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502.00 KB
- 文档页数:33
2024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2024年,为了规范工程量计算的计价方法和标准,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发布了《工程量计算规则》(简称《规则》),为工程项目的计价提供了准确、公平、科学的依据。
《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规则》明确了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合并计算和控制计算三种方法。
直接计算是对每项工程量分别计算,合并计算是将相同类型的工程量合并计算,控制计算是在直接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2.工程量的计算单位:《规则》规定了各类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如土方开挖计算单位为立方米,混凝土计算单位为立方米,砖砌体计算单位为平方米等。
统一的计算单位使得不同工程量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便于计价。
3.工程量计算的内容:《规则》详细列出了各类工程量的计算内容,包括土方工程量、砌筑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钢筋工程量、木工工程量、装饰装修工程量等。
每个工程量的计算内容包括了所需材料数量、施工工艺等要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工程量计算的原则:《规则》明确了工程量计算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细化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叠加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计算时要考虑工程量所需的全部材料和工方法,细化性原则要求将工程量细化到最小单位,独立性原则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量要分别计算,叠加性原则要求计算结果可相加。
5.工程量计算的要求:《规则》提出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要求,包括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比性等。
准确性要求计算结果准确无误,科学性要求计算方法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性要求计价结果合理可靠,可比性要求计价结果能够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
6.工程量计算的程序:《规则》规定了工程量计算的程序,包括资料收集、数据整理、计算核对和计算报告等。
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确保计算的严谨和规范。
7.工程量计算的核审和审定:《规则》要求工程量计算必须经过核审和审定。
核审是指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审定是指对核审结果进行最终确认。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对不同工程量进行计算和定价的规范。
以下是一份1000字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示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确保计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三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应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原则,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定额、单价进行计算。
第二章工程量清单编制第四条工程量清单编制应包括工程项目的所有工程量,有明确的项目工程划分。
第五条工程量清单应采用标准单位进行编制,如立方米、平方米、吨等。
第六条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和设计、施工图纸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核对,确保清单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工程量清单计价第七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应根据工程量清单的内容进行,按照项目、部位、项目分项、项目单价等进行计算。
第八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应严格遵循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规定,计算应准确无误。
第九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应考虑相关因素和风险,如材料价格波动、季节因素、工程难度等,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四章工程量清单审核第十条工程量清单计价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计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十一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审核应以法律法规和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确保计价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十二条工程量清单计价审核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方,确保计价结果可靠可用。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第十三条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应根据计价结果进行,报价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
第十四条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应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保证投标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十五条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应结合市场情况和竞争状况进行,确定合理的报价金额。
第六章工程量清单计价监督第十六条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应接受监督,监督部门应对计价过程进行跟踪和审核。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颁布日期:20041020实施日期:20041020颁布单位:财政部建设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维护建设市场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活动,均适用本办法。
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价款结算(以下简称“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从事工程价款结算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诚信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章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与调整第六条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依据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发包人与承包人(以下简称“发、承包人”)订立书面合同约定。
非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依据审定的工程预(概)算书由发、承包人在合同中约定。
合同价款在合同中约定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
第七条发包人、承包人应当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一)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三)工程施工中发生变更时,工程价款的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及金额支付方式;(四)发生工程价款纠纷的解决方法;(五)约定承担风险的范围及幅度以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的调整办法;(六)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七)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八)安全措施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九)工期及工期提前或延后的奖惩办法;(十)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