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川大华西药综真题706回忆版

2014川大华西药综真题706回忆版

2014川大华西药综真题706回忆版
2014川大华西药综真题706回忆版

分析化学部分:

一.名解(2’)

1.Confidence level 2.stoichiometric point 3.titer 4.proton balance 5.leveling effect 6.conditional potential 7. Vibrational relaxation 8.chemical shift 9.magnetic equivalence 10.precision

二.选择(1-10单选,11-20多选)

三.判断

物理化学部分:

一.选择(1-16,3’;17,2’)

生物化学部分:

一.名解

1.TCA

2.PCR

3.Km

4.G-protein

5.siRNA

二.单选

三.填空

1.ATP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密码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酶的反应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体内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下水解,最后生成

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四.简答题

1.酶反应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2.什么是增色效应?解释其原因。

一.分析选择,判断部分知识点:

1.最后一个多选是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配对。

2.酸碱滴定指示剂

3.滴定实验操作中所选仪器

4.增加分离度的色谱柱条件

5.化学位移的影响条件

6.质谱重排(之前2010年判断题15那个的修改版)

7.色谱检测器的选择

二.物化选择知识点:

1.第一题是热力学:一个导热容器带有一个活塞,Zn和H2SO4发生反应,问H,U,G的变化。

2.反应平衡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

3.相平衡:相数,组分数,自由度。

4.光化反应两条定律

5.2005年原题,第四道选择题。

6.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注意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选项中为多层,错误!

7.电化学反应反应式。

三. 生化选择知识点:

1.翻译的方向,注意问法mRNA的方向和翻译的方向的区别。

2.三羧酸循环关键步骤关键酶。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 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 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 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东南大学2014年建筑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建筑史)

东南大学2014 年建筑史(回忆版) 填空题: 1.《营造法式》的作者是,性质是,最大贡献是。 2.清代园中的园,是仿照江南园林的园的意境来建造的。 3.明清北京城在朝城的基础上修建。明对北京城改造的重要三点是, 4.佛教建筑的宗教性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在,初期是佛教建筑的中心。 5.唐朝大明宫中的殿主要用于举行大典,类似清朝的殿。 6.明孝陵开创的三大点:,,。 7.新巴比伦主要建筑的贴面材质是。 8.古罗马建造图拉真广场的意义是。 9.哥特式教堂骨架券的两种形式,。 10.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理想中的教堂平面形式是。 11.拜占庭教堂内部非物质装饰是。 12.伊斯兰世界礼拜堂指示中心的塔楼称为。 13.美国建筑师同时也是政治家,主张复兴时期的建筑。 14.“International style”是年在举行的展览中提出的,总规划师是。 15.插入式城市和行走城市的提出者是英国学派。 16.二战后,阿尔多.罗西等建筑师主张回到建筑的原型去的理论和运动称为。 绘图题: 1. 斗拱改错 2. 绘出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各一,标出所在时代地点和名称,并以此分析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建筑在形式上的不同。 3. 绘出巴黎圣母院主立面,并论述入口PERSPECTIVE ARCH 形式的特点。 4. 绘图说明荷兰风格派的特点(平面,轴测立面均可),并论述其思路来源。 论述题 1. 举古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师各一来说说近代建筑师的变化以及职业特色。

2.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和设计的五点,分别绘图举例说明。 3. 分析自古希腊以来对集中式竖向构图处理的一般规律,并就意大利公爵府的立面加以分析。 4. 论述密斯的思想(至少五点)。并回答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背景,特点以及意义。绘图说明巴塞罗那德国馆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至少两点。如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等等。)

2015年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ⅠReadingComprehension 二、Passage1 Speechissofamiliarafeatureofdailylifethatwerarelypausetodefineit.Itseemsasnatural tomanaswalkingandonlylesssothanbreathing.Yetitneedsbutamoment'sreflectiontoconvinceus thatthisnaturalnessofspeechisbutanillusoryfeeling.Theprocessofacquiringspeechis,insob erfact,anutterlydifferentsortofthingfromtheprocessoflearningtowalk.Inthecaseofthelatt erfunction,culture,inotherwords,thetraditionalbodyofsocialusage,isnotseriouslybrought intoplay.Thechildisindividuallyequipped,bythecomplexsetoffactorsthatwetermbiologicalh eredity,tomakealltheneededmuscularandnervousadjustmentsthatresultinwalking.Indeed,the veryconformationofthesemusclesandoftheappropriatepartsofthenervoussystemmaybesaidtobe primarilyadaptedtothemovementsmadeinwalkingandinsimilaractivities.Inaveryrealsense,th enormalhumanbeingispredestinedtowalk,notbecausehiselderswillassisthimtolearnthear t,butbecausehisorganismispreparedfrombirth,orevenfromthemomentofconception,totake onallthoseexpendituresofnervousenergyandallthosemuscularadaptationsthatresultinwalkin g.Toputitconcisely,walkingisaninherent,biologicalfunctionofman. Notsolanguage.Itisofcoursetruethatinacertainsensetheindividualispredestinedtotalk ,butthatisdueentirelytothecircumstancethatheisbornnotmerelyinnature,butinthelapofasoc ietythatiscertain,reasonablycertain,toleadhimtoitstraditions.Eliminatesocietyandthere iseveryreasontobelievethathewilllearntowalk,if,indeed,hesurvivesatall.Butitisjustasce rtainthathewillneverlearntotalk,thatis,tocommunicateideasaccordingtothetraditionalsys temofaparticularsociety.Or,again,removethenew-bornindividualfromthesocialenvironmenti ntowhichhehascomeandtransplanthimtoanutterlyalienone.Hewilldeveloptheartofwalkinginhi snewenvironmentverymuchashewouldhavedevelopeditintheold.Buthisspeechwillbecompletelya tvariancewiththespeechofhisnativeenvironment.Walkingthenisageneralhumanactivitythatva riesonlywithinarestrictedlimitaswepassfromindividualtoindividual.Itsvariabil ityispurposeless.Speechisahumanactivitythatvarieswithoutassignablelimitaswepassfr omsocialgrouptosocialgroup,becauseitisapurelyhistoricalheritage,theproductoflong-cont inuedsocialusage.Itvariesasallcreativeeffortvaries-notasconsciously,perhaps,butnoneth elessastrulyasdothereligions,thebeliefs,thecustoms,andtheartsofdifferentpeoples.Walki ngisanorganic,instinctivefunction,speechisanon-instinctive,acquired,"cultural"functio n. (1).ThefirstsentenceofParagraphTwo,"Notsolanguage"istheclosestinmeaningto______. " A.thisisnotthecasewithlanguage " B.soislanguageandnotanythingelse " C.nosuchathingexistsinlanguage " D.notsomuchwithlanguage A.√ B. C. D. 解析:细节推理题。Notsolanguage承接首段的最后一句话,将language与walking进行对比,上文提及"行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物功能",而语言则不是。选项A与文中的意思最接近。故答案为A。

学前教育学选择题

学前教育学选择题 1.1.下列属于教育现象的是(C) A.老猫教幼仔捕老鼠 B.老鸭教小鸭游水 C.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D.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1.2.教育活动中物的因素有(C)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与物资 D.教师 1.3.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是(A) A.承担学习的责任,进入学习过程中的人 B.各级教育管理人员 C.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 D.社会教育中起到教育作用的人 1.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B) A.受教育者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B.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主体 C.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者只是旁观者 D.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 1.5.下列媒体能够成为教育物质资源的是(D) A.不健康的录像带与光盘 B.易损坏或易伤害的教具 C.不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图书 D.教室内部的固定桌椅与黑板 1.6.下面陈述不属于教育功能的是(D) A.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 B.促进经济发展 C.促进政治稳定 D.促进人的繁衍生存 1.7.当今世界教育增长的模式特点是(B) A.增长速度慢 B.增长速度快 C.各地教育的增长呈现均衡态 D.规模较小 1.8.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手段现代化 D.教育制度现代化 2.1.下列叙述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B)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C.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 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 2.2.下面对各阶段学前教育目标叙述正确的是(D) A.工业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B.工业社会——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C.现代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D.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3.20世纪末统计的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B) A.25% B.35% C.45% D.55% 2.4.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A) A.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教育是重视道德和伦理教育,忽视自然现象方面各种事物知识的教育 B.重视个性的发展,忽视群体性的发展 C.系统科学理论发达而应用技术极不发达 D.重视思辨推理,忽视个人的体验与直观 2.5.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B) A.文化发达→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教育的物质来源→增进人口受教育水平 B.教师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 C.家长文化水平→学生文化水平→教育水平→下一代 D.教育水平→教育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 2.6.我国人口的现状是(D) A.城市人口比重大 B.人口地域分布均匀 C.人口年龄结构成老龄化 D.人口素质较差 3.1.下列关于儿童的发展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儿童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B.心理发展反过来影响儿童的生理发展 C.儿童发展是儿童身心有规律地量变与质变过程 D.儿童年龄愈小,儿童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愈小 3.2.“成熟势力说”的创始人是(B) A.柏拉图 B.格塞尔 C.华生 D.皮亚杰 3.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B) A.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 B.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C.先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D.成熟对人发展的作用3.4.“白板说”是由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D) A.华生 B.柏拉图 C.布鲁纳 D.洛克 3.5.“教育万能论”的提出者是(A) A.华生 B.苏格拉底 C.皮亚杰 D.安德森 3.6.“回忆说”的提出者是(A)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3.7.关于个体发展的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B.个体发展从一般到特殊 C.个体发展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 D.个体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 3.8.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B)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除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3.9.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D) A.形容词 B.副词 C.代词 D.名词与动词 3.10.杀婴现象是什么样的儿童观的体现(A) A.社会本位儿童观 B.人本位儿童观 C.现代儿童观 D.社会本位与人本位儿童观的辩证结合3.11.幼儿教育的主导活动是(B)

同济建筑史真题

同济建筑史真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选择填空 建筑史观 1、弗莱彻“建筑之树”反映的历史观是()。04 2、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tectonic”主要是指()。04 3、非农耕时代建筑特征()。08 4、中国()时期建筑比较接近TECTONIC的含义。08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流变 1、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01 A朝代的更替 B文化中心的转移 C建筑工具的进步 D中外建筑的交流2、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1 A建筑类型 B建筑等级 C取材方便 D阴阳五行 3、风水观念与以下哪个因素没有直接关系()。01 A心理学 B方位 C礼制 D术数 4、中国古典园林的“昆仑”和“悬圃”意象大约出现于()时期。01 5、干栏式建筑可能起源于()。02 6、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第一次大变迁大约发生在()时期,并引发了汉民族()方式的演变。02,04 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3 A建筑等级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8、从直接源流上看,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采用()。03 A西北 B江南 C华北 9、中国上古的九州中,()州孕育了周秦汉唐文化。03 10、传统四合院构成的实质是()。03,04 11、()最早提出了“非神权统治”是中国木构为主体的主要原因。04,06 12、中国上古九州概念中,()两个州后来建都朝代最多。04 13、古代官式建筑与下列哪个因素没有因果关系()04 A朝代更替 B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转移 C中外交流 14、以下哪位学者最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04,05 A罗西 B德·昆西 C钱伯斯 15、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05 A晋 B冀 C苏 D赣 16、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2014教育学选择填空题

教育学复习大纲 绪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 律。教育学是以(人的教育)为其研究的一 般规律性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是依照教 育的逻辑层次,提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 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提示规律的基础上, 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 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 据。 2、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 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 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 展的本质联系。 4、教育学的分化是沿着将时间、空间和整体性 研究对象进行分解,然后分别作专门研究的 方式进行的。 5、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和其他学科发生学科间 关系的首先是哲学。 6、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 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 据。 7、萌芽时期的教育学也就是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的教育学,它是教育理论萌发和产生的 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 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 孔子。 9、孔子的思想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 语》里。 10、孔子从探讨人本性入手,认为人先天本性差异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11、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3、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15、14、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教,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说理方法来追求理性的知识。 16、道家的许多教育思想也是值得研究的。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人绝义” 16、在战国末期,由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的《学记》问世了。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教育专著,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17、《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还提出“不凌节而施”,“长其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等。 18、在我国封建社会,有一些优秀的教育著作, 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 颜元的《存学篇》等。 19、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首先需要 提到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 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指着的问答法著名。这种 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之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 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20、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 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 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21、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 想国》中。 22、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 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 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事业应 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 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 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2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 中有大量的反映。 24、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 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强调教 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 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相同的教育; 其次是说教育要遵循人得然发展的原则;最后是 说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 “泛智教育”。 25、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 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 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 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 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授的作用。 26、夸美纽斯是人门公认的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 始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2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 《爱弥儿》,他树起了遵循人自身成长规律的自然 主义教育的大旗。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 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28、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题为《康德论教育》。 他在《康德论教育》的第一条中就鲜明地表述了 自己的立场:“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所谓教育 指保育、管束、训导和道德之陶冶而言。 29、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认为,教育的目 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 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 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到 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 个人特征的人。 30、英国教育家洛克,他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另一方面, 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 教育放在首位,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3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首次发表的 著作《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 形态的教育学。并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哲学 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32、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系统研究了教 学和教学过程,提出了按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活 动变化而划分的著名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 系统、方法)。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 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重 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的特点。他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 “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特别强 调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强迫的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 育的主要手段,并提出威吓、监督、命令、禁止 和惩罚等是管理的有效方法。 33、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61 年出版了《教育论》。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 们怎样生活。他把人类生活分为:“1.直接保全自 己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 活动;3.目的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 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 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他运用实证的方 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 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 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 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反对 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 34、斯宾塞重视学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但他的教育思 想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5、美国的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出版 了《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 对。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的;教育 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主张在“做中学”; 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 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掌握发现真理、 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教育目的的外铄性的批 判;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 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 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杜威的学说 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重视儿童 的主动性、积极性,反对传统教育。从此,西方 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 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36、苏联的凯洛夫在1939年主编出版了《教育学》。 它基本上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 分成总论、教育学、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 分。 37、我国近代教育家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了《新 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 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8、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 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 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39、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他 的《教育过程》一书。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 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 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 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他提倡发现学习。 40、苏联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 发展》一书,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41、苏联的巴班斯基出版了著作《论教学过程最 优化》。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的成分(目 的、内容)、心理方面的成分(动机、意志、情绪、 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 控制)。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 的研究中,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 第一章教育概述 1、裴斯泰洛奇说教育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 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则认 为“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教 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等。 2、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 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地活动。它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 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 3、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 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 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教育 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4、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 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属性。 6、教育的起源包括: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 能,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 动物界。教育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活动,代表人 物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 教育家沛.西能。 8、“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甚至在高级动物中间, 也有低级形态的教育”,“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 要动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地行为”。 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 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 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 9、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 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就犯了同 样的错误,即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 10、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就不仅有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 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 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 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的发展(简答)以下15-21 11、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 学两种。儒学“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封建 社会的教育目的。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 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12、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重点的选择) (1)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 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官吏。 (2)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 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严格规定。 (3)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在教育方法上 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实行棍棒纪律教育。 (4)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13、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特点包括:(重点的选择) (1)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一是培养统治阶级子弟 成为能领导、管理生产,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 才;二是培养劳动人民的子弟,在政治上成为温 驯的公民,在生产上成为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人。 (2)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使代数、 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 学科。(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与教学内容相 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及电影、广播、电视和

华工建筑史真题名词解释(附答案) - 可刊印本

华工建筑史真题名词解释 目录 中国古代建筑史 2004:1.元大都2.草架3.拒马叉子4.圆明园 2005:1.过白2.复道3.无梁殿 2006:1.须弥座2.戗脊3.马面5.墀头 2007:1.鲁班2.中国营造学社3.佛塔4.插栱 2008:1.小式建筑2.戗脊(须绘简图辅助说明)3.月梁4.福建土楼5.祠堂 2009:无 2010:1.楼阁 2011:1.明堂2.乌头门3.月梁 2012:1.排山2.水口 2013:无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2004、2007-2009、2011-2013:无 2005:5.“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 2006:4.骑楼 2010:2.广州中山纪念堂 外国建筑史 2004:6.美加仑Megaron 7.柱式Column Order 8.巴洛克建筑Baroque 2005:无 2006:1.美加仑Megaron 3.窣堵坡Stupa 2007:5.古典柱式6.帆拱 2008:6.巴西利卡Basilica 10.千鸟破风 2009:3.柱式Column Order 2010:3.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 2011:5.枯山水 2012:4.《建筑十书》 2013:无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2004:9.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s10.线形城市Linear City 2005:6.田园城市Garden City 7.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s 8.CIAM9.粗野主义Brutalism 10.新陈代谢派2006:2.超级巴洛克Super Baroque 4.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 5.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2007:7.工艺美术运动8.Team X 2008:7.古典复兴Classicism Revival 8.威尼斯宪章Venice Charter 9.乌托邦Utopia 2009:1.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2.德意志制造联盟Werkbund 2010:4.光明城市 2011:4.德意志制造联盟Werkbund 2012:3.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2013:无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常见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同济西方建筑史真题(按重题和时期)

选择填空 古埃及、古西亚 1、下列哪一个不是古代西亚洲建筑的特点()98,01 A 砖的应用B拱券的应用C平面对称布局D建筑多建于平台之上 2、古埃及的“玛斯塔巴”(mastaba)用于()用途。99,01 3、古埃及的方尖碑经常建在()位置,其一般长细比为()。99,00 4、古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宫建筑群主要建筑有()、()。99,01 5、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原有高度为()。05 6、券和穹隆在建筑中得到使用始于()。07 7、拱券使用始于()。09 古典 1、西方古典建筑是指()02,05 2、古典柱式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98、99,08 A柱头,柱身,柱础,檐壁B柱头,柱身,柱础 C柱头,柱身,柱础,檐部D柱头,柱身,柱础,额枋 3、《建筑十书》的作者是()。98 4、古希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有(),(),()和()。其中帕提农神庙的正立面共有()根()式柱子,其内部后室有()根()式柱子。99 5、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柱式的代表。99,00 6、古罗马万神庙的大穹顶采用()材料建造。99 7、古罗马大斗兽场的看台采用()结构方式建成。99 8、最早提出建筑三要素()的是()时期名叫()的建筑师,他所写的()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建筑理论书籍。00 9、古典柱式包括()、()、()、()、()等五种。00,07 10、古罗马时期建造的万神庙用()材料和()结构创造了约()的跨度。00 11、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期的()。01 A交叉拱B十字拱C棱拱D抹角拱 12、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期的()。02 A交叉拱B十字拱C帆拱D筒形拱 13、古希腊最典型的平面形式是(),一种古典柱式是由()和()组成。02,03,04,05 14、古希腊神庙多立克柱式中柱子的细高比一般为()。03,04,05 15、古罗马时代的罗马大斗兽场平面长轴长度为()。03 16、Agora是指()。04 17、Forum是指()。05 18、按照维特鲁维的说法,多立克柱式檐部的三陇板形势来自木构建筑()。06 A挑梁端部B覆盖端部的装饰板C窗间墙D装饰构件 19、将不同的古典柱式叠加在一个建筑立面上的做法在()时期出现?06 20、古罗马巴西利卡是一种(),对后来()和()的空间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06 21、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平面的长轴和短轴约是()、()。06

2012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四川大学2012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阅读 1)Sign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hot button. Only in the past 20 years have specialists in language study realized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unique—a speech of the hand. They offer a new way to probe how the brain generates and understands language, and throw new light on an old scientific controversy: whether language, complete with grammar, is something that we are born With, or whether it is a learned behavior. The current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has roots in the pioneering work of one rebel teacher at Gallaudet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s only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for deaf people. When Bill Stokoe went to Gallaudet to teach English, the school enrolled him in a course in signing. But Stokoe noticed something odd: among themselves, students signed differently from his classroom teacher. Stokoe had been taught a sort of gestural code, each movement of the hands representing a word in English. At the tim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was thought to be no more than a form of pidgin English (混杂英语). But Stokoe believed the “hand talk” his students used looked richer. He wondered: Might deaf people actually: have a genuine language? And could that language be unlike any other on Earth? I t was 1955, when even deaf people dismissed their signing a s “substandard”. Stokoe’s idea was academic heresy (异端邪说). It is 37 years later. Stokoe—now devoting his time to writing and editing books and journals and to producing video materials on ASL and the deaf culture—is having lunch at a cafe near the Gallaudet campus and explaining how he started a revolution. For decades educators fought his idea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natural languages like English, French and Japanese. They assumed language must be based on speech, the modulation (调节) of sound. But sig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hands, the modulation of space. “What I said,” Stokoe explains, “is that language is not mouth stuff—it’s brain stuff.” 21. The study of sign language is thought to be _____C___. A) a new way to look at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B) a challenge to tradi t ional, views on the nature of language C) an approach: to simplifying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D) an attempt to clarify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rigin of language(C) 22. The, present growing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was stimulated by ___C_____. A)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study of the human brain B) a leading specialist in the study of liberal arts C)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university for the deaf D) some senior experts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C) 23. According to Stokoe, sign language is _____B___. A) a Substandard language B) a genuine language C) an artificial language D)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B)

2014教育学选择题

2014教育学选择题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B ? A.教学的职能 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 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C ? A.教育内容的完善 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 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A ? A.精英化 B.中心化 C.职业化 D.多元化 ?4、高等教育价值:大学走近社会中心 ?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 ? A.人本主义人性观 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 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B ? A.基础广博性 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 D.职业针对性 ?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D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 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C)社会阶段实现。?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D.原始社会 ?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C )起主导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 D.人际关系 ?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C ? A.科学教育 B.人文教育 C.专业教育 D.通识教育 ? ?1、( A )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 C )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 B.思想素质 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A)结合。 ? A.专才教育 B.人文教育 C.科学教育 D.通识教育 ?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A ?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