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精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精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精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精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

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城关小学:刘月霞

春风带着迎春花的芳香一路飘来,这花香传递着一个喜讯:教育科研评价小组来到我们学校,这无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促进和帮助,在我们紧张忙碌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些许的安慰,我心中充满喜悦和感谢,梳理一下我们近两年的教科研思路,进行反思、自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现状分析:

城关小学现有33个教学班,教职工96人,学生1300多名,专任教师92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26名;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5%;职称结构比例:中高4名,小高54名。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组织机构。校长挂帅,主任带头,全员参与,始终把开展教科研作为学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强劲动力,把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干部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引领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因此,我校每年的教育科研计划总是在学校教学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校长的大工作策略指导下,教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主题鲜明。

为了能给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研究和改革,学校始终重视信息与档案的管理,并下设主管领导一名,组长一名,负责校园网建设,在网络平台上给老师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多年来,我校承担了多项区级以上研究课题,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十五期间,我们参与了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分层评价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课题;教育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应用研究”;并独立承担了区级课题“寻找网络环境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中间地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2007年10月,我校又承担了北京市重点课题“新农村背景下,有利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系统

的构建”课题的研究。

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教育科研的奖励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及时调整完善。这个奖励机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干部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会议、考察等教育科研活动的需求。近两年我校科研经费投入526896。67万元,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的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研究课题,除了以上提及的区级以上课题外,每年我校都会有不同的重点课题。例如:2007——2008学年度,我校的重点课题是“将减负进行到底”,各个学科又根据学科特点,在这个大课题的引领下,又引申出若干个小课题。比如:数学学科,低年级重点研究:学生学习习惯在减负中的积极作用;中年级重点研究:学生作业量在减负中的积极作用;高年级重点研究:教材的二度组合在减负中的积极作用;语文学科: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和方法在减负中的作用及其策略;中年级:关于段的教学对减负的作用及其改进方法;高年级:巧用结合点,实现语文最佳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学科:学生的情感在减负中的积极作用等等。

二、实施策略

做好教科研工作,领导的重视、严格的制度固然重要,但是能够真正的坐下来,踏踏实实的、扎扎实实地研究才是教育科研的根本,才是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下以市级课题“新农村背景下,有利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系统的构建”即培养名师,打造名校课题的策略及校级课题“将减负进行到底”的策略谈教科研的落实情况。

(一)、名师工程——搭建教师人人成长的平台

1、目标:“营造和谐,创造快乐”,让教师在快乐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成长,培养骨干,打造名师。

2、宗旨:名师引路,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层层推进。

3、原则: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层层搭台,教师层层上台,给任务把老师拉上台,压担子把老师推上台,激动力让老师走上台。

具体做法:

(1)、设“名师讲坛”——搭建人人成长的平台

“名师讲坛”每月一期,每次讲坛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都是老师们在

教学实践中要急于解决的问题,这些讲坛内容,都能潜移默化的帮助一些老师,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教育,进而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名师讲坛”的老师都是在本学科某一方面有绝招的老师。例如:任季、吴宝炎讲:如何与科任老师配合搞好各科教学;卢海燕、于世云讲:跨越式教学的理念;姚胜利讲:信息技术的学习;刘红梅介绍全国语文教学评优课盛况;蔡国燕讲:和谐教研组建设;吕冬梅讲:加拿大见闻;等等。

开展“名师讲坛”系列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坛”为老师们搭台,设立一个栏目,给老师们上台讲话的机会;“讲谈”让老师们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自信,提高讲话水平、写作水平、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老师素质的提高。

(2)、拜师学艺——搭建新秀教师成长的平台

每年,我校都要为一部分自愿组合的青年教师举行拜师仪式,平时听课、说课,期末进行师徒汇报课展示,评选优秀师徒。现在学校现有师徒27对,占专任课教师人数的80%

(3)、校外交流——搭建校级骨干教师成长的平台。

我校校长、主任经常接到邀请,到兄弟学校进行讲课和讲座。这时,学校领导首先想到校级骨干教师,根据邀请学校的需求,让能够胜任的校级骨干老师参与其中,给他们争取机会,推销新人。近几年,学校领导先后带领或委派蔡国艳、刘红梅、李秀娟、邵红英、张芳、卢海燕、郝红梅、梁顺娥、闫振敏等十几名校级骨干到长陵、下庄、史各庄、七里渠、十三陵、兴寿学校、上苑、亭子庄、海淀巨山小学以及内蒙古太仆寺旗等多所学校进行上课、讲座,使这些校级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4)校际拜师——搭建区级骨干教师成长的平台

随着学校的名气渐大,有很多学校找上门来到我校来拜师(长陵、史各庄、上苑、百善等)。这时,我校都会把优秀的教师推荐给他们,在帮助别人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有句话“种自己的田快乐,帮助别人种田也快乐”。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激励着我校的师傅们不敢懈怠,进而自身得到提高和发展。虽然我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6名,但真正成为骨干的远远不止这些(职称不够,没有参评资格)。一个个骨干教师逐渐成长,他们已经成为

我校的中坚力量。

(5)、借助名师——搭建“冒尖“教师成长的平台

柏校长名声在外,可以说成为了一名教学专家。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名师资源外,还通过柏校长,接触到了许多专家,并以这些专家为依托,为部分“冒尖”老师搭建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首先,拜师于专家。学校努力为“冒尖”老师拜专家为师,鼓励老师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为打造名师铺路搭桥。由柏校长出面先后为任季老师拜杨丽娜为师;联系吴正宪老师收王丽娜为徒。作为徒弟的老师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主动联系师傅备课、听课。

其次,专家指导。杨少坡、徐长青、杨丽娜、张筠篪、吴正宪等专家多次到学校来,有时讲课,有时听课,还要进行讲座。(每学期一次,成为我们的常客)他们的到来,给老师们带来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好的教学方法。他们不仅指导自己的徒弟,也帮助其他老师听课、指导。每次专家的到来,老师们都觉得非常解渴,受到亲自指点的老师更是受益匪浅。

第三,专家带教。有了师徒关系,有了专家的认可,我校这些“冒尖”老师逐渐被专家们带出去讲课、讲学,走出北京,走向全国。王丽娜,在吴正宪、柏继明的带领下,先后到河南、河北、陕西、吉林、深圳等10多个省市讲课;刘月霞在柏继明的带领下先后去山西、内蒙、兴城讲课;卢海燕在跨越式课题组的专家引领下去海南讲课作经验介绍;任季老师随杨丽娜老师去内蒙古、去新疆讲课等。柏继明老师本人到外省市讲学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冒尖”老师的成长,提升了我校教师的威望,带动了全校教师的发展,他们已经成为我校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

(二)、“减负”——搭建以科研带教研的平台

(1)2007年3月22日,“减负”启动仪式。柏校长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并进行实质性研究指导,亲自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减负培训,口传心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的实践做法。柏校长当老师时就不留作业,怕有些人误解,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只是自己默默地研究,通过实践,效果极好。当了校长以后极力主张要给学生“减负”,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减负”研究也就确定了我校今后一段时间教学研究的主题。实践证明,柏校长本人已经成功,

所以他的做法也应该是可行的,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2)柏校长做讲座——“减负”从作业开始。提出“七不许”。

(3)下发调查问卷,了解教师留作业情况。

(4)推出语、数、英三节“减负汇报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减负”做法. (5)召开“减负研讨会”,各组推出典型人物谈——我是怎样减负的。

(6)学生快乐情况调查问卷。因为学校提出“让每一颗心都快乐”。因此,学生快乐与否是衡量老师是否成功的一项指标。通过调查,收到有效问卷622份,“很快乐”的339份,占54%;“快乐”的253份,占41%;“不快乐”的30份,占5%。说明我们的学生比较快乐,“减负”做法已经初见成效。

(7)“将减负进行到底”阶段总结。2008年1月,教研室、继教办、教科室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本次总结会。老师代表畅谈了自己在减负活动中的有效做法;学校回顾了一年来围绕“减负”所作的工作。此活动受到了与会来宾的好评。

(三)、“减负”全面铺开——搭建以教研促科研的平台

学校确定“将减负进行到底”的研究以后,通过实践,有了一些好的做法,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家长非常满意。学校很快提出,“将减负全面铺开”。

(1)检查自我,改进提高。

通过“语、数、英”三学科的教学实践以后,学校要求每一学科、每一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减负”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负担在哪里,商讨减负措施,进行有效尝试。

(2)大家都来参与“减负”。

之所以说学校以“减负“为主线,给老师搭建了人人成长的平台。是因为,每一位老师都制定了自己的“减负”计划,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改进措施。期间,我们要进行每一学科组的“减负”推门课,“减负”阶段研讨会,“减负”展示课,“减负”汇报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了制定措施、改进方法,最终学会了教学研究。进而提高了老师们的语言表达水平、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水平。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人人发展的目的。

三、科研成果

众所周知,2002年由教研室协助我们完成的《运用“合作学习”,探索“聋童随

班就读”课堂教学改革》课题顺利结题,这一课题得到了特教专家叶立言的高度赞扬,并在结题体会上声明在适当机会将此课题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这也正是在六年的特教研究道路上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如今随班就读的8名学生正在教师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着。我校的另一课题: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以下是近几年跨越试验教师部分获奖情况:

实验组组长卢海燕老师于2007年8月参加了在昆明召开的第3届年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近两年来,我校获区级以上科研论文347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1篇;参加业务比赛获区级以上奖励的103项;带书号的书共3本。任季老师在城关小学工作了28年,28年来,她兢兢业业,在语文教学上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经验,2007年11月,任季语文教学经验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上李永生主任给予高度评价,教研室刘黎明主任也把任季的教学经验向全区推广,研讨会的召开,极大的鼓舞了教师的士气,教师们干劲更足。

四、一点感悟

开展扎实的教育科研活动以来,教研效果显著。我校从最初教研的三个特点:活动主题随意化,活动方式简单化(只有听课一种形式),活动主体单一化(组长讲,教师听),转变为活动主题明确化,活动方式多样化,活动主体多元化(有时教师是主体,有时学生是主体,还有家长为主体,教研组为主体,骨干教师为主体,多种多样)。落实到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实现了三个转变:备课重心由“备足教师”过度到“预设学生”,例如,注意学生能否顺利理解,如何分解教学难度,如何突出重点;听课重心由“随意捕捉”过度到“有备而听”,结合专题研究有目的地看课反思,听课教师关注通过这一课例教师解决了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以后还要研究什么;反思重心由日常随笔过渡到“案例剖析”,教师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把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总结经验。

营造了平等宽松的教研氛围。学校在鼓励教师参与研究过程中,采取了营造平等宽松的研究氛围的一系列措施。首先,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做研究者。校长、教学主任带头上研究课,倾听其他教师的点评。老师们觉得,校长、教学主任和我们一起研究,让人感觉特别贴心。可想而知,如果校长和主任不“下水”,而只作为监督者、指导者,隔岸观火,教师就会有抵触情绪,觉得被束缚、被监督,十分被动。而全校教师都作为平等的研究者,教师自身要求发展的愿

望就自然生发出来了。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学校为教师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氛围。我校特别提出了“差异同行”促进教师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学校里教师的各方面条件不一样,例如年龄、要求发展的迫切程度等,均有差异。有的人要求迫切,大步行动;有的人也说前进,但就前进一小步;有的人可能观望,未必动。看到研究有成果了,有进步了,对他有触动了,他才会参与进来。教师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此学校并没有视而不见,或硬性规定所有教师必须参加,而是允许教师观望,同时鼓励积极参与。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们就逐渐都参与进来了。“差异同行”的提法很大气,为教师提供了宽松的氛围,留给了他们主动选择的余地。高压政策下,教师的参与未必能落到实处,而真心的参与,其良好的效果却带给人无限惊喜。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区级骨干教师,多次参加市级的公开课展示,去年英语组在2007年的全国校本教研大会上作了教研活动的展示。六年级的语文组也到区里做了经验介绍。我们主抓数学的王丽娜今年刚开学就为全区教导主任介绍校本教研经验。我们柏校长到各校、到北京市、到全国各地讲学做课的数量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要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们不会陶醉于几堂漂亮的示范课,搞几次风光的展示活动,而是要追寻务实、求真的教研足迹,认认真真搞教研,踏踏实实搞科研,我们给老师们提出的口号是:要把教学的过程做成教研的过程,要把教研的过程做成科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许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或操作方式不是最先进的,但我们确实是根据学校的特点、老师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制定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科研模式,这大概就是以校为本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之所在吧。

总之,我们的教科研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合理、档案完整规范、校本研究扎实实用、科研效果显著、特色突出。恳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科研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

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城关小学

2008年4月

教研与科研区别

教研与科研的区别 第一、从各自的概念和含义上讲,教研(狭义)是指对教学工 作的研究。它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科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现象和出现的实践问题进行微观的分析、研究,这种教研其实就是学科教学研究,所研究的内容直接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困惑,研究的成果直接为教学实践服务,因此,它是具有群众性、普及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研究活动。 科研则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新的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研究者将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发现教育规律性知识。因此,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其成果直接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未来服务。 第二、从研究对象上讲,教研是一种实践运用研究,也就是对已有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在实践中的行动研究;科研主要是对未知领域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科研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就拿我们这个课题来说,在目前情况下全国还没有成功的经验,都在探索尝试之中。因此不存在布衣隐士提示我们的“看到哪个教学经验好,就学习哪个”的问题。 第三、从研究内容上讲,教研研究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的、具体的、真实的问题;科研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规律性、发

展性问题。简单地说,教育科研主要是发现规律,教学研究主要是应用规律,即一个是属于理论的范畴,一个是属于实践的范畴。 第四、从研究目的上讲,教研直接目的是为了搞好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主要是为日常教学服务的。是解决我们认为能够解决但是解决得不太好的问题,研究的“怎么办”才能做得更好,是“知其可为而为之”。 科研的目的则是对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此推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发展。主要解决目前我们认为没有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第五、从研究的过程上讲,教研工作是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管理性文件为依据(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教学标准”,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办法等)进行研究工作,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材培训、优质课评比等)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大量群众性的教研更是分散的、个别的和无长期计划的,不要求具有严格的连续过程。研究的时间较短,一般以一个月、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段。 科研则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活动。它从选题、制定计划与实验到成果鉴定、结题等,有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因此,研究的过程较长,一般需要2-5年甚至更长时间。科研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强调创造与开拓。没有任何的主观限制,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下列各项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大,效果明显,对于自己改善教学行为最有效的是什么?某校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该校教师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的认同度,在问卷列举的项目中几乎是最低的。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认教师的教育科研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为什么教师们会有这样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科研活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1、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就是通过传播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总结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2、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可以提炼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可以验证教育假说,丰富教育理论。 许多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好的教育方法,改进不科学的教育行为,逐步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科研是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从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教科研活动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于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四.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兴起较晚,缺乏专业的科研队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质较低。一些学校的科研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科研意识不强。 一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认识不明确,认识程度不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日复一日地从事着重复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抱有偏见,认为科研影响教学;认为科研很难,自己没有能力;把科研当作业余爱好;认为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把科研当作评职晋级、

(完整版)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潍坊瀚声国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办公室 新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升华教育智慧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我深深感觉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问题清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有点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论功底薄弱,接触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无从下手;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

重,压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认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获取名利。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对这些“困惑”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品质。把“问题”变成“课题”的意识有待提高。 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的不够,读书太少,所以对身边的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和论证能力,科研计划的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的选择过大,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和学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须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的教育科

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

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实现教育教学新跨越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梁树颖 第一部份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国内教育科研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科研在我国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可以说,当前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是经过一系列教育实验并证明其正确而推出的,都是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的教育科研始终都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个性化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的。这些科研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和中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纵观国内的教育科研领域,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十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研究的取向与方法、德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课程与文化、教育质量与教育评价、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策略、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取向、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都是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围绕这些课题,国内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各师范院校、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地展开了实验和探索。 结合考察以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我们对当前国内教育科研的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归纳起来体现为如下特点: 大:教育科研的影响越来越大。如《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制订,都是依据了当前教育科研的各项成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而实施的。 小:教育科研课题的建立趋向精小化。占我国教育科研绝大多数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以中小学为单位立项在研的课题,已经开始抛弃“假、大、空”的做法,越来越面向教育教学实际,力求解决学校领域内具体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使科研的方向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从学校来讲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从学校来讲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第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第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对教师来说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 (1)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3)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4)是教师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 (5)推动教育科学不断发展 3林崇德提出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内容? 系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深厚精密的条件性知识、丰厚独特的时间性知识、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 4、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内容有哪些? (1)娴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2)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 (3)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 (4)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 (5)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5褚启宏教师专业性职业的要特征? 长期的专业训练;完善的知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明确的从业标注;严格的资格限制;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具有发展成熟的专业组织 6、《基础教育四大支柱》提出教师素质内容? 教育思想----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育智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专业精神---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育人格---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 7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主要有哪些? 由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由课程的发布者----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 由教学的实践者----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育教学的发展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指导者、参与者、学习者、组织者) 8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特点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与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 第一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第二教育科研是一种创新性活动 第三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规律的活动 9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特点有哪些? 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人们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街陋本质、发现规律性、创立理论的创造性认识

论文与课题研究的区别

论文是一种体裁,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当然在实践中它也可以演化成一种题材,比如,要做好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人们也常常说,要把这篇文章做好。课题则主要指题材,是已经解决或待解决,需要研究的各类问题、题目的统称。它可以采用多种文体材料的表现形式,论文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其他形式。可见,二者是有联系的,主要是体裁与题材,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而究竟采用何种体裁,利用何种文字表达形式,完全由题材或内容决定。 课题与论文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课题的针对性更强 论文以中心论点为轴,内容题材十分广泛,论文所要解决或能解决的问题,只是说明论点的实践指导意义;课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对问题的鲜明针对性,重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新的理念(或观点)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即指导研究和实践全过程的思想或灵魂。课题针对的是问题,解决的是问题,所以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更具有操作性。 二、课题立项的超前性 论文往往是对成功尝试的总结或理论升华。而课题则不同,虽然它也有必要对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但也必须进行再尝试,以求实践验证。特别是它更多或主要是针对待决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即可进行课题立项,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研究,以求问题解决,这即是课题立项的超前性。 如果教师个人、教研组或科室不能完成课题立项,只能说明你的教研科研任务不明确,没有科研目标,起码还不知道影响自身教学或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攻方向不明。

三、课题研究是个完整系统的过程 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程序看:(1)课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立项研究?问题的负面影响?必要性?);(2)课题的内涵及主要内容;(3)解决课题的理论依据;(4)解决课题的实践操作过程(方式、方法、途径);(5)各种必备资料、数据的调查整理;(6)成果验证;(7)课题的特色、意义。整个过程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形成系统的统一整体,更具客观性。重在研究过程,重在过程中做法与效果的不断反馈及相应的调整完善。最终文字材料只是客观研究过程的记录或理论化、系统化。 四、课题研究的整体性 课题研究通常都是团体协作的过程。比如,教研组立项选题,可拫据学科特点,面对教研组成员平时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于是进行立项研究。要完成小组的立项研究,可能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或方面,于是需要小组成员从具体环节或方面进行人员分工,分别进行研究尝试,以求突破。这就形成了教师个人的课题立项,也算教研组的子课题。就是说,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与教研组的课题研究紧密联系,由每个成员从事的子课题构成了小组课题的整体内容。最终将个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尝试和整理,共同完成小组的科研任务。可见,课题研究不同于论文,论文可以人自为战,独立完成。课题则更强调分工协作,发挥整体合力共同实现科研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可容性 论文不是不写,某一方面偶有所得可以形成论文。几篇论文如果有内在联系,便可构成统一思路。如果立项为课题,再通过系统梳理思路,进行实践验证,便可产生课题研究成果。在这里,论文成为你课题研究的参阅资料,论文中的观点便成为课题的理论依据。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课题也可以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

2021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参考(精品版)

2021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参考 (精品版) 2020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plan reference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2021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参考(精品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小学校研究大教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抓好《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 2、迎接市教科所对学校教科室的调研工作。 3、配合学校搞好新课改实施前对教师的通识培训。 4、争取有2-3篇科研论文在宁波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5篇论文在市《进修与教研》杂志上发表。

5、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㈠课题研究: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召开课题学术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 3、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 4、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5、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为迎接课题的结题验收,本学期还将对其各类资料作系统整理,做好验收报告和总结的前期准备。 ㈡教学研究: 1、各组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课堂教学中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体现现代教育观

经验总结模式促进教师教研与科研的“无缝对接”

经验总结模式促进教师教研与科研的“无 缝对接” -----------------------作者: -----------------------日期:

经验总结模式促进教师教研和科研“无缝对接” 韩晓光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66023) 注:本文是省教育学会课题“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构建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 经验总结模式是有融会教研与科研的一种研究模式,通过确定研究对象、制定计划、呈现经验事实、筛选经验、形成理论、实践对理论的再验证等六个阶段,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无缝对接”,在常态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经验总结模式教研科研 在一线教师的职业生活中,相对于教研这一常态工作,教师们的科研意识虽不断提高、科研欲望与日俱增。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更规、科学地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成为教师的渴求。经验总结是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要方法,既熟悉也相对简便易行。本文力求将经验总结在程序上加以规,科学性上加以提升,上升为一种研究模式,帮助教师在熟悉的教研与模糊的科研之间“无缝联接”,使“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现代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得到突出的体现。 一、经验总结模式及其特征 经验总结模式,指研究者对其自身的教育活动过程加以回顾、描述、反思,通过分析和概括,将教育问题或现象、教育措施与行为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理论化的高度,揭示教育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研究模式。这里的经验主要指进入课题研究视野中的教育教学经验,来源于实践,经过了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总结则体现研究者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抽象、概括地思维加工活动。在实践意义上,经验总结能告诉人们,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什么样的学生,在什么条件下,一般怎么做、采取什么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理论意义上,教育教学经验是客观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观化的产物,通过总结使零散的、片断的经验成为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即理论)。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教师教研与科研“无缝对接”的过程。 经验总结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以已有的经历为研究素材。教育经历是教育经验的基础,经验孕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的区别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的区别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xx年9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xx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

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 __教高[1998]2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研究情况 (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xx年9月——xx年3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

2020年春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岁月匆匆,“逝者如逝夫”,短而忙碌的春学期又要离我们而去,为了留下走过的足迹,便于开启尘封的记忆,现将本学期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科研工作 1.组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 本学期,我们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要点》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精神,结合形势发展要求和本市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全市各类学校做好二项课题的申报工作,切实提高了申报课题的质量。一是初中学校专项课题的申报,这也是江苏省首次为初中教育设立的课题,全市申报了11项课题;二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21度规划课题申报,全市申报了2项课题。这31项课题的申报文本材料和电子材料均已送省规划办评审,其评审结果在下学期初揭晓。 2.组织课题结题鉴定 本学期,我市有9项课题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申请结题鉴定。我们组织了两次结题鉴定一是现场结题,省华中承担的江苏省教研课题《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二是会议结题,河滨小学等单位承担的江苏省教育学会8项课题,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叶水涛等领导、专家亲临金坛对8项课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对金坛教育学会和研训中心在管理课题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组织金坛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市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开展了金坛市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征文以“实践新课程”为主题,围绕“学校主动发展”、“课程建设”、“校本教研”、“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研究”等方面展开。广大作者紧密联系学校管理、教学、教育、课改、科研和社会实际等,选题新颖,论述精辟,见解独到,求真务实,文笔流畅。共评出一等奖92篇,其中初中28篇,小学46篇,幼儿园18篇。 4.表彰了一批教科研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 “十五”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行动,教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明显提升,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为充分肯定和展示取得的科研成果,教育局决定对22家先进集体、59位先进个人和55项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予以表彰。在常州市教科研工作大会上,全市有四所学校(华中、一中、实验学校、华城小学)被评为先进集体,有五人被评为先进个人,有十一个课题荣获优秀成果奖。

个人教科研工作总结

个人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学校的教育要发展,教科研必须先行,教科研与学校的教改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个人教科研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1)教科研先进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初中部的教科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将一年来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总结。 一、领导重视,使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一年来,由于我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比较重视,经常过问,亲自督导。不论是哪里有培训的学习班,都能拿出经费派教师前往学习。尽管学校的经费紧张,学校都能对教科研工作一如概往的支持。在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还亲自对教科研工作做阶段性的小结。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使教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建立学习体制,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事业要发展,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一年来,我校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求一线教师每年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科研干部要带头学习,及时将值得关注的好文章,好的理论专著推荐给大家。学校还定制了许多有关教育理论的刊物和报纸,供大家阅读学习。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通过学习,改变了教师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好处,教科研对我们教学的帮助,了解了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备课模式,关注了学生的起点知识,着眼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要交两篇论文,两篇教学反思,和两篇说课稿。 三、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创新教研活动 促进教育科研

创新教研活动促进教育科研 ——新课标下创新教研活动研究报告 武南铁二小张开智唐兴爱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科研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活动。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助推器。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科研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对教育科研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认识学校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猓 谟诖俳 =萄е柿康娜 嫣岣摺=逃 蒲蟹段Ш芄悖 倚W允凳┬驴纬桃岳矗 浴敖萄星啃!⒔萄行诵!⒅柿苛⑿!蔽 灸勘辏 贾瞻呀逃 蒲兄糜谡铰晕恢茫 逃 蒲械恼嬲 涫道氩豢 萄谢疃 萄谢疃 牟欢洗葱履芄淮俳 逃 蒲胁欢仙钊搿Q R 脊愦蠼淌γ魅方萄谢疃 闹匾 裕 母锖痛葱陆萄谢疃 靥澹 俳 =萄谢疃 墓惴荷钊氲目 梗 嬲 煅 =逃 萄У纳钊敕⒄梗 嬲 岣吖愦蠼淌Φ囊滴袼刂仕 剑 蚪逃 蒲幸 柿俊?/SPAN> 一、问题提出的必然性。 1、创新教研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牵涉的问题方方面面,诸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等,要从理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科研无益是最好的选择,而教研活动则是教育科研的有益途径。只有创新教研活动,才能使“科研兴校”的目标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研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2、创新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落实素质教育,

教科研训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年第02期 ] 教改路上 摘要:通过整合、完善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室、教科所、师训部、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实现县域内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必须厘清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找到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路径,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效能的最佳方式 基于发展需要,为了解决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之间彼此脱节、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教科研训一体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效能也称教师有效教学,指学校能够在特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观念,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以班级教学活动为基础,发挥组织资源环境等在促进教学活动上的积极影响力,以实现或超越学校预期教育目标的能力。 教学效能不仅反映在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也表现为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基本素养、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行为等。 教学研究按层级分类,可分为校本教研、片教研和区域教研;按内容分类,可分为课程价值传播、教育理论学习、教材结构解读、教学内容研究、课堂形式探讨、教学手段选择和学情调查分析等;按路径分 类,可分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从本质上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研究是探究课堂教学转型的研究,是教师从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从技术熟练者角色转型为反思性实践家角色的过程,也是通过行动研究形成每个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 通过教学研究,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课程价值,深度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理性分析学生情况,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效能。要提高教学效能,教学研究必须摒弃目前县域教研普遍存在的三大弊端:一是形式主义的公开课教学,二是个人主义的控制式评价,三是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 碎片化教研。二、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学研究品位的最佳路径 教育科研研究的是规律,教学研究运用的是规律,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应围绕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重点课题,通过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推动教学研究难点问题的解决。 按照研究范围,教育科研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 研究和微观研究。显然,县域教育科研应该定位于微 观研究,它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宏观要求,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围绕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解剖教学问题、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思想与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与过程,它是教学研究的高级形态。 14

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关系 可以说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关系非常密切,科研促教研,科研为教研服务,而教研又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但是又不能互相替代。 (一)、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区别 1、研究的范围不同 教育科研是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以教育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它包括一切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研究的是教育宏观领域。而教研即教学研究,它显然属于教育科研的一类,主要研究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研究的是教育的微观领域。 2、直接目的与途径不同 科研的直接目的不但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是为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其研究的途径是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教研的直接目的是为搞好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备课、上课、说课、专研教材、研究教法,优质课评比等等。如我们学校开展的年组引路课、汇报课、校内公开课、评课活动、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等等都是教研活动。 3、成果及表现形式的不同 科研成果不但表现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而且还表现在有优秀的论文、案例、研究报告及优秀成果的交流和推广。而教研成果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业的进步、教学管理上的规范等等。 (二)、教育科研与教研的联系 1科研促教研,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 可以说科研是高一层次的教研,我们搞教育科研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然后运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科研促教研。 2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

教研中出现的问题是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教学实践是科研的源头活水。学校的科研离开了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游离于教育教学实际搞教育科研就只回把它束之高阁。 3、科研和教研都是基于教育教学中问题的研究 教育科研和教研它们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经验为直接目的,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理性认识,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能力为间接目的,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总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和科研是融为一体的,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四、教科研的内容 其一、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常说,教育要关注生命,要目中有人,然而,恰恰是这个“主体”“主人”被教育科研所忽略,甚至漠视。教育科研应该研究什么?学生难道不应该是教育科研研究的对象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观已深入师心,提出教育科研也应关注学生主体,既是对教育科研现状的针砭,更是对教育科研方法与思路的引导。事实上,只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才是有根基的科研,才是有生命力和价值的。教师接触最多就是学生。你不去研究近在咫尺、朝夕相处的学生,而刻意去搞什么精深、晦涩、抽象的理论或模式,难免有舍本求末之嫌,对中学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其二、研究学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专业化发展、班级管理 总之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研究什么?我认为研究的是教与学的行为。通过研究不断改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从而是教育教学达到“低耗高效”之目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题研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现在真的到了该说让课题研究走入、走进学生中去吧!他们才是我们的主战场!人们常说:教学即问题,行动即研究。如果要给这样的研究找个抓手的话,那就是:请关注你的学生。

教研和科研的区别

(一)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区别 在中小学,经常遇到教育科研、教研这类概念。评价教师,要看科研工作、教研工作;要看科研成绩、教研成绩。科研与教研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认为,有两个区别。 1.研究范围不同。教研指学校的教学研究,要研究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管理等。科研不仅研究学校的教学、教育现象,还研究社会、家庭发生的教育现象以及和教育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现象。 2.研究层次不同。教研是应用教育规律,研究如何将已有的教育教学规律具体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已达到控制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科研是探索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 举例:一位女教师发现自己的新发型在上课时成了新异刺激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学习了注意规律后,在做了新发型就在上课前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接触,让学生的新异感在课前发生,让学生看个够,到了上课时自己的新发型就不成为新异的刺激物了,就不会影响教学。这就是一次利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的“教研”。 将心理学理论,如学习动机的培养、感知规律、记忆规律、思维规律、复式规律、迁移规律等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教学艺术以及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是进行“教研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教研比科研省力。在对教师能力要求方面,教研比科研低,因而广大教师易于取得实效。 教研和科研也是密切联系的。教研和科研均属于不同层次不同广度的研究活动。科研包含教研,教研是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是科研的基础。有人说,对“旧”的了解时教研的任务,对“新”的了解是科研的任务。不了解“旧”的就无从获得真正的“新”。当教研中在研究运用这些“旧”理论和方法时,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形成新的看法与思考,这就为研究课题提供了可能。所以要以教研带科研,科研促教研。 (二)教育科研与学科研究的区别 教育科研以教育现象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规律性。而学科研究研究的是某学科的具体内容。如“对某一数学定律的新证明方

教育科研讲座讲稿

做教育科研走名校之路 田 军 章 梁园区教育科研所 2010-4-30

做教育科研走名校之路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十分感谢十六中学的老师们,给我一个共同学习教育理论、探讨教育科研的机会。我是梁园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具体承担着指导梁园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和普及工作。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教科研问题,是我的工作本分,也是我乐于做的一项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我从事此项工作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还感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能有机会和咱们老师多多交流。今天我主要讲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得创造性探索活动。 教育科研特点是创造性,也就是“做前人所未做,道前人所未道”,探索教育科学领域中的未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从而发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创造出新的更科学的方法。当然,这种创造性的范围有大有小,既可以是校级的,也可以是区级、省级、国家级的,甚至是世界首创。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 说到教育科研,很多人感到很神秘,其实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进行着‘研究’。比如,上课,我这一节课上的不太满意,下一节我肯定反思,调整,力求使下一节课自己更满意,这种反思调整,就是向着教育教学规律更进一步,这就是‘研究’,只

不过这种‘研究’随意性大,课上的满意就不调整,不满意才去调整,有的老师对课堂要求高,、就调整的多,也有的老师要求不高,就调整的少。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的参差不齐。如果有的老师思考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自己有个标准),并了解了一些名师的课堂,然后制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反思,调整,学习,那你上课的过程就变成了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了。 再比如,我们每个老师都想上实验班(好班)的课,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实验班上课纪律好,行为习惯好,上课省劲,一节课下来心情舒畅,我们都不想上纪律差的班级的课,上这样班的课我们感到很累,心情也不好。对于班级纪律差,学生行为习惯不好,我们每个班主任,每位老师都在做着反思调整,并采取种种措施,使班级纪律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的这种反思调整,就是研究。如果,我们对纪律要求心中有个标准(如,魏书生、英国公学、台湾忠信学校等)然后制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反思调整学习,并见诸文字材料以说明你的做法,那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研究了。 我们每一位老师对教研都比较熟悉,为了进一步使咱们老师对教育科研有所了解,第二个问题就谈一下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教研科研一体化,促教研组共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e15037605.html, 教研科研一体化,促教研组共同发展 作者:周圆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要成为科研型教师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科研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精神,在实践工作中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多方结合,逐步辐射,走出了一条引导教师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教育科研之路,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素质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教科研改变了日常教研的行为 (一)原来教研活动的分析 回顾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刚起步的时候,也曾经迷茫过,没有主题,也没有重点,往往由执教教师自己上报课题,在主题确立时比较随意,前后的教研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在教研形式上比较陈旧,教师上课,大家评课,往往研讨意义不够深刻,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实际的问题,所以老师们面对教研活动比较被动,不积极,教研质量不高。 (二)教科研带动下的教研活动 1.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确保教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十二五期间我校立项了省级课题《课堂观察:建立为学习服务的草根化校本教研》,以此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载体和切入点,全校老师共同参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开展教师问卷调查,谈谈自己最需要解决的课堂教学问题,从问卷中找出最具有共性的问题,确立教研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倡导“教研即科研、教学即研究”,实现解决教学疑难问题与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步进行。我们根据需求开展“课堂有效生成”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 这样让老师直面主题,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去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地做到让教研组为教师服务,让老师参加教研组的态度从被动到主动,从而全面促进教师发展。 2.大小教研组双线运行,优化教研模式 我校一直有大教研组(校教研组)和小教研组(年级教研组),小教研组把教研重点放在提高老师分析教材上,大家针对主题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大教研组活动重点放在理论与课堂教学上,形式多样化,有一课三研、学术沙龙、读书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