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局“十二五”规划编写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1)

二、历史性发展机遇 (3)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5)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第三章产业布局与产品体系 (10)

一、一个增长极 (10)

二、两个国际旅游城市 (10)

三、两个旅游产业带 (12)

四、十二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12)

五、专项旅游产品体系 (25)

第四章产业配套体系 (30)

一、旅游交通 (30)

二、旅游购物 (33)

三、旅游餐饮 (35)

四、旅游住宿 (36)

五、旅行社 (38)

六、旅游文化娱乐 (39)

七、旅游信息化 (40)

第五章市场营销 (42)

一、旅游市场定位 (42)

二、旅游营销方式 (43)

三、精品旅游线路 (44)

第六章保障措施 (46)

一、加强组织领导 (46)

二、深化改革开放 (47)

三、加大政策支持 (47)

四、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 (48)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8)

附表1: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精品景区名录 (50)

附表2: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54)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效能有效释放,旅游业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面完成了各项规划目标。

(一)政府主导明显加强,旅游大发展的环境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落实文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全省上下对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形成了统一认识。旅游业发展氛围空前浓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景区景点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宣传促销日趋活跃,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投融资大幅度增加,基本形成了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全省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产业规模高速扩张,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备

到2010年底,全省已开放景区6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99家(全国列第7位),星级饭店520家,旅行社1200多家。“十一五”期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创汇年均增长9.2%和11.5%,

总量分别达到376万人次和15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6倍和1.7倍;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收年均增长13.1%和15.9%,总量分别达到5.6亿人次和3150亿元人民币,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8倍和2.2倍。预计2010年全省接待游客1.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05%。尤其在2009年,全省旅游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及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9.7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70%和27.97%,相当于全省GDP的4.17%和第三产业的11.96%,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作用明显。

(三)产业融合聚集深入推进,区域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大力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的科技文化内涵大幅提升,产业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全省在空间上加强了资源整合,引导同类产品区域聚集,如温泉聚集区、滑雪聚集区、草原聚集区、滨海休闲度假聚集区等,增强了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河北省还先后与国家旅游局、河南、山东、北京加强了合作与协作,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体系,促进了京津冀豫鲁区域旅游合作,使河北有效融入了环京津、环渤海和中原协作区。

(四)休闲旅游迅猛发展,全省旅游业步入升级换代阶段

自2007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全省环京津地区集中围绕滨海、草原、温泉、冰雪、皇家、运动等休闲旅游产品,每年新开工旅游项目100

余个,规划投资额上千亿元。截止2010年底,全省在建项目规划投资达2500亿元。随着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投放市场,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组成的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类型和季节结构明显优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推动了河北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宏观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强调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必须紧抓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河北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二)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

环渤海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速度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区域内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也必将促进城际间交通更加便捷、城市形象大

幅提升、旅游要素逐步完善、旅游协作更加紧密。而河北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将借势发展,在休闲度假、邮轮游艇、会议会展、自驾车旅游等方面大有作为。

(三)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即将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将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该规划方案,河北省是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休闲旅游业将会得到政策支持优先发展。2009年,北京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天津达到了9000美元,率先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休闲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和区域间交通设施的完善、信息沟通的加强及要素流动的加快,京津冀“同城化”效应日渐显露,京津客源市场与河北旅游目的地的对接更加紧密。2010年10月,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四)旅游是全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历史性需求

河北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国位列第三。减少贫困,改善民生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京津周边环绕着河北省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272.6万贫困人口。这些地区多为京津水源地,不宜发展工业,农业发展落后。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是未来五年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之一。全省也在开展多项调研,着手

通过旅游改善山区居民生活状况,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和带动作用。

(五)全省旅游交通和项目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全省20多条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30多条高速公路、3个机场正在加快建设,三年内主要景区将全部通高速公路,阻碍河北旅游发展多年的交通瓶颈即将打破,全省旅游产业要素组织、配臵和发展将发生巨大变革。此外,“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大批休闲旅游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投放市场,形成接待能力,为河北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缺乏龙头型旅游目的地

从国际国内的视角来看,河北尚未形成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与北京、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相比,落差较大,尤其是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同时,由于旅游市场主体“小、散、弱”,缺乏产业带动力强、能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同台竞争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航空、海上客运交通滞后

航空方面,全省机场数量少,开通的航线较少,远程游客到达河北旅游多数要在北京中转;航海方面,秦唐沧地区虽然濒临渤海,但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主要功能是为工业服务,缺少客运码头和配套服务设施。航空、海上客运交通滞后,严重制约国内远程客源市场和入境市场的拓展。

(三)与京津市场需求对接不够

面对京津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一般产品多,旅游精品少;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信息平台与京津未能全面对接,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四)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全省很多景区(点),由于“条块分割”,形成了部门与地方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分散经营的格局,景区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 整体品牌效应弱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形成,阻碍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和旅游业的做大做强。

(五)面对周边省市激烈竞争

针对京津客源市场,河北旅游业不仅面临北京、天津自身发展旅游的竞争,也面临周边省份争取京津地区客源的竞争;面向中远程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由于北京的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河北省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增长成本。

※※※

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是全省旅游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和战略转型期,也是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攻坚期。因此,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狠抓机遇,战胜挑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全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贯穿转变方式主线,构筑“一极、两城、两带、十二区”发展格局,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精品名牌,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着力扩大国内外客源市场,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到2020年建成旅游强省打下决定性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集约化发展,提高全省旅游业发展质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突出重点。以打造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培育优势旅游目的地、优势旅游产品和优势旅游企业,提高全省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精品带动。集中力量打造发展龙头,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并以旅游精品与品牌为基础,推进产业整合与聚集,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科技支撑,大力推进节能环保,

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加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规模宏大、产品结构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强、游客满意度高的旅游大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省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将河北省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旅游强省发展水平,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指标体系

——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5亿人次,年均增长10.9%左右;入境游客人数达2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57%;出境旅游人数达80万人次,年均增长10.5%。

——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7.32%,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

——到2015年,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以上。

——“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旅游就业3万人以上,到2015年直接就业达到70万人以上,间接就业达到300万人;五年内,

200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表2-1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旅游业指标体系

第三章产业布局与产品体系

依据全省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潜力和“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结构变化,尤其是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全省将纳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省旅游产业布局,“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构建“一极、两城、两带、十二区”的产业空间格局;打造100个精品旅游景区,推进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建设一批专项旅游基地,实现产品多样化。

一、一个增长极

即省会石家庄。要以高速铁路开通、石家庄国际机场改造扩容为契机,以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为龙头,整合苍岩山、赵州桥、驼梁—五岳寨、嶂石岩、正定古城等周边旅游资源,打造成为国内外热点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市区滹沱河生态景区建设,完善旅游饭店、特色街区、特色餐饮、旅游购物、主题公园等旅游服务功能;利用环城水系、广场、休闲绿地等,开展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如水上游乐、文化休闲、康体健身等,发展都市“夜经济”;依托石家庄航空网络,将石家庄打造成冀中南的中心旅游城市和辐射全省的旅游集散地,形成促进全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二、两个国际旅游城市

(一)承德

以主城区为中心,依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金山岭长城、木兰围场、京北第一草原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开

发休闲度假产品,提升服务功能,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形成滦平—承德—围场国际旅游带;发挥坝上地区、燕山腹地、塞外山水的生态优势,发展皇家猎场、高尔夫、冰雪运动、养生基地、温泉小镇、山地运动公园、马术基地等,打造木兰围场皇家休闲度假区、丰宁草原旅游度假区、金山岭长城旅游度假区、隆化温泉度假区、兴隆山水旅游度假区、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度假区;大力发展会议会展、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加快立体交通网建设;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实施市场营销国际化战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将承德市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秦皇岛

以国内外一流滨海城市为标杆,以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为根本,以旅游发展为统揽,推进城镇建设、项目建设、生态绿化、环境治理,全力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文化海岸(山海关)、商务海岸(海港区)、休疗海岸(北戴河)、度假海岸(北戴河新区),形成四大特色滨海旅游区。北戴河新区要以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突出发展高端休闲旅游、文化主题创意、综合会展经济、科技研发、总部基地经济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以低碳生态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中国北方乃至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度假旅游品牌。

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民用机场和客运码头建设,将秦皇岛市打造成东北与华北结合部的旅游集散中心。

三、两个旅游产业带

(一)环北京休闲旅游产业带

重点建设白洋淀温泉、廊坊商务休闲、张承草原生态、崇礼—赤城滑雪温泉、桑洋河谷葡萄酒文化、保定文化休闲等一批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京东新城、京南新城、京北新城,要围绕首都地区旅游需求,打造一批集康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和房车营地,开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品位较高的休闲旅游精品项目;结合现代农业开发和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或旅游村镇;建设一批养老社区和康体健身基地。

(二)环渤海度假旅游产业带

重点建设秦皇岛—唐山湾度假旅游区、渤海新区湿地生态旅游基地、昌黎葡萄酒文化、山海关历史文化观光、渤海湾滩涂公园等一批休闲旅游度假区;沿海11个县(市、区)、曹妃甸新区、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要加强旅游功能配套,构建一批集商务、休闲、度假于一身的旅游综合体;建设以唐山清东陵及北部长城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带,形成系列完整的皇家文化、长城文化旅游产品;加强与山东烟台、青岛,辽宁大连等地旅游线路整合,开辟海上客运航线,形成海上旅游金三角,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十二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全省要着眼于差异竞争和错位发展,以大聚集催化大产业,构

建十二个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旅游产业聚集区。要集中力量率先把资源品质优、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分工合作,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一)石家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

主要指平山县域和灵寿县部分区域。以西柏坡革命遗址遗存为核心吸引物,以红色文化为主导,做大做强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温泉养生、避暑度假、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1、以中共中央旧址为核心,恢复部分中直机关旧址,恢复西柏坡村原貌、三大战役实景推演、西柏坡学院、圣地城等项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西柏坡希望小镇,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挖掘红色文化,举办红色主题文艺晚会,策划大型旅游文艺实景演出,开发参与性旅游产品,树立大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2、科学推进大西柏坡旅游的“红绿结合”、“红古结合”。利用温塘温泉资源,打造高端温泉休闲养生基地;依托中山国故城遗址, 发掘历史文化,建设中山国都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把驼梁山-五岳寨、天桂山、沕沕水、宝石湖等重要景区打造成为红绿结合、红古结合、具有叠加吸引力的复合型旅游精品。

3、加强和省内及北京、山西、河南等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通过与山西五台山等景区的强强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线路。

(二)秦皇岛—唐山湾滨海度假区

指秦皇岛和唐山湾沿海区域,秦皇岛市包括北戴河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新区,唐山市包括菩提岛、月岛、祥云岛、龙岛(东、西坑坨)、曹妃甸及周边陆域。以北戴河新区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契机,打造环渤海顶级滨海度假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一体的国际热点旅游目的地。

1、秦皇岛海滨和唐山湾应加快开发高端海水浴场、室内海水浴场、温泉度假村、国际游轮港、国际游艇港、游艇俱乐部、海员俱乐部、高尔夫、国际购物广场、大型会议会展中心等高端旅游项目,打造长城文化体验基地、秦皇求仙文化基地、滨海养生养老基地、渔水文化基地、佛文化交流基地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北戴河新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要建设拥有专属沙滩、海水和绿地空间的国际品牌度假酒店。曹妃甸要打造集湿地观光、生态旅游、温泉体验、会议会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集聚区。

2、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秦皇岛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会展机构,积极申办、承办面向京津冀、环渤海、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综合性和专题性会展活动,构建滨海会展基地。唐山曹妃甸要依托渤海国际会议中心、曹妃甸新区,打造“北方的博鳌”,成为国家新理论发布中心和国内著名会议会展中心。

3、建设滨海休闲运动基地。发展沙地球类运动、滑沙、沙雕、沙地汽车越野、沙地自行车、全地形车等时尚休闲运动,开设沙主

题酒店、沙滩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等;引入国际专业机构,组建国内最大的沙地运动俱乐部,举办国际、全国和区域性的沙地运动会,构建国际一流的滨海沙漠运动基地;秦皇岛沿海和唐山湾要发展帆船、帆板、摩托艇、海洋垂钓、潜水、海上生存等项目,构建海上运动基地。

4、丰富娱乐内容。在北戴河新区建设夜晚游憩区(NRD),丰富夜晚休闲、文化演出和娱乐内容。曹妃甸要借助新区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打造开放、包容、时尚的现代休闲城市。

(三)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区

包括张家口市的张北县、沽源县、尚义县和康保县,承德市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平泉县和隆化县。打造草原风情与皇家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度假区,建成华北最具吸引力的草原避暑休闲度假区和国际水准的自驾车休闲旅游目的地。

1、建设一批草原度假酒店和草原型汽车营地,配套草原运动、专属牧场等功能区;建设和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将张承坝上草原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自驾车旅游公园。

2、在张北草原、沽源五花草甸、丰宁京北草原、木兰围场等,建设直升机、动力伞、飞艇、热气球、马术等专业运动基地,并面向大众建设骑马、足球、草地排球、网球、自行车、滑草、高尔夫等活动场地,组建专业的草原运动俱乐部,开展草原健身旅游和特种运动旅游,打造毗邻京津的草原运动天堂。

3、在丰宁、平泉、张北、沽原、围场建设滑雪小镇、标准滑雪场和越野滑雪道,配套设臵度假村,沿途设立接待营地,建设冰

雪体育公园、冰雪餐厅、冰雪酒吧、冰雪酒店、冰雪高尔夫、冰雪艺术公园、冰雪城堡等,打造冰雪运动基地、冰雪文化创意基地。

(四)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

包括安新县、雄县、高阳县、容城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霸州市、固安县和任丘市。以白洋淀为核心吸引物,建设集湿地生态、温泉休闲、商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旅游区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1、按照国际一流湿地公园的标准来规划和提升白洋淀的休闲旅游观光体系,并以白洋淀生态观光、景观保护为重点,联动历史文化观光、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相关产品,构建以大湿地、大湖泊为特色的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旅游区。

建设生态观鸟基地、湿地生态博物馆、国内最大的淡水生物馆;新建和改造一批生态码头,大力推行绿色游船、游艇,配套游船租赁、游船营地、信息导引、救助救援等设施;设臵湿地酒吧、水面茶社、主题酒店等高品质休闲设施;推进渔家乐、乡村客栈、水上集市和特色餐饮的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策划一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旅游实景文艺演出。

2、整合白洋淀、霸州、固安地热资源,以“温泉+生态度假”为主要模式,将白洋淀温泉建设成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温泉休闲度假中心;以“温泉+商务服务”为主要模式,建设温泉商务酒店、温泉会议酒店、温泉娱乐酒店等主题酒店群,将霸州温泉打造为京津冀的会议、商务活动和培训中心;以“温泉+人本体验”为主要模式,发展温泉SPA、保健养生、温泉娱乐等项目,将固安温

泉打造为针对北京家庭和散客市场的人本化温泉聚集区,积极创建一批以温泉为特色的星级饭店、度假酒店、主题酒店等,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功能优势互补、项目错位开发、品牌分类聚集的产业格局。

3、配套完善会展服务业、养生顾问业、家庭保健业、体育健身业、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客运业等相关产业,提高温泉聚集区的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发展温泉衍生制品业(美容品、保健品等)、热水养殖业、地热种植业(花卉、蔬菜等)等衍生产业,实现对温泉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有序发展休闲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现对资源价值利用最大化。

4、科学、适度、可持续地开发温泉资源,禁止过度开发和无序建设,根据温泉资源利用和市场运营情况,及时进行规划调整和建设控制。

(五)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

包括廊坊市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全面对接和融入京津商务与生活休闲为主要切入点,重点提升廊坊市区和京东新城(三河、香河、大厂)的商务休闲功能,构建与京津两市同城效应突出的复合型商务休闲功能区,打造京津首选的商务休闲目的地。

1、打造专业会展中心。依托会展中心、香河第一城、香河家具城等会展设施,适度建设新的专业会展场馆,积极提高现有场馆的利用率,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努力向以环渤海地区合作为主题的会展活动聚集区发展;以中、小型专业会展为主攻方向,突

建筑业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发展成就 (1) (二)主要问题 (2) (三)面临形势 (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7)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7)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8)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9)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9)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1)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2)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3)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4)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4)

序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

河北省生物技术以及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河北省生物技术以及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生物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及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壮大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推动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大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背景及基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发展方式、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健康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日益显现,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未来谁拥有生物技术创新优势,谁就能占据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掌握未来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规模处于国内前列。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化学药、生物技术药、中药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医药产业群。据统计,2010年,全省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57.32亿元,同比增长24.34%;完成出口交货值67.21亿元,同比增长13.85%;实现利润总额52.19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利税总额71.38亿元,同比增长15.84%;销售收入利税率达13.74%。医药产业总产值、出口总值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5位,其中,化学制剂药品、中药饮片、生物制

药的增幅均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青霉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产品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产业技术支撑能力较强。我省医药行业拥有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家国家级产业基地及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药、华药集团牵头组建了全国抗生素、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开发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技术,有力支撑了医药产业发展。目前,我省的青霉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7-ACA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均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三)产业骨干企业实力雄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培育了一批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198家,其中华药集团、石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石药、华药、以岭、神威、秦皇岛骊骅以及石家庄四药(利君制药)等六家企业进入2009年度中国制药企业百强名单;石家庄市也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随着国内外生物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加剧,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存在着提升总量和调整结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继续做大,产业GDP总量以及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待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更迫切地需要做强,化学药中的原料药比重过大,中药、生物制药比重低、偏小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逆转,急需扩大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和成药的比重,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河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冀体字[2011]3号 各市体育局、华北油田体委,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现将《河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确保我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河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富民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建设沿海体育强省的攻坚时期。为了促进我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五年来,全省体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体育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谋求发

展,适时提出了建设沿海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和打造“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的重大举措,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使全省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科学发展新成就。 群众体育活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率先开展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作,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和体育健身指导网络基本形成。实施“百县千乡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468个,加上原来的一万个村,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总数突破2.5万个行政村,占现有村数的50%以上。新建“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18个。实施“雪炭工程”,建设县级健身馆13个。县级以上城区公园、广场全部安装了健身器材,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网络覆盖率达60%。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和体育健身指导组织不断健全,全省新建健身指导站和文体工作站3800个,设立晨晚练点1500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37773名,其中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36700名,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073名;群众体育健身竞赛活动卓有成效,2008年北京残奥会,我省18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获得了12枚金牌、11枚银牌、2枚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组团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成功举办河北省第一届体育大会,充分展示了我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果;实施品牌带动,培育了邯郸的太极拳,沧州的武术,承德的山庄体育和民族体育,张家口的滑雪,石家庄的长跑、自行车赛和社区运动会,秦皇岛的轮滑和休闲体育,保定的铁球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协会职责,抓住行业发展中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6月4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会议。郑一军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商丽萍处长、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曾少华所长、部干部管理学院张兴野院长、部政策研究中心李德全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伊生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主任贾宏俊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杰峰教授、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河北建设集团董事长李宝元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建一局集团、中建三局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吴涛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协会领导还有徐义屏副会长和王增彪、周福民副秘书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框架进行讨论,明确课题分工和进度安排,协会领导对完成课题研究提出要求。 郑一军会长强调指出,课题研究一定要研以致用。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筑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节能减排,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哪些政策,哪些措施,哪些步骤,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政府制定建筑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一份既符合国家经济工作发展规划,又符合行业实际的咨询报告。 郑会长指出,对于课题研究,要采取剥洋葱式的做法。首先,要摸清情况,找出问题。建筑行业目前在规模、结构、职工素质、体制机制等等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要找准,分析透。第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要把我们和发达国家,或者说建筑业发展比较健康、效率比较高、效益比较好的那些国家相比,找出差距。第三,通过研究,提出对策。要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冀发改服务〔2011〕2206号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冀发改服务〔2011〕2206号 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我省“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现代物流业的优势产业地位,推动我省经济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近年来,我省现代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年均增长8 9%,201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实现148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 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 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量快速增加,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 9万亿元,年均增长14 4%,货物运输总量和周转量达到17 7亿吨和767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9 6%和28 3%,主要港口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增长18 6%。 2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物流理念日益普及,物流运行效率逐步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2010年全省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9 1%,同比降低0 03个百分点。大型工商企业加快物流业务剥离,传统物流企业加大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涌现出开滦国际物流、冀中能源国际物流、唐山远大、沧运、万和等一批全国物流百强企业。唐山海港、丰润北方等19个首批省级物流聚集区和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加快,产业集聚态势凸显。正定空港、石家庄内陆港加快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开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奠定了基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 2011-2-12 8:38:00 ]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热点市场在哪里?发展要点有哪些?结构如何调整?方式如何转变? 发展背景 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二五建筑业发展将基于以下的总体形势和现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市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也均接近总数的50%,全国城市和城镇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GDP高速增长为大规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

河北省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北省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广播影视面临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为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河北省委七届六次会议精神,推动全省广播影视战略转型,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制定《河北省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作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广播影视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省广播影视行业在未来5年开展舆论宣传、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加快事业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履行管理职能以及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广播影视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臶、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舆论引导能力稳步提升。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宣传战役和规模报道。坚持新闻立台,以《河北新闻》和《河北新闻联播》为

代表,新闻节目质量和水平实现新突破,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加强品牌建设,节目创优成效显著,广播影视节目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省级台前列。加强对上报道和对外交流,外宣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 ──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全省农村中央和省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广播电视信号转星工作,实施了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717中波发射台和卫星地球站整体搬迁,河北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传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大大提高。河北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项目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全国第一批数字化、网络化实验基地,河北卫视省外落地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省广播影视事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平稳实施,完成了数字化平台建设并开通数字电视信号,数字电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服务系统和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多媒体广播电视信号对设区市的覆盖并开始商业运营。电影产业快速发展,银幕数量快速增长,全省电影票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广播影视广告创收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划转。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了河北影视中心、河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广东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建筑业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指导和促进广东省建筑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重振广东建筑业。根据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从广东省建筑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建筑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秩序逐步规范,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广东建筑业一度推动着广东省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广东建筑业完成了广州塔、广州西塔、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平稳增长。广东建筑业总产值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列,在1993年到1995年间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广东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每年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7.61%,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6.8%。

2000年至2013年共完成施工建筑面积42.58亿平方米。2008年至2013年建筑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22%。2000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4至6位。 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超高泵送技术等数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塔桅结构提升施工技术、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建设创新等“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利废、环保等目标。制定颁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数十项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规范。全省建设科技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制度建设,出台了诚信评价体系、安全动态管理以及市场与现场有效联动等一系列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的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二)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建筑业发展碰到不少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建筑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广东建筑业呈现下滑态势。 广东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下降,市场扩张能力不足。据统计,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北省旅游局“十二五”规划编写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1) 二、历史性发展机遇 (3)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5)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第三章产业布局与产品体系 (10) 一、一个增长极 (10) 二、两个国际旅游城市 (10) 三、两个旅游产业带 (12) 四、十二个旅游产业聚集区 (12) 五、专项旅游产品体系 (25) 第四章产业配套体系 (30) 一、旅游交通 (30) 二、旅游购物 (33) 三、旅游餐饮 (35) 四、旅游住宿 (36) 五、旅行社 (38) 六、旅游文化娱乐 (39) 七、旅游信息化 (40) 第五章市场营销 (42) 一、旅游市场定位 (42) 二、旅游营销方式 (43) 三、精品旅游线路 (44)

第六章保障措施 (46) 一、加强组织领导 (46) 二、深化改革开放 (47) 三、加大政策支持 (47) 四、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 (48)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8) 附表1: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精品景区名录 (50) 附表2: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54)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效能有效释放,旅游业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面完成了各项规划目标。 (一)政府主导明显加强,旅游大发展的环境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落实文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全省上下对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形成了统一认识。旅游业发展氛围空前浓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景区景点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宣传促销日趋活跃,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投融资大幅度增加,基本形成了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全省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产业规模高速扩张,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备 到2010年底,全省已开放景区6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99家(全国列第7位),星级饭店520家,旅行社1200多家。“十一五”期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创汇年均增长9.2%和11.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宣汉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生猪养殖出栏总量、奶产量居全市之首,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促农增收的潜力正在不断显现,我们已经迈出了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步伐。但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的畜牧业,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我们与现代化畜牧业还有哪些差距,要采取哪些措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通俗来讲:现代畜牧业就是要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以及经营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做到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优良、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也可以用“七个化”来概括,即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畜牧业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走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想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但现在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期下新农村建设、食品安全、市场竞争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养殖水平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额比较有限,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效益,发展优良品种提高牲畜的个体产出比重。实践证明,要加快***县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措施来充分挖

掘畜牧业的潜力。2009年我们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着手,开展了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刚开始有些人不太能理解,认为投资大,折旧期长,以前我们也搞过类似的设施建设,但大部分没有正常的运转起来,有的地变成了私人的,有的养殖小区变成了居民区,那现在为什么还要搞?下面,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利弊来阐述一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一)从养殖效益来说。 能让农牧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就是装到口袋的钞票,因此养殖户最关心的就是养殖效益。传统畜牧业养殖规模小、收入少、养殖品种大多为土种;现代畜牧业是规模化、集约化、品种优良化的养殖。从规模上看,散养户一般就育肥二三十头牛,1年3批最多90头,每头利润300元,可获利2.7万元;如果迁入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1批育肥100头牛,1年300头,养殖小区收购价高于居民区,每头利润380元,可获利11.4万元。从品种上看,普通的本地品种奶牛一天挤7、8公斤牛奶,优质黑白花高峰期一天挤30多公斤;育肥牛普通的品种一般产肉150公斤左右,优质肉牛品种可达200公斤以上,如果是高档肉牛品种一公斤牛肉就可以买出一头普通肉牛的价格,全世界都出名的神户牛肉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再拿品种退化严重的土种羊来说,平均产肉量不到20公斤,育肥后出栏每只利润最多100元左右,而优良的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羊、萨福克、优质哈萨克羊等品种,平均产肉量可达25公斤,有的达30公斤以上。无论是从规模上的综合效益还是从个体的产出效益,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显而易见。 (二)从技术推广、疫病防控上来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