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我国知识分子大多有些儒学情结。围绕“儒”产生了很多词,比如儒雅、儒商、儒家风范等。这里就把儒学的前前后后梳理一下。

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学作为一门学说,儒教作为一种信仰,儒家作为一个阶层或者说一个特定群体,这三个名词还是有所区别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柔者,即弯曲又能笔直之树木,可直可曲,变化自如。术士是指魔法通达者,通达后方能尊之为士。

孔子曾经说过:“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但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与专门沟通鬼神的术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从孔子开始,“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脱离了祝史巫觋的知识范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开私学的教育家,人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和弟子们把原先被贵族垄断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儒学。

概括而言,儒学承袭了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是一个重血亲人伦、追求现实事功、礼教德治之精神始终一贯

的学派。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在传承上,尊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二、在学业上,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籍为经典功课;

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构架;

四、在修养上,讲究由内圣而外王,即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

五、在处世上,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此关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这八家儒学流派都是各有侧重、且互有交集的,在流传时间上也有些前后交叠。

顺着八条儒学流派的发展脉络再梳理一下,总体而言,儒学在长期的演变中有两大流派比较突出:

一派是天人感应派,在汉朝影响很大。代表人物就是三年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的董仲舒。另一派则是心性派,代表人物就是孟子。心性派按照“心性合一与心性二分”、“性本善与性本恶”等不同理解,又有很多分支。其主流就是孟子所坚持的心性合一和性本善思想,到

了宋元明时期,演变成为理学。

儒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被多次打击,但生命力十分顽强,总是能像青草一样,一有条件就长出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儒家的一次劫难。有时候,焚多少书、坑多少人倒是次要了,关键是这表明了朝廷的一个态度,于是社会上就不敢传播儒学了。

随着楚汉争霸的结束、汉朝一统天下后,尤其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于是风光了几百年。

合久必分。魏晋南北朝时,儒家克己复礼的谦谦姿态在乱世动荡中失去了作用,于是又销声匿迹了。

分久必合。由隋至唐,大一统的王朝到来了,儒学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不过长久不在社会上宣贯,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上佛道二教的高度繁荣,使得儒学一时之间没啥竞争力。

唐代的韩愈,曾向皇帝提出抑制佛道二教、重新把儒学放到尊位上来的建议;他也声称,孔孟之后,儒学的教鞭就交到他手里了。

问题是,唐帝国灭亡后,整个社会又陷入了血雨腥风的五代十国阶段,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城头变幻大王旗。儒学再次显示了其脆弱的一面:只有在大一统的太平盛世才有说服力。

于是儒学又退隐。

由后周到北宋,全国统一后,宋赵匡胤“扬文抑武”,儒学在告别主流社会近七百年后,终于迎来了复兴。

通过以儒学知识为大纲的科举方式,可以使田舍郎登天子堂,于是大宋帝国成了儒学知识分子的乐园。

人人都以学儒学、参加科举而高中皇榜为生平最幸福的事,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儒学讲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要到朝廷中施展才干,从而报效国家。有别于世袭或者荐举等狭窄的专用通道,“科举”这条通道在出身要求方面是零门槛的,这给了知识分子无限的希望。

入世,就是要实现抱负。否则就去学佛、道,出世去好了。

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者就千方百计把皇帝纳入到儒家的框架中来。他们要求皇帝必须具备相应的仁义道德。

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圣君贤相。

问题就出在这里,儒家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想出、或者说没有办法对皇权加以限制,而只是通过各种说教来让君圣相贤。

一旦君不圣、相不贤,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其默足以容。

说简单点,就是干瞪眼。

董仲舒曾用“天人感应”的方式来规劝皇帝。“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国君做了坏事,老天就发怒;国君做了好事,老天就高兴。

这个说法现在还在用,只是把“国君”改成“人类”,“老天”改成“大自然”。通行的说法是,人类如果盲目行事而不计后果,大自然就会报复、就会有惩罚;人类如果妥善行事,大自然就友好地与人类和谐相处。

但汉武帝并不惧怕董仲舒说教里的威胁,依旧穷兵黩武、我行我素。现在很多人同样不惧怕大自然的报复。

所以很多儒家学者就试图从佛家、道家学说中寻找力量。

北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就觉得用“天人感应”去说服皇帝,其说服力和制约力颇为有限,于是在“天人之际”就借鉴佛、道的理论了。在儒学体系中,他们立足于孟子的心性论。

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

所以,儒学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心、人性中与身俱来的先天性源程序,且心性不二。

孟子的心性论以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不二为核心,以天人贯通为特征。心性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弥补了孔子仁学的不足,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起来,从而将宇宙人生贯通成一片。

孟子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孟子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就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再来统一汇总如下:

延绵到宋元明时期的理学,传承于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理学思想认为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且是善的,“理”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若大家都迷失了本性,整个社会便失去“礼”。

这是儒学体系中“理学”名称的由来。朱熹创造性地发展了程颐的理学,以其无比扎实的理论及文字功底把儒学思想梳理了一遍,把语录式的章句全组织成了系统性的著作,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

在人性认识上,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理学家则认为:性本善,但荀子、告子也有一定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传统儒学经过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章句发展成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它以儒学的伦理道德为本位,与汉代董仲舒儒学相比,理学的重点并不在政治方面,而在伦理道德方面;与先秦儒学相比,理学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从社会成因来说,理学是儒、道、佛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维思辨方法,从而弥补了以往儒家思想的一些理论缺陷,重新建构了儒学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是借鉴佛道二教的传教谱系,严格地标识了儒学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

三是把佛教的禁欲思想吸收进来;这里所说的“欲”,带有泛指的意义。

可是到了朱熹晚年,发生了“庆元党禁”,理学受到重创。直到南宋灭亡,都未恢复元气。

直到1314年,元朝皇帝让理学又回到显学的位置,他把儒家“四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且指定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它的参考书。于是程朱理学又有了压倒其他思想的权威。

明朝的科举,在推崇理学的基础上,还细化了八股文的具体规定。

总体而言,儒学延绵到程朱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然而,理学即便有了一统天下的地位,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始终无法克服。

首先,就是在“存天理、去人欲”执行上的严苛。本来还略有弹性的度的把握,被细化成无数的细致的强制性条文,造成了”至察无徒“的局面。

其次,理学萌芽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倡导理学的大师们因政见问题被遣送到洛阳闲着。他们没有政务在身,所以不对政治负责,于是提出了高调的个人道德主义。他们认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必须是完美的道德家,必须要有古典儒家所要求的一切美德。

理学家无比坚决地认定,个人道德是能力的基石,没有个人道德,

就谈不上什么能力。

问题是,个人的道德和能力并不完全对等;并且一旦道德的调子唱得太高了,其实现的难度就呈指数级上升,以至于通常的理学家难以达到。

渐渐地,“存天理、去人欲”变成说给别人听的口号。正因为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调子就越高越好。这让人在严苛的道德规定下无所适从的同时,也注定了一些理学家们不能“知行合一”。

比如说,自己惦记着名利,却耻笑别人讲名利。

早在朱熹时代的南宋时期,就已经有人指责理学家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说一套却做一套;指责理学大师们规定的那些道德要求,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

但理学思想被确定为钦定的意识形态后,就成了不可驳辩的真理。

理学已经构建了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一切问题都有答案,你不必再去寻找答案。实际上,在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里,你也找不到不同的答案。

现在有关于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式比较,说苏格拉底是思辨式的追问教育,孔子是语录式的背诵教育。这就有失偏颇了,站在否定孔子的角度再来评论,其实没什么意思。

事实上,孔子是强调思辨到了述而不著的地步,儒家经典也一直在强调“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正把儒家所倡导的内容让广大学子去死记硬背的,不是孔子本

人,而是其后历代的帝王,甚至还要求大家断章取义地背。

但最有天赋的思想家,往往就是最大胆的怀疑者。然而你一旦怀疑,你就成了异端、叛逆。尽管王阳明声称朱熹的思想和他的思想是一致的,自己的心学是在程朱理学这个大方向上的发展。

但当时的理学家们不这么看。

他们认为:理学经典,哪怕就是在注释上改动一个字,就是大逆不道。

王阳明从来不怕成为异端、叛逆。他学习程朱理学,背诵经典,但他从来就不会停留在背诵,这只是他所说的基础准备。接着他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反复揣摩并要:自得于心。

创立阳明心学后,王阳明和弟子徐爱谈话时,举例子说:“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的高徒。前者笃信圣人经典;后者读完圣人经典后,反躬自省。假设圣人说的全是对的,那子夏只是在复读,而曾子则是真正学。从外部灌输而得到的学问,远不如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出来的学问真切。”

所以王阳明说,“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若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若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所以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我们只需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心中。

这其实是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吾性自足”的推演。

王阳明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并坚信这种情况是终我们一生的。

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佛,那神佛不存在于别的地方,而是就在我们心中。

那么,神佛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不必去求神拜佛,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自己的神佛。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大家要知道,王阳明强调这些,是在500年前。对于习惯性地匍匐在祖宗定法里的人们而言,不啻于振聋发聩之棒喝。

王阳明的这些主张,当然会遭到极大的反对。连朝鲜使团听说了他的这些言论,惊诧莫名,觉得大明帝国怎么容许这样的异端存在。

但阳明心学正是因这些内涵,称之500年不落后,亦当之无愧。

当时的历任内阁首辅,不论是杨廷和还是杨一清等,对王阳明的能力是很欣赏的,但对阳明心学则完全不赞同。他们经常感慨,要是王阳明不搞他的什么学说就好了。

但不搞他的学说,那就不是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了。

和王阳明同一时代的许多显赫人物,当时比王阳明权势大多了,并且有的大佬还把王阳明整得挺惨。但这些人现在已经不大有人记得了,偶尔可能因王阳明而被提及。

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阳明从祀孔庙,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大事。这时,王阳明去世已55年了。

获得从祀孔庙而被朝廷认定为“真儒”,王阳明的学说和他对儒学经典的诠释也被官方认定为正统之学,并且可以用于各级科举考试的答题上。

对于读儒书而求出仕的学子来说,这不只丰富了他们的儒学阐释内容,也影响了他们对于儒学实质的认知。

从王阳明本意来说,倡导阳明心学、研究知行合一,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封侯拜将、不是为了有可直接转换的好处,而是在于心智的启迪和心灵束缚的松绑。现在研究知行合一,还是要本着这个意思。

作为儒学的传承,必定要讲“入世”。如何看待名利富贵,如何降伏内心的七情六欲,这些问题无法回避,否则就到深山里修道去好了。阳明心学既然是系统的儒家学说,自然要给出具体的药方。

但具体的味道,还要大家自得于心。

现在有很多人去参加毅行活动,一天走了50公里,奖品是一根登山杖。

有人说了,走了50公里,就为了一根登山杖,真可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怜者见可怜,大抵如此。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儒家思想变化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儒学所崇尚的“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合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心与身的关系以及对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国际和平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兴衰及其原因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4.宋朝时期儒家思想被取代。原因: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土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6.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这就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一分为二,批判地加以继承。 2.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它也曾成为统治者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1)xx时期: 儒家思想被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秦朝时期: 儒家思想遭压制 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发挥中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xx后直到清末: 儒家思想雄霸统治地位 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5)明末清初受到挑战 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卷入全球化浪潮,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6)太平天国和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利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时下层人民的利益。对儒家思想中的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 儒家思想受抨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的特征: 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3、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xx: 孝、xx、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3)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设,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不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就是天理。朱熹是理不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理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10320304.html,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作者:莫玉彪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5期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自汉朝以来更是享有“独尊儒术”的特殊地位。在近代社会,儒家思想却遭受了严厉的批判,尤其以五四运动和文革时期最为激烈。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那么如何正确地看待儒家思想呢?本文笔者在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并探讨了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儒家思想;历史地位;现实价值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许多人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不信教的国家,但是非要说一个宗教的话,那么就是儒教。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化、哺育着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延续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并由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发扬光大,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文化基本形态。儒家的许多思想到今天仍散发着光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外交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地位 1、先秦时期——诸多思想流派中的一种 先秦时期,是指的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但是在孔子所在的时期,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的思想,也不是受到官方承认的思想,孔子思想和其他思想流派一样,并不享有独尊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许多思想流派,包括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等等,诸侯会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来选择相应的思想,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法家思想,这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2、汉朝之后——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在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对儒生很不屑,看不起读书人,但是陆贾对他说:“您能‘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啊。”但是在秦朝时期是以法家作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前期崇尚黄老学说,也就是道家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儒家思想也就成为正统的思想,而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就成为了显学。在汉朝以后,儒学的地位有所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但是在唐朝儒家思想又占据了主导地位,社会同时也渗透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宋代时期,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时期也一直沿用。 3、近代社会——受到质疑、批判和打压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浅论儒家思想的变迁

浅论儒家思想的变迁 Eaimor 内容摘要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后来各朝各代儒家们的发展创新,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正统思想主流意识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学术下移,许多学术流派和学者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

试析儒家思想地位演变的原因

试析儒家思想地位演变的原因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形成与发展阶段 (一)春秋战国——形成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分封制走向崩溃,周王室衰微而诸侯强大起来,开始了争霸战争。 战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促使思想的自由、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汉代——独尊地位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 系。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 了思想基础,因而“独尊”。 (三)宋明——新发展 1.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 2.三教合一 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宋代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四)明清——空前强化 1.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2.明朝时期,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 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儒学的地位空前加强。 (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重新泛滥 在辛亥革命失败、人们迷茫、失望之际,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废除资产阶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利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浓厚残余,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 (六)文革结束至今——焕发青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 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 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儒家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的变化

儒家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的变化 1.春秋末年儒学的创立 核心内容: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同时主张“为政以德”,创立儒学。 历史地位:孔子学说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历史原因:春秋末年,奴隶制度趋于瓦解,奴隶主阶级趋于没落,而新兴地主阶级尚未成长长大。 2战国时期的完善 发展完善;孟子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故而在政治上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荀子则从性善论出发,强调理的规范与教化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礼治。 历史地位;成为显学,但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历史原因;儒学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诸侯纷争的年代,其主张不能满足地主阶级实现国家统一和加强 统治中央集权的愿望,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3秦朝时期遭受沉重大打击 历史原因:秦朝时儒生非议郡县制,主张分封制,站在专制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从而遭到“焚书坑儒”的沉重打

击。可见,儒学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满足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是其遭受压制的主要原因。 4西汉时期发展成为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想内容;增加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内容提出了日后归纳为三纲五常的学说。 历史地位;儒学逐渐取得正统思想位置。 历史原因;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历史地位;儒学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地位的冲击,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历史地位;佛教、道教兴起,佛教因董仲舒的改造二日益神秘。 6隋朝时期儒教的新发展 主要表现:儒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教义,有了新的发展。唐朝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尊称为先圣。 7.宋朝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理学的含义;理学是儒道教融合的产物从而在宋朝出现了以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其包括程朱理学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 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一、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专题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 知识梳理 1、儒家思想形成:春秋战国 (1)儒学产生的背景:随着铁制农具和犁耕的出现、井田制崩溃,小农经济兴起;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2)儒学的地位:儒家是“百家争鸣”中诸家之一。这一阶段,战国时儒家虽然属于显学,但由于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战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因此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①创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最高道德准则,解释为“仁者爱人”;以“礼”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 ②发展: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认为人性本善。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唯物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 (3)特点:此时的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关于思想休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2、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虽统一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排斥,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 3、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1)背景: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 (2)主张: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之说,糅合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将天道和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3)影响: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

中国儒学发展史简述

中国儒学发展史 1、先秦——孔孟儒学 先秦儒学即原始儒学,为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先秦儒学大体有两个流派:一支是孔孟儒学,强调礼制、仁政、德治、民本,在天命观上远鬼神;一支是荀子儒学,吸收法家、道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且糅杂黄老学说。荀子儒学被时人视作对儒学的背叛,长期被排斥在儒学之外。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秦汉——董仲舒儒学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秦不绝儒学”。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但同时吸收齐鲁儒家思想。因为“焚书坑儒”,长期以来认为“秦绝儒学”,直到宋代,郑樵才正式提出“秦不绝儒学”。秦朝儒学主要集中于博士官及其弟子,民间也有秘密讲学,儒学继续发展:(1)秦博士大量设立。秦朝廷接收了六国的儒生,立博士官,博士儒生都可参与政事讨论;(2)儒家经典论著的整理与发展。三家《诗》在秦末兴起,《六经》注解多在秦代初步完成,《吕氏春秋》吸收了大量儒家思想;(3)儒家的礼仪、道德伦理得到实行。秦始皇刻碑立传、巡游封禅,都有大批儒生随行,宣传妇德伦理等儒学教化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黄老盛行,儒学有所衰落。到了汉武帝时期,汉代儒学吸收阴阳家、法家、谶纬等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础,重构了一个利于统治的思想体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倡导“大一统”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因此君主要顺应天意实行仁政,君主不仁则天降灾祸以警告;强调“三纲五常”,臣民要服从君主的统治;提出“三统”说,黑、白、赤三统循环,每

专题16 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十六、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核心考点】 (一)儒家思想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地位的演变 1.战国时期:被冷落 (1)原因:其学说强调道德感化,重视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战国纷争的现实,无助于实现统一,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2)先秦时期的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2.秦朝:遭压制、摧残 (1)原因: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秦政权,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2)特点: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3.西汉:独尊 (1)原因: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宣扬“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思想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2)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4.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 (1)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2)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3)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5.明清之际受批判 (1)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异端”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趋时更新”。 (2)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儒学的演变历程

儒学的演变历程 儒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产生,发展,衰弱,重振的历史演变.大致说来,在两千多年胡发展史上,儒学演变历经五个时期: (1)先秦儒学原生定位时期. 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时代,由孔子开创. 孔子在世时首创胡儒家 学说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到战国中后期,由于孟子荀子胡阐扬于发展,遂于墨学一起成为显学. 但客观而论,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界群星灿烂,产生了一批世界级胡文化巨人,孔子儒学知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明星,远没有后世儒学君临天下胡气概,只是在百家争鸣,自由讨论中描绘着自己的发展轨迹,为后来儒学发展奠定胃最初的规模. (2)两汉儒学经学化时期.秦汉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与变化: 统一的封建专制主 义国家初步形成,思想文化由白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贤良政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被定于一尊,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意识形态,原本于诸子平起平坐的儒学,因此平步青云,被尊为经学,并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由于经学世不能批判,不能超越,只能崇拜的,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史中失去的竞争对手,从而也失去了生存危机和创新动力. 更为严重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破坏了文化生态环境,剥夺了学术争鸣的自由,中国思想文化变得暗淡无光,儒家思想将难以由新的更高的发展. (3)魏晋至隋唐儒释道三教合流时期. 汉末三国初,经学衰微,儒学的地位下降,社会作用弱化. 迄至魏晋,以老庄道家思想为骨干的玄学思潮流行, 玄学在调和名教于自然关系的进程中,对儒学形成正面冲击,儒学玄学化成为必然趋势,儒学独尊的局面遂被打破,并使儒学于它的王道理想相背离,儒学陷入困境. (4)宋明儒学理学化时期. 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事件推翻后周, 建立宋朝.由于儒家大一统 思想和注重纲常伦理的思想体系适应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赵氏登基后即非常重视儒学奖励读儒家经典,号令天下百姓要以儒家忠孝为本,儒学地位因此得到空前的提高。加之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互相渗透,使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5)晚清儒学衰落时期。进入清代、宋明理学仍然是封建统治都的统治思想。由于清朝统治 都采取高压政策,对异端思想进行压制,三百年中第一流的大脑都消耗在整理古代典籍之中,考据、训诂、辩伪、校勘等十分发达,所以中国文化演至清朝进入朴学时代,儒家义理之学举步维艰。五四时期,更是掀起新文化运动,在全面引进西学的同时,对传统儒学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彻底的清算,儒学遭到重创。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摘要:儒家思想包含内容丰富的以“礼治”和“德治”为核心的法律思想。随着古代礼、法关系由分立、对立向合一的演变,中国法律在礼法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确立了其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权威。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之为开端,儒家思想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的推动下全面贯注到法律中。中国法律儒家化从两汉发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深入发展至隋唐时期最 终完成,对中国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礼法融合春秋决狱中国法律儒家化 中国几千年的法制,沿革清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华法系从表及里贯注着儒学的精神,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和法律观。礼作为中国法文化的核心,为整个社会规范和行为确立了明确的标准。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学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法律化。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法律的灵魂,法律成了维护礼的工具,礼成为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指导。“春秋决狱”是礼法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从此,中国法律被儒家思想改造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为形式的伦理法,使中国封建法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统治效能,[1]对中国法制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封建法制史中的儒家思想之起源 儒家思想这一中华文明智慧的明珠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战国之际,其缔造者是历朝历代中国文人膜拜的孔子,当时社会处于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剧烈动荡时期。在思想领域,西周以来的天赋神权观念已经动摇,反映并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也已崩溃。孔子对这些变化嗤 之以鼻,希望恢复周代以礼为准则而构筑起来的社会制度,及其于这种制度而产生的社会秩序。为了这一目的,孔孟推出了“五常”之一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指的是仁爱之心,施于政治便成为仁政,“义”指的是公直、正义,“礼”则指的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和家庭理规范,“智”则指的是智慧及其运用,而“信”则指信用、信誉。该五常及孟子加之以“勇”被后世儒家弟子奉为常理,常理——即不可违反的真理,时时刻刻都要遵循的定理。而在后世从政的儒家学者更是将这种信条施之以政,如“仁政”、“德王天下”更出现了后面的“引礼入法”。但以“礼”做为社会行为规范在那个思想动荡,战乱纷争的时代显然是不实际也不可能的。于是经过战乱过后,秦因其商秧变法而产生的强大国力统一中国脱颖而出,秦统治者所器重的法家思想给其带来了迅速的崛起,但也因其统治的残酷而迅速瓦解,因其统治者倾向于法家思想也同时给儒家思想以——“焚书坑儒”这一重创,到了汉代,经大儒董仲儒,才又将儒家思想重新振作,并成统治者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以儒家思想做为思想统治之工具。

儒学发展历程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

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然后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四、三教合一 因为儒学出现了危机,所以在魏晋至隋唐,儒学是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 五、转型时期 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曰程朱理学,二曰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将孔孟之政治伦理思想之人性论起点,升华至追问世界终极存在之本体论高度,促成儒学质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儒学的发展一直都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内容,所以高考一定会有相关的问题出现。小编为大家最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分为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和关于儒家发展的疑难点两个重点部分,相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5)宋朝系统- 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 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 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 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考历史中关于儒学发展的疑难点:1、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