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纪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后,借鉴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它追求的是一种经验性的客观知识。实证原则被孔德誉为是人类历史上三种思维方式[2]中最高的阶段,并进而认为自己完成了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场最有意义的革命。他宣称:“现代社会性使工业生活越来越占优势,因此它应有力地支持伟大的精神革命。这种精神革命已将我们的才智最终从神学制度提高到了实证制度的阶段。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撰写,受益于从去年开始参与“正来学堂”的学习。初稿完成后,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所提出的中肯的修改意见,对于本文进一步的完善,有着启发意义。尤其值得提到的是,邓正来老师对本文的悉心指正,使本文的修改过程避免了许多弯路。当然,文中出现的全部问题,仍由作者本人负责。

种每日每时实际改善人类条件的积极趋势,在一神论条件下不仅总是与宗教空见(它总是和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目的有关)格格不入,而且这种活动必然最终激起人们彻底地自发地普遍反对神学哲学。”[3]

但在实证的二元论的分析范式中,一个亘久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植根于人与自然关系之中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否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中用来思考社会问题。区别于孔德的

实证方法论,韦伯把社会学视为是一种探讨人主体的社会行动的理论。与迪尔凯姆把社会现象当作物看待不同,韦伯认为社会现象与物理现象是根本区别的,因为社会现象的实质是社会行动的表现,而社会行动是有主观意向性的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活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属性也就表现在行动者们在意向性上的关联性。正如韦伯所说,“行动的个人赋予其主观意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行动既可是公开的,亦可完全是内心的或主观的;既可是在某种情境下的积极的作为,亦可是在特定情况下对这种介入的有意回避或被动默许。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动考虑到他人的行为,并且在其行为过程中也是以他人行为为目标的行动。”[4]只有具有意向性的行动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纯反应的或者机械的行为被排除在社会学研究之外。社会学上有意义感兴趣的行动是采取一定的态度,追求一定的目标,委身于一定的价值的行动。

在韦伯之后,常人方法学坚定地把社会学的立足点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明确主张用日常人或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法、人与人交往互动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不仅社会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日常生活,而且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社会学同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是一种日常关系,也应该用日常人的眼光和方

法去解释。要概括常人方法学的“方法论”,最适当的一句话就是胡塞尔的主张—“回到事情本身”。

常人方法学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行动的局部性,即行动是在场景中组织而成的。这一主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任何社会行动都处于一个场景之中,这是行动的空间局部性。其次,在任何特定的场景中,场景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和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也就是说,行动和场景不仅是“空间局部的”,而且是“结构局部的。”第三,局部性行动具有“局部的索引性。”加芬克尔曾说,“我使用常人方法学一词,就是用来指对日常生活中有组织、有技艺的实践所产生的作为权宜性的、正在进行的成果的索引性表达和其他实践行动的研究。”[5]

针对社会学中的这些理论取向,在布迪厄看来,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常人方法学都有着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困境,其显著的缺陷就是“二元对立”的或者说片面的思径方式。换言之,它们都没有将理论指向自身的局限,所运用的逻辑框架也是外在于它们自身的。因而,他们都无法揭示社会世界的底蕴与被掩盖的深层结构性本质特征。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构成社会宇宙的各种不同的社会世界中那些掩藏最深的结构,同时揭示那些确保这些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6]

社会学传统中的分析范式,布迪厄将之归纳为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社会物理学的方式”;一种是“主观主义或建构主义”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在观察社会事实以及解释社会现象时,都存在着弊端,需要加以克服。社会物理学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物,一种客观的结构性的表象,是可以被观察者从外部所测量、勾勒、观察到的关联结合。布迪厄认为,客观主义立场的危险在于,观察者所观察到的规律、概率等社会表象,仅仅是一些观察者自身建构的主观性,而没有考虑到这些规律的生成性原则,所以容易将自身建构的认识论原则与模式应用于现实,演变成所谓的现实本身。[7]客观主义只能从消极的意义上来把握世界和现实,“最多只能用‘学究’式的对实践的思考来替代行动者的立场,而这只不过是对分析者建构的模式的执行操作而已。”[8]在主观主义或建构主义者看来,社会世界就是行动者有组织、有目的、有意图、有筹划的产物,也就是一“建构”的社会产物。行动者个人无比的机警灵动,是富于技巧与智慧的社会主人,社会仅仅是在他们的游戏中涌现出来的必然结果。而社会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陌生的外在的客观之物,而是亲切的、熟络的、可以自如行为的场。固然,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对于社会物理学的僵化的结构作用有着有益的反动功能,便于发现实践中的过程与意义特征,从而强调了行动者的能动作用,体现了社会世界的动态性一面。但在布迪厄的解读当中,主观主义或建构主义的立场也具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他们眼中,社会结构只是一些策略和分类行为的聚合,是行动的意图产物,这就无法说明社会结构应该固有的使动性或者说是韧性;其次,从根本上来说,意识到行动的能动性,但建构主义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他们并不能发现行动过程本身被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根源,以及所遵循的客观原则是什么。[9]无论是社会物理学的客观主义,还是建构主义的主观主义倾向,都是将“客观”与“主观”对立起来加以看待与理解,因而就无法真正实现阐释社

会现实的目的。在这里,一方面,我们需要明晰“初级客观性”与“次级客观性”结构性的存在,并且知道它们是实实在在地在发挥着作用。在布迪厄那里,初级客观性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次级客观性则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10]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行动者的意识与阐释的意义是社会世界完整性的一个基本要素。所以,必须要突破以上两种解读社会的方式。

在明确了社会学研究存有的问题以及对之进行了批判性梳理的基础上,布迪厄还提出要反对目前学术界两种彼此对立又相互交错的社会研究方式,也就是“唯方法论主义”与“唯理论主义”。前者可以被理解为是把对方法的反思与方法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脱离开来,出发点就是为了方法而锤炼方法。通常的作法就是将方法从对象中分离出来,把对象的理论建构等同于用经验指标和经验技术操作的问题,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只是为了给社会预先建构的对象披上一套科学的外衣,并没有达到真正科学认识对象建构的效果。在此基础的运作之中,一种“方法论帝国主义”(methodological imperialism)的倾向得以暴露,甚至于方法论逐渐形成为潜在的社会理论。[11]而对于“唯理论主义”的批驳,他认为,“理论不是一种预言性或纲领性的话语”,[12]这样的话语只是对其他理论的拼凑而成,目的是为无聊的理论争论而争论。在社会学的理论脉络中,典型的“唯理论主义”就是帕森斯的AGIL的理论模式,将整个社会纳入一个可以被分析的公式之中,进行逻辑的推演,从而将“逻辑的事物变成事物的逻辑”(马克思)。在布迪厄看来,理论应该以感知方案和行动方案的形式出现,只能在使之成为现实的经验研究中一展身手。[13]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理论只是一种“做法”,是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并形塑具体的科学实践。对一些具体应用中的概念,只能在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概念的历史性的建构中找到它们的源头,而不是在理论的视野中进行对比对照。这也正好应对了康德的一句名言,经过改造得,“没有理论的具体研究是盲目的,而没有具体研究的理论则是空洞的”。[14]

统而言之,在这里,社会学研究面对“社会物理学”与“建构主义”、“唯方法论主义”与“唯理论主义”的种种局限,布迪厄不但对之进行了理论上清理与批判,同时,他也给出了理论上的出路,那就是要重新理解和建构社会学本身。这就是他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所极力阐发的“反思社会学”。

在批判与反思社会学传统的固有缺陷的同时,布迪厄也就在建构他所称谓的“反思社会学”。而对“社会物理学”与“建构主义”以及“唯方法论主义”与“唯理论主义”的批判,只是他形成“反思社会学”的前奏。这也是布迪厄提出的解决社会学困境、甚至是导致社会学学科得以可能的理论出路之所在。这种社会科学,是一种“总体性社会科学”(total science),试图将人类的实践整合为基本统一的“总体性社会事实”。这样一种理论诉求,明显区别于以学科分工、领域分明、技术分殊为标志的旧式学科系统,追求的是对实践的现实经验的把握。“反思性”并非一个新创的概念,而是在学术传统中常存的一种思路,包括加

芬克尔、常人方法学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都提倡社会学的反思性,但布迪厄的创新之处在于赋予它以崭新的含义。就其本意来说,可以将“反思性”理解为是将有关学术实践的理论纳入到整个社会批判理论,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15]而从与其他理论的比较出发,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在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反思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个别的学者,而是根植在研究过程中的社会无意识与学术的无意识。因为,毫无反思地运用既有的概念、方法与操作的技术规范,就是没有看到,在其不可见的表面之下,隐含着社会赋予这些概念、方法与操作的技术规范以社会的无意识;第二,反思社会学不是某一个学者的事业,而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布迪厄有时候也称反思社会学为解放的事业,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所以必须得有集体性的参与方可成就之;第三,反思社会学的目的不是去试图破坏社会学的认识论保证,而是要去巩固它。似乎在布迪厄看来,社会学的问题不在于认识论,也不在于客观化的趋向,而是在于社会理论与概念系统所固有的社会性的根源。要真正使得社会学成为可能,就必须反思这些社会性的根源,揭示它、认识它,最后,使我们自己的解放成为可能。那么,影响社会科学采取类似如布迪厄所谓的“反思性”倾向的因素何在呢?这里涉及到的是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的客观性问题,布迪厄称之为“偏见”,严重导致了社会学偏离“反思性”的轨道。第一是个体研究者的社会出身与社会标志,这对研究工作的观注方式会产生影响;第二是研究者在学术“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在社会中的权力,这一处境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空间,权力的争夺会导致学术研究者之间产生差距与距离,从而影响研究的客观性;第三,就是唯智主义的偏见(intellectualist bias),这也是布迪厄理解反思性时最具有原创性的部分。这一偏见将社会世界看作是一个旁观的场景,是一系列需要我们去解释的符号,是被动存在的一些客观的物质实体和具体问题。这些理论上或者经验上的预设,很有可能导致我们接受它,并以之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从而去把握实践的逻辑。而在布迪厄看来,不对这些预设进行系统的批判,就可能瓦解实际的实践逻辑,达不到实践逻辑的真正把握。[16]在我们看来,反思社会学研究什么呢?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置身于客观世界之外,去研究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研究之中,客观对象是实际存在的,作为主体的研究者与客观对象是互不构成关系以及基于这些关系之上的意义的。这样,似乎,我们就可以得到客观性的知识,而这些客观性的知识因此就具有了权力的意蕴。布迪厄认为,这只是一种理想与虚幻。实际上,我们研究的不是客观对象,而是我们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也可以说,在我们研究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建构一个对象,社会世界中,并没有实存的纯粹客观对象物。

如果是这样,社会学的任务除了要分析研究者主体与客观对象化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对象化建构这一事实本身,同时也需要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也就是说,需要对社会学实践本身进行一次社会学检验,[17]即社会学的社会学。其实,这也就是前面所讨论到的,社会学研究需要揭示一些固有的社会预设,澄清一些背后的社会影响因素,而这里的旨趣也正如布迪厄所说的,力图“促使更多的人拿起反抗符号支配的武器”。[18]很有意思的是,在很多人批驳社会学知识不具有科学性时,认为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而就渗透了个人的主观性的认知。恰恰相反,在布迪厄看来,社会学能够借助自身有关社会的知识,从而避免了知识上的历史主义的循环;同时,社会科学本身也是在社会中被生产出来的,可以加以利用以控制社会决定机制的某些效果。因此,反思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所谓的“对象化的对象化”(objectivation of objectivation),就是要将社会学建构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布迪厄曾以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研究时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为例,说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使得一些社会关系与因素成为自然而然的存在并发挥作用。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布迪厄认为要进行两次决裂,第一次是和日常的常识观念决裂;第二次是和盛行于学术界的各种理论理性的观念决裂,要认识到理论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局限性,因而也就需要对这一实践作为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与批判。[19]就方法论而言,普遍认为,布迪厄采取的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结构主义近来备受诟病,原因在于没有将行动者纳入一个更为能动的体系之中,行动者的能动性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然而,布迪厄觉得,结构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试图摆脱一种实体论的思维方式,走向一种关系主义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从实体论到关系论的思维方式。这种看法是中肯的,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也是持这样的看法。[20]布迪厄所倡导的关系主义思维,无疑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从对语言的研究中,布迪厄发现,表达社会现实的常识语言常常有突出实体牺牲关系的倾向,而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了社会学方法论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对立,还有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现实的内容既体现在行动的现实之中,又体现在结构的现实之中,二者也就是体现在关系之中。[21]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在具体研究中的体现,就是引入了“场域”的概念。与吉登斯相似的是,布迪厄也反感在社会学研究中过多的形成命题式的观念,而主张使用界定清晰的概念去分析问题、去面对现实。[22]“场域”是一个关系的网络组织、一个关系的网络社会,按照布迪厄的话来说,“根据场域概念来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23]从分析需要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中的行动者,也可以说,每个行动者都处在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场域之中,都占据着一个位置,而这些位置又都对应着相当的资本形式。这些位置与资本形式都与其他的位置与资本形式处于竞争之中,都企图获得更好的位置以及更多的资本形式。

反思社会学可以被理解为是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解读方式,当然,也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注意到布迪厄再三强调的,反思社会学需要更清楚地揭示隐含的社会性因素,也就是思考“社会学的社会学”,我们还可以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来阐释反思社会学所蕴含的社会底蕴与学术立场以及学术的价值追求。

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现实主义取向的人文关怀,所谓反思社会学的旨趣部分地表现在理论的伦理情怀之中。因而,他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具有两种功效,一是科学性的,一是政治性的,要使社会中的行动者明白自

身的处境,从而泰然接受。“实质上,因为它是一门科学,所以就蕴含着一种伦理”。[24]在布迪厄后期的研究中,有一项关于“社会疾苦”(social suffering)的研究项目,目的在于使那种未被阐述、备受压抑的话语昭然若揭,把社会上难以明言的病患转化成清晰可辨的症候,从而可以用政治的手段加以治理。[25]在回答展开这项研究的动力时,他说,“背后的动力之一就是一种朴素的伦理情感”[26]同时,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他还论述到,“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家,不去介入、干预,恰如其分地认识到各自学科的局限,而是袖手旁观,这是对良心的背叛,是让人无法容忍的选择。”[27]在这里,布迪厄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展开社会学的研究,不应该忽视对幸福、公正问题的讨论。而在其中,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如果没有一种伦理的情感,没有一种社会的良知,所展开的讨论也就不可能真正深入下去,从而体现出社会的价值、达致社会改良的功效来。从以上意义来说,自然而然,布迪厄将社会学称之为是一种解放的工具,并因此是一种慈悲(generosity)的工具。[28]

布迪厄早期所进行的大多是田野性的经验研究,主要是他在阿尔及利亚进行的田野调查工作。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对立一直是社会学学科中的一个现实,两方各执一端,相互抵忤。而在布迪厄看来,这是一个虚假的对立,反映了社会中的分层等级制。他主张理论建构与实践中的研究操作之间的融合,使理论工作与经验研究彼此以最彻底的方式相互渗透。[29]在解释并反省他早年在阿尔及利亚所进行的实地研究时,他说,“在这场骇人听闻的战争中,只做一个参与性观察者是有愧疚的,我想有所作为,以消除我在良心上的愧疚......这种多少有些令人不悦的感受在学术领域也有所表现,可能这正是我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活动的理由。我无法满足于仅仅阅读几份左翼报纸或签署几份请愿书;我必须以科学家的身份来做些事......我不能满足于只是读读书、去图书馆。”[30]“社会科学只有拒绝迎合社会让它充当合法化或社会操纵的工具的要求,才能构成其自身。社会学家只能借助自己研究的逻辑来确立自身的地位,也许他们会为此伤感痛惜,但除了这种逻辑,他们并没有别的,没有他人委托的工作或赋予的使命”[31]很明显,布迪厄在这里表现出一个社会学家的良知与潜在的社会批判意识。理论不仅仅只是逻辑的推演,它还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通过参与、体认、观察、感受所敏锐捕捉到的社会性知识。在这其中,你甚至如布迪厄所说的,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情感流露,从而导致你更多地去了解真相、观察社会、体会现实。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布迪厄上述思想的是下面这段话,“只有当客观对象化过程包含了对推行这一过程(即对象化过程)的观注点本身进行对象化时,它才有成功的机会。简言之,在‘参与观察’和客观主义之间的常见选择,只能妨碍我们把握‘参与性对象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前者必定以一种神秘化的方式沉浸于所研究的社会之中,而后者则对所研究的世界采取一种绝对(专制)的观注。......最具批判性的社会学正是那些预先假定并暗中蕴含了最彻底的自我批判的社会学。把从事对象化工作的学者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既是充分彻底的客观对象化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只有当观察者本身被视察,只有当社会学家也成为客观化的对象时,而且不仅是它的社会身份,它自身被生产的社会状况,以及因此产生的‘它的心智的局限’要成为研究对象,甚至它所从事的客观对象化的工作本身,

在这一工作中隐含的利益,以及它未来将会带来的利润,都成为研究的对象,社会学家才有可能成功地完成客观对象化的工作”。[32]

不可否认,就如同马克斯·韦伯在倡导价值中立时所遇到的诘难一样,布迪厄这种张扬的人文批判情怀也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问。甚至连布迪厄自己也承认,他最好的朋友与学术伙伴也离开了他。当然,布迪厄所遭遇到的不仅仅是与学术固有规范与学术传统势力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他将“社会学的社会学”引向他所存在的“场域”,对自身以及对这些“场域”本身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从而,引来了来自这些“场域”中处于支配位置的权力阶层的反感与质疑。但是,就学术意义而言,布迪厄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研究是得到公认的,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注意到布迪厄所展开的批判性的维度,更多的是基于他丰富的经验研究,尤其是在阿尔及利亚长年进行的田野调查以及在自己的家乡所开展的研究。因此,这样一种批判的视野,就具有了更为有力的经验性的支撑,而不是形而上学式的空谈与愤青式的不满。

在这里,如果说社会学需要反思意识的话,那么,布迪厄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充足的论证,甚至于将社会学限定为是一种反思性的社会学。[33]社会学的批判意识与社会学的反思意识是不可分的,批判一方面是面向具体现实的理论的清醒、面向现实挑战的理论的勇气、面向现实困境的理论的自觉、面向现实不公正的理论的良知、面向民众幸福的理论的皈依;另一方面也是指社会学需要面向自身的理论的自我意识,既需要对自身的理论取向与理论诉求有清醒的意识,也需要对自身研究的理论对象有深入的反思,也就是说,社会学需要就自己对自己开展反思与批判。

注释:

[1]参见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迪

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 三种思维方式分别是指神学的或虚构的思维;行而上学或抽象的思维;科学

的或实证的思维。这三种知识分类图式虽然能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知识内在发展的进路,但是,我们不能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解读这种图式,因为,就知识本身而言,是不存在高低强弱之分的;同时,这三者也不是截然分离的,彼此之间也存有着复杂的关联。

[3] 奥古斯特·孔德,《实证精神讲话》,引自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第8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斯·韦伯,《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第88页,1947年牛津出版,引自帕森斯《社会理论》第173页,转引自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31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Garfinkel, Harold.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6]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6页,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 同上书,第8页。这里的论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知识的有效性,更抽象讲,就是一个认识论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基于自我而展开去的属于个人的知识问题。

[8] 同上书,第8页;刘少杰,《西方社会学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同上书,第10页;邓正来先生曾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做过杰出的分析,参见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第1—2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 同上书,第7页;同时参看Bourdieu, P. 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31页,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 同上书,第213页,并参看邓正来,《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第1—38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214页,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4] 同上书,第214页。

[15] 同上书,第39页。对于“反思性”概念的理解,也即“reflexivity”的含义,有人译为“否思性”,就是指学科自主性所必须面对的自我否思、自我指涉、自我反思。这里,“反思性”是外在性的指涉,而“否思性”则更多强调内在性地自我指涉。

[16] 同上书,第42页。布迪厄对实践逻辑的阐述是非常精彩的,在《实践感》一书中,结合经验性的研究,他展开了对实践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常态的研究。

[17] 同上书,第98页。

[18] 同上书,前言二。

[19]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2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 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15-20页,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2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22]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3]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133页,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 同上书,第260页。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延续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一种人文主张,更是对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社会学的直接回应。不应该将对幸福与公正的追求仅仅诉诸于伦理学,社会学在这里也应该有着自身的责任,或者说是一种道义。

[25] 同上书,第263页。对“社会疾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工作,可惜,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布迪厄并没有对此展开他的论述。

[26] 同上书,第264页。这里的问题直接涉及到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这一研究态度了。我认为,对“价值中立”这一概念需要做出正确的理解,它至少

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经验科学与价值中立的关系;二是理想类型与价值中立的关系;三是研究态度与价值中立的关系,见刘拥华,《何谓价值中立:论价值中立概念的三重意蕴》一文,未刊稿。

[27] 同上书,第265页。

[28] 同上书,第278页。在这里,布迪厄对社会学寄以厚望,这一点类似于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理解,他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学来整合社会。布迪厄将社会学作为一门工具、一门技艺来看待,其所蕴含的社会改良意识是十分明显的。 [29] 同上书,第37页。布迪厄是这种主张的最彻底的践行者,作为巴黎高等师范的哲学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转向社会学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30] 同上书,第35-36页。这段话对于今天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们,无疑是当头一棒。当然,布迪厄的这种取向,也是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种道德基准。而对于中国社会科学而言,尤其需要在这方面做出反思,可以参见邓正来,《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 同上书,第323页。

[32] 同上书,第283页。这段话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主义”取向的严厉驳斥,我用在这里,只是为了表明布迪厄的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诉求。 [33]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发表于《中国书评》2005年第3辑。

社会学4大研究理论

第一组:心理动力学理论又称心理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他认为人格的重要层面是来自于深深埋没的潜意识与欲望。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Sigmund Freud ( 1856-1939) 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今属捷克。 出生日期:1856 5 6 逝世日期:1939 9 23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同年,开始使用精神分析这个术语;1900年,出版代表作《释梦》1909年,受邀赴美,获世界性影响。 1923年,理论完善后期,攻击趋力;人格水压模型。 理论要素:决定论思想、潜意识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趋力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心理动力理论: 概览一套对人性的哲学性描述。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集中于引发行为的潜意识因素,鼓励移情的使用以期获得潜意识信息,创造治疗师与来访者的链接。一套人格发展理论。一门关注潜意识、从深层动力了解人性的心理科学和理论。一个心理学派或心理治疗理论取向。一套系统的心理治疗的方法。通俗地讲,心理动力分析是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之一。(社会工作者利用来访者存储于潜意识的童年早期性的影响,能够找得到成年后的情感问题的成因。) 心理动力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1.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 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 3.客体关系理论 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 5.人格结构理论 1.潜意识理论——心理分层论 弗洛依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而且是主动地运作,人却没有觉察到,这便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心理分层论1)意识:表层,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2)前意识:浅层,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3)无(潜)意识: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1)生本能(Eros) a自我保存驱力:呼吸、吃喝、排泄 b种族保存驱力:性—利比多(LIBIDO) 2)死本能(Thanotos)攻击驱力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根据生物的观点,即认为生物有自我保护和种族延续两种目的,将本能划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后者是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核心。到后期,他认为这两种本能其实可归结为一种,就是生本能,或成为性本能。而与之对立的,是一种破坏本能,或称为死的本能。因此人最基本的本能只有两种:生本能死本能3.客体关系理论客体(object)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指的是对我们心理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人,通常首先是父母或祖父、祖母辈的养育者,其次是兄弟姐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他成年后是否具有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能力,取决于他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客体关系。一个始终能够得到充分并且恰当的关爱的孩子,就能够建立对生活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能够拥有基本的自信。反之,则容易陷入焦虑和自卑之中。弗洛伊德最初使用客体这一概念时是与内驱力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内驱力比作人类心理活动的能量,且这一能量是有指向性的,既指向某一个客体。如,通常一个婴儿的内驱力指向首先是对母亲的,其次是父亲。弗洛伊德将内驱力指向特定客体这一现象叫做心理能量的"投注(Cathexis)",但心理能量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直接通过空间投入或传递给外部客体,他所能传递的只是各种各样的想法、记忆、幻想以及感情等心理活动的产物。因此,对某一客体投注越大,这个客体就越重要。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通过对儿童成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和回朔成年神经症患者的童年经历,弗洛伊德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现了无论在任何文化背景或任何种族中都共有的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结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口欲期( 0一1岁):弗洛伊德将婴儿期称为口欲期。(2)肛欲期(约2—4岁):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 (3)俄底浦斯情结期(4-6岁),又称性蕾期或性器期(phallic stage)。 5.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晚年又进一步修正了他的潜意识学说,提出了人格结构的理论。他用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结构来阐述人的精神世界。 本我/新生儿出生时自我/出生后发展超我/4岁后逐步形成 原始本能协调本我与超我社会道德、法律以及良心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 自我的防御机制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动力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发现、解释潜意识;提供了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对人类行为增强了解释力。局限:泛性论;过度强调生物学因素,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决定论思想不符合现代科学。 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一、选择题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该关系存在于个人意识和意志之外,它并非人们之间互动或主体间的纽带。场域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个人所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福柯 B.布迪厄 C.卢曼 D.科林斯 E.舒茨 【答案】B 二、填空题 1.“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它更多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______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答案】布迪厄 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对的重新说明,它试图解释的是______,在各类行动者有目的的行动之下,社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社会秩序

三、名词解释 1.布迪厄(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此外,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

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

前言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 引言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 三、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引言 一、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两条途径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化及其发展阶段 三、“新兴”教育社会学的确立与多元化取向 四、教育危机时代的教育社会学 五、社会学微观革命与新教育社会学的崛起 六、当代社会学趋势与教育社会学的综合 第三章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引言 一、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 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 三、教育社会学的解释学取向 四、对教育社会学三种理论取向的判读 五、结语: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近趋势 第四章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 引言 一、现代性: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 二、后现代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 三、全球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扩展与强化 四、结语:寻找全球性话题 第五章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引言 一、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论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中的地位与功能问题 三、中层理论对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的分析框架 四、结语:教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六章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引言 一、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 二、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三、教育中的社会选择与分层 四、结语:谁在教育中获益? 第七章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 引言 一、从社会分层的观点看中国的社会现实 二、“文化屏障”的形成与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有助于谁向上社会流动

四、结语:学校是一种再生产性机构吗? 第八章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 引言 一、学校教育制度:民主神话的背后 二、学校教育功能:文化和社会再生产 三、反学校文化现象:冲突中的平衡 四、仪式与神话的双向建构:平衡中的冲突 五、结语:殊途同归——制度分析 第九章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 …… 第十章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研究 第十一章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变革动因分析 第十二章教育阐释学之一:教师与教育变革 第十三章教育阐释学之二:校长与教育变革 第十四章教育阐释学之三:学生与教育革新 第十五章教育知识社会学:本土化的思考与建构

《现代社会学理论》精.doc

《现代社会学理论》 一、结构 见书P7——P15页 第二章行动:社会安排中的意义和动机(构建理论) 韦伯和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1、韦伯:德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一位奠基性的人物,也是构建理论的奠基人。认为人总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动方式要看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行为以意义的。将社会行动体系分为四类:工具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对于非理性行为我们可以用直接性观察理解其行为的意义,而对于理性行为,我们以说明性理解其行为意义。对说明性理解要求在因果和意义两方面都必须是充分的。 2、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与韦伯同为建构主义经典理论的奠基人。认为社会的缘起在于其成员的心智中,考察的对象是个体的人及其境遇、行动。 3、符号互动理论:齐美尔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最突出的是由芝加哥大学米德发展起来的符号互动论。符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4、米德: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分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其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人类在描述自我时,既用主我“I”也使用宾我“me”。主我是思考着行动着的主体,宾我me是主我I所思考的那个客体的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面相,是他人对自我凝视的一种表达,社会经由宾我me进入个体,并且同时被主我I所建构和重构。符号互动论者讨论的互动是主我与宾我之间的内在对话,社会期待与个体的要求和表达在其中进行协调。一个发达完整的自我意味着,人们能够比较确信,自己赋予一个符号的意义与他人所赋予的意义大体一致。 5、戈夫曼: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主张一种拟剧视角,印象管理是其核心主张。其核心理论概念仍是自我。一是正式自我,它定位于社会情境中。正式自我是外在于人的,并寓于社会控制模型中,又是在与个人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第二是进行表演或印象管理的自我,这种自我是冲动的,情绪的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也正是在正式自我和表演的自我之间不断协调的过程。 6、现象学:现象学受韦伯的影响较大,代表人物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或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 舒茨对韦伯行动的意义与行动的动机是同一的观点提出的质疑,将行为的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因果动机和目的动机。 7、常人方法学:想要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代表人物,[美]加芬克尔,致力于对日常生活中例行性的平凡活动进行直接经验性的研究,认为这些活动的核心特质是反身性。 8、帕森斯:自愿行动。 9、哈贝马斯:把行动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沟通行动和策略行动,但主张这两种类型的行动都是理性的,可以被观察者理解的。沟通行动理性是为了平衡把理性行动仅看作目的性的或工具性行动的片面观点,沟通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成理解。 第三章理性:个人利益最大化 1、马歇尔:马歇尔体现了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功利主义社会学思想的基础。马从需求、个人欲望或目标的角度入手来说明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这个关键词来点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 2、帕累托:与马歇尔同时代的意大利政治经济学家,帕累托最优:成功的公共决策应该建立起一种个体效用的计算方法,应该明确地以全部人口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 3、交换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其核心假设是,人们会理性行动,争求价值最大化。 4、其他见书P95—96 第四章结构:决定经验的隐秘模式 1、弗洛伊德(略) 2、列维:原始的思维(略)

社会学建构的理论思考

社会学学科建构的理论思考 论文将主要从滕尼斯和齐美儿关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著作进行论述思考。同时为了避免观点的片面性,努力使文章做到尽量的的全面,会少量引用其他一些社会学家的理论进行对比参照。 纵观众多社会学家的著名理论可以发现两点共同点。理论的产生背景往往是之前两种或多种截然相反或者很极端的观点争论。他们的理论脱胎于已有理论,把极端绝对的观点进行整合,并有一定的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可是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当我们在讨论某位社会学家的社会学理论时,实际上涉及了很多前人的理论。(有个疑惑,难道他们意识不到太极端的东西是不对的吗?我们今天都知道不能极端。) 滕尼斯的思想来源主要是霍布斯和斯宾沙诺的哲学和自然法学说。此外十九世纪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特别是当时对古代社会和社会形态的研究,带给他很大启发。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围绕“共同体”和“社会”这两个概念建立。因此,理解这两个概念对滕尼斯社会学理论的把握至关重要。 《共同体与社会》是滕尼斯关于社会学的代表作。而它的产生背景就是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争论。一方面“我毫不伪饰的主张,在任何科学中,一个概念的系统是必要的。”(滕尼斯《社会学引论》,斯图加特,1931)。另一方面“经验的证实与校正,它必须不断重新求证其概念,检验并核实其演绎。它会不断的想到经验,认为被批判的纯化了的经验是所有实际认识的唯一源泉。”(滕尼斯《社会学研究与批判》,第二集,134页,1926)。 其中涉及两个基本概念“共同体”和“社会”。在对这两个概念的说明中,又引入另外两个概念“有机的”“机械的”。“这种关系本身,即这种联系,要麽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活,这便是公社的本质;要麽被理解为客观的和机械的形成物,这便是共同体的概念。”(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52页,1963年版)。 共同体和社会的意志类型是不同的。他将人们的共同意志分为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两种。本质意志是共同体所具有的意志类型。本质意志的特点是,它是基于情感动机,指的是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选择意志是社会所具有的意志类型,选择意志的特点是,主要是基于思想动机,指的是人们那种尽量排除感情因素的纯理智思维、个人目的性的打算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思考。 由于共同体和社会的意志类型不同,导致了它们各自的共同生活形式和特征的不同。共同体事情感动机型,在此基础上,它是一种整体意志的体现,其中的行动带有传统色彩,生活范围大多是家庭、乡村、城镇,以和睦的感情、伦理、宗教来维护本地网络,互动上呈密集型。结合形式是有机的。社会是目的动机型,

高等教育社会学三个主要理论取向

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取向 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 ) 一结构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时期,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教育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此功能学派由此产生。 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直接源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例如,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说”,19世纪的“社会有机体说”等。这种理论是对18、19世纪“功利主义”的反动,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归纳,后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发展,最后集大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并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虽然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冲突理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仍有重要作用。 二结构功能主义概念阐释 结构指结合、构造之意。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社会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它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共识理论(consensus)或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功能主义还被称机能主义。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 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源于对社会系统“均衡”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更容易些。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机构的功能分析”以达到社会的整合、平衡和稳定。 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创始人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后发展为两个分支学派,一派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另一派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一)早期功能论思想 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他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主要观点是那些能更好地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要比那些不能很好的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发展。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像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这个社会已经演化到相当的程度,其组成部分“器官”每一个都对社会的生存和维持发挥着正面的作用。认为适者生存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的结果。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第十五章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第十五章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布尔迪厄的思想渊源 一、法国社会学传统 布尔迪厄在20世纪60年代严厉批评了战后法国社会学一度抛弃了迪尔凯姆开辟的传统,盲目追随美国社会学的趋势,斥之为一种“新实证主义”。在他看来,迪尔凯姆学派对于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迪尔凯姆关于“应该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的思想,始终构成了一种与战后法国兴起的以萨特式主体哲学相抗衡的力量。 其次,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科学性的反复强调,尤其是他对社会学的各种认识论或元科学问题的思考,使他和法国认识论的传统殊途同归,有助于社会学家(特别是人类学家)避免一种依靠自发理论进行科学研究的极端经验主义倾向。 第三,迪尔凯姆晚年对人类社会中各种认知图式的研究,特别是他和外甥莫斯在上世纪初对分类形式进行的初步探讨,对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取向影响非常大,促使布尔迪厄关注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中发现社会支配现象的隐秘根源。 二、结构主义与关系论 布尔迪厄认为结构主义可以帮助社会学和人类学清除数学和物理学早已拒斥的实体论思维方式。在这方面,结构主义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的基础假定就是认为经验是一个关系系统。另外,布尔迪厄还将结构主义看作是迪尔凯姆以后的法国社会学传统的一个继承和发展。不过,在布尔迪厄看来,结构主义思潮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他努力通过分析实践、策略、惯习及其与客观结构的关系来克服结构主义的这些问题。 三、马克思与韦伯的学说 尽管布尔迪厄经常强调法国社会学的独创性,但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和美国社会学的“文化霸权”相抗衡,而不是要倡导一种狭隘的社会学“民族主义”。布尔迪厄对德国的两位学者:马克思和韦伯的著作也非常熟悉。当60年代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排斥韦伯的思想时,布尔迪厄却广泛地引用其作品,特别是韦伯关于宗教的功能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符号权力理论。而当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学说大肆攻击时,他却开始大量引述马克思的思想,包括马克思对文化的相对自主性的论述,对国家的分析,以及马克思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此外,韦伯关于社会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的舞台,以及马克思对实践的强调,都对布尔迪厄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四、哲学教育的影响 布尔迪厄始终认为自己身在哲学界,而不是在社会学界,哲学训练对于他的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直到今天,布尔迪厄还几乎每天都要阅读或重读一些哲学著作,特别是那些他十分认可和敬重的英国和德国学者的著作。这些哲学家为他提供了思考社会现象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在布尔迪厄看来,美国学术界中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分离状态对双方都是有害的,也是美国学术界缺乏批判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法国哲学制度以及哲学家一些特有的“惯习”也是布尔迪厄不遗余力予以抨击的对象。他认为,哲学家们往往鄙视经验研究,结果他们的批判往往只是在既有体制中进行的小打小闹,无关大局。如德里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第二节实践、惯习和场域 一、实践 布尔迪厄指出,存在三种理论知识,分别是现象学知识、客观主义的知识和实践理论的知识。实践理论与前两种理论知识的差别就在于,实践力量不仅关注由客观主义形式知识构建的客观关系系统,而且要考虑这些客观结构和主观性情倾向之间的辩证关系。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通过场域、惯习和资本这些基本概念,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 在布尔迪厄看来,客观主义是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社会世界。这样的认识往往被认为是科学

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

(一)质性研究及其特性 由于社会的变迁,学科领域与学派、研究内涵与方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在内涵和理论方面,传播研究汲取了来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及哲学的部分精华,在研究方法方面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使得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并存于该领域中。与有一整套可供参照的研究程序的实证研究范式不同,质性研究包括更多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省思的、行动的、过程动态的、参与的特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整理、统计资料程序或者分析资料获得结论的模式上,更关键的不同表现在各自认识世界的哲学层面上。 师从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经验主义大师休谟(D.Hume)和法国思想家孔德(Comte)的力主下,其认识论的侧重点在于以下方面: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如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被当成一种客体研究,而且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另外,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的感官能力是相同的,经由共同的感官经验可以保证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其研究目的是建立超越个人主观经验及信仰的客观知识,即无价值评价,不受个人因素(心理、态度、信仰、主观状态等)影响。 由于过分强调经验观察与实验,实证研究受限于经验及理论模式,缩小了研究的范围。对方法的执着及对思辩的避讳也同样使得实证研究技术化,趋于繁琐而难有长足进步。自70年代后,一种新的范式开始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简单地讲,这种研究范式“放弃数字;问问题时搜集的是句子,不是数字;搜集的资料是故事,不是数据;观察记录是笔记式的事件描述…这样的研究即是一般所谓质的研究”⑴。确切地讲,质性研究是“以长期、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运作”⑵。实证研究是对科学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它对什么是“社会真实”的知识,以及“社会真实”的知识如何产生的有不同的回答。而且质性研究“不隶属于任何单一的哲学背景、学术思潮或研究传统,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的特性”⑶。为质性研究提供学术思潮或研究传统的有现象学、象征互动论、韦伯的“理解”(vertehen)、自然主义、及行为发生学(ethogenics)等等。 在对“社会真实”的认识上,波普(Popper)认为“客观真实”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不管是否有人去研究发现它,它依然存在。然而,人类社会不同,人类社会生活是互动的过程及结果,不同的对象互动本来就不同,所以无所谓客观真实,既然没有客观真实存在,当然就不能被客观研究。同时既然没有客观的“社会真实”存在,研究者所能掌握的只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动的结果而已。因为强调个别主观经验及其无法独立的客观存在,这种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否决了实证研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切性,并指出了社会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即任何对“社会真实”的研究,必需基于生活其间的人们的主观经验。在这种认识论下,质性研究便无法排除研究者涉入的影响,而且意义与互动因人而异,因此研究只能是了解,不能控制实验或验证测试,更不能被复制。另外,质性研究认为企图分析并解释因果关系应该是自然科学范畴内的事,因为不同的事件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人的行为又是针对其个人意义而反应的,因此,人的行为不那么容易被预测。还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如个人心理动机、决策过程、或其他细密问题,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的,所以问卷调查在质性研究中并不适宜。质性研究还反对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研究,认为研究不是照菜单煮菜,没有弹性。概括起来,质性研究有以下特性:⑴透过被研究者的视角看待社会,只有掌握被研究者个人的解释,才能明了其行事的动机。但并不意味可以否决研究者“二度建构”的可能;⑵研究过程的情景描述被纳入研究中,场景描述能够提供深层发现;⑶将研究对象放置在其发生的背景和脉络之中,以对事件的始末做通盘的了解;⑷质性研究具有弹性,任何先入为主的或不适当的解释架构都应当避免,它采用开放或非结构方式;⑸质性研究的资料整理主要依赖分析归纳。在理论形成方面,Glaser和Strauss的扎根理论提供了分析、描述及分类的方向。 (二)扎根理论的渊起和理论背景 一般的质性研究不同的是,扎根理论强调明确的“社会学需要建构理论”的目标。在扎根理论被提出之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理论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这种两极化(即宏观理论与与贴近现实的经验性研究)加剧了理论与资料间的裂隙。扎根理论的创始人Glaser和Strauss声称其主张就是为了“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尴尬的鸿沟”⑷。事实上,他们所做的,正是弥补了质性研究过去只偏重经验的传授与技巧的训练,提供了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策略,以帮助研究者思考、分析整理资料,挖掘并建立理论。除此而外,Strauss还提出从文学的视角、戏剧的视角以及流行文化的视角扩展和解释社会理论⑸。扎根理论严格遵循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推理、比较、假设检验与理论建立等科学原则,但这并不是说,它无任何弹性可言,事实上,在遵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为求研究过程能反映社会现象,研究者视环境作出适宜的决策,如样本数量、理论性抽样等。扎根理论是一个一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假设的连续循环过程,研究过程中蕴涵着检验的步骤。从搜集到的第一份资料开始,研究者进行比较以刺激思考,以使全面而扼要地抓住所研究现象的主要特质。实用主义(pragmatism)对扎根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理论永远是暂时的,可以积累大量资料修正前一个扎根理论。理论是一种功用性的工具,它被用来烛照社会现象,帮助人们了解环境、解决困境,因此,理论没有什么神秘或神圣可言,它一直受到来自下一个理论的挑战或修正。在方法上,实用主义运用的是分解和综合的方法。受实用主义的影响,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分解与综合不断循环的过程:登录,即将所观察或访问到的资料逐字逐行分解,而撰写、整理备忘录时,则是一种综合回归的工作。这个过程也就是先将资料打破、揉碎,再整合在一起,综合出有条理、有逻辑关系的报告的过程。在实用主义影响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章节题库(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布迪厄(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此外,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学术生涯经由哲学、人类学到社会学,同时他个人也致力于批判性地吸收这些不同学科的主要思潮,从而构建起一种实践与反思统一的社会科学。 2.惯习(北京大学2017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中山大学2016年研)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另一方面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②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③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对场域的理解还必须坚持一种关系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的对象可能是场域中的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个行动者,但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将所关涉的一切事情都纳入研究之中,并且不能够保持一种静态的观点。这样,对场域的理解和把握既是关系论的,又是整体论的、结构论的,并且还是过程论的。 4.文化资本(吉林大学2017年研) 答: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复习笔记(皮埃尔·布迪厄)【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复习笔记 第六章皮埃尔·布迪厄 一、布迪厄的学术生涯与思想渊源 布迪厄大概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理论界中的声誉也日渐上升。他对教育、文化、艺术、经济活动和国家等问题进行的范围广泛、风格独特的研究,正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1.学术渊源 (1)法国社会学传统:在他看来,涂尔干学派对于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结构主义与关系论; (3)马克思与韦伯的学说; (4)哲学教育的影响。 2.布迪厄的理论主旨和著作概述 布迪厄的文章和专著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粗略地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结构主义色彩的人类学阶段 布迪厄在早期著作,特别是对阿尔及利亚的研究中,采用了与结构主义近似的思路,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他关于卡比尔人房屋的研究上。该文已经成为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范文,布迪厄本人也非常喜欢,在后来出版的一些著作(如《实践的逻辑》)中还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该文所涉及的材料。 (2)实践理论的形成 ①通过对比安地区婚姻策略的研究,布迪厄逐渐发展形成了强调策略的实践理论。这一

时期研究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实践理论大纲》,它标志着布迪厄对以往的结构主义模式的超越,也奠定了他在法国学术界的地位,许多人将其社会学视为一种与结构主义不同的“策略社会学”。 ②在这一时期,他对教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赢得国际范围的关注。但是,与他在法国的形象相反,英语世界中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者往往望文生义地将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看做一种结构主义色彩的决定论。 (3)符号权力理论和反思社会学阶段 从80年代开始,布迪厄日益关注语言与权力的关系,尤其是注意考察权力在学术场域、文化场域和艺术场域这些通常被视为不涉及权力的地方的作用,这方面,《学术人》和收入《语言与符号权力》中的一些文章都反映了布迪厄独特的分析角度,而《区隔》一书更是他对文化艺术的社会学分析的集大成之作。在 这一阶段,布迪厄特别强调“社会学的社会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实践理论与反思社会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实践理论大纲》结构和内容都很类似的《实践的逻辑》一书表明,在这一阶段布迪厄的论述更具有论战性,更注意对理论假设的反省。而反思社会学的许多思想在他与华康德合作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都有十分丰富的展现。 二、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与反思社会学 1.法国认识论传统与布迪厄的社会学观念 早在60年代,布迪厄就曾系统探索了法国认识论思想对于社会学认识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于布迪厄来说,以巴什拉为代表的法国认识论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科学是通过与常识的决裂赢得的; (2)对象构建是科学的重要环节;

论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一)

论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一) 摘要:理论对社会学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不重视理论的应用,把社会学简单地归结为经验科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不自觉地放弃对理论的追求、关怀和探索。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坚持理论自觉,在此基础上使社会学形成一门不断批判自身、不断反思自身、不断创新的科学。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前提;理论自觉;反思社会学Abstract:Theoryisveryimportantfortheresearchofsociology.Butsomesociolo2gyresearchpayslessatt entiontotheoryandsimplytreatssociologyasanempiricalsci2ence.Theresearcherssubconsciouslygiv euppursuingtheory,caringfortheory,orex2ploringtheory.Sociologyresearchersmustinsistonconscio usattentiontotheory,andconstructsociologyasascienceofself-criticizing,self-reflectingandcontinuo uslyin2novating. Keywords:sociology;theorypremise;theoryconsciousness;reflexivesociology一理论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 在谈理论对社会学的重要性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清楚什么是理论以及什么是社会学理论。理论常常挂在我们嘴边,任何一门学科在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时首先明确的都是要建构学科理论。社会学也不例外,从孔德开始的社会学家,都在围绕建构社会学理论开展学理思考和实践研究。尤其是孔德、斯宾塞之后的社会学大师迪尔凯姆把社会学引入了学校教育,成为大学里的课程,相应地进行了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那么,理论是什么呢?从我们直观的第一印象来理解,理论似乎可以和“抽象”、“思辨”、“概化”等词语相对应。这些词语只是说明了理论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并不能概括理论所具有的真正内涵。 按照哲学的观点看,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助于指导我们去“观世界”,并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的“世界图景”。理论具有三种特质:一是历史的兼容性,强调理论是人类认识史的总结、提炼和升华;二是时代的容涵性,强调理论是“思想中的时代”,即理论来源于现实;三是巨大的逻辑展开性,强调理论具有一种逻辑之美1]。英克尔斯曾谈到社会学研究的三条途径,即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经验的途径(当下的社会学家说了些什么)和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的是什么)。无论是哲学对理论特质的概括还是英克尔斯对社会学研究途径的概括,都强调了历史、当下和逻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说明了建构社会学理论形成的过程,历史代表了“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的重要性,当下代表了面向现实、思考现实的重要性,逻辑强调了理性思辨的重要性。 按照历史、当下和逻辑三方面来建构的理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JefferyC.Alexander)给理论的定义是“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①;结构功能主义除帕森斯之外的另一个大师级人物默顿(RobertK.Merton)指出“社会学理论是逻辑上相关联并能推导出实验一致性的一组命题”2];科技哲学家罗纳德(Rich2ardRudner)曾经把理论定义为:“一套系统地相互联系的、包括一些类似规律的概化的可以进行经验检验的陈述”②;社会学家纽曼(https://www.doczj.com/doc/4e919546.html,wrenceNeuman)也给出了对“社会理论”的定义:“社会理论是将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浓缩和组织起来的由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所构成的体系。理论是思考社会世界的简单方法。人们经常创立关于世界是怎样运作的新理论”3]。风笑天从社会调查研究的角度指出,“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4]。从以上对理论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理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概念以及由概念组成的命题,理论的特点是可以用经验事实来验证。我们也看到了理论形成的两种过程,一种是理论建构,另一种是理论检验。对照华莱士的“科学环”,以归纳法为特征的理论建构过程是“科学环”的左半圆,其过程是:观察(具体的个别的资料)→经验概括(共性归纳)→理论;而以演绎法为特征的理论检验过程是“科学环”的右半圆,其过程是:理论→提出假设→观察→经验概括→假设检验→证实或证伪假设→理论。在这两种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毕天云 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美国社会学家麦克莱米(Scott McLemee)称布迪厄是“一代思想大师、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我国学者李猛认为布迪厄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随着布迪厄思想的全球性传播,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布迪厄对“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特点、用途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只有置于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反思的布迪厄风格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② 一、场域 “场域”(field)不仅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场域概念既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场域时就用过物理学中的磁场作比喻),也与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客观事实有关。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P134)在布迪厄看来,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如何认识和把握既高度分化又连为一体的社会大场域呢既反对“个体主义方法论”也不赞成“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布迪厄采取了从“中间入手”(即从场域入手)的策略。③布迪厄强调:“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1](P145)何谓场域呢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不是地理空间。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个“社会小世界”,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场域、文 作者简介:毕天云(1968-),男,云南禄劝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从事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策研究。 ①重视实践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显著特征,他为此写过《实践理论大纲》(1972)和《实践的逻辑》(1980)两本书。清华大学的孙立平先生说:社会学中“实践的概念,是布迪厄领回来的”(2002)。研究布迪厄的美国学者华康德称布迪厄的理论为“社会实践理论”(1998:11),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柯尔库夫称其为“行动社会学”(2000:42),笔者认为用“实践社会学”一词更为贴切。关于国内的“实践社会学”主张,详见孙立平先生的两篇论文:“迈向实践的社会学”(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和“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②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反对形形色色的“二元主义”,主张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自称“建构主义的结构论”(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和“结构主义的建构论”(structuralist constructivism);反对实体论,主张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反对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分裂,始终强调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反对缺乏反思性的社会研究,身体力行反思社会学。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和反思的社会学,这就是布迪厄风格,是理解布迪厄的具体社会学思想的“大纲”。 ③在一个社会的结构中,“下面”是个人,“上面”是社会,“中间”是一个一个的场域,布迪厄的风格注定他只会从“中间”入手。在某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美国社会学家墨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