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数与量的对应教案

小班数与量的对应教案

小班数与量的对应教案

【篇一:小班数学:感知4以内的数量(五)】

(原创)感知4以内数量(计算)目标:1.用多种感官感知4以内数量,进一步巩固对4以内数量意义的理解。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准备:动物图片(1只小兔子),挂图(2只小猫,

3只小狗,4只小猴子),“胡萝卜”人手一份,“小鱼”人手两份,

“肉骨头”人手三份,“桃子”人手四份。数字卡。重难点分析:让幼

儿感知4以内的数与量的对应。过程: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1、念儿歌。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只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2、“小兔子”:“哇!你们念的好好听呀!我也想和你们一起玩。”(请躲在一旁的

高老师学小兔子的声音。)教师引导幼儿一起问“小兔子”:“你是谁呀?”“小兔子”:“我是小兔子。”师(幼):“就你一个人吗?”教师

边模仿小动物声音边出示挂图:“不是,还有我们呢,我们都来了。”(让幼儿分别点数小动物的个数)二、请客。(请动物吃东西)师:“小动物来我们家做客,我们请他们吃东西,好吗?”幼:“好。”师:“那你们知道小兔子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幼:“胡萝卜。”师:“一只

小兔子,我们就送一个胡萝卜给它吧。”(请幼儿送萝卜给小兔子。)依次请幼儿给小猫小狗送食物。教师给小猴送桃子,四只小猴只送

三个桃子,引导幼儿说出:三添上一就是四。请幼儿给小猴送桃子。

三、出示数字卡师:“小朋友们现在来看看,杨老师手上是什么呀?”(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分别说出每个数字象什么,如:棍子1,

鸭子2,蝴蝶3,帆船4。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将数字贴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图片,错开顺序请幼儿念出。四、结束。师;“今天好

开心呀,你们开心吗?”幼:“开心!”师:“杨老师在区角里放了很

多好玩的东西,待会我们区角活动的时候,我们再去玩好吗?”五、

活动延伸。(区角游戏)教师对幼儿介绍玩法。(区角活动:给小

动物送食物;按数字找相应的雪花片;帮小狗找骨头等。

【篇二:小班数学区目标】

小班数学区目标

目标制定:

1.规律比较:

(1)能按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明显差异给4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排序,感知量的特点。

(2)能发现物体简单的(如ab、abb等)间隔排列的规律,体验

模式排列的乐趣。

(3)乐意通过比较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材料:瓶罐排排站、火车接龙、树叶项链

2.数与量:

(1)认识数字1—5,初步理解5以内数学的实际含义。

(2)能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点数5以内的数,能说出总数。

(3)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5以内数量的物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一些常用的量词。

(4)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的物体数量,感知多、少、一样多。尝试对5以内的数与量进行配对。

3.时间空间方位:

(1)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方位;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

方位词。

(3)能看懂简单的箭头标记。

(4)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材料:操作材料:点数拼图、小兔吃箩卜、套戒指、小牛吃草、钓鱼、串糖葫芦、盖印章、

4.图形分类:

(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能注意物体明显的形状特征,正确感知圆形、三角形、方形,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颜色、图形、大小等)

注重要点:1.操作材料生活化。2.情趣化。情境、有趣吸引孩子,让孩子

在玩中学。3.可操作性强。

材料:1、图形嵌板2、铺路3、图形粘贴4、找图形5、图形组合

【篇三:小班幼儿数能力发展水平】

1. 欣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认识、区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3.用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拼搭。

集合

1. 学习形成一个同名称的集合(实物——图片——图形,元素个数

在5以内)。

2. 运用不同分析器感知集合(如铃声:节奏轻响相同)。

3. 感知个数在5以内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1)会把不属于集合中的元素找出来。

(2)会区别1和许多(同类物),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

个合起来就是许多,可以形成一个集合。

对应

1. 学习一一对应:比较两个等价元素间的对应关系(5以内的同类物品)。

2. 学习运用重叠、并放、连线的对应方法进行相关二类物品的比多少、一样多(数量5以内)。

分类

1. 按物品的一维特征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从实物到

图片。个数5以内。

2. 区分同级类物品(如:玩具类、食物类、用品类等),把它们分

成2个集合。

3. 学习认识大小、颜色、形状等分类标记。

排序

1. 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名称、颜色、大小、长短)排序。同种材料,数量5以内。

2. 按一定规则指示排序(序列数量控制在2—3个以内,给幼儿提

供此类材料,让他们接着往下排)。

3. 按一维要求为幼儿提供排序材料(从实物到图片到图形)。

1. 通过视、听、触摸等感官认识、区别1和许多及其关系。

2. 学习5以内的数数、形成、手口一致点数;了解5以内的基数意义。

3. 认识5以内的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4. 会应用实物、圆点、数字卡片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5. 渗透数与数的多少关系。

1. 在比较中认识大小、长短。

2. 会找出三样物体中最大(长)或者最小(短)的。

3. 结合大小、长短不同进行分类排序。

4. 感知量与量间的相等、多少关系。

空间时间

1. 学习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

2. 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代表性的日常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