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小时的故事反讽手法

一个小时的故事反讽手法

一个小时的故事反讽手法
一个小时的故事反讽手法

《一个小时的故事》反讽手法的应用

故事的情节浓缩在了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介绍了马兰德夫人在得悉丈夫死讯后的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他人能看到的是是她的悲痛欲绝,但看不到的是她内心深处奔腾的获得自由后的酣畅淋漓。当然这种自由是短暂的,她丈夫的归来让她的自由梦和意志力瞬间瓦解,这种崩溃让她走上了死亡之路。

反讽是表象与事实相反的一种表达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言非所指。在本故事中,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突出反讽效果,同时也起到了突出主题、刻画人物,加强语气,揭示人物关系的作用。马拉德太太在得知丈夫死讯时的欢喜表现构成了一种情境反讽,而医生对她见到丈夫后猝死原因的诊断——死于极度欢喜——则是一种戏剧反讽。

文章中最明显的是马拉德夫人在听到丈夫出事之后的反应与大家的想法之间的反差以及马夫人的身体状况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对比。丈夫的死亡对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妻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大家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而她的反应并没有像当时的大多数妇女那样因极度震惊和悲伤而难以面对,在“她立刻扑在姐姐怀里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之后, 她平静下来, 坚持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突然”这两个词意在突出马夫人反常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她是显得十分伤心。真正的伤心不应该如风暴

似地来得猛去得快。这种反讽来暗示大家的小心是多此一举。而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她虽然全身累得散了架似地坐在安乐椅上,对着打开的窗户, 却“能看到”窗外充满活力的春色,享受着空气中阵雨的芳香。一个人能主动地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丽应该是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这里马夫人的身体和心情又是一种对立。马夫人在她本该最悲痛之时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这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而文中最大的反讽,也就是小说的结尾:医生诊断说马拉德太太死于极度的欢喜。这个反讽实际是一种戏剧反讽,戏剧反讽指的是文中的人物并没有意识到的错误,而读者却意识到了。马拉德太太真的死于欢喜吗?那么肖邦花了那么大的篇幅来描写她在楼上的快乐状态岂不失去了意义?实际上,马拉德太太是死于一种绝望,刚刚尝到了获得自由带来的欢乐,刚刚冲破了道德伦理而享受生命冲动的释放,这一切却又被突然活着回来的丈夫冲散了。小说中除了主人公的其他人物都认为失而复得悲喜交加的情感变化导致了马夫人心脏病的爆发,但是读者明白是她因为丈夫生还,自己的幻想破灭,大受刺激而死。这一戏剧性反讽凸显的是外人的判断和马夫人的内心活动之间的错位。马拉德夫人原以为丈夫死了自己便获得了自由,希望长久地活下去,结果是被以为是死了的人还活着,而希望生活下去的人却死了。这里又有一种对生活和命运之反复无常的讽刺。

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反讽完全是马拉德太太的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不管肖邦是在抨击婚姻制度对个人自由的束缚,还是在指控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还是其他的任何动机,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以及反讽都是马拉德太太本我与超我之间斗争的外在表现,而《一个小时的故事》绝对是她小说创作技巧的高超体现。

编写寓言故事

第十三次课(同步七) 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寓言和动物寓言的的定义; 2、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编写有教育意义的动物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课本的23课学的是什么吗?(《寓言两则》)那同学们知道寓言的定义是什么吗?(通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予深奥的道理,通过这个道理来劝诫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编动物寓言故事。 什么是动物寓言:就是以动物为主角,采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编写的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篇幅比较简短的小故事。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学生:大家都学过哪些动物寓言故事呢?尝试着讲出其中的道理。 《坐井观天》: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鹬yù蚌bànɡ相争》用来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狐假虎威》比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就是用别人的威风台高自己。 2、编写动物寓言故事要注意: (1)内容完整,条理清楚。 (2)故事要形象生动,有趣味。 (3)故事要有教育意义(说明道理) 3、抽签编寓言故事 4、写作指导: (1)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动物,然后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手法),赋予人的语言、行为、动作、思想;(2)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写出一篇完整的故事; (3)结尾点明寓意。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 老鼠的爱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内的一棵树上,住了一对老鼠母子。老鼠弟弟很热心,常常帮助别的小动物,而老鼠妈妈非常勤奋,但它体弱多病。 有一天,老鼠弟弟出外觅食,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虚弱地靠着一棵树旁休息,老鼠弟弟想:如果我不帮助她,她一定会死的,我还是带她到我家养伤吧!然后,老鼠弟弟便走到那只小鸟的旁边,把树叶叠成一辆小车,推着小鸟回家,小鸟姐姐醒来后,便衷心地谢谢他。 过了一个星期后老鼠弟弟到海边散步,突然它听到有动物叫救命,老鼠弟弟便急忙找出声音的来源,原来有一只乌龟被鱼网困着了。老鼠弟弟立即用尖锐的牙咬开了鱼网,乌龟伯伯得救了,他立刻连声道谢,再游到大海去了。 自从老鼠弟弟救了乌龟伯伯,在老鼠家养伤的小鸟已经康复并离去了。 一天晚上,老鼠妈妈突然生病了,老鼠弟弟便立即去找医生,医生说她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病,不尽早医治便有生命危险了!老鼠弟弟问医生怎麼办,医治便告诉他要取得山顶上的一种“七彩草”才能治好鼠妈妈的病。 为了救妈妈的病,老鼠弟弟立即出发,走过崎岖的山路,到了一个湖边,老鼠弟弟不懂游泳,怎么办呢?正当他束手无策之时,突然,一只乌龟游过来,原来是乌龟伯伯!老鼠弟弟立即爬在他的背上,游到湖的另一边。后来,鼠弟弟又遇见小鸟姐姐。小鸟说:“骑在我背上吧!我带你上山顶。”说罢,便带着鼠弟弟,飞到了山顶。鼠弟弟拿到“七彩草”后又被鸟姐姐亲自送回了家,终於救回老鼠妈妈的性命了。 这个故事教我们:如果你帮助过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我阅读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包含了许多教师的思索和实践,正是这些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恢复对学生的吸引力,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做得更好。 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探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问题主要表现是1、教案管理过于死板。 2、教案过于详尽。3、教学目标设计以偏概全4、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5、课堂教学成为教案执行过程6、不善于挖掘学生本身所蕴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制的行动:教学设计与管理突破常规提倡集体备课,经验分享,集体备课出实效。 第二: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教师就需要转变观念,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景,多用激励,慎用批评。寻找学科的魅力,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第三:实现有效课堂准备的三个纬度,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作到什么程度合格?以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教学目标确定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方法渗透,开启社会百科全书,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第四: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问题困扰着教师,那就是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把握这个度,处理好统与放的关系,这就需要谈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建立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群文阅读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龟兔赛跑》 【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龟兔赛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 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 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感受对比,复习旧知 1.出示图片,感受对比。 2.请学生说说生活中感受到的对比。 3.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寓言中的对比,感受寓言故事中对比的精妙。 二、聚焦课内,引“对比” 1.猜谜游戏: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课件出示:河,船舷,宝剑,刻舟求剑;农夫,树桩,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补牢。)看来,大家对学过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板书:寓言故事) 2.回顾课文(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它就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现在请同学们边读边寻找课文中的对比,用横线画出来。 3.全班交流。 4.总结学习方法。 5.这样的阅读方法让我们把它用起来好吗?

三、拓展课外,找“对比”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发。 2.读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蚂蚁与屎壳郎》《龟兔赛跑》这两个故事,像我们刚才回顾《陶罐和铁罐》那样,边读边寻找故事中的“对比”,并说说寓言的寓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卡。 3.全班交流。 四、从读到写,用“对比” 1.引导:同学们读了三个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对比”,这些“对比”让我们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明了了。现在,老师就让你们大展身手,自己编寓言故事。 2.生仿编寓言故事。 3.小组展示交流 ①找到一组“风没能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的”。 ②找到一组“太阳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了的”。 4.给故事加标题。 5.小结归纳:各种“对比”,有的突出语言,有的突出动作,有的语言和动作结合。不管哪种,总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收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收获。 2.推荐课外读物。

《故事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故事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能创设一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情境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高效组织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人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导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对整个活动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进入”的意思。而有效导入就是指能迅速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引起幼儿注意,从而使幼儿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明确活动目标,形成活动动机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导入方式。事实上,我园从2004在深入开展语言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对看图讲述、故事教学、乡土故事教学等进行了的探索。许多教师发现由于缺少有效的故事教学导入策略导致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消耗大、学习成效小的现象。 总之,目前关于故事教学导入的设计研究尚属初级阶段。幼儿园教师如何制定出适合幼儿故事教学的导入方法,这是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师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少数的幼儿园教师会从幼儿的实际需求着手来设计导入环节,他们中的大多数教师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经常采用一、两种导入方法来进行导入。鉴于此,本课题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使广大的幼儿园教师能够充分地了解幼儿故事教学活动中导入方法的种类,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与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适合于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导入方式。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建立新型的师幼互助关系,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通过研究,探索在故事活动中有效导入的方法。研究故事教学的导入创新意识的形式、教学模式、方法、途径、手段和评价。提高认识,改善教育方式,形成学科活动教育特色,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3、通过研究,使幼儿在各种故事活动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大胆表现,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一) 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短短的40分钟。自己设计的教学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

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观自己,在埋怨40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书中短短的一段话跃然眼前,让我为之震撼。是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继承和掌握,让孩子们唯书、唯师,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却又紧逼着他们创造、创新,如此闭门造车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复制出一个学习的机器吧!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却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唯有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断的否定自己中才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的,要让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教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刨根问底。虽然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质疑和创新都能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师的委婉引导之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 孩子就像一块未出尘土的钻石,需要我们细心打磨。而如何让钻石闪耀出迷人的光辉,归根结底一个字——爱。爱是相互的信息传递,往往付出,便会收回满园的春意。教师要爱学生,才能让学生爱教师、

寓言故事写作ABC

寓言故事写作ABC 寓言故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它充满着机趣、智慧、思想和教益,因而也备受成年人的青睐。 所谓寓言,就是寓意于言。“言”就是叙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它通常是借用一个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来形象地阐述一个能振聋发聩、启人深思的大道理。其叙述故事常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浅易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的特点,能够概括为小、少、简、深。小是指其篇幅短小;少是指涉及的人物或动植物数量少;简是指故事情节简单;深是指它所蕴涵的道理深刻。从其作用看,有正面的启发教育作用,如《愚公移山》;亦有反面的讽刺嘲弄作用,如《叶公好龙》。从所使用的手法看,它通常采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构思方法。从其主人公看,有以人物为主人公的,如《揠苗助长》;也有以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为主人公的,如《龟兔赛跑》。从其结构看,它一般包括寓体(故事)和寓意(主旨)两个部分,但寓意部分的有无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写作寓言,应做到“四要”: 一要确定明确积极的寓意。同其它文体相比,寓言更强调对文章主旨鲜明性的要求。其它文体的主题能够直白,也能够含蓄,而以含蓄为好,寓言则不讲求寓意的隐晦,它以明达为佳。当然,在主题的积极性上,寓言与其它文体的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表达健康向上的观点,确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二要发挥新奇大胆的想像。因为寓言中所写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经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种虚拟的、只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载体,尤其是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发挥想像,以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当然,其故事是不嫌怪诞离奇的,甚至越是离奇,越能彰显出所要表达的道理。 三要注意表达上的特殊性。结构上,能够采用单纯寓体式而不揭示寓意的写法,亦可采用既有寓体的表述,又有寓意的揭示的写法,不必拘于一法,尽可根据个人的爱好自由选择。篇幅上,不必追求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和情节的一波三折,不能让繁冗的情节淹没了寓言所要显示的道理。写法上,要使用放大法,以凸显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从而让寓意十分明晰显豁地突现出来。 四要讲求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无论是劝喻或讽刺,都要来自现实生活,有感而发,虽然它所写的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有,但生活中的一些人却常有与之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式。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对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从大量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升华出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以充分发挥这种文学样式的社会功能。 自从1999年话题作文滥觞之后,文体不限的宽松和自由,使那些富有才情、勇于创新的学生获得了考场上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在文体选择方面,此前少人问津的寓言故事,一下子热了起来,几乎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在高考场上自觉地使用寓言故事对话题实行形象而富有个性的演绎,并所以获得了高分甚至满分,委实可喜可贺。下面这篇例文就是2002年高考场上涌现出的寓言佳作。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香河十二中崔丽娟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从教学内容角度看,有效的课堂教学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科学的、精要的、适中的;从教学目标角度看,有效的课堂教学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应是明确的、集中的、可测的;从实现程度角度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以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帮助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 一、深入钻研,用好教材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深入地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及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用好教材时应注意: 1.仔细研读教材,主动驾驭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通用的、共性的,具有简约化的特点。由于篇幅限制,教材中有的内容没有提供详尽的材料,也没有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驾驭教材,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这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经过这样一系列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正所谓“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如果教师只在“浅水湾”打转转,看见“鱼虾”便止步,抑或误把“鱼虾”当蛟龙,那么他对教材的理解一定是浅薄的,也就谈不上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了。 2.合理地确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知识的难度。教学难度太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适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保证知识技能目标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深挖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充实、丰富。 3、细挖深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等 【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猜谜游戏: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课件出示:河,船舷,宝剑,刻舟求剑;农夫,庄稼,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补牢。)看来,大家对学过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板书:寓言故事) 一、聚焦课内,引“对比” 1.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他们就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同学名说得很准确。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预设一:(学生能说出——对比,板书:对比)教师引导: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人物性格特点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出示课件,补齐板书:中的) 预设二:(学生不能说出对比) 教师引导: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性格表现结局 是呀!他们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很多年后一个仍然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很有价值,一个连影儿也没有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出示课件,板书:寓言故事中的) 板书: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人物性格特点结局 二、拓展课外,找“对比”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带给我们

幼儿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幼儿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在故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整个教学活动气氛就活跃,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其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很差,同样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积极有效的提问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幼儿故事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领幼儿顺利的进行思考和探索,反之一个无效的提问则有可能让幼儿陷入更深的迷惑中。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问“绕圈子”,问题过多、过长 在孩子认识事物时,教师往往会“绕圈子”,这就使得孩子的回答怎么也不能点到问题的中心,偏离了活动的目标。有时提的问题过长过多,怕孩子听不懂,反复解释,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2、关注个别,忘了全体 教师提问后理应关注全体幼儿的回答,但事实上往往出现与个别幼儿密集地对话的现象,这时,教师忘掉了全体,不能引起生生互动。 3、提问过于单一,封闭式问题过多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进行发问,提问过于单一,有时封闭式问题过多,遏制了幼儿大胆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很难引发一些深层次的话题。 三、故事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几种策略 针对故事教学中教师提问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展开了园本教研。如何促进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进行有效性的提问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问题设计要为目标服务,语言简洁明了 故事教学中教师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问教学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教学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 二、如何评价课堂的有效性: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得认真不认真等,而是要以学论教,看教学过程是否聚焦学生的成长发展,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等。 三、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尽量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内容突出,把握好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与核心。。 2、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科学、规范设置导学案,力求简洁、实用。建议分三部分:课前案,重在预习、熟悉课堂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铺垫作准备;课中案,主要通过课堂探究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课后案,重在练习、巩固、提升。

3、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建议根据学科和课题实际,灵活设计运用,并积极发挥展台投影的作用;多媒体绝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演示作用,不能就多媒体而多媒体,也不要因此限制老师与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4、学生课堂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听讲、思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做到眼动、心动、口动、手动等。 5、教师个人魅力、能力的作用:优秀教师必须要学会深研教材、课标、考纲,通过语言、肢体等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获得感、成就感。 6. 课堂的思维含量:高中课堂不在于外表的热热闹闹,而在于是否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要让学生观察,思考,感悟,发展,提高。 有效课堂“八条”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2)学情把握是否准确; (3)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4)教学资源是否合适; (5)环节设计是否合理; (6)合作探究是否有效;

低年级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低年级基于语境的语音教学策略 一、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定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其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语音能力则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不仅是口语交际的基础,也与听力、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有着紧密联系,对正确传递及接受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学习英语之初教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基本功。语音知识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英语语音,更有效地模仿英语语音语调,更准确地接受英语语音信息。 《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有关语音的标准描述是这样的:1.正确读出26 个英文字母;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3.了解单词和句子有重音;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重音、连读、语调、节奏、停顿等现象。其中关于拼读的要求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结合教材特点,低年级语音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字母的学习渗透语音意识,语音教学的重点是单词的发音。 二、目前语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我以往的教学,感到在语音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看,对语音知识的讲授和训练重视不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而且在教学中多采用孤立讲授且自下而上的方法(bottom-up approach),即先出示单词,在学习其音,义,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其中某个字母的发音(低年级多为初步体会首字母的发音),并进行相应的语音训练。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 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寓言中的对比

《寓言中的“对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寒号鸟》《大轮船和小礁石》《楼梯和电梯》《叶公好龙》《驮盐的驴》等 【教学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目标】 1.互文阅读《大轮船和小礁石》《楼梯和电梯》等五篇故事,了解内容,粗知寓意; 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听课,你们紧张吗是呀,老师其实也有一点小紧张,不过紧张也很正常的,但是,我相信你们看了老师的图片以后就一定不会紧张了。(出示幻灯片。) 师:刚刚有孩子笑了,有孩子嘴巴长得大大的,那么你来说说,你笑什么呢 生:这些图片太搞笑了,一个大一个小。 师:孩子,你刚刚的表情很奇怪,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看到图片上一个太高大了,一个又太矮小了。 师:是呀,观察这几幅图,上面的东西是不是都不一样啊放在一起是不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呀要是没有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你们还会不会觉得好笑 生:不会。 师:是呀,把这些差别很大的东西放在一起,给他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就会让人觉得更加的有趣,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板书:对比) 那么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学现场有鲜明的对比吗 生:上课的老师只有一个,学生有很多。 男生的头发短女生的头发长 老师站着的,学生坐着的。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那么现在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在我们的寓言故事里也有很多对比。今天呀,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寓言故事,去发现对比的奥秘(板书: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二、走进课文 (一)、精讲第一篇课文《寒号鸟》 出示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鸟图片 师:你看见了一只怎样的鸟儿,想想:它为什么会这样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鸟儿想象一下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生:下大雨了,小鸟的羽毛被淋湿了,它很冷。 生:小鸟走丢了,它很冷。 生:它没有家,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师:很好,孩子们这只小鸟真的是走丢了吗这么寒冷的天它为什么不呆在它的家里呢看到

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7969796.html, 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作者:司雅琳 来源:《师道·教研》2020年第02期 故事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主要的语言输入形式,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传授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责任。小学英语沪教版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Enjoy a story板块,在小学生学习英语故事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呢? 一、问题导入,激活思维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它起着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极大限度地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新语言的学习做好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准备。故事教学中,通过游戏、自由交流、头脑风暴等方式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趣味性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点燃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6A Unit7 Seeing a film 的Snow White故事时,老师可以先复习第一个课时所学电影内容,通过brainstorm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相关电影的类型,然后播放一段今天要学习的Snow White电影片段,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然后老师巧妙设疑,向孩子们提出一系列WH-问题:1.What’s the name of the film?2.When did it happen?3.Who was in the story?4.What did the do?5.Why did they do that?6.How about their feeling?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在教学4A Unit7 At school 的 Enjoy a story 板块时,老师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What can the rabbit do?2.What can’t the rabbit do ?3.Is the rabbit a good pupil?然后播放两遍故事动画,让孩子们对故事有整体感知,孩子们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一) 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内短短的40分钟。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

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观自己,在埋怨40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书中短短的一段话跃然眼前,让我为之震撼。是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继承和掌握,让孩子们唯书、唯师,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却又紧逼着他们创造、创新,如此闭门造车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复制出一个学习的机器吧!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却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唯有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断的否定自己中才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的,要让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教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刨根问底。虽然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质疑和创新都能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师的委婉引导之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 孩子就像一块未出尘土的钻石,需要我们细心打磨。而如何让钻

寓言故事写作指导

寓言故事写作指导 如何写好寓言故事 寓言,即寓意于言。“言”是叙述的小故事,而“意”则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换言之,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寓意的简短故事。因为故事简短,特别适合孩子阅读,因为包含道理,教人智慧,更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寓言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学好写寓言,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人,适应社会。 写好寓言,首先要学会拟人、对比和突转等手法:寓言常常选取动植物为角色,要反映的却是人类生活,所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和非生物以人的性格、特点、情感、能力、品质,是寓言的第一考虑。《蔷薇和鸡冠花》让花说话,互相评论,这就是拟人。同时借助对照和比较,强调差异,突出寓意的形象。如《哲学家、蚂蚁和赫耳墨斯》写了哲学家前后态度的不同,形成对比,以此凸显寓意。突转是指寓言情节或人物命运发生突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读者和作品中人物始料不及的大逆转,而寓意也在这逆转中自然而然地凸显。《哲学家、蚂蚁和赫耳墨斯》钟传祎敬上哲学家先是抱怨上帝不公,结果自己因为被一两次蚂蚁叮咬就踩死所有蚂蚁,由同情变为残暴,这就是突转,也借助突转,让读者明白道理。 其次,要学会编故事:故事的主角一般为动植物和身边的物体,要给这些事物确定一个有趣、特别的名字。要确定故事的主题,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是关爱、学习、认识、求知、上进、骄傲、朴实等等,要在选取的范围内编写故事;同时要想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如何推进,结果怎么样,要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身边的事情,如课堂上、学校、家里、社区发生的故事迁移到动植物身上,通过转换人物、场景来演绎寓言故事。故事要简短,主线清晰,不要枝蔓。 最后要点名道理:故事的寓意可以借助故事中的人来点名,也可以用最后一段,特别指出。关键是自己要明白道理,知道道理的内涵,学会道理在生活中的作用,这些道理可以来自书上,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告知和自己的领悟。 【寓言故事精选】 田野里的议论 田野里,有一丘稻田,紧挨着的是一丘白菜地。 秋天来了,阳光灿烂地照着,天越晴越高了。 稻谷快成熟了,一束束稻穗颗粒饱满,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稻谷们禁不住感慨:“多好的阳光,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着金色的渴望。这时,可千万别下什么雨,不然可就遭殃了。” 一旁的白菜接过了话茬:“太阳有什么重要的?这时最好是下阵雨,我们的嗓子干得都快冒烟了。雨水才是生命的源泉!” 稻谷和白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