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资料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资料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资料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资料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学期我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施教,勤奋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成绩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学生,为了教师,需要总结反思,现将三年级的语文检测情况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评价

本班学生43人,总分3295.5分,平均分76.64分,及格人数37人,及格率86.05%,优秀人数16人,优秀率37.21%,低分人数2人,低分率4.65%。从以上的数据统计来看,学生的成绩分布状态,符合基本的发展规律。从具体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好,但阅读能力不够好,理解能力不够好,写作能力不够好,客观题得分率较好,而主观题得分率不是很高。

本班的期末成绩及一分三率成绩对比

二、教学质量的优势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掌握比较扎实。

2、能联系实际,指定学习成绩优秀且责任心强的五名学生分别担任每天早自习的值日班长,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有任务的学习。

午自习进行听写或做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3、通过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巩固并深化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4、本班学生平时训练得比较多,每天都会进行字词句操练,口语和作文训练方面,我经常让学生先自己说,并把说的写下去。

三、对比差距的原因和不足:

经过对比,本班学生的成绩和全镇的第一名有很大的差距,低分率比较高,只要原因是:

1、本班还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惰,平时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和练习,要家长和老师督促才可以完成,所以基础比较差。

2、个别学生书写欠美观,行款不够整齐,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写作业和练习贪快,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部分学生分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阅读不够认真,做题有应付了之现象,作文表达不具体,句子不通顺,失分严重。

4、对于后进生的辅导还不够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四、采取的整改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本册的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练习题,启发学生思考完成。

2、我们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抓一抓学生的书写。

3、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4、我们要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积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5、继续加强词句、查字典、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

6、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作文能力亟待提高,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作品,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同时也要多进行一些写作指导。

7、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多写日记,多积累优美词句。

8、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勤奋耕耘,为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严格依据2018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做到高度契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高考语文,把握命题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心中有数的测试目标,全卷总分15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以及写作等四个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和语文解题能力。通过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来看,达到了测试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征和命题规律,有效检测了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了解学情,明确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后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风格: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材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 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 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 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 英雄气概。 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 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二/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长恨歌艺术特色p149;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验 姓名:班级: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2 分) l m li tbmp S oji esh 1 shofu n dnmim d 勺iy ?gy dngh iji a h fw百 sh Eshu e(b (c m l ench 引gzenji meh a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用“V”标出( 9分) 真假(ji a ji d)银行(x i n g h a相处)(eh u ??eh u ?) 似的(s ish i)调查(di d oti do)威吓(xi ch e) 着急(zh dozhe)灯笼(l 6gl mg)宝藏(z d gc d g)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9 分) 毫不()弱 ()流不息 ()血奋战相前()后继如愿以()含苞()放 ( ) 肠辘辘恍()大悟不动()色 四、选词填空( 8 分) 的地得 (1)、渔人毫不费力()把鹬和蚌捉了起来。 ( 2)、黑猫警长带着雪白()大盖帽 ( 3 )、凯莉心中充满感激,觉()有股暖流在身体里涌动。珍惜珍贵 ( 1 )我们要()时间,用功读书。 (2)这是一份多么()的礼物啊!

果然突然仍然 (1)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中午()下起雨来了。(2)他照着老师教的方法去学习,成绩()提高了。 (3)恐龙灭绝之谜至今()没能完全解开。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26 分) 1、早晨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 早晨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的花朵_______________ 早晨的小鸟_______________ (《早晨真好》) 2、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街市》) 3、北极光色彩缤纷,_______ ,赤橙黄绿,瞬息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掠过_____________ ;有时像,横贯天空;有时像,。(《北极风光》)六、阅读理解(16 分)会飞的种子 依靠风儿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有木蝴蝶、柳树、榆树和枫树等。这些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一般比较轻。 木蝴蝶是生在我国南方的一种大树,它的果实像一把又阔又长的大刀,高高地悬挂在树梢上。成熟的果实裂开,无数种子飞出来,种子的三面都连着一层薄 膜,一旦风起,好像一群蝴蝶在飞舞。它们随风飘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其实,植物孩子长大了,植物妈妈就会用奇妙的办法,帮助孩子们 找新家。植物王国那无数的奥秘,正等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2分) (1)依靠传播种子的植物有、、和等。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曹洼小学语文组 总体情况:参考个数:19个班级参加考试。合格率达标的有19个,达标率为100%;优秀率达标的有17个,达标率为89%。 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题型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从 试 2、中年级失分较多的是句子部分,第一小题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小部分学生不理解哪部分是原因、哪部分是结果而失分,也有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自己写的一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培养,有重基础轻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有所缺失。四年级的第九题按要求改写句子。四年级学生对被字句和缩句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得分较高。

3、高年级知识积累与运用占的分数较重,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学生失分较多的是选词填空,改换句子说法及修改病句、还有选择正确的朗读语气,这一部分教师平常训练的很多,题型都不陌生,但学生对辨析近义词的能力较差,因此失分特别重。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搞不清楚,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这类型 师平时反复训练学生把话说简洁而且完整!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阅读有畏难情绪。答题非常粗糙,仅仅走马观花,欠全面思考。 (三)习作方面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

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大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清晰版)

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秋水》 主题: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背诵: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段写了河与海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和烘托出每个人认识的相对性。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这句话运用了例证法。【注释】殆:危险。拘于虚:眼界受狭小居处、环境的局限。拘:受拘束,受局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40 分) c m g qi (4 分) 2、 比一比, 胶( 咬()捕( 3、用“ ” 虚 gu l a sh i p in m in g ku 再组成词语。(5分) )脯()绪()恼( )著()脑(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 3分) (1)、李虹拿着扇.(shm sh c)子,对着妈妈扇.(sh m 扇啊,扇乱了妈妈的长发(f a f C)可妈妈送给了她一个发f C)自内心的微笑。(2)、一切准备停当(d a g deng)之后,小男孩开始给高尔基照相 sh (xi m g xi e g)。 4、(如 5、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口同()()近( 千里()()( ) ()以() 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很有趣,请再写两个。 cn)啊 (f m 不()不() )头()气 (2分) 6、日积月累。(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月葫芦弯似弓

(2)、 ________________ ,眼见为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来了秋天 的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有深蓝 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古诗积累(8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 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 写的, 中最能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2、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选自《》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4、《望天门山》一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里一()傲慢一()丑陋一() 近一()懦弱一()愚蠢一() 、阅读。 (30 分) 7、诗

语文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马家乡一中 2013年元月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及命题评价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拓展题,课内文段选的是《幼时记趣》,课外语段选取的是《姐弟情》、《人生的另一种财富》,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五个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拓展题。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90,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七上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二、定量分析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5,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7,11,16,23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课外名著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2:识别加点字注音,很多学生把晕读成“yun”而错选为D。 题4:考察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第1小题中的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 卷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验 姓名:班级: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lūn liú bēn pǎo jiě shì shū fu nán miǎn dé yì yáng yáng hú jiǎhǔ wēi shǎn shuò pù bù càn làn chēng zàn jiǎn chá二、给下面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用“√”标出(9分) 真假(jiǎjià)银行(xínɡhánɡ)相处(chǔchù) 似的(sì shì) 调查(diào tiáo) 威吓 (xià hè) 着急 (zháo zhē) 灯笼 (lóng lǒng) 宝藏 (zàng cáng)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毫不()弱()流不息()血奋战相前()后继如愿以()含苞()放( )肠辘辘恍()大悟不动()色四、选词填空(8分) 的地得 (1)、渔人毫不费力()把鹬和蚌捉了起来。 (2)、黑猫警长带着雪白()大盖帽 (3)、凯莉心中充满感激,觉()有股暖流在身体里涌动。

珍惜珍贵 (1)我们要()时间,用功读书。 (2)这是一份多么()的礼物啊! 果然突然仍然 (1)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中午()下起雨来了。 (2)他照着老师教的方法去学习,成绩()提高了。 (3)恐龙灭绝之谜至今()没能完全解开。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26分) 1、早晨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早晨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早晨的花朵______________早晨的小鸟_____________(《早晨真好》) 2、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街市》) 3、北极光色彩缤纷,_____________,赤橙黄绿,瞬息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___,掠过__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横贯天空;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风光》) 六、阅读理解(16分)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现就从我校三年级语文试卷386份答卷中随机抽样42份作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从事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试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双基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本次测试从总得分情形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分别为95 58 48% 98% 81.4。 (二)从分数漫衍情形统计:从分数漫衍图可以看出,85-89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它每个分数段均有分布。 (三)从各大题得分情况来看: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部分:该部分共有八个大题:着重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88%;形近字辨字组词,这部分的得分率最高(98%):查字典的方法及多音字掌握情况,得分率71%;动词、叠词、量词的灵活运用得分率92%,;成语填空,得分率88%;按要求改写句子得分率比较低(52%);修改病句,得分率90%;根据积累填空、填写恰当的句段、诗词、名句。这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95%),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落实。二)、阅读课外文章得分率均比较低,说明课外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三)、作文得分率为81%,作为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方面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频率分布:

二、抽样调查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必考重点知识内容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必考重点知识内容 一、词语 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ABAC: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2、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来()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不()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3、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带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万紫千红

八字成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历史故事的成语:闻鸡起舞(祖逖)、惊弓之鸟(更羸)、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 神话故事的成语: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 4、反义词: 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 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冷漠—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 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5、关于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暖花开、春风拂面 关于夏天的词语: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莲叶满池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5% qízhìyān mòbái fèi liútǎng wēi xiǎn ( ) ( ) ( ) ( ) ( ) 二、给下面带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上的在音节上面打√)。2% 暑假(jiàjiǎ)磨刀(mòmó)挨打(āiái)空白(kòng kōng) 三、比一比,再组词。5% 移()探()迅()努()喘() 宜()叹()讯()怒()端() 四、查字典,按要求填表。6% 五、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7% 成群结队的树叶马在路上坐 密密层层的大海鸟在地里跑 又松又软的小鸟人在山上开 无边无际的雪

花花在车上飞 菜在空中长 六、选词填空。9% 1.“110”的警察叔叔()地抢救受伤的群众。 [争分夺秒争先恐后] 2.我()王小华学习成绩赶上来,因为他现在变得()时间,发愤学习了。[爱惜珍惜发现发明] 3.我看到老奶奶()到在地上,就立刻()过去,把她()起来,()去她身上的尘土,帮她()起掉在地上的东西,()她有没有受伤[拣扶摔跑问拍] 七、造句。4% 1.居然: 2.来之不易: 八、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6% 1. 每个学生都要 2. 西沙群岛的海底有 3. 早上起床后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标在括号里。5% ()路上,我遇见一个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用破砖头在一个洼地建“桥墩”。 ()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于是,我转身向自己的家走去。

()“桥墩”建好了,他扛来了一块小木板铺在“桥墩”上,然后站在“桥面”上试着过桥。但是,小桥倒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我走出家门想到同学家去问问。 ()他不声不响地蹲下去,重新建起“桥”来,而且比刚才更认真。 十、填空。10%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著名诗人写的,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3、蓬头稚子学垂纶,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选自《》。 4.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石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节省了石料。这个长句子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点一是,二是 。 十一、阅读。21% (一)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7%(2+1+4)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在段中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词语下面画“~~~~”。 2.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打比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 。 3.这段话先总写,接着从、和腹部三个方面具体写,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

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8)、(9)班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分析人:余慧文 一、试卷评价 本学期11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遵照《职高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降低难度,以基础题为主,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贴近三校生高考整体平稳 总体结构模式与三校生高考卷的结构模式基本相似。全卷满分100分,共七大板块,全面而有重点地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五项内容和五项能力。全卷七道大题24个小题中很少出现偏题、怪题,没有难题!

(二)稳中有变导向明晰 1.本试卷有很多题目来自课本,例如:语音、字词、文言文阅读,名句默写等都来自课本,这些都比较符合三校生高考重新回归课本的趋势。 2.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素养。试卷第一大题对字音、字形、词语、字义进行考查,字音考查的是本学期所学过课文的重点字词,字义重在考查词的古今义的不同,词语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正误的能力,以上各个小题均考查常见常用且容易出错的语言基础知识,符合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 3.精选素材,突出新颖别致。本套试题,出新不在于题型的新奇,而在于取材的鲜活和情境的新颖。第14题既让学生学习了对联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第13题涉及的古典文学常识,题型新,考查角度灵活。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分析主要抽取机电三班、护理二班上中下层次10名学生进行分析考生总体得分情况 三、通过以上的数据及卷面分析,学生答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积累与运用方面 1.语音题普遍做得较好,但通假字和古今字的辨义题则不尽如人意,失分较多。 2.默写题完成的不好,名句记得是是而非,错别字比较多。 例如:学生把“天涯若比邻”的“涯”作“崖”写,把“衣食足而知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知识.doc

一、人物性格特点总结 《邓小平爷爷植树》邓爷爷:做事执着、认真、一丝不苟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雷锋: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乐于助人 《一匹出色的马》妹妹:天真可爱;爸爸:对孩子充满智慧的关爱《枫树上的喜鹊》我:有爱心、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羿射九日》羿:有勇有谋、为人民着想 《沙滩上的童话》孩子们:富有童真童趣、充满想象力 《我是一只小虫子》小虫子: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二、课文说明的道理 1.《找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开满鲜花的小路》告诉我们要学会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3.《千人糕》我明白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要善于合作。 4.《神州谣》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壮美。 5.《枫树上的喜鹊》表达了“我”对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6.《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7.《画杨桃》一课中老师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8.《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要动脑

筋思考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10.《大象的耳朵》告诉我们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坚持自我。 11.《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美好的地方人人爱,美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12.《小毛虫》让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1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告诉我们了:只要万物都做自己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三、课文重点内容、重点句子 1.《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前两句写景是“春景图”;后两句写人是“乐春图”,展现了春天生机物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贺知章写的咏物诗,全诗有三处比喻:把柳树比作碧玉、柳柳条比作绿丝绦、春风比作剪刀。 2.《找春天》一课中表现孩子寻找春天急切的词语:脱掉、冲出、奔向。写出我们是如何找春天的词语是:看、听、闻、触。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寄来的礼物是花籽,这份美好的礼物在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希望、快乐和浪漫。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会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生活中美好的礼物有:给妈妈打洗脚水、给贫困山区儿童捐衣物、参加植树活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期末测验 一、日积月累(38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u ān ch á y ǒng g ǎn sh ì y àn s ū x ǐng ku ān y ù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ji ān g ù b ài f ǎng w ēi w ǔ g ǔ l ì m áo d ù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4分) 轻重倒置 ———— ———— 千言万语 ———— ———— 喜气洋洋 ———— ———— 又香又甜 ————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不( )思索 ( )流不息 大显神( ) 相( )并论 ( )头丧气 ( )确无误 欢( )乱跳 兴高( )烈 4、选词填空(6分) (1)、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的成绩( )有了很大的进步。 ) )(

.. .…..…..…… …………..(5)、他()很淘气,()说话很算话。 (6)、()王老师住院了,()今天没来上课。 (7)、红花的房间()宽敞,()不知得很美观。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知有儿童挑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3)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天门山》) (4)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 ______________,人无完人。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7分)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是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120分,共有四个版块:第一题:积累与运用(18分),第二题:综合性学习(6分),第三题:阅读(46分),第四题:作文(50分)。今年的语文学科试题严格执行大纲要求,同时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查。全卷对于课内所学知识的考查占了18分的比重,相对以往的考试这样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阅读第三个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所学《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学习情况。作为对比阅读,两篇都是课内的也比较少见。 2、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如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同时淡化了文体要求。 3、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个人看法。 4、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阅读题中的《神奇的魔术师》,通过魔术师巧妙的劝告约当茨对生活树立信心的事,表现了魔术师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全部参加考试一共119人,总分7068分,人均分59.39分,最高分97,最低分7分,及格人数36人,及格率30.25﹪,优秀人数1人,优秀率0.84﹪。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稳中求变。如:前三题是选择题,考查字音、字形和词语的正确使用,满分6分,大部分学生完成的比较好,但是字形相近的字、同意异形的字,易混淆,少部分学生掌握的还不够牢固。第四小题考查经典诗文的默写,满分6分,这都是课内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 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本次语文试卷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侧重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本班参加考试54人,全员参与,均分为85.59分,合格率为96.30%,优秀率为51.85%。 一、试卷分析 从总体来说,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独立阅读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习作方面能够按照要求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但汉字的正确使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拼音方面:学生拼读能力比较强。能按照拼音正确写出词语,而且写字比较规范,正确率较高。 2.字词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积累、掌握和运用。学生掌握比较好,就词语的运用存在问题,失分较多。 3.成语填空虽然可以填写完整,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写了错别字,导致了不必要的丢分。 二、阅读。 (一)把握课文重点方面: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重点内容,体会出文章蕴涵情感。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做这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课内阅读方面:学生基本能够读懂课文,把握有用的文字信息。

在段落结构上能够准确把握,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借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按照课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正确仿写。只是个别学生在造句时候表达有些不通顺,部分学生别字现象严重。建议教师在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平台时,把说和写并重,让学生在写、读、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正确用字的能力。阅读理解稍有出错。 (三)课外阅读方面:学生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认真积累知识。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词语能力稍显薄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但表达时语言不是很清楚、很准确。学生对文章的意思理解还不够,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文章。 四、习作表达。 优点:学生能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能抓住重点,较有序的展开写作。 发现的问题: 1.书写习惯较差。从整体上看,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 2.审题不认真,有个别学生脱题了,丢了不少分。 3.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结合生活去写,但是却有一部分没能突出重点,组材方面还有待加强,构思上还欠缺一点火候。 反思与改进 1.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彻,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道用教材干什么?只有教师的深入,才能引导学生在浅出中学得轻松愉快,真正的喜欢学习语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