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地测量学试题讲解

大地测量学试题讲解

大地测量学试题讲解
大地测量学试题讲解

《测量学》试题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C—D—A—B。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3、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30、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 km。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49、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5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51、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2、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53、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54、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57、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

58、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

59、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天文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3、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11、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三、选择题

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3、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4、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D )个测回。

A.2

B.3

C.4

D.5 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 、27m 、28m 、29m 、30m 、31m 、32m 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 )m 。

A.26、31

B.27、32

C.29

D.30 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10、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11、在以( B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12、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 D )m 。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1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A.A 点比B 点低

B.A 点比B 点高

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

D.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5、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16、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 ,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

A.0.5

B.2

C.4

D.8 18、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19、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21、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

A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22、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C )

A 坐标增量闭合差

B 导线全长闭合差

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3、用陀螺经纬仪测得PQ 的真北方位角为=PQ A 62°11′08″,计算得P 点的子午线收敛角=P γ-0°48′14″,则PQ 的坐标方位角=PQ α( B )

A 62°59′22″

B 61°22′54″

C 61°06′16″ 24、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D )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25、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2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70° B -90°~90° C 0°~360° D -180°~180° 27、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 28、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 )。

A 180° B 360° C 90° D 270° 2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B )十分清晰。

A 物像 B 十字丝分划板 C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

30、地面上有A 、B 、C 三点,已知AB 边的坐标方位角AB α=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则CB 边的坐标方位角CB α=( A )。

A 124°57′ B 304°57′ C -54°11′ D 305°49′ 31、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 C )的连线。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32、已知A 点高程A H =62.118m ,水准仪观测A 点标尺的读数a =1.345m ,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33、对地面点A ,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 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D )。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34、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0.2cm

B.2cm

C.0.2m

D.2m

3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36、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37、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 ,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 、B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 ,则A 、B 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 )

A.1%

B.5%

C.10%

D.20% 38、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D )

A.小一倍

B.小10倍

C.大一倍

D.大10倍 3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40、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目镜调焦不正确

4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42、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 测量水平距离

B 测量水平角

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 测量竖直角

43、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没有关系

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44、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

A 斜距、水平角

B 水平距离、方位角

C 斜距、方位角

D 水平距离、水平角 45、山脊线也称( D )。

A 示坡线

B 集水线

C 山谷线

D 分水线 46、设=A H 15.032m ,=B H 14.729m ,=AB h ( B )m 。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 4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方向为( C )方向。

A.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4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49、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

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50、某导线全长620m ,算得=x f 0.123m ,=y f -0.162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 D )。 A.1/2200 B.1/3100 C.1/4500 D.1/3048

51、已知AB 两点的边长为188.43m ,方位角为146°07′06″,则AB 的x 坐标增量为( A )。

A -156.433m

B 105.176m

C 105.046m

D -156.345m 52、竖直角( C )。

A 只能为正

B 只能为负

C 可为正,也可为负

D 不能为零 5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 ,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 ±0.5cm

B ±1cm

C ±4cm

D ±2cm 54、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55、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B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6、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57、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58、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5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B )。

A 238°36′24″

B 301°23′36″

C 58°36′24″

D -58°36′24″ 60、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 ,估读水准尺mm 位的误差属于( A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6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62、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180° C.270° D.360°

63、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D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分划

6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 A )DS3水准仪。

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于

65、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B )。

A 24″

B -12″

C -24″

D 12″

6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测站点A等于前尺点

67、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水准点B转点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68、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看清十字丝B看清物像C消除视差

四、名词解释

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五、简答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1M(mm),M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

例如,取M=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

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圆水准器轴——L L '',竖轴——VV ,管水准器轴——LL ,视准轴——CC 。 4、用公式AB

AB

AB x y R ??=arctan

计算出的象限角AB R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 α?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 α=AB R ;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 α=AB R +180°;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 α=AB R +180°; AB x ?>0,AB y ?<0时,AB R <0,A →B 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 α=AB R +360°。

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③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 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计算方位角闭合差βf ,βf <限βf 时,反号平均分配βf ;

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x ?,y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x f ,y f , 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

D

f f K y x 2

2,式中

∑D 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

K <限K ,按边长比例分配x f ,y f 。

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i 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i 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 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六、计算题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

b a ada b a d

c +=+++=--2)(212)(21212

22122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22

222222222

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123.704×cos236°41′49″=-67.922m ,

=?1B y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 =?12x 98.506×cos155°35′33″=-89.702m , =?12y 98.506×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x 3065.347-67.922=2997.425m

=1y 2135.265-103.389=2031.876m =2x 2997.425-89.702=2907.723m =2y 2031.876+40.705=2072.581m

7、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左 0 06 24 111 39 54 111 39 51

C 111 46 18 A

180 06 48

111 39 48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C

291 46 36 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A

B

左 81 18 42 8 41 18 6 8 41 24 右 278 41 30 8 41 30 C 左 124 03 30 -34 03 30 12

-34 03 18

235 56 54

-34 03 06

9、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 =1.52m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 L -=0

90α。(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目标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竖盘读数 (°′″) 水平距离(m) 高差(m) 1 0.960 2.003 83o50'24"

103.099

11.166

10、已知1、2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12α,计算取位到1″。

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1 44810.101 23796.972

2

44644.025

23763.977

1→2

191 14 12.72

11、在测站A 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 1.45m ,望远镜盘左照准B 点标尺,中丝读数=v 2.56m ,视距间隔为=l 0.586m ,竖盘读数L =93°28′,求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 【解】=-=)90(cos 1002

L l D 100×0.586×(cos(90-93°28′))2=58.386m

=-+-=v i L D h )90tan(58.386×tan(-3°28′)+1.45-2.56=-4.647m

12、已知控制点A 、B 及待定点P 的坐标如下:

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平距(m)

A 3189.126 2102.567

B 3185.165 2126.704 A →B 99 19 10 24.460 P

3200.506

2124.304

A →P

62 21 59

24.536

试在表格中计算A →B 的方位角,A →P 的方位角,A →P 的水平距离。

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BM 的高程为33.012m ,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点号

L(km) h(m) V(mm) h+V(m)

H(m) A 33.012

0.4

-1.424

0.008

-1.416

1

31.569 0.3

+2.376

0.006

+2.382

2

33.978

0.5

+2.385

0.009

+2.394

3

36.372

0.3

-3.366 0.006 -3.360 A

33.012

1.5

-0.029

0.029

0.000

计算题13

辅助计算

L f h 30±=容(mm)=±36.7mm

14、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的平面坐标。

点名

水平角 方位角 水平距离 x ?

y ? x y °′″ °′″

m m m m m A 237 59 30 B 99 01 08 157 00 38 225.853 -207.915 88.209 2507.693 1215.632 1 167 45 36 144 46 14 139.032 -113.568 80.201 2299.778 1303.841 2 123 11 24 87 57 38 172.571 6.141 172.462 2186.210 1384.042 3

2192.351 1556.504

15、为了求得E 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 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 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

⑴ E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78.321m ⑵ 单位权中误差;

⑶ E 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路线

E 点 高程值(m) 路线长i L

(km) 权 i i L P 1= 改正数 i V (mm) 2i i V P A →E

78.316 2.5 0.4 5 10 B →E

78.329 4.0 0.25 -8 16 C →E

78.320 5.0 0.2 1 0.2 Σ

0.85

90

26.2

【解】E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78.321m 。

单位权中误差——=-±

=1

]

[0n PVV m ±3.6mm E 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1

][]

[n P PVV m W

H ±3.9mm

16、已知1、2、3、4、5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计算出方位角31α,32α,34α与35α计算取位到秒。

点名 X(m) Y(m) 点名 X(m) Y(m) 1 4957.219 3588.478 4 4644.025 3763.977 2 4870.578 3989.619 5 4730.524

3903.416

3

4810.101

3796.972

31α=305°12′27.5″,32α=72°34′17.6″ 34α=191°14′12.7″,35α=126°46′53.78″

计算题14

1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 、139.444。试求:

(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解】l =139.428m ,m =±0.012m ,l m =±0.005m ,l K =0.005/139.428=1/27885。

18、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

【解】

15000

1

<

?D ,15000D =?=167.38/15000=0.011m 。 19、已知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R 300m ,试计算曲线测设元素与主

点里程。

【解】曲线测设元素

)2tan(?=R T =68.709m ,180

π

?

=R L =135.088m ,

=-?

=)12

(sec

R E 7.768m =-=L T J 2 2.33m

主点里程

ZY =3182.76-68.709=3114.051m=K3+114.051

QZ =3114.051+135.088/2=3181.595m=K3+181.595

YZ =3114.051+135.088=3249.139m=K3+249.139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整理)《大地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地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园偏心率:第一偏心率e = 第二偏心率e'= a b 4、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来表示点的位置的坐标系。P3 5、空间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 轴,在赤道面上与X 轴正交的方向为Y 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O-XYZ。P4 6、法截线: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所作的法截面与椭球面相截形成圈。P9 7、相对法截线:设在椭球面上任意取两点A 和B,过A 点的法线所作通过B 点的法截线 和过B 点的法线所作通过A 点的法截线,称为AB 两点的相对法截线。P15 8、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9、垂线偏差改正:将以垂线为依据的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归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方 向值应加的改正。P18 10、标高差改正:由于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方向偏差改正。P19 11、截面差改正: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改正。P20 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将天文方位角以测站垂线为依据归算到椭球面以法线为依据的大 地方位角。P22 13、勒让德尔定理:如果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平面角等于对应球面角 减去三分之一球面角超。P27 14、大地元素: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之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 地方位角。P28 15、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 主题解算。P28 16、大地主题正算: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P1至P2的大地线长及其大地方位角,计算P2 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线在P 2点的反方位角。 a 2-b2 a 2-b2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及部分答案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 班级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20分,每题1分) 1?—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地球信息学科,主要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2?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_。3?两个无穷接近的水准面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这是因为重力加速度在水准面不同点上的数值是不同的。 4?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 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_,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_,可近似地把它看成是地球的形状。5? _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的差异。它尽管不是水准面,但它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6?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叫纬圈_。 7.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8?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_正高坐标_系指该点沿垂 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9 ?我国规定采用_正常高_高程系统作为我国高程的统一系统。 10.坐标系统是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的指向和__度_所定义的。 11 ? _大地基准_是指能够最佳拟合地球形状的地球椭球的参数及椭球定位和定向 12 ?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一条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 平面叫做法截_面,该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法截_线。 13 ?与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称为卯酉圈。 14?椭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程曲线叫做—大地_线,该线上各点的主法线与 该点的曲面法线重合。 15 .某一大地线常数等于椭球半径与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的 正弦乘积,或者等于该大地线上具有最大纬度的那一点的—平行圈一半径。16?通常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上,需要进行三差改正。这三项改正分别是—垂线偏差改正 _、_标高差改正_、_截面差改正_。

测量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学属于属于(A)的范畴。 A、工程测量学 B、生物学 C、物理学 D、数学 土木工程测量学主要面向(A)、道路、桥梁、水利等学科 A、土木建筑环境 B、生态 C、资源 D、气象 在国家各级管理工作中,(测量)和地图资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我国以(A)作为大地水准面的位置 A、黄海 B、爱琴海 C、地中海 D、大西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做(A)。 A海拔B、距离C、高度D、深度 最近测量的一次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A)。 A、8844.43 B、8744.43 C、8644.43 D、8944.43 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地球上任意点都要受到(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用。2、20 世纪初随着飞机的出现和摄影测量理论的发展,产生了(A) A、航空摄影测量 B、地面摄影测量 C、海洋摄影测量 D、森林摄影测量 3、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A)的位置。 A、地面点 B、海洋点 C、高空点 D、森林点 测量学涉及到(地球科学)和测绘科学技术等学科。 测绘是(测量)和绘图的简称。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 地表上的一点位置一般可以用(大地)坐标系表示 当个别地区引用绝对高程困难时,可采用(任意假定)的水准面作为起算高程的基准面。 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高差)。

大地水准面虽是曲面,当测量区域(如半径不大 于10km的范围)较小时,可以用测量区中点的(切平面)面来代替曲 面。 确定投影面有时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 定,一般规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顺序按(逆时 针)方向编号。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投影)方法建立。 投影带从首子午线起,每经差 (6)度划一带。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该带的(中央子午线) 把中央子午线经投影展开后是一条(直 线) 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店位于哪一个6度带内,还应该在(横坐标值)前冠以带 号。 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的部分变形小,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性(越大),两侧对称。 当测绘大比例尺图要求投影变形更小时,可采用 (3度)投影法。 在以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 面)看待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高差)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在多大面积范围能容许水 平面代替水准面 测图时,主要就是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 当安置一次仪器要求测出若干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仪高法比高程法(方 便)。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读数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对的高度,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高差为正,说明前视点(A)后视读数。 A:高于B:低于C:等于D:小于等于 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形态,可分为(__地物_)和__(_地貌__)两大类。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及部分标准答案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及部分答案

————————————————————————————————作者:————————————————————————————————日期: 2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20分,每题1分) 1.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地球信息学科,主要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2.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3.两个无穷接近的水准面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这是因为重力加速度在水准面不同点上的数值是不同的。 4.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可近似地把它看成是地球的形状。 5.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的差异。它尽管不是水准面,但它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6.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叫纬圈。 7.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8.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坐标系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9.我国规定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作为我国高程的统一系统。 10.坐标系统是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的指向和__尺度__所定义的。11._大地基准_是指能够最佳拟合地球形状的地球椭球的参数及椭球定位和定向 12.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一条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叫做法截面,该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法截线。 13.与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称为卯酉圈。 14.椭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程曲线叫做大地线,该线上各点的主法线与该点的曲面法线重合。 15.某一大地线常数等于椭球半径与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的正弦乘积,或者等于该大地线上具有最大纬度的那一点的平行圈半径。16.通常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上,需要进行三差改正。这三项改正分别是垂线偏差改正、标高差改正、截面差改正。 3

(完整版)大地测量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中文)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大地水准面球面角超底点纬度高程异常水准标尺零点差 二、填空(1-15小题每空1分;16题4分,共36分) 1、在地球自转中,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有______和_____。 2、时间的度量单位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3、重力位是______和_____之和,重力位的公式表达式为_______。 4、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用_______来表示。 5、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_____、______和_____作为三个主要质量控制标准。 6、测距精度表达式中,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 7、利用测段往返不符值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8、利用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9、某点在高斯投影3°带的坐标表示为XA=3347256m, YA=37476543m,则该点在6°带第19带的实际坐标为xA=___________________,yA=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密水准测量中每个测段设置______个测站可消除水准标尺______零点差的影响。 11、点P从B=0°变化到B=90°时,其卯酉圈曲率半径从______变化到_____。 12、某点P的大地纬度B=30°,则该点法线与短轴的交点离开椭球中心的距离为_____。 13、高斯投影中,_____投影后长度不变,而投影后为直线的有_____,其它均为凹向_____的曲线。 14、大地线克莱劳方程决定了大地线在椭球面上的_______;在椭球面上某大地线所能达到的最大纬度为60°,则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表达式为_____(不用计算出数值) 。 15、在换带计算中,3°的_____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6°相同,坐标不用化算。 16、按下表给出的大地经度确定其在高斯投影中的带号和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答案写在试卷纸上,本小题4分,每空0.5分) 大地点经度六度带三度带

(完整)《大地测量学基础》试卷(B)含答案,推荐文档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试卷(B )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球面角超 总椭球体 大地主题反算 子午线收敛角 水准标尺基辅差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以___________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___________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以格林尼治子夜起算的___________称为世界时。 2、ITRF 是___________的具体实现,是通过IERS 分布于全球的跟综站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维持并提供用户使用的。 3、高斯投影中,_____投影后长度不变,而投影后为直线的有_____,其它均为凹向_____的曲线。 4、重力位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和,重力位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5、大地线克莱劳方程决定了大地线在椭球面上的_______,某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A= 60°,则能达到的最小平行圈半径为长半轴a 的_____倍。 6、正常重力公式()2201sin sin 2e B B γγβ=+-是用来计算______ 正常重力, 其中系数β是称为________。高出椭球面H 米高度处正常重力与椭球表面正常重力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7、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三个主要质量控制标准。 8、地面水平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上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9、椭球面子午线曲率半径() 231a e M W -=,卯酉线曲率半径_______,平均曲率半径 ________。它们的长度通常不满相等,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10、某点在高斯投影6°带的坐标表示为A X =3026255m, A Y =20478561m,则该点在3°带第39带的实际坐标为A x =_________,A y =________,其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___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可分为岁差和章动,假设地轴的变化只考虑岁差的的影响,则与 其地轴相对应的赤道称为_____________。 A 、瞬时赤道 B 、平赤道 C 、协议赤道 2、地面上任意一点的____________是指该点沿_____________方向至____________的距离。 A 、正高、垂线、大地水准面 B 、大地高、法线、大地水准面 C 、正常高、垂线、参考椭球面 3、在精密水准测量中,为了减小或削弱角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水准测量外业观测中一般采取下列_________组方法。 A 、视距相等、改变观测程序 B 、视距相等、往返观测 C 、视距相等、不同观测时间 4、高斯投影是______________投影,兰勃脱投影是________________投影。 A 、正轴圆柱、正轴园锥 B 、横轴椭圆柱、正轴圆锥 C 、横轴椭圆柱、横轴圆锥

测量学试题精选-_附答案

测 量 学 试 题 库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 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5. 测 量 工 作 的 基 本 原 则 是 、 、 。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7.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9.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 限。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2.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13.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 14.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15.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 或 。 16. 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或按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___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 合差。 20.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__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21.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 、B 之间的高差 AB h ___. 22. 已知B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点高程为__ _.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 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高程放样法、三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5。简述桥墩放样点精度检查方法: (1)全站仪架设同一测站上,用盘左,盘右放样同一点位(2)用钢尺丈量世纪放样桥桩之

大地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

收获,体会,建议 (一)收获 1.进一步巩固,加深大地测量学,GPS的有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了大地测量学,GPS所使用的仪器及观测方法,提高了控制测量实 践能力。大一实习时进行的是图根碎步测量,精度等级不高,而大范围,高等级的大地测量对局部的测量工作起到控制作用,对测绘人员的能力要求高,进一步培养了我的测绘实践能力。 3.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测绘生产的管理能力。 4.数据计算整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 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同时,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用来避免因为整理计算而出现结果的错误。首先在数据记录中要做到清晰、清楚,因为我们数据的整理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在计算数据时可以通过多种数学手段来边计算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由一个人计算数据再由另外一个人来检核。 5.我懂得了测绘工作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 全站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超限,必须重测,还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或者每次误差很小,由于误差积累,使得最终结果超限。 (二)体会: 1.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 动手操作能力。这次实习充分暴露出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比 如用测回法观测导线水平角竟然模棱两可,使用水准仪测量高差步骤 不能熟练掌握,对各种限差不能熟记。最糟糕的是不能运用平差知识 进行平差计算,这一点在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出,这说明我们平时学习 眼高手低,且功利性太强,总是想知道学书本上知识有什么用,却不 知只要认真,踏踏实实学习就肯定有用。我们学生应好好反思! 2.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 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 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 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 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 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 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3.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测绘工作需 要组员精诚合作,合理分配任务。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

安徽建筑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试题(一) 测绘工程专业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 1、垂线偏差 2、法截面、法截线、大地线 3、总(平均)地球椭球与参考椭球 4、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 5、大地线 6、正常重力位 7、正常椭球、水准椭球、地球大地基准常数 10、三差改正 11、球面角超 12、子午线收敛角 13、大地主题正算、大地主题反算 14、地心地固空间直角坐标系、地心地固大地坐标系 15、高程异常 16、岁差、章动 二.看图回答问题(15分,每小题5分) 1.在图6-1中,设Pn为P点处椭球面的法线,试指出下列符号或曲线的含义。 a.NS b.EE′ c.O d.NGS e.NPS f.L g.B 2.在图6-4、6-5中,椭圆为P点的子午圈,试指出下列符号或曲线的含义。 b. c.u

3.在图11-5中,a An 、b Bn 分别为A 、B 两点的法线,试指出下列符号或曲线的含义。 a .AaB b .AbB c .BaA d .BbA 三、论述题。 1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 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包括哪些计算工作? 3、什么是大地主题正反算?简述高斯平均引数正反算的基本思想。 4、为什么要分带和换带计算?有哪两种换带方法?坐标换带的实质是什么? 5绘图表示地面一点正高,正常高,大地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关系式并说明各项的意义。 6、工程测量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7大气折光对大地观测有何影响?应对方法如何? 8高斯投影应满足哪三个条件? 9. 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及影响 10.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影响 11.在图15-5中,将计算方位角的实用公式'''''''K P P K P K P A δγα+-=中的所有符号标在图上,并说明符号的含义。

大地测量学试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试卷(A)[200516101-8(必修)、200511401(选修)] 出题者刘宗泉、丁仕俊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 绩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大地水准面球面角超底点纬度高程异 常水准标尺零点差 二、填空(1-15小题每空1分;16题4分,共36分) 1、在地球自转中,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有______和_____。 2、时间的度量单位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3、重力位是______和_____之和,重力位的公式表达式为_______。 4、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用_______来表示。 5、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_____、______和_____作为三个主要质量控制标准。 6、测距精度表达式中,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 7、利用测段往返不符值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8、利用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9、某点在高斯投影3°带的坐标表示为XA=3347256m, YA=37476543m,则该点在6°带第19带的实际坐标为xA=___________________, yA=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密水准测量中每个测段设置______个测站可消除水准标尺______零点差的影响。 11、点P从B=0°变化到B=90°时,其卯酉圈曲率半径从______变化到_____。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4、测量上所讲的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5、测量上将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26、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比各观测值的精度提高 了倍。 、在测区内,选取若干个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 28、国家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9、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30、在小地区控制测量时,导线的常见布设形式有闭全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等。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1岁差:地球绕地轴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级发生缓慢 章动: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年的短期周圆周运动,振幅为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极移:地球自转使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移。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可作无限个法截面,其中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称为卯酉圈。 子午圈椭球子午面与椭球面的截线。 3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园称为黄道 4春分点:视太阳在黄道上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称为春分点,用γ表示。 5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的高程差。A卷 6子午线收敛角:高斯投影面上任意点子午线的投影线的切线方向与该点坐标的正北方向的夹角。B卷 7大地主题反算:已知椭球面上两点的大地经纬度求解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度与正反方位角。 8总椭球体:总椭球体的中心与地球的质心重合,其短轴与地球的地轴重合,起始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而且与地球体最佳密合的椭球体。B卷 9法截面: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一条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叫作法截面; 11相对法接线:在A点安置仪器观测B点,照准面与椭球面的交线AaB称A点的正法截线,或B点的反法截线;在B点安置仪器观测A点,照准面与椭球面的交线BbA称B点的正法截线,或A点的反法截线。AaB与BbA称A、B两点的相对法截线。 12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u,即是垂线偏差 13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间最短程曲线叫做大地线 1在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包括哪些计算工作A卷 答:水准测量概算主要计算工作: (1)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数计算 (2)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计算 (3)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 (4)高差改正数的计算 3为什么要分带和换带计算A卷 限制变形,要分带,存在邻带坐标换算。 (1)当一个网跨两个投影带,为了在某一带内进行平差,需把另一带的坐标换算为该带的坐标。 (2)分界子午线附近重叠部分的大地点需计算相邻两带坐标系的坐标值, (3)6°带同3°、°带之间相互坐标换算 (4)因特殊需要,把国家带的坐标化为任意带坐标 4试述椭球面三角元素归到高斯平面上包括哪些内容及需要进行哪些计算工作B卷 1)将起始点P的大地坐标(L,B)归算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y;为了检核还应进行反算,亦即根据x, y反算B,L。 2)将椭球面上起算边大地方位角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相应边的坐标方位角,通过计算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及方向改化实现。 3) 将椭球面上各三角形内角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由相应直线组成的三角形内角,通过计算方向的曲率改化即方向改化来实现。 4) 将椭球面上起算边的长度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因此将椭球面三角系归算到平面上,包括坐标、曲率改化、距离改化和子午线收敛角等计算工作。 5.按投影面和原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分类 1)正轴投影:圆锥轴(圆柱轴)与地球自转轴相重合的投影,称正轴圆锥投影或正轴圆柱投影。2)斜轴投影:投影面与原面相切于除极点和赤道以外的某一位置所得的投影。 3)横轴投影:投影面的轴线与地球自转轴相垂直,且与某一条经线相切所得的投影。比如横轴椭圆柱投影等。 投影面还可以与地球椭球相割于两条标准线,这就是所谓割圆锥,割圆柱投影等。 6高斯投影应满足哪三个条件为什么是正形投影A卷 高斯投影满足的三个条件为: (1)正形投影:投影长度比在一个点上与方向无关; (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一直线,且是投影点的对称轴; (3)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 高斯投影(正形投影)的性质: (1)投影后角度不变 (2)长度比与点位有关,与方向无关 (3)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4)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线外,长度增大 7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及影响采取措施 1外界条件影响: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 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赤 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碎部,步步 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中央子 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km。西,500 14.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

测绘学基础试题库word

测绘学 一.概念型单选题(1分×10=10分) 1. 测量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时,将其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所进行的 测绘工作,属于分支学科研究的范畴。 A. 大地测量学 B. 地形测量学 C. 摄影测量学 D. 工程测量学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A. 相对高程 B. 假定高程 C. 高差 D. 绝对高程 3. 大地坐标的测量基准是。 A. 法线和参考椭球面 B. 法线和大地水准面 B. 铅垂线和参考椭球面 D. 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 4. 从基准方向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某直线的角度是该直线的。 A. 磁偏角 B. 子午线收敛角 C. 象限角 D. 方位角 5. 某矩形分幅的地形图编号为35.25-35.50,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 1:500 B. 1:1000 C. 1:2000 D. 1:5000 6. 符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 h=。 A. Σh测 B. Σh测-(H终-H始) C. Σh往+Σh返 D. Σh往-Σh返 7. 水准测量中由仪器下沉或上升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方法来减弱其影响。 A. 往返观测取高差均值 B.“后前前后”观测顺序 C. 视线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D. 前后视距差加以限制 8. 下面有关描述等高线特性中,的提法是错误的。 A. 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应凸向高处 B. 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应凸向低处 C. 等高线接近河岸处应凸向下游 D. 等高线遇到陡坎或绝壁时重叠 9. 下面有关高斯坐标系的提法中,是错误的。 A. 长度变形最大处位在赤道两侧边缘地带 B. 它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C.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y轴

D. 除了中央子午线之外,其它子午线投影后与赤道不正交 10. 地图梯形分幅编号按国际统一规定,是以比例尺地图作为基础开始进行分幅 编号的。 A. 1:100万 B. 1:10万 C. 1:1万 D. 1:1千 11. 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及其变化,通过建立区域和全球控制网等方法测定地球各种动态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 A. 大地测量学 B. 地形测量学 C. 摄影测量学 D. 工程测量学 12.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 A. 平行的水平面 B. 平行的连续曲面 C. 垂直的水平面 D. 垂直的连续曲面 13.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所的地球形体,被称为。 A. 参考椭球体 B. 大地体 C. 几何球体 D. 地球椭球体 14. 我国目前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为。 A. 1954年北京坐标系 B.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C. 1980年国家大地测量参考系 D. 1985年高程基准 15. 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为。 A. 1954年北京坐标系 B.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C. 1980年国家大地测量参考系 D. 1985年高程基准 16. 高斯坐标系属于。 A. 地理坐标系 B. 天文坐标系 C. 大地坐标系 D. 平面坐标系 17. 大比例尺地图分幅一般采用。 A. 梯形分幅 B. 矩形分幅 C. 圆形分幅 D. 椭圆分幅 18. 水准仪的i角检验是检验。 A. 十字丝横丝是否垂直仪器竖轴 B.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在竖直面上是否平行 C. 圆水准器轴是否平行仪器竖轴 D.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在水平面上是否平行 19. 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减弱误差的影响。 A. 仪器沉降 B. 水准尺沉降 C. i角 D. 大气折光 20. 水准测量中水准尺下沉或上升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方法来减弱。 A. “后前前后”观测顺序 B. 前后视距相等 C. 视线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D. 往返观测 21. J6级经纬仪表示该仪器野外的中误差为±6″。 A. 半测回测角 B. 一测回测角 C. 半测回方向 D. 一测回方向

大地测量学基础思考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版)复习思考题 (供同学复习时参考,不作为期末考试出题依据) ══════════════════════════════════ 第1章思考题 1、什么是大地测量学?它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普通测量学和大地测量学有何区别和联系?常规大地测量学和现代大地测量学主要有哪些分支?现代大地测量学有何特征? 3、了解大地测量的发展过程。 4、为什么说现代大地测量是以空间测量技术为代表的? ══════════════════════════════════ 第2章思考题 1、简述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2、掌握岁差、章动、极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3、什么是国际协议原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4、研究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的两个含义?作为时间基准的周期运动应满足哪三项要求? 5、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有何特点? 6、什么是总地球椭球体和参考椭球体?

7、什么是高程异常和大地水准面差距? 8、掌握大地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的定义。 9、质心和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定义的? 10、什么是椭球定位和定向?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定向满足的两个平行条件? 11、什么是参考椭球一点定位和多点定位? 12、什么是大地原点及大地起算数据? 13、熟悉1954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CGCS2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本情况。 14、掌握二维直角坐标变换的四参数公式和三维直角坐标变换的七参数公式。

══════════════════════════════════ 第3章思考题 1、什么是地球引力、离心力、重力?重力的单位是什么? 2、什么是位函数?引力位和离心力位的具体表达式如何? 3、什么是重力位和重力等位面?重力等位面的性质有哪些? 4、什么是正常重力位?为什么要引入正常重力位? 的正常重力公式?并搞清各项的意义,高出椭球面H米的正 5、顾及α和2 常重力如何计算? 6、地球大地基准常数的意义? 7、什么是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对几何水准测量影响如何? 8、掌握正高、正常高、力高的定义、基准面及计算公式。正高、正常高和大地高的关系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