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学术交流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校园和谐,自觉遵守保密管理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教师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或危害国家安全、违反法律法规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过失或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

三、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家国情怀,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教育,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传播邪教和宣传封建迷信等活动。

四、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潜心钻研业务,勇

于探索创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未经学校同意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人格,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打击、报复、虐待、伤害学生。

六、加强安全防范。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防治校园欺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学生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七、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尊重同事和家长,团结协作,规范使用自媒体,自重自爱;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公共管理和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校和他人利益,不得在工作从事时间炒股、经营微商、网上购物、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事务,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等侵害行为。

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反对学术不端;不得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得在教研科研和教育培训中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

果,伪造学术经历、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买卖论文等,或滥用学术期刊、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九、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人赠送的礼品、礼金等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家长或其他利益相关人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不得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不得借开会、调研、培训等名义用公款旅游。

十、规范从教行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自觉遵守教学常规,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或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不得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激励、约束广大教师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水平,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师德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为指引,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升师德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考核原则

1.以教师为本原则。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遵循教师职业发展特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自省自律自强。

2.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考核程序,广泛听取教师本人、同事、家长(学生)的意见,考核结果要告知教师本人,客观公正评价。

3.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师德考核是为了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同时,对师德行为不良者,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对问题严重者,师德考核不合格。

三、考核对象

北京市辖区内普通中小学校(含民办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校外教育机构以及教师培训(研修、科研)机构等在内(以下简称“中小学”)的在岗教师。

中小学在岗其他人员参照执行。

四、考核内容

中小学师德考核以《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区和中小学可结合实际,细化符合本师德考核办法精神与原则的师德考核内容。

五、考核程序和方式

1.成立市级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市委教工委、市教委成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市各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工作。下

设办公室(由市教委人事处牵头、组成部门有市委教工委宣教处、市教委职成处和民教处),负责制定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政策,对全市各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各区组建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各区应成立以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师德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各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统筹区域内师德考核工作,协调师德考核与区域内其他教师考核制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各区应组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估专家团队,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学校成立师德考核工作小组

中小学党政领导是本单位师德考核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谋划、抓推动、抓落实。各中小学应成立师德考核工作小组,成员由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工会主席和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师德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具体考核方案,经学校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并将考核方案上报上级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学校组织考核,拟定考核档次

师德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注重考核教师日常师德表现和遵守纪律、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学校实行动态

考核,实时记录教师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每学期要进行汇总并通报。

师德年度考核每年开展一次,原则上与各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同步进行。主要是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按照考核方法和程序,确定教师本年度的师德考核档次。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师德评议,一般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学生)测评、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教师自评。教师对照考核指标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互评。以学科组(年级组)或其他组织形式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指标进行互评。

(3)学生(家长)测评。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小组应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学生(家长)对教师进行评议。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测评或家长测评方式。

(4)综合评议。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家长)测评的基础上,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小组结合教师日常行为和师德表现,做出综合评议,拟定考核档次。

5.确认结果,存档备案。将考核结果通知到每一位被考核教师,经教师签字确认后,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同时,将考核结果上报上级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考核结果

师德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凡教师出现《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所列“负面清单”行为的,该教师师德考核档次应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确定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者应向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坚持正面引导。其他人员为合格及以上档次。对获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高度认可的,在本单位能够发挥立德树人模范和表率作用的教师,年度师德考核档次为优秀,优秀档次比例原则上应不超过参加年度师德考核人员总数的20%,如果国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相关政策,即执行国家规定。

师德考核结果应纳入教师学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基本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不能评为合格及以上档次;师德考核为不合格,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七、保障措施

1.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的认识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建立师德问题报告与监督机制

中小学要定期调查分析本校教师师德状况,及时发现教师队伍中的不良倾向和问题。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情况和问

题,应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要关注舆情,对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重大师德问题,要迅速调查,快速回应,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情况。

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各区应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受理部门,并畅通投诉渠道;中小学应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师德师风意见箱,并结合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建议。

3.进一步完善师德行为奖惩机制

各区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奖惩机制建设。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予以公示表彰,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4.进一步健全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在师德考核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教师权利救济制度,畅通救济渠道。对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有异议的教师,可根据相关规定向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小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依规提出申诉、再申诉。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以及教师培训(研修、科研)机构的在岗教师。

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中小学在岗其他人员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处理包括处分和其他处理。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

其他处理包括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调离教学岗位、停止教学活动,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的资格。取消相关资格的处理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教师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条应予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学术交流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教师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或危害国家安全、违反法律法规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过失或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

(三)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传播邪教和宣传封建迷信等活动。

(四)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未经学校同意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打击、报复、虐待、伤害学生。

(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学生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七)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公共管理和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校和他人利益,在工作时间从事炒股、经营微商、网上购物、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事务,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存在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等侵害行为。

(八)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在教研科研和教育培训中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学术经历、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买卖论文等,或滥用学术期刊、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九)索要、收受学生、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赠送的礼品、礼金等财物,参加由学生、家长或其他利益相关人付费的宴请、

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借开会、调研、培训等名义用公款旅游。

(十)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或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十一)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第五条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存在违反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六条给予教师处理,应当坚持公平公正、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七条给予教师处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二)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用(劳动)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四)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调离教学岗位、停止教学活动,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资格的其他处理,按照管理权限,由教师所在学校或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作出决定。

第八条处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教师本人并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申诉途径等内容。

第九条教师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的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上一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对教师受开除以外的处理,在期满后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出现违法违纪情形的,予以解除,处理决定和处理解除决定都应完整存入人事档案及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条教师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负责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

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受记过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一条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教师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二条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师德师风建设管理职责,有下列情形的,上一级行政部门应当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一)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日常教育督导不到位;

(二)师德失范问题排查发现不及时;

(三)对已发现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置不力、方式不当或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推诿隐瞒的;

(四)已作出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决定落实不到位,师德失范行为整改不彻底;

(五)多次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或因师德失范行为引起不良社会影响;

(六)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

第十三条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教委备案。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55424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本周我们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知道礼仪的概念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共定下来。礼仪、文明交往等,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认为学习文明礼仪,使我们每个人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过后,我又进行了一翻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即;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通过这次文明礼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的大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师都会说:“别人都会你怎么不会,笨得像个猪。”“看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来混日子。”“来这里捣乱!回家算了。”等等恶语在伤害着孩子们,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不想学的状况。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缺乏使用文明语言而引起的恶果,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我们使用了文明语言,不仅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

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本次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明确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常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准则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中小学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现实针对性。 准则促进教师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养。1、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站位正确。从教师职业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理想和民族梦想的关系,集聚奋斗力量,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2、增强底线意识,基本定位适当。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要求,是大中小幼职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必须遵守的,是不可触碰的红线。3、思想行动一致,理解认识到位。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是体检结果,是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是严管厚爱,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书育人实践,时刻自重、自省、自励,增强行动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师,承担职责使命。 感言(50字) 前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本次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明确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将来我将弘扬

(完整word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用爱实践着师德。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一、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重要意义。“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二、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三、要更加珍惜与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四、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总之,我一定会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工作与教学实际,切实做到: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心得体会 20__年11月22日早上在学校大会上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下午又分组讨论,使我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把这十项准则分为了四个方向:政治法律方向、扎实学识方向、管理学生方向、自我修养方向。 一、政治法律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一条坚定政治方向,第二条自觉爱国守法,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损害党中央的权威,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二、扎实学识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一条坚定政治方向,第三条传播优秀文化,第四条潜心教书育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自来水,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只有自己的知识广博了,才可以识破虚假信息,从而才能做到不转发错误观点,传递正能量。同时要不断学习

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学习服务。 三、管理学生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五条关心爱护学生,第六条加强安全防范。作为教师就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对学生有爱了才会真正的关心学生中,而真正关心学生了才可以做到不歧视、侮辱学生,不虐待伤害学生。就职中的学生来说,我觉得首先要充分的分析学生情况,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本着先教会他们做人,再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学习纪律好的学生对他们要求要严格一些,学习纪律不好的学生对他们放松一些,并且不断看他们有什么进步,不断鼓励,平时多和比较不听话的学生谈谈心。这样学生也就会越来听老师的话。当然作为教师在面临危险时要时刻想着学生的安危,不擅离职守,不自行逃离。 四、自我修养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七、八、九、十条。作为教师就应该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止要文明,作风要正派,自重自爱。坚持原则,处事公正,不弄虚作假。俭以修身,清廉从教,不参与有偿补课。 总之,我觉得这次学习很有意义,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我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二套) Part ⅠWriting (30 minutes)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based on the picture below.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account of the increasing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in people’s life and then explain the consequences of overusing i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Part Ⅱ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8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2 long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one or more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I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 A) Go to a place he has visited. B) Make her own arrangements. C) Consult a travel agent. D) Join in a package tour. 2. A) They are on a long trip by car. B) They are stuck in a traffic jam. C) They are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D) They are tired of eating out at night. 3. A) He is a person difficult to deal with. B) He dislikes any formal gathering.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心得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资料(仅供参考)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心得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以下统称“准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中)则”国的教师队伍,教育部门终于要下“黑手”了,之前也有很多有关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文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准则总是要出现的,不是吗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万专任教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敬重学问、1600键。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有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但是也有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也为教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学习体会二 资料(仅供参考)为了更好的教育祖国的未来,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习近平于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教育部是必出不可,在今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用爱实践着师德。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一、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重要意义。“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二、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三、要更加珍惜与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四、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新时代教师教师十项准则心得体会.pdf

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完小 *** 最近,学校组织所有老师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有: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特征,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老师们应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敬畏岗位,牢固树立职业行为底线思维,明晰岗位职责,规范职业行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积极弘扬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风尚。 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有很多。通过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办学规范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我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从平时工作的点滴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鉴,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人民满意教育不断努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职业准则及其职业操守。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再一次固化了自己的职业准则与职业操守。

从站在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决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通过学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来明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爱国,只有我们教师自己爱国,才会引导学生爱国,国家不在了,我们哪能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翻看中国历史,那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的血泪史,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不变的使命就是爱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我们中国强大了,孟晓舟无端被加拿大警扣留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只有自己祖国强大了,我们的国民在国外才会有尊严。 2、爱国的一个鲜明的表现就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做一个祖国优秀文化传承者,让我们的孩子为祖国灿烂文化而骄傲。让祖国优秀文化成为华夏儿女价值观的核心。让古代先贤的宝贵思想引领我们前行。 3、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在繁华过后的简单里,所以我一直信奉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静下心来,多读书,让自己富有一点点的文化气息,然后用这点点的文化气息去熏陶去感染我的学生们。只有教师先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才能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把我们做为学习的典范,亲其师信其道。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不负时代、国家、社会所赋予的各种使命与责任!

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用爱实践着师德。主要心得体会如下: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二、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

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四、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总之,我一定会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工作与教学实际,切实做到: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读后感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读后感最近我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我感觉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有1600多万专任教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 作为一名教师是非常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培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热爱工作。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要终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它是人谋生的手段,但是从社会良心上看,它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良心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该热爱事业和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只有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执着、认真,你的这份热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多对学习投入一份认真,同时老师也会多赢得学生的一份尊重。 教师就应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在任何教育体制下,教师总是充当着引领者的主角,教师的品行、内涵,代表着社会的礼貌程度。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资料,用法是重要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心得体会 2018年11月26日下午,在教师会上集中学习《新时代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会后,又通过自学,学习 了学校发的资料,使我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 则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基本内容有:一是坚定政治方向,二是自觉爱国守法,三是传播优秀文化,四是潜心教书育人,五是关心爱护学生,六是加强安全防范,七是坚持言行雅正,八是秉持公平诚信,九是坚守廉洁自律,十是规范从教行为。我把这十项准则分为了四个方向:政治法 律方向、扎实学识方向、管理学生方向、自我修养方向。 一、政治法律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一条坚定政治方向,第二条自觉 爱国守法,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拥护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不损害党中央的权威,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的言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 良俗。 二、扎实学识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三条传播优秀文化,第四条潜心教书育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自来水,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只有自己的知识广博了,才可以识破虚假信息,从而才能做到不转发错误观点,传递正能量。同时要不断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学习服务。 三、管理学生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五条关心爱护学生,第六条加强安全防范。作为教师就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对学生有爱了才会真正的关心学生中,而真正关心学生了才可以做到不歧视、侮辱学生,不虐待伤害学生。就中小学生来说,我觉得首先要充分的分析学生情况,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本着先教会他们做人,再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作为教师,在面临危险时要时刻想着学生的安危,不擅离职守,不自行逃离。 四、自我修养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七、八、九、十条。作为教师就应该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止要文明,作风要正派,自重自爱。坚持原则,处事公正,不弄虚作假。俭以修身,清廉从教,不参与有偿补课。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4篇_心得体会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4 篇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一) 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教师应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

师是培养人才的园丁。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 这是我在学习师德师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很感谢学校进行这个“师德师风”学习月,让我这个实习教师一下子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我一定会以师德师风继续加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二) 说到师德师风,相信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确,这说的就是我们人民教师,但是我们应该要对得起这一个个赞美的词,不辜负人们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我们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十项行为准则心得体会

教师十项行为准则心得体会 最近,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本人经过自学有三点体会: 一是准则具有现实指导性。教育部为弘扬高尚师德,明确底线行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针对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因为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以这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约束、规范职业行为提供依据。 二是准则具有实际针对性。准则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

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中小学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现实针对性。 三是准则具有素养增强性。准则促进教师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养。 1、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站位正确。从教师职业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理想和民族梦想的关系,集聚奋斗力量,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增强底线意识,基本定位适当。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要求,是大中小幼职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必须遵守的,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3、思想行动一致,理解认识到位。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是体检结果,是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是严管厚爱,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书育人实践,时刻自重、自省、自励,增强行动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师,承担职责使命。

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中国的教师队伍,教育部门终于要下“黑手”了,之前也有很多有关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文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准则总是要出现的,不是吗? 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有1600多万专任教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但是也有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

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篇二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中国的教师队伍,教育部门终于要下“黑手”了,之前也有很多有关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文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准则总是要出现的,不是吗? 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有1600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乐山市徐家扁小学:杨超群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近段时间我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条规范的内容是: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遵守十项准则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我。教师爱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我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个性是在此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仅关系到自我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我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心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用心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务必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此刻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个性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我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