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疗常规]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诊疗常规]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诊疗常规]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诊疗常规]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简称为肩周炎。本病的发生基础,在劳损、外伤、感受风寒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肩关节的关节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局部的粘连,引起肩部的疼痛、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邪及外伤劳损有关。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症状即肩痛与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1.1.1.1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1.1.2 体征

1.1.

2.1 压痛:肩关节周围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

1.1.

2.2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亦受限。

1.1.

2.3 肌肉萎缩:日久,三角肌等可发生废用性萎缩。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 辨证

2.1 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舌淡苔少,脉弦细。

2.2 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舌暗苔滑腻,脉弦。

2.3 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淤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之,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舌暗有瘀癍苔少,脉弦紧。

本病不论何因致病,日久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脉络瘀阻,不通则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扳、拔伸、摇等法。

3.3 取穴:肩井、天宗、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

3.4 操作:病人坐位。用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患侧肩关节周围治疗,由前向后往返数次,同时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内收、外旋、上举等活动;再用分筋法、拨筋法在肩关节处由前至后往返操作3--5次,同时配合患肢外展;按揉上述穴位,以酸胀为度。然后,用肩关节摇法、扳法治疗。作摇法时,幅度要由小到大;作扳法时,力量要由轻到重,动作不要过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最后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并抖动上肢,以此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3.5 其他治疗

3.5.1 针灸:对于本病的早期的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2 理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5.3 封闭:对于本病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4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4 功能锻炼:本病的肩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肩关节粘连导致。治疗同时必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锻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方法。

4.1 爬墙活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并保持上肢伸直的状态,尽力使身体向墙壁靠近。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4.2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逐渐向上拉动至最大角度,反复数次。

4.3 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贴到墙壁上,反复数次。

4.4 摇肩活动:弓箭步,一手插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作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落枕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

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数日自愈,重者拖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生活。落枕为

单纯的肌肉痉挛,成人若经常发作者,常系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一般以患者颈项部一侧或两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僵硬,疼痛,颈部

功能受限为主要症状。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肩胛肌等。患者头向患侧倾斜,

下颌转向健侧,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向患侧活动功能障碍尤为明显,甚者

疼痛牵及头部,上背部及上臂。患处有肌紧张和明显压痛。

1.1.2 体征

1.1.

2.1 压痛:痉挛的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常有明显压痛点,且有粗硬感。

1.1.

2.2 功能活动受限:颈项活动功能障碍。

1.1.

2.3 压顶,叩顶试验阴性。

1.2 诊断标准

1.2.1 压痛:痉挛的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常有明显压痛点,且有粗硬感。

1.2.2 功能活动受限:颈项活动功能障碍。

1.2.3 除外骨质病变和外伤所致。

2 辨证

本症多由于体质虚弱、过度劳累,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躺卧姿势不良等因

素,使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以致发生痉挛。也有部分病人

因夜眠时肩部暴露,颈肩部当风,感受风寒,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生拘急疼

痛。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部分肌肉牛上或发生痉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理筋整复。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扳、拔伸等法。

3.3 取穴:风池、缺盆、肩井、天宗。

3.4 操作:患者坐位,用轻柔的揉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治疗

配合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用拿法,拨筋法,分筋法在

颈项及肩部紧张的肌肉处(重点在胸锁乳突肌)治疗,手法由轻至稍重反

复操作3分钟,使之逐渐放松。点按风池,缺盆,肩井,天宗等穴,均以

酸胀为度。然后用摇法和扳法在颈部操作。作扳法时,要稳而快速,旋转

幅度要在病人能忍受的限度内。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3.5 其他治疗

3.5.1 针灸:对于本病的早期的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2 理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5.3 封闭:对于本病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4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按语] 按摩治疗落枕的效果很好,一般经1-2次按摩后即可痊愈。疼痛

甚者,可先按揉天宗,后溪穴2-3分钟,并嘱患者轻缓转动颈项,当痛稍

减后,再用以上方法治疗。如用上法按摩后,患者颈部功能基本恢复,只

有前屈受限。此时,注意检查患者第三,四胸椎棘突,往往在此处有压痛

点。当按压住这个痛点时,患者的前屈功能受限减轻,说明此胸椎后关节

紊乱。用胸椎对抗复位法治疗,症状即可解除。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颈部功能活动受限。

1.1.2 体征

1.1.

2.1 触诊: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物;胸锁乳突肌痉挛紧张;少数患侧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围有骨疣样改变的硬块物。

1.1.

2.2 功能活动受限:颈部向健侧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1.1.

2.3 肌肉萎缩:日久,患侧的肌肉可发生轻度萎缩,同侧颜面发育较对侧缓慢。

1.2 诊断标准

1.2.1 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物;胸锁乳突肌痉挛紧张。

1.2.2 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

1.2.3 除外骨性病变。

2 辨证

本病多由于产伤或胎儿在母体内头部长时间向一侧偏斜,导致颈部筋脉受损、脉络不通,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所致。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松解粘连、软坚散结、局部为主。

3.2 手法:揉、点、按、拿、扳、拔伸等法。

3.3 取穴:风池、肩井。

3.4 操作: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约5—6分钟。拿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3—5遍。然后,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最后,再用轻柔的推揉法在局部操作,以调理气血,并点揉风池、肩井。

4 调护

家属可经常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作被动牵拉伸展,或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部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等都可用于纠正姿势。

疳积

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症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症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小儿感染诸虫,也可转为疳症。

现代医学所说的“小儿营养不良”与疳症的临床表现相似,小儿营养不良是摄食不足或摄入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的结果。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积滞伤脾: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睡卧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1.1.2 气血两亏:面色萎黄,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安,

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2 辨证

小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乃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以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羸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3 治疗

3.1 积滞伤脾

3.1.1 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3.1.2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捏脊。

3.2 气血虚弱

3.2.1 治则: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3.2.2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

3.3 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

3.4 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

3.5 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

3.6 目赤多眵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

3.7 兼见咳嗽多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

3.8 便溏加补大肠、推下七节骨。

3.9 本病单用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效果亦好。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或“网球肘”。肱骨外上髁为肱桡肌总腱附着部。如果前臂在旋前位腕关节经常作背伸性活动,可将其附着部位的软组织牵拉发生损伤,引起局部出血粘连,甚至关节滑膜嵌入肱桡关节间隙而致疼痛。本病发病可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但多数患者发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需反复作前臂旋转、用力伸腕的成年人,好发于右侧。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肱骨外上髁及肱桡关节附近疼痛,尤其在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时,疼痛更为明显,同时沿伸腕肌向下放射;握物无力,手掌向下不能负重平举。局部可微呈肿胀。

1.1.2 体征

1.1.

2.1 压痛: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明显压痛,以及沿伸腕肌行走方向的广泛压痛。

1.1.

2.2 伸腕抗阻力和网球肘试验阳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明显压痛。

1.2.2 伸腕抗阻力和网球肘试验阳性。

2 辨证

由于急慢性损伤致肘关节局部的经脉受损,气血瘀阻不通,筋脉失于濡养,淤血阻于经脉,不通则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擦等法。

3.3 取穴: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

3.4 操作:患者正坐。医生坐于患者病侧,以右上肢为例。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从肱骨外上髁沿前臂桡侧肌肉向腕部治疗,往返3—5分钟;医生右手持患者右腕使其前臂处于旋后位,左手拇指压于肱骨外上髁前方,其它四指放于肘关节内侧;医者以右手逐渐屈曲患者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左手拇指用力按压患者肱骨外上髁前方,然后再伸直其肘关节,同时医者左手拇指推至患肢桡骨头之前上,沿桡骨头前外缘向后弹拨伸腕肌起点;反复弹拨数次。然后,按揉曲池、外关、手三里等穴,以酸胀为度。最后用擦法擦肘外侧肱骨外上髁周围及前臂伸肌群。

3.5 .其他疗法

3.5.1 药物外敷:活血散外敷。

3.5.2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3.5.3 针灸疗法:有很好的疗效,与推拿配合效果更好。

3.5.4 封闭疗法:见效快,易复发。

[按语] 本病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故此,要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治疗期间腕部不宜做用力背伸活动。

指部腱鞘炎

指部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本病多见于女性,任何手指均可发病,但以拇指和中指最为多见。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患指局部疼痛无力,晨起疼痛较剧,稍活动反而好转。患指伸屈受限,有弹响及“扳机状”现象。严重时手指常绞锁在屈曲或伸直位。

1.1.2 体征

1.1.

2.1 压痛:局部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结节状改变。

1.1.

2.2 局部皮下有硬结节,手指屈伸时结节可随之稍活动,并有弹动感。

1.1.

2.3 局部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1.2 诊断标准

1.2.1 局部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结节状改变。

1.2.2 局部皮下有硬结节,手指屈伸时结节可随之稍活动,并有弹动感。

2 辨证

由于手指长期、快速活动或手指长期用力活动,如织毛衣、抄写等工作,肌腱与腱鞘间反复摩擦,使肌腱和腱鞘损伤,发生水肿、增生。局部腱鞘逐渐增厚,形成环状狭窄,压迫水肿的肌腱,形成葫芦状肿大,

阻碍肌腱的滑动。当肿大的肌腱通过鞘管的狭窄处,即产生扳机样动作及弹响。当肿大的肌腱不能通过时,则手指不能屈伸,发生闭锁。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捻法、揉、点、按、拿、擦、拨筋法等法。

3.3 取穴:局部临近穴位为主。

3.4 操作

用一指禅推法、捻法在患指的掌指关节周围施术,约3—5分钟。

拔伸患指的掌指关节:医者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指的远端指骨,另一手捏住患指的掌指关节近端进行对抗拔伸。

以患指为拇指为例。医者以左手拇指及食指用力持握患手第一掌骨,以拇指放于患手拇指指骨远端的尺侧,食指放于拇指掌骨远端的桡侧。医者以右手拇指掌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持握患手拇指近节远端,两手做对抗牵引,牵引时屈曲其患指的掌指关节,并同时用中指指端抵住患手拇指掌骨远端掌侧(即腱鞘狭窄处),用力向尺侧推挤其腱鞘的狭窄处,往往有撕裂感。

最后轻摇患指的掌指关节。

3.5 其他疗法

3.5.1 药物外敷:活血散外敷。

3.5.2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3.5.3 针灸疗法:有很好的疗效,与推拿配合效果更好。

3.5.4 封闭疗法:见效快,易复发。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卒然受暴力损伤或不协调运动,导致腰部肌肉损伤,小关节紊乱,而发生腰部疼痛,功能受限的病症。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较重者,伤后腰部剧痛,活动不便,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也有些病人,在腰扭、闪时,疼痛并不剧烈,并能继续工作,数小时或1-2日后,腰痛才逐渐加剧。

1.1.2 体征

1.1.

2.1 压痛:扭伤早期,绝大多数病人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一般压痛点即为损伤的部位。

1.1.

2.2 肌痉挛:主要发生于骶棘肌和臀大肌。是对疼痛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为单侧或双侧。这些肌肉因紧张度增高而有压痛,俯卧时稍缓解,但用手指按压时,痉挛又复出现。

1.1.

2.3 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疼痛可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但不对称的肌痉挛则可引起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腰脊柱多向患侧倾斜。

1.1.

2.4 腰部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1.2 诊断标准

1.2.1 有明显的扭伤史。

1.2.2 局部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局部肌肉紧张的改变

1.2.3 腰部活动功能受限。

2 辨证

本症都是由于伤力、扭转、牵拉而发生。祖国医学历代对本病都有较深刻的认识。《金匱翼》上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率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整复关节。

3.2手法:滚法、揉、点、按、拿、擦、拨筋法、扳法等法。

3.3 取穴:肾俞、腰眼、委中及局部临近穴位为主。

3.4 操作:病人俯卧位。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至疼痛处,手法压力由轻到重,反复操作5分钟,同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按揉肾俞、腰眼,拿委中,以酸胀为度。然后用分筋法、拨筋法在痛点的上、下方治疗,手法宜柔和深透。用斜扳法整复关节,如有棘突偏歪者,可用旋转复位法整复。最后,用掌推法在伤侧由上至下操作3--5次,再用直擦法操作以透热为度。

3.5 .其他疗法

3.5.1 理疗:能够缓解肌肉的紧张,缓解疼痛。

3.5.2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3.5.3 针灸疗法:有很好的疗效,与推拿配合效果更好。

[按语] 按摩对于本病疗效显著,一般经1--2次治疗即可痊愈。如伴有关节紊乱者或触摸到某棘突有偏歪,要尽量把这些关节调整到正常位置。这样才能达到根本的治疗。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发病率很高,占全身关节扭伤的80%以上。临床上以内翻损伤(外踝扭伤)最为常见。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有急性扭伤史,踝部明显肿胀疼痛,不能着地,伤处有明显压痛、局部皮下淤血。外踝扭伤时,将踝关节内翻则外踝部疼痛加剧;外侧关节囊及腓前韧带损伤时,肿胀主要在关节外侧、外踝前下方。内踝扭伤时,可能伴有外踝骨折,因此内、外踝均有肿胀疼痛,应仔细检查。

1.1.2 体征

1.1.

2.1 压痛:压痛点明显,多在踝关节间隙处,一般压痛处即损伤部位。

1.1.

2.2 有肿胀、皮下淤血。

1.1.

2.3 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1.2 诊断标准

1.2.1 有明显的扭伤史。

1.2.2 局部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局部肌肉紧张的改变

1.2.3 有肿胀、皮下淤血。

1.2.4 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直接意义,主要用于除外骨折、脱位等。

2 辨证

本症都是由于在不平的路面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时,踝关节突然向内或向外翻转,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所致。局部筋脉损伤,血溢脉外而发肿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整复关节。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擦、拨筋法、扳法等法。

3.3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昆仑、丘墟等穴。

3.4 操作:病人仰卧位。用轻柔的按揉法沿患侧小腿的外侧,由膝至踝按揉数遍。点、按上述穴位,以通经络之气。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损伤的局部治疗5分钟,以消肿散瘀。同时配合踝关节摇法,

幅度由小到大。然后作踝关节的拔伸手法,医者一手托住患侧的足跟,另一手握住足掌做牵引,并在牵引下作踝关节摇法,牵引数秒后,突然加大拔伸力量,此时可闻及关节弹响声,随之作快速的足被动屈伸活动数次。以调节踝关节的紊乱。最后在患处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3.5 其他疗法

3.5.1 药物外敷:活血散外敷。

3.5.2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3.5.3 针灸疗法:有很好的疗效,与推拿配合效果更好。

3.5.4 封闭疗法:见效快,易转为慢性,遗留慢性疼痛。

[按语] 按摩法只适用于踝关节单纯的肌肉、韧带扭伤或韧带部分纤维断裂者。韧带完全断裂、脱位及骨折者,不宜按摩。急性损伤期手法要轻柔,以免加重损伤;损伤24小时内不宜热敷。恢复期手法宜稍重,特别是对血肿机化,产生粘连,应以较重手法使粘连松解。

胃脘痛

胃脘痛是一种以上腹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消化道病症。本证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病。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胃脘痛在临床上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寒及瘀血内停。从病情发展过程看,不论何种胃脘痛,未经彻底治疗,日久不愈,均可形成瘀血内停。

1.1.1 寒邪犯胃:胃脘痛暴作、胃寒喜暖、得热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脉紧。

1.1.2 饮食内停:胃脘胀满、甚则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的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1.1.3 肝气犯胃: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弦。

1.1.4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2 辨证

2.1 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发痛;又如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积痛。此外,虫积也导致胃脘痛。

2.2 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使病程缠绵。

2.3 肾阳衰微,或劳倦过度,饥饱失常,均可损伤脾胃,使中气虚寒而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以“理气止痛”为主。

3.2 基本治法:

3.2.1 腹部操作

3.2.1.1 取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肩井。

3.2.1.2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其右侧,先用轻微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至气海,往返治疗3--5遍;再用掌揉法在胃脘部及腹部操作5分钟,使热量渗透于胃腑;点、揉中脘、气海、天枢,以酸胀为度;然后让患者面向医者侧卧,以掌推、按胃脘及腹部,同时另一手按揉足三里、肩井穴。

3.2.2 背部操作:

3.2.2.1 取穴: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3.2.2.2 操作:患者俯卧位,用揉法在背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往返操作3--5遍;然后用较重的按揉法施于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以酸胀为度;再捏脊5--6遍。

3.2.3 上肢及胁部操作:

3.2.3.1 取穴:手三里、内关、合谷。

3.2.3.2 [操作] 用按揉法在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作较强的刺激;然后搓抖上肢;再搓擦其两胁,由上而下往返数次。

3.3 辨证加减

3.3.1 寒邪犯胃:

3.3.1.1 配合:温中散寒。

3.3.1.2 操作:用较重的点、按法刺激合谷、脾俞、胃俞,再用侧擦法在背部治疗,以透热为度。

3.3.2 食滞:

3.3.2.1 配合:消导和中。

3.3.2.2 操作:用顺时针方向揉腹,重点在中脘、天枢穴,时间约5分钟;重手法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3.3.3 肝气犯胃:

3.3.3.1 配合:疏肝理气。

3.3.3.2 操作:用柔和的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天突向下至中脘治疗,重点在膻中穴;然后轻柔地按揉两侧的章门、期门穴;再用较重的手法按揉肝俞、胆俞、膈俞、太冲等穴。

3.3.4 脾胃虚寒:

3.3.

4.1 配合:温补脾阳。

3.3.

4.2 操作:用轻柔的按揉法在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重点治疗,在气海穴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3.3.5 疼痛剧烈者:先用较重的按揉法刺激膈俞、脾俞、胃俞、合谷、内关、梁丘等穴,待疼痛缓解后,再辨证施治。

[按语] 本证多由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一般病程较长,所以治疗所需时间亦长。治疗时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期的患者,不宜手法治疗。嘱咐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调节,心情开朗,不要过度疲劳。

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古代文献称为“不得寐”或“不寐”。

本证常兼见头痛、头晕、心悸、健忘等症。凡以失眠为主症者,属本节讨论范围。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1.1.2 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有梦遗,健忘、心悸等症。

1.1.3 痰火内扰:失眠、胸闷头重、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1.1.4 肝郁化火: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

2 辨证

2.1 心脾两虚:长期思虑过度劳损,伤及心脾,血液耗损,不能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

2.2 阴虚火旺;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肾阴虚耗,心肾不交,水不制火,则心火独亢而神志不宁,因而失眠。

2.3 痰火内扰: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成痰热,雍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卧不得安。

2.4 肝郁化火: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炎上,扰动心神,神不得安而失眠。

失眠的原因虽多,总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因血之来源,由水谷之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安志宁。若暴怒、思虑、忧郁、劳倦等,伤及诸脏,精血内耗,病因与病证彼此互相影响,每多形成顽固的失眠。失眠虚者为多。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健脾安神。虚症辅以滋阴养血;实症则佐以疏肝清热化痰。

3.2 基本治法:

3.2.1 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3.2.1.1 取穴: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肩井等穴

3.2.1.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拿法、抹法等。

3.2.1.3 操作: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印堂开始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向两侧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3—4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过程中以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为重点;沿上述治疗部位,配合按角孙;从头顶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转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两侧肩井。约十分钟。

3.2.2 腹部操作

3.2.2.1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等穴

3.2.2.2手法:揉法、按法、摩法等。

3.2.2.3 操作: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时间约6分钟。

3.3 辨证加减

3.3.1 心脾两虚:

3.3.1.1 按揉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每穴约1分钟。

3.3.1.2 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3.2 阴虚火旺:

3.3.2.1 推桥弓穴:先推一侧桥弓20—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

3.3.2.2 横擦肾俞、命门部,以透热为度,再擦两侧涌泉穴以引火归元。

3.3.3 痰火内扰:

3.3.3.1 沿背部脊柱两侧用揉法治疗,重点在脾俞、胃俞、心俞,手法要轻柔,时间约5分钟。再按上述穴位。

3.3.3.2 在摩腹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丰隆。

3.3.3.3 横擦左背部及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按语] 失眠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较之过去都有所加快。长期处于这种快节奏的状态中,精神的高度兴奋和紧张是导致失眠的一个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让病人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2006.5.13

老年病科中医诊疗常规

第十二章老年病科 第一节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光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 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口腔外科 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 (一)智齿冠周炎 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 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 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三)颊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 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 (五)咬肌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和准备 1. 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 验光(双眼) 3. 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 眼科A/B 超检查 5. 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和A 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 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0.1ml 点术眼4/ 日 裂隙灯检查1/日 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 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 如同时伴有眼底病和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 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的原因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 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 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和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 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 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 有继发眼内感染的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的感染,不仅 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 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的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 场摘除眼球。 9. 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 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 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 术中和术后发生麻醉和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X时X分在局麻下行X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0.1ml点X眼1次/10分钟X 6次术前1小时 (五)术后处理: 1. 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的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和晶体皮质 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是否正常。 2?术后全身使用抗菌素3?5天,局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点眼3?4周。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理疗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详]

颈椎病诊疗规范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检查程序] 1、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职业等。是否有不良习惯。 2、望诊。患者表情是否痛苦,颈部能否正常活动。颈部有无皮肤损伤,有无红肿。 3、查体。 (1)触诊。颈椎棘突是否偏歪,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无压痛,是否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有无减弱或肌肉萎缩。 (2)颈部活动度。颈部是否僵直,前曲、后伸、左右侧弯、旋转是否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霍夫曼氏征。 4、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有无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是否改变,椎间隙是否变窄,有无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有无椎间孔变小。CT、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红,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心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心脏外科) 【室间隔缺损诊疗常规】 一、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对于疑诊室间隔缺损的病例在病史采集中应明确以下几项: 1、首次就诊原因、时间、当时的诊断、随后的治疗和检查经过; 2、和正常儿童比较是否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感染是否容易治疗, 是否并发过心衰; 3、平时或哭闹时是否出现过口唇紫绀; 4、母亲怀孕3个月内是否有病毒性感冒和/或使用药物的情况; 5、尽量了解并搜集院外检查资料作为辅助诊断参考资料 (二)体格检查要点:在体格检查中要求重点记录以下几点体征的情况: 1、杂音的位置范围、性质、强度、震颤情况、传导情况; 2、肺动脉第二音的高低情况,是否分裂; 3、心界的大小; 4、有无胸廓畸形; 5、口唇及甲床的颜色; 6、肝脏是否增大; 7、四肢血压情况; 8、双肺是否存在啰音; 9、能够反映儿童发育情况的指标,如身高、体重、囟门的闭合情况,智力发 育情况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是室隔缺损主要与一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依 据主要是病史中的重点问题和体格检查中的阳性体征,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可 以是最终诊断依据。 1、房间隔缺损 2、心内膜垫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或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4、轻度肺动脉瓣狭窄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最终诊断要求具体到以下内容: 1、明确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而且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2、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 3、室间隔缺损处的分流方向 4、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以及程度 二、术前准备 (一)目的 1、控制可能存在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给与吸氧治疗,必要时应用扩血管药物;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针灸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针灸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针灸科加强中医针灸特色建设与管理~发挥科室中医针灸特色~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针灸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针灸科是中医特色治疗优势科室~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科、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应在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针灸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针灸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针灸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开设独立的针灸门诊~根据就诊病源情况~可开设专病门诊或针灸特色疗法门诊~进行专病专法建设与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针灸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针灸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其中二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4张~三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10张。针灸诊疗室内应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应当设置操作治疗室~二级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床位数不少于10张~三级医院不少于15张。有条件的可以设置理疗室、康复室~理疗室、康复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防火~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针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 件1,要求。 设置针灸治疗室的~应当配备废弃针具收集设备、火罐消毒设备等,设置理疗室的~应当配备相应理疗设备,设置康复室的~应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应急呼叫装置、吸氧装置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制定针刺(包括毫针、电针、快针、腕踝针等)、灸法、放血疗法、罐疗(包括拔火罐、走罐等)、头针、耳针、舌针、梅花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芒针、火针、针刀、微针疗法、特色灸法、埋线、割治等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根据本科室收治病种情况~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

疼痛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草稿样式 (外三科)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7 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 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 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 1.专科检查: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常规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尿液分析; 大便常规; 肝功能常规; 肾功能常规; 血电解质常规; 凝血常规; 心电图; 胸片; 输血前五项检查; 血糖。 【治疗原则】 1整脊治疗:可采用调曲整脊系统手法以及四维牵引。 2 卧床1~2周,骨盆牵引治疗,2次/日,每次30分钟,每次牵引重量120-160牛。 3 药物治疗: 3.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例方:舒筋活血汤。 3.2 寒湿型。 症状:腰腿疼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祛寒除湿,宣痹止痛。 例方:蠲痹汤。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年版).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感染性疾病科管理者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在感染性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和感染控制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七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独立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保障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八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各区域布局合理,

针灸科建设规范

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针灸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针灸科加强中医针灸特色建设与管理,发挥科室中医针灸特色,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针灸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针灸科是中医特色治疗优势科室,治疗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科、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应在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针灸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针灸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针灸科诊疗工作有效开

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开设独立的针灸门诊,根据就诊病源情况,可开设专病门诊或针灸特色疗法门诊,进行专病专法建设与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针灸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针灸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二级中医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4张,三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10张。针灸诊疗室内应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应设置操作治疗室,二级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床位数不少于15张,三级中医医院不少于30张。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设置理疗室、康复室,理疗室、康复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防火,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针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设置针灸治疗室的,应配备火罐消毒设备、艾灸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设置理疗室的,应配备相应理疗设备,如:足底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远红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ZYYXH/T18一2008 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 1.2. 1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语言窘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特征。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 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而演变为中风。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1.2.3 痫证: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门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与痫证相似,但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摘等症状。 2 辨证论治 眩晕之治法,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气,活血化瘀合益气养阴等,都是常用的标本兼顾之法。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女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疗失血。 2.1肝阳上亢证 证候: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病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扼子9g,黄芩9g,川牛膝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12g,夜交藤15g,茯苓9g。 加减:兼便秘者可加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以通腑泄热;若阳亢化风者,宜加羚羊角粉冲服0.6g。牡砺先煎10g,.代赭石15g以镇肝息风;若兼阴虚者,加龟甲先煎10g,鳌甲先煎10g,制何首乌10g,生地黄10g以滋阴潜阳。 2.2 气血亏虚证 证候:头目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气短,面白少华或萎黄,或心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 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 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 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 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 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 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 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 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 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二、肺胀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 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肺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偏头痛】 1. 诊断依据: (1)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 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全头痛; 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4)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像及其它辅助检查均无异常。 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麦角胺、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等药物。 (2)物理治疗: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3. 三叉神经阻滞、枕神经阻滞等。 【带状疱疹】 1.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常伴有全身不适、微热、倦怠、食欲减退等,3~5日后在神经痛 的部位出现疱疹。 (2)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单侧性疼痛,呈束带状,多为烧灼样、割裂样剧痛。 (3)疼痛区域皮肤先有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疱疹,逐渐增多, 沿受累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该处皮肤痛觉过敏。 (4)带状疱疹消失后仍留有剧烈疼痛,持续6月以上者,为慢性疱疹后神经痛。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 1)止痛:可用芬必得、曲马多、加巴喷丁,吗啡等。 2)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板兰根、阿糖胞苷等。 3)抗感染:可用抗生素。 4)其它药物:如干扰素、强的松(短期小剂量)、维生素等。 (2)疱疹出现后,注意避免抓破、感染,局部可外搽龙胆紫药水,或口服抗生素。 (3)物理治疗:激光等。 (4)神经阻滞:视病变部位行相应的椎间孔神经阻滞、椎旁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单次或留管连续用药)、皮下置 管接PCA(病人自控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 1. 诊断依据: (1)多发于50~60岁,40岁以下者少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 于右侧或双侧同时罹患。 (2)肩关节疼痛、僵硬,以钝痛为主,偶可呈剧烈锐痛,疼痛部位深邃, 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 (3)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

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肠痈诊疗常规 [病因病机]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阑尾炎,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据统计该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0-40周岁年龄组发病最高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则较少见。 2、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或上腹部,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阑尾点附近,呈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绞痛。 3、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 呆,便秘或腹泻等证。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 反跳痛,腹肌紧张。

4、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孑L肌试 5、验阳性及直肠指检在直肠前壁右侧有触痛,提示为盆腔位阑尾炎或脓肿的可能。 6、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1?1. 5万之间,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 [鉴别诊断] 肺热病(右下肺肺炎和右侧膈胸膜炎) 胸部体检及胸部X检查可鉴别 石淋(右侧输尿管结石) 以突发性绞痛,并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尿频、尿痛、血尿,或尿出沙石为主证,X线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可以确诊异位妊娠 育龄妇女,有停经史,突感腹痛,伴有会阴部重坠感,恶心呕吐,头晕,面色无华,血红蛋白下降,阴道内诊及后穹窿穿刺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1)热毒蕴肠症右少腹 疼痛触痛明显,有反跳痛或可扪及局限性包块,发热口渴,恶心欲呕,暧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或阑尾清化汤加减。 大黄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芒硝10g 金银花20g 蒲公英15g 赤芍药10g 川楝子10g 生甘草10g (2)肠道瘀滞证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或可触及包块压痛或反跳痛;发热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宽肠 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 金银花10g 蒲公英15g 丹皮10g 大黄(后下)8g 赤芍药10 川楝子10g 桃仁10g 生甘草10g (3)热盛酿脓证腹痛剧烈,弥漫性压痛及反跳痛,恶寒或寒战,高热烦渴欲饮,或满腹膨胀,呕吐不能食,大便秘结或似痢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10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 一、住院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要求相同,能反应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名扼要。 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住院病历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二、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 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人,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书写再次入院病历,住院医师书写再次入院记录。 2.因新发疾病而再次入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及入院记录的要求几格式书写,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3.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对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可从略,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4.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 三、表格式病历书写要求: 1.表格式病历必须包含有住院病历要求的全部内容。 2.表格式病历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填写。 3.表格式病历入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记录的内容。 四、康复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住院病历是为有功能障碍,需要全面康复的住院者而设计的具有专科特点的病历,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康复住院病历书写应突出以下特点和要求: 1.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在病历上应反映出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患者对功能障碍的适应情况,确定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康复目标,拟订康复计划。 2.侧重功能评估,要对运动、感觉、言语、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作出详细的评估,重视残存的功能,估计康复的潜力,拟定功能康复的重点。 3.康复住院病历可分为综合性康复病历和分科性康复病历。 4.综合性康复病历由康复医师书写,内容有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功能评估、病历小结、诊断、诊疗计划等。医师签全名。 5.分科性康复病历由专科治疗师书写,内容有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康复目标、治疗计划、治疗小结及治疗记录,治疗师签全明。 五、病历中其他记录的书写要求: 1.病程记录:入院后的首次病程记录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由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观察重危病人病情变化要注意的事项。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和科室内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特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和理由,各种会诊意见,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1~2天记录一次,慢性病人可3天记录一次,康复病人一般可每周记录一次,重危病人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2.治疗记录:入院后的首次治疗记录在病人入院首次治疗后24小时内由评价治疗师完成,首次治疗记录包括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治疗计划。治疗记录应包括治疗效果的观察,疗程的进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会诊、交接班、评价会、转科均应记录。治疗记录由经治疗是记录,一般病人可每周记录一次,会诊、交接班、评价

耳鼻喉科鼻渊中医诊疗方案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 (2)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3)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1)病程持续超过12周。 (2)症状:①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②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3)检查 ①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②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肺经风热证: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可伴头痛,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2.胆腑郁热证: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可兼有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3.脾胃湿热证: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兼头昏闷,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气虚证: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粘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通窍颗粒、香菊胶囊等。 2.胆腑郁热证 治法: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等。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合苍耳子散加减。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川木通、石菖蒲、黄芩、川贝母、射干、薄荷、连翘、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4.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祛寒开窍。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