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保密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保密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保密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保密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附件5:浙江大学保密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011年5月)

1、连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含校园网)的计算机严禁制作、处理、存储涉密信息(国家秘密及工作秘密,下同);不得在未连网的非涉密计算机(或内部计算机)制作、处理、存储涉密信息;涉密信息必须在涉密计算机制作、处理和存储。

2、确定作涉密计算机使用的,应先向所在单位申请,登记备案后,须在主机上张贴涉密标志,并设置三道密码口令(即开机时的CMOS口令、登录密码和屏保密码)。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必须设置10位字符以上的密码口令,且一周更换一次;处理秘密级信息计算机的,必须设置8位字符以上的密码口令,且一月更换一次。设置的密码口令应由数字、字母等交叉组成。涉密计算机由各单位统一安装违规上互联网监控软件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软件,并定期用光盘进行病毒库升级杀毒。

3、涉密计算机不得与互联网、校园网等非涉密网络相连接,也不得与其它涉密计算机或内部计算机互联,与打印机相连应取消共享。不得使用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路由等无线设备,不得安装摄像头、聊天工具等视听设备,不得安装和购置各类电脑远程控制器。涉密计算机更换硬盘、重装系统、格式化、卸载或加载软件等必须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并留有文字记载,未经审批同意,涉密计算机不得进行任何变更。

4、经审批同意,涉密计算机拟作非涉密机使用,应将涉密计算机中的硬盘、内存条拆下换上新硬盘、新内存条并重装系统后再可使用,原涉密硬盘应作为涉密载体管理。非涉密计算机拟作涉密机,须经审批同意并重装系统,确保安全后方可使用。

5、涉密计算机出现故障需外送维修,必须拆下硬盘、内存条后才可外送有保密资质的定点维修单位维修。报废、销毁涉密硬盘、内存条以及各类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U盘、光盘、磁盘、MP3、MP4、照相机、手机、记忆棒等,下同),应先填写浙江大学秘密载体销毁登记清单,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后,由省保密销毁中心集中销毁。

6、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应拆除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未经审批同意,不得存储涉密信息。因工作需要经院级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携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外出时,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内不能存放任何涉密信息。

7、各类涉密载体(纸介质和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存放在铁质密码文件柜内,不得存放在木柜、一般铁皮文件柜中,并应指定专人统一登记、保管。涉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使用、销毁等必须有登记台帐,台帐应与实际相符合。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各类涉密载体。

8、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统一购置、统一编号、统一登记、统一保管。存有涉密信息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涉密信息,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9、不得随意将非涉密信息通过各种移动存储介质存入涉密计算机,如确需存入,必须先将信息转存到中间机(即不连接互联网、校园网等非涉密网络的专用于杀毒的计算机),经中间机杀毒后再用光盘存入涉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存储的涉密文档,应集中存放在标有密级的文件夹内,每份涉密文档应在左上方或右上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10、涉密文件、材料在制作、收发、阅读、保管、借阅、复制、传递、销毁等各个环节中必须有登记记录;未办理审批手续不得自行销毁;未经制发机关同意和学校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复印、复制。经批准制作、打印、复印、复制涉密文件、材料必须使用涉密计算机与涉密打印机,不得使用连接互联网、校园网或带存贮、传真、打印等功能的打印机或数码一体复印机。涉密学位论文等涉密材料的复印、装订应到学校指定的定点单位(玉泉校区图书馆一楼)制作。

11、不得用不加密的OA系统、电子邮件、普通传真处理传输涉密文件、材料等涉密信息,邮寄涉密文件、材料必须通过学校邮政部机要渠道寄送。凡在电子邮件的附件中以RAR方式进行压缩的带EXE后缀的可执行程序,以及带有检测软件、通讯录、时事热点、保健秘方、淫秽图片、引诱提供内部或涉密信息等内容的不能打开,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彻底删除。严禁将涉密信息、敏感信息挂上学校行政办公网及学校WWW网、OA系统和部门、单位、学院的网站、网页。

12、应按学校规定的确定国家秘密的相关定密工作程序,确定本单位产生的涉密事项的密级,不得随意在纸介质、移动存储介质上标注密级。涉密科研项目的分解降密(或定密),由项目负责人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

13、标有密级的测绘地形图(纸质及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必须按学校规定进行集中管理,使用人用毕后应及时归还所在院(系)、单位资料室,不得

随意销毁,谨防丢失。购买的涉密测绘地形图光盘,应按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要求进行管理,严禁在与互联网、校园网等非涉密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使用。各单位资料室应按规定及时将密级测绘地形图或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送学校档案馆保存。科研课题或相关工作结束后,处理过涉密测绘地形图或移动存储介质(光盘等)的涉密计算机如不再作涉密计算机使用,必须更换计算机硬盘、内存条并重装系统后,方可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更换下来的涉密硬盘、内存条应按涉密载体管理要求进行保管或由省保密销毁中心集中统一销毁。

14、举行涉密活动、会议必须屏蔽手机信号,不得使用无线扩音设备,必须严格控制参加人员,发放的涉密文件资料必须登记编号,会议活动结束时应及时收回。如文件资料由参会人员带回单位使用,则应要求参会人员所在单位出具收到会议文件资料的回执。

15、涉密人员上岗前,应先进行上岗审查和保密培训,确定涉密等级并签订保密责任书。离开涉密岗位(调动、退休、离职、毕业等)时,需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并将经管的涉密文件资料(纸介质、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移交,个人不得私自留存。涉密人员因公(私)出境,需经所在单位及相关部门审批同意,未经审批,不得私自出境。

16、涉密场所应安装铁质防盗门、铁窗栅栏,配置带密码的铁质保密柜,安装防盗报警或视频监控设备。在涉密场所使用手机应遵守相关保密管理规定: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限制使用手机。涉密场所应设置严禁使用3G手机的标记,严禁将3G手机带入涉密场所。

17、涉密单位或个人接受新闻采访必须经院级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审批,经同意后再接受新闻采访。采访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需公开报道的稿件必须经院级单位、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校保密委员会保密审查,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公开发表、报道或对外披露。

18、涉密科研项目需与外单位进行合作或委托加工等,必须选择有相应保密资格证书的单位,否则不得进行。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控制项目背景、用途等涉密内容,不得提供项目研制必需内容以外的涉密信息,并明确保密条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