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战场,教学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不管理念如何超前,模式如何先进,投入如何充足,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变化,没有对实实在在的教育过程产生影响,那么任何改革只能浮在表面,提高质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课堂效益的高低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能不能打好教学质量攻坚战,关键看课堂效益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抓质量必须从课堂抓起。

众所周知,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的。但是,课堂上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弊端

1.教师主宰。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一切,由此形成了“五个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中心,教师讲授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接受(听)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教师是“指挥者”,学生是“执行者”;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舞台,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配角。本该充满师生情意色彩的交往互动过程成了“不公平交易”和“强买强卖”的过程。这种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自主探究的热情被扼杀,自主发展的动力被压制,智慧被窒息,精神被萎缩。

2.忽视差异。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而是把他们当作有待修剪的“花草”和可以容物的“器皿”;没有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而是当作一种教学阻力,不能因材施教,始终用一刀切的方法教学,重补短,轻扬长,试图批量生产出统一规格的所谓的优质产品,学生的个体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张扬和发展。

3.知能脱节。课堂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听讲、轻体验,重记忆、轻运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沿袭,轻视能力的发展和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

4.追求形式。没有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深度、力度和效度上的培养,而过多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在“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结构模式化、过程程式化、讲授表演化、理论公式化”的“秀”上过多地做文章,形成了“多形式、高能耗、低效益”的思想政治课堂。

5.畸型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而是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

需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缺乏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素养,不善思维,不会创新,不会综合运用以及情商较低的畸型发展,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人”、不健康的“残疾人”。

在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多数情况下是“观者”和“听众”,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压制,奴隶性代替了主体性。这样的课堂因缺失学生主体而变得暗淡无光,缺乏生机与活力,也无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适应如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因此必须加以改革。改革是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盐城市教育局殷勇局长在2016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殷勇局长提出的“让学引思”的要求,努力构建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切实推进全市教育质量的提升。

下面,就把我对这一问题的学习与思考向各位作一个汇报,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二、“让学引思”理念解读

1.“让学”:“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亦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之义。“让学”,即“教师让位于学生,教让位于学”,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2.“引思”:“引”,本义为“拉开弓”,“引,开弓也”(《说文》),在这里应有拉、伸、领、招来、引导、带领等义。“思”,意为“想、考虑、动脑筋,思想,思索、思维,想法、念头”等。“引思”,可理解为“引起思考,引发思维,引出想法”等。“引思”,即通过“引思”达到“引学”之目的,其核心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3.“让”与“引”的关系:“让”与“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引”是为了“让”,“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

反映着“引”的智慧。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教学的理想境界。〔1〕

三、“让学引思”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整体上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

1.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具有针对性、情境性、个体性、相对性、动态性、发展性等特点。

2.建构主义学生观: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和潜能。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拥有自己独特想法。第三,学生是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第四,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3.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建构知识的意义和改组原有的经验。

4.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5.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问题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学习方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实现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主动学习。

(三)现代教育理念

“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质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模式。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有:

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学生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引思”,能更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观。现代学习观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让学引思”能很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观。“让学引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村施教,促进学生向可能达到的水平发展,发掘出学生发展的潜能。

4.“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让学”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引思”要求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依赖性。

四、“让学引思”实施策略

构建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就必须坚持让学引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舞台,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这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一直追求的理想。

(一)更新观念,走下神坛(讲台)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师改变了,课堂就会改变;课堂改变了,孩子就会变。”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即教学生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即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就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和师生观,坚持“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学导结合、及时反思”的指导思想。〔3〕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服务者;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激励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尊重、爱护、赏识、鼓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新理念倡导师生的平等合作。没有合作的教学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走下神坛(讲台),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交流、一起构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间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更新教育理念,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想信不相信学生的问题,这个理念不转变,很难得到成功。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要知道:你相信学生,学生便能还你一个惊喜。教师只要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发现他们的精彩,及时给予表

扬、鼓励,学生就可以从疲乏中走出来,走进主动快乐学习的园地。学生是夸出来的,因此,教师的赏识是学生自信与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教育就是教师不断赏识,学生不断成功和自信的美丽循环。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把学习当作枯燥和困难的事情,而是当作人生长河之中的精神享受,痛并快乐着,这就好比打球的人虽大汗淋淋漓,却兴趣盎然,爱好下棋的虽废寝忘食,却津津有味。学生一旦把上课学习当做一项快乐的活动,那我们的课堂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让学”,教师让位于学生,就是教师要走下讲台,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小先生”。让学生做“小先生”,教师该怎么做?

第一,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他。

第二,离发言的学生远一点,不需要总插嘴。

第三,回应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生后已。

第四,总结是学生的事情,不越位才到位。〔4〕

(二)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需求和意愿,确定合适的目标、内容、方法,把教

师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与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重将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

的特点相结合。在备课理念上,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就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备课方式上,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在备课重心上,由备教材转移到备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在备课内容上,由狭隘的学科本位转向开放的课程整合。教师应以学定教: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调控,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从学情出发,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研究学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基于学生的经验、思维、困难和需要,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检测、课后反思。其中,课堂活动的设计是导学案的重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每节课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情的若干次活动。活动设计要有可行性,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如问题探究、查阅资料、合作分享、即兴演讲、小组讨论等,一般以问题探究为主要形式。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关注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好个性化的材料,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均得以张扬,让学生的长处更长,甚至发展为特长。

(三)为学设教,把学习还给孩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学”,“教”应服务于“学”。课堂应确立以学生学习为“轴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幸福感。教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为学设教的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设教为学”。教学的设计核心要素是设计学生的学,所以,备课的要素之一是备学法,而不仅仅是备教法。

备学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五让”,课堂教学设计的一切出发点都应归结于这五个让。“五让”: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规律让学生找,收获让学生讲。

为学设教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让学生学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什么,但又有所不同。研究学生学什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开始,要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研究文本解读,研究习题取舍,设计学生活动。只有学什么(教什么)考虑清楚了,研究怎么学、怎么教才真正有意义,如果要让学生最终学会什么都没有搞清楚,甚至弄错了,怎么教越精致可能情况越糟糕。从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让学生学什么比研究老师怎么教更重要”。

(四)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

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师又忙又累,学生坐着受罪,厌学的学生排成队。现在新课标则提出要生成知识,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内化、吸收,体验过程,自己获得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坚持“五让”原则,把教师支配的时间减下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好比城里人到农村果园摘苹果一个道理。去超市只能买到苹果,去农村果园自己去获得苹果,体验到一个快乐的过程。在摘苹果的过程中,他能看到蓝蓝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空气,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沐浴灿烂的阳光,享受手摘苹果的喜悦……增加了一个赴农村果园摘取的过程,体验到了许多在超市无法获得的快乐、体验。俗话说:“吃鱼不如钓鱼乐”。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过程,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教师风趣地评价这种方法:快乐学习,吃嘛嘛香!

新课改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求把教师支配时间减下来,学生支配的时间多起来。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才会去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练习、实践;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才能生成知识、消化知识,真正去体验学习的过程。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五让”只能是空谈。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现代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

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采用目标学习指导法,使学生达到“微观在握”的境界;另一方面,运用纲要浓缩指导法,借助知识结构图,浓缩学习内容,方便学生记忆与复习。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要把厚书读薄。比如:可将《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概括为“四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并引导学生揭示“四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及“四观”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学生系统把握唯物辩证法。

(五)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的简明概括。课堂教学要充分的体现和张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且在课堂教学策略中实施,在教学效果上体现。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评价理念。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最上乘的教也不能代替学,会教的功夫应体现在会学上。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想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来说明这一观点。

一是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情绪饱满,在愉快、兴奋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求知欲强。

二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动脑筋想问题,有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三是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在班、组内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的交流,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四是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在参与中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每次思考和每个结论都经过独立思考且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

五是学生的生成状态:学生的智能、情感得到了某种程度或一定程度的发展,学有所得,体验成功。

总的说来,要从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学得自主,学生有没有学会、有没有会学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具体从学生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情绪状态、参与状态,就不能激活课堂;单有情绪状态、参与状态,容易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泡沫现象,表面繁荣”;只有五大状态的协调统一,才可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

只有以学论教,才能做到“让学引思”,才能实现教为学服务,以教促学。

(六)注重引思,创设“思维场”

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只有接受,还有思考、生成、交流、碰撞、升华。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思考是一切的源头,思考的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痕迹,思考的结果让课堂上见解“百花齐放”,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在思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锤炼,个性得以张扬。因此,我们要悉心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思维,以谋求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1.以趣引思

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可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促进思维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做到以趣激学,以趣引思。

一方面,课堂上所引用的材料要新。教师要尽量把最新最热门的时事材料引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新颖的材料,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习“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的内容时,引用了最新的“案值5.7亿元销往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的山东疫苗事件”(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截至4月25日已查实45家涉案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编造药品销售记录、向无资质单位和个人销售疫苗等生物制品、出租出借证照、挂靠走票等行为,食药监部门正对企业依法予以查处,涉嫌犯罪人员已被移送

公安机关调查。)这一事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

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创造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参与了,才会有更大的兴趣,才会动脑子思考。例如,在学习“汇率”的有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去记录一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学生都作了记录,并且发现每一天的汇率都不同。学生脑海里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汇率每天都在变?什么因素会影响汇率的变化呢?汇率升了好,还是降了好?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了。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了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思考的热情。

2.以疑引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主动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滋长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别致的设疑问难往往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线,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首要的基本的教学技能应该就是善于设疑和激疑,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从而启迪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以疑引思其践行的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合作互动的思想。教学中互动的程度、效率如何,则取决于教师设疑和激疑的艺术。以下就是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第一,问题要有思考性、针对性、启发性。无思辨、欠启发、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非但不能激发思维反而会导致机械刻板而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问题要有新颖性、灵活性、开放性。问题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才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问题情景,促进思考;多角度、多层面的设问,在拓宽思路增添问题新颖性的同时更训练了思维的流畅性、灵敏性、多维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3.以美引思

教学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引领。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在教学中创造美感,激发学生思维。

第一,利用生动的教学素材和先进的手段创设美的情境。教师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方便快捷的特点,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审美效果,在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

中要灵活运用。比如,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多处引用古代诗词加以分析矛盾观: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用南北朝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宋代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诗句比较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让学生体会诗词意境之美的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也让学生充分感悟了学习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运用恰当的语态激发对美的感悟。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敏感地把握问题的本质,破题要简洁明快,入题要新颖独特,论题精辟深刻,联系实际要合情合理,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内心需要,切忌平淡、平庸、言之无物。从形式上讲,讲究表达的起承转合,讲求优美、凝练和声情并茂,特别是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美的氛围。只有在轻松愉快、身心自由的状态中,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所以,师生关系要和谐,师生交流要畅通,课堂气氛要愉悦。通过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讨论、辩论、演讲甚至表演小品相声短剧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许多开放式情境,在谈到矛盾普遍性时,请学生回答: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矛盾?你是如何处理的?请举例说明。再如,在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容时,教师提出:“有哪些成语、名言、诗词谚语体现了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呢?”请学生列举(可开展小组竞赛:小组轮流说,一次说一个即可,一小组说出一个后,第二小组必须在5秒内接上,否则就失去本次答题机会,由下一小组继续答题,答对一个加1分,得分多的小组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提高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让整个课堂呈现出和谐与智慧之美。

五、回归教育本质

“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新常态”从经济角度讲就是指经济运行和发展要遵循它的内在规律。习近平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特征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逻辑的体系。

教育发展阶段新常态,是指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强迫、灌输、高压的育人模式,改变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和以分数为“教育GDP(国内生产总值)”目标的考核方式,把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