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助游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管理学学士毕业论文

互助游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管理学学士毕业论文

互助游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

目录

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2)

1.互助游的相关理论研究 (1)

1.1互助游的缘起 (1)

1.2 互助游的概念分析 (1)

1.3 互助游发展的类型特点分析 (2)

1.4互助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2)

2.关于中国互助旅游的问卷调查 (2)

2.1调查的设计思路 (2)

2.2 调查的途径 (2)

2.3 调查结果的搜集 (3)

3.互助游在中国发展现状 (3)

3.1互助游在中国兴起的背景 (3)

3.1.1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 (4)

3.1.2体验型旅游需求的产生 (4)

3.1.3 自助旅游的充分发展 (4)

3.1.4互联网的推动 (5)

3.2 互助游在中国的发展 (6)

3.2.1中国互助游旅游者特征分析 (6)

3.2.2互助游的特点分析 (7)

3.2.3 互助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比较分析 (9)

3.3 互助游在中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0)

3.3.1人身安全问题 (11)

3.3.2网络诚信问题 (12)

3.3.3 互助对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12)

3.3.4法律保障问题 (12)

3.3.5卫生安全问题 (13)

4.互助游在中国发展问题解决分析 (13)

4.1 提高互助游客的旅游安全意识 (13)

4.2 规范完善专业互助旅游网站 (13)

4.3出游前互助双方通过商量明确权力与义务 (14)

4.4加强相关的立法 (14)

4.5引入保险机制 (14)

5.对互助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展望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附录1:关于中国互助旅游的调查 (18)

附录2:调查问卷中第二题中被调查对象所在地 (20)

引言

随着旅游活动在中国的日益普及、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休闲意识的逐步提高和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新型旅游方式和思想的传入,中国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选择日益多元化1。在2006年,互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受到了以自助游为代表的网友们的热捧。作为挑战传统随团旅游的方式,互助游以其经济、自主等多种优势,正成为一种时尚、全新的旅游方式,被行内人士认为是继随团游、自助游之后最具革命性的第三代旅游方式。

1.互助游的相关理论研究

1.1互助游的缘起

互助游最早出现在国外。在2002年,巴黎有个管道工保罗在互联网上发表过如此情真意切的声明,愿意为来巴黎旅行的人提供简单的食宿,以此希望在其旅游过程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帮助,这份请愿上网不久就收到了很多的回复,以这种方式保罗先后到访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这是互助游梦想最初的雏形2。

中国的互助游是由来自苏州的仲一发起的,2003年4月,他开设了个人网站“游学中国”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互助游的设想。在2003年的8月至2004年的2月仲一先后在国内16个省的31个城镇村寨开展了互助旅游活动且花费甚低3。由此引起了许多国内旅游者对于这种方式的关注,也使一些网络公司意识到它的成长空间,建立了相应的互助旅游网站,如仲一互助旅游网(https://www.doczj.com/doc/4d16636562.html,)、也游网(https://www.doczj.com/doc/4d16636562.html,)等。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全国至少有1000名网民在体验互助旅游。

1.2互助游的概念分析

互助游是继随团游、自助游后最具革命性的旅行方式4。互助旅游,是指不同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事先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进行交流沟通,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达成互为对方前来旅游提供友好帮助的意愿,并随后在约定的时间实施旅游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通俗地说,互助游就是互相帮助、交换进行旅游。互助游利用互联网的人脉关系参与旅游,增长见识,结交朋友,同时节约住宿、饮食、景点等费用。例如:2006年10月20日,60多岁的盛丁女士到苏州旅游,24日返回北京。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旅游,相约并接待她的是一个在网上认识的苏州小伙子仲一。盛丁女士住在仲一和他父母的家里,仲一的妈妈全程带着盛丁女士在苏州游览了留园、网师园、太湖新天地、护城河等景点,一起品茶、赏月。盛丁女士吃到了仲一父母做的家常菜,还见到了仲一介绍的许多网友。

综合来说,互助游是指有旅游需求的双方,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或追求深度旅游,

1陈冬冬,章锦河,刘法建.互助旅游内涵解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8.

2王彬.一位苏州小伙子的“游历”经历[N].都市文化报,2006-11-16.

3欧志葵.网络流行中国式“互助游”[N].南方都市报,2006-12-13.

4仲一.网络互助游——全国大串门[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8-20.

通过网络、电话等媒介相互沟通,为对方提供自己所处旅游地的旅游信息、旅游便利和旅游向导等免费服务,降低出游成本或增加旅游深度,来满足双方各自旅游需求的一种方式5。互助对象的接待方网络上称为“地主”,被接待方一般称为“驴友”或“旅友”。这些互助对象的网络称呼最早出现在仲一互助游网站上面。人们可以通过注册进行身份验证后称为“地主”。

1.3互助游发展的类型特点分析

首先,时下非常流行的互助旅游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一、一对一互助;这种互助在中国来说非常普遍。

二、一对多或者多对一互助;随着互助游的发展趋势来说,这种圈子会越来越大,为减轻“地主”的工作量而分时段分小区域进行互助。

三、多对多互助;这种组合是旅游发展的成熟阶段,在互助游服务机构或平台的基础上,较易实现多对多的互助游,如家庭互助游。

1.4互助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互助游的出现让旅游需求大大地增加了。因为它降低了出游的成本,适应了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有助于有效地开发潜在的旅游市场,培育成熟理性的旅游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网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助游的平台是有利可图的,政府如能有效地介入按照旅行社的管理模式,建立并健全其规章制度,大力地完善好几个大的互助游网站,既可以保证互助游可以健康快速成长,又可以实现盈利。与此同时,旅游行业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互助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饭店和旅游服务的压力,提高了整个目的地城市的接待能力,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和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旅游目的地城市6。如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举行期间,由广州亚运沙发客的发起人“左左”和“沫沫”等人通过当“亚运沙发客”的方式给观看广州亚运会的朋友提供帮助。在亚运期间,这种互助游的方式缓解了亚运期间旅游的巨大压力。

2.关于中国互助旅游的问卷调查

2.1调查的设计思路

此次调查是在“问卷星”这个网站上设计的问卷。此次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是围绕中国互助游现今的大概情况而出发的。首先我把需要得到的答案分别设计成20道问题,目的是想知道现今进行互助游的性别比例、年龄阶层组成比例、对互助游认识的比例、互助游跟其他旅行方式比较、对互助游特点的看法、对互助游在中国发展的看法、互助游所存在的问题等等。

2.2调查的途径

此次的调查问卷是采用网上问卷发放调查的方式。2011年3月16日在“问卷

5罗越富,甘巧灵,梁佼佼.中国互助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13.

6王玉良,邓青.网络互助旅游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旅游业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07,7(8):21-25.

星”这个网站上设计好问卷,然后把问卷公开在网站上面,让全国进入“问卷星”网站浏览的访问者可以帮忙填一下问卷。其次,也把问卷地址复制给各个年龄阶层的同学、亲戚、朋友、同事填。

2.3调查结果的搜集

此次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回了304有效的问卷。这304份问卷调查的对象覆盖了全国各地。最后问卷的调查结果是直接在“问卷星”这个网站上总结然后统计分析的,这是“问卷星”网站自带的功能。

3.互助游在中国发展现状

3.1互助游在中国兴起的背景

互助游在中国的兴起始于一个普通的苏州男孩仲一。2003年他在互联网的一颗许愿树上写下自己旅行想法,开始通过互联网结识各地网友,实施居家互访形式的旅行,仲一把自己的寻求互助旅游的想法传播在互联网上,而且坦诚公布自己的个人信息7。

2010年11月,亚运会在广州盛大开幕了。亚运让广州成为了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焦点。亚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洲际运动会,吸引了来自各国的朋友来到了广州。为了尽地主之谊,广州的沙发客们专门发起了“迎亚运,免费提供沙发借宿”的倡议活动,号召作为东道主的广州沙发客,向全国的沙发客们发出热情的邀请,提供住宿,让更多的沙发客朋友能够亲临亚运现场。热心的沙发客还会带你品广州的美食、赏广州的美景。

沙发客活动被众多媒体报道后,全国各地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加入了广州沙发客的QQ群,并打电话给发起者沫沫了解详情,其中,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质疑是作秀、炒作,但更多的网友和媒体对此持支持和认可的态度,广州沙发客也被大家誉为亚运会期间最温馨的新闻事件。

从2003年互助游中国发展有了萌芽到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沙发客成为亚运的一道亮丽风景。在过去7年时间里面,互助游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之所以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是因为一方面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出游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者更趋向自行安排旅游行程。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铺天盖地的旅游广告进入人们的视野,不断刺激着人们的出游欲望,而且这种出游方式为人们的荷包省下不少的钱。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原因。互助旅游出现正是随着休闲经济的来临,人们旅游消费需求个性化特征增强,自助旅游的充分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和社会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条件下应运而生8。

7田坤跃.旅游方式的延伸——网络互助旅游[J].资源开发和市场,2008,24(10).

8王玉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57-59.

3.1.1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

国民普遍的出游目的是,如下表,来自304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得出:

选项小计比例

A、放松休闲26787.5%

B、公务出差4916.1%

C、参观游览19764.6%

D、交流游学5116.7%

E、探访亲友7524.6%

F、增长见识13544.3%

表1 人们出游目的调查表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人们一般出游都是为了放松休闲、参观游览、增长见识居多,这说明了国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开始从一味的工作中脱离出来,慢慢地开始学会享受精神上熏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得休闲成为人类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互助旅游正是适应休闲旅游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3.1.2体验型旅游需求的产生

现在的旅游需求已经趋于体验化了。根据调查问卷得出:我国普遍人们出游的方式最多的是自助游,占到了121%;而随团游仅次于自助游,占到108%;自由行、提前预订交通工具和酒店排行第三占到56%;最后是自驾游,占到19%。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旅游的本质表现为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个性的旅游行为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受迫式旅游消费导向向体验式旅游消费导向转变。个性化、理性化、多样化和娱乐化旅游是这种变化的新特征,传统的快餐式、牧羊式的旅游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自助旅游、农家乐、探险游、自驾游等个性化旅游方式取代9。互助游也迎合了体验型旅游需求的这一要求。

3.1.3自助旅游的充分发展

传统旅游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跟着导游的小旗游览,一种是背起背包走天涯。但随团游行程紧凑,缺乏自主性。而自助游又因为人生地不熟难以深入一个地区。互助游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两种旅游方式的不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旅游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几乎每个人都有旅游的需求10。一方面,人们不再满足于规范化、程序化的团队旅游方

9聂建江,刘晓莉,张乐,等.异地互助游:我的家就是你的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6-5-4(004).

10晓伊.互助游把旅游变成了大串门[J].中国经济信息,2006,(7).

式,而是选择自助旅游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需求,需求不同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受到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制约,使人们的旅游需求受到影响。互助旅游的出现既避免了随团旅游的被动性、欺骗性,又避免了自助游的盲目性。

3.1.4互联网的推动

互助游得以充分发展,网络的普及必不可少。在中国众多的国民中,很大一部分国民都是知道有互助游这种旅游方式的存在。根据调查问卷得出:有听过互助游的占到61.8%;而真正了解互助游的占到21%;而完全不了解互助游的占到18.1%。至于大多数国民是从哪里知道并且了解互助游这种旅游方式的呢?如下表,来自调查问卷:

选项小计比例

A.电视9029.5%

B.书籍杂志报刊11337%

C.互联网23476.7%

D.亲戚朋友8828.9%

E.没有了解过4013.1%

表2 互助游得知途径调查表

从上表中可以得知,国民最大部分是从互联网上了解互助游的。所以网络的发展为互助游的产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2000年以后,互联网快速普及中国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拥有网民中,近八成的网民受到大学以上教育,有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网络的兴起让旅游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织方式上,他们开始在网络中以论坛的形式发起结伴旅行,并且突破了原有的在时间、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局限性。通过互联网,潜在旅游者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欣赏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享受网上旅游的乐趣,可以结识朋友,增长见识。网络的发展为互助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但是,目前中国的互助旅游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根据网上作出的网络调查问卷得出:有尝试过互助游的人们选择亲戚朋友间的互助游有178%,而选择陌生人作为互助对象或不敢尝试的各有63%。

选项小计比例

A.陌生人之间的互助游6320.7%

B.亲戚朋友间的互助游17858.6%

C.不敢尝试6320.7%

表3 选择互助游接待对象调查表

由于安全性等方面原因,互助旅游的市场非常小,大部分的互助旅游都是在同学、亲戚或值得信任的网友之间进行。

3.2互助游在中国的发展

3.2.1中国互助游旅游者特征分析

由于随团游对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局限性使得较多旅游者趋向于自助游方式,这就意味着大众旅游市场中的旅游者将越来越多的转移到自助游、互助游的队伍中去。根据全国互助游调查问卷中的被调查对象分析,3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本科学历的占到66.4%;大专的占到了19.1%;研究生或以上的占到6.9%。这说明了现在国民的普遍素质较高,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作为互助游为主体的学生、青年白领市场,由于其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接受能力极强,所以他们会成为互助游的主力军。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分为学生、青年,白领、中年,退休人士这三类,其中青年白领占据的部分最大,其次为学生,最小为中年退休人士。

选项小计比例

A .学生13042.8%

B.青年、白领15751.6%

C.中年、退休人士17 5.6%

表4 互助游问卷中被调查对象身处阶层调查表

问卷中被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的人都有考虑过互助游这种出游方式。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曾经考虑过互助游的占到68.8%;而没有想过的占到31.3%,根据数据中的表达意愿,我们不难看出,互助游得以在人口数达到十几亿的中国中发展,青年白领、学生阶层必然是主力军,就是年轻人居多,并且男性居多。

在调查问卷中得知:被调查的对象一般集中在青年白领、学生群体居多,而且一般的学历水平都在本科这个水平上,月收入集中在1500到5000这个层次上面。从中可以看出这部分群体是最容易接受互助游这种旅游方式,而且在工资水平的制约下他们将会成为互助游的先锋。最后学历高代表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潜力巨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年退休人士发展潜力还是存在的。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了中年退休人士上网的能力是有的,他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来更好地出去旅游。如果互助游服务机构、法律制度、保障等完善好,老年朋友就可以更多地加入到这个旅游方式中去,而家庭互助游群体也在暂露头角。

接下来分析一下不同群体之间的特征:

一、个性青年、白领等互助游的特征分析:

个性青年、白领是互助游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大多数都是个性张扬、不受拘束、又想释放工作压力的群体,所以其自主性,灵活性较强。而互助游的出现刚好符合了他们的主张。他们的思想成熟度相对较高,利用网络来进行互助游会更谨慎,

更加注重安全性,更容易利用措施来防范。而且他们具有一般的经济基础,受互助游出游的成本影响较低。

二、学生互助游的特征分析:

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思想比较前卫,而且对外界的知晓度高,比较追随新颖的事物。他们应该是接受互助游旅行方式最容易的群体,因为毕竟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对外界的渴望又大,所以想旅行必须要接受较低成本的出游方式,而互助游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渴望。

三、老年、退休人士互助游的特征分析:

问卷调查的范围有限,所以对老年退休人士的调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从网上调查得知,这个群体在互助游中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大,潜在市场大。局限性我觉得只在于人身安全性问题上,还有就是网络普及率上面。而且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与青年学生的立场差异大,所以要接受互助游这一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时间问题。但是他们这个群体可以通过一个中介来联系,例如:旅行社,互助服务平台等等。把自身的风险降低,或者将这个风险交给中介来承担。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老年退休群体肯定有以下这些发展潜质:时间宽裕、资源优势(可以将自己的房子用来作为互助游的地点)、老年退休人士比较喜欢慢慢详细浏览的方式、退休人士积蓄不多等等的特征。

四、家庭互助游的特征分析:

在中国互助游始祖仲一开展的“仲一互助游论坛”上面,有一板块是“互助游之家”之互助家庭,互助客栈统计集合贴。在这一板块上面可以看到很多互助家庭、互助客栈的“地主”跟帖详细介绍登记自己可以提供的家庭、客栈等的信息。以图片文字的方式让浏览的驴友一目了然。这说明了家庭互助游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不论在换房方面、安全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在父母的带领下进行互助游,可以营造一家人的融洽,可以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理解外面的世界,教会他们如何跟陌生人相处,如何交朋友。也可以在互助游的过程中把孩子交由互助方照看,轻松地去游览景点。家庭互助游在互助游这一种类型中可以属于多对多的类型,安全性较高。家庭互助游要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受成本的影响较小。但是唯一不好的是:旅游时间一定要统一,会受大家假期的影响。

3.2.2互助游的特点分析

互助游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参与到互助游中的人群也不断壮大,而吸引他们的正是互助游提供给旅游者发挥自主性,进入门槛低、深入旅游地居民生活、结识更多不同风俗习惯的人和事物等。

看如下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图,来自问卷星的全国互助游调查问卷中304份有效问卷:

选项小计比例

A.花费更少的钱18861.6%

B.增加旅游深度15450.5%

C.结识更多不同的友人20366.6%

D.了解更多当地不明显的风俗习惯17958.7%

E.旅行自由度大17156.1%

F.能有“地主”免费作为地陪带领深入游览11136.4%

表5 互助游优势调查表

根据在网上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得出这一旅游方式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结识更多不同的友人。仲一互助游论坛中的一句标语“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11。互助游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旅游交友的机会,主客双方通过网络认识,通过互助游互相称为朋友,让双方能够了解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的友人,共同分享旅游的乐趣,扩展了视野,又扩大了交友圈,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从中得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人们外出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距离、交通、住宿这些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多的在意精神上的升华。互助游的产生在于改变了传统上旅游就是去异地消费的观念,打破了以前人访风景的单纯模式,加入了人的互动因素,使“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这才是互助游的真实乐趣所在。

二、花费更少的钱。在2011年的3月29日上午在网络上广州沙发论坛搜索中得出广大网友对于亚运期间互助游兴盛情况评论相当热烈,他们很多都表示这种旅行方式更好地省掉了旅行费用,他们觉得值得尝试。根据调查问卷中询问调查对象外出旅游最在意的要素中,“价格花费”是影响因素中最大的,占据了70.5%。互助游的产生是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在旅游动机的推动下所采取的一种旅行方式。记得中国互助游的始祖---仲一,他行走了大半个中国也只仅仅利用了3000元。他并不是把享受任何物质上的富足作为互助游的目的,而是就因为这种方式在过程中能让他省下很多钱,并且在钱少的情况下可以更深入探讨旅行意义而骄傲。自助游是一种跟互助游差不多的旅行方式,但是互助游相比起自助游来说,可以联络到当地某些“地主”作为接待方,或许很多时候你可以省去一顿饭、省去住宿旅馆等的钱,这些都是互助游一个的重要特点。

三、增加旅游深度。首先互助游可以让旅游真正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深化。游客以客人的身份直接融入当地社会人群中,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景观、风土人情有更深的体验,更准确的认识。而且,在传统的随团游中,我们跟着导游的小旗去游

11仲一.仲一互助游论坛[OL].https://www.doczj.com/doc/4d16636562.html,/bbs/.2011-03-14.

览,更多的是看到一处景物的外部现象、一个街区的灯红酒绿、一些建筑的华丽或陈旧。我们只可以对此处景点略知一二、而不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些景点脱去华丽衣裳后的故事。如果利用互助游这种方式,可以在“地主”带领下参观本土的景点,有什么比一个更熟悉本土风情的土著居民讲解本土故事更好。如果是自助游,只能自己拿着一本所谓的《lonely planet》出发去到目的地,但是我们只能依靠一本所谓介绍本土最详细的游览、吃、住各种妙计的书,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详细的方针策略也变得过时。互助游中大多数人们都是居住在接待方家中,直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接待方提供的信息和便利使游客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了对旅游地的深度体验。

四、旅行自由度大。在中国传统的出行方式中其中一种是跟团旅游,跟着导游的小旗走,而且整个团中的计划早已规划好,就像机械人一样,随人控制。有一句老话就这样恰到好处地把中国人的旅游状况很好概括起来: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顺带尿尿。简直可以说整个旅程早已安排好,并没有可以变卦的可能性。而这种旅行自由度大也可以简称为旅游过程灵活强,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可以由游客自己选择安排,时间限制也是由游客自己决定,游客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或喜好来安排选择改变行程,这就是一种旅游的自由。

3.2.3互助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比较分析

根据问卷星上3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调查人们一般的出游方式中,如下图:

选项小计比例

A、随团游10835.5%

B、自助游12139.8%

C、自驾游19 6.3%

D、自由行,提前预订交通工具票和酒店5618.4%

表6 一般人们出游方式调查表

从此图可以分析得出,现今的国民已经开始从随团游中脱离出来,慢慢地向自主性较强的自助游发展。人们普遍的出行方式中自助游以39.8%的比率高于传统的随团游。这说明了一个显著的问题,人们追求个性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不想被局限和受传统的束缚。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加有深度、更加自主性强的旅游方式,他们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那么互助游的发展是非常有潜力的,因为互助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适应了旅游者个性化和理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方式,其自身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潮流。接下来在互助游、随团游、自助游三者之间分别作一下比较。

一、互助游与团队旅游的比较分析

团队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者开展观光旅游的主要组织形式,具有薄利多销的特

征,注定了体现的是旅游者基本的共性,弱化了个性。从旅游动机上来分析,团队旅游者一般是寻求社会回报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希望通过旅游暂时摆脱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旅游行为分析,团队旅游者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旅游景点,达到时间上的效用最大化。从旅游感知和体验分析,团队旅游的时间安排一般比较紧凑,游览过程“走马观花”,对旅游的感知和体验只停留在视觉层面。互助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诸多方面与其相比都有较强的特性。首先在旅行费用上面,团队旅游较为经济,而互助游在出现之初也显现出较强的经济性。在形成上来说,团队游行程单一固定,无法体现自主性,而互助游则可以充分地考虑顾客的自主意愿。深入目的地社区使得互助游客可以获得较为独特的旅游经历和心理体验。在社交上说,互助游客更多地可以跟当地居民沟通,拥有更多主客机会,若采取的是居家互访式的交换方式这种交流与沟通会更加的深入。

二、互助游与自助旅游比较分析

两者来说都追求“自主”的含义,追求“深度”。从旅游动机分析,自助旅游者是为了能够深入地参与旅游,注重感受旅游的过程。从旅游行为分析,自助旅游者主要是为了体现个性,喜欢冒险,追求独特独行。从旅游感知和体验分析,自助旅游是为旅游者自身打造,旅游方式、线路都是自己安排,旅游的感知和体验身临其境。互助旅游的行程安排更是为了更深入本土,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更能达到心灵上的感知和体验。从旅游费用上来看,互助游在旅游过程中节省了大部分住宿费用,更加经济。两者都要在健全的旅游管理政策规范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两者的不同之处又是:互助游要建立在双方的深入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且双方的行程都有对方的陪伴,因此互助游对社交性要求严格。其次就是互助游可以减少盲目性,互助游客可以通过目的地居民那里先期了解使用的旅游信息,做到省时省心,其实更深的一层是互助旅游者则是为了自我的实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3互助游在中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亚运期间广州大约有2000多人参加了一个名为“亚运沙发客”的活动,愿意为外地来观看亚运的游客提供住宿,而你不需要付出一分钱。让来自全世界各地近百人感受到了广州亚运会主人们的热情好客。这个期间,作为活动发起者之一的广州妹妹左左,她是网络上转载最多的一张“亚运沙发客”照片的女主角。由于当时她举着一块“接您到我家,免费给您睡”的牌子,引来诸多的误会。特别是她当时留下了qq群号和电话,一度被不少不怀好意的人骚扰。另一个发起人沫沫同样受到不少的人打电话来骚扰。沫沫介绍,曾经有一位香港的女性沙发客在法国借住时被男房主强奸。所以广州“亚运沙发客”的发起者们出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一位“亚运沙发客”的参与者都要遵守。

从这则亚运期间的互助游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知道互助游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的危险。互助游在中国发展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打从互助游在中国出现萌芽开始,各种各样的隐患就没有间停过。这些问题一直是阻碍互助游在中国健康发展的祸根。

互助游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中存在着很多隐患。大部分国民因为各种各样隐患始终不肯相信互助游这样的旅游方式。即使选择互助游作为出游方式也是在亲戚朋友间进行。但是互助游中“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这个理念却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根据304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可以分析得出时下最让国民揪心的互助游隐患问题是哪几种。如下表:

选项小计比例

A.安全问题21570.5%

B.诚信问题21169.2%

C.人身安全问题21470.2%

D.法律保障问题11537.7%

E.卫生问题9029.5%

F.互助对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13945.6%

G.其他______________ 20.7%

表7 互助游存在问题调查表

表中的数据是根据问题“最导致你不能接受互助游这种旅游方式的原因有哪些?”统计得出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使到互助游在中国发展艰难的问题。

3.3.1人身安全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继生理需要之后的第二大需要,而安全性恰恰是互助游的一大软肋。根据调查问卷得出,被调查对象在选择哪种人作为互助对象的时候,选择同学或朋友的占到71.4%;而网站上评价高的“地主”只占到11.8%;只要沟通好,不介意是否熟悉的占到9.9%;网络好友占到6.9%。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互助游只能在国民感到这种旅游方式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在一个陌生人的地方与一个陌生人相处,不是人人都能应付。而且,你敢肯定要投奔的人不是打着接待网友的“招牌”,对旅游者谋财害命的不法之徒嘛?而且旅游安全与游客的冒险程度、旅游偏好及旅游方式存在相关联系,和其他旅游方式相比,互助游会存在更多的人身安全隐患。因为游客出行主要是追求新奇刺激,容易流连于山水之间而放松了防范,当地地主缺乏相关救助知识及一些旅游安全的知识,往往容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探险,发生财产暴力概率高,游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此外,旅游过程中的交通事故以及

一些意外,特殊的突发事件等也给互助游带来了人身安全的隐患12。

3.3.2网络诚信问题

互助旅游的产生必然是以互联网为介体,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也是非常迅速。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基本上在电脑上网操作能力方面都是不成问题。但是网络是个虚拟世界,我国网络建设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幼稚阶段,各大门户网站成立于1990年代后期,至今也是刚好10年左右,以诚信为主体的道德建设有待时日13。网络诚信问题是制约网络互助游的首要瓶颈。要进行互助游必须要通过网络去结识互助对象,但是他们之间的纽带就是信任问题。网络本身存在的诚信缺失,是互助游进行的第一道门槛。虽然我国的网络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网络诚信系统尚未完善,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核心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来有效监督网络信息的真实程度。所以导致了很多不法网络之徒做出很多不规范的事,给游客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对方在网站上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是个大问题。谁能保证网友提供的身份证资料真实可靠?你尽心尽力接待了对方,以后想去他那里旅游时,保证还能在网上收到他的请柬嘛?种种问题与顾虑使得互助游在现今的时候只能局限于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圈子内。

3.3.3互助对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根据在仲一互助游论坛上面的认识,可以知道在中国现时的互助游中已经不是纯粹的免费。很多“地主”为驴友提供的便利只能是沙发、或者打地铺,或者简略介绍一下本土资讯等等。如果遇上好的“地主”可以免费给你提供房间、吃饭、充当导游等的便利。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地主”与“驴友”之间的权力和义务问题。但是要明确的一点是互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只可以让您花费的钱少一点,并不能代表完全免费。在互助游中,不少潜在的互助游客担心实现互助游的时候对于各种费用的分摊,互助对象的生活习惯、提供的互助便利等的观点很不一致,导致互助游难以成行。互助游协会会同政府部门及互助游门户网站应在所有会员认可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规则,以保障双方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

3.3.4法律保障问题

网络互助游虽然纯属个人行为,但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互助旅游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交换者的利益14。而且网络除了沟通外,其本身不具有任何组织职能。而目前在网上有许多已注册或没有注册的兴趣俱乐部或论坛等,大部分是为了盈利或出于兴趣,整个市场相对比较混乱。即使是旅行社都有上级主管部门,而且都有保证金做抵押,一旦出了问题,其主管部门会出面进行协调。所以互助旅游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根据媒体记者对旅游局人员的采访知道,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条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

12李旭波.互助游:让人欢喜让人忧[N].中国旅游报,2006-11-27.

13王玉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建立互助旅游网络的设想[J].经济地理,2007,27(5):876-880.

14李勇泉.网络互助游的旅游安全保障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63-67.

3.3.5卫生安全问题

卫生问题是旅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卫生为题在互助游过程中并不构成重要的问题。不过由于互助游的特殊性,深度体验式的住宿、饮食或许都在网友家中进行,例如会出现食物卫生、家具卫生、房间卫生等等。又如地主对互助游客的健康状况难以识别等等。

4.互助游在中国发展问题解决分析

根据304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得出,如果网络安全以及国家对于互助游法律保障完善好后,相比起随团游、自助游,人们更愿意选择互助游这种出游方式的占到67.8%;而表示不愿意选择的占到4.6%;会考虑一下的占到27.6%。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互助游要在中国的发展更加强大,必须要把发展中的隐患解决好,为互助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人们才会从中感受到互助游的魅力所在。4.1提高互助游客的旅游安全意识

从内因方面分析,互助游客要从自身方面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互助旅游不仅是个性化旅游,还是对旅游者的考验和挑战。在安全防范手段、政府管理效力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对自我保护是必要的手段,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突发的重要途径15。通过网络选择互助对象的时候要在正规的互助网站,并且留意好互助对象的信用度,家庭情况、个人性格情况等等。中国互助游发起者仲一表示,前期的沟通非常重要。绝大部分人都是诚恳可信的,而且这种诚恳可信不是单方面的,它是双向的,不可能你以一个完全封闭的心态去获得别人的信任。必要时要带备一切所需的防范工具。不要只顾游玩,忽略了安全意识。觉得互助对象有问题时,要及时提防,不要跟随其到人烟稀罕的地方。出游前,要跟家人沟通好,留下联系方式以及互助对象的通讯地址。有必要购买好保险,最好赔付条件比较宽的险种,以防万一。

4.2规范完善专业互助旅游网站

为互助游网站设立“防火墙”,建立互助旅游安全数据库。设立更高的进入门槛,改进注册流程,严格采取实名注册制度进行认证(如仲一互助游论坛)所属单位、居住小区街道等列为注册必填选项,公开姓名、性别、年龄与单位,进行视频验证、银行汇款升级会员。对于一些身份遭到质疑的注册者或地主,要求其更改资料或撤销资格。不断提高地主的可信度和优越性,形成更为严格、更为真实的全国地主网络,以起到很好的防火墙作用16。建立认证链(如仲一互助游论坛中使用),所谓认证链指地主之间相互认证,产生的交叉相链关系,使每个地主由多个地主来指认其人与所填写的个人资料是否真实匹配的一种技术设置,是互联网上特定群体中相互身份认证的一种方法。对无效和失误的地主可以进行认证链撤销。被认证多的人,真实度高;被质疑的人,会引起大家注意;管理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身

15郑向敏,张进福.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社,2002.45-78.

16版主.也游网互助游联盟管理规定[OL].https://www.doczj.com/doc/4d16636562.html,/.2011-3-16.

份再核实,对于个人资料不正确者,可以要求其更正资料。网站上在进行完旅游后对互助双方进行信用评价。信用评价是互助游网站的第二个亮点,实事求是做出信用好坏的评价。

4.3出游前互助双方通过商量明确权力与义务

在进行互助游之前,双方要沟通好,大家承担哪些责任,大家可以提供哪些便利,要服从好大家商量得出的规矩。消费问题更重要,产生的费用应该如何分配。地主接待所能做的事情有哪些。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4.4加强相关的立法

目前,许多互助游俱乐部或者论坛的开设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为了盈利,而有的则为了兴趣,网络市场相对比较混乱,因而互助游受到相关旅游保障部门的关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面临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化和引导其发展的任务。目前,相关的的管理规定和条例正在研究制定中,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介入互助游网络平台,规范安全网络社区,正确引导广大旅客进行互助游,切实减少互助游游客的安全问题17。

4.5引入保险机制

保险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事故发生,起到减少消费者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作用。启动保险业和旅游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能够为互助游的安全保障打造更坚实的防火墙。二者共同协作,向互助游者发布风险指引,提供网络诚信保险、出游保险等,同时适当放宽赔付条件,能够更好地保障互助游游客的利益。但保险业与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创建旅游安全保障平台的可能性不高,由于互助游是一定区域中的一种特别的经济现象,收益部门尚不明确,而且投保的风险较大,从而降低了盈利,因此合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较低18。

5.对互助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展望

互助游的出现正是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人的文化素质已经比几年前提高了不少,人们旅游消费需求个性化特征增强,自助游的充分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和社会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条件下应运而生。互助游是传统旅游方式先天不足和因特网日益发达的共同衍生物,是基于自助旅游的新发展,反映旅游形式多元化的必然趋势。网络互助游的出现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旅游模式,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必将对传统旅游业和旅游消费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大学的普及率提升相当快,所以互助游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点子。根据对30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对互助游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持乐观的占到86.2%;只有仅仅的13.8%的人觉得互助游自身不成熟的因素过多,所以持不大的信心。按照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分析知道,国民里面相当大部分人是有听说过互助游

17王文玉,李建华.中国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经济论坛,2005,(24):30.

18文谨,宫辉力.国内自助旅游的安全问题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2):7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