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案(人民版必修2)
- 格式:docx
- 大小:44.49 KB
- 文档页数:6
《“自由放任”的美国》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 ②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③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明确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②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20世纪2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 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第31任总统时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
”并且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有何特点?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结果怎样?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时间:1929—1933年2、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的相对过剩与广大人民的日益贫困使供求之间的矛盾3、标志: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的崩溃,4、表现:(1)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剧减。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1节“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和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一战前后的历史,整体把握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美国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进而发现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重点:(1)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概念解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大萧条”():指经济活动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有严重悲观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一个时期(1929——1939年)。
【教学过程】导入:1929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 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
这场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各国又是怎么样渡过危机的?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1节的学习。
背景资料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1.危机前的美国——“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课题: 6.1“自由放任”的美国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上课班级:高一()课时: 1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3.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基础梳理】(一)1929—1933经济危机(亦称大危机、大萧条)1.开始标志(导火线):纽约股票市场崩溃2.表现:股价狂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世界贸易额锐减3.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a.政府的自由放任;b.过度的分期付款;c.盲目无序的生产;d.狂热的股票投机;e.极大的贫富悬殊。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4.特点:①范围特别广——从涉及领域: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义国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②时间特别长——历时四年③破坏特别大——危机期间资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问题探究: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展到世界说明了什么?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5.影响:⑴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①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②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⑵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①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肆意扩张;②英法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③各国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⑶但也为资本主义调整经济运行模式提供了契机——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出现(二)胡佛反危机经济思想: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结果:杯水车薪的措施,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仍在发展,民众苦不堪言。
启示: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认识其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
认识到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直观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充分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归属感、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也使学生明白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要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不能故步自封。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爆发、根源、特点、影响等方面了解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
难点:是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直观展示本节的相关知识,中间穿插使用探究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讲授法,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出来,要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过渡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导入:本节的标题是《“自由放任”的美国》,同学们思考一下,“自由放任”与我们前边所学到的哪个经济思想有关?如何看待这个经济思想?学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老师:结合上一专题的所学知识,考虑自由主义经济的影响。
播放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景象的幻灯片。
体现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再通过幻灯片看经济危机的照片。
让学生明白自由主义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不仅有繁荣还有萧条。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创设问题情景:经济危机从哪个行业开始的,学生:金融行业(股市崩溃)。
通过幻灯片展示,经济危机从金融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展。
教师提问:经济危机时间、范围和开始的标志?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过程?学生:工业生产下降,农民破产,失业人数增加,许多人死于饥饿...... 通过学习经济危机的表现,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破坏性特别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6.1《“自由放任”的美国》精品教案一“自由放任”的美国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关联: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当代资本主义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安排四课内容:教材将本课内容作为第一课的内容,主要说明1929—1933年大危机,彻底击碎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某些变化,从而奠定了整个专题的基础;第二课,1933年实施“新政”,开始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雏形);第三课,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模式;第四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对经济的打击;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理解胡佛总统反危机的措施及其结果;探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美国经活动要更多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形式:新授课,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虽是新授课,但绝不是传统上的以师为主的形式,而是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模式。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体现在师生平等地交流,教师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在于铺设画布,提供画笔颜料,学生则可自主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教学媒体:多媒体(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较好的载体,它可以使课堂图文并茂,容量增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同学看图片中的卡通人物,大力水手和奥利弗,这个让70后、80后有很多回忆的卡通人物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诞生?他们与经济危机又有什么样的联系?(设计意图:以图引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可能会议论出许多观点,教师要适当的肯定,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成功的愉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质教学设计(5页)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永泰一中历史组余莉指导老师:宋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一学生由于中考历史实行的是开卷考,导致学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同时注意灌输些历史常用的解题方法,图片、材料、图表等的分析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⒈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原因、特点和影响。
难点:⒈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第 2 页第 3 页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第 4 页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6.1《“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永定第一中学简冬梅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属于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一课。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经济危机的原因概括影响等以及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其中心内容是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了解1929年—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学好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较好的理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具有重要的启下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他们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活跃;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通过师生访谈了解到,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与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分析本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从文字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资料(文字资料、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运用分析与讨论、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等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道理;(2)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学习,得出其与二战前世界局势紧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结论,培养学生关注事物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3)通过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的状况与中国经济现状的对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作者:丁晓平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的原因、特点、影响等等,以及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爆发的背景、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的关系,了解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的特点和作用,从而认识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与深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课外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影像作品或图片图画以及一些材料,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当时的情景2、再讲解知识过程中通过学生阅读老师所给出的教学材料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并且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科技的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合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并且能够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课时】:1.5课时【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演示法【教具】:多媒体ppt课件展示、板书【教学重点】:1、19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如果我当选总统,我保证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
”师: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美国哪位总统说的吗?学生1:罗斯福师:不对。
再想一想,这句话课本上也有,回答错了说明你没有认真下去预习课本啊!学生2:胡佛师:对!这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
掌声鼓励鼓励。
师:这句话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所说的,胡佛在他任总统席位期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它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美国人提及胡佛,最先想到的是他在任期间爆发的经济危机,他任职期间是美国经济发展鼎盛时期到最黑暗的时代。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1节“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和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一战前后的历史,整体把握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美国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进而发现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重点:(1)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概念解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指经济活动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有严重悲观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一个时期(1929——1939年)。
【教学过程】导入:1929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场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各国又是怎么样渡过危机的?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1节的学习。
背景资料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1.危机前的美国——“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课后作业:1.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A.美国B.英国C.法国D.联邦德国2. 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A.金融业B.工业C.商业D.农业3.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达到了()A.1700万B.3000 万C.2500 万D.1500万4.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纷纷销毁产品的主要目的是()A.发泄对社会的不满B.人为造成商品减少C.维持商品价格D.响应政府号召5.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B.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6.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会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B.美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7.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有()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突出;②贫富差距扩大;③信贷消费过度膨胀;④股票投机活动过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有()①生产跌回到1913年水平;②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人;③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④资本主义制度遭到普遍怀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关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 B.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席卷整个世界 D.使美国的经济崩溃10.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具体表现为()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广大劳动人民贫困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1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后,各国()A.共同合作对付危机 B.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C.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D.在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框架内解决危机1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有()①影响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对生产破坏严重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13.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是()A.国家干预政策 B.“新边疆”政策C.“伟大的社会”施政纲领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15.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柯立芝繁荣只是表面现象B、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金融投机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16.引发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是指()①各国人民要求改善工作生活状况,不断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斗争;②法西斯分子趁机在各国兴风作浪;③资本主义列强为转嫁危机,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激起当地人民反抗;④资本主义国家间加紧争夺国际市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8.1933年经济危机过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A相继复苏 B持续萧条 C空前繁荣 D稳步发展19.想实现“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理想的总统是()A、威尔逊B、罗斯福C、胡佛D、克林顿20.经济大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各国之间加紧经济争夺。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课程目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②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③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图片、图画等生动再现当时情景;②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③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明确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②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20c20’s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四、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教学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第31任总统时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
”并且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有何特点?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多媒体展示课题)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新课讲授: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展示标题)(一)世界经济大危机:(板书)1.领域、特点:(板书)师: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从什么领域开始?有何特点?生:金融领域股票市场开始特点:①来势特别猛(繁荣的背后潜伏着危机)②波及范围特别广(美国开始资本主义世界连锁反应||,蔓延到殖民地附属国||。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
全球性多元化的投资银行,《商业周刊》评出的2019年最佳投资银行,整体调研实力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首,《国际融资评论》授予的2019年度最佳投行。
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次贷危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最终溃不成甲,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前经济危机正和70多年前的那场危机一样席卷全球,有人惊呼“大萧条又要来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习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就更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自由放任”的美国。
同学们,这个标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明明讲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标题却是“自由放任”的美国?怎么理解“自由放任”的含义呢?学生答:是美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内涵是什么?介绍自由放任主义 (Laissez Faire) :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Laissez Faire是法语,意为“顺其自然”(Let things alone)。
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一直是市场经济的统治理论。
美国建国以来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种自由放任使美国登上世界经济首位包围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后果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新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