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生命,让道德教育的芬芳弥漫于生活的原野

关爱生命,让道德教育的芬芳弥漫于生活的原野

关爱生命,让道德教育的芬芳弥漫于生活的原野
关爱生命,让道德教育的芬芳弥漫于生活的原野

关爱生命,让道德教育的芬芳弥漫于生活的原野【摘要】教育源于生命的需要,而长期以来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需求,而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教育传授知识,但知识只具有工具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

【关键词】道德教育关爱生命高尚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生命是灵性的,只有在体验和感悟中才有活力和意义。俗话说“孩子生病一次,就长大许多”。因为他通过体验生命、表达感情、理解生活、认识世界,而加速了生命的进程和流动。从心理学上讲,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从而自己的命运和遭遇,从内心的情感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我们期盼学生们更深刻地把握生命活动的情感产生。

道德教育应当以敬畏生命为首要原则,这意味着生命是崇高的,教育应当对其保持一种感激、敬畏和善意的态度,精心地保护生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生命化的道德教育是具体的、鲜活的、现实的。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生命,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实践着、体悟着、领悟道德智慧,生活是他们道德表现得根源。道德教育必须从虚空的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原理)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脱型于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道德生活生活德育 1.前言 近年来,学校德育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口号非常高昂,但是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德育界兴起了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生活德育理论。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德育理论是解决目前道德教育困境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总结和反思我国生活德育理论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对于指导和改革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2.背景 2.1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理论和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其中传统学校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而对于传统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或原因及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研究则各有各的论述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概念来表示这种传统德育观念和模式。他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知化的德育。而知性化则就是他对这种德育表现的总结,正是这种“知性化”割裂了德育与教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知德

与行德、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传统德育陷入困境。所以,他主张生活德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范式要由知性化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模式。[1][2]唐汉卫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另外还表现为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所有这些形式的表现,都使德育从本质上脱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生活实践、脱离了活生生的人所持有的“生活世界”,而进入了另一个物化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3] 项贤明认为,学校德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地讲授,而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4] 杜时忠认为,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十大矛盾之一。德育政治化指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的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因此,如何彻底扭转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5] 冯建军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从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德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程的德育。[6][7] 2.2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高德胜教授分析了“有道德的生活”与人的德性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2]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4]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1(1)6-7. [5] 杜时忠.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0). [6]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12). [7]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享受生命的乐趣

享受生命的乐趣 生命是珍贵的,像罗曼罗兰的《母与子》所说,生命只有一次,是仅此的,宝贵的!在生命中不仅有生命的奥秘,还含有生命的乐趣,在每一个生命中,每个人的乐趣都截然不同像在一棵葱郁的树中摘取每一片叶子,但手感色调有所不同,但仍是大自然的生命。如同说小草生命的乐趣,是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生机。生命是早晨醒来,掀开窗帘的那一束阳光。乐趣是阳光洒在身上,享受者的开心心情,笑容,享受生命首先要享受所有。 享受生命也要享受姿彩生活,在享受生命是有许多快乐事情。接受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的优点。在人生道路中慢慢挖掘,前进,生长,成为一位享受生命的人。生命里每一个细胞都富有生命,而且是快乐的,幸福的,满足的。在蓝蓝的天空上,下过倾盆大雨,后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有几种极其美丽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在一点点小雨滴后,蜕变成了一道彩虹。作文这难道不是不同生命的乐趣吗?是,由一点点小而强的力量形成一道银光。也正是在

生命的乐趣中,找到生命的价值。七种颜色每种 性格的形成,只有抛开不快,接受现实,才能快 乐吧! 享受生命的快乐,也要享受生命的困难。在人 生中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看你们怎么对待? 向当要咬下柠檬的时候那种酸、苦、辣的滋味布 满口腔,让人难以忘怀。人会本能的吐了出来, 可是那种味道过后剩下的是丰富维生素c和养,布满整个口腔结构,肌肉组织,困难过后剩下的只 是快乐和幸福。利益和收获。没有悲伤、和伤害,嗯,就是这样的含义,要学会享受生命的乐趣。 少年说生命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长者说生命 是漫长的,难熬,漫长悠远。家长说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要无比珍惜,可我觉得生命是无形的,不管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有乐趣的。 那么让我们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乐趣吧!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形式】演讲、讨论、朗诵、合唱等。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 【活动地点】高2013级8班教室。 【活动过程】 序曲 ; 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女: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男、女(合):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学生一齐朗读: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都已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男:是啊,保尔用他整个生命实现了他钢铁般的誓言,作为跨世纪的年青一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创造人生的价值呢 男、女(合):“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 第一乐章生命如花 男:生命如花。如果说,人生如花开四季,那么,我们青少年就是春天。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季节,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是倾听花开的季节,是青春绽放的季节,更是孕育希望的季节! 女:生命如花。是花,就要让自己开得更艳。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正如盛开的鲜花,有着张扬的青春,悦目的色彩,醉人的芬芳! 男:生命如花。是花,就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也要经得起考验,笑对人生,做生命的强者。 女:让我们来听一听何燕飞同学的演讲《生命如花》,用心感受一下自己如花的生命。 !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如花》 有人这样形容我们,我们是早晨冉冉升起的初阳,充满了青春活力,饱胀着蓬勃朝气,多么快乐,多么美丽!然而,您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如此美妙的生命靠的是什么曾有诗人问:“是生存,还是死亡”;也有哲人说:“艰难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我思来想去,只能说:是安全!是“安全”这把拐杖捍卫着我们的生命,维护我们生存的权利。“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说得多好呀!人的生命是美好的、灿烂的,可也是非常短暂的。

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

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糟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标签]知性德育生活德育高校大学生 [文献标识码]A 这种知性德育肇始于西方教育的理性主义传统,借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强大推动而逐渐形成,并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西方以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为代表的思维型的知性德育,有其独特之处,其主要表现于对学生道德自主性的尊重、对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但西方德育亦有其问题:即重解决认知问题,轻解决行为问题;内容与形式割裂,只重品德的形式结构而舍弃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远离生活世界,在虚构的“道德应用题”中学习道德等问题。它是对古代神性德育的超越,但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逐渐暴露了种种弊端。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理论说教无疑于缘木求鱼。 一、传统知性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困境 知性德育是工业化时代学校德育的普遍写照,它以理性主义认识论为思想基础,虽然克服了封建社会以强制性、蒙昧性和宗教性为基本特征的神性教育,但同时也片面夸大了人的理性、知识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忽视感性和实践因素,将人的道德认知、思维看作是德性中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内容,颠倒了道德知识和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的关系,“生活成了知识的谓语”,道德的培养成了“道德知识”的培养,窄化了道德的丰富内涵。 在整体德育环境“知性化”的背景下,大学德育也形成知性德育模式,即把大学生道德看作外在可测的知识体系,把道德行为养成简单地当作知识的结果,德育过程主要成了认识活动和知识灌输的过程,其集中表现就是逻辑演绎式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成为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抽象而枯燥,与生活实践、与大学生的亲身体验相分离,形成了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归纳起来,这种知性德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及不足: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或者说回归生活的理念是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脱离生活——像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成人化等是造成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过程之外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比如到底应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否意味着完全以生活取代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还要不要道德知识的传递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等等。在这里,本文拟结合课改实际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误区,谈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一、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归道德教育到底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是要直面真实的生活,让儿童了解生活的真实面貌,不可对生活进行任意涂抹或者掩盖,应该让儿童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不仅有欢笑和快乐,还有泪水和痛苦,生活中不仅有种种幸福的体验,还有各种艰难的磨砺;二是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本

高中高三议论文:享受生活的乐趣

享受生活的乐趣 本文作文是关于高三的议论文享受生活的乐趣,欢迎阅读。 人的一生,需要很多物质。它包括吃、穿、住、用、行,我们固然不能缺少它。 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东西为己所用,但往往这是不能如愿以偿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但,不同的是,有的人用的是金杯玉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索性用手捧着喝。大家都为了解渴,只是取之办法不同而已,却有人认为这也体现了人的地位。用金杯玉盏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瓷之人则会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着喝的才痛快地说:“好解渴啊!”其实,盛水的器具并不能显示了地位的高贵与贫贱。真正高贵的是你喝上更甘甜的水。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物质却越来越贫乏。有人喜欢享受实物带来的乐趣,这乐趣并非是心灵琴弦上发出优美的乐音带来的。它是短暂的,不能永贮心间。有人喜欢享受精神物质带来的乐趣,这乐趣才真正显示了人的高尚品质。“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所以被传为佳话,是因为陶潜喜欢享受精神乐趣,是他爱丘山,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而做出的壮举,回归自然,体验本真。 生活本就是这样,有人为了名利,拼得你死我活,为了名利,有人不惜牺牲友情、亲情,这种执着,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则足以让世人仰仗。但,有人,却抛弃庸俗的想法,放逐名利,淡泊宁静。或许只有抛弃世俗的杂念,才能不为名利熏心。就算日子过得清贫,但过得自在、轻松,虽然会为了生活而愁

闷。 生活,不论高贵与低贱,它同样会容纳每一个人。生活,就像喝的水,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的体会或感受。只要你能品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你就真正的活过,否则,活着的躯壳,就如行尸走肉的躯体。只要能喝上更甘甜醇烈的水,你就能真正享受生活。生活的附属品不能彰显真正的高贵,真正的高贵不是举起的酒杯。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流星划破天际与岁月的长河承接递进。 萧萧落木,染上了时间的色彩,投入泥土的怀抱,晕开了生命的轮回,回忆如花,用爱浇灌,长成了左岸的娇艳编织成最幸福的生活。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秋瑾“芸芸众生,熟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的人生态度,它是诺贝尔“生命,那是自然留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的伟大信仰,它又是罗曼,罗兰人生不售回头票,一旦动身决不能反复”的经验与理解。 生命并不是一个望尘莫及的话题,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它的结晶,它们的生命纵然微小,但是却努力生长,用自己最好的姿态来装点世界花草树木,亦是如此我们又能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呢? 任何人都能活出独属于自己的精彩,无论是享受田园生活的陶渊明,还是纵情山水的大诗人李白,他们都活出了属于自已的精彩,虽然每个人的精彩人生都各不相同,但却同样璀璨。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在人生——这块空旷的土地上积极的创造,使生命结出丰硕的人生之果。 拿破仑曾经说过“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

够屡扑屡起,没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放弃生命,无论在生活中遭遇到了什么不幸都不该轻言放弃生命,要相信每个生命都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有一个年轻黑人23岁时失业了,他利用这段时间去竞选议员,可他失败了,后来他办了一家工厂,但一年不到就破产了,失业三年,未婚妻去世,后来他又去竞争州长,落选了,他经过数次磨难,当上了一个普通的议员,一生里他十一次参加竞选,成功与失败的比例为9;2,52岁他仍然没有放弃梦想。参加总统竞选,因为处于劣势的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他成功了,当上了总统,他就是美国伟大的黑人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历经磨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挽救了他们因遭受打击而想要放弃生命的心,当然,他的经历也成为了一段佳话,给了许多人珍爱生命的勇气。 普希全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侯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了就会到来。 幸福的生活自然令人向往,而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那就因人而异了,有些人把生活比喻成一首歌,其实这首歌是欢快耐人寻味的,这首歌中有忧伤、有凄凉、有悲痛、有快乐、有收获,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把嗓间调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 一、实践德育的理论内涵 实践德育的提出是在反思传统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基础上,为提高当前德育实效的一种有益探索,从其产生到走向成熟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实践德育思想的历史寻思 从古今中外相关德育理论的研究论述来看,生活德育、劳动德育、活动德育以及社会参与德育是实践德育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的情感设计自古以来有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种进路。而西方人现世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造成在现代西方德育思想中,“认知主义流派偏重于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而轻视培养道德情感,非理性主义流派放纵感性欲望而贬低理性思维。”同时,就西方道德教育而言,西方文化重视理智德性,强调知性德育,如苏格拉底就明确主张:“美德即知识。”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知性德育一直是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在我们仔细研读西方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论着时,也会发现,西方人在个体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时也未完全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作用,特别是进入近现代以来,相关的论述越来越丰富。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学校不必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主要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他认为道德观念是在参

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主张通过学校一切媒介、手段、材料对学生的个体发生影响,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以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等人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教育原则中除了包括要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外,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引起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认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藉此向儿童揭示道德思维方式,促进其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与西方伦理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教育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实践伦理,强调践行德性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中强烈的入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德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人的德性体悟,发展人的德行能力。孔子认为,仁即“立人达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在儒家看来,贯彻孝道根本做法是“行孝”,而不是口头说孝。因此,儒家在论述德育的时候多强调践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践履道德并不是要人特意去做某些行为,而只是要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好即可。”朱熹曾明确主张个体践履道德要在其“日用之间”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蕴含着“生活即德育”、“美德在践履”的思想,成为当前中国德育研究可以借鉴吸收的优秀精华。陶行知先生是当代“实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着名的“生活即教育”论断,“主张让学生通过自治生活培养自我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评价道德行为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负担起自我解决问题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培养集体精神,在合理、进步、丰富的集体生活中使学生的品德和精神受到真正的陶冶锻炼,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真善美的人”。 (二)实践德育内涵的现代解读

享受生活—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人

享受生活-从今天起,做快乐的人 幸而下雨,雨在街上泼,却泼不进屋内。人靠在一块玻璃窗旁,便会觉很幸福。这个家还是像个家的,其实并不太坏啊。就这样,一切不满都淋熄了,渐渐又恢复先前的安分。无数下雨天,我都这样想,一片好心情,凡事积极,连写字都用力。——林夕《曾经》 碧蓝大海,精致别墅,房前游泳池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可爱的孩子一起在水中嬉戏。换个场景:宫殿般大堂里灯火辉煌,衣着考究的男女恭敬地聆听你侃侃而谈……如果你想拥有的一切全部实现,你是否就会心满意足?不一定。 那些实现了梦想,却依然心情灰暗的人也许能更深刻地理解叔本华的话:幸福与人们必须扮演的角色、地位的浮沉以及财富的得失毫无关联。 幸福在哪里?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只有今天努力奋斗,明天才能拥有好生活;等到实现某个梦想我们就会变得快乐。等我考上大学,等我找到好的工作,等我晋升主管……我们不断追逐“带来快乐”的目标,结果呢?梦想实现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它带来的放松与快乐如此短暂,很快我们就感觉不满足,于是换上另一套梦想:等我买了大房子,等我遇到理想伴侣,等孩子长大……然而,梦想的实现从未带来持久的快乐。就像爱默生说的: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于是,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们:只要你觉得快乐,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享受生活就是要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美食、美酒、性……最初的确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刺激需要不断强化,有时最强烈的物质刺激也不能奏效—感官享受一旦变成习惯和重复,也就黯然失色。 置身五花八门的娱乐选项当中,大多数人却觉得生活很无聊,甚至有种莫名的挫折感。歌星满文军的妻子李俐供述的吸毒理由就是:生活太平淡,为了玩得更兴奋。心理分析师夏尔梅尔芒(Charles Melman)把当代的寻欢作乐者定义为“失重者”,认为他们注定要承受抑郁和沮丧。就像人们常说的:你越追求快乐,快乐离你越远。 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围他/她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看不见眼前的快乐,甚至逐渐变得不习惯快乐。放纵本能的寻欢作乐者呢,被欲望所控制,也没能主宰自己的快乐。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与本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试图让我们臣服于社会规则,后者企图让我们成为基因的奴隶。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拥有自我,是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教学教案

第一课生命最宝贵 总二教时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教学方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课件展示一个荒芜寂静的地球,慢慢地,有了植物,有了动物,有了人类(基本上按生命进化的过程展示,并伴随着鸟的歌声、兽的吼声和人的话语声),不久,一切又全部消失,地球重归于沉寂。 教师同学们,你喜欢有生命的地球,还是没有生命的地球?为什么? 导入新课 教师地球上有了绿树鲜花的摇曳,有了鸟的歌声、兽的吼声,才有了生机,而有了人类之后,人类更是用智慧与双手创造了地球上的一个个奇迹。套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是地 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展示课题:多彩的生命世界(板书) 活动一看一看 (书上的图片) 高原因为有了鹿群、海底有了动植物才有了活力,才有了生机 活动二搜集与交流 课前我们让大家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实体的照片,大家都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欣赏、研究一下,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注意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多彩的生命世界. (图片展示,师简单介绍) 活动三说一说 通过观察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片,大家一定感叹这些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自然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多姿多彩,你们心中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简述) 展示小标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板书) 师: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活动四读一读(书本p4:小鱼的故事) 学生简单阅读小故事: 师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男士”、“小男孩” 他们对待浅水洼中危在旦夕的小鱼的态度:1.无所谓 2.很“在乎” 到底怎样对待这些脆弱的生命呢?谁的态度更值得我们肯定呢?(学生回答) 师: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正是人类和其他众多的生命才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的生命大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其他生命。(板书)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友好的。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大自然的征服其实就是对我们家园的侵略和掠夺。所以,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道德习惯。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板书)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12746773.html,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作者:楼汉葳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2期 摘 ; ;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生活德育 ; ;中小学课程改革 ; ;情感体验 在当前社会道德事件频出、整个社会大环境道德水准呈明显滑坡之态时,做好德性传承是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的需要,更是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善美之城的德性传承,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培育场所的学校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就目前来说,做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在德育文化的传递和创新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课程理念的改革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德育甚至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过有德性的生活。德性是“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的人性之“善”,是从“品德”锻造“美德”的历程,直至能够“具有理解、内化与践履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秉性、气质和能力”[1]。这种秉性和能力的内在统一形成个体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使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内化于个体的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的特性,从而使外在的规范成为内心的准则,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对于德性的培养,传统的德育课程沿袭普通知识教育的模式,属于“传递—接受”式的知性德育。它把德育课程简单化为德育知识的教育,因而把道德知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知识作为外在的客体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经历接受知识、巩固知识再到考试答题再现知识的过程,其习得、评价的过程全部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内部进行,基本等同于智育课程的一般模式。 知性德育的效果如何?从品德的心理结构看,个体的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人们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基础,但个体品德的真正形成一定是在相应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在道德意志的调控下,最终在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知性德育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对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并能在纸质考试中获取高分。然而,道德认知的提高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局部目标,学生通过灌输、牢记德育教条并不会必然地增强其道德情感,进而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道德行为。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出于对纯粹知识灌输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星河幼儿园陈淑华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都处于奠基间段。 通过幼儿园日常的生活和各类活动对幼儿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从每个小细节中让幼儿领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德育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指导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规则见于平常,习惯成于自然,根据这朴素的法则教师应利用平常而琐碎日常生活对幼儿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点点滴滴中确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及自制、自律的品质。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人与人交往时总会摩擦出矛盾的火花,因此吃点心、喝水、上厕所时我提醒幼儿互相谦让,避免因拥挤而造成伤害,善于发现有谦让行为的幼儿并及时肯定,通过经常性地强调,让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做到谦让,形成习惯;玩玩具时,不会去抢夺别人的玩具,愿意互相交换玩或轮流玩,有较好的互相合作精神。自由活动时,幼儿遇到困难时让他们先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好时再请老师帮助,从中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玩具玩好了,自己收拾好,放玩具柜里,要放整齐等。使幼儿更具有爱护物品的意识和整理的行为习惯。能交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更规范。午餐时要求做到桌、碗、地“三净”,既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又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学会轻手轻脚,学会关心他人,中大班幼儿要求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被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善于利用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与孩子生活的每时每刻中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挖掘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形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因为是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

复习课《珍爱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生命,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生命的话题,把整个初中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有条理性。并会用理论 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的热点问题。 2、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预习 初一(七上p27—32) 1、我们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2、人类怎样与其他生命 和谐相处? 初二(八下p24—31)1、法律为什么,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2、我们 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3、我们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初三(p4—29)1、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何意义? 材料:一女婴出生才23天,因为患有先天无肛和其他几种疾病,被家人遗弃在临终关怀医院,放弃了治疗,正在等死。原因:一是孩子的病很复杂,治疗很痛苦,而且不见得百分百会治好,所以放弃。二是:孩子的病谁也不能保 证百分百没有后遗症,如果有后遗症,孩子一生不健康,痛苦,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增加负担,所以放弃。 六、课上探究 (一)以下是生命的知识结构图,相信你有更好的建议,就请自行补充。 (二)课堂辩论:这位女婴“小希望”究竟该不该被放弃?理由是什么?

(三)自主练习 1、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并列举出三个虽死犹生的历史人物。 2、请写出你的生命箴言。 3、身临其境谈做法,在下列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 (1)上学的路上骑自行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 (2)星期天在公园里游玩,看见一个少年不慎落水。 (3)在家忽然闻到一股煤气味,发现厨房里的煤气没有关好。 (4)放学后独自一人往家走,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车说:“小同学,上车吧,顺路,送你一程。” 4、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的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教育部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授予了他们荣誉称号,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活动的意义。 (1)、有人说牺牲了三个大学生救上来两个少年不值得,你这样认为吗? (2)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2005年9月第5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Sep.,2005 N o.5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Ξ 刘长贵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德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系统地认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有益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超越知性德育,构建生活德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5)05-0091-0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随着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而萌芽、形成、发展、成熟以至完备,包含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在德育面临诸多新问题的今天,这一理论焕发出了鲜活的当代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德育存在着典型的知性化倾向,德育被当成单纯的道德知识传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德育的低效。知性化的德育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道德教化,而不明确道德规范的价值意义,造成道德迷失;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导致行为失范;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面临道德茫然,不会做出道德选择。这些现象使得当代德育陷入了一种困境。解决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就必须让德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也让生活负载起德育的使命,成为德育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发挥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以生活德育来取代知性德育,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当代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知性德育 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最初的德育是与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由于社会分工,教育从其他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劳动,之后道德教育又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出来。近代以来,受知识教育模式的影响,德育也逐渐按知识教育的逻辑来进行,而不是按道德形成的内在逻辑去进行,使得德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知性德育。也许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来完成,但道德的学习却不行,因为人的德性必须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基本规律。而知性化的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使得德育日益陷入困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p.267)“德育同样也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2] 所谓的知性德育是一种“对象化的、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异化。知性德育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它使现代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德育研究、德育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3](p.2)知性德育违背了德育的本性,把道德教育混同于一般学科的知识教育,它用智育化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当成传授道德知识,将各种道德知识分类组合,构建成一个 19 Ξ 收稿日期:2005-06-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编号:L3-041)。作者简介:刘长贵(1972—),男,江苏江浦人,硕士,讲师。

以生活为纽带 让德育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以生活为纽带让德育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发表时间:2011-12-09T10:41:46.52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供稿作者:赵向平[导读] 品德与社会课很难完全抛开说教,但我们要努力将抽象的说教感性化。 赵向平 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一小学河南洛阳 471000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9-0000-01 新课程的实施深刻地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材被请下了“神坛”,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教师也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当前,教师要担负起课程设计者的角色是急切需要不断的专业引领以求得教学智慧的。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就像一位既具有一定理论的高度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不断地为我提供专业支持,让我在教材的领引下开启鲜活的课堂,和教材一起走进儿童的生活。 一、让孩子从生活中发现德育的教材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结果,只有与学生生活最有关联,与他们生活最接近的事与物,才可能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新的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处理时,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局限于课堂,而是选取了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作为载体进行教育。比方“战争与冲突”这一主题,课文中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没有内涵的,课堂教学也会变成枯燥说教,教学效果不敢恭维。我感觉学生是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对数据作出理性分析然后得出深刻认识的。此刻老师应该抛开那些枯燥的阿拉伯数字,从我们学生和伊拉克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画面和真实感受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讲述当时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在巴格达,他们住在防空洞中,听到外面炮声隆隆,他们也会想,“什么声音那么震耳欲聋,连房子都动了?”“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呢?”“为什么我不能出去玩,只能整天呆在阴暗的洞里?”“什么时候我才能去学校,去动物园玩?”……战争中的生活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让学生呈现出一幅儿童眼中的战争图景,同时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引发学生产生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热爱。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把教材回归生活,着眼于学生身边看的见、摸的着、感受得到事,帮助学生的建道德认知。 二、让孩子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 品德与社会课很难完全抛开说教,但我们要努力将抽象的说教感性化。这就是要把说教还原成生活场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力得到张扬,只有在生活场景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蕴。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要联系生活的事件、生活的体验、生活的空间、生活的领域,要结合学生与家庭、生活与学校、学生与社区、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找课本有哪些知识点,如果这样一找,我们又陷入了以往的课程观。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应还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这个生活是充满情趣,洋溢活力,具有生命意义的,决不是那些支离破碎的所谓知识点。 如在学习“用智慧保护自己”的内容时,我选择了三个情境,让同学们讨论,看看谁是“自救智多星”: ⑴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怎么办? ⑵当你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⑶当你路过网吧,网吧老板拉你进去打游戏,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应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的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少,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这些来自生活的情境,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的是学生曾经思考过的,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性的问题融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到了生活的本领。 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就意味着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就是强调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生活、体验、经历,敢于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在体验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 就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而言,他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有一个尊重其生活的领域,因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建构人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创造精彩生活,丰富想象生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课堂以生活化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妙趣横生的生活主题之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例如,在上“孝敬父母”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上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让生活本身而不是远离生活的东西成为教育的手段,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获得真实、动态和可靠的理解,实现道德的内化和情感的提升,我们德充工作的使命,就是要走进儿童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这片儿童道德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里勤奋耕耘。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激活儿童的道德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