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实验一课件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空气样品采集,实践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掌握粉尘浓度的计算。

1.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二、基本原理

固体吸附采样原理: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是利用空气通过固体吸附剂时,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或阻留作用来达到浓缩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一种采样方法。

粉尘浓度测定原理:采集一定体积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纤维滤膜上,由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气体积,计算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三、器材

带气体流量计和计时器的的滤膜吸附式采样器、混合纤维测尘滤膜(40 mm )、电子天平、干燥用烘箱

四、操作

1.滤膜的准备:滤纸和滤膜放烘箱中70 ℃干燥后,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

2.采样器的架设: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采样时,滤膜的受尘面(磨面)应迎向含尘气流。

3.采样开始的时间:5 min 的自然状态下的实验室粉尘采样;

拍打黑板擦两次次时采样1 min 。

采样的持续时间:根据测尘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的最低值确定采样的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 3时,采气量不得小于0.2m 3;低于2mg/m 3时,采气量为0.5~1m 3)。采样持续时间一般按式(1)估算:

)1(Q

C'1000?????????>m t Δ 式中:t ——采样持续时间,min ;

△m ——要求的粉尘增量,其质量应大于或等于1 mg ;

C ′——作业场所的估计粉尘浓度,mg/m 3;

Q——采样时的流量,L/min。

4.采样的流量:设计流量为20 L/min。

常用流量为15~40L/min。浓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大流量,但不得超过80L/min。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

5.采样后样品的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从滤膜夹上取下,保存于滤纸中一同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式中:C——粉尘浓度,mg/m3;

——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

m

1

m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

2

t——采样时间,min;

Q——采样流量,L/min

采集在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直径为40 mm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不应少于1 mg,但不得多于10 mg;直径为75 mm的滤膜,应做成锥形漏斗进行采样,其粉尘增量不受此限。

GBZ-T-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 192的第5部分,是在GB16241-1996《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标准》附录A《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修改如下:增加了石棉纤维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16241-1996同时废止。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武汉钢铁公司工业卫生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陈卫红、李济超、吴维皑、闫慧芳、张敏、杜變袆。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241-1996。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粉尘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 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3 滤膜/相差显微镜法 3.1 原理 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滤膜经透明固定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 3.2 仪器 3.2.1 滤膜:微孔滤膜或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孔径0.8μm。 3.2.2 石棉纤维采样器:包括采样头和采样器两部分。 3.2.2.1 采样头:采集纤维的采样头。 3.2.2.2 采样器:流量按照采集石棉纤维的要求确定。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采样器。 3.2.3 相差显微镜:带有X-Y方向移位的推片器;总放大倍率为400×~600×,至少应具有10×及40×两个相差物镜;目镜可采用10×或15×,应能放入目镜测微尺。见图1。 a)目镜测微网b)LM-1型目镜测微尺 图1 纤维观测用目镜测微尺 3.2.4 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能测量纤维的长度和宽度,见图1。 3.2.5 物镜测微尺,每个刻度的间距为10μm。 3.2.6 载物玻片,75mm×25mm×0.8mm;盖玻片,22mm×22mm×0.17mm。使用前,放在无水乙醇中浸泡,蒸馏水冲洗后,用清洁的绸布擦干净。 3.2.7 无齿小镊子。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 UDC 613.633:543 标准编号: GB 5748-85 UDC 613.633:543 标准正文: Methods for airborne dust measurement in workpla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1986-01-27发布, 1986-05-01实施 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 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 分散度。 1术语 1.1作业场所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2粉尘 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3粉尘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 (粒/cm^3)。本方法采用质 量浓度。 1.4游离二氧化硅 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 1.5粉尘分散度 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本方法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 1.6测尘点 受粉尘污染的作业场所中必须进行监测的地点。 2测尘点的选择原则 2.1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 2.2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 于移动设备上。 3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3.1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 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 3.2器材 3.2.1采样器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采样时,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采样头的气密性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2.2滤膜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当粉尘浓度低于50mg/m^3时,用直径为4 0mm的滤膜,高于50mg/m^3时,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当过氯乙烯纤维滤膜不适用时,改用玻璃纤维滤膜。 3.2.3气体流量计常用15~40l/min的转子流量计,也可用涡轮式气体流量计; 需要加大流量时,可提高到80l/min的上述流量计,流量计至少每半年用钟罩式气体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 (一) 粉尘浓度测定 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我国卫生标准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采用质量浓度来表示。 一、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质量法) [原理] 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 [器材] 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用防爆型采样器);滤膜(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滤膜夹、样品盒、镊子;分析天平;秒表;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操作步骤] 1.滤膜准备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将滤膜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编号和质量记录在衬纸上。打开滤膜夹,将直径40mm的滤膜毛面向上平铺于锥型杯上,旋紧固定环,务使滤膜无褶皱或裂隙,放入样品盒。直径75mm的滤膜折叠成漏状,装入滤膜夹。 2.采样 (1)采样器架设于接尘作业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粉尘分布较均匀的呼吸带。有分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下风侧或回风侧;在移动的扬尘点,应位于作业人员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架于移动上。 (2)先用一个装有滤膜(未称量滤膜即可)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旋紧,开动采样器调节至所需流量,然后将已称量滤膜换入采样头,使滤膜受尘面迎向含尘气流。当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污染时,受尘面可侧向。 (3)采样流量,用40mm滤膜时为15~40L/min,用漏斗状滤膜时,可适当加大流量,但不得超过80L/min。 (4)根据采样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直径40mm 平面滤膜,不得少于1mg,但不得多于10mg。直径75mm的漏斗状滤膜粉尘增量不受此限制)确定采样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得少于0.2m3;低于2 mg/m3时。采气量应为0.5~1m3)。记录滤膜编

GBZ_192.1_2007_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ICS 13.100 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92.1- 2007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1: Total dust concentration

2007年06月18日发布 2007年12月30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92.1-2007 前言 GBZ/T192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 XXX的第1部分,是在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修改如下:增加了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 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钢铁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分析仪器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刘占元、陈卫红、陈镜琼、李济超、易桂林、杨静波、梅勇、祁成、彭开良、刘家发、叶丙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5748-85。

总粉尘浓度测定训练

总粉尘浓度测定训练指导书 1 训练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环境采样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 训练要求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测定。 3 原理 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 4 仪器 4.1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空气中粉尘浓度≤50 mg/m3 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4.2 粉尘采样器:包括采样夹和采样器两部分,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061的规定。 4.2.1粉尘采样夹:可安装直径40mm和75mm的滤膜,用于定点采样。 4.2.2小型塑料采样夹:可安装直径≤37mm的滤膜,用于个体采样。 4.2.3采样器: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 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 L/min~5L/min;用于定点采样时,流量范围为5 L/min~80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4.3 分析天平:感量0.1mg或0.01mg。 4.4 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4.5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4.6 镊子。 4.7 除静电器。 5 样品的采集 5.1 滤膜的准备 5.1.1 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 5.1.2 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的质量m1。在衬纸上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头上。 5.1.3 安装: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 5.2 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并参照本部分附录A。 5.2.1 定点采样:根据粉尘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 5.2.1.1 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 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1: Total dust concentration GBZ/T 192.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6-18发 布 2007-12-30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 192的第1部分,是在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基

础上修订而成的。 主要修改如下: ——增加了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 5748-85同时废止。本部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陈卫红、刘占元、徐伯洪、吴维皑、陈镜琼、闫慧芳、张敏、杜燮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5748-8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简称“总尘”)浓度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实验一课件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空气样品采集,实践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掌握粉尘浓度的计算。 1.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二、基本原理 固体吸附采样原理: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是利用空气通过固体吸附剂时,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或阻留作用来达到浓缩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一种采样方法。 粉尘浓度测定原理:采集一定体积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纤维滤膜上,由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气体积,计算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三、器材 带气体流量计和计时器的的滤膜吸附式采样器、混合纤维测尘滤膜(40 mm )、电子天平、干燥用烘箱 四、操作 1.滤膜的准备:滤纸和滤膜放烘箱中70 ℃干燥后,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 2.采样器的架设: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采样时,滤膜的受尘面(磨面)应迎向含尘气流。 3.采样开始的时间:5 min 的自然状态下的实验室粉尘采样; 拍打黑板擦两次次时采样1 min 。 采样的持续时间:根据测尘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的最低值确定采样的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 3时,采气量不得小于0.2m 3;低于2mg/m 3时,采气量为0.5~1m 3)。采样持续时间一般按式(1)估算: )1(Q C'1000?????????>m t Δ 式中:t ——采样持续时间,min ; △m ——要求的粉尘增量,其质量应大于或等于1 mg ; C ′——作业场所的估计粉尘浓度,mg/m 3;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 部分: 呼吸性粉尘浓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061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 部分: 总粉尘浓度 3 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 4 仪器 4.1 滤膜: 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4.2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

4. 2. "1 预分离器: 对粉尘粒子的分离性能应符合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要求,即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 7."07呵以下,且直径为5 g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 4. 2. "2 采样器: 性能和技术指标应满足GBZ/T 17061的规定。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 4.3 分析天平,感量 0."01mg。 4.4 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4.5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4.6 镊子。 4.7 除静电器。 5 样品的采集 5.1 滤膜的准备 5. 1."1 干燥: 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 以上。 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粉尘浓度)分析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1: Total dust concentration GBZ/T 192.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6-18发布 2007-12-30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 192的第1部分,是在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主要修改如下: ——增加了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 5748-85同时废止。 本部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陈卫红、刘占元、徐伯洪、吴维皑、陈镜琼、闫慧芳、张敏、杜燮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748-8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简称“总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实验七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实验七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滤膜重量法)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滤膜的装置和拆置,流量的调整,气路的检查,粉尘采样仪的现场布点和采样操作(特别是采样时间的判断),分析天平的使用。 2.基本掌握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生产环境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的劳动卫生学评价。 3.了解认识滤膜重量法测定总粉尘浓度的原理。 【实验内容及原理】 1. 含尘空气的浓宿法采样及采尘滤膜的称量分析。 2. 滤膜重量法原理:抽取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重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 粉尘采样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滤膜夹、滤膜盒;镊子;钞表;干燥器。 2. 分析天平。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过氯乙烯纤维滤膜 (三)实验准备要求 1. 每实验组:滤膜夹、滤膜盒、镊子一套;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数张。 2. 每实验室:粉尘采样器、干燥器、钞表一套。 3. 分析天平:仪器室分析天平数台 【方法和步骤】 1. 滤膜准备用镊子取下滤膜衬纸,将滤膜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编号和重量。装置好滤膜于采样夹(要求无褶皱,无裂缝,毛面向上)。在空气干净处调好采样所需流量后,放入采样盒内。 2. 采样在选定的采样点以15~40L/min流量采样。采样时间根据滤膜的增重而定(以1~10mg为宜),一般不得少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得少于0.2 m3;低于2 mg/m3时,采气量应为0.5~1m3)。记录采样时间、气体流量、采样点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生产工作情况。 3. 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将滤膜从滤膜夹上取下,受尘面内折叠几次,用衬纸包好,贮存于采样盒内(或装入采样夹内,带回实验室)。 4. 已采样滤膜,一般情况下即可称量。但采样时现场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有水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2: Respirable dust concentration GBZ/T 192.2-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6-18发布 2007-12-30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 192的第2部分,是在GB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附录A《呼吸性矽尘浓度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主要修改如下: ——增加了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16225-1996同时废止。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武汉钢铁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陈卫红、李涛、徐伯洪、闫慧芳、李济超、刘占元、张敏、杜燮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6225-1996。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3 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 4 仪器 4.1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4.2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 4.2.1 预分离器:对粉尘粒子的分离性能应符合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要求,即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μm以下,且直径为5μ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 4.2.2 采样器: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17061的规定。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采样器。 4.3 分析天平:感量0.01mg。 4.4 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4.5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4.6 镊子。 4.7 除静电器。 5 样品的采集 5.1 滤膜的准备 5.1.1 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 5.1.2 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m1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预分离器内。

实验一 粉尘浓度测定

实验一粉尘浓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我国以质量浓度为测尘标准,采用滤膜法测尘。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该法一般用在常温、常压场合。 本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管道中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室外大气及劳动环境中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与此相同。 二、实验原理 滤膜法测尘系统如图1所示。 1.风机 2.调风口 3.净化箱 4.软管 5.出风管 6.笛形管 7.前出风管 8.整流格(B) 9.旋风器10.整流格(A)11.均压环12.分散器13.发尘器14.入风管15.取样斗 16.采样器17.排尘口18.支架19.微压计20.托架21.底架22.风机开关 图1滤膜法测尘系统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即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实验仪器及操作方法 实验用到的仪器设备及器材包括: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干燥箱、电子天平、AKFC-92型矿用粉尘采样器、镊子、滤膜。 1.电子天平 (1)FA/JA 系列电子天平示意图 1.面板; 2.水平仪; 3.秤盘 图2FA/JA 系列电子天平 (2)主要技术参数 表1FA 系列电子天平主要的技术参数 型 号FA1004 FA1104 FA1604 FA2004 FA2104 FA2104S 准确度级别/称量范围/g 0~1000~1100~1600~2000~2100~60/60~210实际标尺分度值/mg 0.10.10.10.10.1 0.1/1 去皮范围/g 0~100 0~110 0~160 0~2000~210 重复性误差(标准偏差)/g ±0.0002线性误差/g ±0.0005 稳定时间/s ≤6≤8积分时间(可调)/s 2/4/8 2.5/5/10 校准方式外部校准秤盘直径/mm Φ80外形尺寸/mm 350×215×340 净重/kg 6.8 电源功率/V.A 15 砝码量值/g 100 160 200 开机预热时间/g 180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各类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滤膜溶解涂片法 3.1原理 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 3.2仪器 3.2.1瓷坩埚或烧杯:25mL。 3.2.2 载物玻片:75 mm×25 mm×1mm。

3.2.3 显微镜。 3.2.4 目镜测微尺。 3.2.5物镜测微尺:它是一标准尺度,其总长为1mm,分为100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为0.01mm,即10μm(见图1)。 使用前,所用仪器应擦洗干净。 图1 物镜测微尺 3.3 试剂 乙酸丁酯:化学纯。 3.4 测定 3.4.1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放入瓷坩埚或烧杯中,用吸管加入1mL~2mL乙酸丁酯,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混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1滴,滴于载物玻片上;用另一载物玻片成45°角推片,待乙酸丁酯自然挥发,制成粉尘(透明)标本,贴上标签,注明样品标识。 3.4.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将待标定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筒内,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线,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400~600放大倍率,调至刻度线清晰,移动载物台,使物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与目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相重合(见图2)。然后找出两种测微尺另外一条重合的刻度线,分别数出两种测微尺重合部分的刻度数,按照式(1)计算出目镜测微尺刻度的间距。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A.1器材 A.1.1 个体粉尘采样器 A.1.2 精度1.5级、分度值0.1升/分的转子流量计 A.1.3 个体粉尘采样器专用工具 A.1.4 感量为10-5g的电子分析天平 A.1.5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滤膜 A.1.6 滤膜静电消除器 A.1.7 干燥器 A.2 采样 A.2.1采样前准备 A.2.l.1 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和采样头一一编号,一台主机和与之相对应的采样头使用同一编号。 A.2.1.2 将部、省(区)粉尘监测中心传递来的空白滤膜装在采样头的滤膜夹内(冲击式采样头还应装上涂有硅酯的捕集板,向心式采样头还应装入第一级滤膜)。将个体粉尘采样器型号和采样头编号填入粉尘数据卡。 A.2.1.3 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将个体粉尘采样器充足电。 A.2.1.4 用连接管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与同一编号的采样头相连接。启动采样泵, 用转子流量计检查采样流量,将流量调至规定值,并将流量填入与所用滤膜编号相对应的粉尘数据卡。若当地气象条件导致流量误差大于土5%时,应予修正。

A.2.2采样 A.2.2.1 测尘员在采样器收发室,将计时器清零,打开个体粉尘采样器电源开关,发给采样人员。并将采样起始时间、采样人员姓名、采样工种、接尘作业场所等填入粉尘数据卡。 A.2.2.2 采样人员接到个体粉尘采样器后要正确佩戴。用腰带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主机系于腰部,使连接管从肩部绕过,将采样头固定于胸前(鼻以下30厘米内)。要确保连接管通畅,无折扁。 A.2.2.3 采样人员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工班采祥。采样过程中不得将个体粉尘采样器从身上取下弃臵一旁、不准关机、不准拆卸个体粉尘采样器和污染采样头中的滤膜。尽量避免碰撞个体粉尘采样器各部件。 A.2.2.4 采样人员作业结束离开井口后,应及时到采样器收发室交回个体粉尘采样器。 A.2.2.5 测尘员收回个体粉尘采样器后,先用转子流量计检查采样后的采样流量,然后关机。将采样流量和采样终止时间填入粉尘数据卡。 A.2.2.6 取下采样头,取出其中的滤膜。在与滤膜呈45度角的光束下,观察滤膜上的粉尘,若有发亮的粉尘颗粒,应作为无效样品处理。 A.2.2.7 将滤膜装入原样品袋内,用蒸馏水棉球擦拭采样头各部件,晾干后组装待用。 A.3 样品包装与传递 A.3.1 空白滤膜的包装与传递将称量后的空白滤膜平展地装入己编号的样品袋内, 再将样品袋和粉尘数据卡装入影集或特制的样品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实验一课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空气样品采集,实践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掌握粉尘浓度的计算。 1.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二、基本原理 固体吸附采样原理: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是利用空气通过固体吸附剂时,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或阻留作用来达到浓缩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一种采样方法。 粉尘浓度测定原理:采集一定体积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纤维滤膜上,由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气体积,计算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三、器材 带气体流量计和计时器的的滤膜吸附式采样器、混合纤维测尘滤膜(40 mm)、电子天平、干燥用烘箱 四、操作 1.滤膜的准备:滤纸和滤膜放烘箱中70 ℃干燥后,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 2.采样器的架设: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采样时,滤膜的受尘面(磨面)应迎向含尘气流。 3.采样开始的时间:5 min的自然状态下的实验室粉尘采样; 拍打黑板擦两次次时采样1 min。 采样的持续时间:根据测尘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的最低值确定采样的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得小于0.2m3;低于2mg/m3时,采气量为0.5~1m3)。采样持续时间一般按式(1)估算: 式中:t——采样持续时间,min; △m——要求的粉尘增量,其质量应大于或等于1 mg; C′——作业场所的估计粉尘浓度,mg/m3; Q——采样时的流量,L/min。 4.采样的流量:设计流量为20 L/min。 常用流量为15~40L/min。浓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大流量,但不得超过80L/min。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 5.采样后样品的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从滤膜夹上取下,保存于滤纸中一同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式中:C——粉尘浓度,mg/m3; m1——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 m2——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 t——采样时间,min; Q——采样流量,L/min 采集在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直径为40 mm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不应少于1 mg,但不得多于10 mg;直径为75 mm的滤膜,应做成锥形漏斗进行采样,其粉尘增量不受此限。

(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Methods for airborne dust measurment in workplace GB 5748-85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 【颁布日期】860127 【实施日期】860501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劳动 【名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题注】UDC613.933:543 GB5748-85 【章名】全文 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 1 术语 1.1 作业场所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2 粉尘 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3 粉尘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1.4 游离二氧化硅 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 1.5 粉尘分散度 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本方法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 1.6 测尘点 受粉尘污染的作业场所中必须进行监测的地点。 2 测尘点的选择原则 2.1 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 2.2 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3 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3.1 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 3.2 器材 3.2.1 采样器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采样时,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采样头的气密性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2.2 滤膜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当粉尘浓度低于50mg/m3时,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高于50mg/m3时,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当过氯乙烯纤维滤膜不适用时,改用玻璃纤维滤膜。 3.2.3 气体流量计常用15~40l/min的转子流量计,也可用涡轮式气体流量计;需要加大流量时,可提高到80l/min的上述流量计,流量计至少每半年用钟罩式气体计量器、皂膜流量计或精度为±1%的转子流量计校正一次。若流量计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清洗校正。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3: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GBZ/T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6-18发布 2007-12-30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3部分,是在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的。本部分与GB5748-85相比,修改了标准格式。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5748-85同时废止。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吴维皑、易桂林、陈卫红、张敏、杜燮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748-8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各类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滤膜溶解涂片法 原理 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 仪器 3.2.1 瓷坩埚或烧杯:25mL。

4.3 粉尘浓度测定

4.3 粉尘浓度测定 法计重法和计数法2种,分别用质量浓度(mg/m3)和数量浓度(粒/m3)表示。 标准方法是:重量法的测定结果对现场浓度具有代表性。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操作复杂,速度慢。 压电晶体差频法测尘仪、β射线吸收法测尘仪,光散射测尘仪。以及以微计算机为基础的粉尘浓度测定仪都能白动测定出粉尘的质量浓度.操作简便、快速,但设备昂贵。 1. 空气中可吸入粉尘采集 由于小粒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测定PM10更能反映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实现大小颗粒的分级测定,在采样器中装有分离大颗粒装置,切割器或分尘器。

滤器的滤膜捕集,将粗、细颗粒物分开。

工作原理:气流从小孔高速喷出时,因所携带的颗粒物大小不同,惯性也不同,颗粒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不同粒径的颗粒各有一定的运动轨线,其中,质量较大的颗粒运动轨线接近中心轴线,最后进入锥形收集器被底部的滤膜收集;小颗粒物惯性小,离中心轴线较远,偏离锥形收集器入口,随气流进入下一级。第二级的喷嘴直径和锥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变小,二者之间距离缩短,使小一些的颗粒物被收集。第三级的喷嘴直径和锥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又比第二级小,其间距离更短,所收集的颗粒更细。如此经过多级分离,剩下的极细颗粒到达最底部,被夹持的滤膜收集。

(3)撞击式采样器 工作原理:含颗粒物气体以一定速度由喷嘴喷出后,颗粒获得一定的动能并且有一定的惯性。在同一喷射速度下,粒径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气流从第一级喷嘴喷出后,惯性大的大颗粒难于改变运动方向,与第一块捕集板碰撞被沉积下来,而惯性较小的颗粒则随气流绕过第一块捕集板进入第二级喷嘴。因第二级喷嘴较第一级小,故喷出颗粒动能增加,速度增大,其中惯性较大的颗粒与第二块捕集板碰撞而被沉积,而惯性较小的颗粒继续向下级运动。如此一级一级地进行下去,则气流中的颗粒由大到小地被分开,沉积在不同的捕集板上。最末级捕集板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捕集更小的颗粒。这种采样器可以设计为3—6级,也有8级的,称为多级撞击式采样器。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8-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1986-01-27 发布1986-05-01 实施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 度。 1术语 作业场所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粉尘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人3)或数量(粒/cm A 3)。本方法采用质 量浓度。 游离二氧化硅 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 粉尘分散度 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本方法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 测尘点受粉尘污染的作业场所中必须进行监测的地点。 2测尘点的选择原则 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 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在风流影 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3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 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 A3)。 器材 采样器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采样时,用防爆型粉尘 采样器,采样头的气密性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滤膜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当粉尘浓度低于50mg/m A 3时,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 高于50mg/m人3时,用直径为75mml的滤膜。当过氯乙烯纤维滤膜不适用时,改用玻璃纤维滤膜。 气体流量计常用15?401/mi n的转子流量计,也可用涡轮式气体流量计;需要加大流量时,可提高到80l/min 的上述流量计,流量计至少每半年用钟罩式气体计量器、皂膜流量计或精度为± 1%的转子流量计校正一次。若流量计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清洗校正。 天平用感量不低于的分析天平。按计量部门规定,每年检定一次。 秒表或相当于秒表的计时器。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测定程序 滤膜的准备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确认滤膜无褶皱或裂隙后,放入带编号的样品盒里备用。 采样器的架设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采样时,滤膜的受尘面应迎向含尘气流。当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的污染时,受尘面可以侧向。

粉尘检测方法

粉尘检测方法 一、概述 粉尘检测方法有哪些呢?据从事粉尘检测行业多年的的浩骏同学总结,现在市场上大 致有称重法、电容法、β射线法、光散射法、光吸收法、静电感应法等粉尘浓度在线测量 方法。 称重法是所有粉尘检测方法中最笨的也是最准确的一种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在 国内我们还没发现这种产品,据我们了解有一款英国的产品还算比较成熟; 电容法的测量原理简单,但电容测量值与浓度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电容的 测量值易受相分布及流型变化的影响,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β射线法虽然测量准确,但需要对粉尘进行采样后对比测量,很难实现粉尘浓度的在 线监测; 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光散射法、光吸收法、摩擦电法进行粉尘浓度在线监测,形成的 产品较多,并成功地应用于粉尘浓度测量和煤矿井下粉尘浓度测量上。下面大概讲解一下 这几种方法及相关产品。 光散射法:光散射技术利用气流中的颗粒反射出来的闪光的频率及跟持续时间来测量 颗粒的含量,它比其他技术而言拥有压倒性优势,把由于气流中的湿度导致的误差大大地 降低到了无关紧要的水平; 光吸收法:当光波通过线性物质时,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光波一部分被介质吸收,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介质散射,偏离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剩下的部分仍按原来的传播方 向通过介质。透过部分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间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光吸收型粉尘浓度传 感器以朗伯一比尔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入射光强与出射光强,经过计算得到粉尘浓度, 该方法在高浓度气固两相流中测量准确;

静电感应:用一个探针插入到烟气管道,这个可以测量颗粒携带的电荷的变化从而记录它们的存在。他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受以下几点影响:它们只能测量碰撞的或者是非常靠近探头的粉尘。 二、示例解析 1.光散射法: JK-JG型激光粉尘在线监测仪是新一代在线监测仪器,可以在风、雨、雷电、粉尘、高低温度等恶劣环境下长期连续不间断地监测污染源的粉尘排放情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以下领域: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中颗粒物浓度测试、除尘设备效率监测、燃烧效率监测、工业制造过程中粉尘浓度的测量、工矿企业职业健康保护粉尘监测、生产车间、厂房的粉尘负荷监控、科学研究、试验现场测试等。涉及行业包括水泥、火电、钢铁、冶金、炼油、铝业、石化、造纸、玻璃工业等。 2.静电感应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