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乡医学院生理学考试卷

新乡医学院生理学考试卷

新乡医学院生理学考试卷
新乡医学院生理学考试卷

2003年级本科各专业生理学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___。

A.动作电位

B.阈值

C.阈电位

D.静息电位

2. 哪种离子的膜内外浓度之比决定锋电位的幅度__。

A.K+

B.Cl-

C.Ca2+

D.Na+

3. Ca2+通道的阻断剂是___。

A.四乙基铵

B.河豚毒素

C.异搏定

D.箭毒

4. 关于局部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得?。

A.可电紧张扩布

B.具有等级性

C.能总和

D.全或无

5. 缺乏叶酸出现的贫血是__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恶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 0.9%的Nacl溶液是___。

A.等渗溶液

B.等渗且等张溶液

C. 等渗但不等张溶液

D. 等张但不等渗溶液

7. 与全血的粘滞性有关的主要是___。

A.红细胞数目

B.血浆蛋白含量

C.白细胞

D.血小板数

8. 肾上腺素的升高血压作用属于______。

A.全身性体液调节

B.局部性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9.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______。

A.反应迅速

B.灵敏而准确

C.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D.作用部位广泛

10.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___。

A.100ml/min

B.125ml/min

C.250ml/min

D.11 ml /min

11. 引起动作电位振幅最小的时相是______。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12.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__。

A.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

B.心肌有自律性,进行自动节律性收缩

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D.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3. 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___。

A.收缩压加三分之一脉压

B.舒张压加三分之一脉压

C.收缩压减三分之一脉压

D.舒张压加三分之二脉压

14. 一般情况下影响舒张压的首要因素是___。

A.心输出量

B.外周阻力

C.大动脉管壁弹性

D.静脉回心血量

15.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___。

A.脊髓胸段

B.延髓

C.下丘脑

D.大脑边缘系统

16.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加,其直接原因是___。

A.血流加快

B.心输出量增多

C.心舒期室内压较低

D.外周静脉压升高

17. 枸橼酸钠抗凝的机理是______。

A.抑制凝血酶活性

B.激活纤溶酶原

C.与血浆中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D.与血浆中Ca2+结合而沉淀

18. 如将Rh阳性的血液输给一位未曾被输过血的Rh阴性妇女,可能发生______。

A.产生抗Rh抗体

B.因为血型不合,出现红细胞凝集

C.在以后的妊娠中,胎儿不可能有溶血性疾病

D.假如再次妊娠,胎儿也不可能发生黄疸

19. 男性红细胞多于女性的原因是______。

A.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多

B.雌激素较少

C.造血机能旺盛

D.雄激素较多

20. 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在______分布的数量很少。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 心室肌

D.心房肌

21. 使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可出现______。

A.心率加快

B.汗腺分泌增加

C.胃肠运动增强

D.胰液分泌增加

2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______。

A.肺弹性阻力减少

B.肺顺应性减小

C.肺泡内液体层表面张力减小

D.不易产生肺水肿

23. 每次吸气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为功能残气量的______。

A.1/2

B.1/3

C.1/4

D.1/7

24.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______。

A.脑脊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CO2

C.脑脊液中的H+

D.血液中的H+

25. 肺泡回缩力主要来自______。

A.肺泡内液体层的表面张力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C. 胸内负压

D.跨壁压

26. 下列哪些激活物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

A.Cl-

B.内因子

C.K+

D.HCl

27. 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A.大肠

B.胃

C.小肠

D.口腔

28.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__。

A.分泌量多、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高

B.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低

C.胃液分泌量很少

D.胃液酸度低

29. 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的HCl可引起______。

A.胰液分泌减少

B.胃液分泌增加

C.胆汁大量分泌

D.胃运动增强

30. 呼吸商最小的物质是______。

A.脂肪

B.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31. 起体温调定点作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位于______。

A.基底神经节

B.下丘脑后部乳头区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下丘脑后部

32. 在一昼夜之中,人体温最低的时间是______。

A.清晨起床后

B.晚上睡觉前

C.午睡时

D.清晨2~5时

33. 直小血管的作用是______。

A.相当于逆流倍增过程

B.保持肾髓质的高渗状态

C.维持肾小管的血液供应

D.带走肾髓质中的溶质

34. 动作电位不能融合的原因是由于有______。

A.相对不应期

B.低常期

C.潜伏期

D.绝对不应期

3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首先是在_____产生。

A.树突

B.胞体

C. 突出后膜

D.轴突始段

36. 以下哪项不属于脊髓休克的表现______。

A.大小便失禁

B.血压下降

C.肌张力下降

D.发汗反射消失

37. 治疗震颤麻痹可用______。

A.乙酰胆硷

B.阿托品或左旋多巴

C.利血平

D.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

38. 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______。

A.心室射血期加等容收缩期

B.心室射血期

C.心室舒张期

D.心室舒张期加等容收缩期

39. 与血管内血流阻力最相关的因素是______。

A.红细胞比容

B.血管长度

C.血液粘滞性

D.血管半径

40. 梭外肌收缩是____引起。

A.α运动神经元兴奋

B.α运动神经元抑制

C.γ运动神经元兴奋

D.γ运动神经元抑制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action potential

2.stress

3.心动周期

4.肾糖阈

5.近点

三、简答题(25分)

1.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5分)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意义。(5分)

3.体温的生理变动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4.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5分)

5.简述下丘脑与腺垂体间的功能联系(6分)

四、论述题(25分)

1.详述突触传递的特征,并说明产生的机制。(12分)

2.详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3分)。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三)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三)一、名词解释(1.5分/词×10词=15分) 1.细胞程序化死亡 2.根压 3.平衡溶液 4.CO2补偿点 5.呼吸商 6.蚜虫吻针法 7.生长延缓剂 8.光敏色素 9.衰老 10.逆境逃避 二、符号翻译(0.5分/符号×6符号=3分) 1.RNA 2.Ψπ 3.GS 4.Pheo 5.UDPG 6.CTK 三、填空题(0.5分/空×40空=20分)

1.当原生质处于状态时,细胞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弱;当原生质呈状态时,细胞生理活性低,但抗性强。 2.植物的吐水是以状态散失水分的过程,而蒸腾作用以状态散失水分的过程。 3.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有:减少、降低及使用等。 4.必需元素中可以与CaM结合,形成有活性的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5.植物吸收(NH4)2SO4后会使根际pH值,而吸收NaNO3后却使根际pH值。 6.叶绿体基质是进行的场所,它含有还原CO2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其中酶占基质总蛋白的一半以上。 7.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和反应,其速度非常快,且与度无关。 8.线粒体是进行的细胞器,在其上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内则进行三羧酸循环。 9.植物体内的胞间信号可分为两类,即化学信号和物理信号。常见的化学信号:、、等,常见的物理信号有:、、等。 10.促进侧芽生长、削弱顶端优势的植物激素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是;促进矮生玉米节间伸长的是;降低蒸腾作用的是;促进马铃署块茎发芽的是。 11.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干扰茎的分生组织的正常活动,后者则是干扰茎的分生组织的活动。 12.关于光敏色素作用于光形态建成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假说:作用假说与调节假说。 13.光周期还影响植物的育性,如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在短日下花粉育,在长日下育。 14.大气污染物进入细胞后积累到一定阈值即产生伤害,危害方式可分为伤害、伤害和伤害三种。 15.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的无机离子是。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 1.微体有两种,即。 A.叶绿体和质体B.过氧化物体和乙醛酸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D.圆球体和溶酶体 2.设根毛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6MPa,土壤Ψs为-0.2MPa,这时是。

04期末卷医学遗传学

新乡医学院04级临床等专业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医学遗传学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30分) 1.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个X染色质且Y染色质阳性,其性染色体组成是: A.XXXB.XXYYC.XXYD.XXXYE.XXXXY 2.关于先天愚型患者的体征,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特殊痴呆面容B.生长发育迟缓C.特异性皮肤纹理异常、小指弯曲D.皮肤略厚,似黏液水肿E.智力发育障碍 3.下列哪个核型不是先天愚型患者的核型? A.45,XX,—14,—21,+t(14q21q)B.47,XY,+21 —14,+t(14q21q)E.46,XY,—G,+t(GqGq) 4.下列哪个核型不是Turner综合症的核型?

A.46,X,del(Xp)B.46,X,del(Xp)C.45,XC.46,XY/47,XY,+21D.46, D.45,X/46,XX/47,XXX E.45,XX,—21 5.白化病是由于细胞中缺乏下列哪一种酶? A.色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羟化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D.脯氨酸羟化酶E.酪氨酸转位酶6.一个并指(AD)的人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生出了一个手指正常的白化病(AR)患儿,他A.1/2B.1/4C.3/4D.1/8E.3/8 7.先天性聋哑为一种AR病,当父母全为先天性聋哑时,其孩子并不聋哑,其可能的原因是: A.遗传异质性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表现度不一致 E.基因的多效性 8.高度近视是一种AR病,某人视力正常,但其父为高度近视,其爱人视力正常,其岳母为高度A.1/4B.1/2C.1/8D.1/16E.1/32 9.某人的同父异母弟弟患先天性聋哑(AR),她与其姨表兄(弟)结婚,所生子女为先天性聋哑A.1/16B.1/24C.1/36D.1/48E.1/64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1、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来自 A、眼神经 B、下颌神经 C、上颌神经 D、面神经 E、舌咽神经 2、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 A、剑突下25cm B、右腋前线与肋弓相交处 C、右肋弓与右腹直肌外侧缘(半月线)相交处 D、胸骨旁线与右肋弓相交处 E、右肋弓中、外1/3交点处 3、胸导管汇入 A、左锁骨下静脉 B、右颈静脉角 C、左颈静脉角 D、左颈内静脉 E、右锁骨下静脉 4、下列结构中,哪一项不是关节的基本结构 A、关节面 B、关节囊纤维层 C、关节囊滑膜层 D、关节腔 E、关节盘 5、成人颅盖骨最薄弱处为 A、前囟点 B、人字点 C、翼点 D、乳突部 E、额部 6、维持子宫前倾位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子宫圆韧带 D、骶子宫韧带 E、以上均不是 7、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 A、肾筋膜、纤维囊、脂肪囊 B、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C、脂肪囊、纤维囊、肾筋膜 D、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 E、脂肪囊、肾筋膜、纤维囊 8、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9、腮腺导管的开口为 A、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B、上颌第二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C、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D、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E、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10、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B、额窦开口于上鼻道 C、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D、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E、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11、第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 A、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B、距状沟两侧 C、颞上回 D、边缘叶 E、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12、主动脉裂孔除了有降主动脉通过外还有下列何结构通过 A、迷走神经 B、胸导管 C、膈神经 D、奇静脉 E、半奇静脉 13、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右锁中线平对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第10肋 14、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 A、胆总管、腹腔干、门静脉 B、胆总管、肝总A、门静脉 C、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 D、胆总管、肝固有A、肝中静脉 E、胆囊管、肝总A、门静脉 15、女性绝育手术的结扎部位

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人体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主动转运闰盘尼氏体兴奋EPSP IPSP条件反射牵张反射心动周期神经核 单收缩静息电位反射受体视力ABO血型动脉血压呼吸运动微循环 肺通气呼吸膜基础代谢率肾糖阈绝对不应期神经纤维关节面动作电位 突触肌紧张脑干网状结构血液凝固肾单位分节运动 图1—18; 2—9; 3—9 A; 3—24; 3—38; 3—44; 3—61; 4—1; 6—3; 6—5; 6—15; 6—16;7—9; 8—4; 8—5; 8—7; 8—9 A; 8—11; 10—2; 10—3; 11—5 B; 11—13; 12—3; 12—6; 12—8; 13—3 C; 13--8 简答题: 1. 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2.以疏松组织为例,简述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3.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包括超微结构),心肌细胞的特点。 4. 简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单层上皮的类型。 5. 以左心室为例,简述心脏的泵血过程。 6. 简述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点。 7. 简述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8.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各部主要肌。 9.眼视近物时的折光调节。 10.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1.简述鼓膜、听骨链的减振增压作用。 12.白细胞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 13.何谓ABO血型?输血原则有哪些? 14.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它为什么会自动跳动? 15.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6.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17.胃和肝的位置、形态结构。

18.小肠壁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9.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0.正常情况下,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体温的生理性变动。21.肾的血循环特点及其意义。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排尿反射。22.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下丘脑的联系。 2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4.睾丸的结构与功能。 25.卵巢的内分泌周期及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26.女性生殖周期月经现象的解释及卫生。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1、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 2、标准姿势也称解剖学姿势为: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躯干两侧,两足并拢,掌心和足尖向前。 3、轴: ①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②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垂直轴垂直,平行于地面的轴。 ③冠状轴:又称额状面,为左右方向,与上述两轴相垂直的轴。 面:①矢状面(纵切面):按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其断面即为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矢状面,叫正中矢状面。 ②冠状面(额状面):为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③水平面(横断面):与人体的垂直轴垂直面的平面,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第一章:骨学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颅骨、躯干骨统称中轴骨。按形态特征分为:长骨(如肱骨和股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颅、胸、盆部)、不规则骨(如椎骨)。 3、骺线:随着骨软骨的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4、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等。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5、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 6、中轴骨包括躯干骨和颅。 7、躯干骨包括:椎骨24、骶骨1、尾骨1、胸骨1、肋12对,共51块。其中椎骨包括: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5)、尾椎1(3-4)。 8、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 9、第一颈椎又叫寰椎,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二颈椎又叫枢椎。第七颈椎又叫隆椎。 10、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 11、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12、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13、颅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其中脑颅骨8块分为: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 、枕骨1、蝶骨1。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6级第四学期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6级第四学期 《临床科研方法》高起本试卷(B)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本试卷共两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2、每位考生的学号省去最前面两位数字“20”即为本人本次考试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为研究某新法接生对新生儿窒息是否有作用,选择市级医院作为实验组,适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用普通法接生,该方案()。 A 可行 B 不可行,未使用盲法观察 C 不可行,样本含量太小 D 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 E 不可行,未设立对照 2.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B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C 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D 齐同对比、均衡、随机性 E 均衡性、可比性、随机性 3.某单位研究饮食中缺乏维生素E与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的关系,将同种属的大白鼠按性别相同、年龄、体重相近配成对子,共8对。将每对中的两头动物随机分配到正常饲料组和维生素E 缺乏组,一段时间后将大白鼠杀死,测其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并检验不同饲料组有无差别。该实验设计属于()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配对设计 C 配伍组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E 析因设计 4.上题所述的实验设计,应该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 配对资料t检验 B 回归分析 C 成组资料t检验 D 相关分析 E χ2检验 5.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时,会干扰处理因素真实效果的因素中不包括(): A沾染B霍桑效应C均衡性D依从性E均数回归现象 6. 临床试验设计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对病例诊断要求不一样B实验组给予处理因素,而对照组没有C对照组给予处理因素,而实验组没有 D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结果的方法不一样E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标准不一样 7. 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A有了试验数据后B从实验设计开始C有了实验设计后D从计算机出结果开始E论文发表前 8. 估计样本含量时,所要精度越高,则所需的样本(): A将不会影响样本含量B含量越小C所需的样本含量越准确D含量越大E所需的样本含量越不准确 9. 对于两小样本的计量资料,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应首先考虑(): A用t检验B用秩和检验C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均可 D看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E以上均不对 10. 在对样本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没有校准而使结果偏高,这是() A系统误差B样本误差C抽样误差D随机误差E以上均不正确 11. 在进行钩虫病普查时,对粪检阳性和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5例,测量Hb有无差别,这是() A配对设计B成组设计C交叉设计D配伍组设计E析因设计 12. 我们工作中最常采用的几种抽样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为() A 整群抽样 B 单纯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 E 雪球抽样 13. 原计划调查1000名对象,由于种种非主观和非选择的原因,只调查到600名,这样的调查结果() A 可能会有偏性,因为失访者太多 B 不会有偏性,因为这400名失访者不一定是某一种特征的人 C 不会有偏性,因为这种失访是自然的 D 可能会有偏性,因为这600名对象不算多 E 不会有偏性。因为这600名对象已占了一半多,能够代表这些人群 14. 某医生用海桂愈疡胶囊随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例,共观察到7例有效,有效率为70%,认为该药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该分析()。 A正确B不正确,未贯彻随机化原则C不正确,未设立对照 D不正确,未采用盲法E不正确,未设立对照,同时样本例数少 15. 样本含量的估计是() A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B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C 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选多少 D 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 E 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前提下确定最少例数 16. 随机抽样是指(): A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B 抽样中要按主观意愿挑选 C 哪一个个体被抽样抽中完全是由于碰巧 D随便抽样 E 每个个体必须有同样的概率被抽样抽中 17.抽样调查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应调查足够的人数,是因为() A学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变异程度大B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 C现在学生人数增多D对学生不宜采用配对调查E学生难于配合检查 18.估计样本含量的容许误差是指() A样本统计量值之差B系统误差C总体参数值之差D测量误差E样本统计量值和所估计的总体参数值之差19.在实验设计中要确定样本含量,必须先定出() A第一类误差B第二类误差C把握度D第一类误差和把握度E第二类误差和把握度 20.分层抽样要求把总体分层,为了减少抽样误差,要求() A层内个体差异小,层间差异大B层内个体差异大,层间差异小 C层内个体差异小,层间差异小D层内个体差异大,层间差异大E分层完全随机 21.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如果研究对象出现可疑的严重不良反应或病情发生明显的进展,在使用治疗措施之外,还要() A单盲B双盲C双盲双模拟D揭盲E破盲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 A 系统误差 B 处理因素 C 年龄人口构成 D 个体因素 E 抽样误差 23.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A验证方法B保证科研成果质量C排除干扰D找出差异E减少误差 24. 作某疫苗的效果观察欲用“双盲”试验,所谓“双盲”即() A试验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试验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C观察者和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谁接受疫苗谁接受安慰剂D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E两组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25.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相比,主要优点是() A节省时间B节省人力C节省经费D干扰因素少E统计分析指标少 26.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 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两者无区别 27. 试验效应的评价指标应选用()的指标 A主观性强,特异性强B客观性强,特异性强C主观性差,特异性差D尽可能多E一般 28. 观察某种新疫苗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效果时,对照组宜选用(): A标准对照B相互对照C安慰剂对照D空白对照E特殊对照 29. 下列哪一种偏倚可以在资料分析阶段使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校正() A选择性偏倚B测量偏倚C样本偏倚D混杂偏倚E观察性偏倚 30. 增加样本量时,会发生的是() A减少抽样误差B样本均数变小C样本标准差变小 D 变异系数变小E四分间距变小 31.已知某省山区、丘陵、平原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定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调查设计最好采取()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机械抽样D整群抽样E以上都不是 32.实验设计中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因素有() A总体标准差BαCβD容许误差E以上都是 33.在统计分析时,如果遇到极端值该如何处理() A直接进行统计分析B直接舍去不用C选取一部分进行分析 D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极端值舍去,再用统计方法判断取舍 E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极端值舍去,没有失误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4.对于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只要是计量资料就可以使用算术均数B开口资料可以使用算术均数 C封口资料可以使用几何均数D偏态分布资料可以使用中位数 E 以上都不对 35.随机化过程包括() A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B抽样随机、观察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C观察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D抽样随机、分组随机、统计处理随机E以上都不对 36.下列不属于选题原则的是() A创新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E 效益性原则 3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减少样本偏性D消除测量误差和系统误差E消除抽样误差 38.下列哪一种不是科研设计中的对照形式() A空白对照B试验对照C特殊对照D标准对照E自身对照 38.下列哪个不是试验效应指标的特点(): A客观性B精确性C灵敏性D特异性E重复性 40.在实验性研究中,如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才能保证较好的可比性?() A多分几组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同一组C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 D将体质强的分入对照组,弱的分入实验组 E B+D 41.目前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总数为多种。 A 600 B 700 C 800 D 1000 42.是一篇论文的灵魂。 A 科学性 B 创造性 C 真实性 D 实用性 43.医学论文投稿必须附单位证明,这一规定是由医学论文哪一特点决定的。 A 图表多 B 数字多 C 篇幅短 D 真实性不易确定 44.医学论文除了应具备科学性、创造性、真实性、实用性外,还应具备 A 思想性 B 逻辑性 C 可读性 D 文学性 45.常见医学论文体裁中,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类。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和标答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临床牙冠: 2. 牙合平面: 3 spee曲线: 4 危险三角: 5 咀嚼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下颌运动的三种形式是开闭口运动,(),()。 2. 咀嚼运动可分为(),()两类。 3. 从外观上看,牙由(),(),牙颈组成。 4. ( )是指在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 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为(),()。 % 6.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与颞骨关节面,居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 )和关节韧带所组成。 7. 咬肌间隙位于( )和( )之间. 8. 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将口腔分为(),()。 9 .舌乳头按形态分为(),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10. 舌的一般感觉有(),().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切牙、尖牙、磨牙 B.同形牙、异形牙 C.前牙、后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舌隆突的位于() \ A.切牙的舌面 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3.上颌尖牙牙冠() A.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长 B.远中牙尖嵴较近中牙尖嵴短 C.牙尖偏远中 D.邻面较切牙平坦 E.近中接触区靠近近中牙尖嵴,远中接触区距离远中牙尖嵴稍远 4.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最显著的解剖标志是() A.体积最小 B.舌面短小 C.横嵴 D.舌尖特小 E. 面呈卵圆形 5.上颌第一磨牙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B.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C.颊沟、舌沟、近中沟 D.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E.颊沟、舌沟、远中沟 》 6. 面沟嵴多而不清,副沟最多的牙是() 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磨牙 E.前磨牙 7.有关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下颌磨牙牙冠呈斜方形 B.下颌磨牙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下颌磨牙舌尖锐而颊尖钝 D.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E.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8.下颌第一乳磨牙面边缘最短的是()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颊侧边缘嵴 D.舌侧边缘嵴 E.各边缘嵴一样长 9.两牙接触区周围的间隙称() A.唇或颊楔状隙 B.楔状隙 C. 楔状隙 D.切楔状隙 E.邻间隙 ~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绪论: 1、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2、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躯干两侧;两足并拢; 掌心和足尖向前。 3、轴:①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②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垂直轴垂直;平行于地面的轴。 ③冠状轴:又称额状面;为左右方向;与上述两轴相垂直的轴。 面:①矢状面(纵切面):按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其断面即为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矢状面;叫正中矢状面。 ②冠状面(额状面):为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③水平面(横断面):与人体的垂直轴垂直面的平面;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 Afr JEEL 第一早:骨学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颅骨、躯干骨统称中轴骨。按形态特征分为:长骨(如肱骨和股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颅、胸、盆部)、不规则骨(如椎骨)。 3、骺线:随着骨软骨的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4、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等。骨质分为骨松质 和骨密质。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颅骨严质怫 骨松质■板障 5、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无机质: 碱性磷酸钙等。 &中轴骨包括躯干骨和颅。 7、躯干骨包括:椎骨24、骶骨1、尾骨1、胸骨1、肋12对;共51块。其中椎骨包括: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 (5)、尾椎1 (3-4)。 8、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 9、第一颈椎又叫寰椎;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二颈椎又叫枢椎。第七颈椎又叫隆椎。 10、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 11、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12、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 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13、颅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其中脑颅骨8块分为: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枕骨1、蝶骨1。 14、附肢骨的配布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C02补偿点 2. 植物细胞全能性3、氧化磷酸化 4、源-库单位 5. 乙烯的三重反应6、P680; 7、PEP;8、RQ 9、逆境蛋白 10、冻害与冷害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RUBP羧化酶具有______ 和______ 的特性。 2.赤霉素和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它在长日照下形成______ ,而在短日照下形成______ 。 3.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______ 中合成。 4.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呼吸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______ 。 6.促进器官衰老、脱落的植物激素是_____ 和______ 。 7.光合作用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___ ,电子最终受体是______ 。 8.根系两种吸水动力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 9.光敏素最基本的光反应特性是照射______ 光有效,______ 光即可消除这种效果。 10、组成呼吸链的传递体可分为______ 传递体和______ 传递体。 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______ 植物多在春夏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______ 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半乳糖醛酸; 2、C4途径中CO2受体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3、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一般认为是( )。 A. 丙酮酸 B. 葡萄糖 C. 乙醇酸 D.甘氨酸 4、下列波长范围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的光是()。 A、100~300nm; B、500~1000nm; C、300~500nm; D、1000~2000nm; 5、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含量 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 B、天冬氨酸; C、精氨酸; D、丙氨酸 6、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 A、IAA; B、GA; C、CTK; D、ABA; 7、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下列哪 两种激素的比例()。 A、CTK/ABA B、IAA/GA C、CTK/IAA D、IAA/ABA 8、叶绿体色素中,属于作用中心色素的是( )。

最新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最新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绪论: 1、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 2、标准姿势也称解剖学姿势为: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躯干两侧,两足并拢,掌心和足尖向前. 3、轴: ①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②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垂直轴垂直,平行于地面的轴. ③冠状轴:又称额状面,为左右方向,与上述两轴相垂直的轴. 面:①矢状面(纵切面):按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其断面即为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矢状面,叫正中矢状面. ②冠状面(额状面):为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③水平面(横断面):与人体的垂直轴垂直面的平面,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 第一章:骨学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颅骨、躯干骨统称中轴骨.按形态特征分为:长骨(如肱骨和股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颅、胸、盆部)、不规则骨(如椎骨). 3、骺线:随着骨软骨的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4、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等.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5、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 6、中轴骨包括躯干骨和颅. 7、躯干骨包括:椎骨24、骶骨1、尾骨1、胸骨1、肋12对,共51块.其中椎骨包括: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5)、尾椎1(3-4). 8、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 9、第一颈椎又叫寰椎,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二颈椎又叫枢椎.第七颈椎又叫隆椎. 10、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 11、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12、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13、颅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其中脑颅骨8块分为: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 、枕骨1、蝶骨1.

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学(技)校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A卷) 学科:解剖生理学基础应试班级:生化班出卷: 考核方式:考试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序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调节的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 3、翼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骨的连结部位,骨质较薄,受暴力作用易发生骨折。 4、人类体细胞有_____对,其中_____对性染色体,其余为常染色体。 5、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上把_______到____________称为上消化道,以下部分为下消化道。 6、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称_______,其正常范围为_______mmHg,心室舒张时达到的最低值称_______,其正常范围为_______mmHg。 7、机体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按解剖学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面,即() A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B矢状面、冠状面、垂直面 C垂直面、冠状面、水平面D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分布于呼吸道粘膜的是() A单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变移上皮 3、属于细胞的“能量工厂”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溶酶体4、下述与主动转运不符的叙述是() A需泵蛋白参与B逆浓度差或电位差C消耗ATP D转运脂溶性物质 5、脊柱由26块骨组成,包括颈椎___块,胸椎___块,腰椎___块,骶骨___块和尾骨___块。() A 6,12,6,1,1 B 7,12,4,1,2 C 6,13,4,2,1 D 7,12,5,1,1 6、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膜电位 C、阈值 D、动作电位 7、心传导系统中,正常起搏点()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浦肯野纤维网 8、心室收缩时,防止血液逆向流动的装置有()A二尖瓣、三尖瓣B主动脉瓣、二尖瓣C主动脉瓣、三尖瓣D主动脉瓣、肺动脉瓣9、关于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B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 C左肺有三叶,右肺有二叶D肺门内有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进出 10、关于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左肾高,右肾低B肾门内有肾的血管、神经、淋巴和肾盂出入 C肾实质的表面是皮质,深方是髓质D肾柱属髓质 11、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高铁血红蛋白 12、肾的结构的功能单位是()A肾小体B肾单位C肾小管D肾小囊 13、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内环境D器官 14、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内液D细胞外液 15、某男性,18岁,身高1.2米,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其原因是幼年时缺乏()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神经垂体激素D胰岛素

人体解剖学选择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块骨属于脑颅骨A A 颞骨 B 颧骨 C 腭骨 D 舌骨 E 犁骨 2.蝶窦开口于E A 上鼻道 B 中鼻道前部 C 中鼻道后部 D下鼻道 E 蝶筛隐窝 3. 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D A喉前庭B喉中间腔 C喉室D声门裂E前庭裂 4.鼻咽癌好发于C A梨状隐窝B咽鼓管圆枕 C咽隐窝D口咽部E喉咽部 5.临床上不具有触诊意义的结构是E A 肋角 B 胸骨角 C 肩胛下角 D 骶角 E 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含气骨的是E A 额骨 B 蝶骨 C 筛骨 D 上颌骨 E 枕骨 7.椎骨 A 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 B 颈椎棘突皆分叉 C 第6颈椎棘突长、无分叉 D 第12胸椎无肋凹 E 颈椎均有椎体 8.肱骨骨折易发生于C A 肱骨中段 B 肱骨下段 C 外科颈 D 解剖颈 E 内上髁 9.成对的颅骨是(颞骨和顶骨) A 舌骨 B 枕骨 C 蝶骨 D 腭骨 E 筛骨 10、上消化道是指C A 胃以上的部分 B 食管以上的部分 C 十二指肠以上的部分 D 空肠以上的部分 E 回肠以上的部分 11、L6代表D A 左上颌第1前磨牙 B 右上颌第2前磨牙 C 右上颌第1磨牙 D 左上颌第1磨牙 E 左上颌第2前磨牙 12.吞咽时食物已停留在 A 梨状隐窝 B 咽鼓管圆枕 C 咽隐窝 D 口咽部 E 喉咽部 13.输精管结扎术常用部位是A A精索部B睾丸部C盆部 D腹股沟部E射精管起始部 14.女性生殖腺是A 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睾丸E精囊腺

15.成人脊髓下端平对B A第一腰椎体上缘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二腰椎体上缘D第二腰椎体下缘E第三腰椎体下缘 16.旧纹状体指的是A A 苍白球 B 壳 C 尾状核 D 豆状核 E 杏仁体 17.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左束支 E 右束支 18.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E A 额中回后部 B 额下回后部 C 颞上回后部 D 颞中回后部 E 角回 19.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B A 正中神经 B 桡神经 C 尺神经 D 肌皮神经 E 腋神经 20.直立位,鼻旁窦积液最不易引流的是B A 额窦 B 上颌窦 C 蝶窦 D 筛窦前中群 E 筛窦后群 21.输卵管妊娠易发生在C A 输卵管漏斗 B 输卵管子宫部 C 输卵管壶腹部 D 输卵管峡部 E 腹膜腔内 22.成对的喉软骨是C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杓状软骨 D 会厌软骨 E 舌骨 23.肾床是指B A 纤维囊 B 脂肪囊 C 肾筋膜 D 肾窦 E 肾盂 24.输卵管结扎通常位于B A 子宫部 B 峡部 C 壶腹部 D 伞部 E 漏斗部 25.何者不是固定子宫的韧带E A 子宫阔韧带 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圆韧带 D 子宫骶韧带 E 骨盆漏斗韧带 26.疑核是E A 一般内脏运动核 B 特殊内脏运动核 C 特殊内脏感觉核 D 一般内脏感觉核 E 一般躯体运动核 27.顶盖前区参与完成E A 痛觉反射 B 触觉反射 C 听觉反射 D 视觉反射 E 瞳孔对光反射 28. 椎弓和椎体围成B A 椎间孔 B 椎孔 C 横突孔 D 椎骨上、下切迹 E 椎管 29.肺循环起于B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肺泡壁毛细血管网 D 左心房 E 左心室 30.右心房血液的出口是C

植物生理学考试题

植物生理学考试题 (20分) 蒸腾单盐毒物植物激素代谢库分化顶优势春化集体效应后熟冻害2,填空(30分,(每空0.5分) 1。诱导大麦糊粉层α-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 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促进瓜类植物多雌花的植物激素是,促进瓜类植物多雄花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植物茎伸长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植物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水果成熟的植物激素有:打破土豆和洋葱休眠的植物激素有:促进橡胶分泌乳汁的植物激素有:促进菠萝开花的植物激素有 2.亚硝酸盐还原成氨的过程是由位于叶肉细胞中的酶催化的 3。种子在发芽之初呼吸,然后呼吸4.种子休眠是由……引起的。活性氧种类包括、、和6.干旱可分为_ _ _ _ _ _干旱、干旱和_ _ _ _ _ _干旱。7.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 包括、、、、 8。少施氮肥的旱地能促进花的分化;氮肥和土壤中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花的分化。 9。为了使果树种子完成生理后熟,种子可以在贮藏期间用该方法进行处理。 10。(NH4)2SO4是一种生理盐;硝酸钾是一种生理盐。NH4NO3是一种生理盐 11。中国北方果树小叶病是由元素缺乏引起的12.当细胞的初始质壁

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而压力势等于 13。常用的蒸腾指标有、和14.在光合作用中,淀粉在培养基中形成,蔗糖在培养基中形成 15。植物中水和矿质元素的运输主要是在:光合产物的运输主要是在CO2补偿点 16。C4植物高于C3植物;群体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个体植物CO2受体 17。C3途径是,C3途径中CO2固定的初始产物是 18。植物细胞吸收矿物元素的方式有、和19.呼吸效应包括两种主要类型 20。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有前者受以下因素驱动:后者受以下因素驱动21.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主要的第二信使 是,,,三、选择题(10分) 1。在强光下,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下列哪种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较快? (1)棉花(2)玉米(3)高粱(4)小麦 A(1)和(3)B(1)和(4)C(2)和(3)D(2)和(4) 2。光合水光解所必需的两种矿物元素是()A.Ca2+和C1-B2 . Mn2+和Ca2+C2 . Mn2+和C1-D2 . Mg2+和C1-5..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当水吸收达到平衡时 a .ψm =ψP b .ψs =ψp c .ψw =ψm d .ψs =-ψp 9。在啤酒生产中用来代替大麦芽以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a.iaab.ga c.ctkd.aba

新乡医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医学免疫学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乡医学院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医学免疫学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E.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英国科学家Jenner 发明了 A.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3.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胸腺、淋巴结、脾 C.胸腺、淋巴结、黏膜组织 D.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骨髓、胸腺 4.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A.自身抗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胸腺依赖性抗原 E.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5.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脂多糖 B.多糖类 C.蛋白质 D.DNA E.脂肪 6.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7.超抗原: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 细胞 B.须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 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有严格的MHC 限制性 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 细胞克隆 8.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分数 阅卷人 封 学号: 姓 名: 考 试 科目 :

A. CH区 B. VH区 C. CL区 D. VL区 E. VH和 VL区 9.胎儿在宫内感染,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哪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10.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密 11.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12.在支气管粘膜上起保护作用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 A.IgM B.IgA C.IgG D.IgE E.分泌型IgA 13.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 A.H链和L链均不同 B.V区不同 C.L链不同 D.CH 不同 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14.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特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15.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成分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b 16.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发挥免疫效应作用? A.清除免疫复合物 B.ADCC C.调理作用 D.溶解细胞作用 E.引起炎症反应 17.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炎症介质作用 B.调理作用 C.免疫黏附作用 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18.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 B.C4 C.C5 D.B因子 E.D因子 19.在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20.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是小分子量蛋白质 B.与CKR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生物学效应具有拮抗性 E.生物学效应具有重叠性 21.识别抗原肽,提呈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 A.T细胞受体 B. 细胞因子受体 C.协调刺激分子 D.MHC分子 E. B细胞受体 22.MHC分子中不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I类分子的α1 B. I类分子的α2 C. I类分子的α3 D. II类分子的α1 E. II类分子的β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