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上半年上海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法律

法规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与发散思维对立的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创造思维

D.聚合思维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__。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教育功能

E:重视个别差异

4、小明背诵一首唐诗。背诵了10遍刚刚好能回忆出来,那么小明需再背遍,记忆效果更佳。

A:3

B:4

C:5

D:6

5、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

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居里夫人发现镭

C:道尔顿的成就

D:林奈的成就

6、在计算机语言中有一种逻辑运算,如果两个数同一位上都是0时,其和为0;一个为0,一个为1时或两个都是1时,其和为1。那么()

A:如果和为1,则两数必然都是1

B:如果和为0,则两数必然都为0

C:如果和为0,则两数中可能有一个为1

D:如果和为1,则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

7、前苏联__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D.申比寥夫

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__

A.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9、幼儿园的室外场地应像座花园,即使幼儿享受到自然田野的生活。又受到美的熏陶。这反映了室外布置的()原则。

A:安全性

B:主体性

C:艺术

D:美化、绿化

10、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班、课、时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室

E:重视个别差异

11、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__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1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A:内发论

B:动机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____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14、生活教育的理论是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A:杜威

B:赫尔巴特

C:陶行知

D:蔡元培

15、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__。

A.弗洛伊德

B.华生

D.巴甫洛夫

16、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重视个别差异

17、教师在实践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

A: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B:为人师表

C:热爱学生

D:注重礼仪

18、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时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l,而一个同学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立性

E:重视个别差异

19、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____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20、在个体发展的动因问题上,坚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孟子

C:华生

D:荀子

21、教育测量的要素有。(1)单位(2)参照点(3)试卷(4)量表

A:(1)(2)(3)

B:(1)(2)(4)

C:(1)(3)(4)

D:(1)(2)(3)(4)

22、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__.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司机在汽车遇到故障时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E:重视个别差异

2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__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27、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E:重视个别差异

2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管理。

A:教育部门

B:学校自己

C: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行政部门

2、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______,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及出发点、归宿。__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法规

D.教育政策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产性、发展性以及()

A:科学性

B:民主性

C:科学性、民主性

D:现代性

4、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____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5、关于归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

B:将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感

C: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可期待下一次的成败

D: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可产生内疚

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属于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笔迹检验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习惯特点、文字布局习惯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特点.来认定书写人的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上面一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笔迹检验的内容很广泛

B:笔迹检验的研究方向

C:笔迹检验的操作方法

D:笔迹检验是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8、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9、学校管理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A:管理者、管理内容、管理对象

B:管理者、管理方法、管理对象

C:管理者、管理措施、被管理者

D: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10、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__

A.生活陶冶

B.同伴影响

C.启发说服

D.人格感化

11、通过阐明“个”案,到举一反三到阐明“类”案,再到通过这一类案例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最终进行规律原理运用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A:范例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引导一发现教学

D:传递一接受教学

12、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A:影响学校的秩序

B:给学校出难题

C:履行教师的义务

D:行使教师的权利

13、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__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14、一般来说,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____

A:动机

B:需要

C:智力

D: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

15、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6、”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个体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称为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

A:必要条件

B:前提条件

C:基本途径

D:必要手段

1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____

A:l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20、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__。

A.荣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2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__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22、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现在流传的是____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23、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__。

A.试误是顿悟的前奏

B.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24、路老师在进行生物课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是先给大家讲解知识,然后带大家到植物园里去观察,有时候大家一起进行一些扦插的操作,这样既有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的感性认识,这体现了路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的。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5、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A:归属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

D:概念学习

E:命题学习

2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__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27、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E:重视个别差异

2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及参考答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责任。 A.完全不承担 B.几乎不承担 C.承担部分 D.承担全部 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校长 B.教师 C.上级主管部门 D.学生本人 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年年年年 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 A.学校事故 B.法律救济 C.法律责任 D.法律义务 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A.行政 B.民事 C.经济 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A.政府教育规章 B.教育行政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教育基本法律 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 C.过错推定 D.公平8 12.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确定的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实施细则》 13.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 A.《义务教育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______年。 B.1986 C. 1998 D. 1995 15.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_____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A.职业教育 B.专业教育 C.初等教育 D.中等教育 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科目代码:302) 考试时间:2016年11月5日下午13:00-15:00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提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 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 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里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4、教育是新生一代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现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 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 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6、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 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 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 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 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是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钱面用 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教育法律法规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现行主要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条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十一条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第十二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 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二十六条设立学习及其他交易机构,必须具体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

年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责任。 A.完全不承担 B.几乎不承担 C.承担部分 D.承担全部 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校长 B.教师 C.上级主管部门 D.学生本人 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 A.学校事故 B.法律救济 C.法律责任 D.法律义务 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A.行政 B.民事 C.经济 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A.政府教育规章 B.教育行政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教育基本法律 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 C.过错推定 D.公平 12.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确定的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实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 ?开拓创新 B ?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D ?因材施教 2 ?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 ?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 ?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A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 ?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 ?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A ?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D ?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 ?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 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 ?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 ?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 .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 班主任张某默 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 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D .李某和学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D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 法是( )

教育法律法规要点整理

宪法 1.《宪法》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目标:(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途径:(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制度: (①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②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2.《宪法》规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①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②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指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宪法》中规定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劳动前进行的就业训练权利; 残疾公民也具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公民具有进行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文化活动的权利; 国家对于那些有益人民利益的创造性工作应给予鼓励和帮助。) 5.公民受教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育法 7.《教育法》是(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共有十章八十四条) 8.《教育法》宗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9.《教育法》根据(《宪法》)指定。 10.《教育法》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 11.《教育法》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12.《教育法》规定的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3.《教育法》规定受教育公民权利的公平性:(A.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B.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C.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D.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E.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1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15.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1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17.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18.(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19.教育的基本制度:(①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③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④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⑤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⑥国家实行学位制度;⑦国家实行扫除文盲制度;⑧国家实行教育监督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20.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具备的条件:(①有组织机构和章程;②有合格的教师;③有符合规定标准的设施、设备等;④有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权利:(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③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④学籍管理及奖惩;⑤颁发学业证书;⑥聘任教职工及实施奖惩;⑦对本单位设施及经费使用和管理;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非法干涉;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2.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第一节教育政策 一、什么是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二、教育政策的类型? 1.根据主体的制定范围不同:a.政党的教育政策 b.国家的教育政策c.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a.总政策 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 3.根据范围效力不同:a.全局性总政策 b.区域性总政策 4.根据政策的作用不同:a.鼓励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5.根据适用时间不同:a.短期政策 b.中期政策c.长期政策 三、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存在极其表现形式。 结构分为:横向结构:不同领域内的教育政策,如高等教育政策、普通教育政策、职业和成人教育政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残疾人教育政策。 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依照空间的系列划 分有教育总政策、基本教育政策和一般教育政策;依照政策阶段性过程;来划分 的有长期教育政策、中期教育政策、短期教育政策和即使教育政策。 四、什么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其过程大致分为五步:a.认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c.拟定政策方案d.选择方案e.颁布方案。 五、确定教育问题目标一般要考虑那些因素? 确定教育问题目标一般要考虑一下因素:a.方向正确 b.抓住要害 c.适度d.具体 六、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依据? 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依据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看:a.经济 b.政治 c.技术d.实施条件 七、拟定教育政策的任务和阶段? 任务: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寻找途径和办法。 阶段:a.调查研究 b.预测 八、教育政策方案颁布要经过哪些程序? 教育政策方案颁布要经过一下程序:a.领导和专家意见 b.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c.模拟试运转d.正式提请上级部门批准 第二节教育法规 一、什么是教育法规? 指有关教育方面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以国家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对人们接受教育权利和义务起着保护和规范的作用。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有? 1.从方式上分为:a.成立法: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成立法: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具有法律效力

2016年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答案:A孔子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答案:C夸美纽斯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答案:C 心理起源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答案:A永恒性 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答案:B脱离社会生产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转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答案:A生产力发展水平 7.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王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答案:C壬子癸丑学制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个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答案:B经验课程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文法答案:D演示法 10.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 B.绝对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答案:D相对性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答案:B情感陶冶法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答案:C后习俗水平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答案:A性格特征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处,小丽只想到扣衣服,却想不到...其他用途,这种现象说明()。 A.功能迁移 B.功能固着 C.功能转换 D.功能变面答案:B功能固着 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 D.程序性答案:D程序性知识 16 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答案:B接受学习 17.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图示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答案:D组织策略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比特 B.组块 C.字节 D.词组答案:B组块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标准答案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作者:————————————————————————————————日期: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P11-13页)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和“行业依法而治”的口号,国家管理的法制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P20-22页,共7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P56-60) 答: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P73-85) 答: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高等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

2016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A.学生的心理发展 B.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生的主动发展 D.学生的主体发展 答案:B 2、图1中,该老师的做法() A.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B.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创 C.适应了社会竞争的要求 D.体现了学科教学的重要

答案:A 3、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A 4、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A.政治理论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5、小学教师梁某因上班迟到被罚款,她对学习的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机关应是() A.教职工代表大会 B.信访机关 C.教育行政部门 D.检察机关 答案:C 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6、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反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取充作班费。周某的做法()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复习时要侧重时间、部门、法律责任和具体数字。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教育法规概述 一、内涵:教育法规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具有共同目的,都决定与上层建筑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不同点:两者主体不一样,执行 方式不相同;法规效力比较强,政策适用比较广;法规 政策有区别,解决问题不一样 二、类型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 2、根本法和普通法(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a、《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 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根本法也叫基本法 b、《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 的根本法、基本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法规的内容) 4、一般法和特殊法(适用范围) 三、体系结构(纵向结构) 宪法(根本大法、母法);教育基本法(教育宪法、教 育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教育单 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2006 年修订;教育行政法规(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地方性教 育法规(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河 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教育法规的层级

1、教育法规的纵向层级: a、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b、《教育法》:1995年由全国人大制定, 又称“教育母法”或“教育宪法” c、部门教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单 行法律 主要法律及时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全国人大通过的,2006年人大常委 会修订,地位稍高)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教 育法实际操作的主体,内容多;有细则、 条例、规定等 e、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 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省、直辖市、省 会、较大的市),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备案 f、教育行政规章:最低级别的法规 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一最高,二基本, 三单项,四行政”(《宪法》是教育法 律法规的最高层次,教育基本法是《教 育法》人大常委会指定的单行法律。国 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 2、横向结构: a、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 b、基础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1986年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 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会员培训。 2)提出把育人为本教育工作作为基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强大 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 核心任务。 3)提出三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习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 施教。 4)到2020年,我们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 力资源强国。 5)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 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师德是教师考评的底线,可以一票否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 4.《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 养学生的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5.《未成年人保护法》: 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2)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义务性) 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2)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3)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方法 4)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5)“两全”:全面发展。全体学生; 9.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严谨治学。 10.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 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应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12.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越轨行为即违规、违纪。 13.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要用教育法律条文来表 现。是属概念,包含在教育法概念的外延之中。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14.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核自发性的,主要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 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15.我国教育领域的法律救济途径:行政救济、司法救济、非诉讼的调节与仲裁。 16.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17.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8.《国务院办公厅源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到2020年,要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互扶、文化引领

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BCD)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2、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A) A、9小时以上 B、9小时 C、8小时以上 D、8小时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A)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十六周岁 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C、不满十八周岁 D、已满十八周岁 4、新《未保法》中规定学校要履行以下义务:(ABCD) A、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义务 B、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义务 C、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义务 D、保护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义务 5、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 A、通信隐私权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C、自由权 D、没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C)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低于 7、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途径或手段是进行教育法律救济。教师适用的教育法律救济途径包括:(ABC) A、公力救济 B、私力救济 C、公助救济 D、其他救济 8、未成年人是指未满(C)周岁的公民。 A、14 B、16 C、18 D、20 9、江西省某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初三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该中学的行为违反了新《未保法》(D)的规定。 A、第5条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优质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考点归纳: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考点归纳 1.了解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重点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 根据20XX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第七条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条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十一条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模拟试卷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2010年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尽管教育法律的内容是广泛的、复杂的、易变的,但其调整和规范的对象是明确的,调整的始终是国家机关、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学校以及其他办学组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教育关系。 2、一般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创设必备的活动区;二是加大幼儿园绿化程度;三是充分开发幼儿园空间潜能。 3、《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行政事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园长负责制、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对幼儿园园舍环境的要求等。 4、幼儿园教育评价具有三个功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5、《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性质作为明确的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6、国有民办园的经费来源有举办者投入,家长交纳的保育、教育费,社会捐助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关于保教结合原则;⑵关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⑶关于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⑷让幼儿主动活动、有充分的探索操作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⑸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和幼儿教师素质;⑹关于幼儿游戏;⑺幼儿园管理;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⑼附则。 2、园长通常会通过建立哪些制度来对幼儿园实施有效的管理? 答:有⑴安全检查制度;⑵健康教育制度;⑶安全教育制度;⑷幼儿园生活制度;⑸卫生保健制度;⑹幼儿园管理制度;⑺班主任教师工作制度;⑻幼儿园财政管理制度;⑼奖惩制度等。 3、幼儿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 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这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