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 一、人体中的常见的致病菌: 1、葡萄球菌: 属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 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内。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寄居于肠道内。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其致病条件是:当某些原因(如血液供应障碍、组织坏死、需氧菌共生等)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无芽胞厌氧菌的繁殖。在机体许多封闭部位,单纯厌氧菌可造成感染,但多数厌氧菌是与其他需氧菌共生而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感染脓液有恶臭。目前有效的治疗药是甲硝哒哇(灭滴灵)。 二、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1、肉毒杆菌: 偏爱高蛋白食物。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在土壤、动物粪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它。它尤其喜欢肉肠、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因自制发酵肉制品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2、沙门氏菌: 多在动物性食品中出现。它是导致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果没有彻底加热,则可能感染。美国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包括鸡蛋等。

常见病原菌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葡萄状,0.4~1.2 m 2.培养:色素、耐盐 3.抗原构造:SPA 4.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5.抵抗力:强;易耐药 致病性: 1、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食品监督;合理使用抗生素。 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链状,0.5~1.0 m 2、培养:血平板 3、分类: 1) 根据溶血现象分: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透明宽大溶血环。致病性强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无致病性 2) 依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分:A、B、C、D等20个群,致病链球菌株90%属A群 4、抵抗力:不强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菌体表面物质:M蛋白;脂磷壁酸 (2)毒素: 1)链球菌溶血素: SLO: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感染后血中可出现溶血毒素O抗体; SLS:对氧稳定; 免疫原性弱,与溶血环有关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3)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使链球菌的感染容易扩散且脓汁稀薄。 2、所致疾病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防治原则: 1、讲究卫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减少传染源。 2、彻底治疗咽峡炎、扁桃体炎,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治疗链球菌感染性疾病首选青霉素G。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 ,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荚膜 2、培养:血平板,自溶现象 3、生化反应: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菊糖分解试验阳性 4、抗抗力:弱 致病性: 主要致病物质:荚膜

肠道菌群小知识

1代谢作用 ? 提供热量 ? 生产短链脂肪酸 ? 合成维生素K 和叶酸 ? 胆汁酸的分泌 ? 参与药物代谢 2. 免疫效果: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 刺激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生产 ? 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 ? 诱导调节性T 细胞 3. 预防病原体入侵: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间存在的生物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病原体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人类肠道菌群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 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 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 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 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 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 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 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 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 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 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 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 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 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 样性渐渐减少[1]。这些微小 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 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 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 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 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 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 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 体细胞总和的10倍。在胃和 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 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 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 Firmicutes (约50-75%,包 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约10-50%, 包括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约1-10%,包括双歧杆菌),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常常约少于1%,包括大肠杆菌),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细菌属于拟杆菌属、梭菌属、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其他属,如埃希氏菌属和乳杆菌属较少。拟杆菌属约占肠道中所有细菌的30%[][3]。 我国科学家在健康年轻人体内观察到的9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分别为厚壁菌门的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Blautia 、 Faecalibacterium 、梭菌属、Subdoligranulum 、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道运动机能等[4] 。 Phylum Proporti on (%) [3]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50-75%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10-50% 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1-10%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a 少于1% 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 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 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 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 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 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 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 ——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 (Bacteroides )(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 )(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肠型Ⅲ),

肠道致病菌(本科)

第7章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第一节概述 肠道杆菌是指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群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们为兼性厌氧菌, 属于肠杆菌科。本科细菌不产生芽孢, 形态相似,? 但含有多种酶类, 故生化反应繁多, 根据它们的特殊构造、生化特性和抗原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可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6族13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及部分埃希氏菌属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其它各属细菌大多是肠内常居菌或机会致病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肠杆菌科的细菌皆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 多数有周鞭毛, 有些菌株有性菌毛可传递质粒。 (二)生化特性生化反应活泼, 能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 形成不同的代谢产物, 这都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一般说来非致病性的埃希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具有β-半乳糖甘酶,而致病性的志贺氏菌属和沙门氏菌属细菌无此酶, 可利用乳糖发酵试验作为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重要依据。 (三)抗原构造与血清学分型 1.抗原构造复杂: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K)抗原三和种。 (1)O抗原: 脂多糖分子最外层, 由重复的低聚糖所组成的聚合体 (2)H抗原: 是组成细菌鞭毛的蛋白质成分, ?按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构型决定鞭毛抗原的特异性。 (3)K抗原: 是多糖质, 它存在于荚膜或微荚膜中。 2.血清学分型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待测菌株细菌表面的特异性群或型抗原, 这需要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 (四)抵抗力 肠杆菌科的细菌无芽孢, 对热力和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都不强。雾化器,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染来源。 二、微生物学诊断原则 粪便是最常采取的标本, 初次分离时, 一般采用具有选择和鉴别性质的培养基, 如S.S.琼脂和中国兰培基。对肠科细菌的鉴定, 主要是根据生化反应。 第二节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非致病菌是人和哺乳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且可帮助机体合成维生素B、K和大肠菌素(colicins)等,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阻止外来的病原体生长、繁殖及引起疾病。生物间若失去平衡或因机体过度虚弱或外伤而其它无菌部位时,它们也会乘机侵害, ?成为机会致病菌。 一、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定居因子(或称粘附素):为大肠杆菌一种特殊菌毛,抗原性强,可粘附于宿主体肠壁。 2.肠毒素分耐热不耐热两种。 a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60C时30分钟灭活。与霍乱弧菌外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 一、人体中的常见的致病菌: 1、葡萄球菌: 属革兰氏阳性球菌。就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与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与伤口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就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 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存在于口、鼻、咽与肠腔内。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与粪链球菌就是常见的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与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与其她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脓液特点就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典型的感染就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绿色链球菌就是一些胆道感染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与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寄居于肠道内。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与其她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寄居于肠道与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就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存在于肠道与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与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与消化链球菌等多种。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就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其致病条件就是:当某些原因(如血液供应障碍、组织坏死、需氧菌共生等)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无芽胞厌氧菌的繁殖。在机体许多封闭部位,单纯厌氧菌可造成感染,但多数厌氧菌就是与其她需氧菌共生而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感染脓液有恶臭。目前有效的治疗药就是甲硝哒哇(灭滴灵)。 二、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1、肉毒杆菌: 偏爱高蛋白食物。肉毒杆菌就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在土壤、动物粪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它。它尤其喜欢肉肠、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在豆制品与煮熟的黄豆、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因自制发酵肉制品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2、沙门氏菌: 多在动物性食品中出现。它就是导致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果没有彻底加热,则可能感染。美国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包括鸡蛋等。 3、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类型 肠道传染病是由相应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它可以引起散发、流行、暴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3、急性胃肠炎 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4、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经口使人

肠道感染细菌简述

第11章肠道感染细菌 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肠道杆菌所没有的一种抗原是 A. M抗原 B. H抗原 C. O抗原 D. K抗原 E. Vi抗原 2. 关于肠杆菌科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B. 肠道杆菌均为G—杆菌 C. 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D. 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E. 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3.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主要依据 A. 是否发酵葡萄糖 B. 是否分解乳糖 C. 是否具有鞭毛 D. 是否具有菌毛 E. 是否具有芽胞 4. 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应是; A. +、—、+、— B. —、+、—、+ C. +、+、—、— D.—、—、+、+ E.+、—、—、— 5. 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氏志贺菌 E. 以上都不是 6. 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菌落变异 D.形态变异 E.对外界抵抗力变异 7.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肠道杆菌是A.沙门菌的某些菌株

B.志贺菌的某些菌株 C.埃希菌的某些菌株 D.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 E.克雷伯菌的某些菌株 8.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产生H2S+++,动力试验+、尿素酶试验-,可能是下列肠道菌中的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志贺菌 D.变形杆菌 E.肖氏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杆菌) 9. 主要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是 A. O6 B. O25 C. O157 D. O111 E. O158 10. 关于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致病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潜伏期,可在肠系膜淋巴结繁殖 B. 不引起菌血症 C. 发病2周内没有第二次菌血症 D. 不侵犯肝、脾、肾等器官 E. 患病后机体获得的免疫力不强 11. 志贺菌属常引起: A. 阿米巴痢疾 B. 细菌性痢疾 C. 慢性肠炎 D. 假膜性肠炎 E. 肠热症 12. 机体抗伤寒的免疫主要依赖于 A. 体液免疫 B. 补体的作用 C.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抗生素的使用 E. 细胞免疫 13. 肠热症病人发病1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阳性率最高的方法是 A. 尿培养 B. 血培养 C. 粪便培养 D. 痰培养 E. 胆汁培养 14. 疑为肠热症的病人常需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样最好 A. 发病第1周 B. 发病第2周 C. 发病第3周 D. 发病第4周 E. 疾病恢复期 15. 肠热症并发症之一是肠穿孔,其原因是 A. 细菌的直接作用 B. 肠梗阻所致 C. 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益生菌种类:到目前为止,已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弧菌属、假单孢菌属的众多种类及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根据中国农业部2013年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征求意见稿)》,可用于养殖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 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1.乳酸菌 乳酸菌是最早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益生菌,种类繁多。从微生物特性来说,乳酸菌为革兰阳性、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无芽胞; 通常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耐酸,在pH 3. 0 ~ 4. 5 下仍能够生存; 不耐高温,经80 ℃处理5 min,损失达70% ~ 80%; 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15]。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阻止和抑制致病菌,降解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 ②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③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消化酶; ④产生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2.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属于需氧菌,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1]。与乳酸菌相比,由于芽胞杆菌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经过饲料制粒等过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活性,更加适宜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应用,在饲料中比较稳定。芽胞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芽胞,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抗性强,耐高温、酸碱、高压,对颗粒饲料加工具有良好的耐受力; ②贮藏过程中以孢子形式存在,不消耗饲料的营养成分; ③在肠道上部迅速 复活,复活率接近100%; 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⑤消耗肠道内的氧,维持厌氧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2013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允许使用的芽胞杆菌有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迟缓芽胞杆菌、凝结芽胞杆菌、侧孢短芽胞杆菌等。 3.酵母菌 饲料添加剂目录( 2013) 中,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酵母主要有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等。酵母在动物肠道的作用包括: 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②提高动物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 ③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中毒素; ④促进动物生长。 4.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水产方面。该类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条件,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 ②菌体蛋白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为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③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临床常见致病菌

临床常见致病菌 概述临床常见致病菌(不包括真菌):(1)分几大类和各类所包含的具体细菌种属;(2)生化鉴定要点;(3)各自的主要临床意义。 常见致病菌 表1

革兰阳性 葡萄球菌属 分类及常见种属:根据凝固酶实验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里昂葡萄球菌,施氏葡萄球菌等生化鉴别: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鉴别,葡萄球菌单双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单双链状排列,除形态外,葡萄球菌触酶阳性,链球菌阴性。与微球菌区别,微球菌四联排列,产酸实验葡萄球菌阳性,微球菌阴性,杆菌肽敏感实验,葡萄球菌敏感,微球菌耐药。呋喃唑酮敏感试验则相反。 表2 三种葡萄球菌鉴别 临床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人类机会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对人主要致病为:一,侵蚀性疾病,通过皮肤局部感染,器官的化脓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二,毒素性疾病,由产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污染食物引起。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人类正常菌群,表皮葡萄球菌与置换瓣膜、人工关节及导管相关感染有关。确定是否为致病菌应注意:一,分离培养菌株是否来自无菌体液或感染部位;

二,同一菌株反复多次分离到,或占优势生长。腐生葡萄球菌在尿道感染患者尿中分离到,认为是致病菌。溶血、里昂葡萄球菌易引起先天瓣膜性心内膜炎。 链球菌属 分类与常见种属:通常分为化脓和非化脓两类,化脓性链球菌出现β-溶血,非化脓性链球菌出现α-溶血或不溶血。常见的化脓性链球菌有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非化脓性链球菌有缓症链球菌群包括口腔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咽峡炎链球菌群包括咽峡炎链球菌,中间链球菌等;以及牛链球菌群和其他链球菌群。 生化鉴别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触酶阴性,血琼脂板三种溶血α草绿色,β透明溶血,γ非溶血。表3 触酶阴性革兰阳性球菌鉴别 化脓链球菌CAMP实验阴性,VP实验阴性,PYR实验阳性。 表4 牛链球菌与非β溶血链球菌鉴别

临床常见致病菌

临床常见致病菌 概述临床常见致病菌(不包括真菌):(1)分几大类与各类所包含得具体细菌种属;(2)生化鉴定要点;(3)各自得主要临床意义。 常见致病菌 表1 革兰阳性 葡萄球菌属 分类及常见种属:根据凝固酶实验分为凝固酶阳性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与猪),与凝固酶阴性得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里昂葡萄球菌,施氏葡萄球菌等生化鉴别: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鉴别,葡萄球菌单双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单双链状排列,除形态外,葡萄球菌触酶阳性,链球菌阴性。与微球菌区别,微球菌四联排列,产酸实验葡萄球菌阳性,微球菌阴性,杆菌肽敏感实验,葡萄球菌敏感,微球菌耐药。呋喃唑酮敏感试验则相反。 表2 三种葡萄球菌鉴别

临床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人类机会性感染与医院内感染得主要致病菌。其对人主要致病为:一,侵蚀性疾病,通过皮肤局部感染,器官得化脓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二,毒素性疾病,由产肠毒素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污染食物引起。 凝固酶阴性得葡萄球菌就是人类正常菌群,表皮葡萄球菌与置换瓣膜、人工关节及导管相关感染有关。确定就是否为致病菌应注意:一,分离培养菌株就是否来自无菌体液或感染部位;二,同一菌株反复多次分离到,或占优势生长。腐生葡萄球菌在尿道感染患者尿中分离到,认为就是致病菌。溶血、里昂葡萄球菌易引起先天瓣膜性心内膜炎。 链球菌属 分类与常见种属:通常分为化脓与非化脓两类,化脓性链球菌出现β-溶血,非化脓性链球菌出现α-溶血或不溶血。常见得化脓性链球菌有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非化脓性链球菌有缓症链球菌群包括口腔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咽峡炎链球菌群包括咽峡炎链球菌,中间链球菌等;以及牛链球菌群与其她链球菌群。 生化鉴别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触酶阴性,血琼脂板三种溶血α草绿色,β透明溶血,γ非溶血。 化脓链球菌CAMP实验阴性,VP实验阴性,PYR实验阳性。 表4 牛链球菌与非β溶血链球菌鉴别 化脓性、中毒性、变态反应三类。化脓性感染包括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痈脓疱疮等,其她系统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等。中毒性疾病如猩红热。变态反应疾病有风湿热与急性肾小球肾炎。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正常人群得口腔、鼻咽部,属正常菌群。带有荚膜得肺炎链球菌菌株

常见细菌分类

肠杆菌 1.肠杆菌属 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河生肠杆菌生物2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 2.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 3.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1群、芳香沙雷菌2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 4.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5.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 6.普罗威登斯菌属 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 7.沙门菌属 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 8.枸橼酸杆菌 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

美洲爱文菌 10.布特维西菌属 水生布特维西菌 11.爱德华菌属 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 12.巴提奥杆菌属 乡间巴提奥杆菌 13.哈夫尼亚菌属 蜂房哈夫菌属 14.西地西菌属 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 15.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16志贺菌属 志贺菌A,B,C 群、宋内志贺菌 17.克吕沃菌属 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

不脱羧莱克勒菌 19 .默勒菌属 威斯康星默勒菌 20 拉恩菌属 水生拉恩菌 21.塔特姆菌属、 痰塔特姆菌 22.耶尔森菌属 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 23.不动杆菌属 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 24. 寡养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单胞菌 非发酵菌 1.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

常见致病菌

革兰阳性致病菌革兰阴性致病菌 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化脓性链 球菌) 支原体目(肺炎支 原体) 放线菌目(结核分 支杆菌) 埃希菌属(大肠杆 菌) 沙门菌属(伤寒杆 菌) 志贺菌属(痢疾杆 菌) 螺旋体目(苍白 螺旋体) 衣原体科 生物学特性形态 与结 构 球形,多呈葡萄串 状排列。无鞭毛, 无芽胞,有的有荚 膜。G+ 球形,链状排列。无 鞭毛,无芽胞,幼龄 菌多由荚膜。G+ 无细胞壁,呈高度 多形性,吉姆萨染 色呈淡紫色,胞外 繁殖最小微生物, 细胞膜,荚膜,环 状双链DNA 有菌丝和孢子,具 有原始核质,无核 膜核仁,肽聚糖和 磷壁酸组成细胞壁 细胞壁(分支菌酸) 杆状,多数有周身 鞭毛,有菌毛,无 芽胞。G- 具有周身鞭毛,无 芽胞,有菌毛,有 荚膜。G- 短小杆状,有菌毛, 无芽胞,无鞭毛。 G- 体纤细,螺旋致 密规则,两端尖 直,Fontana镀银 染色为棕褐色, 菌体弯曲成S或C 形 体积微小,呈圆 形或椭圆形体, 肽聚糖细胞壁, 有原体(胞外,高 度感染性)和网 状体 抗原 构造 有葡萄球菌蛋白A (SPA)、磷壁酸等。 A群链球菌细胞壁上 多有多糖抗原,再外 层有蛋白质表面抗 原。 1、蛋白质抗原: 血清学分型依据 2、糖脂抗原 细胞壁含有独特的 分枝酸 主要有菌体(O)、 鞭毛(H)和K抗原 三种。 O抗原产生IgM;H 抗原产生IgG;Vi 抗原有助于诊断。 有O、K抗原,依据 O抗原将志贺菌属 分为4群 密螺旋体抗原 (属共同抗原) 1、脂多糖抗原: 属特异性 2、外膜蛋白抗 原:种特异性、 型特异性 代谢 与培 养 需氧或兼性厌氧,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 长良好,耐高温。 兼性厌氧,血平板或 含血清的培养基培 养。 1、兼性厌氧/厌 氧 2、营养要求高, 10-12%血清培养 基 3、高pH (7.8-8.0) 4、荷包蛋样典型 菌落 正常寄生菌,培养 困难,血平板,厌 氧/微需氧 代谢活跃能发酵乳 糖,产酸、产气; IMViC:+ + - - 对营养要求不高, 兼性厌氧/需氧,普 通培养基,无色半 透明S型菌落,可 根据生化反应的不 同区分种与亚种, IMViC为-+-+ 能分解葡萄糖,产 酸、不产气,不发 酵乳糖。普通平板 IMViC试验为-+-- 厌氧、毒力株: 家兔单层上皮细 胞 非毒力株:活细 胞人工培养基 专性细胞内生 长,6-8天鸡胚卵 黄囊或Hela299 细胞培养 抵抗 力 较强,80℃30min 可杀死,对青霉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 等过敏。 不强,60℃30min即 被杀死,对消毒剂、 青霉素、红霉素、磺 胺敏感。 1、弱,对理化因 素较细菌敏感。2、 对醋酸铊、结晶紫 有抵抗3、化学消 毒剂敏感。4、对 干扰细胞壁的抗 菌素耐药。5、对 干扰蛋白质合成 的抗菌素敏感 抗理化因素,抗干 燥和酸碱,对结晶 紫和孔雀绿有抵抗 力,对乙醇、湿热、 紫外线、结核治疗 药物敏感,抗菌素 敏感 强,56℃60min、 60℃15min有些仍 可存活。对化学消 毒剂敏感,胆盐、煌 绿等对其有抑制作 用,对磺胺类、链霉 素、氯霉素敏感, 但易耐药 不强,60℃15min 可被杀死,对氯霉 素敏感水中存活 2-3周、粪便存活 1-2月,理化因素敏 感(60℃30min ), 氯霉素等敏感,消 毒剂敏感 较其他肠道杆菌 弱,60℃10min即 被杀死,对酸敏感 极弱,对热、冷、 干燥、消毒剂和 肥皂水敏感,对 青霉素、四环素 和庆大霉素敏 感。 对热和消毒剂敏 感,耐低温,在 室温下迅速丧失 传染性,60℃ 5-10分钟、75% 乙醇半分钟或2% 苏打水5分钟即 可被杀死

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13864564.html, 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评价 作者:傅翔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评价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方法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并进行实验优化以确立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体系。并对市售经果汁样品人工随机染菌后进行模拟样品验证。结果该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增出相应致病菌的目的基因片段,且特异性较强。同时能够检测出模拟样品中随机接种的任意3种细菌。结论利用建立的 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关键词: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效果评价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逐渐提升。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来说,其中最大的元凶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这些食源性致病菌的组成是多样性的,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产气荚膜梭菌及变形杆菌等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于世界前列。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重视[1]。在传统的致病菌检 测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为生理生化、血清型水平等等,但是,以上种种方法具有测试时间较长,费时、费力等特点,在灵敏度测试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应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并具有一定灵敏度的检测方式,其中,以多重PCR检测最具效力,并成为研究的热门。本次研究拟建一种多重PCR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 O157、副溶血性弧菌及普通变形杆菌4种肠道致病菌,以期达到临床检测效果,现报道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菌种以及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均购于北京兰博瑞公司。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志贺氏、空肠弯曲菌及大肠杆菌O157等均保存于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试剂及仪器:DNA的提取试剂盒、PCR试剂都是由北京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营养琼脂培养基以及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血平板以及溶菌肉汤液体培养基、革兰阴性增菌液等都是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品配置而成。其中,为了有效培育菌群,还准备了恒温培养箱以及水浴箱,均为德国进口产品,同时,所用的离心机3K30型号、梯度PCR仪器

细菌分类及抗菌药物速记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比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革兰氏阳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可以选择青霉素族,头孢曲松钠等。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大肠杆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于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征为有一层outer membrane 与阳性菌种不同。目前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当作实验宿主。 除了大肠杆菌外,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产气夹膜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等也是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李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炭疽杆菌丹毒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莫杆菌气肿疽杆菌结核杆菌。

(完整版)常见细菌分类

肠杆菌 1. 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 1 群、河生肠杆菌生物 2 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 2.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 3. 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 1 群、芳香沙雷菌 2 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 4.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5. 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 6. 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 7. 沙门菌属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 8. 枸橼酸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 9. 爱文菌属 美洲爱文菌 10. 布特维西菌属水生布特维西菌 11. 爱德华菌属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 12. 巴提奥杆菌属乡间巴提奥杆菌 13. 哈夫尼亚菌属蜂房哈夫菌属 14. 西地西菌属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 15. 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 16 志贺菌属 志贺菌A,B,C 群、宋内志贺菌 17.克吕沃菌属 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 18.莱克勒菌属 不脱羧莱克勒菌 19 .默勒菌属 威斯康星默勒菌 20 拉恩菌属 水生拉恩菌 21. 塔特姆菌属、

痰塔特姆菌 22.耶尔森菌属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 23.不动杆菌属 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 24. 寡养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 发酵菌 1. 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 2. 伯克霍尔德氏菌属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3. 丛毛单胞菌属 食酸丛毛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4. 短波单胞菌属缺陷短波单胞菌、波囊短波单胞菌 5. 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单胞菌 6. 产碱杆菌属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粪产碱杆菌 7. 不动杆菌属 洛菲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8. 黄杆菌属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芳香黄杆菌、u b群黄杆菌、产吲哆黄杆菌 9. 威克斯菌属 有毒威克斯菌、动物溃疡威克斯菌 10. 金色单胞菌属浅黄假单胞菌 11. 黄色单胞菌属栖稻假单胞菌 12. 弧菌属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 13 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舒伯特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14 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 15 巴斯德菌属

肠道致病菌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 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形状近似的G -杆菌。如:大肠杆菌,肠道致病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 (一)SS 平板 一种强选择性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营养物质、抑菌物质、促进待检菌生长的物质及指示剂(指示剂为中性红:酸红,碱黄)等。乳糖被非致病菌分解产酸,蛋白胨被致病菌分解产碱。大肠杆菌形成分解乳糖,呈红色菌落。而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菌落呈透明微黄色。 乳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菌落大,分解乳糖——“大红” 肠道致病菌菌落小,不分解乳糖——“小白” (二)双糖铁培养基 用于观察细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对糖的发酵能力,初步鉴别细菌。此培养基上层含乳糖、酚红、硫酸亚铁,固体斜面;下层含葡萄糖、酚红,半固体(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运动——是否有鞭毛)。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和葡萄糖产酸产气,使斜面与底层均呈黄色并有气泡。而肠道致病菌一般只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故底层为黄色;上层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并因细菌生长繁殖会生成碱性化合物,使斜面部分变为红色。(指示剂为酚红) (三)糖发酵试验 酸性复红为指示剂,若能分解糖,则变红。内置一小试管,以便收集气体。 (四)靛基质(吲哚)生成试验 具有色氨酸酶的细菌能够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形成靛基质,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油性,浮于液面)与靛基质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容易识别。 血清学鉴定 SS 培养基等分离培养 粪便或肛拭子 双糖铁培养基 上、下层均发酵 (大肠杆菌) 生化反应 下层发酵、上层不发酵 (可疑肠道致病菌)

将试验菌接种在蛋白胨水肿,37℃温箱培养24h后取出,加入柯氏试剂2~3滴,震荡后两者接触面呈玫瑰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五)尿素分解试验 又有尿素酶的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培养基pH上升,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将试验菌接种到尿素固体培养基上,37℃温箱培养18~24h,培养基呈红色为阳性。 霍乱弧菌 G-;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一个弯曲);一端有单鞭毛,有些菌株有荚膜。根据O(耐热)抗原不同,可将其分为139个血清群,O1和O139群能引起霍乱流行。 厌氧芽胞梭菌是一类在有氧环境下生长不良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有芽胞细菌。厌氧菌一般在含有10%H2、10%CO2、80%N2条件下可以生长。常用培养厌氧菌的方法有厌氧罐、箱;气袋法等;也可用庖肉培养基培养。 1、破伤风梭菌(庖肉培养基),G+,芽胞位于菌体顶端,大于菌体使细菌呈鼓槌状,菌体 细长,有周身鞭毛,外毒素致病。对人致死量1ug。 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状。 疱肉培养基呈灰色 2、产气荚膜梭菌,两端钝圆的G+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在体内有明显的荚膜。无 鞭毛。环境优良时形成荚膜,环境恶劣的时候形成芽孢,位于次极端。 (1)疱肉培养基呈粉色,有大量气体 (2)高层琼脂断裂—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大量气体将固体琼脂冲断,成多段。 (3)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能分解牛乳中的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并能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封口蜡(凡士林)冲至 试管上部,气势汹涌。 (4)靶样溶血—血琼脂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θ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α毒素 3、肉毒梭菌 G+ 粗大杆菌,次极端芽胞,芽胞卵圆形大于菌体,使细菌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周身鞭毛,无荚膜。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对人的致死量0.1μg,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4、伤寒杆菌 实验中伤寒、甲乙副伤寒杆菌被稀释了40,80,160,320,640倍。 初次发病血清IgM,即O抗体,出现早,维持时间短。 恢复后血清IgG,即H抗体,出现晚,维持时间长。 伤寒沙门菌O≥1:80,H ≥ 1:160;副伤寒沙门菌:H:≥ 1:80;动态观察:恢复后血清抗体是初次发病的≥ 4倍 H、O抗体高感染可能性大 H、O抗体不高感染可能性小 O高,H不高感染早期/交叉反应 O不高,H高感染晚期/预防接种/特异性回忆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