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6.2.2 络合滴定法

6.2.2.1 方法提要铁离子在pH为1~3范围内能与EDTA定量络合,借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三氧化二铁含量。

6.2.2.2 分析步骤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20mL于250mL烧杯中,加氯酸钾0.1g,以水稀释至100mL,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使氯酸钾溶解并继续加热至近沸,取下烧杯以氨水(1+1)中和至pH为6~7, 加1mol/L盐酸3~4mL,搅拌使沉淀溶解,加10%磺基水杨酸溶液2mL,以1 mol/L盐酸调节溶液酸度使pH在1.3~1.5范围内,以0.01mol/L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含铁较低时为无色)为终点。

6.2.2.3 结果计算

二氧化二铁含量X4(%)按式(12)计算:

T?V×10

X4=----------×100 (12)

m0×1 000

式中:T——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mg/mL;

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m0——试样质量,g。

6.2.2.4 允许误差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1。

6.3 二氧化钛的测定

6.3.1 方法提要钛离子与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生成黄色络合物,以磷酸作掩蔽剂消除Fe[3+]的干扰,以分光光度计于420n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毫克数计算二氧化铁含量。

6.3.2 分析步骤

6.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滴定管准确分取0,1,2,3,5,7,10mL二氧化钛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50mL,加硫酸(1+1)10mL、磷酸(1+1)2mL和过氧化氢(1+9)5mL,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m波长处以5cm比色槽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6.3.2.2 试样分析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20mL于100mL烧杯中,加硫酸(1+1)10mL于通风橱内加热蒸发至冒白烟,取下冷却,以水冲洗杯壁并稀释至40mL,以定性滤纸过滤,以水洗烧杯3次,洗沉淀5~6次,滤液以100mL容量瓶承接。加磷酸(1+1)2mL和过氧化氢(1+9)5mL,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m波长处以5cm比色槽测定吸光度。

注:冒白烟后如无沉淀析出可不进行过滤。

6.3.3 结果计算二氧化钛含量X5(%)按式(13)计算:

m×10

X5=------------×100 (13)

m0×1 000

式中:m——自标准曲线中查得之二氧化钛毫克数;

m0——试样质量,g。

6.3.4 允许误差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2。

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允许平均相对误差允许绝对误差

≥0.10 30 -

<0.10 - 0.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此法测定结果为铁、铝、钛合量。

如以铁、铝连续测定法进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则向以络合滴定法测定过三氧化二铁的溶液中加入0.035mol/EDTA标准溶液20mL和pH为4.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20mL,以下均同上述操作步骤进行。此法测得结果为铝、钛合量。

6.4.3 结果计算三氧化二铝含量X6(%)按式(14)计算:

(20-V?K)×T×10

X6=------------------×100-X5×0.638 1-X4×0.638 4 (14)

m0×1 000

式中:V——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溶液体积,mL;

K——每毫升硫酸铜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T——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mg/mL;

m0——试样质量,g;

6.4.1 方法提要铝离子与EDTA在pH为3~6范围内可定量络合,但由于常温条件下络合速度缓慢,必须先加入过量EDTA,加热促使反应加速进行。本法以亚硝基红盐为指示剂,以铜盐进行返滴定,在pH为4.5条件下,指示剂由黄色经翠绿色突变为草绿色为终点,根据硫酸铜溶液消耗量计算三氧化二铝含量。

6.4.2 分析步骤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20mL于250mL烧杯中,准确加入0.035mol/L EDTA标准溶液20mL和pH为4.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20mL,以水稀释至100mL,取小块滤纸压于玻璃棒下,加盖表面皿,加热煮沸3min,取下冷却至室温,以水冲洗表面皿及杯壁,加0.2%亚硝基红盐2mL,以0.035mol/L硫酸铜溶液进行

0.638 4——三氧化二铁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因数。

注:铁、铝连续测定不作三氧化二铁(Fe2O3)项校正。

土壤氧化铁铝测定

游离氧化铁、铝测定 测游离氧化铁需要的试剂 试剂1 连二亚硫酸钠 试剂2 柠檬酸钠溶液(0.3M):称取104.4克五水合柠檬酸钠(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升试剂3 重碳酸钠溶液(1M):称取84克碳酸氢钠(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升 试剂4 氯化钠溶液(1M):称取58.45克氯化钠(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升 试剂5 盐酸羟胺溶液(100 g·L-1):称取10克盐酸羟胺(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升 试剂6 邻菲罗啉显色剂(1 g·L-1):称取0.1克邻菲罗啉溶于100毫升去离子水 试剂7 乙酸钠溶液(100 g·L-1):称取10克乙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毫升 试剂8 铁标准溶液(100 mg·L-1):称取0.1000克纯铁丝或纯金属铁粉,溶于稀盐酸,加热溶解,冷却后定溶至1升 制备待测溶液 称取0.5-1.0克置于50毫升离心管,加入20毫升柠檬酸钠溶液(试剂2)和2.5毫升重碳酸钠溶液(试剂3),在水浴锅内加热至80℃,加入约0.5克连二亚硫酸钠(试剂1),不断搅拌,维持15分钟,冷却后4000转离心。将清液倒入250毫升容量瓶中,重复2-3次,最后离心管中残渣为浅灰色或灰白色,再用氯化钠(试剂4)洗涤离心管中的残渣2-3次,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定溶保存。待测液可用于铝和硅的测定。 游离氧化铁的测定 从上述250毫升的容量瓶中,取一定体积的提取液(含铁量在0.03-0.2毫克),移入5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1毫升盐酸羟胺溶液(试剂5),摇匀放置10分钟,再加入5毫升乙酸钠溶液(试剂7),再加入5毫升邻菲罗啉(试剂6),摇匀在20摄氏度放置1.5小时进行显色。定溶后在分光光度计520 nm进行比色读书。 铁的标准溶液浓度为0,0.5 mg·L-1、1 mg·L-1、2 mg·L-1、3 mg·L-1、4 mg·L-1、5 mg·L-1对应吸取试剂8的量为0 ml,2.5 ml,5 ml,10 ml,15 ml,20 ml,25 ml定溶到50毫升。 结果计算 w(Fe2O3)=p×V×ts×1.43÷m 单位:mg·kg-1 p——铁的浓度(通过光度计读数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的浓度) m——测定土壤样品质量 ts——分取倍数 1.43——铁转化成三氧化二铁的系数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 法和它们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液流法:白萝卜、打孔器、10ml离心管、小刀、镊子、注射器、1mol/L蔗糖溶液、甲基橙压力室法:压力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小液流法: 1、用1mol/l的蔗糖溶液配制0.05、0.10、0.20、0.30、0.40、0.50M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mL),用力混匀。 2、分别取4ml不同浓度的溶液到另一组相应的试管中。每管加入厚度约为1mm的萝卜圆片,加塞放置30min。期间晃动(3-4次)。 3、用针蘸取少量甲基橙放入每支试管,混匀。 4、用注射器取少许黄色溶液,伸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部,缓慢挤出一滴小液滴,观察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Ψw(Mpa) = -iCRT = -0.0083×(273+toC) ×浓度 压力室法: 根据植物材料选取枝条(或叶片)型的压力室盖→将试样装入压力室盖的孔(或槽)中夹紧,压入压力室并顺时针旋转紧固。打开钢瓶阀门,使控制阀朝向加压,缓慢打开测定阀,使加压速率达0.1bar,仔细观察伸出压力室盖的植物样品,一发现木质部转湿润液体溢出,立即关闭测定阀,记录压力表读数。 组织Ψw(Mpa) = -0.1×压力室压力表读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小液流法测定结果: 其他两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萝卜组织液浓度 Ψw(Mpa) = -iCRT = -0.0083×(273+t℃) ×浓度= -0.0083×(273+16 ) ×0.1=-0.240Mpa

游离氧化铁铝的测定方法

游离氧化铁,游离氧化铝的测定 试剂: 1.连二亚硫酸钠 2.柠檬酸溶液(0.3mol/L)称取5个结晶水的柠檬酸钠104.4克溶于水,稀释至1L. 3.重碳酸钠溶液(NaHCO3=1mol/L) 称取84克碳酸氢钠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 4.氯化钠溶液(1mol/L)称取氯化钠58.45克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L. 5.盐酸羟胺溶液(100克/L)称10克盐酸羟胺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00ML 6.邻啡罗啉显色剂(1克/L)称0.1克邻啡罗啉溶于100ML蒸馏水中,不溶可少许加热。 7.乙酸钠溶液(100克/L)称10克乙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ML 8.铁标准溶液:取纯金属铁粉0.1000克溶于稀盐酸中,加热溶之,冷却,洗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后摇匀,即为铁标准液(P(Fe=100mg/L)) 操作步骤: 1.游离氧化铁、铝的分离 称取过0.25MM筛(60目)土壤样品1.0-2.0克,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20ML柠檬酸溶液和2.5ML 重碳酸钠溶液,在水浴中加热至80℃,用小勺加入连二亚硫酸钠0.5克(估计量),不断搅动,维持15分钟。冷却后离心机分离,如分离不清,可加饱和氯化钠溶液5ML。将清液倾入50ML容量瓶中,如此重复处理1次至2次,此时离心管中的残渣是浅灰色或灰白色。最后用氯化钠溶液洗涤离心管中的残渣2次至3次。洗液一并倾入同一容量瓶中,定容,供测铁铝之用。 2.试铁灵铁铝联合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铁、铝 铝-试铁灵络合物在波长370NM时出现吸收,铁-试铁灵络合物则在600NM和370NM时均出现吸收。因此,试铁灵比色法就能在一个显色液中同时测定铁和铝。 1)硝酸溶液(1MOL/L)吸取63ML硝酸稀释至1L. 2)乙酸钠溶液(100克/L)称10克乙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ML,以PH计指示用NaOH或冰乙酸调至PH5.5. 3)试铁灵溶液:0.2克试铁灵试剂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铁标液的配制见上面的方法(已有铁标液,不需要同学配制) 5)铝标准溶液:称取金属铝片0.5000克,加15ML 盐酸(1:1)溶解,稀释至1L,铝的浓度为500MG/L. 再稀释至5MG/L备用,比色时,铝的色阶可采用0,0. 1,0.2,0.3,0.4,0.6,0.8,1MG/L. 3.取待测液(即上面游离氧化铁,铝分离方法中得到的待测液)1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1.0ML硝酸 溶液,再加PH5.5的乙酸钠溶液6ML,试铁灵溶液2ML,用玻璃棒沾少许液体于PH试纸上,如果此时液体的PH值约为5.0-5.5,即可定容,如果不在此范围要调PH值。每次添加溶液均需摇混均匀。2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四川广元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检验规程 目的:规定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检验操作步骤及操作标准化。 范围:适用于原材料、生料、熟料中二氧化硅的检测。 程序: 1、本规程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方法为EDTA直接滴定法。 2、方法提要: 在pH1.8~2.0、温度为60℃~70℃的溶液中,以磺基水杨酸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分析步骤: ),精确至0.0001g,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g~7g氢氧称取约0.5g试样(m 1 化钠,盖上坩埚盖(留有缝隙),放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起,在650℃~700℃的高温炉下熔融20分钟,期间取出摇动一次。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约100ml沸水的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ml~30ml盐酸,再加入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B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钛用。 从溶液A或上述溶液B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用氨水(1+1)和盐酸(1+1)调节溶液pH在1.8~2.0之间(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检验)。将溶液加热至70℃,加入10滴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100g/L), 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缓慢滴定至亮黄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60℃,如终点前溶液温度降至近60℃时,应再加热至65℃~70℃)。保留此溶液供测定三氧化二铝用。 4、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按式下计算: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w Fe2O3 T ×V×10 Fe2O3 = × 100 w Fe2O3 ×1000 m 1 T ×V Fe2O3 = m 1 式中: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 w Fe2O3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 T Fe2O3 /ml); V —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料的质量,单位克(g)。 m 1

试验5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5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一、原理 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重量增大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重量减小而外液浓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重量及外液浓度保持不变。根据组织重量或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溶液渗透势的计算: Ψs = - iCRT ( 6 – 1 ) 式中:Ψs ——溶液的渗透势,以 MPa 为单位。 R ——气体常数,为0.008314 MPa · L/ (mol · K )。 T ——绝对温度,即273 + t ℃。 C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以 mol/kg 为单位。 i ——为解离系数, CaCl 2 为 2.6 。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植物叶片或洋葱鳞茎。 (二)试剂 1 .甲烯蓝粉末。 2 . CaCl 2 溶液:包括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mol/kg 8 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 (三)仪器设备 大试管 8 支 , 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移液管( 5mL ),毛细吸管 8 支,培养皿,打孔器,剪刀 l 把,镊子 1 把,解剖针 1 支。 三、实验步骤

1. 编号贴标签取干燥洁净的大试管 8 支,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毛细吸管 8 支,编号贴标签,按序号排好。 2. 打取、浸泡叶片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 60 片,放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把 5 ~ 8 个小圆片放到盛有 4 mL 不同质量摩尔浓度 CaCl 2 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浸没叶片,盖紧瓶塞,放置 30 min ,并不断轻摇小瓶,以加速水分平衡(如温度低时可延长放置时间)。 3. 染色到预定时间后,用解剖针尖蘸取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各青霉素小瓶中,并摇动,使溶液染色均匀。 4. 测定把试管中的不同浓度的系列标准液分别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中,用毛细吸管吸取相同编号青霉素小瓶内的有色溶液少许,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溶液中部,轻轻挤出有色溶液一小滴,小心取出毛细管(勿搅动有色液滴),观察有色液滴的升降情况,并记录于表 6 –1 中。若有色溶滴上升,表示浸过叶片的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叶片组织中有水排出),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大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若有色液滴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小于该浓度的溶质势;若有色小液滴静止不动,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若在前一浓度溶液中下降,而在后一浓度中上升,则植物组织的水势可取二种浓度溶液的溶质势的平均值。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出与组织水势相当的浓度。记录实验时的温度,根据原理中公式( 6 – 1 )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表 6-1 小液流法现象观察记载表 [ 注意事项 ] 1. 所取材料在植株上的部位要一致,打取叶圆片要避开主脉和伤口。 2. 取材以及打取叶圆片的过程操作要迅速,以免失水。 3. 带结晶水的甲烯蓝不易溶于 CaCl 2 溶液,可在100 ℃下烘干成无水甲烯蓝粉末使用。 4. 毛吸管尖端弯成直角,以保证从中出来的液滴不受向下力的影响。 [ 思考题 ] 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为什么应强调所用试管、毛吸管应保持干燥,打取小圆片并投入试管中时动作应迅速,加入甲烯蓝不能太多?

氧化铁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氧化铁红是按含量定价格的,但我个人认为其实应该是色相定价更加合理。但是色相好的往往是含量高的,可能给人造成一个含量越高色相就越好,当然价格就更高的假像。所以说,色相好的产品价格是不低的。 市面上的氧化铁现在大至分为三大类:合成氧化铁红,天然氧化铁红,还有一种是合成氧化铁红里渗加天然氧化铁来降低成本的,我也将之分为一类。其中合成氧化铁红的色相最好,着色率最高。相对应的理化指标也最好。 至于“溶解性”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是用在哪个方面的?氧化铁红是可以溶解在水性和油性的液体当中,成为一种悬浊夜状态的夜体。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会自动沉淀。有些经过后处理的氧化铁红沉淀的时间会长一点,但价格也是相当高的。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还有需要可以发邮件给我:shm5990@https://www.doczj.com/doc/4f12856732.html, 品用途:用于油漆, 橡胶, 塑料, 建筑等的着色氧化铁红分类: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Iron Oxide Red)又称铁氧红、铁丹、锈红 化学性质: 分子式(Formula):Fe2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59.69 CAS No.:1332-37-2 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1、在各类混凝土的预制件和建筑制品材料中(如彩色水泥、彩色水泥地砖、彩色水泥瓦、仿琉璃瓦、混凝土地砖、彩色灰浆、彩色沥青等)作为颜料或着色剂,直接调入水泥中应用。 2、应用于室内外的彩色混凝土表面,如墙面、地坪、天花板、支柱、门廊、路面、停车场、阶梯、车站等; 3、应用于各种建筑陶瓷和琉璃陶瓷,如面砖、地砖、屋瓦、嵌板、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等。 4、应用于各种涂料、油漆和油墨的着色和保护物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粉末涂料等,及油性漆包括环氧、醇酸、氨基等各种底漆和面漆,和玩具漆、装饰漆、家具漆、电泳漆和磁漆等。 5、在各种塑料制品(如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等)和橡胶制品(如汽车内胎、飞机内胎、自行车内胎等),用来做着色剂和填充剂。 6、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纸张、皮革的着色。 7、应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代替高价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

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1、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来表示。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将植物组织放在已知水势的一系列溶液中,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Ψcell)小于某一溶液的水势(Ψout),则组织吸水,反之组织失水。若两者相等,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的吸水或失水会使溶液的浓度、密度、电导率以及组织本身的体积与质量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等水势的溶液。 液体交换法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练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并初步观察其变化情况。 小液流法测定水势的原理 判据 △Ψ=Ψout-Ψcell 组织的 水分得失 外液的密度变化 △Ψ>0吸水升高 △Ψ<0失水降低 △Ψ=0平衡不变 使用器材用滴管测定外液的密度变化 适用的材料叶片或碎的组织 3、仪器和试剂 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滴管,打孔机或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棉花,吸水纸; 0.05-0.4mol/L CaCl2溶液,甲烯蓝; 土豆 4、实验步骤 ①将16支试管清洗干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编号顺序倒置于试管架上,控净水分。 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0.05、0.1、0.15、0.2、0.25、0.3、0.35、0.4mol/L),分别注入八支实验组试管中,各10ml左右(体积约为试管的2/3处)。再将实验组各试管溶液的2/3倒入对应编号的对照组试管中。两组试管均加盖棉塞。 ③将土豆用单面刀片切成0.5cm见方的小块。将植物组织混匀,分成八份,放入实验组各试管中。放置20min以上,期间多次摇动实验组试管,以促进水分平衡。 ④用解剖针沾取甲烯蓝粉末给实验组各试管染色,摇匀,用滴管由低浓度向高难度顺序

FHZDZTR0153土壤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3 土壤 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 光度法 F-HZ-DZ-TR-0153 土壤—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 2 原理 非晶质氧化物是指不产生X射线衍射谱的胶体氧化物。非晶质氧化铁中活性较高的一部分,又称活性铁,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对土壤的各项理化性质尤其是对阴、阳离子的专性吸附和稳定土壤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晶质氧化铁与游离氧化铁的比值称为氧化铁的活化度,(1-氧化铁活化度)表示老化程度,可以作为鉴别灰化土或土壤发生特征的指标,还能反映某些成土环境对土壤产生的影响。因此非晶质氧化铁对于了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及成土条件和环境极为有用。非晶质氧化铁广泛采用酸性草酸铵溶液提取法,此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利用酸性草酸铵溶液中的草酸根的络合能力,将非晶质氧化铁中的铁络合成水溶性的草酸铁络合物进入提取液,再以邻啡啰啉光度法测定非晶质氧化铁。 3 试剂 3.1 草酸铵缓冲溶液:0.2mo1/L,pH3.0~pH3.2,称取62.1g草酸铵和31.5g草酸,溶于2500mL水中,此时溶液pH3.2左右,必要时用稀氢氧化铵溶液或稀草酸溶液调节。 3.2 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0g盐酸羟胺,溶于水,再加水稀释至100mL。 3.3 邻啡啰啉溶液:称取0.1g邻啡啰啉(C 12H 8 N 2 ·H 2 O),溶于100mL水中,如不溶可少许加 热。 3.4 乙酸钠溶:称取10g乙酸钠,溶于100mL水中。 3.5 铁标准溶液:称取纯铁丝(先用稀盐酸洗去表面氧化物)或纯金属铁粉0.1000g(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后,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铁。 4 仪器 4.1 振荡机,设有恒温装置。 4.2 离心机,最大转速5000r/min,附100mL离心管。 4.3 分光光度计。 4.4 锥形瓶,250mL。 4.5 容量瓶,50mL。 5 操作步骤 5.1 称取2.0000g(精确至0.0001g)通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装入里红外黑的双层布袋中,加入100.00mL草酸铵缓冲溶液,加塞,包扎好袋口,遮光防止光化学效应。将锥形瓶置于振荡机上振荡2h(保持恒温25℃).振荡后立即倾入离心管离心分离(2000r/min~3000r/min),将澄清液立即倾入另一250mL锥形瓶中,加塞备用。同时作空白试验。 5.2 吸取5mL提取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以少许水冲洗瓶颈,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数分钟使高铁全部还原为亚铁。再加入5mL乙酸钠溶液使溶液pH调节至3~6,然后加入5mL邻啡啰啉溶液,摇匀,放置1.5h(室温20℃)使其充分显色。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20nm波长处,用1cm吸收皿测定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铁量。

红氧化铁中国药典检验标准

红氧化铁 Hong Yanghuatie Red Ferric Oxide Fe2O3159.69 [1309-37-1] 本品按炽灼至恒重后计算,含Fe2O3不得少于98.0%。 【性状】本品为暗红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不溶,在沸盐酸中易溶。 【鉴别】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煮沸冷却后,溶液显铁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水中可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渣用少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经105℃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0mg(0.5%)。 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盐酸25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加水100ml,用经105℃恒重的4号垂熔坩埚滤过,滤渣用盐酸溶液(1→100)洗涤至洗液无色,再用水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的反应,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6mg(0.3%)。 炽灼失重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在800℃炽灼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4.0%。 钡盐取本品0.2g,加盐酸5ml,加热使溶解,滴加过氧化氢试

液1滴,冉加10%氢氧化钠溶液20ml,滤过,滤渣用水10ml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硫酸溶液(2→10) 10ml,不得显浑浊。 铅盐取本品2.5g,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35ml,搅拌1小时,滤过,滤渣用0.1mol/L盐酸溶液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D),在217.0nm的波长处测定。另取标准铅溶液2.5ml,置50ml量瓶中,加1mol/L盐酸溶液5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不得大于对照溶液(0.001%)。 砷盐取本品0.67g,加盐酸7ml,加热使溶解,加水21ml,滴加酸性氯化亚锅试液使黄色褪去,依法检查(附录Ⅷ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 0003%)。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盐酸2.5ml,置水浴上加热使溶解,加过氧化氢试液1ml,加热至沸数分钟,加水25ml,放冷,加碘化钾1.5g与盐酸2.5ml,密塞,摇匀,在暗处静置1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5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 985mg昀Fe2O3。 【类别】药用辅料,着色剂和包衣材料等, 【贮藏】密封保存。

氧化铁的测定方法

氧化铁的测定方法 一、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的测定步骤 精确称取试样0.5000克,置于300毫升锥形瓶内,加0.3N高锰酸钾溶液2~3毫升加磷酸5毫升,置于电炉上加热煮沸5分钟左右,取下稍冷,加浓盐酸(比重1.19)10毫升,煮沸,趁热慢慢滴入氯化亚锡溶液,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后,再加1~2滴,迅速冷却后加10毫升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剧烈摇动1~2分钟,使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然后以冷蒸馏水稀释至150毫升左右。 以下测定可根据使用氧化剂溶液的不同而选择应用。 1、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时; 加入15毫升硫酸—硫酸锰混合溶液,然后用0.05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在30秒内不消失为止。 氧化铁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N×V×0.07984 Fe 2O 3 = ×100% G 式中: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消耗毫升数; G 试样重量(克); 0.07984 每毫克当量氧化铁的克数。 2、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时: 加入10毫升20%硫酸溶液,加1%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2~3滴,用0.05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青绿色变成蓝紫色,在30秒钟内不消失为止。 氧化铁的百分含量计算同上。 氯化亚锡还原法的操作要点: (1)还原时一定要在高温强酸溶液中,还原剂的加入量一定要适当,滴定时要准确掌握溶液由黄色变成白色后再过量1~2滴,马上急速冷却,否则在热的酸性溶液中,二价铁很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 (2)用二氧化汞氧化过量的氯化亚锡时,要注意溶液中丝状或絮状沉淀。若氯化亚锡过量,有时会有白色沉淀,甚至有黑色金属汞沉淀生成,试验要全部重做。

水泥生料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

水泥生料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水泥生料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了解氧化还原法测定铁含量的原理及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学会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水泥生料中氧化铁含量的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 水泥生料中的铁元素以Fe 3+(少量Fe 2+)形式存在,用高锰酸钾-磷酸混合溶液 溶解:4 3 4 3(,)()K M nO H PO Fe II III Fe aq ++ ?????→ 过量的高锰酸钾用盐酸除去: 42222162258KM nO HCl M nCl KCl Cl H O ? +??→++↑+ 用金属铝将Fe 3+还原成Fe 2+:32333Fe Al Fe Al ++++→+ 过量的金属铝用盐酸除去:322623Al HCl AlCl H +→+↑ Fe 2+含量的测定:以二苯胺磺酸钠溶液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达到终点:2233272614627Fe Cr O H Fe Cr H O +-+++++→++ 三、测定方法 1、试剂 磷酸(ρ=1.70g/cm 3) 5% KMnO 4溶液 盐酸(1:1) 金属铝丝(或铝箔) 0.01250mol/L K 2Cr 2O 7标准溶液 1%二苯胺磺酸钠溶液 2、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取2.0g 水泥生料,置于250ml 锥形瓶中。 ②加入5% KMnO 4溶液6ml ,边摇动锥形瓶、边滴加磷酸(ρ=1.70g/cm 3)4ml ,(否则水泥生料容易结块黏附于瓶底),放在电炉上加热煮沸10min 至试样充分溶解(此时溶液紫色,呈现糊状)。 ③取下稍冷,沿瓶口缓慢加入20ml 盐酸(1:1,6mol/L ),在不断摇动下煮沸,以除去生成的氯气。此时体系为淡黄色。 ④加入0.25g 以上的铝丝(或铝箔),继续加热微沸,至金属铝丝全部溶解,此时溶液为淡黄绿色。 ⑤取下冷却,用蒸馏水冲洗瓶壁、并稀释至150ml ,加入1%二苯胺磺酸钠溶液(指示剂)3-5滴,溶液几乎无色。 ⑥用0.01250mol/L 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显紫色,30s 内不褪色为止。 3、氧化铁质量分数的计算:233159.69 %100%C V Fe O W ???= ?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四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活动与其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而植物组织的水势是表示植物水分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目前,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主要有几种方法:小液流法、折射仪法、压力室法、露点法、热电偶法。前两种方法虽然简便,但精确性差。压力室法较适于测定枝条或叶柄导管的水势。露点法、热电偶法较适宜测定柔软叶片的水势,且精确度高,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测定叶片的水势,是较好的水势测定方法。植物的水势可作为制定灌溉的生理指标。 Ⅰ、小液流法 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水势代表水的能量水平,水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水进入植物体内并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中的快慢或难易由水势差来决定,水势越高,植物组织的吸水能力越差,而供给水能力越强。当植物组织与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接触后,如果植物组织水势大于(或小于)外液的水势,则组织失水(或吸水),使外液浓度变低(或变高),密度变小(或变大)。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外液的水势时,植物组织既不失水也不吸水,外液浓度不变。当取浸泡过植物组织的溶液的小滴(亦称小液流,为便于观察应先染色),分别放入原来浓度相同而未浸泡植物组织的溶液中部时,小液流就会因密度不同而发生上升或下沉或不动的情况。小液流在其中不动的溶液的水势(该溶液为等渗浓度),即等于植物组织的水势。 三、材料、设备及试剂 1.材料:植物叶片;马铃薯块茎等。 2.仪器设备:试管;小瓶;小塞子;打孔器(直径0.5㎝);尖头镊子;移液管(1ml、5ml、10ml);注射针钩头滴管;刀片。 3.试剂:1mol·L-1蔗糖液;甲烯蓝粉。 四、实验步骤 1.系列糖浓度配制 1.1取干燥洁净试管6支,贴上标签,编号,用1mol·L-1蔗糖母液配成0.05、0.1、0.15、0.2、0.25、0.30 mol·L-1浓度的糖液,各管总量为10ml,并塞上塞子(防止浓度改变),作为甲组。 1.2另取干燥洁净的小瓶6个,标明0.05、0.10、0.15、0.20、0.25、0.30mol·L-1浓度,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糖液1ml盛于小瓶中,随即塞上塞子,作为乙组。 2.取样及测定 2.1选取生长一致的叶片,用直径为0.5cm的打孔器钻取圆片,在玻璃皿内混匀,然后用镊子把圆片放进乙组小瓶中,每瓶放15~20片,(若采用植物块茎如马铃薯,先用打孔器钻取圆条,然后切成约1mm厚圆片,每瓶放5片),立即塞紧塞子,放置40min左右,其间轻轻摇动几次,以加速平衡。 2.2到预定时间后,各小瓶加入几粒甲烯蓝粉染色,摇匀,取6支干燥洁净的注射针钩头滴管,分别从乙组中取出溶液,插入甲组原相应浓度蔗糖溶液的中部,轻轻挤出钩头滴管内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6.2.2 络合滴定法 6.2.2.1 方法提要铁离子在pH为1~3范围内能与EDTA定量络合,借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三氧化二铁含量。 6.2.2.2 分析步骤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20mL于250mL烧杯中,加氯酸钾0.1g,以水稀释至100mL,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使氯酸钾溶解并继续加热至近沸,取下烧杯以氨水(1+1)中和至pH为6~7, 加1mol/L盐酸3~4mL,搅拌使沉淀溶解,加10%磺基水杨酸溶液2mL,以1 mol/L盐酸调节溶液酸度使pH在1.3~1.5范围内,以0.01mol/L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含铁较低时为无色)为终点。 6.2.2.3 结果计算 二氧化二铁含量X4(%)按式(12)计算: T?V×10 X4=----------×100 (12) m0×1 000 式中:T——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mg/mL; 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m0——试样质量,g。 6.2.2.4 允许误差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1。 6.3 二氧化钛的测定 6.3.1 方法提要钛离子与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生成黄色络合物,以磷酸作掩蔽剂消除Fe[3+]的干扰,以分光光度计于420n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毫克数计算二氧化铁含量。 6.3.2 分析步骤 6.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滴定管准确分取0,1,2,3,5,7,10mL二氧化钛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50mL,加硫酸(1+1)10mL、磷酸(1+1)2mL和过氧化氢(1+9)5mL,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m波长处以5cm比色槽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6.3.2.2 试样分析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20mL于100mL烧杯中,加硫酸(1+1)10mL于通风橱内加热蒸发至冒白烟,取下冷却,以水冲洗杯壁并稀释至40mL,以定性滤纸过滤,以水洗烧杯3次,洗沉淀5~6次,滤液以100mL容量瓶承接。加磷酸(1+1)2mL和过氧化氢(1+9)5mL,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m波长处以5cm比色槽测定吸光度。 注:冒白烟后如无沉淀析出可不进行过滤。 6.3.3 结果计算二氧化钛含量X5(%)按式(13)计算: m×10 X5=------------×100 (13) m0×1 000 式中:m——自标准曲线中查得之二氧化钛毫克数; m0——试样质量,g。 6.3.4 允许误差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2。 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允许平均相对误差允许绝对误差 ≥0.10 30 - <0.10 - 0.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铁检测相关标准

氧化铁检测相关标准 氧化铁,别名烧褐铁矿、烧赭上、铁丹、铁红、红粉、威尼斯红(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三氧化二铁等。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做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001)(14.02.12) 用途: 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是无机颜料,在涂料工业中用作防锈颜料。用作橡胶、人造大理石、地面水磨石的着色剂,塑料、石棉、人造革、皮革揩光浆等的着色剂和填充剂,精密仪器、光学玻璃的抛光剂及制造磁性材料铁氧体元件的原料等。 用于电子工业、通讯整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磁性原料及行输出变压器、开关电源及其高U及高UQ等的铁氧体磁芯 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和抛光剂,也用于颜料的配料; 用于各类药片、药丸的外衣糖衣着色用 用作磁性材料、颜料及制取还原剂、抛光剂、催化剂等;用于药片糖衣和胶囊等的着色用作防锈漆的颜料。因该品制成的云母氧化铁防锈漆抗水渗性好,防锈性能优异,可以取代红丹 食用红色素。日本用于赤豆饭、魔芋粉食品。对曾用防腐剂处理果柄切口的香蕉加以识别时用。美国多用于猫食、狗食和包装材料 无机红色颜料主要用于硬币的透明着色,也用于油漆、油墨和塑料的着色 广泛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化妆品、建筑精磨材料、精密五金仪器、光学玻璃、搪瓷、文教用品、皮革、磁性合金和高级合金钢的着色;主要用作磁性材料、颜料、擦光剂、催化剂等,还用于电讯、仪表工业;主要用作磁性材料、颜料、擦光剂、催化剂等,还用于电讯、仪表工业无机红色颜料。 检测标准: GB/T16484.21-2009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氧化铁量的测定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18114.7-2010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氧化铁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GB/T1863-2008氧化铁颜料

氧化铁与铝的混合物成分测定

Fe2O3与Al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基地班樊超2011301040029 引言:Fe3+和Al3+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且稳定常数有显著的不同。查表 得K AlYs=16.1, K FeY=25.1 切lgK FeY --- lgK AlY= 9.0>5,所以可以通过控制不 同的pH值,先后测定出Fe2O3和Al的含量。 摘要:Fe3+与EDTA络合的最高酸度为0.8,但在此酸度下无合适的指示剂,故滴定 是可控制pH值在2.0~2.5之间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在溶液温度为50~60°C 时,可以用EDTA将混合的物中的Fe滴定出来,而Al不产生扰.Al3+与EDTA络 合,最小pH为4.2,但Al3+与EDTA在此条件下络合反应速度缓慢,所以一般用 返滴法测定Al3+含量。调节pH=4~5时,可以加入过量的EDTA,使其与Al络合, 再以XO(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的标定。最终计算出混合物中Al的 含量 实验试剂:1. 约0.01mol/L的EDTA溶液(待标定) 2.锌片及混合物试样 3.200g/L的六亚甲基四胺溶液 4.1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 5.2g/L二甲酚橙 6.氯乙酸—醋酸铵缓冲液(pH=2)【850ml0.1mol/L氯乙酸与85ml 0.1mol/L醋 酸铵混合均匀】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1730g的标准锌,加6mL(1+1)HCl中,立即盖上表面皿,待锌完全溶解以后,以少量的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定量转移到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二.EDTA标准液的配制及标定 称取1.86g左右的EDTA钠盐于2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完全转移到500ml 试剂瓶中,摇匀。取25.00mL标准锌溶液于锥形瓶,加入1滴甲基红指示剂(此时为粉色),用(1+1)的氨水中和多余的盐酸,溶液由红变为黄色是即可(较深)。再加入20ml 水和10ml氨性缓冲溶液,3滴EBT指示剂。用0.01M的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转变为蓝紫色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的体积。平行滴定3次,计算EDTA的平均浓度。 三.混合样品中Fe2O3中Fe含量的测定 (1)准确称取约0.4克左右的混合试样于烧杯中,加10mL(1+1)的HCl溶液,盖上表面皿,放在电炉上加热至试样溶解,冷却后,以少量的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转移到250mL的容量瓶中 (2)准确移取25mL的试液于250m的锥形瓶中,加入10滴100g/L磺基水杨酸,10mL 的pH=2的缓冲溶液,将溶液加热至70°C,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缓慢地滴定至由酒红色变为淡黄色(立即滴定为了避免指示剂僵化)。平行滴定3次,计算Fe2O3的含量。(由酒红色变为浅黄色) 四.混合样品中Al含量的测定 于滴定后铁后的溶液中加1滴XO(二甲酚橙)指示剂,加入20.00mL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滴加200g/L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呈现黄色。加入10mL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加热

铁氧化物的测定

氧化亚铁的测定 一:试剂 1、碳酸氢钠:固体 2、氟化钠(氟化钾液体同全铁10%):固体 3、盐酸:浓 4、硫磷混酸:15:15:70 5、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0.5% 6、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1N 二: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0.2克于250锥形瓶中,加NaF10毫升(1-2克),碳酸氢钠(1—2克),盐酸25毫升,立即用瓷坩埚盖于瓶口,在低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浓缩体积约10毫升,加80—100毫升水,立即用橡皮塞塞紧,冷却后加入SP-混酸15—20毫升,加二苯指示剂4滴,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为终点。 三 计算 FeO% =(1000 07185.0???m V c )×100% 式中:c —重铬酸钾的浓度 V —消耗重铬酸钾的毫升数 m —试样重量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Fe 2O 3=[全铁-金属铁-氧化亚铁

*0.7778]*1.430 铁精粉(球团矿)中磷的测定 一试剂: 1、硫酸:1:1 2、钼酸铵溶液:3% 现用现配 3、抗坏血酸:固体0.1克或液体1%的10毫克 二分析步骤 称取0.1克试样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5毫升(1:1)硫酸,盖上表皿,轻轻摇动于电热板上,加热溶解(约30分钟)冒烟2—3分钟(螺旋烟)取下冷却,冲洗表皿,加水稀释至40毫升左右,用定量中速滤纸过滤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钼酸铵5毫升,抗坏血酸10毫升(固体0.1克左右),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于电热板上加温显色,使溶液的液面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一市寸显色完毕,取下冷却。在波长590mm处1厘米比色皿比色。 三计算 C 吸光度 T = N 待测物质的含量C1= TN1×100% 式中: C-标样物质的含量 N-标准物质的消光值 四误差范围

植物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植物水势的测定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液流法:白萝卜、打孔器、10ml 离心管、小刀、镊子、注射器、1mol/L 蔗糖溶液、甲基橙 压力室法:压力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小液流法: 1、用1mol/l 的蔗糖溶液配制0.05、0.10、0.20、0.30、0.40、0.50M 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mL),用力混匀。 2、分别取4ml 不同浓度的溶液到另一组相应的试管中。每管加入厚度约为1mm 的萝卜圆片,加塞放置30min 。期间晃动(3-4次)。 3、用针蘸取少量甲基橙放入每支试管,混匀。 4、用注射器取少许黄色溶液,伸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部,缓慢挤出一滴小液滴,观察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Ψw(Mpa) = -iCRT = -0.0083×(273+toC) ×浓度 装 订 线

[第08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北京中考真题】 1.(06北京课标3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b。 ⑵CO和Fe2O3均属于(填序号) 。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 ⑶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⑷点燃b的目的是。 ⑸高温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7北京37)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⑴B装置中盛放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⑵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2.(2007?泸州)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试回答: ⑴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玻璃管中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变成_____________。 ⑷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⑴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___。 ⑵实验过程中能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过程中的尾气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⑴从左到右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序号)。 ⑵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CO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