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吸烟和喝酒的人对国家贡献大,因为烟、酒税高利大,吸烟喝酒等于向国家纳税。这种说法事实上就是在说明税负转嫁问题。稍有税收知识的人都知道,烟酒税是对生产者和销售者课征的,但生产者与销售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将他们负担的税收转移给消费者,即吸烟和喝酒的人,这就是税负转嫁现象。概括地说,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是: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3)税负转嫁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这种转嫁方式称为混转或散转。

在资本主义税收理论中还有消转和税收资本化之说。所谓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从税收转嫁的本意上说,消转并不成为一种税负转嫁方式。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三、税负转嫁条件

任何纳税人都存在税负转嫁的愿望,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要把这种愿望转化为现实,却并不容易。问题在于,税负转嫁是有条件的。根据税负转嫁的定义可以得知,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因为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升降实现的,如果价格不能自由浮动,纳税人虽有转嫁的动机,却不存在转嫁的条件,税负的转嫁也是不可能的。在价格可以自由浮

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的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从前边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的,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如对个人财产和劳动所得课征的税收一般只能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转嫁出去。对各类企业课征的法人所得税尽管存在转嫁的渠道,如提高本公司商品的售价,降低或延迟增长雇员的工资或增加劳动强度,以及降低股息和红利等等。但这些渠道并不畅通,或者会受到企业雇员和股东的强烈反对,或者受制于社会供求关系变化情况,都难以实现。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社会中大量的商品生产和销售都处于竞争状态中,商品价格的确定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而税负转嫁自然与供求弹性有关。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者可灵活调整生产数量,最终使其在所期望的价格水平上销售出去,因而所纳税款完全可以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转嫁出去。而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数量的可行性较小,从而难以控制价格水平,税负转嫁困难。同理,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其价格最终决定于卖方,也可以顺利地实现税负转嫁;但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买方可以通过调整购买数量影响价格,税负转嫁比较困难。如果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考虑,则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往往由供给和需求两方共同负担税款,税负转嫁只能部分实现。

在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下,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可用图7—2和图7—3来表示。图中的符号S代表税前供给曲线,S’代表税后供给曲线,D代表需求曲线,P代表价格,Q代表供给或需求量。

图7—2是说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情况下税负转嫁和归宿的情况。由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后的购买者支付价格由P1上升到P2,供给

者所得价格由P1下降到P3,P2—P3为全部税收,且P2—P3=(P2—P1)十(Pl—P3)。这时税收由购买者和供给者共同负担,即消费者负担P2-Pl,供给者负担Pl—P3,说明由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收的大部分向前转移给消费者负担,小部分由供给者本身负担。图7—3则说明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条件下税负转嫁和归宿的情况。由于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后的均衡价格由Pl上升到P2,P2—Pl为购买者承担的税收,供给者所得价格由Pl下降到P3,P1—P3为供给者承担的税收。

该图则说明由于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收的小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而大部分由供给者本身负担。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税负转嫁必然引致商品价格的升高,若另外的商品可以替代加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转而代之,从而使税负转嫁失效。但若一种税收课税范围很广,甚至波及同类商品的全部,消费者无法找到价格不变的代用品时,只好承受税负转嫁的损失。

4.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关系。企业经营都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为活动目标。税负转嫁显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两者也会发生矛盾;如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销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销量。这类情况在竞争性商品转嫁中有所表现,在独占性商品税负转嫁中更为常见。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

我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触及从而也不可能提出税负转嫁问题。在税收理论上也长期奉行一种观点,即认为税负转嫁是存在于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殊现象,我国全体人民都是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主人,不可能自己对自己进行税负转嫁。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按这种逻辑推理,那么,社会主义连税收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因为资本主义税收本身就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并体现剥削关系的。如上所

说,税负转嫁是和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一种经济现象,是通过价格升降而实现的税负转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价值规律的内涵就是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因而不论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只要是商品经济形式,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就存在税负转嫁现象。当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税负转嫁的实现条件是不同的。

我国过去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计划价格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税负转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

(1)当时的企业不构成商品生产的实体,不存在独立的经济利益,没有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转嫁税负的动机;

(2)当时实行由政府统一规定的计划价格体制,不存在价格自由浮动机制,因而也不存在转嫁税负的客观条件。

经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税负转嫁的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自主支配的财力,企业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了自身的独立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条件下,转嫁税负从而维护和增强自身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企业的一般行为倾向。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是如此,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也不例外。其次是对价格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1979—1983年期间,以有计划的调整价格为主,1984年以后则是较多地放开价格,也为税负转嫁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开拓了宽阔的空间。

税负转嫁既然是和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那么,正确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否认或回避,而应是自觉地加以掌握和运用,利用它的积极作用,限制或防止它的消极作用。税负转嫁在我国是由于经济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是我国税收理论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目前我国税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而税负转嫁又主要发生在流转税领域,因而深入地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着特殊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只要存在税负转嫁现象,它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可能发挥不同的效应。首先,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者会因税负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例如,对价格放开的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物价虽上涨消费者也不能不购买,纳税人很容易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对短线产品加税,既可以限制消费,又不会妨碍生产的增长;对长线产品加税,由于价格难以上涨,税负不易转嫁可以限制生产,但不利于鼓励消费,等等。其次,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假如原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的,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又符合公平原则,但税负转嫁可能改变预定税负分配格局,抵消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或造成税负的不公平。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再次,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破坏税收的严肃性,腐蚀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所以,税务机关在防止任意转嫁税负的同时。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第十五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十五章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成本为常数意味着: A 、税负将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B 、生产者负担 2 1 税负 C 、消费者负担大部分税负 D 、税负全部由消费者负担 2、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A 、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C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后转 D 、税收资本化往往发生在消费品的交易中 3、某块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为90万元,每年财产税为租金的10%,假设折现率为10%,土地使用无限期,税收资本化后的土地价格应为: A 、100万元 B 、810万元 C 、900万元 D 、90万元 4、在垄断条件下,边际成本递减时,生产者负担的税负: A 、大于T/2 B 、等于T/2 C 、小于T/2 D 、等于T 5、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 、增值税 B 、个人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1、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 A 、供求弹性 B 、买方纳税还是卖方纳税 C 、课税对象 D 、课税范围 E 、计税单位

2、下述关于垄断条件下税负转嫁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情况下,垄断者不负担税负。 B、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垄断者将负担大部分税负。 C、从价税与从量税相比较,从价税使垄断者的税负大于从量税。 D、对垄断利润征税,将会使垄断者减少产量。 3、对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厂商有可能采取的税负转嫁方式有: A、前转 B、税收资本化 C、后转 4、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取决于下述哪些因素: A、个人的收入水平 B、法律上承担的税负 C、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 D、他转嫁给别人的税负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 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第三部分判断题 1、买卖双方各负担多少税负除取决于各自的弹性外,还取决于谁是纳税人。 ()2、税收资本化是一种特殊的前转嫁。() 3、直接税易转嫁而间接税不易转嫁。() 4、对生产者而言,对相类似商品征税的课征范围越广,税负越不容易转嫁。 ()5、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第三章 税收转嫁和归宿(07财政课)

第七章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是指税收负担的转嫁。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并不一定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通过调整经济活动的方式,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承担,最终承担税款的人被称之为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就意味着存在税收的负担转嫁。因此,所谓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从税收转嫁的过程来看,纳税人的税收转嫁可以是一次完成,称之为一次转嫁;也可能需要多次完成,称之为多次转嫁或辗转转嫁。从税收转嫁的结果看,纳税人把税收负担若全部转嫁出去,称之为全部转嫁;若只是部分地转嫁出去,则称之为部分转嫁。 税收归宿是指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着点。税收归宿与税收转嫁存在内在的联系。税收转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若税收转嫁不发生,那么税收负担的归宿是纳税人自己,这就是税收的直接归宿,又称法定归宿。如果税收转嫁发生,那么,税收归宿是税收转嫁的结果,此时税收的归宿是间接归宿,又称经济归宿。从政府征税至税收归宿的全过程来看,政府向纳税人征税,是税收负担运动的起点;纳税人把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负担,是税收负担的转嫁;税负由负税人最终承担,不再转嫁,称之为税收归宿。税收转嫁是从税收的运动过程来研究税收负担问题,而税收归宿则是从税收的运动结果来研究。因此,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税收负担的分解、转移、归着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税收负担的归着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这一研究的核心在于税收的转嫁。 二、税收转嫁的方式 税收负担转嫁按纳税人转移税收负担的方向,可以分为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等四种方式。 (一)前转 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照商品流通的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这种前转可能是

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但又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对税负转嫁涵义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或增税后纳税人提供(或取得)的商品(或要素)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改革实践的不断发展,税收理论界对税负转嫁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分歧始终存在,特别是在诸如税负转嫁的涵义、判定标准、转嫁条件、税负归宿等基本问题上的认识一直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必然影响到相关改革政策的制定,因此,对这些问题继续展开学术讨论,尽可能达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谈一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税负转嫁的涵义 税负转嫁涵义的界定是研究税负转嫁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实际上许多有关税负转嫁的其它问题的分歧也是由此引起的。因此,税负转嫁的涵义是一个首先应弄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其涵义包括如下要点: 1、纳税人是唯一的税负转嫁主体。由此可以推论出,税负转嫁也必然是纳税人作为主体的一种主动的有意识行为。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国家本身在税负转嫁这一经济过程中,只是法定税负的确定者,而绝不是转嫁主体。国家通过规定价格产生的价格再分配及相应的税收价值转移过程(有人称之为税负转移),也应该不算税负转嫁。 2、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唯一途径。这里的价格既包括商品价格,也包括要素价格。国家征税后,纳税人或提高商品、要素的供给价格,或压低商品、要素的购买价格,或二者并用,借以转嫁税负,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按此涵义,西方税收理论中的“消转”不能算做税负转嫁。因为在“消转”中,国家征税成为促使纳税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不包括压低进货价格和工资)的一个动因,其结果是纳税人负担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因此将税负转由他人负担。 3、能用货币价值形式表示的法定税收负担是税负转嫁的客体。也就是说,其一,即使是实物税,若要转嫁,也必须还原成货币价值形式,通过价格变动的途径转嫁出去;其二,能转嫁的只能是与税法规定相同的等额税收负担,超额转嫁是不存在的,由征税导致的额外负担(ExcessburdenofTaxation)也是不能作为转嫁客体的。因为只有在税负转嫁完成后,额外负担才最终形成,所以额外负担尽管与税负转嫁程度有联系,但不构成税负转嫁本身的客体。 4、纳税人与负税人一定程度的分离是税负转嫁的必然结果。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税前价格为基准,不管纳税人在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实现程度如何,只要税负随着纳税人提高或降低价格而发生了运

税负转嫁定量分析及应用

《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5期 税负转嫁定量分析及应用 柯艺高 (贵州财经学院)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通过商品交易,以提高商品售价或压低商品购入价格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它对收入分配、企业负担、商品价格、社会生产和消费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它也是企业进行税务策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税负转嫁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税负转嫁的定义可知,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决定,采取自由价格形式,这就为税负转嫁活动的进行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税负能否顺利转嫁出去,还要受到以下主要因素的制约。 1、税种。一般来说,课于商品、劳务等的流转税易于转嫁,课于所得、财产等的所得税、财产税等税种较难转嫁。如果对商品或劳务课税,纳税人往往可以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出售价格或者通过压低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之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出去。当然,这只是就税负转嫁的可能性而言的,税负能否实际转嫁出去还要由该商品的供求弹性而定。对所得、财产等课征的税收,由于它们是以社会生产的最终分配结果为课税对象,纳税人很难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税负转嫁出去。 2、商品的供求弹性。税负转嫁的实现受制于课税以后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而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又决定于商品的供求弹性。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易于前转给需求方;而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则税负易于后转给商品的供给方。这是因为,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于供给弹性越小,则该商品属于必需品的程度就越高,纳税人将税负向前转嫁给需求方的可能性越大;商品的供给弹性相对于需求弹性越小,则供给方(生产者)减少商品供给的可能性越小,商品价格难以提高,税负向前转嫁给需求方的可能性越小。同理,税负后转的难易程度也取决于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在后文加以论证。 3、应税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程度。一般来说,应税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程度与税负转嫁的可能性成反比,这也是价格机制作用的结果(后文将通过均衡税负转嫁率加以论证)。 4、计税依据。采用价内税还是价外税对税负转嫁也有较大影响,由于价内税的税负具有隐蔽性,因而较容易转嫁;而价外税的税负明显,故相对较难转嫁。 上述制约税负转嫁的因素最终或多或少与课税以后的价格相关,而价格的变化程度又与商品的供求弹性相关,因此,税负转嫁与商品的供需弹性也必然存在某种相关性,若能推证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则可使我们的税负转嫁分析上升到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层次,而不是停留在 421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吸烟和喝酒的人对国家贡献大,因为烟、酒税高利大,吸烟喝酒等于向国家纳税。这种说法事实上就是在说明税负转嫁问题。稍有税收知识的人都知道,烟酒税是对生产者和销售者课征的,但生产者与销售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将他们负担的税收转移给消费者,即吸烟和喝酒的人,这就是税负转嫁现象。概括地说,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是: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3)税负转嫁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这种转嫁方式称为混转或散转。 在资本主义税收理论中还有消转和税收资本化之说。所谓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从税收转嫁的本意上说,消转并不成为一种税负转嫁方式。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三、税负转嫁条件 任何纳税人都存在税负转嫁的愿望,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要把这种愿望转化为现实,却并不容易。问题在于,税负转嫁是有条件的。根据税负转嫁的定义可以得知,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因为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升降实现的,如果价格不能自由浮动,纳税人虽有转嫁的动机,却不存在转嫁的条件,税负的转嫁也是不可能的。在价格可以自由浮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习题

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本章重点难点 1、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的概念 2、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及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的方式及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学习目的 1、了解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涵义 2、认识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掌握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所得税属于() A、流转税 B、财产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在税收活动中,从征税到税负的最终落实要经过若干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 A、税收冲击 B、税负转嫁 C、税负归宿 D、税收分配 3、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B、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 C、企业税收负担率 D、个人税收负担率 4、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发生税收负担的() A、后转 B、消转 C、前转 D、税收资本化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小,越不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 8、下列不属于微观税负的衡量指标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农业户税收负担率 C、个人税收负担率 D、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就越低 B、国家职能越大,该国的宏观税负就越低 C、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宏观税负低于联邦制的国家税负 D、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 10、()是制定税收政策的核心。 A、税收负担问题 B、税率确定问题 C、税种选择问题 D、国家税收收入问题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转嫁税负的计算原理

系列论文:转嫁税负的计算及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上篇) 转嫁税负的计算原理 转嫁税负是由于增值税税法在设计时,销项税率与进项扣除率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的,增值税税收由理论上的负税人向法定负税人转嫁,同时引起增值额逆向转移的涉税经济行为。转嫁税负以特定的比率存在于增值税的形成过程中,对税务机关开展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转嫁税负与经济学上的税收(负)转嫁不尽相同。经济学上的税收(负)转嫁是站在经济理论的宏观层面来研究税收负担转嫁的起因、本质和方式,关注的焦点是价格、供求弹性与税收(负)转嫁的关系、税负的归宿等问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是税收的“转嫁”而非税收征管,强调和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问题,对企业(指所有相关的纳税人,下同)制定经营策略有作用,对税务部门如何搞好税收征管工作不起作用,因而其理论对我们税收的征收管理也就没有什么指导意义。而这里我们所探讨的转嫁税负则是以现行税收的征收管理为出发点,依据现行增值税税法规定,参考增值税理论及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应用数学逻辑推理的方式所计算出来的法定进项扣除率与适用销项税率之间的率差,或者虽无率差但是因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口径不同而引起的企业实现的增值税税收和增值额逆向转移的具体方法程度的问题,是税收(负)转嫁在税收领域的延伸研究,是税收(负)转嫁理论应用于税收征管工作的深层次探讨,也是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应当重点掌握的企业涉税指标,同时对存在转嫁税负企业制定商品售价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

转嫁税负是企业在没有发生实质性增值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应纳税额和增值额的转移,这里我们将由转嫁税负产生的应纳增值税税额称作转嫁税负税收转嫁额,简称转嫁税收;将因转嫁税负的存在而引起的企业增值逆向转化额称作转嫁税负转嫁增值额,简称转嫁增值额。转嫁税收以一定的比率存在于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形成过程中,这一比率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转嫁税收转嫁税负率,简称转嫁税负率。转嫁增值额也以一定的比率存在于税收的形成过程中,我们称之为转嫁税收转嫁增值率,简称转嫁增值率。目前,我国增值税税法分别规定了17%、13%和0三个增值税税率以及3%的征收率,另外还有10%、7%、、4%等三个进项扣除率,这里我们把用于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税率、征收率、扣除率统称为增值税进项扣除率,简称进项扣除率,不同比率的进项扣除率,以及不同的计算口径所引起的转嫁税收及转嫁增值额的幅度是完全不同的。 特别指明一点,由于对本文相关内容的探索总结均发生在2008年以前,而当时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故对本文相关增值税指标的理解应当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不过,转嫁税负对三种类型的增值税的影响完全相同,因而实际应用中,可灵活掌握,不必受增值税类型的拘束。出于数学推理的需要,本文有关增值额正负值的确立均以税法和会计核算规定的法定记账成本为基准。 第一章转嫁税负各率的存在、计算及关系 由于税法对纳税义务和进项扣除率的强制性规定和会计核算的阶段性,以及税法、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口径与现实背离等原因,致使在计算增值税转嫁税负时,依次产生了两个互有关联但比值不等的特定转嫁税负率,这就是第一转嫁税负率和第二转嫁税负率。

第11章--第三节--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第11.3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所谓一般均衡分析,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1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模型 对税收的转嫁与归宿问题作一般均衡分析,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等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若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考察仅仅局限于课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特定市场上,所得出的结论还不完全。 具体说来,局部均衡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政府征税对非征税商品市场的影响 这里主要是指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11.17 对食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未能包括服装业受到的影响 如图11.7所示,假定整个经济体系中只生产两类商品:食品和服装。 在图(a)中,D 为食品的需求曲线,S 为税前食品的供给曲线。D 和S 在税前的均衡点为E ,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和Q 。假定政府只对食品征税,而不对服装征税。征税之后,食品的供给曲线从S 向左上方移动至S ',与D 在E '相交。这时,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净价格从P 下跌至S P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 上升至D P ,食品产量从Q 减少至Q '。D P 和S P 之间的差额为政府的税收。这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在食品业的利润率因政府征税而相对下降的情况下,食品业的生产要素会向服装业流动。再假定食品业流出的生产要素全部被服装业所吸收,图(b)中服装的供给曲线就会从S 向右下方移动至S ',与需求曲线D 在E '点相交。于是,服装的价格从原来的P 下降至P ',产量从原来的Q 增加至Q '。 由此可见,在分析对食品课税的转嫁和归宿时,既要考察食品市场,也要考察服装市场。对食品的课税不仅造成了食品价格上升,而且随着食品业生产要素流入服装业,也造成了服装价格的下跌以及服装业收益率的下降。 )(a 食品业 P O P 'S Q S S P Q 'E D P 'Q D E )(b 服装业 P O P 'S Q S Q 'E 'P 'Q D E

第三节、税负转嫁

第三节、税负转嫁 【本节考点】 1.税负转嫁的方式;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1、税负转嫁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2、税负转嫁的方式

【例题13:2011年单选题】厂商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税负转嫁理论,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为。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答案】B 【例题14:2009年单选题】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答案】D 【例题15:2012年单选题】政府征收土地税时,土地购买者将预期应缴纳的土地税折入资本,将税负转嫁给土地的出售者,使其购买的土地价格下降,这种税负转嫁行为称为()。 A.税收销转 B.税收资本化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答案】B 【知识点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 (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2.课税商品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 (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 (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4.课税范围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 (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 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例题16:2007年多选题】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答案】ABE 第四节、国债 【本节考点】 1.国债的特征 2.国债的种类 3.国债的政策功能 4.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5.李嘉图等价定理

第十五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十五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成本为常数意味着: A、税负将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C、消费者负担大部分税负 2、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A、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C、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后转 D、税收资本化往往发生在消费品的交易中 3、某块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为90万元,每年财产税为租金的10%,假设折现率为10%,土地使用无限期,税收资本化后的土地价格应为: A、100万元 4、在垄断条件下,边际成本递减时,生产者负担的税负: A、大于T/2 5、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B、等于T/

2 C、小于T/ 2 D、等于T B、810万元 C、900万元 D、90万元 B、生产者负担1 税负2 D、税负全部由消费者负担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 A、供求弹性 D、课税范围 B、买方纳税还是卖方纳税 E、计税单位 C、课税对象 2、"下述关于垄断条件下税负转嫁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情况下,垄断者不负担税负。 B、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垄断者将负担大部分税负。 C、从价税与从量税相比较,从价税使垄断者的税负大于从量税。 D、对垄断利润征税,将会使垄断者减少产量。

3、对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厂商有可能采取的税负转嫁方式有: A、前转 4、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取决于下述哪些因素: A、个人的收入水平 B、法律上承担的税负 D、他转嫁给别人的税负 B、税收资本化 C、后转 C、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 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第三部分判断题 1、买卖双方各负担多少税负除取决于各自的弹性外,还取决于谁是纳税人。( 2、税收资本化是一种特殊的前转嫁。 3、直接税易转嫁而间接税不易转嫁。 4、对生产者而言,对相类似商品征税的课征范围越广,税负越不容易转嫁。(

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02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 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1.2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市场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税收对于某一特定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 11.2.1 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供给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映程度。 供给弹性的强弱,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供给完全有弹性。 现分别用四个图反映当政府征税时供给弹性变化的四种情形。其中P 代表价格,S 代表供给,D 代表需求。供给弹性由弱到强,在图形上表现为S 曲线的斜率变化。 斜率越大,表示供给越缺乏弹性,越容易向后转嫁;斜率越小,越容易向前转嫁。 图11.1 供给完全无弹性(0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Backward D P O 0P 'D E '1P S 0Q Q 'E

图11.1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S 与横轴垂直。D 与S 相交于正,形成均衡价格0P 和均衡数量0Q ,无论需求曲线向下变化多少,其均衡数量一直为0Q 。因为政府征税之后,价格会发生变化,但生产量不变。这说明在供给根本没弹性的时候,税收会全部向后转移或不能转嫁,而由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承担。 图11.2 供给完全有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Forward 图11.2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供给曲线S 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税前税后的价格差额等于E 和E 垂直距离,即等于政府征税的数额T 。这说明,在供给完全有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会全部通过涨价形式向前转嫁给购买者。 '1P D '1Q P O 0P 'D E S 0Q Q 'E '1Q D P O 0P 'S E '1P S 0Q Q 'E

试述税负转嫁效应

试述税负转嫁效应 典型的税负转嫁或狭义的税负转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 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的办法, 将税负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商品的供应者。在这里, 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 税负转嫁问题和商品价格直接联系的, 与价格无关的问题不能纳入税负转嫁的范畴。第二, 税负转嫁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第三, 税负转嫁应理解为税负人的主动行为, 与纳税人主动行为无关的价格再分配性质的价值转移不能称为税负转嫁。 一、我国税负转嫁问题研究的现状我国对税负转嫁问题的重视与深入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形成的代表性观点有如下两种: 一是剥削关系论。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克思关于“在我们目前的这种企业主和雇用工人的制度下, 资产阶级在碰到加税的时候, 总是用降低工资或提高价格来求得补偿”的论述为理论依据。二是商品经济论。这种观点认为税负转嫁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 是伴随税收分配活动而存在的经济现象, 只要存在税收分配和商品经济, 税负转嫁就必然存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讨, 税负转嫁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在讨论税负转嫁问题时, 关注更多的是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及其社会效应问题。因为税负转嫁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 在商

品经济运行中, 它还是一个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并也受制于某些经济和税制等因素。研究这种相互影响的意义在于: 把握税负运动的客观规律, 探讨税负的合理分布, 调节生产和消费, 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 二、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税负转嫁现象普遍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中, 但其如何转嫁以及转嫁的程度是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税制类型对税负转嫁的影响税收制度中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分类。一般认为, 在商品流转过程中直接课征于商品的税, 即流转税或间接税, 对税负转嫁的影响最大; 在分配过程中课征于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税, 即收益税或直接税, 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不大。间接税容易转嫁的根据是:(1)商品课税后, 会改变该商品的边际成本。课税必然引起价格提高, 如果市场需求弹性较小, 销路看好的话, 税负转嫁即可实现。(2)商品课税发生在销售者内部, 商品购买者接受的是一个既成的价格, 不了解、也不甚 关心商品价格的具体构成, 从而使间接税转嫁的隐蔽性较强, 客观上易于转嫁。(3)间接税以特定环节的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比较容易循着商品的流转方向, 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税负转嫁的前转。所以, 从税制角度看, 间接税被公认为影响税负转嫁最主要因素。而直接税属于企业利润或个人收入的分配范畴, 不会影响所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边

税负转嫁的纳税筹划技术与案例讲解学习

税负转嫁的纳税筹划技术与案例 税负转嫁的纳税筹划技术与案例 2012-07-19 15:35:43| 分类:税收筹划|字号订阅一、税负转嫁筹划规律的基本原理 税负转嫁意味着税负的实际承担者不是直接缴纳税款人,而是背后的隐匿者或潜在的替代者。税款的直接纳税人通过转嫁税负给他人自己并不承担纳税义务,仅仅是充当了税务部门与实际纳税人之间的中介桥梁。由于税负转嫁没有伤害国家利益,也不违法,因此,税负转嫁筹划受到纳税人的普遍青睐,利用税负转嫁筹划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已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二、税负转嫁筹划基本技术 (一)顺转技术 纳税人将其所负担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转移给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负转嫁形式。比如,在生产环节课征的税收,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出厂价格而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类似的方式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最终将税负转嫁给最终消费者。顺转技术一般适用于市场紧俏的生产要素或知名品牌商品。 顺转技术的基础是价格平台,如果将顺转技术与转让定

价策略及集团经济结合起来,会显示出更大的威力。顺转技术运作灵巧,有时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 顺转技术很难将企业所有税负都实现转嫁。从实践情况来看,能够进行顺转的,主要是那些难以查定税源的商品,即那些征税时无法确定其最终负担者的税种。比如对香烟缴纳的消费税,香烟的消费者实际上是香烟消费税的承担者,但由于预先并不能确定每包香烟的消费者(或购买者),因而只能以香烟为标准,以其制造者和贩卖者为纳税人,由制造者和贩卖者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和购买者。类似香烟消费税的还有其他消费税、关税、营业税等税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税款可以加在商品价格上,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实现税负转移。 (二)逆转技术 逆转技术多与商品流转有关,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购进价格、压低工资或其他转嫁方式,将其负担的税收转移给提供生产要素的企业。纳税人已纳税款因种种原因不能转嫁给购买者和消费者,而是转嫁给货物的供给者和生产者。比如,一个批发商纳税后,因为商品价格下降,已纳税款难以加在商品价格之上转移给零售商,于是批发商就要求厂家退货或要求厂家承担全部或部分已纳税款,这时就会发生税负逆转。逆转技术一般适用于生产要素或商品积压时的买方市场。

财政学第六章税收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述的正误 1、亚当·斯密曾经指出,一国每年支出的费用,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与人民收入无重要联系的资源;二是人民的收入。前者是指政府经营的企业的收入,如国营企业的利润,国家银行的利息等等。根据斯密的观点,由于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原因,第一种收入来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确定性。() 2、非经济税基是指和个人、企业经济行为有关的征税对象,如对商品、财产、收入以及市场交易等等进行征税。对非经济税基征税,不会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 3、无论政府据以征税的对象属于经济税基,抑或属于非经济税基,都改变纳税人实际收入或改变其对经济资源的占有状况,这就是税收的收入效应。() 4、允许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基进行排除、扣除、减免等,都可以视为政府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这些优惠往往是出于多种原因而设计的,但不会相应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 5、按照“利益原则”,税负担的分配应当和纳税人从这种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联系起来。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利益原则只能适用于有限的围。() 6、支付能力原则要求按照个人的经济能力来分配政府支出的负担,而同个人从政府支出中得到的利益没有直接联系。该原则只有在能够确定税收人支付能力大小的情况下才是适用的。() 7、纵向公平原则要求支付能力相等的纳税人应当交纳相等的税款,横向公

平原则要求支付能力不相等的纳税人应当交纳不相等的税款。() 8、税收哲学是如何制定合理分配税负担的标准以及解释此标准合理性的理论,是全部税收理论的基础。() 9、绝大部分税收对私人经济行为都会同时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对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的改变,也就是用一种经济行为替代另一种经济行为以避免或减少纳税负担。人们通过在可以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进行决策调整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个人的纳税负担,不会因此对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什么影响,更不会对其产生扭曲作用。() 10、向垄断产品征税,向垄断厂商征税一定会对经济社会总体带来较大影响。()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键入每句的括弧) 1、一般情况下,国家税收通常具有()基本特征。 A、目的性 B、自愿性 C、合法性 D、强制性 E、灵活性 2、具有()特征的税收被称为累进税。 A、平均税率总是等于边际税率 B、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提高而提高 C、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无关

公共经济学习题:税收原理与税负转嫁习题

税收原理与税负转嫁习题 税收原理 一、选择 1.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分为哪几类(ABD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 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5、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A )。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缴款人 D 扣款人 6、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增值税属于(A )。 A 流转课税 B 所得课税 C 财产课税 D 行为课税 7、在下列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下,若某人的应税所得为10000元,则应纳税额为(B)。 三级额累进税率表 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 15000元以下(含5000元)10% 2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20% 320000元以上30% A.500元 B.1500元 C.2000元 D.4000元

二、举例分析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有什么不同?对纳税人来说,哪一种税负较轻? 三、计算: 1、税法规定1000元为免征额,1000元以上征收20%的所得税,某人的应税所得额为1300元,那么他的应纳税额是多少? 2、以下为各收入水平的税额 收入税额平均税率边际税率 1000 200 20% 20% 2000 350 17.5% 15% 3000 450 15% 10% A 每一水平上的税率是多少? B 它们属于累进税、比例税还是累退税? C第一个1000元收入的边际税率是多少?第二个、第三个1000元的边际税率又是多少? 税负转嫁 一、判断 1、对以下产品征税,税负更多由需求方的承担的是() A.生活必需品B.需求弹性大的商品C.资本密集型产品D.耐用品 2、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3、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练习题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本章重点难点 1、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的概念 2、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及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税负转嫁的方式及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学习目的 1、了解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涵义 2、认识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3、掌握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所得税属于() A、流转税 B、财产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在税收活动中,从征税到税负的最终落实要经过若干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 A、税收冲击 B、税负转嫁 C、税负归宿 D、税收分配 3、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B、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 C、企业税收负担率 D、个人税收负担率 4、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发生税收负担的() A、后转 B、消转 C、前转 D、税收资本化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一般来说,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供给弹性越小,越不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 8、下列不属于微观税负的衡量指标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农业户税收负担率 C、个人税收负担率 D、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就越低 B、国家职能越大,该国的宏观税负就越低 C、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宏观税负低于联邦制的国家税负 D、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 10、()是制定税收政策的核心。 A、税收负担问题 B、税率确定问题 C、税种选择问题 D、国家税收收入问题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税负转嫁的方式范文

税负转嫁的方式范文 创业网讯 税负转嫁的方式税负转嫁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混转、旁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方式。 一、前转 前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前面所举卖酒的例子,就是这一形式的转嫁。前转是卖方将税负转嫁给买方负担,通常通过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来实现。在这里,卖方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买方也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但税负最终主要转嫁给消费者负担。由于前转是顺着商品流转顺序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的,因而也叫顺转。前转的过程可能是一次,也可能经过多次,例如对棉纱制造商征收的棉纱税,棉纱制造商通过提高棉纱出厂价格将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棉布制造商,棉布制造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也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于消费者身上。前转顺利与否要受到商品供求弹性的制约。税负前转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当需求弹性大时,转嫁较难进行;供给弹性大时,转嫁容易进行。 二、后转 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逆商品流转的方向,以压低购进商品价格的办法,向后转移给商品的提供者。例如对某种商品在零售环

节征税,零售商将所纳税款通过压低进货价格,把税负逆转给批发商,批发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逆转给制造商,制造商再以同样方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把税负逆转于生产要素供应者负担。税负后转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供给方提供的商品需求弹性较大,而供给弹性较小。在有些情况下,尽管巳实现了税负前转,但也仍会再发生后转的现象。 三、混转 混转又叫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混转是在税款不能完全向前顺转,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转时采用。例如织布厂将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印染厂,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纱厂,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严格地说,混转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税负转嫁方式,而是前转与后转等的结合。 四、旁转 旁转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和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例如纳税人用压低运输价格的办法将某课税对象的税负转嫁给运输者负担。 五、消转 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所增利润中求得补偿。因为它既不是提高价格的前转,也不是压低价格的后转,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

税负转嫁方式

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方式 2.后转方式 3.其他转嫁方式 税收资本化 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税收的经济效应 所谓的税收的经济效应,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所得课税的特点(分析),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和优点: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的经济效应 (一)国债的资产效应 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效应 (二)国债的需求效应 (三)国债的供给效应 国债的政策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 公债偿债率 =当年的还本付息额/当年的中央财政收入 国家预算时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国家预算分类 (一)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二) 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国家预算原则: (一)公开性 (二)可靠性 (三)完整性 (四)统一性 (五)年度性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 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财政赤字。 赤字政策是指国际有意识的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财政政策目标: (一)经济的速度增长 (二)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四)收入的合理分配 (五)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 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作用 二是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中国企业所得税总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中国企业所得税总税负归宿的 一般均衡分析 宋春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摘要 在哈伯格模型基础上,本文先引入 实际收入 因素,即征税导致总 需求下降从而要素收入下降的效应;再结合两部门同时征收资本要素税时的情形, 以求更准确地考察中国企业所得税总税负归宿。结果表明:边际上,我国资本要素 至少承担了60 2%的现行企业所得税总负担;总体上,资本要素则至少承担了 76 94%的现行企业所得税总负担。这说明资本要素在边际上的税负转嫁能力更强。技术进步很有可能会显著影响总税负归宿,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一般均衡 实际收入 总税负归宿 中图分类号 F810 42 文献标识码 A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n the Total Tax Incidence of Chinese Enterprise Income Tax Abstract:Developed from the classic H arberger Mo del,this paper first intr o duces a term of real inco me ,w hich is about the effects of facto r returns being low ered by reduced ag gregate demand thr oug h tax ation;then it fur ther associates the m odel w ith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hereinafter abbr eviated as EIT ) lev ied in both tw o sectors for an analy sis of the to tal tax incidence o f Chinese EIT as accurate as possible T he results rev eal that capital bears at least 76 94%of the to tal EIT bur den,but at least only 60 2%of the m arg inal total EIT bur den T echno logical progr ess poses as distinct influence on to tal tax incidence,w hile consumer prefer ences hav e little effect Key words:General Equilibrium;Real Incom e;To tal Tax Incidence 引 言 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归宿是经济学界一个颇具争议而又没有明确结论的话题。哈伯格模型(H arberg er,1962)以生产组织形式及企业所得税税负为标准,将美国的国民行业划分为公司部门和非公司部门,模型中企业所得税被视作提高了公司部门资本要素的使用成本。他通过分析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得出结论:美国的社会总资本,而不仅是公司资本(股东)承担了 89 中国企业所得税总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