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教材力图通过让学生测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以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分析抽象得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其中密度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

3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质量、体积比较熟悉,但对于为何还要学习密度却是一个普遍的疑问,并且直接接受密度这个新概念比较困难.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引入密度的原因和为什么要用比值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把物理事实与科学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使密度的含义成为可以理解的概念.

4教学目标4.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活动建立密度的概念;(2)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以及换算;(3)会查密度表.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习比值定义法;(2)通过探究活动,启迪思维、发展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5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密度计算、密度单位.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6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猜物质比赛

1 .怎样区分讲台上两个瓶子里,哪个是酒精?哪个是水?

2.怎样区分两个金属块中哪个是铝?哪个是铜?

3.怎样区分体积相同外表颜色不同的两个金属块,哪个是铝?哪个是铜?

4.现有体积质量都不相同但外表颜色相同的4个金属块,其中两个是铝、两个是铜.你怎样区分出来?

请同学们先做下面的实验,看谁先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学生观察I 口I答: 闻气味:没味的是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是酒精.

看颜色:银白色的是铝,棕红色的是铜.

测质量:质量小的是铝,质量大的是铜.

最后学生:用气味、颜色、质量等,都不能解决“新问题”时.但是, 通过做实验可以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做起实验来,都想自己先发现其中的奥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质比赛,说明用已有经验(气味、颜色、质量等)不能解决“新问题”.从而激起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新课教学

1 .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师活动:

(1)实验探究

请利用组内器材分别测量三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并完成下列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

(2)与其他组交流测量结果,你还发现了什么?

(3)你准备怎样鉴别上述4个不同金属块?

分组器材:天平、量筒、盛水烧杯、细线、大小不同的三个物体、小刀、刻度尺(3组是铜块、3组是铝块、2组是土豆块)

同组发现:同种物质,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但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却是相同的.

交流发现: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的

比值比铝和土豆的大.

准备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来鉴别:4个金属块,比值相同且较大的是铜,比值相同且较小的是铝.

科学奥秘的发现,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与力量,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好与喜悦,更加增添继续学习、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气.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探究真精彩.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出了物质本身与其它物质不同的另一种特殊的性质.这一新特性是隐性的,不像气味、颜色、质量等那样能简单感知,而是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定量表示. 我们就把这个比值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设计意图实验认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物理事实.

感受到:物质的这种隐蔽的特性需要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定量表示.

直接参与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

2.密度定义

公式、单位、单位换算.

教师活动什么是密度?请与速度v=s/t做比较,你认为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对速度的公式、定义回忆,并把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

问题与此进行对比,自然给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等.

教师活动你认为两种单位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在两种单位进行换算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体会用比值定义法来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从而将物理事实与科学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

3.查密度表

教师活动为了方便,科学家已经测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查表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查表回答:

(1)水的密度多大?意义是什么?

(2)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度大吗?举例说明.

(3)同种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改变吗?举例说明.

认识到:水的密度较大.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大.同种物质的密度也会随着状态改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使用密度表.进一步体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当学生说出了最本质的东西时,教师要大力表扬.

学生活动(1)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密度一样吗?为什么?

(2)一根蜡烛燃烧掉一半,它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哪些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

(3)某金属块质量44.5 g体积是5 cm3,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设计意图应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小结与评价教师: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一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总结.

设计意图评价学习效果.

五、布置作业

教师:体育课上使用的铅球是用纯铅制作的吗?你准备怎样鉴别?

这一富有挑战性问题,学生跃跃欲试,乐于探讨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发展兴趣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