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

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沿平面镜折叠,像与原物体可重叠。故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90°

B.60°

C.45°

D.30°

答案:C

解题思路:

如上图,小球的像的轨迹为竖直向下,根据平面像成像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像和原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夹角相等;故α应为45°。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答案:A

解题思路: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答案:B

解题思路: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即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像点发出的。

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则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反射光线会经过原物体,原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选择完全相同的b、c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与物是否等大

C.利用该实验可以验证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D.实验可选择平面玻璃板,也可选择家用的镜子

答案:D

解题思路:

D选项错误。使用平面玻璃板代替家用的镜子,主要是由于平面玻璃板既可以发生反射,也可以透过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像与原物体的大小关系。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对平面镜成的虚像,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

B.平面镜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

C.看到平面镜中虚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不是从虚像发出的

D.平面镜中的像之所以叫虚像是因为它模糊不清

答案:D

解题思路: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故为虚像;则A、B正确。

看到虚像,本质是反射光线进入人眼,而人眼沿直线看过去,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形成虚像。故C正确。

叫虚像的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故D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实像和虚像

7.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

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

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题思路:

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是作图依据。从光源任意作出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再把两条反射光线反射延长,相交于像点。故B 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8.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A点的光路图,正确的步骤是( )

①作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

②连接S′A,与平面镜相交于一点O;

③连接AO,确定反射光线;

④连接SO,确定入射光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答案:A

解题思路:

作图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S的像S′;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连接像点和反射光线上的点A,确定反射光线以及入射点O;

(3)连接光源S和入射点,确定入射光线SO。

故正确的步骤应该为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二、填空题(共2道,每道8分)

9.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平面镜____m远处,被测者与视力表的像有____m远。

答案:2, 5

解题思路: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镜中的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各为3m;而要求被测者到“镜中的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故被测者到平面镜的距离应该为2m。

试题难度: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0.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属于____(选填“实”或“虚”)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蜻蜓在水中的“倒影”距水面____m。如果蜻蜓向高处飞去,它在水中的“倒影”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虚, 3, 不变

解题思路: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所成的像为“虚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倒影”到水面的距离等于“蜻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

像和原物体等大,故大小不变。

试题难度: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平面镜成像 1.(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与B, 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 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就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就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 到蜡烛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就是像。 (4)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 合,此现象表明。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 2.(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 蜡烛A与B的要求就是,这就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 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您推测可能的原因就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瞧不清跳棋的像。请您帮她想个办法瞧清跳棋的像: 。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 (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3.(5分)如下图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就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如果有3mm厚与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答: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与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 与物距相等”。您认为这种方法就是否合理?答: 。理由就是: 。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与B,点 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 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就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就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 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 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 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 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路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为它设计一条飞行线路,在图中作出示意图,你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专题 1. (2019随州,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 (2019绍兴,7)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3. (2019 攀枝花,4)攀枝花市二滩水库是著名的风景区,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在水面上的黑影是光的反射 B.青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色散 C.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光的折射 D .小鸟掠过水面,它在水中的虚像越来越大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 素 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 素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4. (2019山西,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 D .形影不离 5. (2019鸡西,20)小丽站在舞蹈室内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m ,当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填“变 大” 、 “变小”或“不变“)。 6. (2019扬州,1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 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______ 来代替平面镜;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__________ 。 (2019淮安,12)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选填“虚” 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造成光污染。 7. (2019年郴州,19)小明身高 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镜中像的高度为m。 8. (2019襄阳,2)在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阳光照射下高楼大厦产生影子 B. 襄阳护城河河面上倒映着古城墙的影像 C. 池里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八年物理平面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

1.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 2.两块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__度。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 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m ,若他沿着平行于镜面的方向以1 m/s 的速度运动了3 s ,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__m 。 5.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百多万倍,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亿5千万千米.地面上有一深9千米的湖,则太阳在湖中所成的像离湖面____________千米.像的大小_____实际太阳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2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 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则其反射角为______度.如果将平面镜顺 时针旋转15°,光的入射角为_______度. 8. 如图所示,平面镜MN 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们间相距20厘米 (1)倘若铅笔绕B 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____°,此时铅笔尖端A 与像A '之间的距离是____厘米; (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 (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___°,尖端AA '相距___厘米. 1.如图所示,平面镜的物象关系正确的是图( ) 2.下图中,M 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 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 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 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6.如图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 ′是S 的像,我们能看到S ′是因为( ) A .S ′也是一个发光点 B .S ′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 C .S 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在平面镜中看到S ′ D .S 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进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方向看到虚像S ′ 7.用笔尖垂直地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头10 mm ,则镜子玻璃的厚度是( ) A .10 mm B .2.5 mm C .5 mm D .20 mm 8.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 )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9.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 A .30° B .45° C .15° D .60° 10.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1. 关于光路可逆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在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遵守 B .只有在镜面反射中遵守 C .漫反射不遵守 D .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路可逆性原理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平面镜成像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 1.(2019重庆B卷,1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斌同学将薄玻璃板______放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侧蜡烛A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调整蜡烛B的位置若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 ;移去蜡烛B. 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的__(选填"虚“或“实”)像。 2.(2019 青岛,1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 ,以确定像的位置。 ②将蜡烛向镜面靠近,所成像的大小。 3.(2019长春,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人看到蜡烛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4.(2019呼和浩特,1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现象、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进一步实验与分断,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______; (2)小明照镜子时,他从与镜相距1m处移动至3m处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______________m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他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2019江西,27)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饶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它功能。爱好物理的“62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设计实验】 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板一领帮忙移动棋子B,无能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_,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2)把棋子A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B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还需要_______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难)

》 1.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 2.两块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__ 度。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 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m,若他沿着平行于镜面的方向以1 m/s的速度运动了3 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 __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__m。 5.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百多万倍,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亿5千万千米.地面上有一深9千米的湖,则太阳在湖中所成的像离湖面____________千米.像的大小_____实际太阳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2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则其反射角为______度.如果将平面镜顺 、 时针旋转15°,光的入射角为_______度. 8. 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 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们间相距20厘米 (1)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____°, 此时铅笔尖端A与像A'之间的距离是____厘米; (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___°,尖端AA'相距___厘米. 9.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 10.如图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是S的像,我们能看到S′是因为() A.S′也是一个发光点 B.S′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 C.S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在平面镜中看到S′ D.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进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方向看到虚像S′ 11.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A.30° B.45° C.15° D.60° " °或70°C.20°或70 D.只能20° 12.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多选)() 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1) 1.(2016?盘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瞧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______.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______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与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 A、2cm B、1cm C、0、5cm D、0cm. 2.(2016?呼与浩特)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强”或“弱”);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就是______(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3.(2016?新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与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就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就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就是否相等. (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就是______像.(选填“实验”或“虚”) 4.(2016?益阳)如图所示,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2)此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就是为了______;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就是______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填空题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6)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BCD 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4)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30°B.45°C.60°D.90°.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专项练习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1.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1)作出图(a)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在图9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5.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答案:画出法线、像点A'(1分) 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1分) (只画一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没画法线;未标光的传播方向或方向标反,各扣O.5分) 6.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9.如图8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对称1分;正立1分;虚像1分。 11.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12. (1)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11点20分 B.2点35分 C.3点55分 D.12点40分 2.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 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可以在鼓面上放纸屑,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 B. 在研究烛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使烛蜡受热均匀 C. 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 D.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 3.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A. B. C. D. 4.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 像,人到岸边的距离不能超过( )

A. 1m B. 2m C. 3m D. 4m 5.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6.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 l和S2之间的距离为L l,当S在两平面镜中向左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7.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其实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都是由光线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线的反射形成的 D.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虚像都是与物等大的 二、解答题 8.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却几乎是竖直的.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小汽车前挡风玻璃这样安装的原因. 9.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10.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填空题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 B C D 3、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 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30° B、45° C、60° D、90°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_(含答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 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8.如图8-6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 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9.如图8-7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E点处,眼睛 不能看到的是() A.A点的像 B.B点的像 C.C点的像 D.D点的像 二.填空题 1.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2.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三.实验题 1.照如图8-9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 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 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图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 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 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 11.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2.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4.如图8-6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15.如图8-13所示,平面镜下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 1.B 2.B 3.B 4.D 5.C 6.D 7.B 8.C 9.D 10.D 11.会聚;会聚 12.上方;正前方;司机座椅离地面高 13.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虚;实;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4.6;12;不变;不变 15.1.5;2 16.能改变光路;平行 17.(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或火灾隐患等)(4)如限制使用玻璃幕墙,或合理设计等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专题1: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2.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 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_造成的;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 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8)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 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 _ 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10)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1)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1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 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13)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1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带答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 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 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5∶01 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 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 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 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 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 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 17.如图8-5所示,树上P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Q点它飞的路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为它设计一条飞行线路,在图中作出示意图,你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