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坚持的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坚持的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坚持的原则

作者:广州凰赢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张自胜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者,很多人对他们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要想在一个企业过的舒服一些,职位提升、薪酬调整、福利改善、岗位变迁等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忙和协助;恨他们是因为他们是老板的“军统”,刺探小道消息,冤假错案时常发生,更有甚者HR们掌握着员工的生杀大权,一言不合就要让人离职,日常工作和处理事情,不遵法循理,全凭老板的指令以及个人心情和喜好,活脱脱成了老板的卫道士。企业里面,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员工,只要是谈起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真可谓爱情情仇、酸辣苦甜咸,五味杂陈。

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坚持基本的原则:

首先是有“法”必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靠的专项法律有1994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元旦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专项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依法开展,做到有法必依,既要做法律的遵守者,也要做法律的执行者。

而不是有法不依,想尽办法找出法律的漏洞,损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维护企业老板的个人私利。这样的想法和出发点看似没有错,但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企业的利润是广大劳动者创造的,一味维护企业老板的利益,势必会损害广大员工的利益,打击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导致企业产量、销量、质量下

降,企业盈利随着下降甚至亏损。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依法维护企业和员工的法定权力和义务,保护双方的权力,积极推动企业和员工都尽到自己的法定义务,共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提高广大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改善广大员工的福利待遇,有效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让企业老板们能够获利更多,从做企业到做事业,为国家安置更多的人就业、缴纳更多的税,实现多赢,利国利民利企业老板。

第二是无“法”依理。再全再细的法律,也无法规定的那么具体和详细,国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事情,而应依理,这个理是社会公理、社会道德、传统的道德规范。曾经经历了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普通岗位的员工,因祖母去世要请假回家奔丧,他的直接领导断然拒绝,还说了一些伤人心的话,两个人直接打了起来。笔者当时位低言轻,尽力了也没有办法改变公司依法制定的制度和规定。经过笔者的协调,公司给他批了三天的事假。在我们国家有隔代亲的习俗,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们对孙子、外孙特亲,尽管他们不是法律规定的直系亲属,但他们是我们情感上无法割舍的直系亲属。两个月后,在我修改的第一个企业管理制度:考勤及请假管理制度中,直接加进去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丧假三天,省内加半天路程假,省外加一天路程假,带薪”,并说服公司同意和执行。

我们大家经常说一句话是:凡事都要讲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超于法律,这个道理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的道理,是游离于法律以外的道德规范,没有文明规定,口口相传,却又深深植入人们的理念之中,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第三是法理之外依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办事依理,还远远不够。还有情,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情,人与人关系的融洽离不开情。习近平主席合影时,给后排的老人家让座,并让其坐在身边,合乎礼、合乎情,感人至深。企业的管理除了哪些冰冷无情的制度规定之外,还应融入几份情。离职的同事,容许他们在公司宿舍多住几天,等他们找到新的住所后再搬走。依法依理被辞退的员工,念起在公司工作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结算最后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多给几天的工资,让他回家给父母亲人买些礼品。打理好行李之后,公司派车送一程。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成为传播真情的使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多少人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舍弃了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务工,他们举目无亲,入职时第一个认识的人力资源部的人,也是他们在公司的唯一依靠。在他们累了乏了的时候给一句关心的问候,在他们病了伤了的时候及时送上关切和帮助。让真情化解他们在城市里的内心孤苦,不要因为几分钟的迟到就扣他们的工资,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失误就让他们失去这份工作。

绝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者,也都是进城务工者,换位思考,人心换人心,相信大家都能做好这份工作,为企业、为广大员工做好服务工作,让二者双赢,和谐共处、共谋未来和发展。

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