗?写出它们的作者。

6.请写出你所读过的一部名著,如《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故事情节。

7.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什么好处?

8.我为什么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兴趣?读了外国小说有什么好处?

9.我中年时读《红楼梦》有什么独到的体会?

10.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1.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你对学习语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2.(乙)①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A、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B、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14.?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一句中?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26忆读书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现代人很少能把jīn jīn yǒu wèi()地阅读shū kān()上的piān zhāng()作为自己唯一的消遣。 2.《红楼梦》以贾府的日常suǒ shì()为中心,记录了贾家的xīng shuāi()故事,读起来总会使人有wú xiàn()的思考。 二、选一选,填一填。 chuán zhuàn 传.说( ) 传.记( ) 传.神( ) shāshà 地煞.( ) 煞.费苦心( ) 煞.尾( )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 )( )有味②一( )半( ) ③栩栩( )( ) ④()( )无味 1.写出两个与词语①、③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______和______(填序号)是一对反义词。写出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这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奶奶认为好书的标准是( )。 ①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②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无病而呻的文字。

③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A.①②B.①③C.②③ 2.起初《红楼梦》对我的兴趣并不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2.“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读的书中,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多选) A.读到了很多中外文艺作品。 B.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C.明白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电工试题题库及答案

试题题库 填空题 1. 新版劳动竞赛中台区精益运维管理指数中2级指标分别有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占比、 电采集中器离线率低电压台区占比、百户抢修工单率、 过载台区占比等。 2. 星级供电所创建五项管理类别分别有基础保障扎实、安全管理严密、业务协同 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 1.全能型供电所分为综合班班和配电营业班班两种班组。 2.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 3.劳动竞赛指标体系共包括 6 项一级指标和15 项二级指标。 4.供电服务“零容忍”对于自立收费项目和未按标准向客户收费,违规收取装表接 电、也扩报装、农网改造、故障抢修等费用的,对主要责任人处以3000 元,对次要责任人、责任班组负责人处以2000 元,对责任部门分管负责人、责任部门负责人、责任单位分管负责人处以1000 元罚款。 5.为深入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和公司本质提升工 作要求,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下发了豫电营销414 号文。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和公司本质提升工作要求,以标准化管理和创新考核机制为抓手,全面落实综合柜员制、台区客户代表制、网格化片区化 8.按照“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新要求,梳理制定乡镇供电所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等管理办法,实现“五位一体” 协同机制全覆盖。 6.申报四星级乡镇供电所应具备条件:本年度8-9月劳动竞赛平均成绩排名及10 月排名均在全省400 名之内,供电所员工不低于15 人,建筑面积不低于500 平方米。 7.加快推进乡镇供电所营业厅转型升级,推进“大所制”建设,规模较大的 乡镇供电所设 C 级营业厅,撤并利用率低的CD 级营业厅。 8.2018年星级供电所创建必备条件补充说明中,0.4千伏线损率取本年度1月至 评定月累计值,四星级乡镇供电所要求排名在全省前800 名,五星级要求排名全省前600 名

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忆冰心所著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冰心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⑤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

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 ⑧《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8.26《忆读书》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后作业-《忆读书》 一、用“√”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水浒传.》(zhuàn chuán)里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呢,还是模糊的传. (zhuàn chuán)说呢? 2.他煞.(shā shà)费苦心地为明天的旅游做准备,没想到刮起了台风,真是煞. (shā shà)风景。 3.看到自己的分数,她默默地把自己的试卷.(juàn juǎn)轻轻地卷.(juàn juǎn)了起来。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án suǒ() jiù fù() xiàn zhì() shèng shuāi() zhì pǔ() shū kān() piān zhāng() shù shuō() 三、先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有味栩栩()()一()半() 无()()呻自作()()风()雪()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文学作品应当实事求是,切忌矫揉造作,()。 (2)原来你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找我,看来是我()了。 (3)晚饭后,舅父在他家的书房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我们听得()。 (4)这本书中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匆匆读完,也只是()。 2.画“”的词语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 3.我能用画“”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而是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三国演义》。 (1)作者读“书”是读,而不是读。 (2)我会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

越看越明白。 (1)句中“”表现了作者的决心之大。“居然”的意思是,可以用“”一词来替换。 (2)作者《三国演义》中的字都认不全,为什么会越看越明白?谈谈你的理解。 3.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作者从读书中得到了和,你从读书中得到了什么呢?请写一写。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做不到了,“”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桃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在文段画“”处补充合适的内容。 2.下面选项能很好地概括文段内容的是() A.读书好 B.多读书 C.读好书 3.把书籍名称和作者对该书籍的评价连线。 《西游记》《封神榜》《荡寇志》《水浒传》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 忆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25 忆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首凯旋水浒 B传记煞气敌冠 C派遣报利呻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漂亮极了。 3.他的身体日渐shuāi ruò()。 三、写出红色词语的反义词。 1. 我听得津津有味。()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思考-----()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3.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经常读书吗?在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 1.繁琐 2.豪华 3.衰弱 三、 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四、时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 1.观赏 2.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六、示例:我经常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书还让我静下来,由一个假小子变成一个真正的淑女。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忆读书(14分)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予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定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咬咬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同时,我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文言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

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数目,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写尽了“若有所失”的寥落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桌上看到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译文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内容把握:1、文章中作者写出读过哪些书?填空。(4分) (1)作者在识字不久就开始读书,七岁开始自己读《》,同时作者还读了《》;接着又读了《》,《》;到作者十一岁时,又读了《》;作者十二三岁时,又读了《》。

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忆读书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 篇一:忆读书阅读答案 《1、忆读书》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填空:本文选自,作者,原名,代著名作家,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诗集,,译作有。 2.与作者有关的古代诗词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笸箩消遣酷爱刊物寻觅聊斋欣赏斩首厌烦........ 4.解释下列词语:悬念无聊消遣自已若有所失索然无味 5.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最大快乐!()() (2)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 (3)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

把书丢下了。() (4)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5)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成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6.写出四大名著的名称与作者。 7.写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和记叙顺序的种类。 阅读第一、二部分,回答文后问题: 1.选文(甲)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3.选文回忆了作者幼时读书的哪些具体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介绍。 4.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哪些作品? 5.你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哪些作品吗?写出它们的作者。 6.请写出你所读过的一部名著,如《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故事情节。 7.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什么好处? 8.我为什么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兴趣?读了外国小说有什么好处?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最新)

《忆读书》一课一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消遣.()天罡.()寻觅.()堆砌.() 悬.念()津.津有味()索.然无味()朦胧 ..()()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索然无味: (2)风花雪月: (3)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4)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5)好像失去了什么: 3.文学常识 (1)《忆读书》的作者是,原名,她的代表诗集是《》、《》,通讯集是《》。 (2)《三国演义》是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朝代)的 。《水浒传》的作者是(朝代)的。这两部小说与(朝代)写的《》和(朝代)写的《》并称“四大名著”。 (3)《聊斋志异》是小说集,是代著。(4)《茶花女遗事》现在翻译为《》,是(国别)著。(5)默写出《满江红》中你最喜欢的一句: 。 4.作者回忆了她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感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的事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5.《忆读书》中作者谈到“读书好”,请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读书“好”在哪里? 6.对于好书,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结合课文,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好书? 7.课内语段阅读 ①到得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 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 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 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 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③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 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④我自一九八六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 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 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 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020最新质量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精选考试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希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质量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认知及态度。公司需要(B ) 具备质量意识。 A.管理者 B.公司全体员工 C.质检人员 D.生产部员工 2.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过程的质量,决定其合格与否的 都是(D )。 A.材料的因素 B.机器的因素 C.环境的因素 D.人的行为因素 3.PDCA循环模式中的P、D、C、A分别指(A )。 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B.实施、检查、计划、处理 C.检查、计划、处理、实施

D.检查、处理、计划、实施 4.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D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5.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 B )。 A.组织 B.识别 C.实施 D.计划 6.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 D )。 A.CECC B.IEC C. CMC D.ISO 7.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利润 C.质量 D.效益 8.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

几级文件?(C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9.把办桌上各种文件进行清理,分类存放,属于5S中的 (A )。 A. 整理 B. 整顿 C. 清扫 D. 素养 10.在进行5S整顿工作时,要将每项物品放在一个特定的 位置,其目的是(D )。 A.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B.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C.清楚过多的积压物品 D.缩短物品的寻找时间 11.公司什么地方需要整理、整顿?(C ) A. 工作现场 B. 办公室 C. 全公司的每个地方 D. 仓库

忆读书阅读训练及答案忆读书阅读及答案

忆读书阅读训练及答案忆读书阅读及答 案 (五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最新技术题库含答案

技术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交换机的配置线(console线)应该连接在PC的哪一个端口?( B ) A、并口serial B、串口COM C、以太网端口Ethernet 2、在Cisco IOS交换机上配置交换机名的命令是( D ) A、set system name HOSTNAME B、 user HOSTNAME pass PASSWORD C、spanning-tree portfast D、hostname HOSTNAME 3、IP 地址190.233.27.13/16 的网络部分地址是( B ) 4、A.190.0.0.0 5、B.190.233.0.0 6、C.190.233.27.0 7、D.190.233.27.1 8、使用如下什么方法可以升级cisco交换机的IOS软件( C ) A、CDP B、 HSRP C、TFTP D、TELNET 9、在如下几条命令中,哪条是查看cisco设备版本信息的( C ) A、show flash: B、 show ios C、show version D、show config 10、思科IOS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5 172.35.16.5的作用是什么( D ) A 为所有外部nat创建一个全局的地址池 B 为内部的静态地址创建动态的地址池 C 为所有内部本地pat创建了动态源地址转换 D 为内部本地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创建一对一的映射关系 E 映射一个内部源地址到一个公共的外部全局地址 11、哪种网络的类型 Ospf将选举一个被指定的备份路由器( E ) A 点到点和多点接入 B 点到多点和多点接入 C 点到点和点到多点 D 非广播和广播多点 E 非广播和广播多点接入 12、没有任何子网划分的IP地址125.3.54.56 的网段地址是( A ) 13、 A.125.0.0.0 14、 B.125.3.0.0 C.125.3.54.0 15、 D.125.3.54.32 16、怎样路由器的配置才能够避免split-horizon 阻止路由更新( D ) A 为每个有独一无二DLCI的PVC配置一个分割的子接口,并且给予接口分配分隔的

忆读书阅读答案五年级

忆读书阅读答案五年级 【篇一:五年级语文下册《忆读书》教案 (1)】 p> 【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 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 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和作用。【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教学素材】 1.冰心的简介。 2.冰心的图片。 3.《三国演义》简介。 4.《水浒传》简介。【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 1.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 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激励青年努力 学习,艰苦奋斗。)(课件出示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相关内容)二、初读感知。 1. 检查字词。 倒不是斩黄巾英雄笸箩水浒传天罡地煞着力气愤填胸(义愤填膺)怒发冲冠惨惨戚戚做人处世烦琐朦胧无病而呻堆砌重点提示: 笸浒砌(课件出示词语)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课文的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从这九 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课件出示中心句)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4.提出自己 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三、指导书写。 1.①“填”上不平齐,右部里面有三横,排列要均匀;②“勉”竖弯钩 的弯钩宜长,把“力”包住;③“辈”上面的“非”要写得扁些,下面“车”的最后一横写长些。 ④“榜”撇要写得伸展。(课件出示指导要点)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四、反馈检查。1.抄写生字,教师巡视。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课后练习(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作业设计(含答案) 一、用“√”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水浒传.》(zhuàn chuán)里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呢,还是模糊的传. (zhuàn chuán)说呢? 2.他煞.(shā shà)费苦心地为明天的旅游做准备,没想到刮起了台风,真是煞. (shā shà)风景。 3.看到自己的分数,她默默地把自己的试卷.(juàn juǎn)轻轻地卷.(juàn juǎn)了起来。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án suǒ() jiù fù() xiàn zhì() shèng shuāi() zhì pǔ() shū kān() piān zhāng() shù shuō() 三、先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有味栩栩()()一()半() 无()()呻自作()()风()雪()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文学作品应当实事求是,切忌矫揉造作,()。 (2)原来你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找我,看来是我()了。 (3)晚饭后,舅父在他家的书房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我们听得()。 (4)这本书中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匆匆读完,也只是()。 2.画“”的词语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 3.我能用画“”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四.修改病句。 (1)《三国演义》对我十分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看多了,我也会比较、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果然越看越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读书练习题及答案

忆读书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笸箩 ..()() ..()天罡.()朦胧 2.《忆读书》一文选自,作者冰心原名,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2分) 3.释词:(4分) 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⑶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俗不可耐: ⑷我万万没料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3分) ⑴ ⑵ ⑶

5.作者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4分) 6.马克·吐温语言幽默风趣,从文中举出一两例来加以说明。(4分) 7.“他终于诚心诚意地体谅我,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8.你读书过哪些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向别人推荐一本,说说推荐的理由。(4分) 第二部分: (一) 第一次真好 ①路过人家的墙边,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和电视里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此老鸟。 ⑤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朴朴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晨消失。

冰心的忆读书阅读答案

冰心的忆读书阅读答案 导读:冰心的忆读书阅读答案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予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定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 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咬咬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同时,我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

因那时的作文都是文言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数目,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写尽了“若有所失”的寥落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桌上看到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译文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6课《忆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忆读书》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贾府(jiǎ)呻吟(shēn)水浒传(hǔ) B. 消遣(qián)书刊(kān)荡寇志(kòu) C. 烦琐(suǒ)凯旋(kǎi)天罗地煞(shà) 2.看拼音写词语。 jiùfùháo jié huāng táng xīn suān duīq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piān zhāng xīng wáng shèng shuāi suǒrán wúweì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听得津津有味。________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________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________ 4.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1)补全词语。 分久________ 合久________ ________知________解 ________如生________有味索然________ 总而________ 自作________ 风________雪________ 真________实________ 心________神________ 无病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________”和“________”意思相反。 (3)“________”常用来形容文学、雕塑等形象逼真,它的近义词有: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指读书理解得不够透彻。 5.修改病句。 (1)《三国演义》对我十分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看多了,我也会比较、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果然越看越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冰心奶奶以“________”的形式叙述自己________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________”为主,表达了作者________;后半部分以“________”为主,告诉读者________。 7.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8.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习题同步测试题 语文版

忆读书 ◆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 《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超人》,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 等。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自然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生字注音 笸箩..(pǒ luo) 天罡. (gāng) 地煞.(shà) 悬. 念(xuán) 无聊.(liáo) 朦.朦胧. 胧(méng lóng) 消遣.(qiǎn) 堆砌. (qì) 酷.爱(kù) 戚. 戚(qī) ◆多音辨析 解?????(jiě)解放(jiè)押解(xiè)姓解 曾?????(céng)曾经(zēng)曾祖 着?????(zhāo)着数(zháo)着迷(zhe )顺着(zhuó)着手 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 ◆词语积累 津津有味: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酷爱:非常爱好。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气愤填胸:愤恨的情绪填满了胸膛,形容非常生气。 怒发冲冠:头发竖直,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冰心选集》,写于1989年9月8日清晨,当时冰心已是九十岁的人了,冰心一生创作甚丰,这 与她大量的阅读密不可分,为了引导青少年正确读书,作者回忆了自己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的读 书经验,写了这篇《忆读书》。

课文生动回忆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如何理解冰心在本文中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含义? 生:“读书好”是作者的亲身体会,正是由于读书才使作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加了知识和文学修养,由一个无知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女作家。“多读书”是指应勤奋刻苦地读书,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才能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由量变达到质变,从而在书的指引下不断走向成功。“读好书”是指应选择那些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书来读,如本篇文章、包括作者所读的四大名著、《茶花女遗事》等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品等。 ◆拓展延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同步测试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笸.箩( ) 聊斋.( ) 天罡.( ) 朦.胧( ) 堆砌.( ) 消遣.( ) 寻觅.( ) 地煞.(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悬念烦琐津津有味无病呻吟 B.堆砌朦胧索然无味兴亡盛衰 C.遗事无聊栩栩如生若有所失 D.催促崇拜人情事故凄凄惨惨 3.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 (1) 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2)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3)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A.质量B.分量C.雅量 (1)(2)(3)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贪官外逃,国人义愤填膺。我国“天网”行动和公安部“猎狐2015”行动成为老百姓津津有味 ....的话题。 B.刚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历练,不太懂人情世故 ....,心气又比较高,不理解职场原则,在人际处理上难免会过于僵硬。 C.看了人物栩栩如生 ....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D.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 ....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