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20T10:40:35.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黄金双[导读] 缩宫素又叫催产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在产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儿生命。黄金双 (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238000) 缩宫素又叫催产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在产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儿生命。现将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1 给药方法和剂量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目前公认且安全的产前给药途径,它有两种给药方法。

1.1持续性给药法应以小剂量开始,0.5%的浓度(

2.5u催产素溶于5%G.S500ml中),采用7号输液针,以8滴/min开始,以后根据宫缩及胎心情况调节滴速,正常情况下,每隔15-20min调节一次滴速,按等差法或等比法调节,直至10min内有3次宫缩,每次持续40s左右,最大不超过30滴/min。如需再加大剂量,增加浓度,则以剩余液体量计算,一般为100ml液体中加1u催产素,将滴速减半,再行调节。宫口开张达5cm时即逐渐减少催产素用量,以最小有效量维持至产后1-2小时以减少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

1.2脉冲式给药法 5%G.S500ml加入催产素

2.5-5u静滴,首次剂量12-15mu,即开始给药20s滴注30-40滴,立即减缓滴注速度,观察2min,如无宫缩则同样剂量再给油一次,若2min内有宫缩出现则在宫缩过后1-1.5min再给药一次。如此脉冲式给药直至分娩进入活跃期,部分产妇至胎儿娩出。优点—易诱发最佳宫缩状态,适合子宫肌层的生理状态,符合分娩生理,催产素用量少,成功率高,并使产程缩短。

2 护理观察 2.1观察宫缩情况将手平置于孕妇腹部子宫体的部位,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如果药物输注快,给药过多或对缩宫素特别敏感发生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应立即停药,仍不能缓解的,若属于梗阻性原因,应立即剖宫产术。

2.2观察胎心变化观察产程中,15-20min听胎心音一次,在宫缩间歇时听取,每次听1min,注意速率.强弱,胎心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

2.3观察产程进展观察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正常产程是随着产程进展宫口不断开大和先露逐渐下降,如出现宫口不断开大,而胎先露不下降或两者无进展等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并减慢滴速或停药。

2.4观察羊水情况观察羊水质、量、颜色,是否混有胎粪,有无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2.5观察子宫出血情况催产素应用于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时,可用催产素10u肌内注射或静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或静脉维持,同时使用止血措施。

2.6严密观察催产素过敏及催产素敏感催产素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催产素过敏则是个体对药物的异常反应,出现者少,表现为皮疹、胸闷、气促、寒战、甚至休克,需用抗过敏药物及时对症治疗。

3 讨论

催产素是产科常用药,临床上使用催产素产生的效果取决于使用催产素的剂量及子宫的生理状态,小剂量使用可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以利胎儿娩出。随着剂量加大,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张力持续性增加,最后致强直性收缩,以利于产后出血。但在分娩前可造成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儿安全。故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方法、药物剂量及浓度,并要严密的观察护理。

产程观察与护理

产程观察与护理 妊娠和分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项崇高而自然的工作,也是作为母亲应该尽全力完成的事情。 分娩过程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分娩能否顺利与产妇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知识水平、社会条件和环境有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程的密切观察、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护理,使产妇在最佳状态下分娩,对减轻产妇疼痛以及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就分娩各时期观察与护理结合综述如下: 1 入院接待 首先,在产妇入院时,助产(护)士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产妇,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助产护理人员要仪表端庄,动作轻柔。大多数产妇对生育缺乏了解而惧怕分娩,针对产妇紧张、恐惧等特殊的心理状态,应当向产妇系统地讲解分娩有关知识,使产妇感到安全,情绪稳定,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应严密的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宫内胎儿情况,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可为医生适宜的产科处理及早提供依据。 2 第一产程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2.1精神鼓励第一产程中,护士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精心体贴,和蔼可亲,应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通过说话方式向产妇讲解产程进展,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不安情绪,鼓励产妇多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并摄入足够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及时排便。 2.2胎心观察密切监测胎心,如胎心率<120次/min或>160次/min均提示胎儿缺氧,应立即给予吸氧,给予产妇左侧卧位并密切监测胎心,如胎心持续异常不缓解应积极寻找原因。 2.3宫缩观察应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期时间,并给予记录。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不明显或宫缩不协调产妇疲惫时应配合医生给予镇静剂。宫缩乏力,宫口无进展,行人工破膜。破膜后,立即监测胎心,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流出量及记录破膜时间,防止脐带脱出。对各种情况应适当处理,必要时使用宫缩剂调节宫缩,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胎心,根据宫缩酌情调节滴速,对产程异常需做手术的产妇,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清楚目前的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其疑虑,还能够增强对助产(护)士的信任,取得理解和配合。 3 第二产程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调节好产房的温、湿度,协助产妇摆好体位,尽量排空膀胱,常规消毒,做好接生准备。通常5-10min监测胎心1次,必要时连续监测胎心,给予产妇精神上安慰与解释,使其有安全感。鼓励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指导产妇屏气,在宫缩间歇期不要加腹压,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如为头先露,在胎儿娩出时嘱产妇以呼吸深浅调整腹压强度,避免因急产而造成会阴的严重损伤。分娩时您应听从助产(护)师的指导,正确适时地使用产力,避免用无用功。 4 第三产程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 至今各种危险因素均不能预测产后出血,积极管理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的关键。胎盘剥离一般5-15min,若30min未剥离,应严格消毒后徒手剥离,

正常分娩产程观察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产程观察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第一产程 1、助产士相对固定,一对一陪伴。全面掌握孕妇病情,了解化验、检查结果。 2、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孕妇采用非药物性镇痛(如按摩、呼吸镇痛法、导乐球等)及药物 性镇痛方法来减轻阵痛。 3、饮食指导:补充液体和能量,指导孕妇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4、休息与活动:临产后,应鼓励孕妇在室内活动;破膜后胎头未入盆,应卧床休息,抬高 臀部,预防脐带脱垂。 5、观察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胎膜早破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如有异常,应增加检查次数并予以相应处理。 6、密切观察产程,观察胎膜是否破裂,潜伏期应1—2小时听胎心1次,活跃期每15-30分 钟听胎心1次,每次听诊1分钟。潜伏期每4小时阴道(或超声)检查一次,活跃期每2小时阴道(或超声)检查一次,经产妇或宫缩强者间隔时间可相应缩短。每1~2小时监测宫缩并记录。 7、胎膜破裂后立即听胎心,观察并记录羊水的性质、颜色、量和破膜时间。行胎心监护20 分钟并粘贴与胎心粘贴单。 8、每2小时督促孕妇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先露部下降。排尿困难者给予诱 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9、静滴缩宫素者按照《静滴缩宫素使用规范》进行观察、护理。 10、疑有感染者,做好隔离防护。 正常分娩----第二产程 1、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将产妇送入分娩室,做好接 产准备工作。 2、准备接生及抢救新生儿的物品和药物。 3、医护人员应陪伴在旁,给予安慰和支持,指导孕妇屏气用力,5—10分钟听一次胎心或 持续胎心监护并记录;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脉搏、氧饱和等,同时观察产程进展,如有异常及时请示医生。 4、按要求行会阴清洁消毒。 5、接产过程中注意保护会阴,根据情况适时行会阴切开。 6、应用容器法、称重法准确记录出血量。 7、婴儿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粘液和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 及血迹,注意保暖。 8、晚断脐,断脐后用0.5%的碘伏消毒并包扎脐带。 9、做好新生儿的体格检查及身份识别工作。 10、协助母婴做好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正常分娩----第三产程 1、观察产妇胎盘剥离的征象,及时娩出胎盘,测量阴道流血量。 2、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明显缺损,及时行宫腔探查术。 3、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伤口。 4、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U。 正常分娩----第四产程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产程观察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及临产开始的标志 1、先兆临产:①子宫不规则收缩;②胎儿下降感;③见红。 2、临产开始的标志:有规律的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二、产程分期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至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 小时,经产妇约需数分钟至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第一产程处理 1、精神鼓励 初产妇对分娩过程陌生,思想紧张,有恐惧心理,有文献报道,心理状态越差,分娩结局越不理想。护理上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做好心理护理。 2、观察胎心

听胎心1次,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予产妇左侧卧位,吸氧并行胎心监护。如胎心持续异常不缓解或出现晚期减速,行阴道检查。如果短时间不能经阴道分娩者,予及时行剖宫产。 3、宫缩观察 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不明显,或宫缩不协调,产妇疲惫,应用镇静剂、杜冷丁100mg肌注或安定10mg静脉注射;宫缩乏力,宫口无进展,行人工破膜,必要时给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8gtt/min开始,视宫缩调节,速度<40gtt/min。如产程仍无进展,予行剖宫产。对产程异常需做手术的产妇,对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清楚目前的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其疑虑,还能够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取得理解和配合。 4、活跃期处理 此期宫缩进一步增强,对因宫缩而引起的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的产妇,助产士要经常陪伴产妇,主动和她交谈,说明这些均是生理的过程,并指导产妇宫缩时配合做深呼吸及腹部按摩以减轻疼痛。破膜时,应立即监测胎心,并应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流出量和记录破膜时间,观察是否有脐带脱垂,对各种情况应做适当处置。若为胎膜早破,破膜超过12h尚未分娩者,应行引产、助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第二产程处理 1、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4cm扶上产床,每5~10min听胎心1次; 2、开放静脉通道,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必要时予吸氧; 3、胎心异常,宫口开全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阴道助产并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 4、胎肩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肌注射。

缩宫素考试题

妇产科四月份学习内容测试题 职称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缩宫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是() A.小剂量时用于避B.小剂量时用于产后止血C.与麦角胺、麦角新碱相同 D.不完全流产、引产、产程中加强宫缩E.可用于尿崩症 2、关于缩宫素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 A.对于无产道障碍的难产,可用小剂量缩宫素催产B.用于产后止血时,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较大剂量缩宫素C.用于催产时,缩宫素过量不会引起胎儿宫内窒息 D.头盆不称、前置胎盘均禁用缩宫素催产或引产 3、大剂量缩宫素禁用催产是因为() A.子宫底部肌肉节律性收缩B.子宫无收缩C.子宫强直性收缩 D.患者血压升高E.患者冠状血管收缩 4、正常胎心音的速率是() A.60-80次/分B.80-100次/分C.100-120次/分D.110-160次/分E.160-180次/分 5、正常的胎动每小时() A.1-2次 B.3-5次 C.6-8次 D.9-12次 E.13-16次 6、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一般每分钟不超过() A.10滴 B.20滴 C.30滴 D.40滴 E.50滴

7、估计胎儿子宫内安危、简便的方法是() A.胎心音记数 B.羊膜镜检查 C.胎儿监护仪检查 D.胎动记数 E. 胎儿头皮血PH测定 8、应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稀释后静脉滴注 B.严密观察子宫收缩 C.定时听胎心、测量血压 D.胎位正常、无头盆不称者 E.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9、静滴催产素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先定好滴数,再加入催产素后摇匀B.先加催产素入液内,再行静脉穿刺 C.宫缩过程时再减慢滴数D.出现不协调宫缩,减慢催产素滴速 E.静点30min至1h观察宫缩 10、治疗宫缩乏力,应用缩宫素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正确() A.常用于静脉推注 B.适用于不协调宫缩乏力 C.用药后宫缩越强、效果越佳 D.出现胎儿窘迫立即停药 E.适用于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11、处理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首选措施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 B.静脉补充能量 C.肌注哌替啶 D.温肥皂水灌肠 E.行人工破膜 12、下列哪种情况导致宫缩乏力时、可使用缩宫素处理() A.头盆不称 B.宫颈水肿 C.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产程观察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及临产开始的标志 1、先兆临产:①子宫不规则收缩;②胎儿下降感;③见红。 2、临产开始的标志:有规律的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二、产程分期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至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 小时,经产妇约需数分钟至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第一产程处理 1、精神鼓励 初产妇对分娩过程陌生,思想紧张,有恐惧心理,有文献报道,心理状态越差,分娩结局越不理想。护理上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做好心理护理。 2、观察胎心

听胎心1次,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予产妇左侧卧位,吸氧并行胎心监护。如胎心持续异常不缓解或出现晚期减速,行阴道检查。如果短时间不能经阴道分娩者,予及时行剖宫产。 3、宫缩观察 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不明显,或宫缩不协调,产妇疲惫,应用镇静剂、杜冷丁100mg肌注或安定10mg静脉注射;宫缩乏力,宫口无进展,行人工破膜,必要时给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8gtt/min开始,视宫缩调节,速度<40gtt/min。如产程仍无进展,予行剖宫产。对产程异常需做手术的产妇,对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清楚目前的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其疑虑,还能够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取得理解和配合。 4、活跃期处理 此期宫缩进一步增强,对因宫缩而引起的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的产妇,助产士要经常陪伴产妇,主动和她交谈,说明这些均是生理的过程,并指导产妇宫缩时配合做深呼吸及腹部按摩以减轻疼痛。破膜时,应立即监测胎心,并应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流出量和记录破膜时间,观察是否有脐带脱垂,对各种情况应做适当处置。若为胎膜早破,破膜超过12h尚未分娩者,应行引产、助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第二产程处理 1、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4cm扶上产床,每5~10min听胎心1次; 2、开放静脉通道,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必要时予吸氧; 3、胎心异常,宫口开全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阴道助产并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 4、胎肩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肌注射。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妊娠满28 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则为正常分娩。分娩时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一)包括: 1假临产(假临产的特点是:1)宫缩时间短且不恒定小于30秒,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2)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4)给予强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 胎儿下降感 3见红:发生在临产前24-48 小时内为可靠的分娩先兆。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 秒或30 秒以上,间歇5-6 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三、产程分期 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 小时,经产妇约需6-8 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 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 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 相同,约需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 分钟。 四、产程护理 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1.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 必须观察的项目和处理 1)子宫收缩:产程必须连续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在孕妇的腹壁上,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的时间。 2)胎心:每1到2小时听胎心和监测血压一次,活跃期可能每15到30分钟一次。必要时使用胎心监护。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根据宫缩的强度,时间做好检查。 4)胎膜破裂:一旦发现羊水破例,应立即听胎心,并观察羊水的性状和流出的羊水量。 母体的观察及处理: 精神安慰: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如指导孕妇宫缩时深呼吸,用拳头压迫腰骶部进行按摩。 血压:宫缩时血压会升高5到10mmHg,间歇期复原。 孕妇在室内走动加速产程进展。 排尿与排便:应鼓励孕妇每2到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二)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顺利娩出 密切监测胎心 指导产妇用力 接产的准备 接产

无痛分娩中催产素使用观察与护理

无痛分娩中催产素使用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01T10:47:34.17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广云[导读] 宫缩减弱者经使用催产素宫缩加强,产程进展快,孕妇痛苦小,对于产程及母婴无不良影响。 陈广云(江苏省宝应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宝应2258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应有催产素的重要性。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80例使用无痛分娩孕妇宫缩减弱者给予催产素加强宫缩。结果:宫缩减弱者经使用催产素宫缩加强,产程进展快,孕妇痛苦小,对于产程及母婴无不良影响。【关键词】无痛分娩;催产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41-01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层次的提高,孕妇对于分娩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提高及宣传阴道分娩的好处,阴道分娩逐年提高。本院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及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加速孕妇的产程进展降低孕妇分娩的痛苦。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龄20~44岁,孕妇胎次1~2次,孕周37周~41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麻醉禁忌要求无痛分娩的孕妇。 1.2 方法:宫口开大3~4cm,常规硬膜外穿刺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先注入1%利多卡因2ml行基础麻醉,继而根据产妇体重注入0.125%罗呱卡因5~8ml,以后随着产妇的疼痛感觉给予注射,调整剂量,至宫口接近开全时停止注射。同时,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行全程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若麻醉后,宫缩时宫腔压力小于15mmHg,持续20~40秒,间期长或不规则[1],宫缩2次/10分钟,宫缩高峰时隆起不明显,指压有凹陷,可给予催产素 2.5u加入5%的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从8滴开始然后根据宫缩调整滴速,直至宫缩时宫腔压力达50~60mmH,宫缩达40~60秒/2~3分。 2结果 在80例无痛分娩后宫缩减弱者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后,宫缩转强,产程进展快,产妇痛苦小,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无。 3讨论 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孕妇本身的恐惧与怕疼心理(2),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的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失衡,导致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后果。 “无痛分娩”就是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适当使用硬膜外麻醉,起镇痛作用,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情绪,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无痛分娩亦可缩短产程,特别是活跃期。但是国内外亦有许多研究认为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麻醉药物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宫缩减弱,最终导致宫口扩张率下降,产程延长。因此,使用镇痛后必须严密观察产程,助产士对宫缩及产程的观察不可以产妇的主观表现为指标,应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严密观察宫缩持续的时间,间歇时间以及宫缩强弱。若麻醉后,出现产程进展缓慢以及产程停滞时,可适当使用催产素。催产素有刺激乳腺分泌和子宫收缩的双重作用。可使产程中活跃期宫口扩张加速,产程中活跃期缩短,加速产程。但使用催产素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并根据宫缩情况正确调节滴速,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缩短产程及产后恢复时间。 分娩镇痛是国内外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使用镇痛分娩联合使用催产素加速产程,使胎儿及时产出,既减少孕妇的痛苦,又减少胎儿发生窒息的风险,给提高阴道分娩带来春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65.68 [2]黄叶莉《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62

分娩各产程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正常分娩各期的观察及护理 妇产科计永梅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 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一)不规律的子宫收缩 (二)胎儿下降感 (三)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临产前24-48小时内,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 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 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 三、产程分期 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期。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产程护理 (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 (2)宫口扩张 (3)抬头下降 (4)胎膜破裂 2.可能的护理诊断 焦虑:与知识、经验缺乏有关 疼痛:与逐渐增强的宫缩有关 3.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 每天测T、P、R 2次,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 (2)监测产程进展 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20T10:40:35.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黄金双[导读] 缩宫素又叫催产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在产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儿生命。黄金双 (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238000) 缩宫素又叫催产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在产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儿生命。现将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1 给药方法和剂量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目前公认且安全的产前给药途径,它有两种给药方法。 1.1持续性给药法应以小剂量开始,0.5%的浓度( 2.5u催产素溶于5%G.S500ml中),采用7号输液针,以8滴/min开始,以后根据宫缩及胎心情况调节滴速,正常情况下,每隔15-20min调节一次滴速,按等差法或等比法调节,直至10min内有3次宫缩,每次持续40s左右,最大不超过30滴/min。如需再加大剂量,增加浓度,则以剩余液体量计算,一般为100ml液体中加1u催产素,将滴速减半,再行调节。宫口开张达5cm时即逐渐减少催产素用量,以最小有效量维持至产后1-2小时以减少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 1.2脉冲式给药法 5%G.S500ml加入催产素 2.5-5u静滴,首次剂量12-15mu,即开始给药20s滴注30-40滴,立即减缓滴注速度,观察2min,如无宫缩则同样剂量再给油一次,若2min内有宫缩出现则在宫缩过后1-1.5min再给药一次。如此脉冲式给药直至分娩进入活跃期,部分产妇至胎儿娩出。优点—易诱发最佳宫缩状态,适合子宫肌层的生理状态,符合分娩生理,催产素用量少,成功率高,并使产程缩短。 2 护理观察 2.1观察宫缩情况将手平置于孕妇腹部子宫体的部位,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如果药物输注快,给药过多或对缩宫素特别敏感发生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应立即停药,仍不能缓解的,若属于梗阻性原因,应立即剖宫产术。 2.2观察胎心变化观察产程中,15-20min听胎心音一次,在宫缩间歇时听取,每次听1min,注意速率.强弱,胎心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 2.3观察产程进展观察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正常产程是随着产程进展宫口不断开大和先露逐渐下降,如出现宫口不断开大,而胎先露不下降或两者无进展等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并减慢滴速或停药。 2.4观察羊水情况观察羊水质、量、颜色,是否混有胎粪,有无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2.5观察子宫出血情况催产素应用于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时,可用催产素10u肌内注射或静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或静脉维持,同时使用止血措施。 2.6严密观察催产素过敏及催产素敏感催产素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催产素过敏则是个体对药物的异常反应,出现者少,表现为皮疹、胸闷、气促、寒战、甚至休克,需用抗过敏药物及时对症治疗。 3 讨论 催产素是产科常用药,临床上使用催产素产生的效果取决于使用催产素的剂量及子宫的生理状态,小剂量使用可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以利胎儿娩出。随着剂量加大,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张力持续性增加,最后致强直性收缩,以利于产后出血。但在分娩前可造成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儿安全。故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方法、药物剂量及浓度,并要严密的观察护理。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

产程观察 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及临产开始的标志 1、先兆临产:①子宫不规则收缩;②胎儿下降感;③见红。 2、临产开始的标志:有规律的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二、产程分期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至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数分钟至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第一产程处理 1、精神鼓励 初产妇对分娩过程陌生,思想紧张,有恐惧心理,有文献报道,心理状态越差,分娩结局越不理想。护理上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做好心理护理。

2、观察胎心 0.5h听胎心1次,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予产妇左侧卧位,吸氧并行胎心监护。如胎心持续异常不缓解或出现晚期减速,行阴道检查。如果短时间不能经阴道分娩者,予及时行剖宫产。 3、宫缩观察 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不明显,或宫缩不协调,产妇疲惫,应用镇静剂、杜冷丁100mg肌注或安定10mg静脉注射;宫缩乏力,宫口无进展,行人工破膜,必要时给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8gtt/min开始,视宫缩调节,速度<40gtt/min。如产程仍无进展,予行剖宫产。对产程异常需做手术的产妇,对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清楚目前的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其疑虑,还能够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取得理解和配合。 4、活跃期处理 此期宫缩进一步增强,对因宫缩而引起的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的产妇,助产士要经常陪伴产妇,主动和她交谈,说明这些均是生理的过程,并指导产妇宫缩时配合做深呼吸及腹部按摩以减轻疼痛。破膜时,应立即监测胎心,并应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流出量和记录破膜时间,观察是否有脐带脱垂,对各种情况应做适当处置。若为胎膜早破,破膜超过12h尚未分娩者,应行引产、助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第二产程处理 1、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4cm扶上产床,每5~10min听

缩宫素的临床的应用及观察

缩宫素得临床得应用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002-01 缩宫素(即催产素)就是由下丘脑得枕上核及室旁核得神经元细胞合成,分泌后沿神经束经丘脑下部垂体至垂体后叶,在该处存在于神经末梢内,这种神经分泌颗粒中得缩宫素附着在结合蛋白上。在一定条件与刺激下,缩宫素可从神经垂体裂解而释放入血循环到达靶器官,可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临产时宫体受到膨胀得刺激,宫颈受到压迫及牵引反射性得引起缩宫素得释放,从而起到加速宫缩得作用。 缩宫素作为引产、催产及产后止血制剂,对产妇及胎儿起到了积极有益得作用,特别就是在当前主张得计划分娩、防止过期妊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中更就是无以伦比。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致宫缩过强进而诱发子宫破裂或羊水栓塞,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1 缩宫素应用得适应证 1、1 催产:当子宫口已开全,胎位正常,产道无障碍,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低张性宫缩乏力,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可用小剂量缩宫素,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分娩。 1、2 引产:对过期妊娠、死胎、妊娠中毒症及妊娠合并某些严重疾病,需提前终止妊娠者,也可用缩宫素诱发宫缩而引产。 1、3 产后止血:产后(包括难产、顺产、引产、人工流产等),用缩宫素可促进子宫收缩、复旧,压迫子宫肌层血管,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 1、4 对症治疗妇科疾病,催乳及调节月经周期。

2 缩宫素应用得禁忌证 2、1 绝对禁忌症 (1)明显头盆不称; (2)软产道梗阻、宫颈疾病、盆腔肿瘤; (3)横位; (4)完全性前置胎盘、羊水过少等; (5)疤痕子宫; (6)母体有合并症,不能耐受阴道分娩者:如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衰、重症肝炎等; (7)胎儿不能耐受阴道分娩者:如胎儿宫内窘迫; (8)骨盆狭窄; (9)缩宫素过敏者; (10)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2、2 非绝对禁忌症 (1)相对头盆不称 (2)胎位或胎儿先露部位不正常(如枕后位、臀位); (3)多胎产妇(4)子宫过大(巨大儿、多胎儿、羊水过多等)。 缩宫素使用方法、剂量给药方法有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子宫颈及宫旁组织注射、子宫体直接注射与滴鼻等方法、静脉滴注就是缩宫素使用普遍得给药方法,静滴缩宫素时,要注意做到12个字,即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专人守。 3、1 使用方法:静脉滴注法。将缩宫素2、5-5U 加在5%葡萄糖液500ml内摇匀,以每分钟6-8滴速度开始静脉滴注,专人守护,严密观察, 在静脉滴注30分钟至1小时后,宫缩仍不好,方可加快滴速。 (2) 加滴数方法:观察30分钟,调至12 滴/分,再观察30分钟,调至16滴/分直到出现好得宫缩(3次/10分钟,每次宫缩持续30-40秒)。 (3) 一旦宫缩加强,即可减小滴数,在维持良好宫缩得前提下,用最慢得滴数维持至产后2小时。 (4)若发生宫缩过强,过频时,应用宫缩松弛剂。 (5)浓度: 若滴数调至30-35滴左右,宫缩仍不好时,则可增加浓度。方法: 先将滴数调慢至10滴/分左右;加药原则就是剩下液体中按每100毫升+1U缩宫素,一般主张8-15mU/min。

缩宫素治疗护理常规

缩宫素治疗护理常规 概述;催产素用于引产催产,及产后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护理问题/关键点 1.胎儿宫内窘迫 2. 催产素引产失败 3. 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1产科病史,体格检查 1..2高危因素和催产素禁忌症 1.3产科情况,包括: 1.3.1羊水量及形状 1.3.2产程图 1.3.3有无盆不称 1.3.4目前宫缩;有、无效宫缩、宫缩强度、频率 1.3.5评估液体出入量 2.使用缩宫素过程中,胎心异常,胎儿监护20分钟。 3.产妇对缩宫素知识的了解情况 持续评估 1.监护产妇的生命体征 1.1脉搏prn 1.2药量增加时,测血压prn 1.3呼吸、体温q4h 2.胎心率:胎心率变异及变异方式:第一产程q30-60min, 第二产程q15-30min,药量加大时,随时监测。

一般干预措施 1.使产妇处于子宫血供最佳体位(建议侧卧位)。 2.滴注催产素时持续胎心监测。 3.维持静脉通道开放。 4.催产素的给药方法。 4.1500ml液体中,加入2.5u催产素。 4.2初始滴注剂量为8滴/分 5.根据宫缩强度调整滴速,直至宫缩有效,而且胎心率维持 正常,使用催产素的最大剂量不超过40滴/分,最有效宫缩以下列标准来判断: 5.1间隔5-6分钟 5.2每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 6.如有下列情况下停用催产素,并立即通知医生: 6.1异常胎心 6.2强直宫缩 6.3头盆不称或怀疑子宫破裂。 6.4水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乏力宫缩、水肿血压升高。 6.5产程进展异常,(宫缩正常,产程停滞>2小时) 7.调整催产素滴注速度,使无效宫缩转为有效。 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应用催产素的目的和方法。

产程观察与护理

产程观察与护理 分娩过程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分娩能否顺利与产妇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知识水平、社会条件和环境有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程的密切观察、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护理,使产妇在最佳状态下分娩,对减轻产妇疼痛以及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就分娩各时期观察与护理结合综述如下: 1 入院接待 首先,在产妇入院时,助产(护)士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产妇,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助产护理人员要仪表端庄,动作轻柔。大多数产妇对生育缺乏了解而惧怕分娩,针对产妇紧张、恐惧等特殊的心理状态,应当向产妇系统地讲解分娩有关知识,使产妇感到安全,情绪稳定,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应严密的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宫内胎儿情况,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可为医生适宜的产科处理及早提供依据。 2 第一产程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2.1精神鼓励第一产程中,护士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精心体贴,和蔼可亲,应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通过说话方式向产妇讲解产程进展,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不安情绪,鼓励产妇多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并摄入足够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及时排便。 2.2胎心观察密切监测胎心,如胎心率<120次/min或>160次/min均提示胎儿缺氧,应立即给予吸氧,给予产妇左侧卧位并密切监测胎心,如胎心持续异常不缓解应积极寻找原因。 2.3宫缩观察应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期时间,并给予记录。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不明显或宫缩不协调产妇疲惫时应配合医生给予镇静剂。宫缩乏力,宫口无进展,行人工破膜。破膜后,立即监测胎心,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流出量及记录破膜时间,防止脐带脱出。对各种情况应适当处理,必要时使用宫缩剂调节宫缩,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胎心,根据宫缩酌情调节滴速,对产程异常需做手术的产妇,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清楚目前的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其疑虑,还能够增强对助产(护)士的信任,取得理解和配合。 3 第二产程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调节好产房的温、湿度,协助产妇摆好体位,尽量排空膀胱,常规消毒,做好接生准备。通常5-10min监测胎心1次,必要时连续监测胎心,给予产妇精神上安慰与解释,使其有安全感。鼓励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指导产妇屏气,在宫缩间歇期不要加腹压,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如为头先露,在胎儿娩出时嘱产妇以呼吸深浅调整腹压强度,避免因急产而造成会阴的严重损伤。分娩时您应听从助产(护)师的指导,正确适时地使用产力,避免用无用功。 4 第三产程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 至今各种危险因素均不能预测产后出血,积极管理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的关键。胎盘剥离一般5-15min,若30min未剥离,应严格消毒后徒手剥离,胎盘胎

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一)

静脉滴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一)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缩宫素催产、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80例产妇行缩宫素催产、引产的护理经过,观察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结果:75例产妇在使用缩宫素后能顺产,5例在使用缩宫素时有规则宫缩,但停用缩宫素后宫缩停止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催产、引产失败,只能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严格掌握缩宫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产妇的宫颈评分,注意胎心音、宫缩、宫口、先露高低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对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缩宫素;观察;护理缩宫素可以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其收缩程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及子宫所处的生理状态〔1〕,小剂量使用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有助于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产后由于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大剂量的缩宫素可使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但若缩宫素剂量过大,能引起子宫肌张力持续增加,收缩不协调,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制性子宫收缩。所以合理的运用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软产道严重撕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掌握好催产素引产的方法与护理非常重要。 现将我科使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底,我院产科应用缩宫素静滴催产共80例,成功75例,失败5例,成功率93.75%,80例产妇的骨盆外测量均正常,年龄18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35例,足月妊娠72例,过期妊娠8例,宫颈评分≥5分77例,,宫颈评分≤5分3例,无宫缩8例,原发性宫缩乏力40例,宫颈口开大≥3cm并继发性宫缩乏力32例,其中胎膜早破12例, 1.2方法:5%葡萄糖液体500ml+缩宫素2u摇匀,选用24G套管针,开始滴速为8滴/min,观察15~30分钟,根据产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缩强度和胎心率的情况,缓慢调节滴数至40滴/min,并逐步加大缩宫素浓度3~4u/500ml,最多不超过4u/500ml,将宫缩调整稳定在每次收缩30~50s,宫缩间歇在2~5min,维持输液浓度与滴数,以免造成人为的急产。对精神紧张或产程长,产妇较疲倦的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既可解除其精神焦虑,又可达到止痛效果,两者有协同催产的效果,从而促进分娩进展,对连续滴注3日,每日缩宫素总量8u,仍未临产者,视为缩宫素引产失败。 2观察及护理 2.2.1子宫收缩的观察及护理:静滴缩宫素引产或催产的孕妇应设专人监护,。静滴缩宫素时先要调整好滴速,再加入所需浓度的缩宫素,以免有的孕妇对缩宫素特别敏感而引起宫缩过强,观察宫缩的方法采用手摸法和胎儿监护仪宫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手摸法:监护者一手平放于孕妇腹部最膨隆处持续10~15min,调节宫缩频率以每10min3~5次,持续时间为30~50s,中等强度为易,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子宫痉挛性收缩或病理性缩复环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安慰产妇,使其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迅速作相应处理。 2.2.2胎儿监护:包括:①胎心率:第一产程应每15~30min听取并记录胎心音一次,每次听30~60s,在宫缩间歇期听取,注意其强弱、频率和节律。胎心大于160/min,或小于120/min,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窘迫现象,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第二产程在每次宫缩后听取胎心率一次。②羊水:胎膜破裂时羊水流出易发生脐带脱垂等并发症,故破膜后应立即听取胎心音,并观察羊水性质、量、颜色或是否混有胎粪,发现羊水粪染,表明胎儿宫内缺氧,应立即给予吸氧,嘱孕妇左侧卧位同时根据胎心率、胎心波形等进行综合判断,短时间内不能从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者,应停止引产和催产,报告医生,及早行剖宫产结束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产程得观察及护理 妊娠满28 周及以后得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得过程称为分娩。影响分娩得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得精神心理状态,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则为正常分娩。分娩时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与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就是最重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得症状称先兆临产 (一)包括: 1假临产(假临产得特点就是:1)宫缩时间短且不恒定小于30秒,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2)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4)给予强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 胎儿下降感 3见红:发生在临产前24-48 小时内为可靠得分娩先兆。因宫颈内口附近得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得标志为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得子宫收缩,持续30 秒或30 秒以上, 间歇5-6 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与胎先露下降。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三、产程分期 分娩得全过程就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1第一产程 (宫颈扩张期) 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 小时,经产妇约需6-8 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 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 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 相同,约需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 分钟。 四、产程护理 第一产程得观察与护理 1、临床表现:(1) 规律宫缩(2) 宫口扩张(3) 抬头下降(4) 胎膜破裂 必须观察得项目与处理 1)子宫收缩:产程必须连续观察,最简单得方法就是将手掌放在孕妇得腹壁上,观察宫缩得强度,频率与每次宫缩得时间。 2)胎心:每1到2小时听胎心与监测血压一次,活跃期可能每15到30分钟一次。必要时使用胎心监护。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根据宫缩得强度,时间做好检查。 4)胎膜破裂:一旦发现羊水破例,应立即听胎心,并观察羊水得性状与流出得羊水量。 母体得观察及处理: 精神安慰: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得方法如指导孕妇宫缩时深呼吸,用拳头压迫腰骶部进行按摩。 血压:宫缩时血压会升高5到10mmHg,间歇期复原。 孕妇在室内走动加速产程进展。 排尿与排便:应鼓励孕妇每2到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二)第二产程得临床经过及处理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顺利娩出 密切监测胎心 指导产妇用力 接产得准备 接产 第三产程得临床经过及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