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浙江农林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浙江农林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浙江农林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浙江农林

第一章

一、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

学科。

二、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二)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方面: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

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

滴”

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

多个区域。

(3)全球化研究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

对此加以讨论。英语国家的一些经济地理教科书也冠以“全球经济”、“世界经

济”、“国际经济”之类的书名。

(三)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四)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

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4)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

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三、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书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阐述如下:

(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

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

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

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

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

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经济

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四、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大家可自由发挥)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

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

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

即费用的节约。

可进入性: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以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二、简答及论述

(一)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二)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

的多个生产地。

(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

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

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

(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

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

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

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

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三)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劳动力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对于需要大

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

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2) 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多地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普

通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经济活

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

区域。

(3)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移动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空间摩擦的制约,因此,事实上

即使在一国之内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

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区位产生较大影响。

(4) 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的几种类型

地理可进入性:是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经济可进入性:是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

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制度可进入性:即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社会可进入性:是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

度。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经济人:指传统经济区位理论的观点中从事经济活动行为的主体“人”,完全掌握了所有环境的全部信息,并且具有以稳定的选择水平正确的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

满意人:指在某种满足的目标下行动的“人”,是现实中经济活动的经营者和参与者。

二、简答及论述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内容、意义及评价

内容:阐述了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即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

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计算地租曲线形成

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

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

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

的相对优越性。

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

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

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评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二)韦伯区位理论的内容、意义及评价

内容:(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2)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用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即在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

动力成本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那么,劳

动力成本指向就占主导地位。

(3)集聚指向论:当聚集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聚集。

意义:(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

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三)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书87-88页)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指能够想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地职能:中心地具有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和低级中心地职能。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B2——中

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二、简答及论述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一)基本内容: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提出了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同,且每个中心地的市场

区域都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区域。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按3的倍数变化,因

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各等级中心地

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

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2)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各等级中心地的

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

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

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3)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在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以7的倍数

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在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

2 058,…。

(4)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

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

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

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二)评价:

(1)意义: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2)存在的问题:

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忽视了集聚利益;

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二、简答及论述

(一)企业增长的动因、战略及方法

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为了获取规模效益,激励着公司的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意义在于,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战略意义在于,内部

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因此,对内部交易

的追求,引导着企业不断发展。

(3)技术优势的发挥: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战略: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

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

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

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二)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企业空间扩张受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常见为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作为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三)企业空间演变模式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1)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差异进而又引

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

更快地增长。

(2)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

公司的市场区。

(3)沃茨模式的缺陷

关于生产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甚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

定适用。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

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跨国公司发展分为5个阶段:

阶段Ⅰ: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销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

阶段Ⅱ:开始海外扩张

阶段Ⅲ:开始海外生产。

阶段Ⅳ: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

阶段Ⅴ: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跨国公司:是多区位公司的一种特殊类型。普遍定义为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二、简答及论述

(一)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二)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解释跨国公

司投资。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

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三)根据折衷理论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四)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

产品周期理论中,在成熟产品阶段,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在标准化产品阶段,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折衷理论说明,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五)分析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广泛性

狄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

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

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3)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4)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

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

会。

(5)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

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

联系,扩散其影响。

(6)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

基本模式。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同质区域:

区位指向: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二、简答及论述

(一)佩蒂-克拉克定理

基本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

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

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

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推论: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则相反。(二)库兹涅茨法则

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

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

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

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

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

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产业的

相对国民收入=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三)霍夫曼定理

基本内容: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

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

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

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

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步骤1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

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步骤2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步骤3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步骤4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步骤5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步骤6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五)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中个别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它的经济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最后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他点时,就成了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增长极的各种发展优势,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使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几种经典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一种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由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

(2)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叶大年等根据叶大年的地理学的对称原理,提出了城市分布的八种可能的对称形态,即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陈、色对称。

(六)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结构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

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因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

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他地方产生量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的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

和空间上互相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并且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

失,区域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七)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一)集聚机制

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1)集聚机制形源于三个方面:

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

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

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

大的经济活动往往就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

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

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2)作用机理: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①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

③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④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

概念: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扩散机制形成原因:1避免集聚不经济;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3政府的政策作用;4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扩散机制的类型: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八)分析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九)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及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殊环境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部分资金。

2、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3、长期的计划经济

4、农村工业发展具有要素比较优势

5、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制度比较优势。

(ⅹ)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

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

(*)(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带来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创业布局的变化,促进了小城镇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⑴在空间分布上,我国农村工业化表现出高度分散化的特征对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①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②农村工业化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

③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等素质的提高

(2)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区位、商业意识和文化、资源禀赋、城乡经济关系与区外市场关系、区域经济基础等影响农村工业化的环境与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农村工业化模式。

(九)简述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

1.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3. 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

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

1.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

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2.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1.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

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

2.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

1.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十)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者是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

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

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其结果就是新的生产部门的建

立,包括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的部门。与此同时,

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出现衰退,甚至消亡。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首先,技术创新所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能够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新产品常常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其次,技术创新生产出

的功能更新、品质更好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

品。再次,技术创新不断地在揭示原有产品的缺陷,同时,又指出什么样的产品

或消费方式有益于健康、环境保护等等,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最后,技术

创新加快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速度,使人们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文

化消费需求趋于上升,物质消费性需求相对下降。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

的变化。技术创新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

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

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的认识和行为。

(4)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技术创新代表了技术

发展的新方向。技术创新力强的区域,其产业的技术先进程度高,所生产的产品

因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贸易在区际贸

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区域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据优势,

甚至可以凭借技术创新获得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制定游戏规则、进行一定程度垄断

的权力。

(十一)分析技术创新为何存在空间差异,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

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

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技术创新面临着技

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

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

实力。

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它们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而且,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

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

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技术创

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区域内部因此而存在或加大经济增

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

根本性变化的。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

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

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

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

之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简答及论述

(一)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1)资源禀赋: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

用;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2)资源配置能力:经济体制;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组织水平;区域经济结构(3)区位条件: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

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

生作用。

2.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3.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4)外部环境: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

(二)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

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3)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

的组织核心。

2.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

组合的重心。

3.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

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4.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组织

作用。(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见名词解释)

5.从上述几方面可以发现:一方面,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

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

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

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

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

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

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

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

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入

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

收入。

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

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

期陷入贫困状态。

(四)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1)乘数原理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

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2)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

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3)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关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

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

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作用下,经济

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动或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

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

相应的变动;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五)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可分为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人们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2)为经济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

成,投资和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

和合作。

(3)经济起飞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加;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加速向工业领域流动;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

加快,大量地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

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虽然还有相当规模,但劳动力仍持续向工业部门转

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集中。

(5)高额消费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人居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大量耐用消费品开始产生。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也为他们提供了条件。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

权益缺乏保障。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是:在物质生活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

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极化效应: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对南方(欠发达地区)产生的不利作用,表现在: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能力,

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若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调,那么北方就

有可能寻求进口,从而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涓滴效应: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对南方(欠发达地区)产生的有利作用,表现在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

方解决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差异: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

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简答及论述

(一)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1)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这是因为北方的发展将长期带动南方的发展。

(二)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1)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2)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把经济理论分为三类:兴旺部门(创新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成长到成熟阶段),衰退部门(成熟到衰退阶段)。

(3)梯度推移的方式:一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二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以此类推,创新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4)我国的梯度推移学说: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间存在技术经济的梯度。

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

域,进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发展,达到区域间的相对平衡。

(三)产生梯度推移的理论依据是---产品周期理论

(四)试述中心-外围理论。

(1)基本观点: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

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

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

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2)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

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

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

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

2.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

心的成长。包括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续效应和生

产效应

(五)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1)区域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2)区域间的可达性---即区域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信息,劳动力等传输的可能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区域

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障碍;区域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

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

(3)干扰机会---指两个区域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收到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六)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1)基本思想:区域间或国家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他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2)若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

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

(七)试比较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的意义

(1)区域分工的意义: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

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2)区域合作的意义: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存在和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冲

破要素区际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加强区际经济联系,

形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

(八)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其次,客观上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

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再次,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

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区域流动

(2)对社会的影响---首先,会引起人口的迁移。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人口迁移,一方面有利于先进思想等的传播,推动区域间的社会进步和融合;但另一方

面,会引发发达地区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大,社会问题增多,而欠发达地区人力

资源则会严重不足。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

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

(九)为什么区域经济差异是可控的

(1)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差异;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区域之间经济主

体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2)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虽然有着内在的运行规律,但是,仍然可以对

其进行人为干预,使之符合某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

第十章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国际经济协调。

(二)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

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名词解释:

1、区位:本书的区位主要讲的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基本内涵:(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3、中心地:

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4、横向一体化: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5、纵向一体化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6、主导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7、关联产业: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8、基础性产业:

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9、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0、潜导产业:

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11、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2、区域经济结构:

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3、极核式空间结构:

14、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5、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16、区位指向: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17、集聚机制、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18、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

(1)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P215

(2)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P226

19、区域经济联系:

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20、技术创新:

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浙江农林大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分析(七)

遗传学试卷(七) 一、名词解释: 常染色质:间期核内处于伸展状态,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浅的染色质 异染色质:间期核内聚缩程度高,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深的染色质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限性遗传: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者雌 性上表现的现象 从性遗传: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是由于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雄一方; 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平衡致死品系:两个连锁的隐性致死基因,以相斥相的形式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倒位抑制交换 作用,永远以杂合状态保存下来,表型不发生分离的品系叫做平衡致死品系,也叫永久杂种 二、选择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2.当母亲的血型是ORh—MN,子女的血型是ORh+MN时,问下列哪一个或哪几个血型类型不可 能是该子女的父亲,可以排除? A、ABRh+M B、ARh+MN C、BRh—MN D、ORh—N 3.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就意味着() A、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于理论双交换率(但却有双交换) B、这一区段未发生交换 C、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 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论双交换率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 A、同义突变 B、无义突变 C、点突变 D、移码突变 5.当放毒型草履虫(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虫(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代 的情况为() A、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B、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C、K/K(敏感型)与k/k+卡巴粒(敏感型) D、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卡巴粒(放毒型) 6.单倍体链孢霉一般是粉红色,白色是它的突变型,如果把粉红色链孢霉与白色链孢霉进行杂交,其子代是粉红色的概率是() A、100% B、3/4 C、1/2 D、1/4 E、由于未知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故不能确定答案 7.小鼠中,黑色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两个正常毛色的小鼠交配,产生了一个黑色雄鼠,该黑色雄鼠与一个正常毛色雌鼠再进行兄妹间交配,那么所产生的第一个小鼠是黑色的概率是(假设没有发生突变)() A、0 B、1/4 C、1/3 D、1/2 E、1/8 8.一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的移码突变,最有可能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 A、原黄素 B、亚硝酸 C、5-溴尿嘧啶 D、羟胺

浙江农林大学管理学题库第三章 管理环境

第三章管理环境 一、判断题: 1.组织环境只对某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2.组织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中药影响,但管理工作也可以影响环境。(√) 3.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也是组织的负担。(×) 二、单项选择: 1.“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谚语描述的是 A 道德观。 A.功利主义 B.权利至上 C.公平公正 D.社会契约 2.如果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 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是 A 道德观。 A.功利主义 B.权利至上 C.公平公正 D.社会契约 3.强烈反对一切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动时间,要 求工作医疗保障权的道德观属于_B___。 A.功利主义道德观 B.权利至上道德观 C.公平公正道德观 D.社会契约道德观 4.给同工不同酬现象以解释的道德观是D____。 A.功利主义道德观 B.权利至上道德观 C.公平公正道德观 D.社会契约道德观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等习语里所 隐含的道德观是 D 。 A.权利至上道德观 B.公平公正道德观 C.社会契约道德观 D.推己及人道德观 6.关于合乎道德的价值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B.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C.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D.不再考虑公司的经济利益 7.为了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 D A.新员工招聘 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 C.定期的道德教育 D.以上都是 8.以下 B 措施与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C.确立道德准则 D.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9.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_D___。 A.治理污染 B.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员工 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 D.开发新产品 三、填空题: 1.现代管理道德的发展,使社会责任成为当前管理界最紧迫、最重要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浙江农林大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 各举例说明之。 答: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中遇到的障碍以及被克服的相关例子如下: (1)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 (3)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4)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2.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答:(1)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如下:①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年)——朦胧阶段 a.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 b.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②初创期(1676~1861年)——形态描述阶段 a.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b.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③奠基期(1861~1897年)——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b.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④发展期(1897~1953年)——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E.Büchner。 b.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⑤成熟期(1953年~至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 b.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与反思

浙江农林大学管理学题库8第九章 激励理论

第十章激励理论 一、判断题: 1.保健因素是多与工作结果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2.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的力量。(√)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主导需要是变化的,既可以由低层次的需 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也可能由高层次需要倒退为低层次需要。(×) 4.在五种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工作的自主性能够让工作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 5.相比因低报酬产生的不公平感,高报酬会使人感到较为公平,而且无论是否 公平,高报酬对员工的行为都有正面的影响。(√) 6.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7.认知型激励理论认为行为是内在需要与激励的函数;行为改造理论则认为外 在的或环境的结果决定行为,它强调的是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 8.努力和工作绩效的结果未必能带来期望的报酬。(√ ) 9.在工厂里,采用X理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研究所里,运用Y理论进行 管理效果较好。(√ ) 10.根据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同时被多个需要所激励。(× ) 12.自我实现是一种比生理或安全更重要的需要。(× ) 13.文化层次不同,人们的需要层次也会不同。(√ ) 14.茨伯格认为,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情绪就会消除,对职工会 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 15.激励因素对维持员工的激励水平是必要且充分的。(× ) 16.份即使当惩罚没有被平等地应用于所有违纪员工时,它仍然是有效的。 ( ×) 17.据公平理论,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 18.根据Y 理论,多数人都不愿主动地去承担责任。(× ) 19.领导者无法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二、单项选择: 1.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 E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3.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D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4.某公司对其员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的 B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5.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D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经济地理学期中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或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学科。 2.经理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有: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本书观点):经济活动的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尺 度的变化P4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 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章节)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 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区位中占有场所的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的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 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 的限制。 5.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6.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7.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差异:区位条件是由于生产场所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 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8.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 9.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10.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 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11.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 12.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决定性的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决定性的要素。 13.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14.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 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15.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必需氨基酸; 2.超二级结构; 3.Tm值; 4.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 6.变构调节; 7.尿素循环; 8.内含子; 9.反密码子; 10.半保留复制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GSH的中文名称是(1),它的活性基团是(2),它的生化功能是(3)。2.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4)圈螺旋?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为(5)。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6)中,RNA主要位于(7)中。4.酶具有(8)、(9)、(10)和(11)等催化特点。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为(12),纵轴上的截距为 (13) 。 6.(14)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NADH和CoQ之间,(15)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Cytb和Cytc1之间。 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16)作为模板,(17)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18)作为合成的场所。 8.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19)。 9.欲使某一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2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20)倍。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4′-磷酸二酯键 C.3′,4′-磷酸二酯键 D.3′,5′-磷酸二酯键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D.包括A,B和C 3.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4.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 5.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⑴ DNA聚合酶Ⅲ;⑵解链酶;⑶ DNA聚合酶Ⅰ;⑷RNA聚合酶(引物酶);⑸ 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是()。 A.⑵→⑶→⑷→⑴→⑸ B.⑵→⑷→⑴→⑶→⑸ C.⑷→⑵→⑴→⑶→⑸ D.⑷→⑶→⑵→⑴→⑸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系统园林植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利用遗传学基本理论研究园林植物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变异现象;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工作的实验技能;并能利用上述知识分析解决园林植物育种中的一般问题。 三、考试方法、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园林植物遗传学占45%、园林植物育种学占45%、各论部分占10%。 四、考试内容 园林植物遗传学 第1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考试内容: 1、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 3、连锁遗传定律。 考试要求: 1、了解园林植物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2、掌握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会利用定律进行计算; 3、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主要内容,基因间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 4、掌握计算交换值和绘制连锁遗传图的方法。 第2章花的发育 考试内容: 1、花发育的概念;

2、环境因素、内部因子等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考试要求: 1、了解花发育的概念;环境因素、内部因子和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2、了解花转变的顺序和基因对成花的控制; 3、了解植物成花过程中各因子之间的互作等内容。 第3章花色遗传 考试内容: 1、花色的概念; 2、花色的化学基础; 3、花色改良的遗传学途径。 考试要求: 1、掌握花色的概念; 2、了解花色的化学基础; 3、了解花色的变异机理及遗传学基础; 4、掌握花色改良的遗传学途径。 第4章彩斑遗传 考试内容: 1、彩斑的分类; 2、彩斑现象形成的遗传规律。 考试要求: 1、了解观赏植物体上的花斑与条纹形成的原因; 2、掌握彩斑现象的遗传规律及嵌合体的遗传学问题。 第5章花径与重辦性遗传 考试内容: 1、数量性状的特征; 2、增加花朵直径的途径; 3、影响花朵直径的多基因系统; 4、重瓣花的遗传; 5、花型的发展趋势。

浙农林管理学期末试卷2教学提纲

浙农林管理学期末试 卷2

浙江农林大学 2014 - 2015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管理学原理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5 分) 请将所有判断结果填入下列答题表: 1)管理者不直接执行组织工作。………………………………………………………( ) 2)即使对于那些不打算成为管理者的人,学习管理也非常有用。………………………( ) 3)员工如何穿着与一个组织的文化无关。………………………………………………( ) 4)有一种观点反对企业倡导社会责任,认为社会责任可能会损害组织的公众形象。……( ) 5)任何非法的活动都是不道德的,任何合法的活动都是道德的。………………………( ) 6)组织设计是管理者改变或开发组织结构的过程。……………………………………( ) 7)统一指挥原则使一名员工免于同时遵从两个相互冲突的命令。………………………( )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8)实行矩阵式设计的组织中,其员工会在一件工作上同时拥有两个老板。………………( ) 9)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中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下一层次的需要才成为主导需要。……………………………………………………………………………………( ) 10)大多数人喜欢工作和承担责任,并且通常都符合X理论观点。………………………( ) 11)按照赫茨伯格的观点,消除不满意的因素会使得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 ) 12)管理方格中居于9.1位置的领导者对人的关注多于对生产的关注。…………………( ) 13)菲德勒得出结论,任务导向型领导者往往在有利情境下表现较好,在不利情境下表 现欠佳。………………………………………………………………………………( ) 14)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的唯一形式。……………………………………( ) 15)一个修改标准的例子是:老师因为学生糟糕的考试表现而修改了成绩的评分标准。…(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 分)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样卷

浙江林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细胞全能性: 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潜力。 2、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的和木质化增厚呈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由凯斯于1886年发现的。 3、生态异形叶性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出现不同形状的叶,如水毛茛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4、共质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原生质体和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 5、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运输的功能。这类细胞特称传递细胞。 6、细胞型胚乳:有些植物的胚乳,在形成初生胚乳核后,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产生细胞壁,成为多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这种类型叫细胞型胚乳,见于大多数合瓣花植物。如番茄等。 7、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经过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 胞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8、原植体植物: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类植物称原植体植物。 10、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也称花序果,如桑、无花果等。 二、判析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银杏的果实因成熟时外果皮橙黄色,象杏子而得名;因坚硬的中果皮呈白色,所以又称白果。……………………………………………………(×)改正:银杏是裸子植物,胚珠没有子房的包被,所以银杏成熟时只形成种子,没有果实。 2.裸子植物中管胞是活细胞,起输导作用。………………………………(√) 3.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改正: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 4.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称为异面叶。…………………………(√) 5.复叶的小叶柄基部没有腋芽。………………………………………………(√) 6.植物细胞均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改正:大部分植物都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 7.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改正: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8.颈卵器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改正:颈卵器是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殖器官。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浙江农林大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分析(二)

遗传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又称重组体DNA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将外源基因与载体DNA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然后再把这种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进行扩增并表达,获得相应的基因产物。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存在一种可以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 遗传漂变(随机遗传漂移):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异源多倍体: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二、选择题 1.大肠杆菌lac操纵子中,产生阻遏物的基因是()。 A.调节基因B.操纵基因C.启动子 D.结构基因 2.转位遗传因子最先由谁发现()。 A.Boveri B.Waston C.W.Sutton D.McClintock 3.在链孢霉的子囊孢子中发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分离比为3:1:1:3,此现象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转变C.基因转座 D. 前三者均不是 4.草履虫放毒性遗传是受()和核基因所决定。 A.卡巴粒 B.质体 C.线粒体 D. 叶绿体 5假连锁现象是由于()造成的。 A.重复B.缺失C.易位D.染色体交换 三、简答题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有无区别?如何区别? 有区别。 1.影响区域: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在DNA分子上一个比较大的区段的变化,而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某个区段上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了化学变化 2.细胞学角度:染色体结构变异可根据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的特性鉴定,而基因突变通过细胞学角度不能鉴定 3)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恢复突变,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不能恢复突变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又称母性遗传 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如何在细胞学上鉴定相互易位?相互易位的遗传学效应有哪些? 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存在十字形的四重体.

浙江农林大学管理学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B 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位把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________。 ( ) A.亚当?斯密 B.泰罗 C.法约尔 D.梅奥 (2)下列几项活动中,不属于管理活动的是: ( ) A.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 B.企业的主审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C.部队中班长与战士的谈心 D.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 (3)下述哪一项活动不属于计划活动的范畴_________。 ( ) A. 目标 B.策略 C.实施 D.预算 (4)某车间主任正在给工人下命令:“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家抓紧干,提前完工有奖!谁耽误生产进度,我绝饶不了他!”对这一命令最恰当的评价是________。 ( ) A. 该车间主任管理工人简单粗暴,不懂得强化理论 B. 是一种不讲究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C. 该车间主任管理工人简单粗暴,采用的是一种落后的管理方式 D. 是一种只讲效率不讲效果的落后管理方式 (5)以下几种现象中不能用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合理解释的是: ( ) A.一个饥饿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会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6)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来划分部门: ( ) A.人数 B.地区 C.职能 D.产品 (7)职能职权的运用最有可能造成________。 ( ) A.多头领导 B.沟通障碍 C.削弱直线职权 D.无人负责 (8)某厂设厂长1人,副厂长3人,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各1人,下设10个科室和4个生产车间,分别由副厂长、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直接负责。该厂厂长的管理幅度是________。 ( ) A. 3 B.14 C.5 D.19 (9)“亡羊补牢”属于________。 ( )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10)在管理方格图理论中,只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并创造一个舒适、友好的工作环境,但不太注重工作效率的领导方式是________。 ( ) A.9-1型 B.1-9型 C.1-1型 D.9-9型 (11)某企业的人大代表在开完人代会以后,将会议精神通过会议的形式传达给自己的下级,其沟通方式是________。 ( )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全通道式沟通 D.轮式沟通 (12)在火灾现场,消防队长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________。 ( )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得分

(完整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简答题专版

3、从结构上说明根具有吸收、固着和贮藏的功能。 答: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又由主根与多级侧 根组成,因此根在形态上具有固着的功能。初生根经次生生 长可形成次生根,初生根尤其次生根的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 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根初 生结构的表皮形成附属物表皮毛,表皮毛向土壤中吸收水和 无机盐,通入表皮进入皮层并进入初生木质部的导管,经导 管输送到植物体地上各部分,因此根具有吸收的功能。根初 生结构的皮层和髓中的薄壁细胞均具有储藏淀粉等营养物质 的功能。 6、举例说明植物适应旱生环境在形态及结构上的变化。 叶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但生活的环境不同,它 的形态结构差别也很大。 根据植物和水的关系,可将它们划为旱生植物、中生植 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叶的构造会 有很大差异,而长期适应的结果,又形成相对稳定的叶的结 构。一般地讲,叶是可塑性最大的器官。 (一)旱生植物叶 旱生植物叶一般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蒸腾为明显特征。通 常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形成两种不同旱生植物类型: 1.叶肉薄壁组织增多,呈肉质状态,能贮存大量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消耗(如景天、芦荟、马齿苋)。 2.另一种,叶片小而硬,叶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发达或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具多层表皮细胞, 构成复表皮等。栅栏组织层次多,甚至分布叶上下两面, 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褶,叶脉分 布密,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均较发达,可保证水分的及 时供应。 (二)水生植物叶 水生植物的全体或部分生长在水中水分充足,但气体和 光线不足,其结构与旱生叶相反,叶片分裂成丝状,并且没 有正、反面,随水漂流,都能光合作用,例黑藻、金鱼草。 (1)表皮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无表皮毛,也无气孔,而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由表皮 细胞进行。 (2)叶肉不发达,层次很少,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气腔中常充满空 气。 (3)由于沉水植物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吸收,所以导管不发达,机械组织十分衰退,可随水漂荡。有些植物具漂 浮叶,仅上表皮具气孔。 (三)湿生植物叶 它处于前两者之间,一般其叶片常大而薄,角质层不发 达或一般无蜡被和毛状物,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和机械组织 不发达,胞间隙大等特点。 (四)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叶 所谓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是根据对光照关系而言。阳性 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像马尾松;阴性植物则须 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阳性植物叶结构与旱生植物叶结构相仿,但不等于旱生 植物。水稻为阳性植物,但叶结构趋向于湿生植物。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 花药发育过程。 答: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内、外二层细胞,在内的 一层称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形成大量小孢子 母细胞,这些细胞的体积大,核也大,原生质浓厚、丰富, 与壁细胞很不一样。小孢子母细胞继续发育,通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分小孢子。四分小孢子形成时由胼胝质所分隔和包围。 以后四分小孢子相互分离,而成独立的细胞。四分体分离出 来的单核花粉粒,单核、壁薄、质浓,它一边转化胼胝质为 纤维素,一方面绒毡层分泌孢粉素形成外壁。同时,单核花 粉粒从绒毡层细胞中不断吸取营养。接着核开始分裂,产生 大小不等的两个核。靠近萌发孔,核大的称营养核,另一个 为生殖核。细胞经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有差异的细 胞,生殖细胞呈凸透镜状,紧贴远离萌发孔的内壁上,由生 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此时称2-细胞花粉。经一段贴合期, 生殖细胞从内壁游离出来,不形成细胞壁,而成为裸细胞。 它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精子也是无壁的裸细 胞,核大、质少。这时的花粉粒称3-细胞花粉。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答:①随着胚珠的发育,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 或再经分裂分化或直接增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②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即四分大孢子;③ 四分大孢子沿珠心排成一行,其中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逐渐 退化消失,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具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发育, 形成胚囊;④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时,细胞体积增大,并出 现大液泡,形成单核胚囊,随后核连续进行三次分裂,第一 次分裂形成二核,移至胚囊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 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⑤八个核先 暂时游离于共同细胞质中,然后每端的四个核中各有一核向 胚囊中部移动,相互靠陇形成极核。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一 起组成胚囊中最大的细胞,称为中央细胞。有些植物中中央 细胞的两个极核常在传粉和授精前相互融合成二倍体,称次 生核。⑥近珠孔端的三个核,一个分化成卵细胞,二个分化 成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⑦近合点端的三个核分化 成三个反足细胞。⑧至此,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成熟胚囊也就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其中卵器是被子植物 的雌性生殖器官,卵细胞称为雌配子。 3、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靠昆虫传粉的植物叫虫媒植物,它们的花叫虫媒花。这 了适应昆虫传粉,虫媒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的色彩; (2)虫媒花多半能产蜜汁。蜜腺分布在花的各个部 分或发展成特殊的器官; (3)虫媒花多具特殊的气味以吸引昆虫; (4)虫媒花在结构上也常和传粉的昆虫间形成互为适应的 关系。 4、简述风媒花适应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1)花被很小,不具鲜艳颜色,甚至无花被。 (2)无蜜腺及香味。 (3)花粉量大,细小光滑,干燥而轻。 (4)柱头往往分叉成羽毛状。 (5)开花一般在开春放叶前。 5、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识别作用 传粉花粉管萌发(如为2-细胞花粉,生殖细胞分裂为两个精子)进入助细胞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形成合子(2倍体)和初生胚乳核(3倍体)。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①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②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于减数分裂 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形成 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差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 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③作为胚发育中的营养来源的胚乳,也是通过受精的初生胚 乳核发育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使 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和 适应性。 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 最高级的形式。 6、简述松属从合子到种子的形成过程。 答:合子经两次分裂形成4个自由核,移到颈卵器基部,排 成一层,再经一次分裂产生8个核,并形成细胞壁,分上、 下2层排列。下层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16个细胞,排列成4层,其中第3层细胞伸长形成初生胚柄,将最先端的4个细胞推至颈卵器下的雌配子体胚乳中,此时最先端的4个细胞继续分裂,上部的细胞伸长形成次生胚柄。每行最先端 的细胞继续多次分裂,形成相互分离的4个原胚及长而弯曲的胚柄,原胚继续增大形成胚。与胚发育同时,雌配子体继 续发育,形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这样整个胚珠形成1粒种子。 7、简述裸子植物小孢子的产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小孢子叶背面着生两个小孢子囊,幼时囊中充满核大而 细胞质浓的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分裂发育形成小孢子 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四分体。四分体再分离成4个小孢子。单核的小孢子分裂为两个细胞, 其中较小的一个叫第一原叶细胞,较大的一个叫胚性细胞, 胚性细胞分裂形成第二原叶细胞和精子器原始细胞,精子器 原始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一个粉管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此 时,花粉粒已成熟,这种具有四个细胞,即第一原叶细胞、 第二原叶细胞、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成熟花粉也就是雄配 子体。随着发育,第一、第二原叶细胞逐渐消失,仅留下粉 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继续发育。 8、简述裸子植物大孢子的产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胚珠的珠心由一团幼嫩细胞组成,在珠心深处形成大孢 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 在珠心组织内排成直行,基中仅远离珠孔的一个成为可发育 的大孢子。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许多游离核,逐渐形成细 胞壁,使雌配子体成为多细胞结构,称为胚乳。在雌配子体 的近珠孔端形成3-5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具数个颈细胞和 一大型的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分裂成卵细胞和腹沟 细胞,但后者迅速退化消失。 9、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 答:花粉粒传到柱头上后,从柱头吸收水分,同时发 生蛋白质的释放。经花粉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溢出物或亲水 性的蛋白质膜(表膜)的相互识别,决定雄性花粉被雌蕊“接受”或被“拒绝”。花粉粒从柱头分泌物中吸收水分膨胀, 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花粉管不断伸长,经花柱进入子房,最后直达胚囊。当花粉 管从一个退化助细胞处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两个精子分 别穿过质膜。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 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 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 双受精。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 房发育成果实。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