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改进前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不同针刺角度对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随机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512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垂直进针采血,观察组改进进针角度,采用斜刺法采血,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采血成功率,p0.05,具有可比性。

1.2 采血要求及方法

1.2.1 要求采血时间,出生后72h,正常哺乳6次以上,末次哺乳在1h以内[3];采血部位均为足跟内侧或外侧;室内温度为

22-25℃,相对湿度为55-65%;操作者为责任心强、素质高、采血经验足的护师进行。

1.2.2 方法两组新生儿均在在沐浴室,水温38-41℃,室温

26-28℃,沐浴,触摸足跟一段时间后,用75%乙醇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待干后进行采血。对照组采用直刺足跟采血法,采用一次性棱形采血针与皮肤成90°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直刺深约

(2-3)mm。用干棉签弃去第一滴血,然后挤压穿刺点四周的皮肤,使血滴渗入滤纸,共采集两个直径大8mm的血斑。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改进针刺角度采用斜刺足跟法进行采血,采用一次性棱形采血针与皮肤呈35°-45°角进针,斜刺深度约(2-3)mm。用干棉签弃去第一滴血,一手四指置于足背部,拇指置于新生儿足跟处,并指

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血片采集和递送及保存专家共识【最新版】

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血片采集和递送及保存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1]。其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筛)是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滤纸干血片相关指标来实现的,其程序包括健康教育、血片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等过程。其中血片采集是新筛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分析前的一项重要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对血片采集步骤、血片质量等均进行了规范,但随着新筛项目的增加和全国筛查率的提高,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时存在较多问题。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经过多轮讨论,提出新筛血片采集、递送、保存专家共识,以利于基层单位更规范操作,保证血片质量,从而确保新筛实验室质量。 一、适用范围 本共识适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包括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cy,G6PD)缺乏症、串联质谱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以及分子筛查等需要以滤纸干血片为标本,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症状前患儿疾病的所有项目。 二、采血时间 根据串联质谱所筛查的遗传代谢病需要蛋白质负荷(即新生儿要被充分哺乳)才能表现检测指标的异常,CH筛查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CAH筛查指标17-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在新生儿刚出生因体温调节导致一过性升高等特点,同时因部分遗传代谢病(如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易出现急性代谢危象,为避免出现因采血时间过晚、诊断延误进而错过患儿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夭折等不良后果[2,3,4],最大限度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发生,参照国内外新筛的标准。 1.健康新生儿: 采血时间为生后48 h,并充分哺乳。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机构及人员要求 (一)采血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采血人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结果登记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1、采血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应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 2、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3、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程序,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递送至筛查检测机构。 4、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应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5、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协助追访机构,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6、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以备查。 三、血片采集步骤 1、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佩带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3、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 4、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至少采集三个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人体代谢功能缺陷,不能正常代谢某些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遗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苯丙酮尿症等。约80%的患儿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如脑瘫、智力低下、惊厥、拒食、呕吐、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约70%患儿在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同时发生多脏器损伤,如肝脏肿大、肝功能不全、肾损伤、黄疸等;约40%的患儿如未及时发现将导致患儿终生残疾。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4号《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新生儿采取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以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119 例为调查对象,其中自然分娩57例,剖宫产分娩62例;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在3500g 以上27例,体质量为3000~3500g 84例,体质量在2500g 以下8例。 1.2方法 1.2.1采血时间 新生儿出生24h 后7d 之内,以出生时间在 72h 左右,喂足3次奶后为宜。正常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直接在沐 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早产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次充分哺乳后采血;也可采取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沐浴后采用41~ 43℃的温热乙醇按摩足跟后采血的方法,以提高采血成功率[1]; 也可在新生儿沐浴后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后采血[2]。此外,也可在采血足跟前1min 予20%蔗糖水口服以缓解新生儿疼痛[3]。 1.2.2采血部位多选择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在新生儿足跟 内、外踝连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下0.2cm ,再向外旁开0.2~0.3cm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阳超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妇产科,重庆401254) 【摘 要】 目的 对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将出 生时间在72h 左右、喂足3次奶后、自愿接受免费采集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的119例新生儿,在充分哺乳后予沐浴游泳,然后直接在沐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次哺乳后采血;采血部位多选择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结果 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成功率达99%以上。结论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可以明显提高采血 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 【关键词】普查; 血样采集/方法; 婴儿,新生,疾病/预防和控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苯丙酮尿症/流行病 学; 足跟血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9-2993-02 中图法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doc资料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讲师:宛南鑫 一、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 二、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 1、苯丙酮尿症(PKU);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3、6磷酸葡萄糖胱氢酶缺乏症(G6PD); 4、新生儿听力障碍。 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程序包括血片的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阳性病全确诊治疗。 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筛、阳性病全确诊治疗。 四、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 对社会:是一项减少婴幼儿死亡和儿童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举措。 对新生儿群体:是一项专项的保健技术服务。 对家庭:是一项家庭成员专项健康评价。 对新生儿个体:是一次非常必要的专项体检。 对提高人口素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五、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采血技术

1、采血目的:(1)筛查苯内酮尿症(PKU); (2)筛查甲状腺机能减症(CH); (3)筛查6磷酸葡萄糖缺乏症(G6PD)。 2、发病机制: 分解苯丙氨酸羟化酶作用 (1)蛋白质苯丙氨酸酷氨酸多巴 苯丙酮酸苯乳酸黑色素多巴胺 苯乙酸血液损伤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 (2)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功能不全致使甲状腺素分泌较少所致。 (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致。 3、血片采集的重要性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早重要的环节,血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检测结果,血片采集得不合格,就会出现假阴性或漏检或者假阴性,带来不必要的重复采血,同时带给监护人很大的精神负担。因为采血不合格而造成延误检测结果,影响及时治疗。 4、合格的血样标本应该是: (1)血斑值大于或等于8mm。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卫生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5) 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 (10)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 (15)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16)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17)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24) 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25)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 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

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 (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二)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

【最新】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

附件1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操作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上岗。 一、血片采集步骤 1、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 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 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2、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佩带手套(无滑石粉); 3、采血滤纸应与试剂盒标准、质控血片用滤纸一致。 4、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5、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其它原因(早 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二 十天。(如果低体重者在出生20天后体重仍不足2500g建议出生后20 天采一次血,体重够2500g后再次采血,费用只收一次) 6、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7、待酒精晾干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缘或外缘,深度小于3毫米, 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以避免所含的组织液与血液混合而造成血样不 纯),再经过轻微挤压、放松、再挤压,以形成较大的滴血;(8mm) 8、将3个血滴连续依次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应避免滤纸表面被抓搓), 切勿将滤纸片触及足跟皮肤。 9、手持消毒棉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 10、将血片水平置于清洁空气中,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照射,自然晾干呈 深褐色,并登记。 11、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在信息平台登记完毕后头尾交替置于塑料袋 内,密封好保存在2-8℃冰箱中;

. 12、采集标本后将采血卡的第三联交予产妇家属,告知15天后出结果。 13、将所采集样本的基础信息录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平台,并在规定时 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机构。(每周一、 周四) 二、特殊情况的采血 延迟采血:对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在出生72后未能采血者,由接产单位负责告知父母,并填写延迟采血通知单,送交家长签收。医院做好登记。(延迟采血通知书一式两联,签好后家长、医院各留一联); 低体重(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应在体重够2500g后到出生医院采血,最晚不能超过孩子出生20天。 早产(分娩时孕周不足37周)的新生儿在孩子生后两周到出生医院采血,最晚不能超过孩子出生20天。 如家长在孩子出生20天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到出生医院采血,需在采血卡的背面让家长签署“由于本人原因错过最佳采血时间”字样,并签字。 如到病房采血时产妇及家属拒绝采血,应由家长在申请卡的背面签署“已知此检查的意义,拒绝采血”字样,并签字。 对于筛查可疑阳性或初采血片不合格的标本筛查机构将通知采血机构将其及时召回,召回时的采血卡上需标注“复采”字样,该卡片在信息平台登记信息时需要进行复采程序登记。 三、不合格标本 1、采血卡信息不全 2、孩子出生不足72小时采血 3、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采血 4、采血卡圆孔重复滴血、血滴有凝固、血滴未两面全部渗透,每个血斑小于 规定直径,血标本有磨损、破坏,血标本被污染 医学专业文档 2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林少群周雪霞徐秀凤 【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对3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桡动脉比颞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X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X2=10.67;P <0.01)。讨论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穿刺误伤机会少,操作手法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常需抽取血液以协助诊断[1]。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凝血功能差。操作技术要求高,如操作不慎易导致穿刺失败。对需频繁采血的患儿,如果对同一部位的血管反复穿刺抽血更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为了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我科除了采血用股动脉,

聂动脉穿刺采血外,还根据桡动脉的解剖位置,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从2006年开始试行从桡动脉采血,效果良好。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需采血的新生儿450例,其中男261例,女189例。胎龄30-41(33.6± 2.8)周,年龄0.5~23(2.8±1.9)天,体重1050~4100(2430±270)g,随机分为3组,其中I组214例采用桡动脉穿刺,II组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III组100例采用颞动脉穿刺。 1.2操作方法 1.2.1物品准备茂康碘消毒液、无菌棉枝、一次性头皮针51/2头皮针,一次性2ml或5ml注射器,采血试管及容器。 1.2.2体位新生儿采取仰卧位。桡动脉穿刺时上肢外展,掌侧向上平放,暴露穿刺侧前臂;股动脉穿刺时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躯干呈45°角、垫高穿刺部位,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呈90°角[2];颞动脉P>0.05动脉穿刺时充分暴露额部、顶部或颞部动脉。 1.2.3穿刺部位桡动脉搏动点在桡动脉博动点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的中总线,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3];股动脉穿刺点为脐部斜45°角与腹股沟连线处;颞动脉(额部、顶部或颞部)能用肉眼看到或触及其动脉搏动和走向,穿刺点选择在搏动点退后0.3cm~0.5cm处。

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

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 (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二)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 (三)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四)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液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至少采集3个血斑。 (五)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采血部位止血。 (六)将血片悬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避免阳光及紫外线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最新进展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最新进展 采集新生儿足跟学是筛查新生儿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采集血液的质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血标本质量,提升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国外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采血的进针角度、最佳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方法等多个方面综述筛查新生儿疾病过程中采血方法的研究进展。 标签:新生儿;足跟采血;研究进展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升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一种三级预防措施。《母婴保健法》中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该逐渐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针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进行筛查,同时将其归到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中。筛查时间规定在每个新生儿出生后的72h以后,哺乳次数超过6次,采集3个直径8mm的血斑[1]。血液标本的采集是筛查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采血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针刺足跟后因出血量不足,标本不符合要求而需要反复挤压足跟或者需要再次针刺采血来达到所需的标本量,这样不但使婴儿的痛苦增加,同时还可能导致局部肿胀、淤血,本文根据不同采血方法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 1进针角度 1.1直刺法操作者用左手将新生儿的右足握住,充分暴露足底,右手对新生儿足底所要针刺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使其自然充血,用75%的乙醇消毒待其干燥后,用右手持采血针进针,呈45°~60°角,深度保持在2mm~3mm,左手大拇指位于穿刺点上方,对新生儿足底进行轻轻挤压,血液能够快速涌出形成血珠,将右手的针放下,手持筛查血片保证血珠自然滴入到规定的圆圈内,也可以选择做足,操作方法如前[2]。 1.2斜刺法对新生儿内外踝下方足跟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与皮肤15°~30°角度进针,斜刺深度约为0.2mm,也就是针头斜面全部刺入皮肤,出针速度要快,血液自然就会涌出,吸血纸能够一次吸透,标本血斑为合格。 当采取直刺法采血存在困难是,主要是由于血量不足,需要用力挤捏新生儿足部引起皮肤损伤,新生儿长时间哭闹[3]。血量不足,无法渗透到筛查所需要的3个圆圈,需要再次进行穿刺,天气较冷时应对足部进行加温,这样能够提升采血的成功几率,但要注意烫伤的出现,而且这样需要时间较长。斜刺法无效用力挤压,而且也无皮肤损伤的现象,出血快,血量丰富,不需要加温,同时还可以避免反复产次和烫伤给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减少了新生儿哭闹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4]。 2最佳采集时机 新生儿的各项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实施足跟采血的关键

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 一、目的: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及时筛查。 二、范围 适用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出生的新生儿。 三、职责 ㈠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 1、负责黄岛区域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 2、负责血标本的质控、验收、递送。 ㈡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 1、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宣传资料的发放。 2、负责新生儿采血登记和采血卡填写及血标本的采集、保存、递送。 3、负责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复筛、追访及延筛儿童的采血及管理。 4、负责新筛工作的质量控制。 四、工作程序 ㈠、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1、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将血标本采集及有关新生儿筛查登记本要求的情况详细记录在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上,采血人员及工作人员签名留档。 2、新生儿采血卡登记:负责人员必须如实、仔细、认真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上所有项目内容,字迹清晰,记录准确。并请家长签字,保证信息采集准确,不得空项。 ㈡、血标本的采集:

1、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⑴、采血时间: ①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正常哺乳后72小时)后; ②新生儿因病出院或转院治疗尚未取血者,接产医院负责通知其家长待患儿痊愈后到原接生单位采血检验。 ⑵采血部位:足跟内外侧缘; ⑶采血方法: 取足跟血;按摩足跟,使局部充血,用75%酒精局部消毒(不能使用碘剂消毒),待干,将取血部位绷紧,用一次性取血针刺入皮肤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擦去第一滴血,再次流出一大滴血后,用采血卡片上贴的滤纸轻轻触血滴,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轻轻压挤足跟,使两面的血斑直径为1厘米。每张卡片取个三个血斑,以备送检。如血流不畅,可把局部放松,然后从较大范围内向伤口推压,切忌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使血液稀释。采血完毕,用棉球盖上伤口,并加胶条固定,不出血后送回病房。 2、血标本的保存 血样采集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约2-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冰箱2-8度存放,避免潮湿及直接日照。不得将未晾干的血样重叠放置,以免相互污染,不得将血样放置暖气上或用其他方法烤干。 3、血样的递送、验收 各接产医院采集的血样放置在青岛市新筛中心统一配发的发保温桶内,在每月按照统一的递送时间及时送到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双方核实签字后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冰箱 2-8度存放,于每周三(节假日延后)送到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传递中尽量减少在室温中放置的时间,防止标本失活。 五、政策依据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㈡《中华人民共和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考试题2

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培训考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于各种原因未及时采血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患儿,一般采血时间不超过出生后()天。 2、我国新生儿筛查项目很多,但必须进行筛查的项目是()和()。 3、《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强调知情告知义务,要求新生疾病筛查遵循( )和( )的原则。 4、血TSH生后呈生理性反应增高,一般在( )小时后其值水平将下降至正常水平。 5、血标本的( ) 、( ) 、( )是把握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第一关,亦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与筛查工作的治疗息息相关。 6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部位是() 7、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8、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项目常见的是()、() 9、在尚不具备条件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在()将新生儿转诊到有条件的筛查机构完成听力筛查 10、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 应当在()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 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二、选择题(多选或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题 1、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时间是:() A、出生后24后来 B、出生后48小时后 C、出生后72小时后 D、出生后12小时后 2、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深度不超过() A、2毫米 B、4毫米 C、3毫米 D、5毫米 3、如果不做筛查,疾病会使宝宝() A、体格发育障碍 B、智力发育落后 C、行为或情感问题 D、癫痫,甚至死亡等 4、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 A、新婚学堂 B、孕妇学校 C、产前检查 D、入院分娩前 E、产后健康教育 F、新生儿期体检 5、1.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是千分之()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 为了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充足母乳喂养72h后必须从足跟处采血标本,以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的目的。采集新生儿的血样标本,是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对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掌握了以下几点技巧。 1 采血要求 1.1采血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1h/次,地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天一次,防止院内感染。 1.2 操作前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以防止差错事故的出现。操作时按规范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严格执行一人一针。 1.3采血时间血样的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h后,并已经充分哺乳6次以上后再进行。如果遇到未充分哺乳6次、低体重儿、早产儿、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咐其家属20d内返院采血。 1.4标本要求采集3个直径大小≥8mm的血斑,按滤纸上圆圈大小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不足,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采血时机 2.1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沐浴间环境温度25℃~28℃,水温38℃~40℃。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的血液循环。因采集的是足跟末梢血,能否采集成功与末梢血运有关,所以沐浴时可用温水浸泡采集部位可促进了足跟部的血液循环,沐浴后用柔软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按常规采血,可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采血过程中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溶血现象[1]。 2.2 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环境温度25℃~28℃左右、相对湿度55%~65%的采血室,水温38℃~4l℃,足浴时间控制在5~10min。足浴能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样采集。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新生儿末梢血运在一般状态下受自身血容量影響较大,而新生儿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儿吃饱为准[2]。哺乳30 min后血容量增加,血液流速加快,有利于采血,哺乳后30~60min是足跟采血的最佳时间[3],此时采血成功率最高。 2.4足跟按摩后采血法用消毒毛巾浸泡在40~45℃水温中3~5min,挤干水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从2008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采血以来的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采血1856例,均为出生大于72小时,并无其他合并症的新生儿,平均体重3186g,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成功1793例,成功率为96.6%,失败63例,占3.4%。因位置选择不当导致失败14例,占22.2%。因采血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失败49例,占77.8%。 2方法 2.1采血方法 2.1.1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充分哺乳8次后,冬季用38℃-39℃、夏季用37℃-38℃的温水洗澡,轻柔新生儿足跟部,待到足跟部充血红润时进行采血。 2.1.2采血前的准备环境:室内空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30-60分钟,室内中性温度24℃-25℃,相对湿度55%-60%[2]。物品:采血卡片,无菌采血针,75%酒精棉球或棉签,无菌无滑石粉手套。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

2.1.3注意事项以下部位不能用于新生儿筛查采血:一是后足跟弯曲部位;二是足弓部位;三是足跟中心部位;四是水肿部位;再就是手手指部位(新生儿手指末端皮肤至手指骨之间距离1.2-2.2mm,在此部位采血易伤及骨头,局部感染和坏死是手指采血的并发症)。前三个部位采血,容易导致新生儿的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造成一定的后遗症。 2.2采血部位根据国内外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经验,足跟内外侧缘是采血较理想的部位[3]。但范围太大无法准确定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从外踝后侧向足底作垂线,垂线与足底外侧缘的交点为最理想的穿刺点。 3操作 3.1操作方法 3.1.1找位点、穿刺采血一是将新生儿放置于操作台上,仰卧,抬高新生儿头部,使其足底低于心脏的水平位置,以增加静脉的压力,增加血液达到穿刺部位。二是75%酒精消毒足跟内外侧缘,直径大于3cm以上,用无细干棉签擦掉残余酒精后开始操作。再就是护士左手轻轻握住新生儿的脚,将采血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采血针在足跟采血部位穿刺,刺入深度小于3cm。(根据临床工作经验,足跟采血最理想的

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标准(试行)

附件1: 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标准(试行) 一、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系统 (一)组织网络及职责分工 质量控制系统由省级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单项听力筛查机构及采血机构等组成。 省级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同时负责协助省卫生厅对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定期向省卫生厅上报全省筛查工作情况和质控情况,并向各筛查机构反馈质控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提供筛查服务,负责培训和指导本区域相关筛查人员,做好筛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同时做好本单位和所辖区域的质控工作。 单项听力筛查机构提供听力筛查服务,做好筛查信息资料的收集、上报以及本单位筛查质控工作。 采血机构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咨询和筛查血片的采集工作。 (二)工作要求及相关制度 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应建立筛查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质控活动一次,对本筛查机构及所辖区域的筛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管理,并做好总结,以保证和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要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转诊制度、跟踪追访制度、标本采集及管理制度、统计汇总及上报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标准 (一)基本要求 机构设臵、人员、房屋和设备符合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

范》(卫妇社发[2004]439号)(以下简称《新筛规范》)的要求。 (二)筛查对象 所有活产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初步筛查(初筛) :新生儿生后3~5天。 第2次筛查(复筛) :婴儿出生42天内。 初筛未通过、可疑或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等听力损失高危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环境、方法和步骤 遵《新筛规范》。其中,听力筛查主要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 (五)目标 1个月内进行筛查。对初筛阳性者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3个月内进行诊断,6个月内进行干预。诊断、干预方法遵《新筛规范》。 (六)信息管理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全程为筛查、追踪和随访(2~3年)、诊断及干预提供服务,同时为监测系统提供信息以评估筛查的运作情况。 三、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筛查质量控制标准 (一)基本要求 机构设臵、人员、房屋和设备符合卫生部《新筛规范》的要求。 (二)筛查对象 所有活产新生儿。 (三)采血方法、步骤和时间 遵《新筛规范》要求。 (四)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推荐的实验方法和批准的标准试剂盒。对于2次实验结果均大于阳性切值的,需追踪确诊。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 比较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股静脉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大多医院采用传统的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我科NICU病房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对10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静脉采血对比研究,以探讨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NICU病房住院新生儿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0min 至28d,体质量1100?4550g。其中早产儿64例,足月儿36例。原发病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等。随机将100例新生儿分成经桡动脉采血组和经股静脉采血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传统的经股静脉采血法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0.15cm,即为穿刺点。患儿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并垫高穿刺侧腹股沟区,左手固定压迫采血侧下肢防止活动,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1.2.2 经桡动脉采血法 患儿体位不限,露出前臂,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做一垂直平行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cm于第1腕横纹处或第1?2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自然放于其掌心,然后将患儿手掌略抬高并轻轻拉向于手背约40°,使桡动脉相对固定,术者右手持一次性采集针以20。?30°进针,见回血后,立即接上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同时将患儿的手轻轻放平,固定针头,即可采所需血量,采血完毕,用干棉签纵向压迫穿刺点止血。 1.3观察项目 一针穿刺成功标准为进针1次或3次以下的皮下探测血管操作抽取所需采血量;采血时间为患儿准备好至抽到所需血量的时间;局部青紫淤斑指穿刺部位周围出现青紫淤斑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用X 2检验。 2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卫生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目录 (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 (1) 采集技术规范 (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5) 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5) 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10) 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 (10)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 (16) 省(自治区、直辖市) (17)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17)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18)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26) 省(自治区、直辖市) (27) 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27)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 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和体会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和体会 发表时间:2013-03-20T14:10:05.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欣艳周春湖[导读] 调节室温,以28-30℃为宜。 李欣艳周春湖 (昆明市延安医院产科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三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提高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09 月至2012 年11 月间778例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主要对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和角度等加以统计分析,兼顾采血环境、血片质量等方面。结果经过对采血方法不断改进,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加强,我院在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方面获得满意效果,其采血合格率几乎达100%。讨论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合格率的提高,保证了新生儿三病筛查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5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今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通过采集足跟部血液并对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从而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进行群体性筛查的一种疾病普查方法。目的是能够对某些疾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以避免某些重要器官(如脑、肝、骨等)不可逆的损害,减少其导致新生儿死亡及生长障碍、智力发育障碍等发生机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提高全民人口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血片采集是其中最重要环节之一。新生儿三病筛查主要是指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N)、苯丙酸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进行筛查。筛查的办法是在足跟部采血3滴,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采血时间应选择在新生儿出生3天后进行,新生儿需正常哺乳5-8次以上,采集血斑直径应>5-8mm[1]。采血量对化验结果影响很大,新生儿足跟部血容量相对于躯干部要少很多,这增加了获取足够标本血量的难度,使我们的筛查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后经过我们的不断研究探讨,对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778例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从健康教育、人员管理,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和角度等进行总结、改进,并对采血环境、血片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管理,使采血成功率、合格率明显提高,现已几乎达100%,这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新生儿均为2012年09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出生,778例新生儿均按相关标准要求给予足跟采血。 1.2 采血时间 应选择新生儿出生3天后进行,并要求新生儿充分哺乳5-8次左右。特殊情况下,如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及提前出院者,采血时间可适当推迟,但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20天。 1.3 采血方法 于新生儿喂奶1-1.5h,足跟部保暖20min后,足部由苍白转红晕时进行,有条件者抱到31度的辐射台上,然后用75%乙醇消毒足跟外侧缘,待干后操作者左手绷紧新生儿足跟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在距足跟中线0.8~1.2cm足外侧缘处与皮肤成35-45度角进针,深度<3mm。针刺取血,待血液自行滴出,用干棉球擦去第1滴血,然后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上方,同时向足跟部针刺处适当用力挤压,等到第2滴血滴出时,及时用滤纸片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滤纸片上渗开,渗透至背面,要求其直径>5-8mm,总计采集3个血斑。 2 结果 复查3例,初筛阳性3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PKU0例,G6PD0例。全部患儿均得到了早期诊断并进行了相关治疗。 3 讨论 我们医院大多面向来自各方面的患者,有农村、有城市、有外省打工者等等,对于新生儿三病筛查许多家属不能真正理解,亦担心一次采血不成功会造成婴儿痛苦,拒绝参加筛查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急需提高采血成功率,保证筛查率。 3.1 不断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属于新开展的检查项目,许多家长对此了解不多,他们担心这么小的孩子采血会很痛,且大部分家长对先天性疾病的危害也认识不足,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多些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解释工作,让大众对采血的目的、意义及采血方法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配合我们的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3.2 严格把握采血时间 采血应在新生儿出生3天后,并至少吃足6次母乳后进行[3],否则,未哺乳无蛋白负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PKU筛查假阴性,此外在婴儿出生3天后采血,可以避免生理性TSH上升时期,减少了CH筛查的假阳性机会,并可防止TSH上升延迟的患者产生假阴性[2],对于出院前不能采血者,应做好健康宣教,交代好采血时间,最佳时间3-10天,最迟不超过20天。 3.3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新生儿准备:采血前沐浴、并足跟部局部热敷或足跟部按摩保暖;相关操作: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采集标本:充分晾干,避免污染,妥善保存[4],3天内送至新生儿疾病普查中心。 3.4 标本质量控制 采血深度不超过3mm,滤纸同一部位血斑上不能再次滴入血滴;挤压超过3次穿刺点仍未有血滴时,应再次重新选择穿刺部位,以免影响采血效果和质量。 3.5 采血标本管理 严格管理,保证质量,详细登记筛查信息,专人负责采血。进行采血操作时,查对要严格,杜绝差错发生。标本采集后,必须待血斑充分晾干后,方可将卡片妥善放置于相关容器中,要充分保证诊断结果的精确性。对于不合格标本,必须进行重新采集。标本采集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送达相关筛查部门。采集时一般不需家属在场,以免新生儿哭闹引起家长紧张不安,但应当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劝其不必担心、紧张,采血一般不会对新生儿造成身体伤害,采血前必须带好口罩、帽子,按正规化洗手、消毒,采用一人一针,操作前后室内要进行充分空气消毒,一般要在30min后方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