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第33卷第1期2014年1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3,No.1Jan.2014

收稿日期:2013-10;修订日期:2013-1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801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

(2012ZD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29)。

作者简介:郑景云(1966-),福建莆田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研究,E-mail:zhengjy@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 。通讯作者:葛全胜(1963-),安徽安庆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E-mail:geqs@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 。

①新华网:“《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及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启动会召开”。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politics/2013-08/08/c_125136057.htm

003-012页

1引言

极端气候事件指特定时段内某类气候要素量值或统计量显著偏离其平均态、且达到或超出其观测或统计量值区间上下限附近特定阈值的事件。尽管这类事件在统计意义上属于较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但由于其突发性强、不易防范,且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大,因而备受关注,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过去千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研究有助于辨识当前极端事件发生特征(特别是强度和频率)的历史地位,且可为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提供历史借鉴,因而被IPCC(2012)的极端事件评估特别报告列为重要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气候记载,特别是其中的重大气象灾害记载往往与极端或重大气候事件发生密不可分,因而相关记载史不绝书(黄媛等,2013)。同时各类代用资料重建的温度与降水序列也为辨识历史上的极端气候事件提供了定量证据。利用这些资料,中国开展了大量的历史极端气候事件辨识案例与变化特征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近20年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冷冬、炎夏、东北夏季低温和极端干旱与大涝)变化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评估中国近几十年极端事件的历史地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正在编制的《中国极端

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

提供参考。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郑景云1,郝志新1,方修琦1,2,葛全胜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根据近20年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

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已有认识表明:①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较1950年以后所出现的极端冷冬更为显著的寒冷事件,而且其间的相对温暖时段也出现过日最高气温超过20世纪极端记录的炎夏。②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在公元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多发;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极端大涝多发;1551-1600年则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最为频繁的时段。7-8世纪、12-14世纪和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多发极端连涝。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的极端干旱和大涝事件多发时段存在差异;此外,历史极端连旱事件如“崇祯大旱”和“丁戊奇荒”等也得到辨识。③在西北干旱区,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发生在1471-1520年、1581-1650年、1711-1760年、1811-1860年和1921-1970年等5个时段,其中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④在西南地区,虽然21世纪初旱灾频发,但与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相仿的事件在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关键词: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中国doi:10.11820/dlkxjz.2014.01.001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

目前科学上通常采用某类气候要素量值或统计量在一定观测时段(称“基准时段”或“参照时段”)内的概率密度函数,以事件发生概率≤1%或5%或10%定义极端事件的阈值标准(IPCC,2012)。由于历史时期没有详细的温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因而需先根据基准时段的观测资料定义出极端事件,辨识基准时段极端事件的严重程度;然后根据历史事件的严重程度等代用指标,通过其与基准时段极端事件的严重程度对比来辨识和确定历史时期的极端气候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

2极端寒冷与高温事件

2.1极端冷冬

以1951年以来全国和南方地区(105oE以东、34oN以南)冬季(12-2月)及1月气温观测序列为基础,依据“事件发生概率≤10%”的标准,确定1951-2000年全国和南方地区极端寒冷事件发生在1954-55、1956-57、1967-68、1976-77及1983-84年冬。这些极端冷冬在南方地区都发生了如下现象:①大范围、持续性(至少10天)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②江淮地区的大河、大湖(如淮河、汉水、洞庭湖、

鄱阳湖、太湖等)及长江以南河湖出现冻结;③大范围柑橘及其他亚热带、热带果蔬发生严重冻害。

采用这3个指标,根据1500年以来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南方地区寒冷事件及其灾害影响程度,确定达到或超过中国1950年以后极端冷冬程度的事件,在1500-1950年共发生76次(图1),且其中多数事件的严重程度较1950年以后最严重事件更为显著(Zheng et al,2012;郝志新等,2011;闫军辉等, 2012)。

统计表明:1550-1599年、1650-1699年、1800-1849年及1850-1899年是过去500年中国发生极端冷冬事件最为频繁的4个50年,其发生次数分别为11、11、10和11次,均达20世纪后半叶(1950-1999年)的2倍以上;1500-1549年、1600-1649年及1900-1949年则较20世纪后半叶稍多,分别发生8、7和8次;而18世纪的上下半叶发生次数均与20世纪后半叶相当。此外,过去500年中国的极端冷冬事件还具有连发或隔年再发特征,这可能是因为该时期的大多数时段都处于小冰期的寒冷气候中。

对比过去500年极端冷冬事件发生次数的时间变化与温度的多年代—世纪尺度波动(图1)可以看出,过去500年的冷暖阶段变化与极端冷冬的频率变化基本对应: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约1570-1700年)、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约1795-1920年)是过去500年中国最为明显的2个寒冷阶段,因而这些时段的极端冷冬事件也相对多发;而18世纪和20世纪后半叶,气候相对温暖,因而极端冷冬事件也相对少发。

公元220-580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与小冰期比拟的另一寒冷气候阶段,因而极端冷冬也相对多发(葛全胜,2011)。根据当时中国东部地区的异常霜雪及河湖结冰记录重建的东中部地区冬半年温度距平(郑景云等,2005)结果可知:在220-580年间的56个异常寒冷年,有40个冬季的温度较1951

年以

图1中国1500-2000年间的极端冷冬事件(a)与东中部冬半年温度变化(b)(引自郝志新,2011;有补充)

Fig.1Extreme cold winter events and 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over the central eastern China from1500to2000(cited from

Hao et al,2011;with supplement)

4

卷第1期郑景云等: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来的极端冷冬温度低。其中220-249年、350-399年、400-449年和550-579年分别发生2、3、3和2次,发生频率较20世纪后半叶低;250-299年发生5次,发生频率与20世纪后半叶相当;300-349年和450-499年分别发生6次和7次,发生频率较20世纪后半叶略高;最严重的500-549年共发生12次,发生频率达20世纪后半叶的2倍以上。最寒冷的481-482年,其冬半年温度较1954-55年(中国1951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季)还低3.0℃以上。

对中国历史极端冷冬的案例分析表明:虽然极端冷冬多集中出现在寒冷气候阶段(如小冰期的冷谷)中,但也有部分事件发生在多年代温暖阶段,而且其雨雪冰冻灾害区域范围也与在寒冷气候阶段极端冷冬的发生地域有别。如在过去500年中国所发生的25个最严冷冬季中,其雨雪冰冻灾害区域范围大致可分为3类(Hao et al,2011):

(1)异常严寒与雨雪冰冻波及全国,特别是整个中国东部,这类事件最为多见,典型的事件如1654、1660、1892年冬季等,一般均出现在寒冷气候阶段的冷谷中。

(2)异常严寒与雨雪冰冻主要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而北方地区虽寒冷但并不异常,典型的年份如1694、1929和1930年等,这类事件多发生在气候由冷谷转向温暖阶段的过程中。

(3)异常严寒与雨雪冰冻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而黄河以北地区往往并无异常与雨雪灾害;这类冷冬的雨雪冰冻灾害虽通常只持续1个月左右,但往往集中连续发生、强度大;它们多出现在多年代温暖阶段的后期转冷过程中,因而较少见,典型的事件如1578和1796年冬季等;而2008年1月的雨雪冰冻灾害特征就与此类历史冷冬事件相似。

2.2极端炎夏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04a)中夏季炎热现象和暑热伤害情况记载,Zhang等(2004)识别了中国过去1000年在较大地域(2~3个省以上)发生的异常炎热事件共19例。其中1400年以前的案例有1215年,其影响地域达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1400年以后,酷热记载数量最多的则首推1743年,其酷热景况、炎热程度和危害程度极为罕见,影响地域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5省市。根据当时的宫廷天气记录、旅居北京的外国教士对炎夏酷暑情景的目击报告和采用Reaumor制式温度计观测的气温记录,1743年7月2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44.4℃,超过了20世纪以来的2个极端记录(1942年的42.6℃和1999年的42.2℃)。这说明在工业革命前的自然背景下,同样存在极为严重的高温事件。

然而由于受历史文献偏重记载寒冷事件而较少记载温暖事件的影响,历史极端高温事件极难得到识别,目前对其研究文献也极少;识别出的过去1000年的极端炎夏事件只有19次,尚不足以对极端高温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2.3东北夏季低温

东北地区是中国夏季低温多发区,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对过去1600年东北地区夏季低温长期变化重建结果表明:1400-1900年是过去1600年东北地区夏季低温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其中又以1400-1420年、1510-1580年和1650-1720年夏季低温事件的持续日数最长;而900-1300年间,夏季低温事件发生频率较低(Chu et al,2012)。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发生频率的阶段性差异与利用四海龙湾湖泊纹层沉积物中长链烯酮变化指标重建的过去1600年东北地区季节温度变率长期变化特征一致。

而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等),尽管目前有不少研究利用树轮等高分辨率代用资料重建了中国西部多个地点(区)过去数百至千年以上的年分辨率温度变化序列(Cao et al, 2012;Chen et al,2009,2012;Fan et al,2009;Li et al,2012;Liu et al,2009;Shi et al,2010;Yang,et al, 2010;Yu et al,2013;Zhu et al,2008,2011a,2011b),但目前却尚未见对这些地区的极端寒冷或高温事件研究文献,因而暂不能对这些地区历史时期的极端炎夏与寒冷事件变化特征进行评估。

3极端干旱与大涝变化

3.1东部季风区的极端干旱与大涝

3.1.1极端干旱与大涝

利用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旱、涝等降水异常与灾害记录,中国先后重建了1470年以后全国120个站(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和1470年以前东部63个站点(张丕远,1996)的旱涝等级序列。根

5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

据这些站点的逐年旱涝等级资料,结合逐年旱涝范围大小,郝志新等(2010)构建了与“1951年以后旱、涝事件发生概率≤10%”相当的历史时期极端旱、涝事件定量指标,辨识了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及华北、江淮和江南地区的极端旱涝事件(葛全胜, 2011)。结果发现:整个东部地区公元初至2000年发生极端大旱209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4次)、极端大涝195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5次);极端大旱与大涝并发23次;分别占总年数的10.5%、9.8%和1.1%。其中1951-2000年整个东部极端大旱与大涝并发1次,出现在1999年;该年中国东部雨带北跳失常,导致江南地区大涝,而江淮和华北大旱(孙冷,2000)。

而在东部的各个区域,华北地区137BC-2000年间发生极端干旱227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6次)、极端大涝190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4次),分别占总年数的10.6%和8.9%。江淮地区公元初至2000年发生极端干旱142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5次)、极端大涝174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6次),分别占总年数的7.1%和8.7%。江南地区公元2世纪初至2000年间发生极端干旱127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4次),极端大涝159次(其中1951-2000年发生5次),分别占总年数的6.6%和8.4%。其中江淮和江南地区因受早期(特别是明代之前的多数时段)漏缺记载较多影响,导致整个2000年极端旱、涝事件发生频率低于1951年以后的10%,但并不说明历史时期江淮和江南地区发生极端旱、涝事件的概率较1951年以后更低。

统计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每50年的极端旱、涝次数变化(图2)表明: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其中,华北地区公元551-600、751-800、1051-110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发生频率达20%以上,101-200、251-300、601-650、701-800、951-1000、1751-1800及1851-1900极端大涝发生频率达16%以上;江淮地区301-400及1901-1950年极端干旱和451-500、1701-1750和1801-1850年的极端大涝发生频率均达20%以上;江南地区301-400年及1101-1150年极端干旱和1150-1200、1801-1850及1901-1950年的极端大涝发生频率分别超过16%和18%,均约为各区域20世纪后半叶的2倍。而整个东部地区极端干旱多发时段出现在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大涝多发时段为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为20世纪后半叶的2倍;而1551-1600年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频率(达8.0%,为20世纪后半叶的4倍)最高的时段(葛全胜, 2011)。

3.1.2极端连旱与连涝

中国历史上还曾发生过多次持续多年的极端连旱、连涝事件。利用历史旱、涝等记载重建的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下游、江淮和苏杭6个地区的逐年干湿指数序列表明:在过去1000年中,中国东部发生持续3年以上且至少覆盖4个省份的重大连旱事件高达15次,且均出现在20世纪之前(张德二,2004b)。与北美极端连旱事件多出现在温暖气候背景下(Cook et al,2004)不同的是,中国东部的这15次有11次发生在寒冷气候背景中,这可能与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独特性有关。其中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1637-1643年,与小冰期的冷谷对应(Zhang,2005);部分事件范围还延及西北地区,与利用树轮资料重建的青海东北部降水严重偏少年结果一致(Shao et al,2005;张德二,2010)。

案例分析表明,这些连旱事件的干旱范围与重旱区域存在差异。如1637-1643年的大旱(史称“崇祯大旱”),其严重程度和受旱范围之大为近百年所未见。全国南、北方23个省(区)因此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其中干旱少雨中心连年持续出现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连旱5年以上,最严重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多。1585-1590年的干旱虽地域广,但重旱区域却先后不同;其中前期重旱中心出现在河北、山西,后期则移至江苏、安徽和湖南;干旱持续最久的为河南。989-990年的旱区中心则出现在中原。推算表明:989和990年开封年降水量推算分别为191和357mm,旱区中心地带连续2年降水不足300mm,低于1951年以后的最低气象记录。1784-1787年的连旱中心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太湖因此水涸百余里。夏季降水最少的1785年,苏州6-8月仅有雨日28天,降水量仅174 mm,低于1951年以后的最低气象记录(张德二, 2004b)。此外,对过去500年的多个重大连旱案例

6

卷第1期郑景云等: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分析还发现:其中以华北地区为中心的极端连旱(如1585-1590年和1637-1643年等)多与强火山喷发对应(Shen et al,2007)。

在剔除记载数量趋势变化影响后,利用中国东部48个站逐年旱涝等级资料重建的过去1500年中国东部及华北、江淮和江南地区干湿指数序列,以极端连旱、连涝事件辨识结果(图3)亦显示:20世纪中国降水变率并未超出过去1500年的自然变率,其间所发生的极端连旱与极端连涝事件,其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均未超过20世纪之前所发生的事件(Zheng et al,2006)。就整个东部而言,7-8世纪、12-14世纪、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而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则多

发极端连涝。其中18世纪以后所发生的3次著名连旱事件分别发生在1719-1723年、1875-1878年、1927-1930年,史称“康雍奇灾”、“丁戊奇荒”和“民国十八年大饥馑”;第一次主要发生在华北,后两次则波及长江以北的大多数省份(Hao et al,2010;曾早早等,2009;张德二等,2010),特别是1927-1930年的大旱在北方地区树轮记录中也极为显著(Li-ang,2006;Li et al,2007)。而1990s 华北地区的持续干旱也达到了过去1500年的极端连旱程度(Zheng et al,2006)。

此外,Cook 等(2010)也利用树轮资料重建了过去700年亚洲季风及毗邻地区的格点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绘制了帕尔默干旱指数图集;

并探讨

图2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每50年的极端旱、涝次数变化

(引自葛全胜,2011;红线:极端干旱;蓝线:极端大涝;黑线(仅d 图):东部地区极端旱涝并发次数;灰柱:极端旱涝发生总次数。各图下方横柱表示各时段极端旱、涝次数统计结果的可信度,颜色从深到浅分别表示A(完全可信)、B(非常高的信度)、

C(高信度)、D(中等信度)、E(低信度)5个可信程度等级,空白表示缺资料)

Fig.2Number of extreme drought/flood years for each 50year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years

(cited from Ge,2011;red line:extreme drought;blue line:extreme flood;black line:coexisting drought and flood;grey bar:total number of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The cross bars indicate confidence levels mark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 (full confidence),B (very high confidence),C (high confidence),D (medium confidence),and E (low confidence),and the periods with scarce data

were marked with blank)

7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

了亚洲季风区1638-1641、1756-1768、1790-1796和1876-1878年重大连旱事件的原因,认为这4次重大连旱均因赤道附近海水温度极端异常使亚洲季风衰退(Asian Monsoon Failure)所致。但对比评估(Yang et al,2013)显示,由于该图集的原始树轮资料主要来自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及蒙古与南亚等地,受原始资料空间覆盖度所限,特别是未覆盖东亚季风区,因而其大部分格点的数据是通过空间点对点回归(point-by-point regression)插补而得,结果并不能反映东亚季风区降水异常与旱涝历史变化事实;故Yang 等(2013)等建议,不宜采用该数据分析中国东部的降水或旱涝变化特征。

3.2西北干旱区与西南地区的极端干旱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变率大,干旱频发。因而在利用代用资料重建降水变化时,有不少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极端干旱事件(特别年代至多年代尺度的大范围事件)进行了分析。如利用柴达木地区多个地点树轮资料重建的降水变化序列显示:在过去2000年中,360s 、490s 、690s 、1150s 、1290s 、1480s 和1710s 气候极端干旱,其中1480s 和1710s 是最干年代(Shao et al,2010)。尽管受记录变化趋势显著影响,但利用文献记载重建的陇西地区900-2000年旱涝指数序列仍显示:18世纪10年代前后是陇西过去千年最干的时段,其他极端干旱时

段还有1270s 、1370s 、1500s 、1610s 及1840s 前后(Tan et al,2008,2011);其中1370s 和1610s 前后的极端干旱亦与陇南万象洞石笋的δ18O 指示的元末(1340-1380年)与明末(1580-1640年)亚洲季风突然减弱时段对应(Zhang et al,2008)。对西北干旱区过去500年的树轮、冰芯、文献和湖泊沉积记录的综合分析也表明: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发生在1471-1520年、1581-1650年、1711-1760年、1811-1860年和1921-1970年等5个时段(Wang et al,2004)。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这一地区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此外还有分析发现,就整个西北干旱区长期干湿变化的总体趋势而言,过去千年极端干旱多发于气候相对温暖的1000-1350年,而气候寒冷的1500-1850年却相对湿润(Chen et al,2010)。然而,这一地区目前尚缺乏以同一辨识标准(如按参照时段概率密度函数定义极端事件等)为依据的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研究文献发表,因而尚不足以对这一地区过去千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评估。

2006年以来,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等旱灾频发。然而对过去千年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的干旱记录分析表明,类似2006年的特大干旱虽极为少见,但在史上同样发生过。以5-9

月降水量较多

图3过去1500年中国东部及华北、江淮和江南干湿指数(灰实线)序列与持续3年以上的极端连旱(红柱)和连涝(蓝柱)事件(引自Zheng et al,2006;图中虚线:序列均值±1.645倍的序列方差(相当于发生概率≤10%);粉柱:过去300年间中国发生的3

次著名大范围连旱事件)

Fig.3Dryness/wetness index series (grey lines)and persistent extreme drought (red bar)and flood (blue bar)events in Eastern

China,North China,JiangHuai and South of Yangtze River from 500to 2000

(cited from Zheng et al,2006;dashed line:1.645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value of series (corresponding to ≤10%occurrence

possibilities);pink bars:three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covering the large areas during the recent 300years)

8

卷第1期郑景云等: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年平均偏少40%以上的大旱而言,过去500年重庆大旱的发生频率约为5%。其中重庆1930、1936和1939年5-9月的降水减少程度就与2006年几乎相当,且干旱范围也与2006年类似。而在20世纪之前的1811-1814年和1646-1649年还发生过连年大旱,其波及范围较2006年更广(郝志新等,2007)。而在云南省,过去500年的极端旱、涝事件也曾多次发生。其中17世纪多发大旱,20世纪多发大涝,均达12次(丁贤法等,2010)。

4结语与讨论

利用历史气候记载和各类代用资料重建的温度与降水序列,中国在近20年间开展了大量的历史极端气候事件辨识案例与变化特征研究。通过对这一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可得到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冷冬、炎夏、东北夏季低温和极端干旱与大涝)变化主要特征如下:

(1)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程度较1950年以后所出现的极端冷冬更为显著的冷冬事件,而且其间的相对温暖时段也出现过日最高气温超过20世纪极端记录的炎夏。在过去1600年中,东北地区夏季低温事件在900-1300年间发生频率较低,在1400-1900年间发生频率最高。

(2)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公元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多发;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极端大涝多发;1551-1600年则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最为频繁的时段。同时,7-8世纪、12-14世纪和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多发极端连涝。然而,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的极端干旱和大涝事件多发时段存在差异。

(3)在西北干旱区,虽然多数地点的结果均显示,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该地区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但因对这一地区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研究文献极少,故尚不足以对过去千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评估。而在西南地区,虽然21世纪初旱灾频发,但与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相仿的事件在史上也曾发生过。

应当指出的是,相较于现代时期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研究仍很不深入,特别是根据同一辨识标准(如按参照时段概率密度函数定义极端事件等)定义器测与重建时段的极端事件、进而分析极端气候事件长期变化特征的研究极为有限,因此,上述这些结果只是根据当前研究成果总结而得的认识,不能认为这些认识就是最终结论,更不能回避其不确定性。例如,因气候序列重建过程中的序列方差缩减和资料的空间覆盖度不足,会影响对历史极端事件严重程度的辨识;因历史文献存在漏缺记载,会导致对历史时段(特别是明代之前的多数时段)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统计结果偏低;因文献较少记载温暖事件的影响,会导致历史极端高温事件极难被识别;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在未来研究中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丁贤法,李巧媛,胡国贤.2010.云南省近500年旱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分形研究.灾害学,25(2):76-80.[Ding X F,Li Q Y,Hu G X.2010.Fractal study on time series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of the recent500years in Yunnan Province.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5(2): 76-80.]

葛全胜.2011.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Ge Q S.2011.Climate change in Chinese dynasties.Beijing, China:Science Press.]

郝志新,葛全胜,郑景云,等.2007.2006年重庆大旱的历史透视.地理研究,26(4):828-834.[Hao Z X,Ge Q S, Zheng J Y,et al.2007.2006extreme drought event of Chongqing.Geographical Research,26(4):828-834.]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等.2011.中国南方过去400年的极端冷冬变化.地理学报,66(11):1479-1485.[Hao Z X, Zheng J Y,Ge Q S,et al.2011.Variations of extreme cold winter event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past400 yea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66(11):1479-1485.]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2010.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的极端旱涝事件变化.气候与环境研究,15(4):388-394.

[Hao Z X,Zheng J Y,Ge Q S.2010.Variations of ex-treme drought/flood events over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2000year.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0,15(4):388-394.]

黄媛,李蓓蓓,李忠明.2013.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32(10):1545-1554.[Huang Y,Li

B B,Li Z M.2013.Review of climat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ncient diary.Progress in Geography,32(10):

9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

1545-1554.]

孙冷.2000.1999年中国天气气候特点.气象,26(4):20-24.

[Sun L.2000.Features of weather/climate over China in 1999.Meteorological Monthly,26(4):20-24.]

闫军辉,葛全胜,郑景云.2012.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重建与分析.地理科学进展,31(11):1426-1432.[Yan J H, Ge Q S,Zheng J Y.2012.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eries of winter-half-year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Northern China Region.Prog-ress in Geography,31(11):1426-1432.]

曾早早,方修琦,叶瑜,等.2009.中国近300年来3次大旱灾的灾情及原因比较.灾害学,24(2):116-122.[Zeng Z Z, Fang X Q,Ye Y,et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parison of disaster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ree extreme droughts in China over the past300years.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4(2): 116-122.]

张德二.2004a.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Zhang D E.2004a.A compendium of Chines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of the last3000years.Nanjing, China:Jiangsu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张德二.2004b.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科技导报,8(8):47-49.[Zhang D E.

2004b.Variation of dry-wet climate and severe drought events as revealed in the climate records of China over the past1000years.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8

(8):47-49.]

张德二.2010.历史文献记录用于古气候代用序列的校准试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6(1):70-72.[Zhang D E.2010.

Test of calibration on the paleoclimatic proxy data by us-ing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s.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6(1):70-72.]

张德二,梁有叶.2010.1876-1878年中国大范围持续干旱事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6(2):106-112.[Zhang D E,Li-ang Y Y.2010.A long lasting and extensive drought event over China during1876-1878.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6(2):106-112.]

张丕远.1996.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Zhang P Y.1996.Climat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historical times.Jinan,China: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等.200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5(2):129-140.[Zheng J Y, Man Z M,Fang X Q,et al.2005.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he eastern China during Wei,Jin and south-north dy-nasties(220-580AD).Quaternary Sciences,25(2): 129-140.]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981.Yearly charts of dryness/wetness in China for the last500-year period.Beijing,China:SinoMaps Press.] Cao J X,Chen Z,Shang H,et al.2012.Tree-ring based aver-age June-July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Siguniang Mountains of West Sichuan Plateau,China.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Environment,10(3-4):1341-1345. Chen F,Yuan Y J,Wei W S,et al.2012.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 maximum latewood density of Qinghai spruce in middle Hexi Corridor,Chin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107(3-4):633-643.

Chen F H,Chen J H,Holmes J A,et al.2010.Moisture chang-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a re-view,synthesis and comparison with monsoon regi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29(7-8):1055-1068.

Chen J,Wang L L,Zhu H F,et al.2009.Reconstructing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of growing season from the maxi-mum density of the Schrenk Spruce in Yili,Xinjiang,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4(13):2300-2308.

Chu G Q,Sun Q,Wang X H,et al.2012.Seasonal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1600year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varved lake sediment profiles from northeastern China.The Holocene,22(7):785-792. Cook E R,Anchukaitis K J,Buckley B M,et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n monsoon failure and megadrought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Science,328:486-489.

Cook E R,Woodhouse C A,Eakin C M,et al.2004.

Long-term aridity changes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Science,306:1015-1018.

Fan Z X,Braeuning A,Yang B,et al.2009.Tree ring densi-ty-based summ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cen-tral Hengduan Mountains in southern China.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s,65(1-2):1-11.

Hao Z X,Zheng J Y,Ge Q S.2011.Historical analogues of the2008extreme snow event over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Climate Research,50(2-3):161-170.

Hao Z X,Zheng J Y,Wu G F,et al.2010.1876-1878severe drought in North China:facts,impacts and climatic back-ground.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5(26):3001-3007. IPCC.2012.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s i and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UK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卷第1期郑景云等: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Li J B,Chen F H,Cook E R,et al.2007.Drought reconstruc-tion for north central China from tree rings:the value of 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7(7):903-909.

Li Z S,Zhang Q B,Ma K P.2012.Tree-ring reconstruction of summer temperature for A.D.1475-2003in the central Hengduan Mountains,Northwestern Yunnan,China.Cli-matic Change,110(1-2):455-467.

Liang E Y,Liu X H,Yuan Y J,et al.2006.The1920s drought recorded by tree ring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Semi-Arid and 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Climatic Change,79(3-4):403-432.

Liu Y,An Z S,Linderholm H W,et al,2009.Annual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last2485years in the mid-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ferred from tree rings.Science in China:Ser.

D,52(3):348-359.

Shao X M,Huang L,Liu H B,et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lenni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ree-ring in Delingha Region, Qinghai.Science in China:Series D,48(7):939-940. Shao X M,Xu Y,Yin Z Y,et al.2010.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a3585-year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 from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9(17-18):2111-2122.

Shen C M,Wang W C,Hao Z X,et al.2007.Exceptional drought events over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five centuries.Climatic Change,85(3-4):453-471.

Shi X H,Qin N S,Zhu H F.2010.May-June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1360-2005as reconstructed by tree rings of Sabina Tibetica in Zaduo,Qinghai Prov-inc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5(26):3023-3029.

Tan L C,Cai Y J,An Z S,et al.2011.Climate patterns in north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1800yr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orce.Climate of the Past,7(3):685-692. Tan L C,Cai Y J,Yi L,et al,2008.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of Longxi,northeast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since AD 960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olar activity.Climate of the Past,4(1):19-28.

Wang T,Yang B,Braeuning A,et al.2004.Decadal-scal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of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500year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9(8):842-848.Yang B,Kang X C,Braeuning A,et al.2010.A622-year re-gional temperature history of southeast Tibet derived from tree rings.The Holocene,20(2):181-190.

Yang F M,Shi F,Kang S Y,et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parison of the dryness/wetness index in China with the Monsoon Asia drought atla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114 (3-4):553-566.

Yu S L,Yuan Y J,Wei W S,et al.2013.A352-year record of summ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China,as deduced from tree-ring densi-ty.Quaternary Research,80(2):158-166.

Zhang D E.2005.Severe drought events as revealed in the cli-mate records of China and their temperature situations over the last1000years.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

(4):485-491.

Zhang D E,Demaree G.2004.Extrem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in1743over North China:a case study on hot sum-mer during historical time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9

(21):2204-2210.

Zhang P Z,Cheng H,Edwards R L,et al.2008.A test of cli-mate,sun,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Science,322:940-942.

Zheng J Y,Ding L L,Hao Z X,et al.2012.Extreme cold win-ter events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AD1650-2000.

Boreas,41(1):1-12.

Zheng J Y,Wang W C,Ge Q S,et al.2006.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extreme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1500years.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17(3):579-592.

Zhu H F,Shao X M,Yin Z Y,et al,2011.Early summ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ad1440using tree-ring width of Sabina tibetic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106(1-2):45-53. Zhu H F,Shao X M,Yin Z Y,et al.2011.August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AD 1385inferred from tree rings.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305(1-4):84-92.

Zhu H F,Zheng Y H,Shao X M,et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03673.html,lennial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ree-ring widths of Qil-ian juniper from Wulan,Qinghai Province,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3(24):3914-3920.

11

12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during past2000years in China

ZHENG Jingyun1,HAO Zhixin1,FANG Xiuqi1,2,GE Quansheng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s it is a hot topic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s.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s from multiple proxy types including historical documents,tree-rings,ice cores and lake sediments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of the recent20years, w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during the past2000years in China. The analysis shows that:(1)During the cold periods of1500-1900and220-580,there appeared extremely cold winters that were even colder than the cold winters in the years after1950,and there appeared hot summers with daily highest temperature exceeding record high of the years in the20th century as well.In the past1600years, the cold summer events in Northeast of China mainly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of1400-1900.(2)In the east-ern monsoon region of China,the extreme drought events prevailed during the periods of301-400,751-800, 1051-1150,1501-1550and1601-1650,the extreme flood events often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s of101-150, 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and1901-1950,and for the period of1551-1600,coexisting extreme drought and extreme flood event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The frequency of persistent extreme drought was higher during the7th-8th century,12th-14th century and late-15th century to mid-17th century;the frequency of sustaining extreme flood was higher during the10th-11th century and after the mid-17th century.The time inter-vals of extreme drought/flood events are different in North China,Yangtze and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south of Yangtze River.In addition,the notable extreme drought events,such as"Chong Zhen Drought"in the Ming Dy-nasty,and"Ding Wu Famine"in the Qing Dynasty,were recognized.(3)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e extreme drought events mainly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s of1471-1520,1581-1650,1711-1760, 1811-1860and1921-1970.1710s was the most severe drought decade during the past1000years.However,due to the very limited climate proxy data for this region,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te change process of the extreme events were difficult to evaluate.(4)Although drought frequently occurred in southwest of China during the early21th century,the extreme drought events as severe as the one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in2006 occurred many time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Key words:past2000years;extreme climate event;characteristic of change;China

中国的气候特征练习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一课时 1.结合生活实践,一般情况下,你发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2时、黎明前 B.12时、子夜 C.14时、黎明前 D.14时、子夜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 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4.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 5.造成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过强,降水过多 B.冬季风势力过弱,降水过少 C.夏季风过强,北方旱,南方涝 D.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6.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7.下列地形区中,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的是()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递减 C.从西向东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多得多,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影响 B.地势西高东低 C.距海洋的远近不同 D.东南沿海受暖流的影响 10.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 B.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 C.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北方普遍多雨 D.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B.南北纬度跨度大,距离远 C.东西经度跨度大,时差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12.我国的降水是岸上的分布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夏季少 D.冬季多 13.读我国夏季与冬季风向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我国正处于____季,东南季风由____ 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_____洋吹向我国大陆, 其气流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受图中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_______(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降水_____。 (3)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_____山、_____山、_____山脉。(5)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解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 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_______灾害。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导致____灾;当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导致_____灾。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14.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北京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武汉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广州降水量的是图____。 (2)四个城市各月降水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向_____逐渐减少(填南或北)。(3)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季风的进退决定的,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则四个城市处于雨季的月份分布有:哈尔滨____月、北京______月、武汉_______月、广州_______月。由此可见,我国东部从北向南雨季长短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试解析,松花江(哈尔滨附近)、长江(武汉附近)、海河(北京附近)、珠江(广州附近)四条河流汛期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二课时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2.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夏季风有() A.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 B.发源于北冰洋的东北季风 C.发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D.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有哪些() ①海拔高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③纬度高,白昼短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北方白昼时间长 B.北方地势高 C.南北纬度跨度大 D.北方降水多 5.暑假期间,晓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衣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晓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6.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A.纬度位置的高低 B.太阳辐射总量 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学习资料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 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 季节性变化。(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 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 ①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地形与地势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 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 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陆推进,为我国广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 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 梯 4000米以上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 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 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 高原、云贵高原、黄 土高原、盆地、塔里 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 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 原、 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流河——塔里木河。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章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教学设计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够正确判断某一地点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能够正确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并能根据图表正确分析出我国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的特点 3、能够从两面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 我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图片——一组新疆和浙江的风景图 师: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什么差别? 生:干燥,湿润 师: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季风 2、冬、夏季风形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季风的相关知识,季风是什么啊? 生:季风是在大范围内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师:我们将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称为季风气候。我国是一个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尤其是我们浙江沿海一带,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杭州这边夏天和冬天分别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看下夏、冬季风的形成过程,看看究竟夏季和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播放视频——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看到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北风和西北风 阐述:没错。冬季时,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太平洋、印度洋气温较高,气压降低。风从西北内陆吹来,盛行的是偏北风。由于在冬季从内陆吹来的,因此寒冷而干燥。 师:那夏季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南风和西南风 师:夏季时,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较凉爽,气压较高,大陆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的是偏南风,温暖而湿润。我们来看下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由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将我国的区域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们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那大家知道我国哪些地方属于季风区,哪些地方属于非季风区吗? 生:西藏、新疆不属于,浙江、上海属于 师: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师:看图,夏季风从海洋吹过来,遇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过不去了,所以这组山脉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 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又是如何的呢? 生: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浙江、新疆、哈尔滨分别属于什么气候区? 生 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读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师:冬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气温最高使,温度也最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季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及动物行为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气候和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复习建议 掌握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清单 冬季:南北温差,主要是受、地形以及 的影响 1.气温分布 夏季:南北普遍,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空间:从向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降水分布 时间:降水集中在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3.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1.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高温 2.东南西北夏秋 3.季风复杂多样 考点聚焦 气温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典型例题】 例题1 读〝我国南部部分省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以下图),回答下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图中有5条28℃等温线,其中3条呈封闭状,分别在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海南岛五指山周围,必然是受地形影响所致;另两条中一条沿海岸线分布,另一条基本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这两条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影响。 答案:B 例题2 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A、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 B、夏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C、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D、冬季普遍低温,温差小 2.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 考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答案:12.A13.A 试题解析:12.13.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解析:第1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由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判定,甲为海口,温差最小,丁是哈尔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且温差最大,乙图,冬季气温在0℃以上。 第2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答案:1. A 2. A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C.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C.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 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C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 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七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docx

第五章中国的气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知道气象观测与研究气候的关系。提高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能力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的特点和分布,知道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我国气候的优势和不利因素,珍惜我国气候资源,关心气象带来的灾害 二、学习要求 1、基本知识 ⑴知道:一月、七月气温分布特点。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降水集中夏季、年际变化大。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我国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⑵记住: 0 C等温线的分布 ⑶应用天气预报 ⑴学会根据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分析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 ⑵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⑶学会收听天气预报,根据符号识别当 地天气变化⑷学会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践能力 ⑴、收听天气预报,连续记录有关天气变化的资料,分析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情况。 ⑵、会画常见天气符号 4、德育要求: 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 三、学习建议 1、学会画风向符号 2、用学过的天气符号,会进行天气预报。 3、会总结规律,如,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规律?纬度愈高,气温愈低。 四、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冬季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等温线是:() A 、80 c B 、00c C、 80c D、 160c 2、我国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A 漠河、武汉 B 哈尔滨、吐鲁番 C 漠河、吐鲁番 3、在五个温度带中北京处于:()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 D 哈尔滨、武汉 4、在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年降水量是: A 200 毫米 B 400 毫米 C 600 毫米D800 毫米 () 5、在干湿地区中,北京属于:()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干旱地区 6、北京地区属于:()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7、我国冬季风的主要风向为:()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8、阅读下列天气符号(图5—— 1),代表 6 级西南风的是:()

中考地理第九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复习教案

气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教学重、难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我国温度带。 教学准备视频、地图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气候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那么反映气候的要素又有哪些?(换名话说,我们要说明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往往从哪些方面来描述) ——气温与降水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纬度、海陆、地形 ——纬度因素最重要 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造成我国南北存在温差,但还存在着冬夏差异 通过图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来体会。 二、新授:气温 (一)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1、阅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1)在图中找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 )在图中读出漠河与海口的一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地温差。 (3)在图中找到并用笔描出0度等温线(对照地图册P10~11页的地形图与一月平均气温图),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4)总结: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有何规律? 2、阅读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1)在图中找出漠河与海口的气温,计算漠河与海口的气温差,并与1月温差比较。(2)全国大多数地方(青藏高原除外)夏季气温普遍达到多少度? (3)找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处在哪里?为什么? 3、阅读课本32页的“阅读材料”结合地图找出:我国夏季气温最热的地方和冬季气温最冷

的地方,并分析原因 总结: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4、举例读“上海、广州、北京三城市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回答: (1)写出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B C (2)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根据活动温的多少,我国可以划分为自北向南的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阅读32页图2.1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找出5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名称,记住他们的位置 。 (2) 找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说说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讨论分析课本33页活动。 三、小结: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四、反馈巩固 1、由于我国南北跨越广,我国南北存在温度差异。 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 温冷,南北温差。 3、一月气温分布图中的0℃等温线大致经过 至线。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全国普遍。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5、根据气温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共划分为自南向北的五个温度带 与。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夏季: 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1.冬季: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南方地区精选练习中图版

第二节南方地区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北以秦岭——淮河为界与北方地区相邻 B、西以青藏高原为界与青藏地区相邻 C、东临黄海、东海和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临南海 D、大致位于100°E—125° E、20°S——34°N之间 2.“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各指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3.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B.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三熟 C.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二.综合题 1.读南方地区图(图8—2—1),回答下列问题。 图8—2—1 (1)描述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 (2)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线以南,西以青藏高原边缘为界与地区为界,东临黄海、海和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临海。

(3)南方地区岛屿众多,我国两个面积大的岛—岛和岛都位于本区,此外,南海诸岛等岛屿都位于本区范围内。 (4)除山地外,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平原、盆地、高原和江南丘陵。 (5)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是;位于该河流以南的三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注入南海的南方第二大河是。 (6)既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又位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是、 和。 (7)描述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8)简要说明南方地区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 (1)大致在4oN——35oN之间 (2)淮河青藏东南 (3)台湾海南 (4)长江中下游四川云贵 (5)长江洞庭湖太湖珠江 (6)南岭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7)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既有面积广大的高原、地势低平的平原,也有众多的山地、典型的盆地,还有广泛分布的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8)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河流大致由西向东流。 2.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8—2—2)和南方地区五城市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图8—2—3),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特征》教案 参赛号:21 一、教材分析及内容简析 “气候特征”是“气候”这一单元的概括和总结。本节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而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 理解每个气候特征所包含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气候特征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以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

感情。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显著。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说明气候是气温、降水等多种气候要素综合的表现,所以我们还必须从总的方面来认识我国气候的特征。 然后展示课件中的《我国的气温与降水图》,分析总结我国南北方向跨越纬度很大,除小部分地区在热带外,绝大部分在温带,南北差异明显。共划分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温度带。而从干湿状况看,我国又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其差别也非常明显。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温度带和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结合就组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提问学生,教师总结我国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地势差异,又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多样性。

最新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1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思路解析:天气关注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的状况,所以比较详细,例如温度、降水、风、云、雾等。气候关注的是长时间的综合的特征,所以比较简略,集中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答案:气温降水 2.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候特点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或者说,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温度带,另一个是降水特点。它的分布也是由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后体现出来的。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洋面积大,饱和空气浓度大,空气上升对流显著,降雨多而且频繁。 答案: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思路解析: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也是如此。因此,这三个因素也就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4.将下列温度带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1)热带 C.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 D.热带雨林气候(3)温带 E.极地气候(4)寒带 F.温带海洋性气候 思路解析:气候类型由两部分决定和体现,一个是温度带,另一个是降水特点。一般地,先说温度带,然后说降水类型。这个题目就是一种训练和强化。 答案:热带(C、D)亚热带(A、B)温带(F)寒带(E)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四季气温变化显著,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带为() A.热带 B.寒带 C.温带 D.亚热带 思路解析:热带的气候一定是全年高温的,寒带的气候一定是全年低温的,亚热带的气候冬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 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 季节性变化。(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 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 ①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 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 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行星风系季节性位移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变化相配合(高空)冬夏盛行风向 ③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 范围广阔:分界线:大兴安岭-贺兰山-乌鞘-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