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春晓》教案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春晓》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春晓》名师教案

《春晓》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对比,演唱等方法让学生区别和认识《春晓》齐唱版和合唱版的不同。 2、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在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式后,根据歌曲的意境配伴奏,并能随春晓(齐唱版)模唱,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生理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善于表现,这个时期的学生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有韵味表现古诗新唱,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备,但这首《春晓》虽然只有四个乐句,但是要把握节奏重点并有感情的咏唱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心理需求: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渴望唱歌,渴望表现自己,正确的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去做的。 音乐基础: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感受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主、以体验聆听表演歌曲为辅,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聆听演唱歌曲,本节课将在《春晓》齐唱版部分作为重点演唱,并通过聆听,对比模仿唱等方法让学生熟悉合唱版本。 难点:能尝试有古韵的演唱歌曲,并学会用三角铁为其歌曲简单伴奏。 教学过程: 讲授: 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新课导入——聆听歌曲——对比演唱——旋律填词四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一)新课导入:利用背诵五言四句古诗让学生回忆并进入古诗的意境,然后通过古诗节奏和歌曲节奏来对比,让学生找不同。 (二)聆听歌曲: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聆听,来完成以下几点: 1、第一次聆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意境和古诗新唱的韵味。

2、第二次聆听:配乐读歌曲里古诗的节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节奏。 3、第三次聆听:带感情的小声跟唱,体会整首歌曲。 (三)对比演唱:对比聆听演唱《春晓》齐唱版和合唱版的不同。 1.通过聆听,学生从听觉上很快就能找出两个版本的速度,情绪等等区别,并让学生试着跟琴演唱一下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对比更深刻。 2.根据本课学习的打击乐器三角铁,通过对比以后,看看三角铁更适合为哪个《春晓》伴奏,并边表演边伴奏。 3.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跟琴唱,加上动作来表演,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最直接的,他们往往是听到什么就能最直接的表现出来,我利用这一点,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对比聆听找不同,从而增加印象。 (四)旋律填词: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齐唱版和合唱版的春晓都非常的熟悉,让我们回忆到课堂刚刚开始的古诗背诵,大家一起试着把《草》《静夜思》等古诗填到《春晓》齐唱版本的旋律里面去,让古诗新唱更加的多元化,普遍化。 设计意图:通过为旋律填词的一个小环节,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同时能更加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最后在学生的歌声中接近尾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知识点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知识点: 1.了解古诗《春晓》主题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2.《春晓》作者孟浩然了解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

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3.《春晓》生字掌握 晓【xiǎo】部首:日结构:左右笔画:10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横、斜钩、撇、横、撇、竖弯钩组词:分晓 眠【mián】部首:目结构:左右笔画:10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横、斜钩、撇、横、撇、竖弯钩组词:蚕眠 觉【jué】部首:见结构:上下笔画:9笔画顺序:点、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撇、竖弯钩组词:自觉 闻【wén】部首:门结构:半包围笔画:9笔画顺序:点、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横、横组词:令闻 啼【tí】部首:口结构:左右笔画:12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组词:啼鸣 声【shēng】部首:士结构:上下笔画:7笔画顺序:横、竖、横、横、竖、横、撇组词:叫声 4.《春晓》反义词掌握 来-去多-少落-起 5.《春晓》译文及生字注释掌握 春眠不觉晓 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人教版小学音乐《春晓》教学设计(1)

春晓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过程与方法: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形象欣赏法、适时点拨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还欣赏了春天的照片,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

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回答:(出现了二部合唱和古诗朗诵)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学生回答上一个问题:加入古诗朗诵后,整个歌曲更加地优美动听,很有诗意。很有画面感,把春天的美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2 ∕4 X X ︳ XX X ∣ XX XX ∣ X 0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X X ︳ XX X ∣ XX XX ∣ X 0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小组练习,给予小星星鼓励。 (三)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 (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a.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 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b.(加入古诗朗诵) c、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小学一年级《春晓》音乐教案

小学一年级《春晓》音乐教案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学一年级《春晓》 ___,仅供大家参考! 知识能力: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过程与方法: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形象欣赏法、适时点拨法等。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还欣赏了春天的照片,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

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回答:(出现了二部合唱和古诗朗诵)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学生回答上一个问题:加入古诗朗诵后,整个歌曲更加地优美动听,很有诗意。很有画面感,把春天的美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古诗,学会2个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中的意思,初步懂得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爱春天,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集体评议。 2、板书诗题: 春晓 3、解题。 二、初读诗句,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自读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读,评议,纠错,竟读,赛读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画面上是个什么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 (2) 指名读四句诗。

(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领会诗意 1、自由朗读诗句,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评议,竟读,领读,齐读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诗句大意, 4、汇报交流 (1)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 (3)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 齐读这两句诗。 (5) 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请连起来说一说。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7) 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春晓》教案1.doc

《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3 苏教版 (I)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 学设计3 苏教版 (I)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 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写几句话 教学方法 阅读法 教具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可加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创新设计等)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 现在正好是春天 天气暖和 百花齐放 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 1、今天 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 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被人称为"诗史" 三、精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 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 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 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 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 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 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 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 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四、教师范读 学生自己练习 有感情地背诵 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 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古诗两首 课型 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 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 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 先说说 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写几句话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 教具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可加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创新设计等)一、 1.范读课文 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 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 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 很沉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 导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指导朗读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男女生赛读 四导背 1看图试背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九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认识其中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在田字格里规范的书写生字。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学生古诗词网站。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

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课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播放引入课题 1、请学生观看画面:春天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所看到的,引出要学的古诗《春晓》。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先来学习第一首(板书课题:春晓)认读生字“古、诗、首”。 3、第一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谁能读准? 二、诵读古诗 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⑴课件出示古诗。 ⑵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同学先展

《春晓》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晓》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春晓》教案人音版

《春晓》 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2、动《我的创造》 3、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教学准备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一、故事导入 二、新歌教授 师: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杜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1、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 师: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可见这音乐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觉得刚才老师为《春晓》配的音乐好听吗?其实呀,这段音乐就是作曲家们为《春晓》而写的。你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轻轻地来唱一唱呢? 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呀 师:那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优美、柔和、抒情) 三、音乐创造表现 四、采集与分享 五、小结下课 师: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轻柔的、优美的声音一起来演唱《春晓》。 师: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举行音乐会,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小朋友,你们还希望谁来参加音乐会呢?这些小鸟、蜜蜂、树叶、小溪还会唱什么歌呢? 师:我们就是春天,每个人的美好一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面都会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盎然。那我们怎么来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见) 师:是的,比如刚才老师吹矿泉水瓶表现的春风;用笔敲打书本的声音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节课带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学习:春晓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学习:春晓知识点导读:《春晓》是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春晓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原文】** 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īliǎoɡǔshīniǎoshēngchánɡchù ()()()() 二、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īliǎoɡǔshīniǎoshēngchánɡchù (知了)(古诗)(鸟声)(长处) 二、默写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幼儿园音乐春晓教案

幼儿园音乐春晓教案 【篇一:人音版音乐七下《春晓》word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根据唐诗《春晓》谱写的抒情歌曲。歌曲构思精妙,节奏平稳,速度徐缓,曲调流畅、柔美,与诗句的结合自然贴切,像行云流水一般平易自然,但又含义有缘深厚,给人无穷的想像。 全曲为2/4拍子,六声羽调式,对比再现的二段体结构。a段四个乐句为典型的起承转合式乐段,旋律舒展优美。b段的前两个乐句通过节奏、音区、演唱形式(二部合唱与朗诵)等变化与a段构成对比,特别是虚词“呜”的运用,有力地烘托了诗歌的情境,表现出歌曲的意境美。b段的后两个乐句再现了转句与和句,但力度加强,情感逐步推进,情绪更为激动。特别是全歌结束在高音“6”上,造成强收,强烈地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能充满感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春晓》,并体验词曲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二声部合唱的音准与协调。 教学重点:用柔美和充满激情的歌声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音准与声部间的协调统一。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听唱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 学习方法:模仿——感悟——表现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及音阶歌。 二、创设情境,发声练习——小树长高了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三月几号?(3月12日),是什么节日?(植树节),那就让我们种一颗小树吧,让我们伴着小树一起长高。三、学唱《春晓》旋律 1.解决合唱难点——春姑娘与春妈妈的歌 ⑴模唱高声部旋律——春姑娘的歌 ①教师:小树真的长高了,吐着嫩芽,迎风摇摆。小鸟儿也唱着甜美

的歌从远方飞来了;花儿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小草也从泥土里探出 了 小脑袋??哦!春来了,春天真的来了。瞧!春姑娘婀娜多姿、花枝 招展的,迈着轻盈的舞步,朝我们走来了。听,春姑娘在唱歌呢!(教师范唱高声部) ②指导学生模唱高声部旋律。 ⑵模唱低声部旋律——春妈妈的歌 ①教师:春妈妈也不甘示弱,听,春妈妈怎么唱?(教师范唱低声部)②学生随琴模唱低声部 教师:春姑娘如风,春妈妈如雨,春姑娘和春妈妈在一起唱歌就好 比春风春雨交响曲。 (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唱春姑娘、春妈妈的旋律,然后再进行合唱。要求:演唱声音轻柔犹如春风轻轻吹拂,并注意聆听对方的声音。) 2.小鸟与花儿的歌 ⑴小鸟的歌(第一乐段一、二句) ①教师: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从远方飞来了。听听小鸟的歌。 (教师弹奏旋律) ②让我们一起来学小鸟唱歌吧。(学生用li模唱) ⑵花儿的歌 ①教师:花儿也绽放出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听听花朵的心声吧。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听辨四朵花的顺序) ②学生用la模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谱 ⑴教唱一遍 ⑵学生齐唱、背唱。 四、学唱《春晓》歌词 ⑴朗读古诗,体会意境 教师:春天如此美丽,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唐代大诗人孟 浩然就为此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晓》。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 教师:这首是描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 热爱春天、喜春惜花之情) ⑵初听全曲,体验情绪

古诗二首《春晓》 《村居》

4、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春晓》和《村居》; 2、会认13个生字; 3、会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古代的人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地读《春晓》和《村居》;2、会认13个生字;3、会写6个生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扫除生字) (一)先学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二)后教 2、指名读 3、指名纠错正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会认字) 课文字音能读准了,老师相信课文中的字宝宝一定也难不住你们。 (一)先学 1、生自由读并口头组词 2、同桌互读 (二)后教 3、师出示卡片检测并及时纠正错误(渗透识字方法)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 睡——眠闪——问——间——闻外——处 屋——局醒——醉亲——童 (三)检测 3、生在书上注音 4、师出示正确答案,生对改并更正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会认字读得这么棒了,那现在咱们比比会写字谁写得好。 (一)先学 1、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位置并书空 2、描红、练写 3、指名上台写 (二)后教 4、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5、师范写 6、生再练写并组词 7、默写生字 ★“右”字横要长而凸; “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上横长,下横短; “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

“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一把捺拖长; “知”字中,口在右边偏下,不能写得太高; “忙”字在左边竖心的笔顺是先写两点在写“竖”。 五、布置作业 熟记本课会认字并在作业本上写“会写字” 六、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眠闻醉烟童敬 古声多忙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背会两首古诗; 2、完成第四课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背会两首古诗;2、完成第四课习题。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背诵古诗) 现在咱们来比一比谁能最快地背会古诗,老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己背一背,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一)先学 1、自由背 2、同桌互背 (二)后教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三、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古诗背会了,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本课的习题做好,要求:认真做题,做完以后认真检查,独立完成作业,字体要端正。 四、生自由做题,师巡视 ★想一想,再填空 1、《春晓》和《村居》都是描写春季景色的课文。 2、《春晓》的作者听到了鸟声、风雨声,看到了落花。 3、描写春天的古诗,我知道的还有《咏柳》。 五、师收批阅 六、教后记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处”、“闻”、“村”、“居”、“醉”、“烟”、“童”、“散”、“忙”13 个生字,会写“古”、“声”、“多”、“处”、“知”、“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两首古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学习古诗《春晓》。认识“古”、“诗”、“首”、“眠”、“处”、“闻”6个生字,会写“古”、“声”、“多”、“处”、“知”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春晓》。并能背诵。 3.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春天早晨的美。 一、导入新课 1.上学至今,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诵其中的一首吗? 2.学生背诵。 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积累了那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4.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5.学习生字:古诗首 媒体出示:田字格里的“古”(点击“竖”变红,提醒第二笔是“竖”,书写时略微有点斜。) 师田字格里范写,生描红、临写。

诗: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首:翘舌音;说一说:一首() 6.媒体出示:桃花盛开图片 师: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7.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 媒体出示:春晓孟浩然 8.板书课题:春晓 9.(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在文中指“早晨”。 10.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说明:在对诗题意思理解的基础进行质疑,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读。 3.指名读。 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说明:听听、读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渐渐感知诗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诗人在作诗时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前两句: 1.媒体出示:图片和前两句诗句 问:诗人本来在干什么?(睡觉) ●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古诗二首春晓|语文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古诗二首春晓|语文 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春晓》教学设计 西街小学魏媛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晓》。 2、在演唱活动中认识连音线和圆滑线,并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 3、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完美结合的美。 教学难点: 连音线的演唱。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听唱法、欣赏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音乐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不光我们喜欢春天,你们看看,还有谁也喜欢春天(播放春天视频) 2、提问:你都看到了谁 3、师小结:哦,原来不光我们爱春天,小鸟、小花也唱起歌来拥抱春天了。我们来听听小鸟是怎么唱的。(出示歌单,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

1、过渡:小鸟的歌声好听吗我们也来唱唱小鸟的歌吧! 2、多种形式学唱第二部分。 (1)老师唱谱,学生聆听并找一找新的音乐记号。 (2)认识连音线。 (3)老师唱谱,学生填词。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5)学生边拍击节奏边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3、学唱歌曲《春晓》。 (1)过渡:我爱春天,你们爱春天,小鸟爱春天,大家都爱春天。在古代有许多诗人用美妙的诗句来赞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古诗吗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新唱《春晓》。(播放歌曲) (2)这首古诗一共演唱了几遍 (3)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找出歌词中节奏不同的一句。 (4)认识圆滑线。 (5)老师范唱,画一画图形谱。 (6)分句跟琴学唱歌曲。 (7)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全曲。 4、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作曲的吗 2、教师介绍作曲家谷建芬,听赏《悯农》。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春晓》,你们美妙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到户外去拥抱春天吧!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春晓》人音版

《春晓》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合唱《春晓》和齐唱《春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春晓》,使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不同版本歌曲的《春晓》,了解不同的速度对音乐的情绪和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通过欣赏歌曲《春晓》,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律动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xx问好。 二、导入: 1、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生: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冰雪融化、百鸟争鸣、百花齐放…… 2、同学们知道的词真多!下面我们欣赏一些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 (课件展示春天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到处是万紫千红、花红柳绿。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许多诗人写下了描写春天的诗句。

3、你还记得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吗? 揭示课题——《春晓》 春xx:春天的清晨。xx,指xx的时候。 三、古诗欣赏 1、欣赏朗诵《春晓》。(视频播放)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指名朗读,生xx朗读古诗。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师:《春晓》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课件展示) 四、欣赏合唱《春晓》 师:有许多音乐家和作曲家,给这首古诗编创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歌曲《咏鹅》吗?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古诗歌曲《春晓》。 1、初听合唱《春晓》,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欢快) 2、欣赏视频动画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速度。 3、欣赏昂丽玛合唱团演唱的合唱《春晓》,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师: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衬词“啦”,衬托着歌曲更加的活泼欢快。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知识点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越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电脑演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古诗。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学生注意听):《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