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物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2014物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2014物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2014物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3.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两方面问题:①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C错.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②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这样两方面问题,不只是反映惯性大小,故B错.

答案 D

2.物体A的质量为10 kg,物体B的质量为20 kg,A、B分别以20 m/s和10 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惯性比B大B.B的惯性比A大

C.A和B的惯性一样大D.不能确定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B的惯性比A大,选项B对,A、C、D都错.

答案 B

3.如图3-1-1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图3-1-1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火箭开始喷气前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减去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火箭开始喷气瞬间反冲力直接对返回舱作用因而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答案 A

4.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解析根据惯性的定义知:安全带与人和车的惯性无关,A错、B对,系好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因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C错、D对.

答案BD

5.如图3-1-2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2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正确、A错误;人所受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即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B

6. 如图3-1-3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图3-1-3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

答案 C

7.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

A.大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

B.小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

C.比球撞击网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D.与球撞击网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解析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与网球打击球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同时产生,大小相等.

答案 D

8.如图3-1-4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

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

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

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图3-1-4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

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

A错误,B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小球均处

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D错误.

答案B

9.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关于各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解析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故A错误、B正确.运动员跳起,加速度方向向上,故支持力大于重力,C正确、D错误.答案BC

10.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 D

11.如图3-1-5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

图3-1-5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

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

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

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故A错;力F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故B错;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只有D对.

答案 D

12.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

答案BD

13.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并通过科学推理得到,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4. 如图3-1-6所示,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M上表面水平且光滑,下表面粗糙,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图3-1-6

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均沿竖直方向,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不变,又因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故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无运动,只沿竖直方向向下做直线运动.故B正确.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A.预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现象。 2、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560).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学校: 一、选择题 1.(2分)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 ................................................. ()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C.只受到推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2.(2分)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C.紧急刹车D.突然起动 3.(2分)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 ..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 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 4.(2分)火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一人在车厢地板上的P点竖直向上跳起0.5秒后落回到地板上。这个人的落地点是............................................................................. ()A.在P 点前方1米处B.在P点后方1米处 C.仍在P点处D.无法判断 5.(2分)下列现象中,物体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 ......................................................... ()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 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过程 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 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 6.(2分)某旅客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竖直上抛一块橡皮球,下落时.............. ()

(完整word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要点梳理 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与结论 伽利略的结论:当斜面水平时,小球由于无法到达这个的高度,而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小球的运动既不向左,也不向右,沿着直线一直以这个速度运行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的实验与结论 实验的结论:小车如果收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越慢,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推论:若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括(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2)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原来运动着的足球,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足球将会怎样? (2)天花板上吊着的吊灯,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吊灯将会怎样?

要点2、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几点说明: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只有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可以说有惯性、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的原因,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或者惯 () 答案:B、D 解析:以杯内的水为研究对象,如果列车匀速运动,则杯内的水随列车一起匀速运动,整杯水运动情况一致,水面就是平的。列车向左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会造成水面左端高,右端低。列车向右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会造成水面右端高,左端低。水面右端高,左端低,还可能是列车突然向左开动,或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2015年江苏理综-高中物理批注版(精品高中高考物理学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800(A )2002“玳瑁吸(A (B (C (D 3外行星的序幕。“动半径的1/20(A )1/104(A )(B )(C )(D ) 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 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 2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 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二、多项选择题:46示,以竖直向上为(A )t =2s 时最大(C )t =8.5s 关卡5 关卡1关卡2关卡3关卡4

分。 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______V;内阻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 1.60(1.58~1.62都算对),1.2(1.18 ~1.26都算对)(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2015年江苏理综10

1.60(1.58~1.62都算对),1.2(1.18 ~1.26 (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11.(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 v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1234568 v24. 533. 837. 8_____39. 539. 839. 8 (cm/s) )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最新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 (1)“一切”说明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即不论固体、液体,还有气体都适用,没有特例。(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①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但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②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此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 (3)“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或叫科学推理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探究时应注意三点: (1)实验时,用统一滑块,同一斜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以保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初速度相同。 (2)实验时,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而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本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设计思路为:让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粗糙程度逐渐减少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再进一步推理得到小车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 例题:水平面上正在越滚越慢的足球,眼看就要停下来,如果此时足球失去所有的外力作用,那么() A、足球将越滚越慢并很快停下来 B、立即停下来 C、不会停下来,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你女女女女运动状态 D、无法判断 二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说明:

中考物理学考练重要规律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试题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学啥 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需要把握的问题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二、牛顿第一定律考查点 1.维持运动是否需要力 (1)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3.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专题考法 【例题1】(2019湖北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 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性餐巾纸仍然保持与 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向前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 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例题2】(2018四川攀枝花)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 (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______。 (3)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 “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1)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粗糙程度 (3)不会;匀速直线

牛顿第一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 命题人:日期: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是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指向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起跳,则() A.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8、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9、如图1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10、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11、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 .火车进站时 B .汽车转弯时 C .匀速上升的电梯 D .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在空中飞 行时 12、如图2,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 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 ) A.A 点 B.B 点 C.O 点 D.无法确定 13、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 .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 .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D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14、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 三个小球, 不考虑空气m 1 图 1 O A B 图2

(完整版)初二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交变电流改变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3分) A.200 B.400 C.1600 D.3200 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3分)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 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 20 .该中心恒 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3分) A. 1 10 B.1 C.5 D.10 第1页(共28页)

第2页(共28页) 4.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 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3分) 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计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 2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3分)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 A B C D 8m 8m 8m 8m 关卡5 关卡1 关卡2 关卡3 关卡4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对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定律反映的就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对B,惯性与惯性定律二者的物理意义截然不同.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的惯性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惯性定律则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规律.惯性与惯性定律这二者极易混淆,只有从概念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对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故B选项错误。 对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就是由于物体不受外力和具有惯性.故C选项正确. 对D,由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可知,力就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故D选项正确. 答案:A、C、D 点评:要辨析选择这一类的题目,必须明确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必须明确、区分、对比此题中的“力”、“惯性”、“惯性定律”、“运动状态”等概念的异同,以避免出现概念混淆,难辨是非的低级错误. 惯性与质量关系的定性分析 例2.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粒中也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可用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

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 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交变电流改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200 (B)400 (C)1600 (D)3200 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诺”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1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该中心恒星与太阳 的质量比约为201 10 )(D 1 )(C)5 )(A (B10.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4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MN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522m/s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和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由静止加速到2m/s 前进的关卡是3 B)关卡A)关卡2 ((5 )关卡(DC()关卡4 分,共计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 分,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162选对但选不全得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ta随时间.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6的正方向,则人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对地板的压力1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A)t=2s时最大 (B)t=2s时最小 (C)t=8.5s时最大

中考物理试题—牛顿第一定律_惯性(最新整理)

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0(08大连)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C)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4(08上海)如图3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其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他与滑梯接触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可“滑动”)。当他滑至水平面进,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减小;滑动;惯性 5(08广东)如图1(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l(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B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11(08吉林)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作用。 1I答案:惯性阻力(或摩擦力;或摩擦阻力;或空气阻力)19(08辽宁)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AD A.跳远时要助跑B.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C.苹果从树上落下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4(08南宁)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下面的棋子飞出。这是因为上面的棋子B A.不受到力的作用B.具有惯性 C.没有惯性D.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5(08鸡西)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D)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右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 .静止 B .突然刹车 C .突然开动 D .匀速行驶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3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5、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 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 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 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 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6、对生括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7、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C、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和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 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 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9.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 二、选择题 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交变电流改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200 (B).400 (C).1600 (D).3200 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 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 ...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 太阳运动半径为1 20 ,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 10 (B).1 (C).5 (D).10 4.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2/ m s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 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6.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s时最大(B).t=2s时最小 (C).t=8.5s时最大 (D).t=8.5s时最小 7.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做直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 (C).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8.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教案

安庆蓝天实验学校中学物理汇报课教案 汇报人:操瑞祥 总课题:第八章运动和力总课时:6课时第1课时 课题: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能力目标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2.难点:物体的惯性●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教材16页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教材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通过flash演示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注: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注:说明“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异同。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牛顿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从变为运动或从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或 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他会向跟车行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倾倒. 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汽车的牵引力. 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 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 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和,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9.重104N 的车厢,在103N 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 二、选择题 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2.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 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 D.无法确定 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 B. 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17.牛顿第一定律是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1)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2.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 B. 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 C. 图中: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足球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3.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 4.“六一”假期,小明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坐在汽车里的小明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明身体将向前倾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不受力的作用,最终将停下来 5.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A.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C.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6.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不计空气阻力)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 v qvB m R =, 轨道半径mv R qB = ,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 R ω= 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 【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 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Q φφ=, M N φφ>,选项A 错,B 对。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 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