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

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

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

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主题图(10页、11页)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理解减法

的两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12页例1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15页例2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19页例3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整理与复习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2)正确掌握“一图四式”的内容。

(3)涉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优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练习六3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

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统计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评价要点教学内容(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地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熟悉整十数的顺序;体会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认识记数单位“百”。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会用计数器表示数;会写百以内的数;体会位值制;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找出一组数中蕴涵的规律。《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猜数游戏中蕴涵的区间套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单元:观察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能正确熟练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并能运用上述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注意:1.本单元结束时,要求每分钟计算5题左右.

2.计算与应用并重.《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加减意义;能正确进行整

十数的加减运算;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加减的意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

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律。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二》——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意义;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不

退位)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算法多样化。

《回收废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将图形进行分割和

组合;会用七巧板拼图。《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动手做一》:——体会一个图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图形;渗透了“对称”的思想。

《动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形状和名称);能用七巧板摆出指定图形,

《动手做三》:——培养学生从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出简单图形的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掌握10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根据问题情境提出一个或两个有意义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注意:每分钟能正确计算3-4题。《图书馆》:进位加法(一)——加法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借助直观模型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竖式;在情境中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注意题目中多余信息。

《发新书》:进位加法(二)——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直观模型和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小小图书馆》:退位减法(一)——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帮助学生掌握退位的方法和减法竖式的写法。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跳绳》:退位减法(二)——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竖式的写法和“借一当十”的含义。第六单元:购物

能辨认人民币;能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注意:不要求抽象的算式。《买文具》:——认识小面额(5元以下)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解决买1元以内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的问题。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会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能清点一定数目人民币的币制。

《小小商店》:购物活动——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性,巩固100以内的加减计算。算钱、付钱、找钱。

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估算。《套圈游戏》:

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加——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表格中读取信息的能力,逐步熟悉表格的呈现方法和含义。

《乘船》:

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减——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情境中多余条件的辨别;进一步熟悉表格呈现信息的方法。

《乘车》: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八单元:统计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能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组织比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买气球》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用“正“字记录的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