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疾病编码

国际疾病编码

国际疾病编码
国际疾病编码

ICD-10,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 10) ”,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现有版本包括15.5万种编码,并记录多种新型诊断及预测,与ICD-9版本相比较,该版本增加了1.7万个编码。⑴

ICD-10的研究起始于1983年,并于1992年完成。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A00-A09)

(A00.)霍乱

(A00.0)典型性霍乱

(A00.1)异性霍乱弧菌致霍乱

(A00.9)未明示之霍乱

(A01.)伤寒和副伤寒

(A01.0)伤寒菌致伤寒

(A01.1) A型副伤寒

(A01.2) B型副伤寒

(A01.3) C型副伤寒

(A01.4)未明示之霍乱

(A02.)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A02.0)沙门氏菌胶炎

(A02.1)沙门氏菌败血症

局部性沙门氏菌感染

(A02.2)

其他明示之沙门氏菌感染

(A02.8)

(A02.9)未明示之沙门氏菌感染

(A03.) 志贺菌病

(A03.0)痢疾性志贺菌病

佛雷志贺菌病

(A03.1)

波地志贺菌病

(A03.2)

索奈志贺菌病

(A03.3)

其他志贺菌病

(A03.8)

(A03.9)非典型的志贺菌病

(A04.)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A04.0)肠道致病性大肠菌感染

肠毒性大肠菌感染

(A04.1)

肠道侵袭性大菌感染

(A04.2)

肠出血性大肠菌感染

(A04.3)

其他肠道大肠菌感染

(A04.4)

弯曲菌肠炎

(A04.5)

大小肠耶氏菌肠炎

(A04.6)

困难梭菌致大小肠炎

(A04.7)

(A04.8)其他明示之细菌性肠道感染

(A04.9) 未明示之细菌性肠道感染(A05.) 未归于它处的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A05.0)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腊肠菌中毒

(A05.1)

产气梭菌食物中毒

(A05.2)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A05.3)

状菌食物中毒

(A05.4)

其他明示之细菌性食物中毒

(A05.8)

(A05.9)未明示之细菌性食物中毒

(A06.) 阿米巴病

(A06.0)急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肠道阿米巴病

(A06.1)

阿米巴性非痢疾大肠炎

(A06.2)

肠道阿米巴肿

(A06.3)

阿米巴性肝脓疡

(A06.4)

阿米巴性肺脓疡

(A06.5)

阿米巴性脑脓疡

(A06.6)

阿米巴性皮肤病

(A06.7)

其他位置阿米巴感染

(A06.8)

(A06.9)未明示之阿米巴病

(A07.) 其他原生动物性肠道疾病

(A07.0)大肠纤毛虫病

梨形鞭毛虫病

(A07.1)

隐孢子虫病

(A07.2)

同型孢子虫病

(A07.3)

其他明示之原生动物性肠道疾病

(A07.8)

(A07.9)未明示之原生动物性肠道疾病

(A08.0) 病毒和其他特定肠道感染

(A08.1)轮状病毒肠炎

诺沃克病毒致急性胃肠病变

(A08.2)

腺病毒肠炎

(A08.3)

其他病毒性肠炎

(A08.4)

未明示之病毒性肠道感染

(A08.5)

(A08.9)其他明示之病毒性肠道感染

(A09.) 假定传染源的腹泻和胃肠炎

结核病( A15-A19 )

(A15.) 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呼吸系统结核病

(A15.0)痰液镜检证实之肺结核病

单由培养证实之肺结核病

(A15.1)

组织学证实之肺结核病

(A15.2)

未明示证实法之肺结核病

(A15.3)

(A15.4)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胸腔内淋巴结核病

(A15.5)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喉、气管与支气管结核病

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结核性肋膜炎

(A15.6)

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原发性呼吸系统结核病

(A15.7)

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其他呼吸系统结核病

(A15.8)

(A15.9)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之未明示部位呼吸系统结核病

(A16.) 细菌学或组织学未证实之呼吸系统结核病

(A16.0)细菌学和组织学阴性之肺结核病

未做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之肺结核病

(A16.1)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肺结核病

(A16.2)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胸腔内淋巴结核病(A16.3)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喉、气管与支气管结核病(A16.4)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结核性肋膜炎

(A16.5)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原发性呼吸系统结核病(A16.7)

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其他呼吸系统结核病(A16.8)

(A16.9)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之未明示部位呼吸系统结核病(A17.) 神经系统的结核病

(A17.0)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结核瘤

(A17.1)

其他神经系统结核病

(A17.8)

(A17.9)未明示之神经系统结核病

(A18.) 其他器官的结核病

(A18.0) 骨关节结核病

(A18.1)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结核性淋巴腺炎

(A18.2)

肠、腹膜、肠系膜腺体结核病

(A18.3)

皮肤、皮下组织结核病

(A18.4)

眼结核病

(A18.5)

耳结核病

(A18.6)

肾上腺结核病

(A18.7)

(A18.8)其他器官结核病

(A19.) 粟粒性结核病

(A19.0)单一位置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多发位置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A19.1)

未明示之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A19.2)

其他粟粒性结核病

(A19.8)

(A19.9)未明示之粟粒性结核病

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

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 A20-A28 )

(A20.) 鼠疫

(A20.0)腺型鼠疫

蜂窝组织皮肤性鼠疫

(A20.1)

肺炎型鼠疫

(A20.2)

鼠疫脑膜炎

(A20.3)

(A20.4)败血性鼠疫

6 / 22

(A20.8) 其他型鼠疫

(A20.9)未明示之鼠疫

土拉菌病

(A21.)

溃疡性土拉伦斯菌血症(A21.0)

眼腹体土拉伦斯菌血症(A21.1)

肺土拉伦斯菌血症

(A21.2)

胃肠道土拉伦斯菌血症(A21.3)

全身性土拉伦斯菌血症(A21.7)

其他型土拉伦斯菌血症(A21.8)

未明示之土拉伦斯菌血症(A21.9)

炭疽病

(A22.)

皮肤炭疽病

(A22.0)

肺炭疽病

(A22.1)

胃肠道炭疽病

(A22.2)

炭疽败血症

(A22.7)

其他型炭疽病

(A22.8)

未明示之炭疽病

(A22.9)

布鲁氏菌病

(A23.)

鼻疽和类鼻疽

(A24.)

鼠咬热

(A25.)

(A26.)类丹毒

(A27.) 钩端螺旋体病

国际疾病分类IC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 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 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4个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主导词,相当于在图书馆中检索时所用的主导词。 (2)确定主导词后,在字母索引中(第三卷)查找编码。 (3)把查到的编码在类目表中(第一卷)核对编码,看是否正确。 (4)对于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要求有两个编码,所以要再次操作。 (2)主导词的选择 主导词的确定是编码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其选择方法有以下几条: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ICD码疾病名称 睑板腺炎 睑腺炎[麦粒肿;迈博姆;察司] 眼睑蜂窝织炎 眼睑脓肿 眼睑疖肿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睑(缘)炎 新生儿睑缘炎 溃疡性睑(缘)炎 鳞状性睑缘炎 眼睑皮炎 眼睑的盘形红斑狼疮 眼睑的干皮病 眼睑湿疹性皮炎 眼睑变应性(过敏性)皮炎 眼睑瘘 眼睑肉芽肿 睑板炎 眼睑炎 瘢痕性倒睫 眼睑倒睫 眼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 睑外翻 老年性睑外翻 麻痹性睑外翻 兔眼 睑皮肤松驰 上睑下垂 睑疤痕性闭合不全 睑裂闭合不全 睑裂狭小 睑缘粘连 上睑退缩症 眼睑闭锁 眼睑粘连性疤痕 眼睑黄斑瘤 睑板腺脂肪变性 眶脂肪脱垂 眉毛脱落 眉缺损 眼睑坏死眼睑睫毛脱落 眼睑白癜风 陈旧性眼睑异物 后天性内眦畸形 后天性外眦畸形 眼睑水肿 烧伤后睑畸形 烧伤后眉毛缺损 眼睑出血 眼睑黑变病 眼睑后天性畸形 眼睑囊肿 眼睑皮脂腺囊肿 眼眦后天畸形 眦畸形 眼睑充血 莫尔腺囊肿 眼睑新生物 眼睑肿物 眼睑疾患NOS 急性泪腺炎 慢性泪腺炎 慢性泪腺肥大 泪腺脱出 泪眼 泪液分泌过少 眼干燥综合征 泪器囊肿 泪器萎缩 外伤性泪器萎缩 泪溢 泪腺分泌过多 化脓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 泪囊脓肿 泪囊炎 泪小管炎 急性泪囊周围炎 急性泪小管炎 慢性泪囊炎 泪囊粘液溢 慢性泪囊周围炎 鼻泪管闭锁 鼻泪管阻塞 泪道梗阻 泪道狭窄 泪道阻塞 泪小管阻塞 泪管闭锁 泪石 泪点外翻 泪囊瘘 泪囊囊肿 泪囊粘液囊肿 泪管肿大 泪囊膨出 泪道(管)扩张 泪小管断裂 泪器系的疾患NOS 眶蜂窝织炎 眶内脓肿 球筋膜炎 眼眶骨膜炎 眼眶骨髓炎 眶内肉芽肿 眶内炎性假瘤 眼眶非特异性炎症 眼眶炎性肉芽肿 眼球后炎症 眶部出血 眶内血肿 眼球突出 眼眶水肿 眼球移位 搏动性突眼 间歇性突眼 外伤性突眼 眼眶外生骨疣 眼眶畸形 眼眶萎缩 眼球陷没 眶内陈旧性异物 陈旧性球后异物 眶部囊肿 眶部粘液囊肿 眶内上皮样囊肿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ICD码疾病名称 H00.001 睑板腺炎 H00.002 睑腺炎[麦粒肿;迈博姆;察司] H00.003 眼睑蜂窝织炎 H00.004 眼睑脓肿 H00.051 眼睑疖肿 H00.101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H01.001 睑(缘)炎 H01.002 新生儿睑缘炎 H01.051 溃疡性睑(缘)炎 H01.052 鳞状性睑缘炎 H01.101 眼睑皮炎 H01.151 眼睑的盘形红斑狼疮 H01.152 眼睑的干皮病 H01.153 眼睑湿疹性皮炎 H01.154 眼睑变应性(过敏性)皮炎 H01.801 眼睑瘘 H01.802 眼睑肉芽肿 H01.851 睑板炎 H01.901 眼睑炎 H02.001 瘢痕性倒睫 H02.002 眼睑倒睫 H02.003 眼睑内翻 H02.051 痉挛性睑内翻 H02.052 瘢痕性睑内翻 H02.101 睑外翻 H02.102 老年性睑外翻 H02.103 麻痹性睑外翻 H02.201 兔眼 H02.301 睑皮肤松驰 H02.401 上睑下垂 H02.501 睑疤痕性闭合不全 H02.502 睑裂闭合不全 H02.503 睑裂狭小 H02.504 睑缘粘连 H02.505 上睑退缩症 H02.506 眼睑闭锁 H02.507 眼睑粘连性疤痕 H02.601 眼睑黄斑瘤 H02.701 睑板腺脂肪变性 H02.702 眶脂肪脱垂 H02.703 眉毛脱落 H02.704 眉缺损 H02.705 眼睑坏死 H02.751 眼睑睫毛脱落 H02.752 眼睑白癜风 H02.801 陈旧性眼睑异物 H02.802 后天性内眦畸形 H02.803 后天性外眦畸形 H02.804 眼睑水肿 H02.805 烧伤后睑畸形 H02.806 烧伤后眉毛缺损 H02.807 眼睑出血 H02.808 眼睑黑变病 H02.809 眼睑后天性畸形 H02.810 眼睑囊肿 H02.811 眼睑皮脂腺囊肿H02.812 眼眦后天畸形 H02.851 眦畸形 H02.853 眼睑充血 H02.854 莫尔腺囊肿 H02.901 眼睑新生物 H02.902 眼睑肿物 H02.951 眼睑疾患 NOS H04.001 急性泪腺炎 H04.002 慢性泪腺炎 H04.051 慢性泪腺肥大 H04.101 泪腺脱出 H04.102 泪眼 H04.103 泪液分泌过少 H04.104 眼干燥综合征 H04.151 泪器囊肿 H04.152 泪器萎缩 H04.153 外伤性泪器萎缩 H04.201 泪溢 H04.251 泪腺分泌过多 H04.301 化脓性泪囊炎 H04.302 急性泪囊炎 H04.303 泪囊脓肿 H04.304 泪囊炎 H04.305 泪小管炎 H04.351 急性泪囊周围炎 H04.352 急性泪小管炎 H04.401 慢性泪囊炎 H04.451 泪囊粘液溢 H04.452 慢性泪囊周围炎 H04.501 鼻泪管闭锁 H04.502 鼻泪管阻塞 H04.503 泪道梗阻 H04.504 泪道狭窄 H04.505 泪道阻塞 H04.506 泪小管阻塞 H04.551 泪管闭锁 H04.552 泪石 H04.553 泪点外翻 H04.601 泪囊瘘 H04.602 泪囊囊肿 H04.603 泪囊粘液囊肿 H04.651 泪管肿大 H04.652 泪囊膨出 H04.653 泪道(管)扩张 H04.801 泪小管断裂 H04.951 泪器系的疾患 NOS H05.001 眶蜂窝织炎 H05.002 眶内脓肿 H05.003 球筋膜炎 H05.051 眼眶骨膜炎 H05.052 眼眶骨髓炎 H05.101 眶内肉芽肿 H05.102 眶内炎性假瘤 H05.103 眼眶非特异性炎症 H05.104 眼眶炎性肉芽肿 H05.105 眼球后炎症 H05.201 眶部出血 H05.202 眶内血肿 H05.203 眼球突出 H05.251 眼眶水肿 H05.252 眼球移位 H05.253 搏动性突眼 H05.254 间歇性突眼 H05.255 外伤性突眼 H05.351 眼眶外生骨疣 H05.352 眼眶畸形 H05.353 眼眶萎缩 H05.451 眼球陷没 H05.501 眶内陈旧性异物 H05.551 陈旧性球后异物 H05.801 眶部囊肿 H05.802 眶部粘液囊肿 H05.803 眶内上皮样囊肿 H05.804 眼眶假瘤 H05.851 眶瘘 H05.901 眶内占位性病变 H05.902 眶内肿物 H05.951 眼外肌肌病 H10.051 粘液脓性结膜炎 H10.052 科克-威克斯结膜炎[急性 触染性眼炎] H10.053 结膜脓肿 H10.101 变应性结膜炎 H10.102 春季结膜炎 H10.201 卡他性结膜炎 H10.253 莫拉-阿克森费尔德结膜炎 [双杆菌结膜炎] H10.301 急性结膜炎 NOS H10.401 球结膜肉芽肿 H10.402 慢性结膜炎 H10.451 结膜肉芽肿 H10.501 眼眦脓肿 H10.551 睑结膜炎 H10.801 感染性结膜炎 H10.802 结膜溃疡 H10.852 帕里诺结膜炎[结膜纤毛菌 病] H10.853 帕里诺眼腺型综合征 H10.901 结膜炎 NOS H10.902 细菌性结膜炎 H10.903 眼炎 H11.001 翼状胬肉 H11.101 结膜变性 H11.102 睑裂斑 H11.103 干眼病[结膜干燥] H11.105 结膜角化 H11.106 结膜结石 H11.151 结膜黄斑 H11.152 结膜黑变病[黑色素沉着病] H11.153 结膜色素沉着 H11.201 睑球粘连 H11.202 结膜疤痕 H11.301 结膜出血 H11.401 结膜囊肿 H11.402 结膜血管增生 H11.451 结膜水肿

国际疾病标准编码

K27.905 应激性溃疡无无YJXKY K27.904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 无无WSEZCKYXHXKY K27.902 复合性溃疡无无FHXKY K27.901 多发性复合性溃疡病无无DFXFHXKYB K27.7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无无MXWSEZCKY K27.6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出血无无MXWSEZCKYBCKCX K27.5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无无MXWSEZCKYBCK K27.504 应激性溃疡伴穿孔无无YJXKYBCK K27.503 消化道穿孔无无XHDCK K27.502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无无WSEZCKYBCK K27.501 溃疡病穿孔无无KYBCK K27.452 溃疡病的呕血无无KYBDOX K27.451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无无XHXKYBCX K27.404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无无YJXXHDCX K27.403 应激性溃疡伴出血无无YJXKYBCX K27.402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无无WSEZCKYBCX K27.401 多发性溃疡伴出血无无DFXKYBCX K27.3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无无JXWSEZCKY 急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及穿孔(胃 K27.253 无无JXXHXKYBCXJCKWJSEZCK 及十二指肠溃疡) K27.252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出血无无JXWSEZCKYBCKCX K27.251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和穿孔无无SXHDKYCXHCK

K27.1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无无JXWSEZCKYBCK K27.102 消化性溃疡伴急性穿孔无无XHXKYBJXCK K27.101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无无SXHDKYCK K27.0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无无JXWSEZCKYBCX K26.9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无无SEZCQBKY K26.901 十二指肠溃疡无无SEZCKY K26.702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无无MXSEZCQBKY K26.701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无无MXSEZCKY 慢性或未特指的十二指肠溃疡伴 无无MXHWTZDSEZCKYBCK K26.651 穿孔 K26.601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和出血无无SEZCKYBCKHCX K26.551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无无SEZCKYCKBFMY K26.5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穿孔无无SEZCQBKYBCK K26.501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无无SEZCKYBCK K26.403 十二指肠糜烂出血无无SEZCMLCX K26.402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无无SEZCKYBCX K26.40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无无SEZCQBKYBCX K26.3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无无JXSEZCKY K26.2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和穿孔无无JXSEZCKYBCXHCK K26.1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无无JXSEZCKYBCK K26.002 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无无JXSEZCQBKYBCX K26.0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无无JXSEZCKYBCX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 -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 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 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 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国际疾病标准编码

K27.904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 无 无 WSEZCKYXHXKY K27.902 复合性溃疡 无 无 FHXKY K27.901 多发性复合性溃疡病 无 无 DFXFHXKYB K27.7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无 无 MXWSEZCKY K27.6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出血 无 无 MXWSEZCKYBCKCX K27.551 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MXWSEZCKYBCK K27.504 应激性溃疡伴穿孔 无 无 YJXKYBCK K27.503 消化道穿孔 无 无 XHDCK K27.502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WSEZCKYBCK K27.501 溃疡病穿孔 无 无 KYBCK K27.452 溃疡病的呕血 无 无 KYBDOX K27.451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无 无 XHXKYBCX K27.404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无 无 YJXXHDCX K27.403 应激性溃疡伴出血 无 无 YJXKYBCX K27.402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无 无 WSEZCKYBCX K27.401 多发性溃疡伴出血 无 无 DFXKYBCX K27.3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无 无 JXWSEZCKY K27.253 急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及穿孔(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 无 无 JXXHXKYBCXJCKWJSEZCK K27.252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出血 无 无 JXWSEZCKYBCKCX K27.251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和穿孔 无 无 SXHDKYCXHCK K27.1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JXWSEZCKYBCK K27.102 消化性溃疡伴急性穿孔 无 无 XHXKYBJXCK K27.101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无 无 SXHDKYCK K27.051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无 无 JXWSEZCKYBCX K26.9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无 无 SEZCQBKY K26.901 十二指肠溃疡 无 无 SEZCKY K26.702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无 无 MXSEZCQBKY K26.701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无 无 MXSEZCKY K26.651 慢性或未特指的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MXHWTZDSEZCKYBCK K26.601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和出血 无 无 SEZCKYBCKHCX K26.551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 无 无 SEZCKYCKBFMY K26.5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穿孔 无 无 SEZCQBKYBCK K26.501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SEZCKYBCK K26.403 十二指肠糜烂出血 无 无 SEZCMLCX K26.402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无 无 SEZCKYBCX K26.40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无 无 SEZCQBKYBCX K26.3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 无 无 JXSEZCKY K26.2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和穿孔 无 无 JXSEZCKYBCXHCK K26.1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无 无 JXSEZCKYBCK K26.002 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无 无 JXSEZCQBKYBCX K26.001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无 无 JXSEZCKYBCX K25.951 胃小弯溃疡 无 无 WXWK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