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过敏需警惕

儿童过敏需警惕

儿童过敏需警惕
儿童过敏需警惕

儿童过敏需警惕

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日前发布,结果显示,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约有40.9%的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呈不断上升趋势。专家认为,此调查为我国开展婴幼儿过敏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疾控中心正在探索将儿童过敏预防纳入妇幼健康工作中,同时探索适合我国的服务模式。

过敏不是“小病”,它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过敏性疾病是全球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被列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皮炎属轻度过敏性疾病,它引起皮肤瘙痒,易复发。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患者对食物和过敏原的敏感高,约有50%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对牛奶蛋白敏感。

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布:有40.9%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12.3%。

近10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数字显示,哮喘、鼻炎、湿疹的患病率每年增加5%,然而现在哮喘和湿疹的发病率接近20%,严重影响儿童乃至成人期的健康,增加了疾病负担。据保守估计,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受此疾病的影响,成为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中国预防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的改变,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免疫力低下,如果儿童发生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难以彻底治愈。婴幼儿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生长发育迅速,但也容易出现过敏在内的许多健康问题。过敏一旦发生,体内过敏历程即被启动,几乎不可逆转。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患儿在儿童时期的健康成长,如果不能治愈的话也会影响到成人阶段的健康,严重的还能危害儿童生命。

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途径,首要了解其特点,包括年龄特点、地域特点、遗传特点、过敏源特点等,从中分析出减少过敏的干预手段,并实施验证,这样专家就可以用公共卫生的手段控制过敏,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一些因素和过敏发生相关,这些因素发生在孕产期。

调查显示,如果父母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大大增加。约有65%的过敏婴幼儿父母都有过敏史,父母都没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几率要小得多。遗传因素不可控,但可以控制孕产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剖宫产的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比自然产的孩子要高。孕期经常吸烟或者是吸二手烟,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高。另外,在孕产期使用过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消毒剂也会导致生下的孩子易过敏。其它危险因素包括,接触毛绒玩具,经常接触杀虫剂。

坚持母乳喂养,自然分娩,不滥用抗生素等都会降低孩子的过敏发病率。“我们的一部分工作尚有欠缺,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比如这些危险因素中,我们还并不清楚它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是,我们一定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预防儿童过敏”。

了解婴幼儿过敏患病水平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探索可能的过敏预防方法,是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所以,工作重点在于预防。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的过程当中过敏疾病逐渐上升,这该引起我们深思。我国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是预防,此次调查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将针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下一步中国疾控妇幼中心将在一些城市开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的纵向研究,探索有效运行的过敏干预方法。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一些成熟的过敏预防方法,但是应探索适合我国基层使用的方法,使其在我国助产机构顺利实施。

同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知识水平,提高儿童保健机构和助产医务人员对过敏性疾病的识别和诊治能力,在孕期和哺乳期筛查过敏高风险的人群,进行精准的预防工作。

没有出现症状的孩子采取预防措施,让他们不要出现过敏的症状。如果在婴幼儿健康体检中发现过敏症状,应早诊断、早治疗,减轻过敏症状。希望公众重视婴幼儿过敏,提高婴幼儿家庭、孕产家庭的过敏防范意识,科学育儿。

过敏源控制程序

过敏源控制程序 一、目的 制定该程序以保证避免食品过敏源的交叉污染,控制职工将过敏源物质带入厂区污染产品,导致消费者食用后过敏,控制产品本身的过敏源对员工及消费者的保护。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料采购、产品实现过程对食品中本身带有的及可能受到加工环境或人为污染的食品过敏的控制及消费者误用的防止。 三、常见过敏源种类 坚果类(杏仁、榛子、胡桃、腰果、美洲山核桃、巴西果、开心果、澳大利亚昆士兰果),谷物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Kamut及其杂交品种),蛋类,海鲜(如:甲壳类、鱼类),花生,豆类,奶制品(包括乳糖),芹菜类,芥菜类,芝麻,羽扇豆类,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浓度超过10mg/kg或10mg/litre 即为SO 2 。 本公司使用的原辅料中可能带有过敏源成份有:大豆或者豆粉。 四、职责 4.1 供应部:要求供应商对原料过敏源成分进行标识,按其标识检查评估过敏源物质的风险。 4.2 仓储部:负责对进厂所有原辅料的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确保运输车辆内无与采购原辅料无关的食品过敏源;对含有过敏源成分的原辅料进行独立存放并挂牌标识。 4.3 品管部:负责检查每个新产品的成分,设定过敏源,更新清单;监督生产现过敏源控制情况。 4.4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加工现场设备、设施的清洁,过敏源物料的加工控制,产品标识和防护;检查车间人员是否带入过敏源物质。 4.5 营销部:市场含过敏源产品的跟踪销售,客户投诉处理,信息沟通和产品召回; 4.6 行政服务部:负责员工的宣导和培训工作,及其员工私人物品禁止带入工作的监督、管控。 五、工作程序

5.1 员工/外来人员带入的过敏源控制 5.1.1 学习制度:行政服务部负责员工进厂上岗前集中培训学习过敏源控制程序,并通过实物及图片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验证,对验证合格的员工同意上岗,对不合格的员工集中继续培训,直至培训合格后上岗。 5.1.2 宣传:行政服务部负责在厂区、车间明显处张贴过敏源物质的警示牌和实物图片,防止员工、来访者以及原辅材料携带过敏源物质进入厂区。 5.1.3 检查:大门门卫人员对所有的进入厂区的员工和来访者通过问询和检查是否有过敏源的带入现象;二道门门卫负责对进入生产区员工带入物品进行检查,防止带入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特别是食品;车间负责进一步监控员工带入过敏源物质。 5.1.4 监管纠偏:如在检查中发现员工、来访者带入过敏源进入厂区,立即要求其将过敏源物质存放到厂区外并对其培训,做好检查记录。 5.2 对含有过敏源物质的产品生产控制及员工、消费者的保护 5.2.1 供应部在采购原辅料时,应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过敏源成分进行标识,按其标识检查评估过敏源物质的风险; 5.2.2 原辅料进厂检验时,品管部检验人员要确认其是否含有过敏性物质。仓储部应对不同原辅料进行分开存放,对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进行标识。5.2.3 原辅料移动会成为交叉污染的第一来源,在移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时,应对物料运输工具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含过敏原的原辅料对其余物料的交叉污染。 5.2.4 车间取用的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在指定场所放置,严禁与其它混放,并挂牌标识。取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的器具必须为专用,严禁用于其它原辅料。生产车间对含有过敏源物质的原辅料在生产前组织工人对过敏源反应测试,对有反应的工人进行调整。 5.2.5 如产品配制中包含过敏原,包装设计时,对产品含有过敏源的成分以及消费者注意事项进行标识,由销售部确认后由客户确认。 5.2.6 品管部对原辅料的验收、储存、领用、产品包装标识、生产过程等环节对过敏源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管,如果发现存在交叉污染、员工过敏反应、产品包装标识不符,立即通报领导并停止生产,由品管部组织人员进行纠偏和评估。 5.2.7 如已发现出运的食品中含已知的过敏源成分或怀疑食品受到过敏源污

宝宝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健康免疫,从防感宝贝开始https://www.doczj.com/doc/4e12301316.html, 宝宝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天气的时冷时热让宝宝难以忍受,这时,免疫力低的宝宝便很容易跟着天气而敏感起来,进而出现鼻子痒、皮肤痒、经常咳嗽等情况。所以,一定要高度警惕宝宝的过敏问题。 1.过敏性鼻炎 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有些宝宝就会出现清水样鼻涕不停地流,鼻痒难忍,连续打喷嚏等症状,这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时冷时热,而且空气中弥漫着花粉,过敏体质的宝宝吸入花粉等过敏因子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 2.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的致敏因子主要有花粉、尘螨、病菌、气候等。有过敏性体质,或有哮喘病史的宝宝,吸入某些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花粉,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逐渐诱发哮喘。春天的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有些宝宝还对空气的冷热刺激过敏,这样也会诱发哮喘。 3.湿疹 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尤以春天多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在受到一些致敏因子刺激后,就可能引发湿疹,春天里多见的过敏因素是宝宝吸进了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等。湿疹对宝宝的健康影响较大,局部皮疹的瘙痒,常使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一定要积极防治。 4.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风中播散的草木花粉引起的,主要症状是眼睛发痒、有刺激感、畏光、流泪等。宝宝患上过敏性结膜炎,会双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有时发生眼睑水肿。春季发病率最高,特点是眼睛奇痒,天热或揉眼后更甚,患儿几乎都有家族过敏史,但并不传染。 5.过敏性皮炎 通常表现为身上、脸上出现了大片红斑,眼睑浮肿,皮肤奇痒,连头皮都发痒。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强,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和鳞屑等症状。有些父母喜欢带宝宝春游,同时采集鲜嫩的野菜吃,而有的野菜可诱发或加重宝宝日光性皮炎。风沙虽然不会引起过敏,但会刺激皮肤,出现不适症状。 6.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发病前1-2周常常有全身不适、乏力、咽痛、低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随后出现典型四肢皮肤紫癜,伴有腹痛、关节肿痛和尿血等临床表现。 平时多吃点防感宝贝全方位的调节免疫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健康免疫,从防感宝贝开始https://www.doczj.com/doc/4e12301316.html,

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大全,别找了,都在这里了

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大全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 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目前抗生素类是改变不了过敏体质的,只会让体质越来越差,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日常补充舒敏诺益生菌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改善过敏体质——解决过敏问题。从改善体质入手也正是从根本上彻底清除自由基的做法。 自由基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在机体本身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是环境污

染、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称万恶之源,百病元凶。人体的老化、许多疾病的产生都与其密切相关。 自由基所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能够损害生物膜,破坏细胞,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并能引起诸如免疫失衡,过敏,顽固皮炎,鼻炎,结膜炎,哮喘,湿疹,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炎、痛风、肾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

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

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如不迅速抢救,则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快速有效! 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其次扩容、激素治疗。正确而及时地应用肾上腺素和激素,关系着患者的生命。 过敏性休克,正确应用肾上腺素是关键 1. 过敏性休克早期给予肾上腺素 2019《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使用肾上腺素应对过敏反应,通常会给有过敏性休克风险的人开具处方并建议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对于成人和 30 kg 以上的儿童,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 0.3 mg,对于 15 至 30 kg 的儿童,肌内肾上腺素的建议剂量为 0.15 mg。 若患者对第1剂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5~10 min后才能到达的前提下,给予第2剂肾上腺素 2. 严重过敏反应首选肌内注射 在大多数严重过敏反应情况下,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是首选的给药途径。如果病情较重,肌内注射没有使症状缓解,可以考虑静脉途径给药。 为什么不皮下注射呢? 分析:按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皮下供血肯定是不足的,因此皮下注射的效果不可靠也不稳定。所以最好是肌注或者静脉给药,但静脉给药需稀释后小剂量缓慢推注,或者放到液体点滴。 只要不是复苏,严禁肾上腺素原液静脉推注。过敏性低血压 / 休克中或者稀释 10倍,或者放到液体中静脉点滴。 3. 肾上腺素是把双刃剑指征掌握要正确 一旦决定给予肾上腺素,无论是肌内注射还是静脉注射,均要充分考虑给药的风险。包括过量和不足量应用肾上腺素,都是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常见错误。

当没有静脉肾上腺素的指征而给予肾上腺素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痛、高血压、心动过速、VT,甚至 VF 而死亡。 有静脉应用肾上腺素的指征而没有应用时,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足,加重休克和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抢救重症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时,肾上腺素是一把双刃剑。 4. 给药方式:剂量、浓度要搞清 肌注:浓度 1:1000(即 1 mg/mL),一次性肌注量为0.2 ~0.5 mg,也就是0.2~0.5 mL。 静脉:浓度 1:10000(即 0.1 mg/mL),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可以用 0.05 ~ 0.1 mg 肾上腺素(1:10000)静注。 即每次用0.5~1 mg 加生理盐水稀释到 10 mL,缓慢静注 5 分钟以上,有利于药物在血管内循环,快速达到心脏。 另外,指南还提供了一种0.1~0.5mcg/min/kg 的持续静脉滴注的用法,可替代静推应用。 提醒:切不可将肌注药物直接静脉用药。如果进行静脉用药,要有持续心电监护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因此应用过程中建议血液动力学检测。 另外,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后,激素的抗炎抗休克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激素药种类较多,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是选用甲强龙还是地塞米松呢? 过敏性休克,正确应用肾上腺素是关键 糖皮质激素因为起效慢,所以在过敏性休克中是次选药物。胡大一主编的《循证内科学》里面提到这样使用:氢化可的松 200~400 mg 或者地塞米松10~20 mg 静脉滴注。 为什么不推荐甲强龙呢?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的使用,又有什么不同呢? 其关于过敏性休克,激素用药选什么,如何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临床情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儿童过敏需警惕

儿童过敏需警惕 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日前发布,结果显示,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约有40.9%的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呈不断上升趋势。专家认为,此调查为我国开展婴幼儿过敏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疾控中心正在探索将儿童过敏预防纳入妇幼健康工作中,同时探索适合我国的服务模式。 过敏不是“小病”,它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过敏性疾病是全球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被列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皮炎属轻度过敏性疾病,它引起皮肤瘙痒,易复发。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患者对食物和过敏原的敏感高,约有50%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对牛奶蛋白敏感。 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布:有40.9%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12.3%。 近10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数字显示,哮喘、鼻炎、湿疹的患病率每年增加5%,然而现在哮喘和湿疹的发病率接近20%,严重影响儿童乃至成人期的健康,增加了疾病负担。据保守估计,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受此疾病的影响,成为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中国预防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的改变,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免疫力低下,如果儿童发生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难以彻底治愈。婴幼儿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生长发育迅速,但也容易出现过敏在内的许多健康问题。过敏一旦发生,体内过敏历程即被启动,几乎不可逆转。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患儿在儿童时期的健康成长,如果不能治愈的话也会影响到成人阶段的健康,严重的还能危害儿童生命。 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途径,首要了解其特点,包括年龄特点、地域特点、遗传特点、过敏源特点等,从中分析出减少过敏的干预手段,并实施验证,这样专家就可以用公共卫生的手段控制过敏,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一些因素和过敏发生相关,这些因素发生在孕产期。 调查显示,如果父母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大大增加。约有65%的过敏婴幼儿父母都有过敏史,父母都没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几率要小得多。遗传因素不可控,但可以控制孕产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剖宫产的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比自然产的孩子要高。孕期经常吸烟或者是吸二手烟,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高。另外,在孕产期使用过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消毒剂也会导致生下的孩子易过敏。其它危险因素包括,接触毛绒玩具,经常接触杀虫剂。

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9版)

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一般内容 1.适用年龄范围:0一l岁婴儿。 2.定义: (1)过敏原(allergen):是指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 与IgE和IgG抗体反应的过敏原大多数是蛋白质。 (2)过敏体质(atopy):也称特应性体质,是指个人或家族对小剂量的过敏原(通常是蛋白质)能产生特异性IgE(sIgE)抗体。“过敏体质”应慎重定义,需要证实患儿存在slgE抗体。 (3)过敏(allergy):是指由免疫机制诱发的超敏反应。过敏可以由体液(抗体)或者细胞免疫介导。多数情况下,引起过敏反应的抗体属于IgE类,可以被归类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4)遗传过敏症(atopic disease):也称特应性疾病,典型“过敏体质”个体发生过敏症状时,属于特异性反应[如特应性哮喘(atopic asthma)等]。IgE介导的哮喘不应统称为特应性哮喘;皮肤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出现虽然重要,但不作为判断个体是否具有特异反应性的惟一指标。 表1 根据受累器官、过敏原种类分类的主要免疫学机制——————————————————————————---------------------------分类IgE T细胞嗜酸性IgG 介导介导细胞介导介导 受累器官分类皮肤过敏症: 特应性皮炎++ ++ + 血管性水肿 ++ 荨麻疹 ++ + 胃肠道过敏症: 嗜酸性细胞肠炎 + ++ 呼吸道过敏症: 过敏性鼻炎 ++ + + 过敏性哮喘++ + ++ 眼过敏症: ++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 过敏原种类分类:食物过敏 ++ ++ + 吸入过敏原过敏 ++ 药物过敏 ++ + ——————————————————————————————————————— 二、婴儿期过敏性疾病的分类及主要免疫学机制 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免疫学机制见表1。 表1根据受累器官、过敏原种类分类的主要免疫学机制 三、预防 1.宣教工作:对家长普遍开展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知识宣教。 2.病史采集:重点了解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过敏儿童经常吃抗过敏药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过敏儿童经常吃抗过敏药,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昨天有位宝妈在【论坛】给我留言咨询: 张医生,您好! 我的女儿因为过敏性皮炎从出生4个月,就开始服用酮替芬这个止痒药物,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不久前去儿科就诊时,谈及宝宝目前服用药物,医生叮嘱我酮替芬这些止痒药物对大脑神经有抑制作用,会引起宝宝的发育障碍。 “我想问问,如果药物对大脑发育有影响的话,我就不太想继续用这个药物了。但是已经用了一年,会不会太晚了。我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下,其他的医生也因为这个药物有中枢抑制不太建议给宝宝使用。那我现在应该怎样为孩子治疗呢”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多了,其中一些患者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有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有时则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抗过敏药有哪些副作用 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称为抗过敏药物,目前用的主要是抗组织胺药。抗过敏药由于作用机理等原因,都有一定副作用,如嗜睡、头晕等。 副作用一:嗜睡 虽然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已研发出第三代,明显减少了嗜睡等副反应,但仍有少数人服药后会犯困。如果减少剂量会影响药效,同时还会有口干、恶心等症状。此外,服用抗组织胺药还会使人的贲门松弛,易产生饥饿感。所以,服用抗组织胺药的患者经常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体重会明显增加。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肥大细胞稳定剂,也易引起嗜睡和体重增加。 副作用二:耐药 有些过敏患者在某个时期,可能需要持续服用抗过敏药以控制病情,但有些药原来用着挺好的,但是越吃越没效,这就是耐药现象。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患者长时间地服用一种抗过敏药,会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 副作用三:影响发育 多少抗过敏药物会对大脑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严重的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抗过敏药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影响前列腺功能。因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严重肝脏疾病和老年患者应慎用,也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因此,着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医生多次指出,抗过敏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既然药物的副作用这么多,那对于过敏患者,尤其是过敏儿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呢 抗过敏益生菌改变过敏体质 抗过敏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抗过敏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近年来,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风靡市场,对成人和小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优势1 :适合儿童成人长期服用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需要立即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及时进行救治。 1、切断过敏原 临床上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以β-内酰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最为多见,给药途径则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约占78.22%。 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除去过敏原。如患者为静脉用药时,停止输液,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保留静脉通路。 2、注射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一经确诊,第一时间注射肾上腺素。 2.1 肌肉注射 肾上腺素最佳使用方式是大腿中外侧肌肉注射。 药品: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1ml:1mg);剂量:按 0.01mg/kg计算,成人最大剂量为0.5ml(0.5mg)。 儿童给药方案各异,按年龄的肌注剂量如下: 6个月以下,50ug(0.05ml); 6个月~6岁,120ug(0.12ml); 6~12岁,250ug(0.25ml)

(摘自《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仅供参考) 肾上腺素可以重复应用,但是要至少间隔5分钟,直到患者的状况稳定。 特别提醒: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吸收较慢,6~15分钟后起效。国外皮下注射法早已寿终正寝,希望国内再也见不到这一用法。 2.2 静脉注射 极危重患者,如收缩压0~40 mmHg,或有严重喉头水肿征象的患者,应该静脉给予肾上腺素。 药品: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配制:取规格为1ml:1mg的肾上腺素注射液1ml,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10倍。 剂量:取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注射3~5ml,缓慢静推至少5分钟。或:1ml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mg)+5%葡糖糖溶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滴速为1~4ug/min。 特别提醒1:静脉应用肾上腺素的患者需要全程监控心电图、血压、脉氧,以防发生高血压危象及心室颤动。 特别提醒2:即使在心肺复苏中,由于大剂量肾上腺素不利于长期生存,也不再被推荐。肾上腺素用于心肺复苏时的标准剂量为 1mg,即把1mg肾上腺素稀释在生理盐水10ml 静脉注射,再继续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一、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需要立即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及时进行救治。 1、切断过敏原 临床上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以β-内酰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最为多见,给药途径则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约占78.22%。 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除去过敏原。如患者为静脉用药时,停止输液,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保留静脉通路。 2、注射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一经确诊,第一时间注射肾上腺素。 2.1 肌肉注射 肾上腺素最佳使用方式是大腿中外侧肌肉注射。 药品: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1ml:1mg);剂量:按0.01mg/kg计算,成人最大剂量为0.5ml(0.5mg)。 儿童给药方案各异,按年龄的肌注剂量如下: 6个月以下,50ug(0.05ml); 6个月~6岁,120ug(0.12ml);

6~12岁,250ug(0.25ml) (摘自《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仅供参考) 肾上腺素可以重复应用,但是要至少间隔5分钟,直到患者的状况稳定。 特别提醒: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吸收较慢,6~15分钟后起效。国外皮下注射法早已寿终正寝,希望国内再也见不到这一用法。 2.2 静脉注射 极危重患者,如收缩压0~40 mmHg,或有严重喉头水肿征象的患者,应该静脉给予肾上腺素。 药品: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配制:取规格为1ml:1mg的肾上腺素注射液1ml,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10倍。 剂量:取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注射3~5ml,缓慢静推至少5分钟。或:1ml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mg)+5%葡糖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1~4ug/min。 特别提醒1:静脉应用肾上腺素的患者需要全程监控心电图、血压、脉氧,以防发生高血压危象及心室颤动。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发表者:刘颖慧(访问人次:12961) 那些食物可引起过敏? “病从口入”是过敏性疾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有数千种之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和水果种类越来越多,过敏食物也随之增加,如各种海鲜,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花生、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蘑菇、芸豆等蔬菜,桃子、草莓、菠萝等水果,蚕蛹、蚂蚱等可食昆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要小觑食物过敏,如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美国科罗拉多州过敏研究中心的医生发现因食用坚果类、牛奶和鱼类而死亡的病人中大多数伴有哮喘病。因此伴有哮喘病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尤应注意食物过敏。由于我国和国外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过敏食物的种类也有差异,我国以海产品和水产品的过敏较为常见,而国外常见的可可、草莓过敏在我国并不常见,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数种: 1. 海产品及水产品:虽然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很容易诱发过敏,在沿海或湖泊地区,各种海产品或水产品如鱼、虾、蟹、蛤蜊、海螺、鱿鱼、贝类、鲍鱼和海参等均容易引起过敏,近年来人们时尚“尝海鲜”的风气增加了罹患过敏病的几率。已经发现鲐鱼、鳟鱼、金枪鱼和鲑鱼等鱼肉颜色偏红的鱼类以及虾蟹等甲壳纲海产品均含有较高的过敏原成份,而且这些过敏原通常耐热,烹饪后也常常诱发过敏。此外,海产品容易过敏也可能与海产品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腐败有关。近年来已证实吸入气传鱼类粉粒和吸入鱼类腐败时的异味可以诱发哮喘,?这可能是渔业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牛奶:牛奶及奶制品是常见的过敏食物,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许多婴幼儿喝了牛奶或奶粉后可诱发湿疹或哮喘,也有表现为消化道过敏,如呕吐、腹痛、吵闹。部分婴幼儿拒食牛奶的原因就是对牛奶过敏的一种自我反射性保护。国外发现的突发性婴儿“摇篮死亡(cot death)”即与牛奶过敏有关。牛奶中的甲种乳白蛋白是最强的过敏原成份,这种蛋白不耐热,经高温煮沸处理后,其过敏原性可减弱。 3.花生、黄豆、芝麻等油料作物:主要是与这些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有关,如花生中的过敏原成分为花生仁-1A和花生仁-1B。调查显示,5%的美国儿童对花生过敏,美国每年因食物过敏而死亡的患者中,60%与花生过敏有关。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食用花生仁引发过敏的病人,尤其是生花生黄豆及豆制品过敏也较常见,过去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往往以豆奶代替,现在许多学者认为豆奶也具有较高的致敏性。花生、黄豆和芝麻一旦制成油制品很少诱发过敏症状。 4.蛋类: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病人的过敏,其中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份,蛋黄较少诱发过敏。此外鹌鹑蛋、鸭蛋和鹅蛋等也可诱发过敏症状。由于我国

过敏源种类

过敏原知识介绍 (一)食品过敏原的概念 食品过敏原是指食物中能够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成分。食品过敏原(Food Allergen)问题属于食品安全性的范畴,是食品科学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它与食品生产厂商和消费者密切相关,同时较多地涉及到临床医学的领域。 (二)食品过敏原及产生原因 ?食品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免疫系统能确保外界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如有毒物质或有害细菌。 ?当人体对某一类食品产生过敏、敏感或不适反应时,这就意味着这类食品不能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同时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一种戒备状态。 ?食品过敏原是指那些能对特定人群产生免疫反应或过敏反应的食品中的蛋白质。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良的食品反应,但只有少数人(大约6%的婴儿和2%的成人)产生过强烈的因食品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食品过敏原的种类 (1)欧盟2003/89/EC指出的食品过敏原:花生、大豆、蛋、奶、鱼、甲壳类、树果(坚果)、小麦; (2)美国FDA指出的食品过敏原:谷类包括麸皮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及其它们的杂交种)、甲壳类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鱼及鱼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奶和奶制品(包括含乳糖制品)、坚果类及其制品,如板栗、榛子、腰果、杏仁、胡桃、山核桃等、芹菜及其制品、芥菜/芥末及其制品、芝麻及其制品、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含量在10ppm以上; (四)食品过敏原的危害 对食品安全性的正确理解与毒性概念及其相应的风险概念分不开。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所以,评价一种食品或其成分是否具有安全性主要是看其是否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食品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系统、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食品过敏原极少的量便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只要有5-10ppm就可引起反应,几分钟内便产生症状,几小时内会导致死亡。 食品过敏原大部分是自然生成的蛋白质,目前已经知道的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另外其它成分(味精,食用色素,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也可引起类似反应。

过敏原分类

过敏原分类 (2009-12-21 12:09:49) 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数以千计,它们存在的空气、食物、饮料、药物、甚至可接触到的日用品中,而这些物质便叫做“过敏原”分为以下几类: 1、食物过敏原:食物过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饮料,如海产类、果仁类、草莓类、香料、牛奶、啤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均可能成为引起最常有的皮肤过敏症状------荨麻疹。 接触性过敏原: 2、有毒物质过敏:接触有毒的常春藤和有毒的橡树及金属(镍)和染料引起。还有一般的日用品如香水、指甲油、化妆品及橡胶。过敏的部位会呈现类似荨麻疹的红疹及瘙痒。 3、空气过敏原: 散播于空气的过敏原,因其可以远播而引起的多种过敏症。其中花粉、霉菌和藻类都会引起最常见的一种鼻敏感症----枯草热,枯草热的季节由春天开始直至秋天。其他散播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皮毛、工业污染废料以及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霉菌。 4、注入性过敏原:除了某些注射药物外,还包括昆虫叮咬、大黄蜂和蜜蜂等的刺蛰。 传统医学界对过敏没有很好的根治手段,大量的黄胺类、激素类的药物运用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大,过敏病人都是在一次次的长年累月的反复发作中缓解症状,身体的免疫能力日趋低下,极为痛苦。 在7月8日全球首个“世界过敏日”里,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指出,中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脱敏已是公认疗效显著的疗法。 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类推目前中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常见的过敏原如下: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

2019-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 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2.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系一组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3.过敏原和(或)变应原(allergen):指诱导机体产生过敏的抗原物质,多为蛋白或多肽,部分小分子物质作为半抗原与某些蛋白结合后成为过敏原。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的推荐意见围绕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救治准备、救治措施和救治后管理回答了15个临床问题,共形成26条推荐意见。推荐意见中的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弱2级。推荐意见的强度主要基于对利弊的权衡,不完全依赖于证据质量。临床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可参照推荐意见实施。 一、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 临床问题1 诊断标准是什么? 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应采用表1列出的诊断标准,并注意患者可能出现奇特非典型症状。(1A,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临床问题2严重过敏反应如何分级? 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分级标准见表2,以患者出现的最严重症状为准。(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表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

二、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的准备 临床问题3 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患者/旁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推荐意见患者发生疑似严重过敏反应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至附近医院,并应当寻求在场或附近的医务工作者帮助。在医务工作者到来前,应尽可能迅速脱离过敏原,平卧。如果有呕吐,应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并清除异物,以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临床问题4 对院前和院内急救设备有何要求? 推荐意见院前和院内急救设备中应当配备肾上腺素注射液,根据相关规定和资源的可行性进行其他配备。(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三、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临床问题5严重过敏反应救治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监护? 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救治过程中应对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实施密切监护。(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临床问题6何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及如何实施? 推荐意见对于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当发生气道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紧急情况下对成人可行环甲膜穿刺。(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临床问题7救治中应当如何正确使用肾上腺素?

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大全别找了都在这里了

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大 全别找了都在这里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大全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 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

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目前抗生素类是改变不了过敏体质的,只会让体质越来越差,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日常补充舒敏诺益生菌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改善过敏体质——解决过敏问题。从改善体质入手也正是从根本上彻底清除自由基的做法。 自由基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在机体本身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是环境污染、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称万恶之源,百病元凶。人体的老化、许多疾病的产生都与其密切相关。 自由基所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能够损害生物膜,破坏细胞,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并能引起诸如免疫失衡,过敏,顽固皮炎,鼻炎,结膜炎,哮喘,湿疹,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炎、痛风、肾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

2020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整合医学(完整版)

2020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整合医学(完整版) 摘要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儿童过敏性疾病同时存在营养、心理、精神和家庭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又会影响过敏性疾病本身。因此,需要运用整合医学的理念,多个相关学科联合起来,以患儿为核心,一体化解决过敏的问题。现对儿童过敏性疾病整合的必要性及整合途径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儿童;过敏;整合医学;必要性;途径 随着医学专业细化和专科分化的快速推进,在取得技术进步和高效产出的同时,也出现许多弊端,远离医学的服务对象——完整的人,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这就提醒临床医师仅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无法解决患者的问题,应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效地应用到患者身上,即提出整合医学的必要性。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2012年由樊代明院士提出,其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体现了哲学中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的价值思想。整合医学的特色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角度量身打造最合适的疗法,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完美契合,它将成为人类医学发展的第三时代。 1、儿童过敏性疾病整合的必要性 儿童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可累及多个系统,有支气管哮喘(哮喘)、变应性鼻炎、食物过敏、湿疹和结膜炎,且各个疾病似依序发生。近年来,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儿童期慢性疾病[2]。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飞速增长,2010年全国第3次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显示为3.02%,较10年前(1.97%)上升了50% [3-4]。2017年重庆市儿童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自报患病率为28.5% [5]。此外,一项中国12城市0~7岁儿童皮肤病患病率调查显示,湿疹的发病率最高,为18.71% [6],这些疾病的高患病率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儿童过敏性疾病好发于与外界接触的部位,虽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多为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这些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是辅助型T细胞2(Th2)炎性反应的增强,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 等炎性因子分泌增多,其中IL-4可诱导B 型淋巴细胞转换和IgE的合成,合成的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 受体结合,再次接触过敏源发生桥连结合,促进肥大细胞的脱颗粒,诱导过敏炎性反应的发生[7]。此外,儿童过敏性疾病同时存在营养、心理、精神和家庭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又会影响过敏性疾病本身。因此,需要多学科联合起来,以患儿为核心,一体化解决过敏的问题。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 1、免疫学检测技术 之前提到95%的食品过敏原属于蛋白质,因此专门针对蛋白检测的免疫学相关技术是检测食品中蛋白类过敏原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学检测包括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免疫扩散技术以及免疫印迹等技术。 免疫吸附技术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放射/酶联吸附抑制实验。酶联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反应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原理是被酶标记的抗体与食品过敏原发生反应作用于底物后,其显色深浅能够反映待测样品中过敏原的含量。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但也存在制备抗体困难,不适用于低分子量和不稳定的过敏原检测,存在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和对试剂选择性高导致无法进行多残留检测等不足。而放射/酶联吸附抑制实验则是使待测食品中的过敏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竞争结合特定人群血清中的IgE,之后再加入一种抗IgE的同位素或酶标记抗体,反应完成后通过添加可改变颜色或者能发光的底物用于检测结合IgE的抗体,最终推测出食品中过敏原的浓度。尽管它是科研人员使用最广泛和最灵敏的方法,在生海鲜、大豆、花生油和坚果类食物过敏原检测中已有应用,然而由于检测过程中的人血清难以标准化以及商业化的食品过敏原在固相载体上与IgE的结合 能力不尽相同,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 免疫层析技术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的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取代,当样品浸入干燥膜一端,通过毛细管作用沿膜向前移动到有抗体的区域时,过敏原能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之后若使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则可使该区域呈色实现免疫诊断。目前该技术在花生蛋白类过敏原和榛子过敏原上具有一定应用,具有检测阈值低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但作为定性或半定量技术来说,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免疫传感器技术则是将传感技术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相结合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具体是通过对识别原件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实时监测,将检测结果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精密数字输出,不仅具有快速简便,便于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优点,而且损伤和污染样品的可能性小,推广性强。 免疫扩散技术是免疫学中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一般来说,单向琼脂扩散可用于定量分析,双向琼脂扩散用于定性分析。目前为了提高扩散速度和灵敏度,通常结合电泳共同检测食品过敏原,基本原理是以半固体的琼脂凝胶作为介质,将食品中可溶性的过敏原溶于凝胶中,在通电条件下进行琼脂扩散后与特定抗体结合后发生沉淀。具体包括对流免疫电泳和火箭电泳等技术,其中后者的灵敏度较高,在鸡蛋、牛奶、意大利面食和荞麦等食品中均有应用。对于免疫印迹来说,也被称为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是将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杂交技术,经过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类食品过敏原被转移到固相载体上(通常是硝酸纤维素膜),先与对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反应产物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结合,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后即可对样品中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具有经济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