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任杰1,2,金志成2,杨秋娟1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元分析技术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

性别、婚姻、年龄、职业对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弱;文化程度与收入在低文化水平和收入稳定群体中有中等预测力。②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都有较好的预测力。③解决问题与求助、自责与退避分别有中等的正向和负向异质预测力。④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异质负向预测力。⑤EPQ 中的内外倾与神经质对老年人幸福感分别有正向和负向高预测力。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和SCL-90的某些因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的预测力较差。【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0)01-0119-03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R EN J ie ,J IN Zhi-cheng ,YANG Qiu-juan

Education Academ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To deeply study the fa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elderly.Methods: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review the related 21literatures.Results:①The effect size of gender,marital status,age and occupation was less than 0.2,and that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in the elderly with less educational years and stable income had moderate prediction effect.②The effect size of social support was homogenous positive and trailed off with subjective support,use of support and objective support.③Problem solution,seek for help,self-condemnation and resignation had heterogeneou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④Depression,anxiety and hostility had heterogeneous negative effect.⑤Neuroticism and extroversion of EPQ had negative or positive high prediction effect respectively.Conclusion: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personality and some factors of SCL-90can well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but demography variables are not good predictors.

【Key words 】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elderly ;Meta-analysis

【基金项目】

广州市人文社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通讯作者:任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涌现了不少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研究者针对普通老年人和不同地域、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群体,对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4]。但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不一、研究对象的选取不一,致使大量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龚耀先等学者曾做过老年人幸福感的综述研究[5,6],得出了较为普遍的结论。但这些是描述性的综述,无法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将通过元分析技术,对符合要求的国内有关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得到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水平服务。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提示,实证研究中使用最

多的工具是“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4个分量表。国内使用的是1985年修订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

先选取符合如下标准的文献:①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可以查阅到的1990年1月至2009年1月之间的期刊文献;②以MUNSH 为老年人幸福感度量工具。然后:①剔除重复发表的研究;②剔除数据报告不完整的研究;③剔除质量较低的研究,如研究数据前后不一等。最后符合要求的有20篇。为了避免“the filed drawer problem (文件抽屉问题)”导致的结果偏差[8],将一篇未发表的研究数据也纳入了分析。

21篇调查研究文献中发表于核心刊物有8篇,普通刊物7篇,学位论文5篇,未发表1篇,总样本容量为5096。见表1。

1.2数据分析工具及处理程序

数据分析工具为Ralf Schwarzer 编写的软件meta-analysis 5.3版。

本研究采用效果量r 。根据文献中报告的相关

系数计算效果量r;如果没有报告相关系数而只报告了检验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则根据Glass[9]等人提出的方法转换为相关系数。

筛选后的文献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及人格等方面,后四者的测量工具分别是“社会支持量表(肖水源)”、“应对方式问卷(肖计划等)”、“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EPQ(艾森克)”。

2结果

2.1人口学变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据表2,性别、婚姻状况、年龄、退休前职业等因素的效果量较小,对幸福感的预测效度较差,特别是性别和退休前职业的效果量非常小,且发表性偏倚值(Nfs)较小,可以认为其对幸福感没有影响。文化程度和月收入的效果量是异质的,聚类分析后都被分为两个亚组。对各亚组的元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仅在文献3和16中起重要影响作用(r=0.373),月收入仅在文献12中起重要作用(r=0.399)。

表2人口学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

注:K是参与统计的研究数量;N是总样本容量;r是根据原始相关系数计算的加权效果量;r是将原始相关系数进行Fisher Z转换后的加权效果量;Q为同质性检验统计量;*P<0.05,**P<0.01;Nfs代表发表性偏倚;下同。

2.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社会支持及其三个因子都有正性、同质的中等效果量。社会支持总分的发表性偏倚比较大(Nfs= 51),说明大多数研究都报告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从效果量值看,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与幸福感的关系都比客观支持要密切。见表3。

表3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及人格各因子对幸福感的影响

2.3应对方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求助和合理化有同质效果量,解决问题、退避及自责效果量为异质。解决问题被分成三个亚组,在文献19中效果量非常高(r=0.81),在文献12中比较

表120篇选用文献的基本资料

注:某些文章未报告总体的幸福感平均数与标准差,但是报告了相关的差异检验统计量或相关系数,故纳入分析r

r

低(r=0.19),在文献6和9中较高(r>0.4)。自责被分成两个亚组,在文献6和9中效果量非常低(r<0.1),在文献12中有中等的负效果量(r=-0.344)。退避也被分成两个亚组,在文献6和9中效果量非常低(r< 0.1),在文献12和19中有中等的负效果量(r<-0.3)。见表3。

2.4心理健康水平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SCL-90与老年人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只报告了相关显著的因子,故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只集中在抑郁、焦虑与敌对三个因子上。三个因子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都是异质的。抑郁在文献1和12中效果量为-0.2和-0.397,在文献3和10中为-0.537,在文献15中为-0.768;敌对在文献10中为-0.285,在文献3和12中为-0.414;焦虑在文献12中的效果量比较小(r=-0.159),在文献3和10中分别为-0.318和-0.586。

2.5人格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仅有两篇文献讨论了人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元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倾具有同质正向的高预测作用,而神经质则具有异质负向的高预测作用。因文献数量的限制,无法做进一步的亚组分析。

3讨论

性别、婚姻、年龄、职业等因素的效果量比较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弱。虽然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已婚、年轻、高收入者更幸福[10],但是,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却报告了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是不明显的,婚姻也不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一些纵向研究报告年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作用[11],这与本研究结论是矛盾的,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对象全是老年人,被试的年龄分布比较集中。

据聚类结果结合原文献分析发现,在某种文化水平之下(大专),文化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线性上升的,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影响力比较稳定,无法对幸福感进行预测。

老年人的收入稳定性和经济独立性制约了收入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对经济独立、收入相对稳定的老年人来说,收入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来说,收入并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正向预测力。这与国外有关老年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2,13],也与其它群体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说明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都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提示我们要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最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更有保证的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尊重、福利保障等心理和经济支持。

研究者通常将应对方式的五个因子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不同性质的应对方式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但解决问题对幸福感的影响受到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状况的制约。合理化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影响不大,这可能与合理化是一种中性的应对方式有关。退避和自责对老年人幸福感有异质负向的预测作用,生活在社会养老机构的老人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则表现出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其主观幸福感的现象。

综合来说,应对方式与老年人的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方向与应对方式的性质相一致。

抑郁、焦虑和敌对三个因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抑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到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的制约,生理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抑郁水平比较高,幸福感体验比较低。此外独居老人的抑郁水平和敌对水平能较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焦虑水平的影响则不明显。

虽然关于人格作用的研究比较少,但从仅有两篇文献中还是能够得到人格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其中内外倾对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而神经质则有消极的作用。这与大多数来自于其他群体的人格与幸福感关系研究的结论相一致[14]。

参考文献

1梁渊,曾尔亢,吴值恩,等.农村高龄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97-98

2薛兴邦,张维宝,等.社区老人幸福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34-35

3罗扬眉,胡华,朱志红.湖南省老年人亲子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73-175

4孙鹃娟.北京市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3):308-310

5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3:191-194

6王微.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28(2):222-223

7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试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07-110

(下转第62页)

体化的症状,所以,需要对灾后因睡眠障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进行特殊关注,或者对PTSD患者的治疗从治疗睡眠障碍开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Horowitz M,Wilner N,Alvarez W.Impact of event scale:A measure of subjective stress.Psychosom Med,1979,41(3): 209-218

2Weiss D,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n cross-cultural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PTSD.New York:Springer,2007

3黄国平,张亚林,向慧,等.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在女性犯人中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28-31

4刘建君,白克镇,龚科,等.地震灾后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6):62-63

5韩媛媛,田媛媛,梁黎,等.汶川地震后绵竹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9,9(1):41-44

6罗兴伟,高雪屏,蔡太生,等.汶川地震亲历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71-573

7Wu KK,et al.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CIES-R).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3,38:94-98

8Asukai N,Kato H,Kawamura N,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Japanese-language version of 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J):Four studies of different traumatic events.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02,190(3):175-182

9Olde EK,Rolf J,Van Der HO,Pop Victor JM.Childbirth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s: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dutch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6,22(4):259-267

10Báguena MJ,Villarroya E,Bele觡a,et al.Propiedades psicométricas de la versión espa觡ola de la Escala Revisada de Impacto del Estressor(EIE-R).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 (IES-R).Análisis y Modificación de Conducta,2001,27

(114):581-604

11Creamer M,Bell R,Failla 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12):1489-1496

12Dawson J,Ariadurai A,Fernando A,et al.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 Sri Lankan version of 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SL).from TraumAid Intern-ational Web site https://www.doczj.com/doc/4f12254221.html,/files/research.htm, 2007

13Beck JG,Grant DM,Read JP,et al.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Psychometric properties in a sample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survivors.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08,22(2):187-198

14Baumert J,Simon H,Gündel H,et al.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Evaluation of the subscales and correlations to psychophysiological startle response patterns in survivors of a life-threatening cardiac event:An analysis of129 patients with an implanted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4,82(1):29-41

15Lim H,Woo J,Kim T,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Korean version of the impact of event https://www.doczj.com/doc/4f12254221.html,-prehensive Psychiatry,2009.1-6

16Maercker A,Schützwohl M.Erfassung von psychischen Belastungsfolgen:Die impact of event Skala-revidierte version(IES-R).Assess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Diagno-stica,1998,44(3):130-141

17Rafael Gargurevich PL,Jean-Francois Fils,Jozef Corveleyn.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 in two different peruvian samples.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9.

1-8

18Suvak M,Maguen S,Litz B,et al.Indirect exposure to the September11terrorist attacks:Does symptom structure resemble PTSD?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8,21(1): 19王孟成,戴晓阳,万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子结构:对地震灾区青少年PCL数据的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38-41

(收稿日期:2009-07-09)

(上接第121页)

8Rosenthal R.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CA:Sage,1984

9Glass GV,et al.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81

10Diener E,Oishi S.Recent finding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7,24:25-41

11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年龄差异研究.鲁行经院学报,2003,2:126-127

12Makides KS,Bold JS,Ray LA.Sources of helping and in-

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A three-generations study of Mexican Americans.Journal of Gerontology,1986,41:506-511

13Chalise HN,et al.Relationship specialization amongst sour-ces and receivers of social support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loneli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Nepalese older adults.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es,2007,44:299-314

14田林.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69-473

(收稿日期:2009-07-14)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重要的情绪情感活动,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文章就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容、特点和现状加以陈述,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剖析并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 人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而老年期是人生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感知觉器官功能的衰退、认知功能的减弱,信息加工速度的慢化以及记忆能力的衰减等,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降低,消极情绪增多。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进行评估 和生活满意感进行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即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主观幸

福感不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幸福感强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因此,在这个老龄化严重的时代,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对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稳定。 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容、特点和现状 老年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和主观体验,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评价,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感;(2)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负性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 主观幸福感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个体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研究中多采用主观报告法进行评定。(2)整体性。主观幸福感反映的是个体整体的主观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由家庭、婚姻、工作、学习、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因此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故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性,测量幸福指数时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任志洪1,叶一舵2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在遗传、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着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果关系模糊及测量中存在着的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难以形成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来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特殊群体;在研究技术上应充分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在研究方法上则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元分析和数据追踪技术。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4-0152-07  收稿日期:2005-11-28  作者简介:任志洪(1982—  ),男,福建惠安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叶一舵(1963—  ),男,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 ,简称 SWB )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1]。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消极心态和病理心态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逐渐开始盛行。研究幸福感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观点研究快乐的SWB 与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PWB ),前者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后者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理性能力,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实现。西方对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而国内关于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对实证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关于SWB 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部分只针对个别的因素,而没有进行系统的考量,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资料,重点考察个体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各方面对SWB 的影响作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一)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关于遗传因素对SWB 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来证实遗传因素影响的存在。如美国心理学家里肯博士认为,80%的人在出世时就有了基本定型的“幸福水平”。Braungan 等[2]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 等[3]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也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虽然影响着SWB 的各个方面,但气质的差异导致个人体验SWB 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个人所体验到的SWB 是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变化的。从上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幸福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对SWB 水平产生影响,而外界环境中的各因素又通过个性影响SWB 。 (二)文化因素 对文化与SWB 关系的考察是诸多跨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目前,对文化最重要也是最 2006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4,2006 (总第139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G eneral ,No 1139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欧阳雪莲1,陈 勃2,罗照盛3 (1.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昌330022;2.南昌大学社会学系,南昌330031;3.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摘 要:该研究通过编制适应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探讨了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生活自理适应性对积极情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如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而社会整体变化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的价值。地区差异对老年人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结构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5-0091-06 1 前言 规模巨大、发展迅猛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给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中国带来了愈益严重的压力。怎样处理人口老龄化这一重大的社会难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综合有关人士所提的种种观点可以看出,解决老龄问题的现有对策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养老模式以及政策法规等外在途径。诚然,这些对策的提出对我国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然而,除上述方面的对策外,指向于老龄问题解决的内在途径的研究也应受到必要的重视,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认知维度。研究者也习惯把主观幸福感这三个维度分为生活满意度(Satis faction With Life,SW L)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P ositive A ffection,PA)和消极情感(Negative A ffection,NA)两方面。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1,2]。 所谓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 态[3,4]。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还是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对老年个体而言,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如何往往通过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平衡程度来判断。譬如,从外在线索来看,家境贫寒的老人可能比家境富足的老人在社会适应水平上要低,然而,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家境贫寒的老人比家境富足的老人生活得更加怡然自得。这是因为前者在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各成份之间更趋于和谐平衡。概括而言,老年人社会适应就是老年个体根据外在社会环境的要求,调整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最后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以及个体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3,4]。 从具体内容看,老年人社会适应包括四大方面: 1)基本生活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2)人际关系适应,即老年人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程度;3)精神文化适应,即老年人能够顺应变化中的思想、观念及各种文化现象的程度;4)个人发展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4]。 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5-9],国外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某些特殊群体[10],国内也有许多关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11,12],然而,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则极少[3,13]。虽然国外有关于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之关系的研究[14],但未见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结构关系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被不少学者认作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15]。积极老龄化战略的 第29卷总第113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9年 第5期

大学生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构幸福大学筑美满未来 ----关于“湖师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研究 □徐清(地理科学系1104班) 【摘要】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可以说,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工作、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观照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函。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班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友好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湖师大学生幸福指数现状 一、调查背景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可以说,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工作、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任杰1,2,金志成2,杨秋娟1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元分析技术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 性别、婚姻、年龄、职业对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弱;文化程度与收入在低文化水平和收入稳定群体中有中等预测力。②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都有较好的预测力。③解决问题与求助、自责与退避分别有中等的正向和负向异质预测力。④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异质负向预测力。⑤EPQ 中的内外倾与神经质对老年人幸福感分别有正向和负向高预测力。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和SCL-90的某些因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的预测力较差。【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0)01-0119-03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R EN J ie ,J IN Zhi-cheng ,YANG Qiu-juan Education Academ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To deeply study the fa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elderly.Methods: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review the related 21literatures.Results:①The effect size of gender,marital status,age and occupation was less than 0.2,and that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in the elderly with less educational years and stable income had moderate prediction effect.②The effect size of social support was homogenous positive and trailed off with subjective support,use of support and objective support.③Problem solution,seek for help,self-condemnation and resignation had heterogeneou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④Depression,anxiety and hostility had heterogeneous negative effect.⑤Neuroticism and extroversion of EPQ had negative or positive high prediction effect respectively.Conclusion: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personality and some factors of SCL-90can well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but demography variables are not good predictors. 【Key words 】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elderly ;Meta-analysis 【基金项目】 广州市人文社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通讯作者:任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涌现了不少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研究者针对普通老年人和不同地域、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群体,对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4]。但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不一、研究对象的选取不一,致使大量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龚耀先等学者曾做过老年人幸福感的综述研究[5,6],得出了较为普遍的结论。但这些是描述性的综述,无法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将通过元分析技术,对符合要求的国内有关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得到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水平服务。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提示,实证研究中使用最 多的工具是“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4个分量表。国内使用的是1985年修订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 先选取符合如下标准的文献:①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可以查阅到的1990年1月至2009年1月之间的期刊文献;②以MUNSH 为老年人幸福感度量工具。然后:①剔除重复发表的研究;②剔除数据报告不完整的研究;③剔除质量较低的研究,如研究数据前后不一等。最后符合要求的有20篇。为了避免“the filed drawer problem (文件抽屉问题)”导致的结果偏差[8],将一篇未发表的研究数据也纳入了分析。 21篇调查研究文献中发表于核心刊物有8篇,普通刊物7篇,学位论文5篇,未发表1篇,总样本容量为5096。见表1。 1.2数据分析工具及处理程序 数据分析工具为Ralf Schwarzer 编写的软件meta-analysis 5.3版。 本研究采用效果量r 。根据文献中报告的相关

居住模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_沈可程令国魏星

2013年第6期World Economic Papers December,2013居住模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 沈可程令国魏星* 摘要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因果影响以及影响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同堂模式 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地,我们的研究发现,相较 于在婚老人,子女的陪伴更显著地改善了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的幸福感。从影响渠道看,多 代同堂模式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本 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常回家看看”新政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或者优化 住宅设计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加强代际之间的纽带,切实增进老年人的 幸福感和养老质量。 关键词居住模式幸福感工具变量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延续高速增长的轨迹,2012年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现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政府、民众与学者将更多焦点转移至如何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与富足(邢占军,2011;刘军强等,2012),例如,2012年中央电视台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引发了民众广泛而持久的热议。与此同时,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01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12%,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尤显重要,它不仅关乎1亿多老龄人口切身的生活福利和养老质量,也牵涉社会的和谐与共、长治久安。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正面临严重的幸福感危机:老年人的自杀率远高于青少年①。例如,2011年我国85岁以上城镇与农村老人的自杀率分别高达39/10万和93/10万,而 *沈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E-mail:shenke@fudan.edu.cn,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楼1137室,邮政编码:200433;程令国,南京大学经济学院,E-mail:chenglingguo@gmail.com;魏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E-mail:weixing@fudan.edu.cn。本研究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批准号:2012ESH00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4ZS005)、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复旦丁铎尔中心生态环境与人文社科交叉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FTC98503A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71273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3CJY028)的资助。作者感谢审稿人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①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0/17472439_0.shtml.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最新资料推荐------------------------------------------------------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首先定义幸福感(Happiness) , 本文中所讨论的幸福感是研究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主观心理对于客观外在条件的反应。 1.公式首先提出本文将论证的幸福感公式即: H=F(W,D,P,K,G) 其简单近似形式为 H=WD/PK 即简单幸福感指数=(财富总量能力) /(人口认知水平)其中 H: Happiness 幸福感指数;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 D: Distance 能力; K: Knowledge 认知水平。 并且设定 H 大于忍耐临界值 S 时,主体行为趋向于保持并发展现有状况,反之则趋向于改变现有状况,剧烈程度均与H和S的差成正比。 2.变量解释2 .1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这里所说的财富总量并不仅仅指物质财富,而是包括了精神财富在内的财富总和,公式中的 W 指研究的系统中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价值总和,,其中物质财富占主要地位。 P 即所研究系统内占有财富的个体数。 将 W/P 为对象进行考虑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人均财富占有量,幸福感与人均财富占有量为正相关。 例一: 《马关条约》中的相关条约对中国与日本的影响《马关条约》 1 / 14

中有如下内容: 1.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2.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3.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对于清政府,其当时的年财政收入,不足九千万两。 为了偿付相当于年收入 3 倍的赔款,一是加紧搜刮人民外,二则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大幅度降低,这使当时中国社会的幸福感剧降,直接导致社会动荡以及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敌视从而爆发反帝反封建斗争。 (HSH<<S,幸福感降低至远低于忍耐临界值,趋向于激烈的改变)对于日本,这笔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的巨额赔款,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剧增,日本最大的受益者即资产阶级幸福感迅速增加,进一步促使其发展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HSHS 幸福感上升,趋向于进一步巩固发展现有状态)例二: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 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 同年 12 月 16 日,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 联系幸福感公式我们发现,由于北美殖民地向英国财富的转移量越来越大,殖民地地区人民幸福感降低,而《茶叶法》的通过最终令幸福感指数降低于忍耐临界值之下(HSHS)群众行为趋向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0.05,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如表4显示。 表4老年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孤独感 与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入选因子R2F B SE Beta 孤独感0.30361.862-0.5890.102-0.429-5.7670.000 消极应对方式0.36841.003-10.848 2.572-0.277-4.2180.000 主观支持0.40631.8420.4810.1610.222 2.9860.003由表4可见,孤独感、消极应对、主观支持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能够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40.6%的变异量。其中,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的预测力对应其解释量分别为30.3%、6.5%及3.8%。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农村和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罗扬眉等研究的结果一致[6]。没有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和子女数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总的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研究一致[7-8]。表明老年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年龄,年龄对其生活信心、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大。 但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文化程度、配偶状况、月收入水平、养老金主要来源、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可能与教育水平高者接受卫生宣教比例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善于学习新知识、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关。有配偶的老年人比无配偶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9]。月收入水平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月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收入高低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高低[10]。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金主要来源还是靠退休工资和子女供养。养老金来自于退休工资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强,可靠、稳定的收入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更具有养老保障。 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居民,疾病经济负担低,生活质量高,主观幸福感也增强[11]。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总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观支持能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观支持是指体验到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Antonucci等通过研究发现,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身体疾病时,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2]。多数学者认为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越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也越高[13]。老年人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也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尤其是消极应对会显著降低老人主观幸福感,这与张红静等研究结果一致[14]。孤独感也能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孤独感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低。国外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少、主观幸福感低、孤独是21世纪老人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研究至关重要的问题[15]。 要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要重视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提高其经济水平。是否有收入来源、基本的养老生活保障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高低的基础。其次要以社区为基础,以农村为重点,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吴俊等根据国内外相关先进经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如发展老年康复医院、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以缓解社会压力,提高老年人口的生命与生活质量[16]。还可针对目前老年人入保难、险种少的情况,积极开展老年医疗保险事业,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展而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业务,以多种多样的医疗保险形式,供老 王枫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1)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而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通过对个人幸福感的理解,列举了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 进行适当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家庭,社会,个人。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对它的理解,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人们也乐此不彼的为了幸福而奋斗,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虽然这种积极 的情绪体验从人类诞生就随之出现,人类也无数次的体验过;但我们却一直没有给它一个明 确的定义,直到最近几十年幸福感一词才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一般而言,所谓幸福感,就是 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 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那么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因素。幸福的产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吃饱穿暖是我们基本生活 需求,没有温饱,何谈幸福。只有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在饭后茶余之际,幸福才会被提起,幸福感才会成为人们谈论的新话题。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 值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具有高相关,即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学家们猜 想一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经济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其他领域的满足感的提升,从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认为幸福感 和经济不应是这样单纯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目前中国很多人经济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而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对幸福感的影响 几乎为零,与此同时,金钱的积累使我们更加怀念其他的非物质,比如亲情,爱情等。也就是说,这时经济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已经转化为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了。 其次还有健康因素,古希腊认为:“健康与才智,为人生两大幸福。”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与不愉快或痛苦相联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极情绪。 其次还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其 实反映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当各种社会关系很和谐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我们对于生活,对于自己 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个人幸福感。 最后个人的目标、理想等因素对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响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 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标理想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生活中目标和理想给予人们奋斗的动力,使人感到充实快乐;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 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至善,就必须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 幸福的。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学会知足,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只要 你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种快乐的心情,无疑便处在幸福之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 有人感受到幸福,有人却体会不到幸福,也许是“心”有问题。学会知足,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幸福自然会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xx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0xx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 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一)

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一) 摘要:为了解参加音乐学习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重点分析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音乐学习活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机制及其作用。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音乐学习、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便为进一步对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做理论积累的工作。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音乐学习老年人 一、主观幸福感、音乐学习与老年人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幸福”是以客观生活为依据,又易被个体所感知的心理状态。个体评价是否“幸福”与两个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一是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二是自我价值实现时的情绪状态。可见,对“幸福”的判断脱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愿望。 Diener.E(1984)把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 笔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个人需求

是否满足、生活状态和个人真实价值的思考。 (二)音乐学习 音乐学习在本研究中指老年人参加一般老年干部学院或他业余机构开设的定期的艺术学习活动。如参加器乐、声乐、舞蹈、听赏、戏曲等课程的学习活动。其次,还有一些老年人参加的歌社、琴社、私伙局等的音乐学习活动。 (三)关于老年人的幸福感 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与提高,物质财富的急剧积累和高出生率导致的人口激增,加速了各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8000万左右,70岁以上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80岁以上达到为1899万(各项统计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幅提高了。 [3]因此,政府有关机构开始着力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提高他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整体评价;老年教育工作者关注如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1世纪,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空前关注。调查研究和实验报告数据显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地域性、年龄阶段等影响因素导致的差别。“老年精神音乐学”为研究音乐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幸福感调查问卷

老年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前辈:您好! 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学生。为调查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老年人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您对每个问题的真实想法对于研究非常重要,我们盼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您!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41-50岁B51-60岁C61-70岁D71-80岁E80岁以上 3、婚姻状况:A未婚B已婚C离婚D分居E丧偶 4、文化程度:A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职高/中专④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5、您退休前从事的时间最长的职业(单选): A 公务员B管理干部C职员D私营企业主E专业人员:(教师,医生,研究人员,工程师、法官等)F个体工商户G商业服务业员工H产业工人I农业劳动者J城乡无业、失业者K军人L做家务M其他 6、您来的户籍所在地:A农村B城镇 7、您的居住状况:A独自一人,B与配偶同居,C自己与子女居住,D与配偶居住在子女家,E与子孙辈同住在一起的大家庭。 8、您对目前的医疗状况:A很满意,B满意,C较满意,D一般化,E不满意。 9、您个人的经济主要来源是:A退休工资B个体经营(如做生意)收入,C子女资助,F其它收入。 10、您实际的身体状况是?A非常健康,B偶尔有点小毛病,C小毛病不断,D虽有疾病但对日常生活和心理没有影响。 11、近一月来,您与子女的交往频率(包括相处.通信.电话联系):A经常来往B无事不来往C极少或从不来往 14、您经常参加活动(运动)吗?如早晚锻炼、打麻将,下棋,跳老年舞、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等。A每天B每周至少三次C每周至少一次D很少参加E不参加。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结束,麻烦您再看一遍,如果有遗漏的题目,请您补上您的答案。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姓名:马丹学号:200561214 【摘要】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因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也就不一样。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而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很多。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影响因素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1930年Dodge提出幸福理论,1967年Wanner Wilson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并对描述性研究做了总结,提出“具有幸福感的人应该是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乐观、有智慧的。” 从幸福感的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崛起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日益关注。自幸福感的提出,研究者将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实证性研究不断增多,幸福感的解释理论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研究方向。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在争论美好生活的质量这一问题,从这些争论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尽管哲学家们对快乐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不管在其它方面是如何的优越,不满意的和压抑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Diener和Suh在这些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是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三种指标之一(另外两种是经济的和社会的指标)[1]。积极的SWB是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地有关方面,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但按照重要性来说,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地影响作用。在不同地领域里,人们所使用地术语不同: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这些术语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它依赖于文化及其个体生活结构,但由于人类的共性,它也应存在共同的结构。从本世纪60年代,Bradburn提出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纬度的两个方面,而是彼此独立的纬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胡可芹 蒋晓莲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50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26.43±9.76)分,正性情感和体验得分远大于负性情感和体验(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最高;主观幸福感的正性因子分和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的负性因子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成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人中大部分人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幸福感较强。应重视采取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少部分人,帮助其改变应对方式,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心理学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 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 HU Ke2qin, J IA N G X iao2lian. West China School of N ursing,Sichuan Universit y,Cheng du61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SWB)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2 duct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150old persons were conveyed with the Memori2 al University of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and th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an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was per2 formed.R 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ld persons’SWB was26.43±9.76.The mean scores in posi2 tive affectivity(PA)and positive experience(PE)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egative affectivity(NA) and negative experience(N E)(P<0.01),and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2 sistance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scores in the copping styles.The positive factors(PA and PE)of the old persons’SWB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 (P<0.01),while the negative factors(NA and N E)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2 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P<0.05).Conclusions Most of the old persons adopt a mature coping style and have a better SWB.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ose who adopt an immature copying style.To help them change their copying style can improve their SWB. 【K ey w ords】 The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Coping style;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7)1621511202 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整体或一般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兴起,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和进入高峰的[1]。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如何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而现实生活中,应激事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它们和取得更高的幸福感体验,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目前关于老年人的SWB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了解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以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作者简介:胡可芹,女,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通讯作者:蒋晓莲,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及教育管理。E-mail:jiang_xiaolian@https://www.doczj.com/doc/4f12254221.html,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6-8月从四川省南充市所辖三区随机抽取3所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排除因重型躯体和精神疾病不能回答问题者,有效被试150人(男性73,女性77),年龄60~99年,平均(75.59±7.04)岁。学历:小学及以下57例,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27例,大学及以上31例。婚姻状况:已婚44例,丧偶106例。人均月收入:≤500元87例,501~1000元39例,1001~2000元20例,>2000元4例。 1.2 方法  1.2.1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2],由24个条目组成,12个条目反映正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正性情感(PA),7个反映正性体验(PE);12个条目反映负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负性情感(NA),7个反映负性体验(N E)。对每项条目均采用3级计分,得分范围为0~2分;总分等于正性因子分与负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数24。分数越高,表示越幸福。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为国内肖计划等人所编[2],具有较好的 ? 1 1 5 1 ?2007年6月第13卷第16期 论 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