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下家校互动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下家校互动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下家校互动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下家校互动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8-06-15T14:38:06.3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作者:毕晓妮[导读] 构建网络环境下多元化、时代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家校互动新方式和新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生活,对教育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借助网络对原有家校互动模式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补充,构建网络环境下多元化、时代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家校互动新方式和新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互动探索一、家校互动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现代教育从其本质上和完整性上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协调和密切合作。美国教育部“国家目标制定小组”把“父母参与”列为第八项国家教育目标,即“每一个学校都有责任鼓励家长与学校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家长参与,以帮助儿童在社会、情感及学习方面的健康成长”。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职学校家校互动的现状

1.中职学校的家校互动有着和普通教育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纪律管理上,所以家校互动内容多是班级管理和德育方面,如学校通知、学生考勤、学生思想问题和行为习惯等。

2.中职学校家校沟通方式仍然以家访、校访、电话交谈为主。这种传统的方式往往是学校与家长单向交流,缺少学生参与,缺少家庭、学生、学校、教师的互动,其局限性和弊端逐渐凸显,信息延迟、即时性差、功能多停留在问题发生层面、沟通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3.家校联系多以校方为主导。学校对家长在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家长也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和意识,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与环境有待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三、家校互动的模式的探索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要求学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如何运用多种新兴媒介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网时代家校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构建智慧校园数字化平台。打造以统一平台为基础、以智慧课堂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引擎、以智慧管理为支撑、以和谐家校为纽带、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为学校、家庭创建一个科学、高效、和谐、智慧的家校互动平台。通过信息化的互动平台能有效减轻老师工作负担,推动家长深度参与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可与课堂环节无缝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使教育能量最大化。

2.构建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同时开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学校新闻,传递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关注和参与学校教育,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3.应用即时聊天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即时聊天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QQ和微信在家校互动协同教育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分别建立班级和家长的QQ群、微信群、班级博客,利用这些即时聊天工具零资费、跨平台沟通的优势,使学校和家庭之间随时保持交流和互动,促进良好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形成,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4.拓宽家校互动信息媒体的表现形式。现代信息技术一日千里,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家校互动的表现形式也由文字信息类,拓展为图片信息类、音频和视频信息类、交互信息类,改变信息发送的单一形式,加大对音视频软件的使用,使家校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宽更广,教育效应更大更强。

总之,寻求互联网下家校互动合作的新颖活泼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有助于形成开放的、智能的、有效的家校互动新局面,进一步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