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以及不同方法检测细度的优势和好处

目前粉体加工中,超细粉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超细粉体加工逐渐向纳米级发展,超细粉体的价格和普通的粉体价格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超细粉体行业将越来越供不应求超细粉体的加工生产中,粉体细度的检查就成为一项检测成品质量的关键,超细粉体中基本都是微米级的,更低的很难用物理方法检测,用到其他的方法,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专业厂家给大家介绍一下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供大家参考。

粉体检测方法有很多,有直接检测法,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即为筛分法和显微镜法,间接检测是经过公示计算颗粒直径大小,即为沉积法。不同检测方法使用原理不同,所得的参数也不同,同时粒度组成也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粉体检测的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对比供大家选择参考。将在以后逐一为大家介绍不同方法检测粉体细度的优势和好处。

分类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测量

范围

(μm

特点

筛分法丝网筛

用一定大小的筛子,将被测试样分成

两部分,留在筛上面的粒径较粗的不

通过量(筛余量)和通过筛孔粒径较

细的通过量(筛过量)。

37~4

000 电铸筛

5~12

沉降法移液管法根据Stokes沉降原理,分散在沉降介

质中的样品颗粒,其沉降速度是颗粒

大小的函数,利用移液管测定出液体

浓度变化,可计算出颗粒大小和粒度

分布。

仪器便宜,方法简单,测定所需时间

长,分析计算工作量大。

比重计法利用比重计在一定位置所示悬浊液

比重随时间变化测定粒度分布

1~10

仪器便宜,方法简单,测定工作量大。浊度法利用光透法或X射线透过法测定液体

因浓度变化而引起的浊度变化,从而

测定样品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0.1~

100

自动测定,数据不需处理便可得到分

布曲线,可用于在线粒度分析。

天平法通过测定已沉积下来的颗粒累积重

量,测定样品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0.1~

150

自动测定和自动记录,仪器较贵,测

定小颗粒误差较大。

离心

沉降法

在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也服从

Stokes定律,利用圆盘离心机使颗

粒快速沉降并测出其浓度变化,从而

得出料度大小和分布。

0.01

~30

BT30

00A

(0.0

4~45

测定速度快,可测亚微米级颗粒,应

用较广泛。结果受环境和人为影响较

大,重复性性较差。

电感应法库尔特计

数器

悬浮在电解液中颗粒,通过一小孔

时,由于排出了一部分电解液而使体

电阻发生变化,导致小孔两侧电压发

生变化,其变化规律是颗粒大小的函

数。

0.4~

200

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操作较简便。

易堵孔,动态范围小,不宜测量分布

范围较宽的样品。

光散射法激光粒度

分布仪

当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受到激光照

射时,会产生光的衍射和散射现象,

而且颗粒越小散射角越大,通过透镜

后在焦平面上形成与颗粒大小和多

少有关的光环,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到

此信号便可计算出有关数据。

0.05

~200

自动化程度高,动态范围大,测量速

度快,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

在线粒度测量。

显微镜法光学

显微镜

把样品分散在一定分散液中制取样

片,测其颗粒影像,将所测得的颗粒

按大小分级,便可求出以颗粒个数为

基准的粒度分布。

1~10

直观性好,可观察颗粒形状,但分析

的准确性有时受操作人员主观因素

影响,不能自动进行测量和计算。

电子

显微镜

与光学显微镜方法相似,用电子束代

替光源,用磁铁代替玻璃透镜,颗粒

用显微照片显示出来。

扫描

电镜

0.005

~50

透射

电镜

0.001

~10

测定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分布

和形状的基本方法,广泛用于科学研

究,仪器贵重,需专人操作。

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陈卫革上传

面粉中滑石粉的X射线检验法

面粉中滑石粉的X射线检验法 发表时间:2015-12-22T16:10:59.3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作者:潘琰[导读] 日照市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滑石粉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即感官鉴定和化学法。 日照市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日照 276807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四氯化碳分离或高温灰化,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检测面粉中的滑石粉等有还物质。其中灰化处理适宜温度为500-750度。这一技术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准确可靠,是利用了矿物质和面粉分子结构的不同特点,可推广为检测面粉质量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段。【关键词】面粉;滑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前言:为了改善面粉的整体观感并增加重量,一些不法的生产厂家在面粉中添加对健康有害廉价滑石粉。目前滑石粉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即感官鉴定和化学法。感官鉴定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灼烧来观察,其准确性较差;化学法是利用部分元素分析间接鉴定滑石粉,方法有络合滴定法、X射线检验法等等。立足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X射线检验法更加的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强调绿色自然的世纪,但是却面临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食品生产和安全问题。就食品生产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只有在干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自然绿色的食品才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卫生的界定是:食品是安全的、有营养的、是能促进健康的。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复杂的,从生产、加工到最终消费,食品要经过多个环节。那么归纳起来,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1、生产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2、包装容器及包装过程对食物的污染;3、加工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4、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二)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以及食品工业的发展,面粉的需求量在迅速扩大,同时对其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粉作为人们日常食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作用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生产企业为提高面粉的白度和重量往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此时有可能向其中加入了过量的滑石粉、石膏或碳酸钙等。所以,为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快速监测面粉中一些有害物质的方法。 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为硅酸镁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经粉碎后,用盐酸处理,水洗,干燥而成。因为滑石粉与面粉在外观上很难区别出来,再加上滑石粉的价格比面粉低,一些不法商贩在面粉中掺入滑石粉,以假乱真,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1]。面粉及面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监测面粉中一些有害物质的含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目前,面粉中滑石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依靠人体的自身感觉器官进行感管鉴别法、化学分析法及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 二、X射线鉴别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法。滑石粉是一种有多种矿物质组成的聚集体,主要成分除了滑石矿物,一般还有白云石,方解石,蛇纹石,闪透石,石英等等。滑石是一种含水的镁硅酸矿,化学成分子式为Mg3[Si4O10](OH)。常成致密的块状、叶片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检测面粉中掺入的滑石粉有害物质即快速有直接。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在晶体物质中的衍射效应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技术。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晶体结构,包括点阵类型、晶面间距等参数,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射线照射试样,试样中的物质受激发,会产生二次荧光X射线,晶体的晶面反射遵循布拉格定律。通过测定衍射角峰位可以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测定谱线的峰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测定谱线强度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可进行晶粒的大小和形状的检测。当面粉中的滑石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0.5-1%时,X射线衍射分析法即可明确检测到,此方法快速准确,可以对大批量面粉中的滑石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2]。 当前,市面上出售的伪劣面粉滑石粉的含量一般在5%-40%之间,对含有5%的滑石粉面粉进行分析,其X射线衍射数据如下: 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检测面粉中的滑石粉,是利用矿物质和面粉分子结构不同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可以直接检测出有害物质,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通过5%的滑石粉检定,发现X射线可以有效的发现毒害面粉。经过进一步的实验,X射线检验法可以发现 0.5%-1%的滑石粉含量,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的难题 首先,法规及安全标准不健全。目前,我国还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法律,而现有的法规分散、凌乱。同时我国对许多食品缺乏明确的安全标准;其次,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推广难。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普及是十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最后,监管分散,难成合力。即使无法在食品进入市场时进行安全检测,却可以通过相关监管部门对食品的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但是个监管部门分工和职责不明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3921.1-1997)(2006-09-02 12:21:39) 耐洗色牢度检测方法仅适于检测洗涤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耐洗色牢度由于配方、试验条件不同,有五种检测的方法。 ⒈检测准备 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 ①如试样是织物,取40mm×100mm的试样两块,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分别沿一短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②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可将纱线编成织物,按织物试样制备。也可取纱线或散纤维制成一薄层,用量约为贴衬织物总量的一半。将一块试样夹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40mm×100mm染不上颜色的织物之间,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分别沿四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⑵试剂: ①肥皂,含水率不超过5%,成分含量按干质量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游离碱(以Na2CO3计):0.3%(最大); 游离碱(以NaOH计):0.1%(最小); 总脂肪物:850g/kg(最小); 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最高); 碘值:50(最大); 不含荧光增白剂。 ②皂液,每升水含5g肥皂和2g无水碳酸钠。 ③如需要,可用合成洗涤剂4g/L代替皂片5g/L。 ⑶检测用贴衬织物:检测用贴衬织物需两块,每块尺寸为40mm×100m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3-25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是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纤维制成。 表3-25 耐洗色牢度试验用贴衬织物 第一块 贴衬织物第二块贴衬织物 方法1、2、3 方法4 方法5 棉纤维羊毛粘胶纤维粘胶纤维 羊毛棉纤维-- 丝棉纤维棉纤维- 亚麻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羊毛棉纤维棉纤维 醋酯纤维粘胶纤维粘胶纤维- 聚酰胺纤维羊毛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聚酯纤维羊毛或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粉体的定义

粉体的制备方法-------机械法和化学合成法 一、粉体的定义:粉体是大量颗粒的集合体,即颗粒群,又称为粉末;颗粒是小尺寸物资的通称,其几何尺寸相对于所测的空间尺度而言比较小,从厘米级到纳米级不等,又称为粒子;颗粒是粉体的组成单元,是研究粉体的出发点。粉体是由诸多颗粒组成,是大量颗粒的宏观表现,其性质取决于各颗粒,并受颗粒堆积情况、颗粒之间的介质、外界作用力的影响。 二、机械法制备粉体 用机械力进行粉碎,可以将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煤炭等制成粉体,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在粉碎过程中,大块物料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而开裂,经破碎成为许多小块、小颗粒,进一步经粉磨成为细粉体。 在出现破坏之前,固体受外力作用,先发生可恢复原形的弹性变形,当外力达到弹性极限时,固体县发生永久变形而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当塑性变形达到极限时,固体开裂,被破坏。作用在固体上的应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压应力和剪应力。观察固体破坏时的断面的形状可知,固体在压应力的作用下被压裂,或是在剪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滑移,或是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开裂。 粉碎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大物块料克服内聚力碎裂成若干小颗粒的加工过程,所使用的外力可以是各能量产生的机械力;粉碎是以单个颗粒的破坏为基础的,是大颗粒破坏的总和。根据所得产物的粒度不同,可将粉碎分为破碎与粉磨;破碎是使大块物料碎裂成小块物料的加工过程,粉磨是使小块物料碎裂成细粉体的加工过程。 粉碎机械:按照主要作用力的类型(压应力、剪应力)和排料粒度,可以将粉碎机械大致分为破碎机械、粉磨机械、超细粉碎机械。粉碎作用力以压应力为主、排料中以粒径大于3mm颗粒为主的称为破碎机械;粉碎作用力以压应为主、排粒中以粒径小于3mm颗粒为主的称为粉磨机械;排料中以粒径小于10微米颗粒为主的称为超细粉碎机械。 常用的破碎机械有锤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粉磨机械有雷蒙磨、轮碾机、筒磨机、振动磨、高压锟式机等。超细粉碎机械有行星球磨机、搅拌磨、气流粉碎机等;下面主要讨论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的

GMP-滑石粉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定滑石粉检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合格的滑石粉投入生产。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进厂的辅料滑石粉的检验。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对生产所需的辅料滑石粉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内容 4.1仪器和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分析天平、锥形瓶、量杯、坩埚等。 4.2试剂及配制 4.2.1石蕊试纸:取石蕊粉末10g ,加乙醇40ml回流煮沸1小时,静置,倾去上层清液,再用同一办法处理两次,每次用乙醇30ml,残渣用水10ml洗涤,倾去洗液,再用水50ml煮沸,放冷,滤过,将滤纸窄纸条浸入上述液体中,取出,晾干,密封,备用。 4.2.2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4.2.3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4.2.4亚铁氰化钾试液:取亚铁氰化钾1g,加水10ml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4.3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溶解。

4.4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置铂坩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4.5检查 4.5.1酸碱度: 取本品10g,置100ml烧杯中,加水50ml,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滤过,将石蕊试纸浸入滤液中,应显中性反应。 4.5.2水中可溶物: 取本品2g,置100ml烧杯中,加水30ml,搅匀,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散失的水分,放冷,滤过,滤渣用水5ml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置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超过5mg(0.1%)。 4.5.3酸中可溶物: 取本品1g,置50ml烧杯中,加入稀盐酸20ml,搅匀,在50℃水浴中浸渍15分钟,滤过,量取滤液10ml,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在水浴上蒸干,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超过7.5mg(1.5%)。 4.5.4铁盐: 取本品10g,置100ml烧杯中,加水30ml,搅匀,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滤过,滤液加稀盐酸与亚铁氰化钾试液各1ml,不得即时显蓝色。 4.5.5炽灼失重: 取本品1g,置在600~700℃恒重的坩埚中,在600~700℃炽灼至恒重,减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摘 要:介绍了纺织品色牢度中变色灰色样卡、沾色蓝色样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色牢度仪器评定的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主要分为两种:色牢度目测评定和色牢度仪器评定。 1、色牢度目测评定 色牢度目测评定是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的。通常采用变色和沾色灰色样卡,以及蓝色羊毛标作为评定标准。 1.1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由五对无光的灰色小卡片(或布片)组成,分为五个牢度等级,即5,4,3,2,1,在没两个等级中再补充半级,即4-5,3-4,2-3,1-2,合称五级九档灰卡。每对的第一组均是中性灰色,其中仅5级的第二组成相一致,其他各对的第二组成在色泽上依次变浅,色差逐级增大。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本灰卡适用于GB 、 ISO 、AATCC 、DIN 、BS 、JIS 、 EN 标准中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

变色评级时,将原样与试后样按同一组织结构方向并列置于同一平面上,灰色样卡也置于其旁,然后在上面放一个中性灰色遮框,使灰色样卡与试样面积相同,在规定观察条件下,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试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试样牢度等级。 1.2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沾色灰卡由五对无光的灰色或白色小卡片(或布片)组成,同样分为五级九档。每对的第一组成均是白色,其中仅五级的第二组成相一致,其他各对的第二组成依次变深,色差逐级增大。 GB 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本灰卡适用于GB 、ISO 、AATCC 、DIN 、BS 、JIS 、EN 标准中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 变色评级示意图 1-灰卡 2-原样 3- 灰卡中的一对纸片4- 试 沾色评级示意图 1-沾色灰卡 2-相邻的两对小纸片 3-试前贴衬 4-试后

滑石粉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滑石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滑石粉的检验。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检验中心主任、质量检验员。 内容 1 品名:滑石粉 2 取样:照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6074)取样。 3 检验依据:滑石粉内控质量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4002)。 4 性状 仪器与用具:烧杯。 操作方法 4.2.1从取样样品中取本品10g,置洁净的白纸上,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鼻闻气微,无味。 4.2.2取本品各0.1g,分别置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至刻度,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发现均有滑石粉颗粒。 5鉴别 试剂:氟化钙、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 试液 镁试剂:取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0.01g,溶于4%氢氧化钠溶液1000ml中,摇匀,

即得。 操作方法 5.3.1取本品粉末0.2g ,置铂坩埚中,加0.2g 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ml ,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观察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5.3.2取本品粉末0.5g ,置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4→10)10ml ,盖上表面皿,可调电炉上加热至微沸,不时摇动烧杯,并保持微沸4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滤过,用水洗涤残渣4~5次。取残渣约0.1g ,置铂坩埚中,加入硫酸(1→2)10滴和氢氟酸5ml ,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加水10ml 使溶解,取溶液2滴,置小试管中,加镁试剂1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10)使成碱性,生成天蓝色沉淀。 6检查 酸碱度 6.1.1仪器与用具:可调电炉、架盘天平、漏斗、量筒、滤纸、烧杯。 6.1.2试剂及试液:石蕊试纸。 6.1.3操作方法:取本品10g ,放入250ml 烧杯中,加水50ml ,在可调电炉上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滤过,滤液遇中性石蕊试纸应显中性反应(石蕊试纸不变色)。 水中可溶物 6.2.1仪器与用具:可调电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量筒、滤纸。 6.2.2操作方法:取本品5g ,精密称定W 样后,置100ml 量杯中,加水30ml ,在可 调电炉上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用慢速滤纸滤过,滤渣加水5ml 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置已恒重的表面皿W 皿中,蒸干,在105℃干燥1小时,称定重 量W 可,遗留残渣不得过5mg (%)。 样 皿可)(遗留残渣W 5W W ?-= 酸中可溶物 6.3.1仪器:电子恒温水浴锅、节能电阻炉、电子天平、坩锅 、干燥器。 6.3.2试液 稀盐酸:取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稀硫酸:取硫酸,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水质检测标准、检测方法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2-1 HJ/T341-200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2007-5-1 HJ/T342-2007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3-2007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2007-5-1 HJ/T344-2007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5-2007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6-200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2007-5-1 HJ/T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2005-11-1 HJ/T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6-2005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7-2005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8-2005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9-2005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200-2005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132-2003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2004-1-1 HJ/T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7-2003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8-2003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9-2003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0-2003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1-200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2-2003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3-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4-2003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86-2002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2002-7-1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2001-12-1 HJ/T71-20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002-1-1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常用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归纳

常用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归纳 摘要:详细介绍了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唾液色牢度的测试原理和具体方法。 1、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检测 原理:将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盛有洗涤液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下,经机械回转搅拌,然后冲洗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 试样准备:剪取一块或两块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试样应包含样品中所有颜色。试样夹于贴衬织物之间,沿短边缝合,形成组合试样。 试剂: 试剂一:皂片,含水率不超过5%; 试剂二:合成洗涤剂,无水碳酸钠(化学纯)。 贴衬织物:需两块,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种纤维制成,第二块由下表所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是混纺或交织物,则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试验步骤:启动试验机(如下图),经规定时间后取出组合试样,用冷三级水清洗两次,然后再流动冷水中冲洗10min,挤去水分,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60℃一下的空气中干燥。 结果评定:在标准光源下,分别用评定变色用,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适用标准:GB/T 3921.1-3921.5,ISO 105 C01-C05,AATCC 61。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 2、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检测 原理:将供试验的染色织物和标准色同时在日光灯光线下曝晒,然后将试样的褪色程度与色样的褪色程度进行对比,得出评价。 方法:在通常的试验中,其照射光源是以日光为基础,但日光照射的试验周期长,使用不便,故实际中多采用人工光源。按光源主要分为两种:日光法和氙弧等试验仪法。 2.1日光法:试样与八个蓝色羊毛标准同时在不受雨淋的规定条件下进行日光曝晒,一段时间后,将试样与八个蓝色羊毛标准进行对比,评定耐光色牢度。 试验设备:曝晒架,并盖以玻璃窗。 试样尺寸:织物不小于60mm×10mm,紧赋予硬卡上。

国际粉体颗粒筛目粒径对照表

国际粉体颗粒筛目粒径对照表 石墨筛网目数与粒径的计算和对照: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寸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一般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比如,800目的筛网的孔径为19微米左右;200目的筛网的孔径是75微米左右。由于存在开孔率的问题,也就是因为编织网时用的丝的粗细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存在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和日本标准三种,其中英国和美国的相近,日本的差别较大。我国使用的是美国标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通常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法。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目”的含义也难以统一。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等效体积颗粒的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以μm 或mm表示。 用目数来恒量粉体的颗粒大小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粒径(D50,D97)来表示颗粒大小,用目数折算最大粒径。如果大家看过日本关于磨料的标准JIS标准,就会觉得非常科学。他们的每个号的磨料均给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测定仪时的数据是不同的。其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③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粒度分布: 用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反映出的不同粒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数。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两种形式。区间分布又称为微分分布或频率分布,它表示一系列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累计分布也叫积分分布,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颗粒的百分含量。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① 表格法:用表格的方法将粒径区间分布、累计分布一一列出的方法。 ② 图形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形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③ 函数法:用数学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理论研究时用。如著名的Rosin-Rammler分布就是函数分布。

检验标准操作规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明胶空心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验准确。 范围 ●明胶空心胶囊 责任 ●质量控制处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质量控制处主管、质量控制处经理负责督促检查 相关术语 ●无 相关文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程序 1性状:本品呈圆桶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具有弹性的空囊,囊体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2 鉴别: 2.1 试剂配制 2.1.1重铬酸钾试液:取重铬酸钾7.5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 2.1.2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2.1.3鞣酸试液:取鞣酸1g,加乙醇1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本液应临用 新制。 2.1.4 钠石灰:即碱石灰,含变色指示剂的粉红色小粒,吸收二氧化碳后颜色渐渐变淡。 2.2 取本品0.25g,加水50 ml,加热使溶化,放冷,取溶液5 ml,加重铬酸钾-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生成澄黄色絮状沉淀。 2.2 取上述鉴别项下剩余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2.3 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草蓝色。 3 松紧度 3.1 仪器与用具:厚度为2cm的木板 3.2 试剂:滑石粉

3.3 测定方法: 3.3.1 抽取本品10粒,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者破裂。 3.3.2 把10粒胶囊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逐粒在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 的木板上,漏粉不得超过1粒。 4 崩解时限 4.1 仪器与用具:崩解仪、1000ml烧杯、温度计﹙分度1℃﹚。 4.2 操作:取供试品6 粒,装满滑石粉,分别置崩解仪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加入挡板,10分钟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溶化或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4.4 注意 4.4.1测试过程中,烧杯内的水温﹙或介质温度﹚应保持37℃±1℃。 4.4.2每测一次后,应清洁玻璃管内壁及筛网。 5 亚硫酸盐 5.1装置:铁架台、电炉、长颈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 5.2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5.2.1蒸馏装置须固定,并检查各处接头和塞子,不得漏气。 5.2.2防止加热时内容物冲出,所以须选择长颈圆底烧瓶,且电炉加热有控温装置,随时 调节加热温度。 5.2.3 馏出液滴管头应插入锥形瓶接收液液面下。 5.2.4 锥形瓶应先作65ml、100ml刻度记号。 5.2.5 馏出液蒸发时,应随时补充适量的水,蒸至溶液几乎无色。 5.2.6 50ml纳氏比色管使用前应检查配对。 5.3 试剂配制 5.3.1 标准硫酸钾溶液: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 2-﹚。 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0ug的SO 4 5.3.2 0.05mol/L碘溶液:取碘13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 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5.3.3 25%氯化钡:取氯化钡25g,加水适量使溶解,稀释至100ml。 5.4 操作:取本品5.0g,置长颈圆底烧瓶中,加热水100ml使溶化,加磷酸2ml与碳酸氢钠0.5g,即时连接冷凝管,加热蒸馏,用O.05mol/L碘溶液15ml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至溶液几乎无色,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筛分析法测试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汇总

筛分析法测试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本实验用筛析法和沉降法,以及激光法测粉体粒度分布。 一、实验目的 筛析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分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本实验用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其实验的目的是: 1、了解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2、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基本原理 1、测试方法概述 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析法适用于约10mm至20μm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过去,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m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1cm长度上的孔数或1cm2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筛析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mm的筛子作为基筛,以优先系数及20/3为主序列,其筛孔为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CPE质量检验 目录 一、原料检验 1.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2. 原料采购标准 3 .原料标准和试验方法 4. 原料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5. 原料的分析 6. 原料的采样 7. 原料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二、中间控制检验 1. CPE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2. CPE中间控制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液氯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4. 中间控制项目的分析 三、产品检验 1. 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 2 .产品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氯化聚乙烯的分析 4. 产品结果的判定 5. 产品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6. CPE采样 7. CPE用包装袋采购及检验规定 四、分析专用仪器信息、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分析专用仪器 2. 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与分析专用仪器安装相关的公用工程 4. 分析专用仪器目前使用状况

六、需要青岛海晶提供的资料 1. 原料标准及试验方法 2.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3. 分析专用仪器档案资料(仪器说明书,采购资料,使用状况等) 4. 分析试剂和玻璃仪器采购厂家信息 CPE质量检验 一、原料检验 (一)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 LG公司HDPE 熔融指数MI5(CE6040)=0.45±0.05g/10min 190℃ MI5(CE2030)=1.5~2.0 g/10min 190℃ MI5(CE2080)=1.4±0.2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2% ≤63μm <5%(CE6040)<15%(CE2030) 125—315μm >60%(CE6040)>50%(CE2030/CE2080) 125—250μm >55%(CE6040)>45%(CE2030/CE2080)熔点(DSC)法133℃—139℃(CE6040) 131℃—137℃(CE2030 GE2080)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三厂HDPE 熔融指数MI5(L0555P)=0.50±0.10g/10min 190℃ MI5(L2053P)=1.6—2.4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5% 过筛 <125μm ≤5% 熔点(DSC)法136℃—139℃(L0555P ) 131℃—136℃((L2053P) 三星TOTAL株式会社 N220P)=0.60±0.10g/10min 190℃ 熔融指数MI5( ( MI5((N230P)=2.0±0.20 g/10min 190℃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42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1048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12704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14644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17592.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17593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01026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细度单位中”目”和”毫米”的换算(精)

目是指一平方英寸上可以打多少个孔(眼,也就是目),就是多少个目。目数越多,每个孔的直径就越小,因此经常用目数来表示粉体的细度。 1米(m)=100厘米(cm); 1厘米(cm)=10-2m =10毫米(mm); 1毫米(mm)=10-3m =1000微米(um); 1微米(um)=10-6m=1000纳米(nm); 1纳米=10-9m。【病毒大小约100纳米】 纳米(nm)=[10的-7至10的-9次方米]之间=细度大小折合目数单位换算约18万目~1800万目。 微米(um)=[10的-6次方米以下]=细度大小折合目数单位换算约1.8万目以下。微米之极限细度是18000目。 趋纳米=微纳米=[10的-6次方米]至[10的-7次方米]之间=18000目~180000目之间。

所谓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即筛网的网孔数,物料能通过该网孔即定义为多少目数:如200目,就是该物料能通过1英寸×1英寸内有200个网孔的筛网。以此类推,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孔尺寸标准目数 4.75mm 4 4.00mm 5 3.35mm 6 2.80mm 7 2.36mm 8 2.00mm 10 1.70mm 12 1.40mm 14 1.18mm 16 1.00mm 18 0.850mm 20 0.710mm 25 0.600mm 30 0.500mm 35 0.425mm 40 0.355mm 45 0.300mm 50 0.250mm 60 0.212mm 70 0.180mm 80 0.150mm 100 0.125mm 120 0.106mm 140 0.090mm 170 0.0750mm 200 0.0630mm 230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一. 目的: 二. 范围: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四. 尺寸检验原则 1.基本原则: 2.最小变形原则: 3.最短尺寸链原则: 4.封闭原则: 5.基准统一原则: 6.其他规定 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2.湿度 3.清洁度 4.振动 5.电压 六. 外观检验 1.检验方法 2.检验目距 3.检测光源 4.检测时间 5.倒角、倒圆 6.批锋、毛刺 7.伤痕 8.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 11.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

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1.基本要求 2.检验方法: 3.测量方向 4.测量部位 5.取样长度 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 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 1.基本要求 3.检测方法 十.螺纹的检验 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 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 1.来料检验 2. 成品检验计划 十二.判定规则 附注: 1.泰勒原则

一. 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Q/HXB 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 Q/HXB 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HXB 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实验室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食品中滑石粉检验标准/方法GB/T 21913-2008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镁空心阴极灯) 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0、0.50、1.0、2.0、3.0、4.0、5.0mL,镁标准使用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氯化锶溶液稀释定容,配制成0.00ug、0.20ug、0.50ug、1.00ug、2.00ug、3.00ug、4.00ug、5.00mg/L 的标准系列溶液。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均匀试样0.5g-1.50g,放入聚四氟乙烯塑料坩埚中,加入15ml混合酸,盖上盖,置电板加热,消化1h-2h,至消化液无色透明为止。取下坩埚,冷至室温。用少量蒸馏水将坩埚固体残渣完全转移到定量滤纸上,过滤,用少量蒸馏水约每次50ml冲洗4次。将滤纸和纸上固体共同置于聚四氟乙烯塑料坩埚中,加入10ml混合酸和3ml氢氟酸,置于电热板上缓慢加热消化1h-2h,至无色透明。待坩埚中液体接近干时,取下冷却。用氯化锶溶液将消化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氯化锶溶液适当稀释后上机测定,滑石粉含量1%左右的试样一般稀释10倍。同时做空白,空白只加混合酸,不加氢氟酸。 测定 仪器参考条件:波长285.2nm,仪器狭缝、空气及乙炔的流量、灯头高度、元素灯电流等按仪器说明调节。适当调节燃烧器角度,使仪器测量线性范围的上限超过5.0mg/L。将上机测定用样液、空白液和镁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导入火焰进行测定。 镁曲线标准系列曲线见后附。 计算公式X=(C1*5.27/m1*1000*1000 )*100 式中:X-试样中滑石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C1-测定用试样液中镁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1-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f1-试样消化液稀释倍数;5.27-镁换算为滑石粉(3MgO﹒4SiO2﹒H2O,相对分子质量379.3)的系数;m1-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序号样品编号 m1 (g) V1 (mL) C1 (mg/Kg) 结果(g/100g)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 检验员: _______________ 检测日期: _______________ 复核人: _______________ 复核日期: 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