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1.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做好安全性检查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做好标识,并通知使用科室恢复使用。维修记录应每年及时补充到相应设备档案中。

2.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问题应及时告报科室领导。遇紧急情况,且在用设备故障无法即时修复的,应按照全院紧急调配机制从其他科室调用相应设备,或分流病人,使用替代检查等积极措施。

3.对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扯皮,而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对急救设备要加强预防性检查和维护,使之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4.建立医疗器械使用环境测试、评估、医疗设备检测及校正等工作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

5.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PM),针对每类设备的特点,科学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程序、规定,并做好数据记录,必要时对预防性维护后的设备进行重新校准,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维修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报修、维修、设备完好率的信息化管理,以利维修经验和配件供应的信息共享。

7.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8.好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维修值班,确保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均能处理突发的维修要求。9.工作区域的安全与整洁。保管好各种维修工具、仪器,防止丢失损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