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行管期末考试复习题

11行管期末考试复习题

11行管期末考试复习题
11行管期末考试复习题

11行管期末测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去选择、怎样实现最优配置的一门学科。

3.理性经济人假设:

4.帕累托最优:

5.市场失灵:

6.政府失灵

7.马太效应

8. 外部效应

9. 科斯定理10.经济体制 11.宏观调控 12.经济杠杆 13.社会性管制 14.经济性管制 15.财政政策 16.公开市场业务 17.产业政策18. 零和博弈 19. 政府采购 20.贴现率 21.税收 22.公共支出 23.财政收入24.国债 25.转移支付制度 26.政府预算 27.广义国有资产和狭义国有资产 28.收入分配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复习要点

1.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

2. 政府债务收入;

3.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 公共产品的种类;

5. 政府经济的目的;

6. 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

7. 收入分配政策功能;

8. 税负转嫁分类;

9. 预算收入的主要内容;10. 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11.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

12. 财政政策的作用;13.公共物品的特征;14.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15.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16. 政府经济的依据;17.政府预算收入分类的前三类;18.政府预算支出的前三类;19、规费收入;20.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三、简答题

1.政府的特点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势

2.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3.经济人假说的主要内容

4.垄断产生的原因

5.解决外部性的具体办法

6.消费者无知的原因简述

7.市场失灵的表现(按照教材答)

8.简述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按照教材答)

9.简述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理论

10.简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容

11.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12.现代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

13.信贷杠杆的宏观调节作用

14.政府管制的方式

15.自然垄断行业具有的特点

16.政府经济性管制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17.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有哪些?

18.理解货币政策概念的要点

19.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

20.产业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21.产业政策的功能

22.收入分配政策的功能

23.公共支出对社会经济的一般影响

24.税收的原则有哪三项?

25.我国现行的非税收入主要有哪些项目?

26.政府预算的职能

27.国有资产的分类有哪些?

28.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四、论述题

1.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角色。

2.政府失败的表现以及政府经济管理低效的内在原因。

3.体制转轨时期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高宏观调控质量的主要措施。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追求经济增长并不是谋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经济的适度增长。一般而言,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张,即一国GDP的增长。但是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和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各个都把物价稳定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3)收入公平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公平分配是促进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种重要目标。(4)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和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就业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许多国家的政府之所以要将充分就业作为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目标,其原因有三:首先,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其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人们工作的权力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保障其公民的工作权力得以实现;再次,充分就业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定和稳定的重要前提。(5)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指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量上平衡对等关系。

4.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试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试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试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试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 5、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由于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政府可利用其规模经济和“暴力潜能”优势来较为经济地提供。而私人提供纯公共物品不是交易成本太大就是不可能。如产权、收入分配政策等制度安排就不能由私人提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私人不能提供纯公共物品并不意味着私人不能涉足这个领域。这里我们要把某些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区分开来。如某些国防产品也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进行采购。实践证明这种公私混合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也是成功的。(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这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有利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例如前面所举的社区兴建娱乐场所的例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纯公共物品如国防等,由于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因此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等外部性问题。共同资源产品如公共渔场、牧场等也存在这个问题。而俱乐部产品,由于存在着“选择性进入”方式即排他性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因此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私人提供产品的交易成本,从而激励私人提供某些公共物品。相反,如果缺乏某种排他性技术,则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难免会陷入“公共地悲剧”。总之,技术性和机构性创新为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参和迄今为止仅限于公共部门的活动提供了新的机会。(4)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产权的一个特点是其强制性,只有强制性的产权才能使产权所有者形成对产权的良好预期,从而有足够的激励来行使产权。因此,只有界定私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产权,并且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来保护产权的行使,这样私人才有动力来提供某一公共物品。1、国际税收和国家税收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差别。国际税收同国家税收一样,都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即两者都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进行的一种分配行为。国际税收和国家税收的区别是:其一,国家税收反映的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它是一国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进行征税,这种征税关系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而国际税收主要反映的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财权分配关系,脱离了这个本质特征,就不是国际税收。其二,国家税收的课税对象主要是国内所得、商品流转额和财产收入。而国际税收的课税对性是跨国性税收或国际商品流转额,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税,才引起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 2、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外债如和内债相比,在风险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其特殊性:第一,外债一般是借外汇还外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债要承受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外债偿还能力受本国外贸创汇能力的制约;第二,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的商业性贷款,一般采用浮动利率,举借外需要考虑利率波动风险;第三,外债举债成本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较大等等

(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需要修改授权经营、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负责人年薪制、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等法规和规章,并争取尽快发布实施。配合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资本运营、健全监督体制、完善企业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重点工作,抓紧拟订一批法规和规章。同时继续对现行的涉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做到依法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根据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特点,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约束激励机制,对国有及控股企业普遍实行负责人年薪制,建立出资人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的管理机制,改变企业负责人

自定薪酬的状况。同时,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行,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适时修改《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进一步规范授权经营国有资产企业的资格认定条件、程序、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和责任等,加强监管,既保障授权经营企业自主权,又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目标。(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做好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适当增加企业关闭破产项目,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同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有退有进,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增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投资,提升国有经济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 7777、、、、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

5.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趋势(08级9题)

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1)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的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如对价格放开的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这样纳税人很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假如原来确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和公平的,但是由于税负转嫁可能改变原定税负的分配格局,抵销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或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3)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从而破坏了税收的严肃性。所以,税务机关在注意任意转嫁税负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防止纳税人逃税。(1)税收制度,影响税收负担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税收制度。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决定着该国的税收负担总水平以及单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水平。税收制度中所规定的税种、税率、纳税环节、减免税政策、起征点和免征额、税负转嫁等,直接决定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例如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就直接将国家和企业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比例确定下来了。(2)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影响着税收负担的总量水平和税收的来源。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社会的剩余产品是税收的源泉。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和构成,而国民收入总量和结构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规模和效益水平决定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比较高,国民的税收负担能力较强,总体的税收负担水平也较高。这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低于一般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生产组织结构等,决定了税制的结构和税收的来源,从而对税负结构和税收负担水平产生重大影响。(3)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除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管理宏观经济外,还必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包括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必然对税收负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备受瞩目的“三农”问题,国家通过大范围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直至逐步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等政策手段,来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必然使农业的税收负担远远轻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税收负担。(4)政府的职责范围,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参和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数额和比例,总是受政府所承担的职责范围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政府的职责范围越大,活动领域越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大,要求财政集中和支配的社会产品数量和比例也就越大,社会的税收负担水平也就越高。反之,政府的职责范围越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范围越小,其所集中和支配的社会产品数量和比例也就越小,社会的税收负担也就越小。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宏观调控政策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出口锐减的情况下,2008年11月,国务院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增长”,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中央投入18000亿、地方投入22000元)用于拉动内需。2008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10月,国务院为了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决定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问题:1.何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请结合案例分析4万元投资、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款准备金率、对小微型企业减半征税的作用。

案例二:公地悲剧

在小镇上,该镇的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养羊。镇上的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出实用以做衣服的羊毛来养家。大部分时间羊在镇周围土地的草场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共有地。没有一个家庭拥有土地。相反,镇里的居民集体拥有这块土地,所有的居民被允许在这块地的草场上放羊。集体所有权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土地很大。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有良好草场的土地,镇共有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居民在草场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时光流逝,镇上的人口在增加,镇共有地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是固定的,土地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土地变得寸草不生。由于共有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曾经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问题:1.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悲剧?

2.解决公地悲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案例三:重庆国企“收编收荒匠”

据《重庆商报》2009年4月15报导,重庆拟对9万名废品回收人员进行转型。这是重庆市的一些国有企业给重庆市政府提的一个建议。该报导称,据重庆市商委统计,截至去年底,重庆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50家,回收站8000多个,年收入高达68亿元!此外,再生资源回收站的数量以年均30%多的速度增长,看到这些“油水”,谁在主导对私人收废者“转型”呢?今年初成立的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公司,系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直属市级集团公司,其目标就是收编收荒匠。新的规定是让这些国有企业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管理收废的老百姓,让他们把收来的废品按指定的回收点回收,价格也由这些国企统一决定。

问题:1、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2.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