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疼痛评估(成人、儿童)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

疼痛评估(成人、儿童)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

疼痛评估(成人、儿童)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
疼痛评估(成人、儿童)湖北省护理质控中心

附件2:疼痛评估工具

一、评估工具选择

评估工具分为疼痛程度自评和疼痛程度他评工具。自评工具推荐使用数字评分(NRS)、口述分级(VRS)、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FPS-R);他评工具推荐使用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或小儿疼痛行为评估量表。

1.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时宜首选自评工具

(1)NRS可用于理解数字并能表达疼痛的病人,将疼痛程度共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0-10之间,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由病人根据其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

(2)VRS可用于理解文字并能表达疼痛的病人,根据病人对疼痛的表达,将疼痛程度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a )无痛:

b )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不影响睡眠;

c )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影响睡眠;

d )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

(3)FPS-R可用于不能理解数字和文字的病人。疼痛评估时由病人选择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面部表情,以代表其疼痛程度。

项目分值

0 1 2

面部表情放松皱眉、紧张或淡漠经常或一直皱眉,扭曲,

紧咬

休息状态安静有时休息不好、变

换体位长时间休息不好,频繁

变换体位

肌张力放松增加僵硬,手指或脚趾屈曲

安抚效果不需安抚通过分散注意力能

安抚通过分散注意力很难安

通气依从性(气管插管

病人)

完全耐受呛咳,但能耐受对抗呼吸机

发声(非气管插管病

人)

无异常发声有时呻吟、哭泣频繁或持续呻吟,哭泣

(1)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评估项目包括面部表情、休息状态、肌张力、安

抚效果、

通气依从性(气管插管病人)或发声(非气管插管病人)。每一项按0-2评分,

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重(见表1)。

项目分值

0 1 2

面部表情放松皱眉、紧张或淡漠扭曲、下颌颤抖或紧咬下肢状态放松紧张,不安静腿踢动

躁动身体屈曲、僵直或急扭活动静卧或活动

自如

安抚效果不需安抚可安抚很难安抚

完全耐受呛咳,但能耐受对抗呼吸机

通气依从性(气管插管

患儿)

哭闹(非气管插管患

无呻吟、呜咽、偶哭持续哭、哭声大儿)

(2)小儿疼痛行为评估量表:评估项目包括面部表情、下肢状态、活动、安抚

效果、

通气依从性(气管插管小儿)或哭闹(非气管插管患儿),可用于出生>28天的

小儿。每一项按0-2评分,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重(见表2)。

二、疼痛程度分级

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护理质控整改措施

篇一: 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07 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篇二: 第二季度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 第二季度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 神经外科一区xx 消毒隔离: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医院改建期间,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情况,监督检查科室清洁卫生工作情况。 2、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每位护士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 3、培养护士良好的习惯凡是液体、棉枝、茂康碘开包或开瓶后及时填写使用日期,同时经常督促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 4、每星期检查一次紫外线登记、含氯消毒剂监测登记和医疗垃圾放置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 医嘱单: 一份临嘱缺页码。 护理记录单: 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项。一份护理记录不全善。住院须知缺项。 大交班本:

一班未签名。 整改措施: 1、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检查发现及时修正。 2、督促医生在开医嘱及时填写页码。 3、经常查看交班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控检查情况 病人护理存在问题: 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不符。27床、5床翻身卡填写不全 考核存在问题: 病情观察无针对性: 脑损伤病人无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呼吸道情况,对病人异常化验、检查欠熟悉。 整改措施: 1、落实基础护理三级质控检查: 即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长,每天进行质控查房。实行组长负责制,护长加强监督。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2、加强专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如组织学习专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相关临床表现观察掌握相关检查结果,掌握所管床的病情对病人负责。篇三: 护理质控记录一月份护理工作小结一月份工作计划: 1、制定护理工作年计划、季安排、月重点 2、"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护理质控标准

护理质控标准 一.消毒隔离组: 1.检查所有无菌物品的包装及是否有过期; 2.注意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锯安瓿后要消毒再掰开抽 吸药液:护士长检查时会站在旁边直接检查; 3.注射器抽药时注意不能污染内栓加药后的注射器不能留 用; 4.已吸药的注射器必须注明西药时间及药名,并放置在洁净 容器内; 5.每天各班执行治疗前请认真检查后所开启后的物品及药 品有效期,安尔碘用完后及时关盖; 6.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洗手指征、方法及 相关知识:掌握戴手套指征、方法及相关知识。 7.留置针要写留置时间; 8.所有仪器设备,物面不能有灰尘,保持治疗室,治疗车及 物品清洁无尘; 9.提问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相关知识,禁止人为分离针头。二.危重组: (一)危重病人: 1.抽查组长、主班:每天了解病人总数,出入院,危重病人 数,当日手术(特殊检查)人数及特殊病人; 2.现场检查是否做到七不接;

3.各责任护士请做好危重病人三级查房; 4.查压疮上报情况,有高危评估并有家属签字,有措施及护 理记录; 5.查病人是否做到“六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 阴,床单位清洁; 6.抽查护士查病人及查记录:掌握危重病人姓名,诊断,既 往史,现病情,饮食,心理,尿量,治疗,特殊用药名称,剂量,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及护理;注意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反应病情。 7.查病人:注意危重病人体位要舒适,查房时要及时协助病人 取舒适体位; 8.查病人管道:清洁,通畅,固定,记录,有标识,注明置 管时间,敷料更换时间;特别提醒:尿袋要及时更换;首次负责制; 9.查病人安全:有各种警示标识; (二)基础护理组 1.现场检查有分级护理制度,标记与级别相符; 2.抽查护士对分级护理原则和分级护理要点的知晓度; 3.晨间护理时要认真整理,尤其是卧床病人,床单位清洁, 平整,无污迹;床头柜清洁整齐,病床周边物品摆放有序,方便病人取用。 (三)书写组

最新疼痛科护理常规

疼痛科疾病护理常规 疼痛科一般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3.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4.对患者风险评估 5.评估评估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3.做好疼痛护理。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并交代治疗中如何配合。 5.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敷贴。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 3..运动休息指导。 4.自我保健知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麻木感及感觉减退现象,

2.观察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3.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治疗后,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贴。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 5.做好疼痛护理。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运动和休息指导,行功能锻炼指导。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站姿、坐姿要正确。 4.指导患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的头颈肩部等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治疗后有无改善。 2.观察患者有无肌力损伤,有无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症状。 3.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 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 2.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3. 术后卧床休息,避免颈部的过度活动。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讲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和国际疼痛研究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 陆箴琦
协会(IASP,2001年)对疼痛所下的定义是: “疼痛(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对这一感觉的一种情感反应。
疼痛的含义
? 痛反应: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 病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瞳孔扩大、 出汗、骨骼肌收缩等 ? 痛觉: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 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 化背景的影响,患者表现为痛苦、焦虑 ? 对患者而言
疼痛的意义 疼痛的意义
– 疼痛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信号 – 疼痛明显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伴有一系列的躯 体症状,如疲劳,失眠,食欲不振以及神经精神障碍 等
疼痛的意义 疼痛的意义
? 对医务人员而言
? 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是疾病的症状; ? 急性疼痛常伴有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的改变; ? 慢性疼痛则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改变
第五大生命体征 第五大生命体征
?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IASP)上达 成共识:
– 疼痛是继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后第五大生命体征 –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1

恶性循环
?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 疼痛的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痛记忆 – 长期的疼痛刺激可以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 构,使疼痛疾病的进展愈加难以控制。而及早控制疼 痛,至少可以延缓这一过程的发展。
医护人员的职责
? 疼痛永远是恶性的,需要治疗 ? 疼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 控制疼痛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控制疼痛也是 人的基本权利
疼痛的分类
衡量一个 国家患者 疼痛控制 的好与否, 以该国吗 啡消耗量 及人均消 耗量为标 准! 吗啡年医 疗消耗量 和人均消 耗量已成 为国家发 展和人民 健康水平 的重要标 志!
? 依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 神经病理性疼痛 ( 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 ) 。
–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 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 – 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 变时也会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 源部位,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的分类
? 依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 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又分为慢性非癌痛和慢性癌 痛。
– 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 ( 少于 2 个月 ) 、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 之后的疼痛。 – 慢性疼痛:时间界限说法不一,多数将无明显组织损伤,但持续 3 个月的疼痛定义为慢性疼痛
? 对于癌痛患者,疼痛的缓解依赖于肿瘤细胞的杀灭或阻断疼痛传导路径。多 数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有限,通常较少考虑药物的依赖性或可能引起的长期 毒性。 ? 慢性非癌痛患者镇痛的同时不仅要求尽可能地降低药物的短期和长期毒性, 而且要尽量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 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 (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
包括:有效消除疼痛;限制药物不良反应;把疼 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2

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时间:2013-5-16 地点:护办室主持人:贾秀丽记录人:朱春慧参加人:贾秀丽程卫宁史婷婷杨小雅赵秀荣朱春慧内容:3、4月护理质量分析会 一、前期工作整改情况: 优点: 1、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5人组成,分工明确,能按要求落实职责。 2、护理文书的书写字迹清楚,基本可以按护理部新护理文书标准要求书写。 3、对护士史婷婷提出表扬,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缺点: 1、腕带的使用不到位,均能按要求配属腕带,但部分病人腕带保留性差,有随意摘除放置及丢弃现象。 2、护士门敏工作欠到位,对工作积极性不高,欠缺责任心,存在拖拉现象。 二、本期工作情况总结: 优点: 1、护理文书刮涂现象已改善,个人因书写问题造成的错误基本能自行改正。 2、出院宣教、专科教育各责任组能按要求落实到位。 3、责2组责任护士黄鲜辉,病区管理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对病人热情,13床患者彭金莲对黄鲜辉提出表扬。 4、护理病历讨论、查房质量较前提高。 5、护士程卫宁实习带教落实到位,对罗娟娟容晔带教认真负责,以身作责,并按照临床特点量身定制带教计划,要求其书写及完善护理病历,提高了带教质量。 6、4月下旬护士组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按三甲复审要求在科室按时进行。 7、每日大夜班护士能及时进行紫外线灯消毒,并能自觉、及时登记。 缺点: 1、出院病人体温单输出有遗漏,护士张媛媛、门敏较突出,延误出院病历移交。

2、出院病历移交不及时,被质控科网上通报12份未移交病历。 3、巡视卡、输液卡勾签不及时,主要以廖开心在上中午班为主。 4、体温单输入后错误多,检查、纠正不及时。 5、临检标本送检签字不及时,或无人签字。 6、责1组护士张敏管理欠到位,病室卫生杂乱,工作无计划性,无创新,不求上进。 7、按三甲复审要求,护士组静脉输液操作考试练习,护士廖开心杨少宁未按要求参加考核,定点实习护士容晔罗娟娟未考试。 三、整改措施: 1、加强责任心,及时检查每日体温单,并由P班双人核对,避免遗漏。 2 、与主管医生及时沟通,及时联系签字,及时完善,按时移交病历。 3、输液卡勾签不及时,液体有漏勾现象,对当班护士廖开心提出批评教育,限时整改。 4、小夜班及时整理,检查出院病历,并由P班双人核对出院体温单,避免出现出院体温单遗漏现象,及时督促签字,保证病历的完善,并及时移交。 5、中午班每日及时检查送检标本,按时签名,每日下班前对照送检单检查临检本勾签情况,并把责任细化到人,落实到位。 6、取消张敏责任组当班资格,继续考察,下半年重新进行责任组资格考核。 7、对护士杨少宁廖开心未按时完成静脉输液考核提出批评,并质控扣分5分;对定点实习护士容晔,罗娟娟继续加强静脉输液操作的练习

2018护理_质控计划

2018医院心病科护理质控计划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根据医院提出的“2018年实施规年”及护理部2018年工作计划及目标,制定2018年心病科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如下: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全体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工作。 二、成立质控小组: 组长:颜杰 组员:杰、温超琰、晓莉、质量控制检查分工: 1、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及考核:杰 2、急救药品和器材、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温超琰 3、护理规章制度落实、院感质量控制管理考核:晓莉 4、出院随访、常用药品和物质管理:王双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实行以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4、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5、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6、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7、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

2017年10月份护理质控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

保定第七医院 2017年10月份肿一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分析会 一、时间:2017年10月31日15:30 二、地点:护理站 三、主持人:袁新爱 四、参加人员签名:冉文岩刘晓阁姚梦茜李丽卢秋颖刘杰 五、(1)科室质控评价标准: 柱状图对比: (2)科室质控评价标准:

柱状图对比: 六、同比9月份下降及护理部反馈下降的是基础护理、院内感染、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急救车物品方面: 1、存在的问题: (1)护士不知晓使用开口器的注意事项。 (2)护士不知晓麻醉喉镜的使用方法。 2、刘杰护士原因分析: (1)抢救车不经常使用,抢救器材使用不熟悉。 (2)麻醉喉镜通常是医生操作,护士未进行统一培训。

3、整改措施: (1)每月进行抢救器材的培训并考核。 (2)组织抢救应急演练。 (3)医护共同学习,指导护士正确使用麻醉喉镜的演练。(二)护理文书方面 1、存在问题: (1)脉搏与体温本不一致。 (2)大便没有填写。 (3)无体位医嘱。 2、刘晓阁护士原因分析: (1)绘制体温单不认真。 (2)绘制完没检查。 (3)医生不知道应下体位医嘱。 (4)医嘱班未认真校对医嘱。 3、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指控内容与奖金挂钩。 (2)形成习惯,绘制完体温单后检查一遍。 (3)对医生及全体护士进行医嘱培训。 (4)与主任沟通,做好医生的指控。 (三)分级护理方面 1、存在问题: (1)责护不知晓负责患者的数量。

(2)责任护士不知晓其管理病人的年龄。 (3)患者指甲有污垢。 (4)患者暂停吸氧后,吸氧管未悬挂保存。 2、刘杰护士原因分析: (1)病人流动性较大,随时有新入和临时初样病人。 (2)所管病人较多,不能记住病人的年龄。 (3)基础护理不到位,未予重视。 (4)病人比较随意,责护宣教巡视不到位。 3、整改措施: (1)做好接交班。 (2)熟悉并掌握病人信息。 (3)重视基础护理,除基础护理日,新入院病人本班做好基础护理。(4)加强用氧的宣教,持续吸氧病人暂停吸氧时,氧气管应悬挂避污保存。 (四)压疮方面 1、存在问题: 压疮分期知晓不全。 2、姚梦茜护士原因分析: (1)不能熟练掌握压疮的分期,对压疮相关知识没有重视。 (2)护士长的监管不到位。 3、整改措施: (1)利用晨会时间共同学习关于压疮的相关知识。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记录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 地点:门诊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院领导、护理部成员、各科室护士长 会议主题;护理质量分析、反馈与持续改进会议 一、科室护士长代表发言,内容为①科室在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 题和下一步计划:②目前科室质控开展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持续改进项目。 (一)肿瘤科护士长: 1、年轻护多,经验不足,知识欠缺。 2、急救技能差,需组织培训。 (二)心脑科护士长: 1、存在问题:一是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对器械维护不当。 2、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三)妇产科护士长: 1、结合科室实际,积极开展新项目,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2、存在问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健康教育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无菌观念不强、创新理念不够。 (四)脾胃病科护士长: 1、存在问题:护士主动服务、主动巡视不到位, 穿刺技术有待提高。

2、下一步抓服务,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3、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提高穿刺技术 (五)糖尿病科护士长: 1、存在问题:标本采集核对不到位. 2、人人参与质控,分组质控,由组长监管,每月总结。 3、计划:加强培训、完成内科护理常规 5、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一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 (六)外科护士长: 1、存在问题:巡视不到位、出院指导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卫生处置不到位、执行单签名不及时。 3、质控按照种室计划每月进行,及时总结。 1、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3、质控按照科室计划每月进行,及时总结。 4、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七)手术室护士长: 1、存在问题:一是年轻护士证合手术不主动一描能的用峰部,从基础做起。二是器微维护不当一指施对设备的维产进行培。 2、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每月有质控重点,每季度全面检查。 3、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手术病人人文关怀,做好护患沟通。 4、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二、副院长总结:

护理质控工作计划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7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计划为继续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党委提出的“高效、安全、优服务”主题思想为指导,围绕患者安全、优质服务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护理安全。 一、工作目标护理工作流程优化,护理操作程序规范,核心制度执行有效,患者安全目标落实到位。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调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并落实相应职责(见附件一) (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把握护理质量的关键问题,落实“防范为主”的管理原则,给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专业照护(具体指标详见附件二)。 (三)优化护理质量管控模式,加强督查力度,保证患者安全。 1、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 (1)要求临床科室管床护士每天早晨提前到达病房,与实习护生及护工一起对自己所分管的患者实施晨间护理,以及午间护理、晚间护理等,护士长负责督查。 (2)护理部拟定于7月份组织全院护工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科室护士长对本科室护工每年培训一次,内容涵盖患者生活护理项目及患者转运工具的使用等,进一步规范护工工作,保证患者安全。 2、严抓环节管理,使护理核心制度落地有声。 (1)根据各专科疾病特点,要求护士长制订专科晨间护理早交班内容模板和交接流程,包括集中交班和床头交接班,并对新入科护士进行培训,形成规范,人人自觉执行。 (2)从1月起,护理部主任、质控员及质控秘书每周随机安排一天到一个临床科室检查晨间护理、参与护理大交班及床头交接班,及时指出不足,指导整改,全面规范。 (3)继续深入开展责任包干制,根据科室护理人力层次结构合理搭配分组分管病人,由年资高护士担任责任组长,并参与、指导、检查本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包括晨晚间护理、各种治疗护理、查房和交接班以及护理记录等内容全程包干,使患者得到连续性的、安全的护理服务。 (4)本年度重点临床一线地年资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要求护士长不定期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开展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紧急抢救情景演练,通过演练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2017年护理质控--半年总结

2017年上半年全院护理质量控制改进总汇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对全院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5、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月科室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来无重大护理安全事件发生。 8、规范病区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

改,并进一步规范。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总协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10、院感方面,按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质控人员兼职监控院感,各科室护士基本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虽然其中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使院感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11、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基础护理不到位,新入院病人入院宣教及处置不及时、到位; ②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过多,物品摆放凌乱; ③为病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解释欠耐心,满意度调查时有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 ④学习风气不够浓,各科室均不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 ⑤护理文书书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内涵质量不高等缺陷; ⑥各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在护士长不在时或值班期间,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我们护理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辛的,每天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再创辉煌。 护理部

疼痛患者的评估及护理措施答案

疼痛患者的评估及护理措施 一、癌痛概述 1、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占到(A ) A、8% B、38% C、58% D、78% 2、在躯体因素方面,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占到(D ) A、18% B、38% C、58% D、78% 3、( A)疼痛定位比较明确,呈现受到尖锐、持久、跳痛或者压痛的性质 A、躯体性 B、内脏性 C、神经性 D、间歇性

4、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将疼痛列为第( C)生命体征 A、一 B、三 C、五 D、十 5、(C )适用于急性的疼痛、老人或者小儿、表达能力丧失的患者 A、视觉模拟量表 B、“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C、Wong-Baker的面部表情量表法 D、短式McGill疼痛问卷 二、疼痛评估工具 1、视觉模拟量表中,越靠近0表示(A) A、疼痛越轻 B、疼痛越重 C、疼痛中等 D、无疼痛 2、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中,属于中度痛的是(C )

A、3 B、9 C、5 D、2 3、WHO三阶梯与NCCN 指南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A) A、在WHO基本原则中,提出要按阶梯给药,尽量口服 B、NCCN指南中指出,按三阶梯给药 C、WHO三阶梯止痛指出短效阿片滴定灵活 D、以上都对 4、非甾体抗炎药属于WHO 三阶梯镇痛的哪个阶段(C) A、三级阶段 B、二级阶段 C、起始治疗阶段 D、预防阶段 5、WHO 三阶梯镇痛原则中止痛的起始治疗药物是(B) A、弱阿片类药物 B、对乙酰氨基酚

C、强阿片类药物 D、杜冷丁 三、癌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 1、疼痛对患者生理方面的影响是(D ) A、注意力不集中 B、自杀倾向 C、情感减低 D、食欲不振 2、癌症疼痛的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是( D) A、新发癌症患者 B、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 C、接受抗癌治疗的儿童 D、晚期癌症患者 3、对于第一阶梯的疼痛治疗采取的是(A ) A、非甾体类药物 B、弱阿片类药物 C、强阿片类药物

疼痛护理评估与记录管理制度

疼痛护理评估与记录管理制度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鉴于疼痛给病人造成的多方面损伤,国际上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关于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等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疼痛的护理评估与记录规范。 一、疼痛评估方法 1、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 进行评估。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按照疼痛对应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 无痛(0)、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 二、疼痛评估流程 患者疼痛初筛治疗、教育再评估 相应检查心理辅导 三、疼痛处理与记录 (一)疼痛处理 1、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在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护理人员对 所有疼痛病人都要进行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等内容评估,住院病人至疼痛消失或出院为止。 2、对于产妇的疼痛由护士观察和评估记录,分娩时正常宫缩按照医疗常规 处理。如果有异常疼痛立即告诉医生,由医生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3、护士对评估发现1-6分(轻度--较重度)的疼痛病人,要在1小时内告

诉主管或值班医生,医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7分以上的疼痛(重度以上),护士立即告诉医生,并按“疾病诊疗常规”在30分钟内进行处理。 (二)疼痛记录 1、无痛(0分):每天评1次。 2、轻度疼痛(1-3分):每天评1次。 3、中度疼痛(4-6分):每天评2次,连续3天至0-3分改每天1次。 4、重度疼痛(≥7分):每班评1次,连续3天至0-3分改每天1次。 (三)疼痛书写要求 1、疼痛评估后将分数绘制在电子体温单上疼痛栏内。 2、疼痛评分在0-6分内的不用记录护理记录单,疼痛评分≥7分和 使用麻醉止痛剂的需书写护理记录单。 3、护理记录要求: ①每班记录1次,记录疼痛评分、部位、时间、疼痛性质、治疗和 护理措施。 ②60分钟内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③使用麻醉止痛剂观察药物副反应。 护理部 2016年11月制订住院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管理要求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 篇一:20XX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总结 我院护理部认真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质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1、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的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护理部每周下病房检查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每月对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自查自纠检查,要求措施具体有针对性并有记录。科室质控要求人人参与管理,护士长加强督导,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护理部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分级护理和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相关工作,落实了分级护理制度,加强了病房巡视,降低了医疗风险发生率。 3、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 4、每天由一名护士长进行夜查房,每周召开护士长会议一次,每月召开护理质控会议一次,每季度召开护理质控总结会一次。 5、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保养、维修、

登记工作,重点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 6、不断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护理部定期进行护理文书培训学习,护理部和科室均成立护理文书质控小组,护士长夜查房也作为重点检 查的内容来抓,有制度有措施。护理部对运行中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进行检查,每月抽查60份运行病历,所有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控,从各科抽取危重、典型、疑难病历进行检查,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原因,进行讨论,院内统一规范,达成共识,使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一步提高。 7、完善和改进二甲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于11月底完善了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护士长夜查房的相关制度。增加了护理疑难病历讨论、运行病历检查、每月底的护理质量工作检查等工作。 8、加强护理信息管理。各科室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全院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9、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10、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

护理质控工作计划结尾(最新版)

护理质控工作计划结尾(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护理质控工作计划结尾(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

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 规章制度 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

【DOC】-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DOC】-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内二科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及职责 一、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控小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阿娜尔古 成员:巴夏罕 小组职责: 1、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1) 质控小组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全面的检查。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 (1) 质控小组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全面的检查。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 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术后疼痛评估及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评估及疼痛护理 目的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客观有效的评估疼痛并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方法通过两种方法的评估了解疼痛的原因,掌握疼痛护理的时机。结果使术后患者免于疼痛,尽早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結论通过心理疏导、护理措施、正确使用止疼药物,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疼痛的耐受力。 标签:术后疼痛;疼痛评估;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的一种复杂的胜利心理反应,几乎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命质量。因此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有关疼痛的知识。但由于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护理人员缺乏疼痛知识,不能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客观的有效的评估和记录,疼痛和止痛药物观念陈旧,以致患者的疼痛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在充分认识了疼痛对于患者的危害,我院护理逐步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方法。规定了所有术后患者都要进行疼痛评估,并制定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现介绍如下: 1评估方法 我院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评估疼痛 1.1数字分级评分法(NRS)即采用0~10分标尺,分为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术前即向患者解释疼痛发生机制、表述方法和使用本量尺方法。0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严重疼痛。让7岁以上,意识正常患者自己填写疼痛等级,了解患者此时疼痛在标尺的哪个位置。 评估标准:轻度疼痛小于3分,中度疼痛3~6分,重度疼痛对于6分。一般术后4h、12h、24h、36h和72h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疼痛等级大于3分或患者主诉疼痛,要求镇痛时就应该给予处理,处理后若疼痛能缓解50%以上为有效,否则为无效。该方法有利于护士较为准确的掌握疼痛程度和评估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可以综合患者客观资料做出评价,给予镇痛措施。 1.2脸谱法该方法采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于任何年龄,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特别适用于急性疼痛者、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 2疼痛护理 2.1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通过学习纠正护理人员对疼痛和镇痛的错误认识。之前有不少护理人员错误的认为疼痛是术后的正常现象,镇痛药会影响患者切口愈合、胃肠道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而且会给患者镇痛药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 委员会主任:(业务院长) 委员会副主任:(护理部主任) 委员会成员:(医务科干事)、(治疗室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供应室护士长) 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领导分工及职责界定 1.业务院长全面管理领导。 (1)负责研究、制定、审核医院全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制定确定年度护理计划目标;(2)负责对护理部主任任免、护士长任命、考核管理;(3)对护士人力资源调配的审核;(4)对护理部工作安排、难点、奖惩研究审核。 2.护理部主任具体管理及质控安排。 (1)制定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方案、督导质量控制活动;(2)针对各项质控存在问题,结合医疗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3)随时掌握全院护理质量动态、了解院外信息、不断改进质控标准以提高护理质量。 3.医务科干事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负责组织安排各项质控活动,保证按时、按项完成,并不断提高; (2)对质控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向主任提出建议,组织各级质控组讨论对存在问题,提出纠编措施,并定期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通报。

组织护理质控组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踉进,直至改进质量;(3)督促并考核护理质量监控组、专项活动组、临床护理质控小组活动质量,掌握最新质量信息,并及时传达运用到质控活动中。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督检材料的总结、分析、数字统计的文字资料。 三、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3.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三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季度检查一次,并有记录。 4.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5.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6.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审核、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程序和各种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达标率指标。 2.制定护理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和质量评价及奖惩标准。 3.制定年、季的护理质量目标、质控项目、时间安排,根据护理质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没答案测试题

一、填空 1.中华疼痛学会将2004年()至()定为第一个中国镇痛周。 2.三阶梯用药原则:()、()、()、()。 3.慢性疼痛主要诊断依据为自述或观察到有疼痛的依据已经超过()个月。 4.疼痛与( )、( )、( )、( )同样重要。 5.评估疼痛时应注重患者的()、()、性格和文化背景。 6.语言描述法词语易于理解,可随时口头表达,沟通方便,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但不适合( )障碍的患者。 7.使用数字评分法过程中患者()和()可加重疼痛感觉,影响评分结果。 8.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9.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疼痛、()疼痛、突发疼痛。 10.人体所能感觉到的最小疼痛称为()。 11.评估疼痛的关键是()。12.数字评分法中0代表无痛、()代表轻度疼痛、()代表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13.PCA是用药及时、方便快捷、反应迅速的()减少患者反复注射的痛苦。 二、单选题 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A.主观感觉 B.客观感觉 C.自我感觉 D.不良感觉 2.世界疼痛大会将(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3.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4.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A.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 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5.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缺少客观体征B.疼痛不受精A.0级1级2级3级B.1级2级3级4级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 6.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 A.病人要求便给药 B.疼痛发作时给药 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 D.按药效的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7.疼痛治疗过程患者应该怎么做() A.当疼痛发作时用药不疼是不必服药 B.漏服药物时不必再服用 C.出现头晕时继续服用药物不可停用 D.不饮酒 8.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不包括() A.焦虑、紧张或恐惧 B.抑郁、害怕、失眠 C.绝望、孤独感和承受能力低 D.强迫症 9.疼痛治疗过程过程中安全护理那些正确() A.服用口服药护士发给病人即可 B.即使疼痛不缓解也不用继续用药 C.间歇性疼痛发作时告知患者要忍耐 D.告知患者和家属正确评估疼痛的重要性

护理质控会议

护理质控会议题纲 一、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 1、药品无过期失效现象。但备用药物品种数量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适当增 加,以满足应急需要。 2、急救能力及应及水平需加强。 3、急救器械要责任到人,经常检查。每周护士长至少全面开机检查一次(吸 引器、雾化器、各诊室内氧气压力及管道、各处心电监护机),消毒应急包要在有效期内。 二、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落实不到位,床头柜上不清洁有杂物,床单位不够整洁,毛巾乱搭。 2、有个别护士没按要求调节输液速度。 3、口服给药要严格遵医嘱按时足量送药到病人手,看药到病人口。临床上存在 给药不严谨现象。 4、抗生素药物应用时间安排要合理。(BID间隔、先后顺序) 5、留置导尿病人的会阴护理(每天两次消毒)落实不到位。 6、腕带标识及爱心卡的填写。 7、T、P、R、BP没按要求定时查记,包括口服给药,时间随意性较大。 8、责任护士对病人情况的掌握度(护士对患者八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三、病房管理 1、使用中的药品放置需更加规范。 2、出院病人的终未处理及登记。 3、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安全防护。 4、各种安全标识(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压疮)要及时完善规范、醒目悬挂。 5、对护工的管理:病人饮食情况的掌握、特殊重点病人的生活协助,清洁卫生情况(被服类物品的及时送洗清点、床垫、棉絮定期曝晒)。 6、科室物品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认真交接、及时追查下落做好录。 7、各种交班(病情交班、危重病人交班、物品交班、急救药品及器材、各种理疗机器)要认真落实,及时填写交班本。发现损坏或短缺要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8、健康宣教要贯穿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中。(用药安全、饮食方面、日常生活、戒烟禁酒、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 四、护理文书和技术操作 1、体温单:涂刮、漏项、不整洁(要求点园、线直、出入院填写需一字一格)。二便的填写必需真实可信。 2、医嘱单:签名不及时(经常)、皮试签名时间不规范(用药时间不得早于皮试时间)。长嘱内容有签名漏执行(治疗护理项目(bid血压)、理疗项目、收费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