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及其对策(一)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及其对策(一)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及其对策(一)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及其对策(一)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及其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金融环境金融风险对策论文摘要]银监会于2008年4月底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9.02%,这充分说明当前中国金融业有保持金融稳定的能力,但是银行业、保险业等仍将面临着严重的金融风险。本文以目前汇率改革触发的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增值、金融也不断对外开放及美国次级债波及全球的金融环境下,探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并相应提出对策。

一、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美元货币持有及汇率风险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影响波及全球,虽然说中国的金融环境处于不流通的内部环境,但是对中国的影响也将会局部扩展开来。美国为了转嫁次级债的风险,通过不断使美元贬值,降低利率等金融手段,在我国汇率改革后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自2006年人民币自由浮动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5%以上,我国因持有美元而导致持有资产的贬值,美元资产通过兑换人民币及购买人民币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加大人民币流动过剩,从而产生流动过剩风险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二)中国金融机构存在着历史性的坏账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格局,由发展历史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金融机构的历史性坏账。据中国工商银行根据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其不良资产占比虽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维持将近20%水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把资本金与风险资产比例达到8%作为权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的一个指标。据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但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中行工行建行三大上市国有银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53%、93.75%、93.48%,虽然显示加权平均已经达标,但是其风险依然不减。

(三)保险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偏低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是经营管理水平相距甚远。当前困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既有保险企业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营销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更有信用上的问题。而我国的信用疲软现象却十分突出,它在国家信用、公司信用和个人信用方面均有表现。随着保险业开放度的提高,内资保险公司在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信息管理水平、资金运用效率的差距将显现出来,人才流失也在所难免,这必然会压缩内资公司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还很高,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尚未上市外,其余都通过渠道上市融资,但是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还很高,而2003年11月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年》报告中提出,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估值为40%以上,因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不良贷款比例降到15%目标。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也正因为它们是国有企业,财政部就必须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央行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总的来说是一种外部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内部问题。目前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有“国有企业病”,如所有制缺位、局部利益极大化、预算软约束、效益递减等等。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像国有工商企业那样困难,是因为银行的特殊业务,即存款业务,不会产生现金流量问题。因此,财政部作为出资者,要真正行使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国有商

业银行的监管:(1)按国际金融标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谨慎会计准则和审计规则。保证商业银行会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2)要建立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科学地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以此作为考核的基础。(3)降低成本与费用项目。精兵简政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人员,停止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成本支出。(4)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不要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上交税收量大而忽视了它们的企业性质。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以利润润为经营目标,就难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就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 姓名:周冰倩 学院:行知学院商学分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12856218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之华谊兄弟 前言: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娱乐业市场,涌现出一批商业巨头,而华谊公司正是个中翘楚。从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到如今庞大的商业帝国,华谊走过了一条不可思议的崛起之路。当然,时势造英雄,这不仅仅归功于王中军王中磊两位创始人的商业才能,也要归功于繁荣的中国市场。 华谊概况: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于1994年创立。1998年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至今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广告、影视、音乐、发行、艺术设计、建筑、汽车梢售、文化经纪、投资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并于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我认为可能会导致出现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两个:

(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2)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2013年起,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国内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内深化改革的政策目标都将刺激中国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行业态势: 优势: 1.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为大型电影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而且娱乐影视这整个行业发展快,对优质作品需求大,有利于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华谊拥有出色的制作、宣传与发行能力,在国产大片市场处于优势地位;电视剧制作实力强产量高;艺人经纪业务拥有艺人数量超过百人。公司独创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风险保证收益。 3.公司以工作室独立运营进行作品创作等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风险,取得最大收益。公司产业完整,影视资源丰富,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劣势: 1.虽然我国电影产量已初具规模,但其中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影片数量仍然较少,高质量影片供应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电影票房收入的增长。 2.影片产量和放映数量均在增长,但银幕数量以及高质量影片的供应不足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大,产业链完整,运作高效的电影企业将在发展中获胜。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来看,电视剧市场以及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外部因素都是有利于华谊公司的发展的。因此,外部环境对该公司造成的信用风险的压力较小。 华谊重大事件年表: 1994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创立 1997年,年销售额达6亿,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2000年,并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经纪公司,成立华谊兄弟时代经纪有限公司;太合控股2000万入股,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 2001年,成立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2002年,华谊取得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超过40%的股份 2004年,出资3000万收购战国音乐,成立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TOM集团出资500万美元收购华谊27%的股权,华谊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5年,中国最大SP之一华友世纪对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进行超过3500万战略性投资;华谊以3500万入股天音公司成立新的天音传媒有限公司;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带领一些艺人跳槽橙天娱乐

我国的金融风险现状及对策

我国的金融风险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复杂,一些潜在风险也陆续出现。如何把握这些潜在的、新的风险,提出合理的对策,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风险,现状,防范对策 一我国金融业的现状 1美元持有及汇率风险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影响波及全球,虽然说中国的金融环境处于不流通的内部环境,但是对中国的影响也将会局部扩展开来。美国为了转嫁次级债的风险,通过不断使美元贬值,降低利率等金融手段,在我国汇率改革后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自2006年人民币自由浮动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5%以上,我国因持有美元而导致持有资产的贬值,美元资产通过兑换人民币及购买人民币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加大人民币流动过剩,从而产生流动过剩风险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2坏账水平高。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比率不断下降,尽管如此,过多地强调这些指标只会促使金融机构通过扩大信贷投放稀释不良贷款或者收回有利的贷款。实上不良贷款蕴涵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偏高。 2.信贷投放过快。应该看到,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仍然高涨。因为资本、经常账户的双顺差,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从贷款的结构来看,投资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比重仍较大。由于长期债券市场的缺乏,潜在的金融风险又集中于银行系统。而银行系统通过发放大量新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率的盲目扩张行为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商业银行自身的内控机制欠缺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过快的信贷投放可能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3.流动性问题。当前,长期的流动性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城乡居民的短期存款,而资金投放却主要是一些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政府债券、住房贷款等。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金融现象,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良性发展。 4.房地产带来的金融泡沫。在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及商业化经营的压力,各大银行都在争抢高回报、低风险的客户,而房地产信贷一向被看做优质客户,信贷风险较少,导致银行近年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大幅上升。当前比较突出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正自有资金往往不足30%,发展商“出地”、银行“出钱”的情况严重;二是一些分阶段连续开发的大型楼盘过度开发形成风险;三是银行对贷款的监控不力,信贷资金被挪用,从而形成风险;四是房贷、车贷等项目贷款条件放松,消费者违约现象增多,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房地产二级市场不活跃,房产预售、未完工房屋交易预期价格水平上涨,收入预期不合理,都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高,促进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积聚。这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如果不加以控制,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5. 信用体制不健全,金融体系透明度不高 尽管2002年我国颁布了银行业新的信息披露准则,2004年所有银行都须报送按五级标准划分的贷款,信息披露水平和行业透明度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我国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e3754704.html,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谷雯玉 来源:《商情》2014年第27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加多样的投资选择,更是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近期,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基金成为了大众的新宠儿。然而,互联网基金的崛起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同时,互联网基金存在着许多风险问题,如何规范互联网基金,从而使其健康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互联网基金才能走得更远些。 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互联网基金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3年6月13日在支付宝平台基础上推出了余额增值服务功能的理财工具——余额宝。通过与天宏基金公司合作,使用余额宝的用户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比存入银行多10倍的利息,同时还可以随时消费、转账。在余额宝推出7天后,用户量便突破了100万,并使天弘基金成为中国第一大基金。 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的高收益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这使得人们更愿意将手中的资金进行投资。那么,传统银行的存款量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不仅是互联网巨头们对传统银行高利润的挑战,也是我国金融业的一大变革。然而互联网金融也与传统银行业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能够规避风险,继续保持发展态势,走向未来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1、创新产品后劲不足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下降,部分产品的收益开始上演渐渐回落,各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无一逃脱收益率一路下滑的命运。目前,理财通、余额宝等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已跌破6%。数据显示,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6470%;3;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 5.8420%,相比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大跳水,银行理财收益则显得更为平稳,部分银行在售的短期产品收益率甚至还出现了反超。 虽然说网络金融已经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年轻人可能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而大部分年长者还不太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进行投资。此番,人们被互联网基金的高利率所吸引,可是当收益下滑之后,互联网基金的魅力就大大减值,人们还是更加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 2、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

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体会

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体会 经常在媒体上注意到有关“金融风险”的提法,所以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书籍,让我领略到了目前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的衍生功能之强大,风险之隐蔽,可控之困难,结合自已所从事业务经理工作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金融的管理就是风险的管理,它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在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损失的发生与否同操作风险和管控密切相关,只要操作无风险,既使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也能控制到最小。所以做为基层支行的业务经理,直接面临具体的业务操作,直接把控着所在行员工的操作风险,身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为了防范操作风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一、加强培训,要求业务人员的素质过硬 核心系统上线后,综合柜员推行,系统放开核准柜员的权限,会产生业务人员权限过大的现象,如果员工的业务素质不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差错;尤其是核准柜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权限与业务经理相当,所以也应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对其素质与责任心提出要求,以更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二、关注员工的业余生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新的系统跟随新的风险理念,新的系统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信任你的业务经理、信任你的核准柜员,信任你的综合柜员,因此,除了业务上的培训,还要有生活上的关心,充分了解你的员工,在信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对一些个人行为异常的员工,一定要有所警觉,提早防范,及时教育,过好思想政治这道关。 三、风险防控,要从新入行的员工抓起 新入行的员工因为刚步入社会,风险意识不足,再加上我行的业务产品众多,使他们学习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仅停留在会操作的层面,如果对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业务规定以及风险点不主动了解,形成一种不良的操作习惯,则给风险的发生带来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换个角度,既使这些新员工不会一直从事业务操作,工作伊始的风险意识培养,能够让其深知应该去营销什么客户,营销客户应该注重什么,以便在与其它部门的配合上会更加顺畅,也会让我行受益长远。 四、不断完善操作系统,改进适合新系统的操作管理办法 外部监管力度的加大,更加表明坚持制度的重要性;客户法律意识的日益提高,对我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我行出于发展及收益最大化的考虑,为占领市场,各条线产品层出不穷,一线员工学习操作方法及营销压力不断加大。所以,为达到最佳的防范风险效果,操作办法应该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做到简便易行;另外,将各项制度要求如反洗钱、外汇管理、收费标准等需要耗费员工精力去判别的业务镶嵌到系统中,用系统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员工,同时降低风险与纠纷发生的几率。

浅谈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对策(一)

浅谈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金融风险;金融体系;中国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已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融合,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增强。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首先介绍了金融风险的概念以及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最后,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指出防范和化解中国金融风险的对策。 1.呆坏账水平高。2003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比率不断下降,尽管如此,过多地强调这些指标只会促使金融机构通过扩大信贷投放稀释不良贷款或者收回有利的贷款,事实上不良贷款蕴涵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年2月12日公布的2006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状况报告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偏高。 2.信贷投放过快。应该看到,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仍然高涨。因为资本、经常账户的双顺差,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2]。从贷款的结构来看,投资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比重仍较大。由于长期债券市场的缺乏,潜在的金融风险又集中于银行系统。而银行系统通过发放大量新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率的盲目扩张行为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商业银行自身的内控机制欠缺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过快的信贷投放可能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3.流动性问题。当前,长期的流动性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城乡居民的短期存款,而资金投放却主要是一些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政府债券、住房贷款等。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金融现象,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良性发展。 4.房地产带来的金融泡沫。在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及商业化经营的压力,各大银行都在争抢高回报、低风险的客户,而房地产信贷一向被看做优质客户,信贷风险较少,导致银行近年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大幅上升5]。当前比较突出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正自有资金往往不足30%,发展商“出地”、银行“出钱”的情况严重;二是一些分阶段连续开发的大型楼盘过度开发形成风险;三是银行对贷款的监控不力,信贷资金被挪用,从而形成风险;四是房贷、车贷等项目贷款条件放松,消费者违约现象增多,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房地产二级市场不活跃,房产预售、未完工房屋交易预期价格水平上涨,收入预期不合理,都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高,促进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积聚。这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如果不加以控制,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5.信用体制不健全。2002年,中国颁布了银行业新的《信息披露准则》,信息披露水平和行业透明度有了相应的提高,但中国商业银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来遗留的一些特性,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有较大的差距,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改观,尤其是涉及公司内部经营、个人收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比如,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在前几年被认为是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高的优质项目,但近期频频发生的违约现象正在改变这种观念。一些消费者购买多套住宅以至发生偿还危机。继2003年银行业公布车贷黑名单以后,2004年银行业又公布了房贷黑名单。这种事后惩罚往往难以弥补银行业的损失,客观上也加重了银行业的风险。 6.金融风险意识欠缺。从中国的金融发展史可以看到,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破产倒闭的先例,我们没有巴林银行教训,没有日本兴业银行的遗憾,更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切肤之痛,于是社会各业中,对金融风险的危机意识很是淡漠,如为追求高息收入,高息集资,高息吸储的现象不断出现,甚至还存在着抵押房产,贷款炒股,置风险于不顾,盲目出资,这些都使金融风险的积存和滋生提供了养分。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从制度上防范于未然。要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的各种隐患,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体制创新力度,紧跟现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策 ——以XX市为例 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的推进,经过对全市互联网企业的摸排走访,发现全辖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分别为信息不对称风险、监管真空风险和高经营性风险。笔者在对上述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是风险累积的首要因素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规性信息不对称 经过对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网页的浏览发现,各家网站上均标示有“互联网金融行业认证”、“诚信龙头单位”、“诚信示范网站”等认证标志,经过了解,这些所谓的认证标示均为“山寨标示”,缴费即可使用。以诚信认证类型为例,包括三种档次:标准基础版,提供的服务包括诚信网站图标以及诚信网站电子证书,并将网站信息收录在诚信网站数据库中,费用为1500元/年,最低缴费期限为10年;诚信示范企业版,提供的服务除了包括诚信示范网站图标以及诚信示范企业电子证书和牌匾外,还包括防拷贝、数据加密等技术,一年费用为5000元,最低缴费年限为5年;诚信龙头单位,提供的服务包诚信行业龙头图标、单位电子证书等,费用为2万元/年,缴费年限不得低于3年。这类认证实际

为某些平台的圈钱工具,收费才给证书,所评价的信息极为基础,对企业的合规合法真实性没有任何的证实意义。 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宣传自身为某某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通过查询“中国社会组织网”发现很多协会为“山寨协会”,其专业性和合法性根本不能得到保障。而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网页,这些山寨信息无疑加大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否合规的难度。 (二)产品信息的不对称 金融业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金融消费者很难获得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产品定价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完备信息,尤其是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宣传中又刻意加重了这种信息的模糊性,延迟或拒绝披露相关信息,再加上互联网交易的分散性,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 (三)监管方式导致信息不对称 目前的审慎监管原则,主要是从经营者角度,从各方面规定经营者的行为规范,以维护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却很少从消费者的角度制定监管规则,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爆炸性增长,现行的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除了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还应剔除信息噪音,从而为金融消费者提供较为完备、清晰的信息资料,维持金融市场的公正、公平和透明,保持市场秩序和市场信心。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真空”亟待重视 (一)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

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的对策

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银行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银行金融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促进了国民经济适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积聚起来的银行金融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不仅制约着银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 一、当前银行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从近年来已暴露出来的银行金融风险隐患来看,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信用风险。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银行金融风险。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有些借贷方甚至有钱还也不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余额数超过20%。分地区看,不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有的高达40%。据调查,今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仍在下降。特别是有许多地区银行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是经过处理的,已将大量逾期贷款展期为正常贷款。实际统计数字还要大。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数额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 2?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当前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上,一些城乡信用社因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6%,已经低于8%的国际最低标准。由于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大大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12年9月,借款人金某向银行申请个人经营贷款1笔,借款金额1200万元,期限为1年期,借款用途为其所任职的地暖管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日常经营购进生产原材料,借款人在该公司任总经理职务。为确保该笔贷款的顺利申请,借款人金某提供其个人担任法人的商贸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厂房及用地,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向银行提供担保。抵押物位于大兴区物流包装基地,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及土地的总评估价值为2400万元,目前带有10年以上的租约,年租金约为260万元,承租方为汉拿山餐饮集团。由于该厂房需要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因此借款人出具了承租方签署的放弃第一顺位回购权的承诺函,承诺若该厂房因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银行需要处置该抵押物时,放弃优先收购该厂房的权利。 二、案例经过: 在经过现场调查及相关审批后,银行原则上同意发放该笔贷款,但是要求在厂房抵押的基础上,追加某担保公司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接到担保公司的担保函后才能发放该笔贷款。担保公司接到该笔担保申请后,经过现场调查后,基本认可了该笔贷款的用途及抵押物情况,准备与借款申请人签订相关委托担保合同后,向中信银行出具贷款担保函,协助银行完成后续放款手续。 但是在与借款人面签担保合同时,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发现该借款人所携带的用款企业A公司的公章,与之前预留印鉴不符,经过相关部门鉴定核实后确认为私刻的假公章。经过询问借款人得知,因A公司法人为外籍人士,长期不在本市,公章随身携带。为了方便开展业务、配合银行早日发放贷款,才私刻公章,并无骗贷意图。但是这种信用风险已经引起了担保公司方面的重视,随即提高了反担保措施的等级,要求在抵押物的基础上,将借款人所属B公司的99%股权,暂时转让到担保人名下,在发生借款人违约的情况下,能以最快速度处置抵押物,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借款期限内借款人未出现违约情况,则贷款到期后,再将股权转回至借款人的B公司名下。

浅谈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金融案件的发案率逐年上升,涉案金额大、牵涉部门多成为一大特点。但对金融案件的分析可看出80%的金融案件离不开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所以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在金融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金融内控管理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从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风险的原因及防范风险的相应对策等三个方面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一、现行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核算虚假,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是银行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它是整个资金运用的真实反映。可以说,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当、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或某个环节失控,就有可能出现风险。现实工作中,有的银行为维护自身利益,违反金融政策要求,在会计信息处理上大做文章,致使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充分,真账假表、假账假表、任意调整收支科目等现象,事实上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影响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进而带来更大的风险。从会计工作的程序看,结算编制是最后的环节。在银行业中,结算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结算数据不实,尤其是利润反映不实。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技术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从人为因素看,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虚假性。如有的金融机构为了本单位或其他某种需要,要求会计部门在结算报表上做数字游戏。或虚增利润,或虚减利润,或搞账外账,想以此取得业绩考核名次或达到暗盈利的目的。结果导致自下而上会计信息失真。 2.操作违规,加大结算风险。近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结算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不按规程操作越权办理业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为加大了结算风险。 3.内控不严,会计人员约束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个别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密,制度不完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4.制约失衡,加大经营风险。银行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强风险性大的行业,面对大量结算票据、现金资产,以至密押、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一旦发生工作疏漏造成资产的损失是巨大的。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银行作为其猎击的主要目标,各类案件居高不下,手段花样层出不穷,无论是假汇票、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还是贪污盗窃、索贿受贿,任何一个案件会或多或少涉及经营核算部门,一旦会计部门放松管制,降低核算水平,就会为犯罪分子客观上开了绿灯,加大了经营风险。 二、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1.建立内控制度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中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内控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金融会计人员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证。在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时,要注意其全面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即这一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中覆盖要宽广,操作要规范,不能脱离实际,并能有效与其他部门工作配合。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将有利于堵塞漏洞,有利于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的产生,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对策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9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对策 陶云凯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蚌埠 233030 摘要:在大数据的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持续发展。这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论文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况,紧接着剖析了其中的风险,最后在研究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 一、前言 互联网金融是指将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一系列金融活动。从广一点的范围理解,互联网金融可以划为两类。一类是将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另一类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创新金融业务。对于第一种主要是由金融机构推出,而第二类业务主要是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展开。而从狭义上分析,只要是现金流的运转借助了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完成的,就能够将其划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域。但要明白,互联网金融不单单是两个行业间的粗略结合。它是以一定的网络技术为基础,在被用户熟知并接纳之后,顺势而生的一种全新的产业。互联网技术的飞快进步加速了金融的创新频率,这同时也对相应的管控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特征,会减弱管控的力度。由于管控的成效上得不到保障,这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非常不利。而且互联网金融交易并不是在线下进行,人们在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时或者是在究查相关责任时,都存在较大的困难。相关监管部门也很难拥有足够证据来确定事实,加上一些电子形式的凭证被改动和假造的难度并不大,这都对传统取证制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它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并没有充分的显露出来,最终造成了如今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管控还比较薄弱的局势。 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类型 以相关文献的理论阐述为基点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划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第三方支付。这种模式可以根据是否具有担保功能,将其分为不负担保功能和兼负担保功能两类。它们的特点是具有完整的客户采购、支付、物流、结算等信用信息,经营的成本不会太高,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第二类是电商系金融。这种模式是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具有较大的公平性,参与度也很广泛。另外中间成本低,支付过程也很简单,还具有丰富信用数据和高效率处理信息等特点。 第三类是P2P网络贷款。用一个第三方网络平台来联络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从而能够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更加充分 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此次机遇,银行可加强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改变以往唯利润的经营理念,而忽视银行客户的重要性,也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银行也必须抓住机遇,转换发展思路,升级内部经营方式,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还未能动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地位,但丛生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正逐渐占据部分市场资源,银行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不能坐等政策倾斜的优势,而要主动加入变革风潮,实现自身的升级转换,由此才能顺应互联网金融风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以大数据应用促进信息整合转型 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特别重视信息的收集,尤其要重视客户信息的研究与分析,只有把握准确的客户信息才能把握正确的客户需求,以便后续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有吸引的产品和服务。银行实际工作发展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一线的客户,直接面对客户便能收集客户信息的一手资料,而发展互联网金融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掌握大规模客户的核心需求,作为总行发展战略部署的一部分,这也是在实际业务开展的需求。而整体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利用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有序的整合,在内部大数据战略的推动下,利用专业的数据匹配,抓住核心客户群进行精准式营销,以促进大数据平台的落地与客户需求的契合,最终成功利用信息实现业务的全面升级。 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属于强劲发展时期,影响了商业银行原有的存贷款业务和支付等功能,对其利润效益也有一定影响,但多年来国内以银行等单位为代表的金融格局暂未被大局面改变,但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实施的执行者,短时间内银行在国内金融领域内的重要地位不会变动,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不断的发展,国家政策对互联网企业的扶持在将来必不可少,传统银行 也的发展模式必将受到影响,甚至银行的经营模式会受到新兴金融企业的巨大冲击,颠覆其发展局面,这一点是银行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清醒认识的一点。各传统银行应该多实践和创新,提供思路,各地及不同机构在创新时应从不同角度出发,多层次思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业务和服务,在互联网 金融浪潮中树立特色,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 张欢. 商业银行股权投资业务历史沿革、现状及展望研究[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3(02): 53-62. [2]谢平安, 赵权伟, 诸葛玉华, 王苗, 叶芳, 覃志俭.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7(03): 36-47. [3]廉超.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经营策略研究[J]. 当代经济, 2017(12): 80-84. [4]刘江会. 金融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对策研究[J]. 科学发展, 2017(06): 13-26. [5]陈一洪. 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主要挑战与转型战略[J]. 南方金融, 2017(06): 81-89.

金融风险管理总结

金融风险管理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金融风险管理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篇一: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体会 关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体会 经常在课堂上学习有关“金融风险”的概念,让我领略到了目前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的衍生功能之强大,风险之隐蔽,可控之困难,结合自已所学习的知识,谈几点体会。 金融的管理就是风险的管理,它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在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损失的发生与否同操作风险和管控密切相关,只要操作无风险,既使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也能控制到最小。所以做为基层支行的业务经理,直接面

临具体的业务操作,直接把控着所在行员工的操作风险,身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了防范操作风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一、加强培训,要求业务人员的素质过硬 核心系统上线后,综合柜员推行,系统放开核准柜员的权限,会产生业务人员权限过大的现象,如果员工的业务素质不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差错;尤其是核准柜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权限与业务经理相当,所以也应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对其素质与责任心提出要求,以更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风险防控,要从新入行的员工抓起 新入行的员工因为刚步入社会,风险意识不足,再加上我行的业务产品众多,范文TOP100使他们学习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仅停留在会操作的层面,如果对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

业务规定以及风险点不主动了解,形成一种不良的操作习惯,则给风险的发生带来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换个角度,既使这些新员工不会一直从事业务操作,工作伊始的风险意识培养,能够让其深知应该去营销什么客户,营销客户应该注重什么,以便在与其它部门的配合上会更加顺畅,也会让我行受益长远。 四、不断完善操作系统,改进适合新系统的操作管理办法 外部监管力度的加大,更加表明坚持制度的重要性;客户法律意识的日益提高,对我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我行出于发展及收益最大化的考虑,为占领市场,各条线产品层出不穷,一线员工学习操作方法及营销压力不断加大。所以,为达到最佳的防范风险效果,操作办法应该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做到简便易行;另外,将各项制度要求如反洗钱、外汇管理、收费标准等需要

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与措施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 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 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流动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这些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突出、最集中、最严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中主要是因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的质量决定着银行的命运。尽管《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银行仍面临着企业不讲信用和丧失信誉、不愿或不能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始终在风险博弈中求生存、求发展。但风险无处不在,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因操作风险导致重大资金损失的案件颇多,严重威胁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银行内控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缺乏应有的行为制约机制。 金融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众所周知,银行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规避和控制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因为制度落实到位、操作风险防范乏力、措施运作实施不当、监督制约机制不力、避险工具匮乏等原因,滋生业务操作上的风险,最终导致事故与案件。不仅银行的形象和声誉受损,也会阻碍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快和强化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是金融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首要任务。 围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这对新型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是危机和挑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挑战,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以实现在集约经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控制,管理立行观念。这是新型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型商业银行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防范、规避风险问题,要从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安定的角度,花大力气抓好风险控制工作,并常抓不懈,保证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新型商业银行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从其股本实质看,同样是大型国有企业,其资产出现大面积风 险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深远的。因此,尽快出台保全新型商业银行资产的政策法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减轻新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应当引起有关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实质性金融业务发展的蓬勃时期。众筹平台的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不断增加;P2P网贷起伏发展,面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发展环境混乱,P2P网贷正逐步向良好趋势发展;第三方支付交易呈现井喷式发展、支付交易金额迅速膨胀;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爆发;大数据金融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全方位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信息共享;信息化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金融门户利用互联网对金融产品进行“垂直比价”,开启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制约,拓宽了传统金融的范围,为金融客户提供了便利,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渠道,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发展。然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的风险因素,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一)法律和监管风险。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性,依托于互联网为平台的金融产品也存在很高的风险性,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风险。比如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很大的筹集资金的能力,资金大量汇聚到个体户手中,如果相关法律制度没有明确的限制,大量资金就很可能被挪用到其他地方。同时,监管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都采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经营模式,因此要全面、彻底、精准地落实混合行业的管理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做到相关政府监管到位和相关法律制度做好完善。 (二)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平台是互联网,业务都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而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环境恶劣,网络攻击事件频发,甚至呈现组织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计算机病毒也层出不穷。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会导致公司后台系统紊乱,系统自身的防护性能不高则会受其感染,从而使用户和公司的资金得不到安全保障。而互联网的高联动性可能会引发传染扩散风险,给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于专业性技术要求很高。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的部分高端设备与核心软件都来自于国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设备与管理软件,具有强依赖性。专业技术认知程度不达标很容易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资金运行安全系数低等风险,对公司的形象和日常运营影响很大。 (三)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虚拟介质平台提供金融服务产品,互联网具有虚拟特性,因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巨大信用风险,其中主要包括用户的信用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第一,对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与发展,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信贷平台,彼此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借贷平台为了谋求发展,进行虚假的宣传,信息披露不完整,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致使借贷者、投资者因无法获取真实信息而上当受骗。如,在“e租宝”庞氏骗局中涉及投资人约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对策 □文/程盟刘名慈宋若兰高铭泽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提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从法律与监管角度、技术角度、信用角度浅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本文为河北金融学院2017年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XSKYY2017024)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7日 金融/投资《合作经济与科技》No.5x2019 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