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二)复习思考提纲

1、采光系数和采光系数标准值的概念(课本207-208页)

(1)采光系数C

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某一点给定平面上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漫射光照度(Ew )的比值,即 %100?=Ew

En C (2)采光系数标注值

室内天然采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标准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 用El 表示,即开始需要采用人工照明是的室外照度值。

确定临界照度值,可将室内天然光换算成采光系数。

采光标准规定我国Ⅲ类(广州属于Ⅲ类)光气候区的临界照度值为5000lx

P208 表9-2中,表中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适用于Ⅲ类光气候区,其他地区的采光 系数标准值=相应的光气候系数K*表9-2中所列的值(光气候系数表9-3可查, 表中默认识记Ⅲ类)

2、各种采光口的采光特性(课本207-208页)

采光口分类:侧窗、天窗、侧窗天窗混合

(1)侧窗:窗口形状结合房间形状而选择:窄而深选用竖长方形;宽而浅选用横长方形 特点: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廉

采光特点:照度沿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

(2)天窗:① 矩形天窗:(纵向矩形天窗、横向矩形天窗、井式天窗)

采光特性与高侧窗相似:离窗口越远,照度越低,照度最高点也往下

移,照度变化趋于平缓。

② 锯齿形天窗:

采光均与性较好,具有方向性较强的特点,可保证7%的平均采光系

数,满足精密工作车间的采光要求。

③ 平天窗:

结构特点:降低建筑高度,简化结构,施工方便

采光特性:采光率高且布置灵活,易于达到均匀的照度。

3、天然采光设计的一般步骤(课本223-226页)

(1) 搜集资料:

①了解设计对象对采光的要求

a.房间工作特点及精密度

b.了解工作面位置

c.了解工作对象的表面状况

d.了解工作中是否容许直射阳光进入房间

e.了解各工作区域对采光的要求

②了解设计对象的其他要求

a.采暖

b.通风

c.泄爆

③房间及其周围环境概况

(2)选择采光口形式:天窗or侧窗

(3)确定采光口位置及可能开设窗口的面积

①侧窗:常设在南北侧墙上

②天窗:侧窗采光不足之处可设天窗

(4)估算采光口尺寸

(5)布置采光口

4、侧窗采光计算方法(课本237页)

?

?

?

c

min

'

'

ρ'

C

K

Kw

Kf

?

K

K

C?

d

5、人工光源和灯具的分类,配光曲线、遮光角及灯具效率的概念

人工光源分类:

1、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

2、气体放电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

灯、无电极荧光灯

灯具分类:直接,半直接,均匀扩散,半间接,间接

配光曲线:当光强体被通过Z轴线的平面截割时,在平面上获得的封闭交线以极坐标的形式绘制在平面图上,这就是灯具的配光曲线

遮光角:灯罩边沿和发光体边沿的连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

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发射光通量与灯具内的全部光源在灯具外按规定条件点燃时发射的总光通量之比。

6、建筑照明设计的一般步骤

1、选择照明方式;

2、照明标准;

3、光源和灯具的选择;

4、照明设计举例;

5、照明计算

7、利用系数法(课本282页例题)

8、声音的概念,声压级的意义及其叠加方法

声音的概念: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以波动方式疏密相间地在介质中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人耳便形成声音。声波是纵波,即介质振动方向与传

播方向一致,用声线表示。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声源、传声介质(根据

介质的不同,声音分为空气声和固体声)

声压级的意义:大大压缩了量程的数量级,提高来计算的简明程度;方便描述人耳的感觉变化与声压的对数值成正比的关系

n个相等声压级Lp1叠加(总声压级Lp≠nLp1)Lp=20lg( P/Po)+10lg n。2)连个不相等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叠加(Lp1>Lp2)则Lp= Lp1+N

9、声波平面反射和曲面反射的特点,用反射定律作图

1.平面反射时,真声源S与虚声源S’对称于反射面,反射声可视为从虚声源发出的直达

声。

2.凸面反射产生声扩散,凹面反射产生声聚焦。

3.当反射声与直达声的声程差大于17m(或时差超过50ms)时,就可能产生回声。10、响度、响度级、等响曲线和A声级的意义(课本316-318页)

响度:听觉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

响度级:某一声音的响度级,是根据听力正常的听音判断与该声音相同的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响度级的单位是方(phon)。

等响曲线:描述等响条件下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A声级:声级计具有A计权特性时测得的计权声压级,单位为分贝,记作dB。A声级计权网络模仿等响曲线中响度级为40方的等响曲线,其对信号的加权方式符

合人耳对低频声灵敏度比高频声弱的特性。

11、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的概念及其求法(课本322-325页)

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和透过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a=1-γ=1-Eγ/E0=(Ea+Er)/E0

γ: 反射系数

Ea :构件吸收的声能;

Er :反射声能;

E0:单位时间内入射到构件上的总声能;

吸声量:材料的吸声量等于按平方米计算的表面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12、各种吸声材料(结构)的吸声特性及其选择、布置的一般原则 (课本342-353页)

多孔吸声材料

吸声特性:本身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气层时还能吸收低频。

选择布置原则:(1)选择合理的厚度;(2)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3)合理设计背后空气层厚度;(4) 使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例如可使用金属网、塑料窗纱、透 气好的纺织品等,不用或少用粘着剂。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特性:一般吸收中频,与多孔材料结合使用吸收中高频,背后留大空腔还能吸收低频。 选择布置原则:当要求在较宽的频率范围有较高的吸声系数时,可以开微孔,或在穿孔板后铺多孔材料,当穿孔板需要喷油漆时,保持多孔材料的透气性很重要,宜待在板上喷涂油漆之后再安装多孔材料。

薄膜吸声结构

吸声特性:视空气层的厚薄而吸收低中频。

薄板吸声结构

吸声特性:吸收低频比较有效。

柔性材料:

吸声特性:内部气泡不连通,与多孔材料不同,主要靠共振有选择地吸收中频。

如何正确布置吸声材料:

(1)装置吸声材料时,应结合灯具及室内装修统一考虑。

(2)要使吸声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应将它布置在最容易接触声波和反射次数最多的表面上,如顶棚,顶棚与墙,墙与墙交接处1/4波长以内的空间等处。

(3)吸声材料分散布置,比集中式布置有利于声场扩散和改善音质条件。

13、求三种共振吸声结构(薄膜、薄板、穿孔板)的共振频率

(课本346,249,350页)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L M L M c f o o o 600221≈=ρπ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m

k mD f +?=721104.1πγ 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2δπ

+=t L p

f c o 14、混响时间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两个公式)(课本334,335页)

混响时间: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降低60dB 所经历的时间 称为混响时间

两个公式:

1)赛宾公式

A

V

T 161.060=

2)伊林公式 mV

S V T 4)1ln(161.060+--=α

15、驻波和房间共振的概念(课本338,339页) 驻波:驻波是一种特殊的波的干涉现象,它是由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沿着某一轴 向相向传播的波互相叠加而形成的

房间的共振:在一些内装修材料比较坚硬的房间内,当声源发声时,常会激发这个房间内的 某些固有频率(或称简正频率)的声音,即出现民房间共振现象。

16、透声系数、隔声量的概念,隔声质量定律

透声系数:透过维护结构的声能与入射的总声能之比值即为透声系数。 隔声量:γ

1lg 10=R R-隔声量,dB;

γ-围护结构的透声系数,γ=Er/E0

质量定律:墙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声效果越好,这一规律称为质量定律

=M

+

R

20-

f

48

lg

lg

20

f-入射声频率,Hz

M-墙体单位面积质量,kg/m2

17、各种墙体(重质墙、轻质墙、组合墙)的隔声特性

重质墙:包括单层匀质密石墙和双层匀质密石墙。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量大小主要与入射频率和墙的单位面积质量有关。刚度、材料、内部阻尼以及墙的边界条件对隔声量也有很大影响。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频率特性曲线显示,在很低的频率段,劲度起主要控制作用,隔声量随频率升高而降低;频率继续升高,质量效应增大,隔声量整体上随频率升高而增大,由于墙的共振,在共振频率处出现隔声低谷,其大小由材料内部阻尼决定;当频率继续增高到主要声频范围(125-4000Hz),则质量起主要控制作用。

轻质墙:轻质墙隔声性能差,一般轻墙的平均隔声量约为30dB,难以用作分户墙。

组合墙:组合墙是指实体墙和门窗的组合。由于普通门窗的隔声量通常比一般墙体低,因此,组合墙的隔声量就要比实体墙低。

18、提高楼板隔绝撞击声能力的措施

要降低撞击声的声级,除了对可振源进行的控制外,还应该在振动传播的通路上采取隔绝撞击声的措施。主要是通过面层、垫层、吊顶进行隔绝撞击声的处理:

面层法:弹性面层。采用铺设地钻、软木板、塑料地面、再生橡胶等弹性柔软材料减轻撞击楼板的能量,从而减弱楼板结构层的振动。这种措施对降低高频撞击声的效果较显著。

垫层法:弹性垫层。弹性垫层是以软木,矿棉等弹性材料作为楼板结构层与面层之间的“浮筑层”,用以减轻结构层的振动,从而改善楼板隔绝撞击声的性能。要注意的是在面层和墙的交界处也要采用弹性隔离措施,以免将振动传递给墙体。

吊顶法:楼板下做吊顶。吊顶的目的是隔绝上面楼板的撞击声向下面房间的空气传声。因此,应按上一节空气隔绝声的原理设计隔声吊顶。此外,吊顶最好采用弹性吊顶,即吊筋与吊顶的连接采用弹性挂钩,从而切断吊筋的“声桥“作用,使吊顶的隔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隔声要求很高的房间中,还可将上面三种措施同时应用。

19、噪声评价数、等效声级和统计百分数声级的概念及其求法

噪声评价数(NR值):等于1000Hz时倍频带声压级的分贝数,说明噪音干扰和危害程度。NR≦15(超低噪声区);1545(有害噪声区)等效声级:把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声波级在一段时间内取能量的平均值。

等效声级:Leq: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 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 声级

统计百分数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Ln是表示在整个测量时间中有百分之n的时间噪声级是超过Ln的

20、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原则:

1、噪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控制噪声源的声功率,即采用低噪声设备。

2、在噪声传播路径上采用隔声、消声措施。

3、远离噪声源及提高房间维护结构隔声量以隔绝对外部环境噪声。

4、通过设备管道的隔振及提高楼板撞击声歌声性能来隔绝固体声噪声。

5、室内采用低噪声设备,或通过隔声屏(罩)隔声:空调、通风系统通过管道消声系

统隔声。

方法:

1、合理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平、剖面设计。

2、吸声减噪处理。

3、建筑构件的隔声处理。

4、通风设备的消声处理。

21、厅堂音质的评价标准

一.主观评价

1.语言声音质主观评价:

a语言清晰度(对无字义联系的语声信号,通过厅堂,扬声器系统的传输,能被听众正确辨认的百分数。)

b响度

c音色

2.音乐声音质主观评价:

a.丰满度(在厅堂内听音时,由于各界面的反射声而对直达声所起的增强和烘托的作

用)

b音质的清晰度

c音乐的平衡感

d音质的亲切感

二.音质的客观评价

1.混响时间T60和早期衰变时间

混响时间T60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音质评价物理指标,与音质的丰满度和清晰度有关。

2.声压级,乐队齐奏强音标志乐段的平均声压级与强度指数

3.明晰度与快速语言传输指数

4.早期侧向能量因子

22、厅堂容积确定、体型设计和混响设计的一般方法

厅堂容积确定:

1)保证足够的响度;

2)保证合适的混响时间(每座容积率V/n)

厅堂的体型设计:

1)充分利用直达声。缩短直达声传播距离,限制纵向长度,听众席多时用挑台;适应声源指向性,听众席不超出声源正前方104°角范围;避免直达声能被室内部件遮挡或被听众吸收,提高声源位置或使地面有一定得坡度

2)争取和控制前次反射声(直达声后50s内到达的的反射声,加强声源)。调节反射面的几何倾角;减少顶棚高度和两侧墙面间的距离,缩短反射声的延迟时间。在顶棚或墙面上交错布置吸声材料和反射面;组合建筑艺术处理;扩散体的尺寸要合适a≥217 3)采用适当的扩散处理,使声场更均匀f,b/a≥0.15(f入射声频率,a扩散体宽度m,b扩散体凸出高度m)

4)消除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消除房间共振,合理选择房间尺寸、比例和形状,做吸声处理,防止因共振频率分部不均匀而出现“简并”现象;消除回声,在可能产生回声的部位布置吸声材料,也可改变反射方向或作扩散处理;消除声聚焦,令凹面的曲率半径接近厅堂高度的一半或两倍,使反射焦点落在听众席以外,也可进行吸声、扩散处理;消除声影区,控制挑台的开口比,D/H≤1(音乐),D/H≤2(语言)D-挑台深度,H-挑台下开口高度。

厅堂混响设计:

1)确定适合厅堂使用要求和容积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

2)混响时间的有关计算(V、S、A)

3)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与布置

4)调整与修改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要点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要点 1.(实验名称: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1)测量G-M 计数管的坪曲线目的是什么? (2)某学生用G-M 计数管探测到某一放射源放射的粒子,每次测量的时间为30秒,共测量100次,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用χ2检验方法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服从泊松分布(2 19.49αχ-=)。已知泊松分布的 概率函数式为: ()P n =! n m m e n - 。 【答题要点】 (1) 检验G-M 管是否正常和确定工作电压。 (2) m=2.51,选用皮尔逊统计量作X 2检验,考虑到计算X 2值时每个区间的频数不能太少,于是把5i k >以上的数据合为一个区间,其余数据均可单独作为一个区间。因,100i i E NP N ==则 2.511 2.51(0)1008.1!0! m k m E k N e e k --===?= 1 2.512 2.51(1)10020.41! E k e -==?= 同理可得3(2)25.5E k ==;4(3)21.3E k ==;5(4)13.4E k ==;6(5)11.3E k >=可求得: 2 6 21() 2.12i i i i N E E χ=-==∑ 选定显著水平 a=0.05,查X 2分布表得2 19.49αχ-=。由于22 1αχχ-<,故可判断观测结果与泊松分 布无显著差异。 2.(实验名称: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1)真空的基本特点:1) 2) 3) 。 (2)衡量真空泵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和 。 (3)某一真空系统当用机械泵抽到1.2×10-1Pa 后打开扩散泵,几分钟后真空度开始下降,直到几十Pa , 后又开始上升直到小于1×10-2Pa 。请解释这一现象。 【答题要点】 (1)真空空间气体分子密度极小,仅为大气压下分子密度的万亿分之一;气体分子或带电粒子的平均自由程极长;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碰撞的频率极低。 (2)极限压强; 抽气速率 (3)首先是油受热体积膨胀致使压强增大,真空度下降;当油蒸气遇到冷却水冷凝后,压强变小,真空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知识汇总

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二、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一)侧窗:侧窗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光线的方向性好,有利于形成阴影,适于观看立体感强的物体,并可通过窗看到室外景观,扩大视野,在大量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侧窗的主要缺点是照度分布不均匀,近窗处照度高,往里走,水平照度下降速度很快,到内墙处,照度很低,离内墙lm处照度最低。侧窗采光房间进深不要超过窗口上沿高度的2倍,否则需要人工照明补充。 侧窗分单侧窗、双侧窗和高侧窗三种,高侧窗主要用于仓库和博览建筑。 (二)天窗:随着建筑物室内面积的增大,只用侧窗不能达到采光要求,需要设计天窗。天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矩形天窗:这种天窗的突出特点是采光比侧窗均匀,即工作面照度比较均匀,天窗位置较高,不易形成眩光,在大量的工业建筑,如需要通风的热加工车间和机加工车间应用普遍。为了避免直射阳光射入室内,天窗的玻璃最好朝向南北,这样阳光射人的时间少,也易于遮挡。天窗宽度一般为跨度的一半左右,天窗下沿至工作面的高度为跨度的0.35-0.7倍。 2.横向天窗(横向矩形天窗):这种天窗比避风天窗采光系数高,均匀性好,省去天窗架,造价低,能降低建筑高度。设计时,车间长轴应为南北向,即天窗玻璃朝向南北。 3.锯齿形天窗:这种天窗有倾斜的顶棚作反射面,增加了反射光分量,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窗口一般朝北,以防止直射阳光进入室内,而不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光线均匀,方向性强,在纺织厂大量使用这种天窗,轻工业厂房、超级市场、体育馆也常采用这种天窗。 4.平天窗:这种天窗的特点是采光效率高,是矩形天窗的2-3倍。从照度和亮度之间的关系式召E=L.Ω.cosa看出,对计算点处于相同位置的矩形天窗和平天窗,如果面积相等,平天窗对计算点形成的立体角大,所以其照度值就高。另外乎天窗采光均匀性好,布置灵活,不需要天窗架,能降低建筑高度,在大面积车间和中庭常使用平天窗。设计时应注意采取防止污染、防直射阳光影响和防止结露措施。 5.井式天窗:采光系数较小,这种窗主要用于通风兼采光,适用于热处理车间。 设计时,可用以上某一种采光窗,也可同时使用几种窗,即混合采光方式。 天然采光基本知识 二、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一)侧窗:侧窗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光线的方向性好,有利于形成阴影,适于观看立体感强的物体,并可通过窗看到室外景观,扩大视野,在大量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侧窗的主要缺点是照度分布不均匀,近窗处照度高,往里走,水平照度下降速度很快,到内墙处,照度很低,离内墙lm处照度最低。侧窗采光房间进深不要超过窗

建筑力学期末考试习题-练习A

CHENG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建筑力学》期末试题A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___________。 2、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 、 、 。 3、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_____________。 4、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 效应的度量。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 、 、 和 四种。 6、轴力是指沿着 的内力。 7、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 ,规定 为正, 为负。 8、ΣX =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__________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___为零。 9、强度条件有三方面的力学计算分别是: 、 、 。 10、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个约束反力。 (A )一 (B )二 (C )三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 )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3、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 )任意移动 (B )任意转动 (C )任意移动和转动 4、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 (A )F QC (左)=F QC (右),M C (左)=M C (右) (B )F QC (左)=F QC (右)-F ,M C (左)=M C (右) (C )F QC (左)=F QC (右)+F ,M C (左)=M C (右) 5、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 σσ= 。其值为极限应力0σ 除 以安全系数n ,其中n 为( )。 (A )1≥ (B )<1 (C )>1 6、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 )。 (A )不相等 (B )相等 (C )不能确定 7、判断下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中哪一个合力值最大?( ) (A ) (B ) (C ) 8、如下图所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30°角,则斜面倾角应为( )。 (A )30° (B )45° (C )60°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系别物信系年级2009专业电信班级09电信1班姓名张三学号09104010***组别1实验日期2009-10-20 实验项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 型,分度值0.1g ,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 (游标的n 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x n n 1 -(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 ),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n x x n n x =-- 1,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 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 ?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 齐的刻线数k 和卡尺的分度值x/n 读取:n x k x n n k kx l =--=?1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n x k l l l l +=?+=00,对于50分度卡尺:02.00?+=k l l ;对20分度:05.00?+=k l l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mm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0=。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n S m =?,它表示 天平两盘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21m m m ?= 。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 米尺测XX 面积:分别测量长和宽各一次。 2. 游标卡尺测圆环体积:(1)记下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和零点误差。(2)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

建筑物理热工学复习整理(考试学习)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 影响因素(重点掌握人体热舒适及其影响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壁面温度、新陈代谢率、衣服热阻。 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单因素评价: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室内舒适性标准:夏季26—28度,冬季18—20度;可居住性标准:夏季不高于30度,冬季不低于12度 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发挥各种热环境改善措施的作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经济成本。有效温度(ET*) 热应力指数(HSI) 预计热感觉指数(PMV-PPD) 生物气候图 采暖期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度)与当地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乘以采暖期天数得出的数值,单位度*天。 “制冷期度日数”(空调期度日数):当地空调期室外平均温度与室内基准温度(26度)的差值乘以空调期天数得出的数值,单位度*天。 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主要因素(重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 太阳辐射:地球基本热量来源,决定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建筑的得热状况…… 辐射量表征:太阳辐射照度(强度)和日照时数 直接辐射照度、间接辐射照度、总辐射照度 太阳辐射照度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空气质量、云量云状,地理纬度海拔高度、朝向…… 太阳辐射特点:直接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云量少的地方日总量和年总量都较大 海拔越高,直接辐射越强 低纬度地区照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城市区域比郊区弱 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高层云的散射辐射照度高于低层云 有云天的散射辐射照度大于无云天 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实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可照时数*100% 我国日照特点: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减少 四川盆地日照时数最低 一般在太阳能资源区划中有丰富区、欠丰富区、贫乏区 空气温度:气温是常用的气候评价指标,单位摄氏度、华氏度(F=32+1.8C) 气象学中所指的空气温度是距离地面1.5m高,背阴处空气的温度。测量空气温度必须避免太阳辐射的影响。 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迟滞效应)

建筑力学考试试卷答案汇总

试卷代号:234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力学 试题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 )。 B .固定端支座 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 )。 D .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在一对( B )位于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B .屈服 5.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P F 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Pcr F 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C )。 C .随遇平衡 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A ) A .一单位集中力 7.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AB S 是( B )。(l EI i ) B .6i 8.矩形截面,高为h ,宽为b ,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 A .6 2 bh 9.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恒大于零的有( A )。 A .主系数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 C )。 C .0.5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 ) 2.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 ) 3.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 ) 4.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 )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 ) 6.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 ) 7.作材料的拉伸试验的试件,中间部分的工作长度是标距,规定圆形截面的试件,标距和直径之比为5:1或10:1。( √ ) 8.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 ) 9.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4倍。( × ) 10.挠度向下为正,转角逆时针转向为正。( × )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 (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 (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答: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 (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 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qc ±qr –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 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 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 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 (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 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 实验原理 (二) 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器材和规格 (三)实验步骤 (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 四、进行试验 ※五、分析与论证 ※六、评估 七、交流与合作 ※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 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 变电路中的电流。 2、构造和铭牌意义——20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4、变阻特点——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

的电阻值。 5、接线方法—— 6、使用方法——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 7、作用——1、保护电路 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 8、注意事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9、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调亮度的电灯、可调热度的电锅、 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 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新教材方案) 一、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1、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填“大”或“小”) 2、电压不变,电阻越大,电流越。(填“大”或“小”) 3、电流用I表示,电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三者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 三、设计实验:

近代物理实验总结

近代物理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我体会颇深。首先,我通过做实验了解了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经学会了独立作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实验要具备科学的态度、认真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下面就我所做的实验我作了一些总结。 一.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均匀度高的磁场?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1,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均匀度高的磁场? 要求磁场大是为了获得较大的核磁能级分裂。这样,根据波尔茨 曼,低能和高能的占据数(population)的“差值增大,信号增强。 均匀度高是为了提高resolution. 2. 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 扫场线圈可以只放一个。若放两个,这两个线圈的放置要相互垂直, 且均垂直于外加磁场。 3. 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不对。但是太大也不好(会有信号溢出)应该有合适的FID信号 二.密立根有实验 对油滴进行测量时,油滴有时会变模糊,为什么?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丢失油滴?若油滴平很调节不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每测量一次tg都要对油滴进行一次平衡调节?为什么必须使油滴做匀速运动或静止?试验中如 何保证油滴在测量范围内做匀速运动? 1、油滴模糊原因有:目镜清洁不够导致局部模糊或者是油滴的平衡没 有调节好导致速度过快 为防止测量过程中丢失油滴,油滴的速度不要太大,尽可能比较小 一些,这样虽然比较费时间,但不会出现油滴模糊或者丢失现象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如果油滴平衡没有调节好,则数据必然是错误 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油滴的带电量计算公式要的是平衡时的 数据 因为油滴很微小,所以不同的油滴其大小和质量都有一些差异,导 致其粘滞力和重力都会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调节平衡才可以确保实 验是在平衡条件下进行的。

建筑班建筑力学期末试题

16级建筑班《建筑力学》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A.两者都是矢量B.两者都是代数量 C.投影为代数量,分力是矢量D.分力为代数量,投影是矢量4.约束对被约束物体运动的阻碍作用是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 A.反力B.主动力 C.荷载D.约束反力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力只要大小相同就会对物体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B.力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标量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6.既能限制物体移动又能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是 ( ) A.固定铰支座B.可动铰支座 C.滑动支座D.固定端支座 7.作用在同一点的四个力可以合成为 ( ) A. 1个合力B.2个合力 C.3个合力D.4个合力 8.约束反力一定垂直于支撑面,且指向被约束的物体的约束是 ( ) A.链杆B.光滑接触面约束

C.柔体约束D.固定铰支座 9.两端嵌固在墙体中的雨篷梁,两端支座可假设为 ( ) A. 均为可动铰支座B.均为固定铰支座 C.均为固定端支D.-端可动铰支座,一端固定铰支座 10.作用于同一点的任意两个分力,其合力一定 ( ) A.大于分力B.小于分力 C.等于分力D.无法确定 11.置于光滑地面上的重物W,若用F N表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N’表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以下结沦正确的是 ( ) A. F N与F 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力W与F 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力W与F 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 D.物体在上述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12.二力杆对它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方式为 ( ) A.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B.必定沿着两铰链中心的连线 C.为沿链杆几何中心线D.沿接触面的法线 13.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 )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 C.相等D.可大可小 1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 A.体系的形式B.约束的形式 C.荷载的大小D.无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答案要点

实验

3、分组讨论并确定小组管理信息系统的题目,并给出题目的具体功能和要求。心得体 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你在上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你是怎么克服的?你的收获有哪些?你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等) 实验

书E 选脚 ■1. 订盼蔚豆 建立学生表 则剩余不够的部分还须向其他书商订购,同时 在订购信息中添加该教材在另一个书商中订购的信息。 1、请画出上述内容的 E-R 图。 2、把E-R 图转换成合理的关系模式: 学 生(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年龄) 教 材(书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书商(商号,电话,联系人,商名) 山膿E 軀 nanie = ^Buy_Booksdb , j filename - J E: \Buy_Bcoksdb* mdf', size = 5j maxsize - 20, f llegrovrth = 1 ) log on ( rtajne-' Buy^Bookslog 1、 f ilenajue~, E:\Buy_Bcakslog. ldf'. size=2_, maxsize! 8, fllegrawth-1 ] Go 口. ■号, 3、在SQL Serve r (或Access )中建立数据库和表(截图) 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Buy Books on primary 主键为学号 主编) 主键为书号 主键为商号 ' —i r - ! 見意「腿 性别 商号 1 ---------- 戟条人

CREATE TABLE St udent ( Sno char 9- primary key. Sname char (20 i unique, Ssex char (2), Sage smallint. Sdept char (2Q 1 ) f -f 建立教材表 CREATE TABLE Books ( Eno char 9) primary key Btitle char (40), Bauthor char ^20), Bpress char 40 Bdate datetime ): 建立书商表 -CREATE TABLE SSellcr BSno char 9[ priinaty key, BSnane char 201 . Tel char 30;. Person char (201 feedback char '40 1 鼻 /*书号* /車书名*/ 八作者于/ /廉也版社康/ " 由版日期柑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篇一: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就是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磁场下的法拉第转角,计算出介质的费尔德常数。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转角;费尔德常数;旋光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_费尔得定律。 (1) 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Verdet)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

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二: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 法拉第效应 引言 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

关于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 1.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 辐射散热量占45%-50%, 蒸发散热量占25%-30% 3.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1)室外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 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 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 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 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 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 降水 2)室内的影响因素: 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 5.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 1)有效温度:ET 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HSI 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 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 而提出的。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3)预计热感指数:PMV 人体蓄热量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4个环境参数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皮肤平均温度、肌体蒸发率、所着衣热阻的函数。 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 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器材和规格 (三)实验步骤 (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 四、进行试验 ※五、分析与论证 ※六、评估 七、交流与合作 ※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构造和铭牌意义一一200 Q: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电路符号 4、 变阻特点一一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5、 接线方法一一 6、 使用方法一一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 7、 作用一一1、保护电路 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 8、 注意事项一一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9、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调亮度的电灯 、可调热度的电锅 、 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 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和导体两 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 律实验新教材方案) 一、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现在 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 能计算出诵过它的电流呢?即诵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 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二、 猜想与假设: 1、 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结构示蕙图 C D A B C 精殊揍法 D D C D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系别数学系年级2010专业信息与计算班级10信计3班姓名张三学号**组别1实验日期2011-4-10 实验项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 可用静态调平法或动态调平法,使汽垫导轨保持水平。静态调平法:将滑块在汽垫上静止释放,调节导轨调平螺钉,使滑块保持不动或稍微左右摆动,而无定向运动,即可认为导轨已调平。 2.练习测量速度。 计时测速仪功能设在“计时2”,让滑块在汽垫上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两个光电门,练习测量速度。 3.练习测量加速度 计时测速仪功能设在“加速度”,在砝码盘上依次加砝码,拖动滑块在汽垫上作匀加速运动,练习测量加速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验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用电子天平称出滑块质量滑块m ,测速仪功能选“加速度”, 按上图所示放置滑块,并在滑块上加4个砝码(每个砝码及砝码盘质量均为5g),将滑块移至远离滑轮一端,使其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记录通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加速度。再将滑块上的4个砝码分四次从滑块上移至砝码盘上,重复上述步骤。 (2)验证合外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计时计数测速仪功能设定在“加速度”档。在砝码盘上放一个砝码(即 g m 102=),测量滑块由静止作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再将四个配重块(每个配重 块的质量均为m ′=50g)逐次加在滑块上,分别测量出对应的加速度。 【数据处理】 (数据不必在报告里再抄写一遍,要有主要的处理过程和计算公式,要求用作图法处理的应附坐标纸作图或计算机打印的作图) 1、由数据记录表3,可得到a 与F 的关系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a 与F 成线性关系,且直线近似过原点。 上图中直线斜率的倒数表示质量,M=1/=172克,与实际值M=165克的相对误差: %2.4165 165 172=- 可以认为,质量不变时,在误差范围内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建筑物内部环境:室内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室内心理环境。 2、按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25%~30%,辐射散热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换热25%~30%。 3、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 ·室内热环境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不能忍受的三种情况。 4、f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g/m3 5、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气量的百分比。 6、td露点温度:在大气压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或相对湿度100%时的温度) ·按照的风的行程机理,风可以分为大气环流和地方风。地方风分为水陆风,山谷风,林原风。 ·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3.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4.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表现:1.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2.城市风和絮流3.气温和降水 4.太阳辐射和日照。 ·城市气候的机制差异原因:1.高密度的建筑物改变了地表形态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资源消费结构。 7、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面积所传导的热量。导热系数越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越强。 8、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 10、表面对流换热:空气沿维护结构表面流动时,与壁面之间所产生的热交换过程。这种过程,既包括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这种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称为表面的对流换热。 ·物体的辐射特性:按物体的辐射光谱特性,可分为黑体、灰体、选择辐射体(非灰体)。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非灰体只能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线。 黑体:能发生全波段的热辐射,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大。 一般建筑材料都可以看做灰体。 11、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第二章 1、一维传热:有一厚度为d的单层均质材料,当其宽度与高度的尺寸远远大于厚度时,则通过平壁的热流可视为只有沿厚度一个方向。 2、一维稳定传热:当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保持稳定时,则通过平壁的传热情况亦不会随时间变化。 3:一维稳定传热特征:①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处处相等;②同一材质的平壁内部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 4、多层平壁:由几层不同材料组成的平壁。 5、多层平壁的总热阻等于各层热阻的总和。 ·热阻:热量由平壁内表面传至平壁外表面过程中的阻力,符号R,单位㎡·k/W 6、平壁的传热系数物理意义:在稳定的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W/(㎡·K) 7、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1.固体材料内是以导热方式传递热量的。而在空气间层中,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都明显地存在着,其传热过程实际上是在一个有限空气间层的两个表面之间的热转移过程,包括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8、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的方法: 1)将空气间层布置在围护结构的冷侧,降低间层的平均温度。 2)在间层壁面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铝箔)。 3)设置一个厚的空气间层不如设置多个薄的空气间层。 9、在有限空间内的对流换热强度,与间层的厚度,间层的位置、形状,间层的密闭性等因素有关。 10、当间层厚度较薄时,上升和下沉的气流相互干扰,此时气流速度虽小,但形成局部环流而使边界层减薄。当厚度增大时,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互干扰的程度越来越小,气流速度也随着增大,当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与开

14级实验报告五

齐鲁工业大学实验报告成绩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院(系):电气学院专业班级: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无 实验项目名称:搜索引擎应用(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各种网络搜索引擎的特点和功能。 2.掌握常用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王东在公司体检报告中看到了一项指标(WBC)高于正常值,请问WBC是指什么? 2.公元618-906年,是我国古代的哪个朝代? 3.我想找1980(81?)出版的Marcel Ayme短篇小说集。但手头没有书目,请问有什么其他途径查找,请列出目录或截图。 4.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癌症治疗中心的关于乳腺癌的治疗网站,写出检索工具、检索式、检索过程以及网站截图。 5.有同学准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可以根据你的专业选择其他的高校)的研究生,需要检索复习资料,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招生简章,相关大学最新资料、某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内不同导师A和B各自的简历、发表的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成果或者申请专利的详细信息,如果需要去该大学复试要检索城市和该大学地图,最好是电子地图,请问该如何检索?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王东在公司体检报告中看到了一项指标(WBC)高于正常值,请问WBC是指什 么? 步骤1:在URL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e13964457.html,/,按回车键,打开百度搜索引擎主页。 步骤2:在百度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WBC”,然后单击关键词输入框右面的“百度一下”按钮或直接按回车键。 步骤3:选择一个搜索结果,因为这里搜索的是体检报告中的项目,这里选择医学术语,并单击这个搜索结果,打开相应的网页,查看关于“WBC”的详细信息。 2.公元618-906年,是我国古代的哪个朝代? 步骤1:在URL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e13964457.html,/,按回车键,打开百度搜索引擎主页。 步骤2:在百度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中国历史朝代”,然后单击关键词输入框右面的“百度一下”按钮或直接按回车键。 步骤3:选择第一个搜索结果,并单击这个搜索结果,打开相应的网页,查看中国历史朝代的详细信息,在朝代简表中找寻与时间对应的朝代为唐代。 3.我想找1980(81?)出版的Marcel Ayme短篇小说集。但手头没有书目,请问 有什么其他途径查找,请列出目录或截图。 步骤1:在URL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e13964457.html,/,按回车键,打开百度搜索引擎主页。 步骤2:在百度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Marcel Ayme”,然后单击关键词输入框右面的“百度一下”按钮或直接按回车键。 步骤3:选择第一个搜索结果,并单击这个搜索结果,打开相应的网页,了解到Marcel Ayme 为法国作家。

建筑物理热学和光学

第一讲习题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1建筑热环境设计目标的目标是什么?健康,舒适,高效,以最好的能源消耗提供最舒适,见看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传热基本方式有哪几种?导热、对流、辐射 3、什么是温度场、温度梯度、热流密度?温度场:在任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温度梯度:在温度场中,温度在空间上改变的大小程度。热流线:与等温线垂直,且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4、影响导热系数数值的因素有哪些?物质的种类(液体、气体、固体)、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等 5、辐射换热的特点?1.能在真空中进行2.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能量的同时,低温物体也能向高温物体辐射能量,若处于热平衡状态,辐射和吸收等过程仍不停进行,净辐射换热量等于零。 3.程中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4.辐射和吸收等都具有波长的选择性,即只能辐射和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 6、什么是反射系数γ、吸收系数ρ、透射系数τ?反射系数,在传输线相交结点处反射波电压与入社波电压之比 垂直于光束方向的水层元内单位厚度的吸收 是透过材料或介质的光通量或辅通量与入射通量之比 7、什么是黑体、白体、灰体?黑体:对外来辐射全吸收的物体,ρ=1 白体:对外来辐射全反射的物体,γ=1 透明体:对外来辐射全透过的物体τ=1 灰体:自然界中介于黑体与白体之间的不透明物体。建筑材料多数为灰体。 8、试叙述玻璃的温室效应 玻璃温室是因为太阳辐射主要的形式是短波辐射(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射到地面后产生热量变为了长波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玻璃能够阻挡长波辐射进出,使得室内环境温度不断上升。 9、描述湿空气的物理量有哪些?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实际水蒸气分压力绝对温度相对温度露点温度 10、什么是露点温度(t d)?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11、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以人的热舒服程度为评价标准;人的热舒服受环境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室内风速)▲环境辐射温度(室内热辐射) 12、作为室内规定的计算温度是:冬季室内气温一般应在16 ~ 22 ℃,夏季空调房间的气温多规定为24~ 28 ℃。 13、一般认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50% ~ 60%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气温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 ~ 70% %范围内变化,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 14、什么叫“负荷热平衡”?人体依靠自身一定范围的生理代谢调节机能,在环境过热或过冷状况下所保持的人体热平衡,称为“负荷热平衡” 15、干热地区的拱顶和穹顶建筑有何优点?可以增加室内的高度和屋顶的面积,使室内比较宽亮,也使屋顶吸收的平均热量下降,夜晚的冷风客气轻易地带走穹顶表面的热量使其迅速冷却,另外穹顶相互遮挡的特点,是一部分屋顶处于阴影区吗,减少向室内的传热量,夏季屋顶包裹在青枝绿叶中,既美观又减少屋顶的太阳热辐射 16、结合气候设计的五大要素是什么? 1.空气温度 2. 太阳辐射 3. 大气湿度 4. 气压与风 5. 凝结与降水 17、什么是太阳常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