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恢复性正义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功效_兼议传统刑罚理念的有限性

论恢复性正义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功效_兼议传统刑罚理念的有限性

论恢复性正义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功效_兼议传统刑罚理念的有限性
论恢复性正义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功效_兼议传统刑罚理念的有限性

第27卷第2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27 No.2 2012年3月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Mar.2012?刑事法研究?

论恢复性正义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功效

——兼议传统刑罚理念的有限性

陈 冉

摘 要:传统刑罚理念应对新型犯罪存在缺陷。针对环境犯罪,在传统的报应和矫治模式之外,应兼采赔偿式、修复式正义模式来作为保护环境的手段,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功效。建议设置责令补救、限期治理等非刑罚处置措施,以弥补已有的刑罚方法在遏制环境犯罪后果持续危害方面的不足,以收标本兼治之效。针对环境犯罪,加害者与被害者可透过协商机制达成损害赔偿及关系的修复,使环境刑罚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及反应更具灵活性和弹性,并促使行为人改过迁善,达到犯罪预防之功能及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恢复性正义 环境犯罪 刑罚理念

中图分类号:D91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1020(2012)02-0005-07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将环境污染犯罪从实害犯修改为“危险犯”,加之近段时间对“轻微污染”和“PM2.5”讨论热烈,关系民生的环境犯罪的治理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刑法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屏障,如何运用好刑罚手段不能单纯增加刑罚成本,更需要更新理念。本文基于“刑罚”的有效性展开对环境犯罪治理的讨论。

一、传统刑罚理念在环境治理中的困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以说进入了环境保护的时代。随着三个全球性环境会议在1972年、1992年、2002年的召开,对环境的全球性保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和认可。西方发达国家较早意识

收稿日期:2012-01-19

作者简介:陈冉(1984-),女,河南洛阳人,汉族,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2010级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 5 -

到环境问题的严峻,纷纷试图通过立法的方式缓解、解决此类问题,出现了以刑法手段惩治危害环境行为的立法趋向。日本1970年制定的《关于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犯罪制裁法》确立了以特别刑法为核心的环境刑罚体系,开了以刑法保护环境的先河。1975年《德国刑法》第28章规定了“环境危害罪”。以相同方式进行环境刑事立法的国家还有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我国于1997年颁布的《刑法》第六章第6节中规定了与环境相关的犯罪。①此次《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环境犯罪的修改主要体现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后的法条将污染源扩大到“其他有害物质”,犯罪形态从结果犯升级到危险犯,这也是各国应对环境犯罪的一般策略,即通过扩大犯罪圈以加强打击力度。无论是罪责提前还是扩大处罚范围,这一修改都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但从国外的实践来看,严刑峻法并不能遏制严重的犯罪态势,因此各国开始反思传统刑罚理论的不足。环境犯罪是社会博弈的一种结果,不同于传统的犯罪。在风险社会时代,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对环境犯罪的治理必须立足于平衡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治理工作。

西方国家提出了“恢复性司法”②的理念。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已有所尝试,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恢复性司法多是从抽象的和程序的领域进行探讨,对其在实体刑法领域的影响关注较少。事实上,恢复性司法未必无懈可击,更不是万能的,只是就如何对犯罪做出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因此恢复性司法的适用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刑法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刑法对不法行为的反应模式为刑罚及保安处分。刑罚是依罪责原则,对过去的犯罪行为据其情节轻重不同,强制赋予责任义务,而保安处分则是对不法行为依人身危险性科处处分,是为了保全将来法秩序之安全,目的在于剔除行为人之社会危险性。目前无论是对刑罚和保安处分采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在刑罚的目的上大都采取了并合论的观点,以相对报应刑论为内容,认为刑罚正当化的根据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正义要求,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犯罪而采取必需且有效的措施。“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成为并合主义的经典表述。

并合主义有效地协调了刑罚积极主义与刑罚消极主义的观点,既可以使刑罚免除受到报应的牵制,又可以使得刑罚的适用受到预防目的的制约。报应刑主张刑罚的程度应当与犯罪本身的程度即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结果相适应,而目的刑论者立足于犯罪原因的多元化和犯罪的特性,主张刑罚应当与犯罪人的危险性格相适应,采取并合主义,可以使报应主义和预防论相互牵制,使刑罚整体上既不会过于严厉,也不会过于轻缓,一方面可以防止片面惩罚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教育万能的现象,使得刑罚程度整体适当。③我国1997年刑法体现的就是这种并合主义的精神。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用并合主义武装起来的刑法典应对恐怖主义犯罪、环境犯罪的高犯罪率、再犯率却无能为力,同时人满为患的监狱现状也使得治理无门。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合主义惩罚理念所存在的问题。诚然,并合主义吸纳了报应刑和目的刑的合理性成分,但也同时兼具了二者所难以克服的理念上的弊端。

并合主义主张刑罚的启动仍然在于报应,没有现实的危害行为仍然不能启动刑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化了报复的情感,但由于是事后的惩罚,而惩罚在本质上使人处于孤立的一方,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受害人和加害人以及其他利害社会人的独立情绪,加剧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这会使加害方的情绪更加抗拒,更加难以重建平等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事后的惩罚,客观上使得加害者实际上能逃避部分责任,加害人受到惩罚只是加害人与冰冷的国家机器的义务的完成,但真正要面对的社会和受害者却并不能从心理上接受加害人,以严酷的惩罚平复受害者及社会所遭受的创伤似乎是一种自欺欺

①赵星、安然:《环境犯罪对传统刑罚目的之挑战与应对》,《法学杂志》2009年第4期。

②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新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即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香港地区译为“复合正义”,台湾地区译为“修复式正义”。日本称做“恢复性司法”,亦为联合国的标准翻译,所以本文采取此种说法。

③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356页。

- 6 -

人。实际上,加害人受到的惩罚可能是长期处于监禁状态,仍与受害人处于长期的紧张冲突中。这种没有交流的平复只能使得矛盾加剧,加害人以对国家的义务替代了对受害人的愧疚,真正冲突双方的关系被“和谐”。①带有报应成分的惩罚理念往往使得刑事司法体系逃避改革进步,因为作为一种事后的惩罚,司法者只要谴责、惩罚加害者即可,不必考虑影响犯罪的因素。

比较之下,目的刑强调对犯罪的预防,立足于对未然之罪的预防,刑罚本身具有一定的目的,是社会防卫的必要手段,犯罪行为只是刑罚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刑罚的理由。所以,并合主义中的预防成分似乎在治理的应然性上不存在问题,但具体分析来看,目的刑的预防论有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理论。在一般预防理论的思想下,通过刑罚产生威吓效果使得社会大众畏惧而不敢犯罪。有消极的一般预防与积极的一般预防。消极的一般预防即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论,积极的一般预防则经由法律上的刑罚规定和对犯罪人的判决显示出国家严肃实施刑罚,以此阻止犯罪动机。虽然刑罚的一般预防效果从理论上来看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实际来看,刑罚是否产生威吓效果令人存疑。行为人犯罪往往只是一时快乐冲动而行,不一定考虑到刑罚的痛苦,即在行为时未必能考量犯罪行为的利与弊。以实证的观点来看,刑罚的严厉程度与刑罚的威吓效果的正比关系受到质疑,对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可能完全不发生威吓效果。严酷的刑罚反而会使得行为人为躲避发现而制定更严密的犯罪计划。特别预防论重视犯罪人的危险性格,主张对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使之能够重新返回社会适应社会。特殊预防的前提在于“危险性格”的判断,但实践中的危险预测困难重重。目前,关于危险预测主要是以统计方法实现,以受刑人的经验预测未来受刑人再犯率。但实际上过去的经验对现在和未来的预测未必具有可参考性,而且对再犯率的考察又给受刑人贴上了标签。此外,对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判断,并没有避免主观判断,因为判断者往往借助犯罪人所处社会环境考察,因此实际上改善的是行为人外在的环境而非个人性格,不免与特殊预防理论有所冲突。

最后,传统的刑罚理念缺乏“正面预防”②的内容。正面预防指的是刑罚的制裁对未违法规范的社会大众有鼓励作用,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传送的信息是,应持续不触犯法规范的正确抉择。用鼓励来预防规范遭到破坏的正面预防并非不可能,不过,并不是把负面效果做正面陈述,而是真正用减免行为人罪责的方式,预防法益受到侵害,以防有些人畏惧犯罪被发现而实施更为严重的其他犯罪,可以及时补救犯罪所产生的危害后果。

二、恢复正义对传统制裁手段的有效弥补

基于传统刑事制裁手段的不足,在传统制裁方式之外探寻其他处遇类型,以填补制裁体系上的缺失,成为当下各国积极探寻之路。恢复性司法是在教育、保护政策思潮下的产物,着重于研究犯罪后的法律效果,以节省社会成本及符合法治国家之原则;认为不论危害造成的结果如何,仍终究必须回到刑法损害回复之理论基础,透过加害者(行为人或企业)-被害人-调解所逐步建立起修复正义的实现。德国学者称之为“刑法之第三元”(Die Neue Dritte Spur)。③

对犯罪后的法律效果,不能仅着重于报应的思想基础,而更应检讨刑罚手段是否有能力达到控制犯罪的目标。为满足民众的正义情感,对犯罪有公正的报应固然是必要性的,但若能以其他更妥当的方式达成相同目的,或者更能满足控制犯罪的需求,又能避免传统刑罚手段的弊端,就更值得采行。

传统刑法通过建立犯罪和刑罚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以防止犯罪的发生。然而,事实上刑事司法中低下的破案率,潜在的犯罪黑数,都瓦解着刑罚的可能功效。作为趋利避害的理性人,

①笔者此处并不是主张受害人与加害人要进行私力冲突解决,只是提出现有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关的弥补,下文将介绍的修复正义即如此。

②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③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第102页。

- 7 -

犯罪人面对司法机关的控诉,只可能竭尽本能地掩饰犯罪,抗拒追诉。这客观上使得犯罪人和受害人之间的冲突更加剧烈,正义的实现更加困难。我们因此更不能奢望通过刑罚来实现对犯罪人的矫正,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相反,行为人在这场控诉中可能更加熟练了如何规避追诉。因此恢复性司法强调刑罚的“正面预防”功效的发挥。

外国刑法典有许多条款体现了这一精神,主动提升刑事调解的地位,尊重被告人的人格,关注被害人的需要,追求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三赢局面。如《德国刑法典》第46条a规定:行为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依第49条第1款减轻其刑罚,或者,如果科处的刑罚不超过1年自由刑或不超过360单位日额金之罚金刑的,则免除其刑罚:(1)行为人努力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全部或大部分予以补偿,或认真致力于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的,或(2)在行为人可以自主决定对损害进行补偿或者不补偿的情况下,他对被害人的损害进行了全部或大部分补偿。①第306条至319条关于公共危险的犯罪行为中规定:第一,如果行为人的过失造成公共的危险,可以单处罚金刑。第二,在产生显著的损害之前,行为人自愿地防止其危险的发生,并且主观上是过失,可以不予处罚。《法国预防犯罪法》规定:在行为人-被害人和解方面的免除处罚,犯罪行为人的致力于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对其行为全部或大部分予以补偿的,或者为补偿而作真诚努力的,可免除刑罚或依第49条第1款的规定减轻处罚。《芬兰刑法典》第6条在减轻处罚事由上规定了,犯罪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调节,犯罪人试图阻止或消除犯罪危害结果,或者试图促成该结果的消除。《西班牙刑法典》第21条在减轻刑事责任的情形中,规定了已经对罪行进行起诉,在诉讼进行的任何时候或开庭之前,给予被害人的伤害进行补偿或者减小其效力。②

恢复性司法的正面预防功效可以激励犯罪人积极承担起对受害人的责任。传统的犯罪观将犯罪视为“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因此国家垄断了对犯罪的处理,真正受影响的社会和个人的权利被边缘化,甚至完全被排斥于刑事司法之外。国家通过对犯罪人的定罪和判刑实现刑罚的正义。刑罚执行完毕,犯罪人的法律责任便不复存在。这为多位学者所诟病:“忽视在刑法学视野中展开对被害人问题的研究,不利于刑法理论体系的完善,不利于被害人人权的保障,不利于刑事法治的实现。”③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偷走了矛盾”,剥夺了被害人参与诉讼寻求心理康复和争取经济赔偿的能力。④犯罪人的法律责任,不应该仅是被动地接受刑罚,而应主动面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所造成的后果,在个人、家人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争取通过补偿、道歉等修复性行为使业已受损的社会关系尽可能得到修复。当以恢复性正义取代报应正义时,犯罪人承担的责任不再以报应为尺度,而以修复关系之所需,由此,责任承担形式不只是刑罚惩罚一种,还包括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等。⑤从犯罪人的角度来看,犯罪所引起的良心谴责使犯罪人内心痛苦,他们为求良心安宁而宁愿坦白真相并承担责任。如果说报应性司法是建立在犯罪人是理性行为人假设基础之上的,那么,恢复性司法则是以侵害人仍然是有品德能改善的人为假设的。⑥从遭受犯罪侵害的一方当事人来看,犯罪引起了他们包括报复、补偿、信息、事实陈述、赋权等一系列新的需要。⑦那么刑法理论就必须对

①《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胡嘉金:《恢复性司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86页。

③高铭暄,张杰:《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

④[英]卡洛林?霍德尔?理查德?杨:《恢复性司法》,载[英]麦高伟等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⑤许春金:《从修复式正义观点探讨缓起诉受处分人修复性影响因素之研究》,载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主编:《犯罪与刑事司法研究》2006年第7期。

⑥狄小华:《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7卷,第514页。我们对法律往往强调其强制面,忽视许多规则的存在目的在于准许而非防止。因此,除了运行限制性规则外,我们还需要引入相应的促进性规则,协助人们实现自己的“善良动机”和目标,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使法律规则的功能运行更具有建设性。

⑦[美]霍华德?泽尔:《恢复性司法》,章祺等译,载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 8 -

此予以关注。恢复性司法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相互尊重的沟通平台,以受害者的控诉及其他参与者的谴责、规劝等形成浓厚的“道德审判”氛围,以强化犯罪人的良心和悔罪心理。采取恢复性司法,根据恢复需要选择处罚方法,对犯罪人的矫正起到根本作用。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随着一些检察机关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逐渐接受,这种新型的刑事程序逐步扩展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及在校大学生涉嫌犯罪的案件之中,所涉及的刑事案件类型也从最初的轻伤害案件扩展为交通肇事、盗窃、抢劫、重伤等案件。但是,恢复性司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刑事纠纷,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

三、环境犯罪嵌入恢复正义理念的合理性

上文已经谈及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是有限的,那么什么类型的犯罪才具有适用的可能性呢?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恢复性司法适用的领域多为一些“犯罪性质轻微,应处较轻刑罚”的犯罪。但这种研究无疑是一种同义反复,因为恢复性司法从其产生被认可为一种较轻的处罚,较轻的处罚适用恢复性司法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探讨可能,并不能有效开拓恢复性司法适用的空间。本文以环境犯罪为视角,结合这类新型犯罪的特殊性质,说明恢复性司法介入的必要。

环境犯罪不同于一般传统犯罪型态,是属于现代型犯罪的一种,多为谋求经济价值所为的犯罪行为,且影响客体为不特定多数或不特定范围,环境犯罪其有下列专技性、经济性、国际性、高决策风险与利益冲突等特性。

1.专业性:环境犯罪往往牵涉到违反环境标准或违反行政规定,因此环境保护机关需有专门技术人员,来执行行政机关的公务,另外法院在做环境犯罪的审理时,也应根据科学的证据,建立因果关系做出正确的判决。

2.经济性:环境污染在经济学上常被界定为外部不经济或社会成本,因此德国的通说认为,环境犯罪是经济犯罪的一部分。而且从客观来看,环境犯罪者往往是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益,破坏环境是其实现目的的一个附带产物。

3.高决策风险性:环境犯罪常常长时间之后才会被发现。其犯罪行为的决策过程往往必需对未来做出评估预测,在知识和技术的经验皆未充足的情形下,其风险相对较高。

4.高利益冲突:环境犯罪所造成的影响往往牵涉范围广,加上时间效应,当有损害行为时,其所必需付出的社会成本和企业的负担成本就非常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大众与环境犯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会远远超出想象。

基于上述特点,环境犯罪在实际的司法认定中存在很大的难题。传统的犯罪,加害人发动侵害行为即成立犯罪,且受害人对危害发生的过程有具体的认识,危害之内容、程度较为直接、具体和确定。但环境犯罪所造成的损害常常在漫延广大的空间、持续很长的时间后才显现出来,环境犯罪发生的原因、侵害之事实和受害人受损害之内容、程度、发生过程等往往并不明确,且受害人往往并不自知。这些不确定性造成许多环境犯罪的被害人难以透过民事求偿方式得到补偿,缠讼经年无法结案。因此,环境犯罪被认为是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也是刑法新出现的公共危险犯罪类型。

针对环境犯罪的上述特点,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单纯的惩罚并不是最适当的。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来说,“严重污染行为”的入罪化,从立法层面已经拔高了对行为人的要求,这时候必须考虑环境犯罪的特殊性来选择合适的处罚措施,尤其是在刑罚运用基础上采取其他非刑罚措施或多样化措施作为辅助手段,避免对行为人过重的苛责,以达到更好保护环境利益的目的。

此外,传统的刑事司法范式主张被害人与加害者之间的对抗关系,强调施加严厉的刑罚以威慑或预防未来的犯罪,这种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果)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不经济的,忽视了如何消除犯罪造成的影响,如何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弥补犯罪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因此对环境犯罪的治理除

- 9 -

以传统的刑罚来处罚犯罪人,以达到吓阻和镇压的功效外,也应考量环境犯罪之被害人可能牵连甚广,被害人最殷切期望的应是对环境的恢复及良好生活环境的维护。因此,在思考环境犯罪行为的处罚时,要预防或消除这种危险的形成或发生,考虑环境犯罪的人为性、间接性、累积性、持续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平等性等特性,重建加害人、被害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在传统的报应和矫治模式之外兼采赔偿式、修复式正义模式来作为保护环境的手段,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功效。

四、恢复正义理念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司法展开

针对传统刑事责任形式不能对付环境犯罪的困境,国外早有创设专门的非刑罚措施的尝试,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限制特定行为,如禁止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设备或装置;二是销毁犯罪条件,如销毁有害于环境的机器;三是义务性措施,如重建被损害的环境。①在环境刑法的立法上,还有些国家规定了刑罚的特别执行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如,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关于污染土地的规定:在对犯罪人判处缓刑时,可以规定条件,要求犯罪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法律规定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1997年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6章有关环境犯罪的刑事处罚也有类似的规定,即规定了一种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的刑罚手段,责令犯罪人用自己的劳动去恢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法国《环境刑法》第514.49条第2款明确规定,在由于从事该法指定的特定违法行为被判刑的情况下,法庭可以下令将未被依法处理的废弃物损害的现场复原。在环境犯罪的司法适用中,一些国家已尝试过重建被损害的环境的刑事措施。如美国诉卡迪尼尔案中,被告同意接受1年有条件的缓刑,缓刑期间负责把因该公司倾倒4.5万加仑磷酸而被毁坏的沼池恢复原状,对雇员进行环境法知识培训。②我国现行立法中有一些条款与恢复性司法理念契合,如刑法第37条关于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规定。虽然我国刑法总则以一个专门的条文作了规定,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形,适用种类仅限于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因而司法实践中对环境犯罪的处罚很少配合适用相关的非刑罚措施,尤其是对情节较轻从而判处较轻刑罚的环境犯罪而言更是没有非刑罚措施适用的余地。而对环境犯罪来说,其最突出的问题则是对环境所造成的现实的或长期的危害,这也是深受其害的公众与行为人之间的矛盾所在。

因此,笔者建议对环境犯罪的治理需要在惩罚理念上采取恢复正义。鉴于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已经有大量刑事和解的实践,而且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稿中也已经明确了“刑事和解原则”,所以本文仅对刑事和解对刑法理论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刑法完善提出建议。

首先,在刑事责任的认定方面借鉴国外立法中对“调解”的尊重,在减轻刑事责任的事由中,将“经过调解机关调解并求得被害人谅解的”作为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在非刑罚性处理方法中,可以对犯罪情节较重、事后采取补救措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经过调解机关调解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缓刑。我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没有对非刑罚处罚方法中的“赔偿损失”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经济损失”进行明确区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严格限定在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不属附带民事赔偿的范畴,因此司法实践坚持将非刑罚处罚的赔偿损失范围限定在直接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不属于赔偿范围。但是,非刑罚处罚中的赔偿损失范围应当包括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这不仅是充分考量犯罪人的社会发展和情感因素,更是重视对被害人进行全面有效的补偿。这种方法还可以省却日后民事诉讼的负累,在赔偿物质损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精神损害给予赔偿,更容易得到被害人的谅解,被犯罪行为伤害的社

① A. C.基斯:《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措施》,《国外法学》1984年第1期。转引自任彦君:《基于利益增进思想的环境刑罚构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付立忠:《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 10 -

会关系更容易得到全面的修复。①

其次,明确规定针对环境犯罪这类公害犯罪必须配合非刑罚措施,同时设置相应的资格刑。一些国家的类似于责令恢复原状、限期治理等非刑罚措施都是作为刑罚的必要替代或补充措施。我国在环境犯罪的刑罚设定上有自由刑和资格刑,但自由刑虽具有惩罚和改造罪犯及对社会的一般防卫功能,却无法阻止和减轻犯罪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持续侵害。罚金刑对经济性犯罪而言是罚当其罪,并且被认为是惩罚犯罪法人的最佳手段,但环境犯罪恰恰多为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逐利性犯罪,且多数表现为法人犯罪,因我国罚金刑重罚不重教,加上罚金刑没有规定确定的数额,司法实践中判处的罚金数额又偏低,所以罚金刑对于经济承受能力强的犯罪人或单位难以实现预期的预防和惩治效应。其实,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有过在环境犯罪的刑事制裁体系中配合适用非刑罚措施的判例。2002年12月初,湖南省临武县法院对滥伐林木的犯罪人王双英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且在缓刑期内要求其植树3024株,成活率要达到95%以上。②这种做法既可以达到刑法预防和惩治犯罪的目的,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资源。

因此,笔者建议对环境犯罪的治理重视非刑罚措施的配合,针对环境犯罪的独特性,设置责令补救、限期治理等非刑罚处置措施,以弥补已有的刑罚方法在遏制环境犯罪后果持续危害方面的不足,以收标本兼治之效。同时在环境犯罪的法定刑种类上充实资格刑的内容,这样既可以省缺动用刑事诉讼程序后的行政处罚程序,降低国家处罚违法犯罪的成本,而对被处罚人而言,又可免去双重处罚程序所带来的精力和时间消耗。

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要求针对犯罪的非刑罚处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方法体系,从而满足针对不同类型犯罪人恰到好处地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司法实践需求。针对环境犯罪,加害者与被害者可透过协商机制达成损害赔偿及关系的修复,使环境刑罚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及反应更具灵活性和弹性,并促使行为人改过迁善,达到犯罪预防之功能及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责任编辑:卜安淳][书摘]

法学方法论原理

李可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李可博士的这部著作至今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首先,提出“法学方法论原理”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理论要素、关系、特征、结构和体系进行了剖析,是该著的概念创新。其次,全面分析和建构了法学方法论内在构造和理论体系的各种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该著的体系创新。再次,借鉴各科知识,立足中国现实,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剖析法学方法原理,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立体地、网状地分析法学方法论问题,是该书的思维创新。最后,以法益衡量、利益衡量和价值衡量这三种典型司法方法为切入点,从微观角度剖析司法方法论的技术构造,从而为规制司法主体在这三种典型司法方法中的具体行动奠定技术依据,是该书的技术创新。——周永坤 ——摘自该书封底文字

(苏哲)

①石柏非、陈卫国、闫艳:《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的优化路径》,《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4期。

②郭建安、张桂荣:《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页。

- 1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任锋: 学术频道> 学术讲堂 任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 2014-04-08 11:01来源:中国文化报我有话说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 中华文明拥有自身悠久的正义传统,自先民以来就形成了伟大庄严的正义精神。这个精神传统的源头,就在先民圣贤仰天俯地,从天地宇宙之运行、万物人我之共生中汲取到的大智慧。《诗》中咏叹:“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所谓“物则”“秉彝”“彝伦”,都源出于天,体现于人。就像千百年来的耕耘、收获、交换、流通、恤助一样,里面有深刻的道理和伦常。 有了这层维系,先民才懂得了在天道、万物面前的谦逊,才认识到人类理性的边界、德行的藩篱,才领悟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维齐非齐”的洞见。中华文明的正义视界,才会在天、人、物之间生发出“仁民爱物”的大德境界。 这个正义传统的经典表达,在尧、舜、禹、汤、周文王二帝三王的时代最早确立起来。《尚书》记述尧的功绩,“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你看尧帝自治而治人,正义始于个体的诚敬文明,贯穿于各层次治理社群的各得其序,最终弥散为一种普遍、雍和的风俗民情。对于个体与各社群内在秩序的体贴,分别由安安、亲睦、平章昭明、协和传达出来。其间的正义感是如此精微、高明而广远,层层衍托,既无利维坦式的傲慢,也超越部族主义的朴野。 天下的协和如何实现,如沐春风的雍和如何维系,三代经典为后人理解正义标识出了定向、范围与通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正是基于这个文明根基,继续阐发各自的领悟。其间,孔孟荀代表的儒家与申韩等法家成为影响后世至深的两个力量。 儒家述而不作,最为谦逊地继承了先民的正义智慧,也最为出色地发明了其中的精神骨髓。透过义,他们塑造了我们对善恶是非的感知和信念,让我们窥见了人性深处对于人伦情感、公共权威与卓越品质的复杂热望,也指示出人们在面对这些热望纠结时的情境化智慧。 如《孟子》中的一个著名寓言所言,“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 乐而忘天下。’” 舜作为人子与天子,父亲杀人犯法,该如何处置?这里,圣王舜并没有大义灭亲,也没有枉法佞法。面对公职与私恩的冲突,他承认父子亲情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承认皋陶代表的司法权威的合法性(“有所受之”)。因此,他才会“执之”法办,也才会进一步放弃掉天子的职位,“窃负而逃”,背着父亲躲藏到偏僻的海滨。在人伦之义与司法公正之义发生严重冲突时,舜不得已以这样的办法尽量兼顾亲亲与尊尊的价值需求。这里,有孔子所言“父为

浅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学年论文 课程名称:学年论文(1) 课程代码: 5001811 题目:浅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及其在 中国的发展 学院: XX学院 专业年级:XX级法学 学生姓名:XXX 学号: 31200903010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时间: 2011年 6 月 1 日

目录 摘要 (2) 引言 (3)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3) (一)目的和功能的多样性 (3) (二)公私法混合的特征 (3) (三)注重行为人的主观状态 (3)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由来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4) 三、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萌芽 (5) 四、现阶段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那些危害到我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非法行为,我们可以从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处罚。在英美法系中有损害赔偿制度,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事实上,我国民事赔偿制度中已出现损害赔偿制度的萌芽。2009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对于侵权责任领域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尤其是“产品责任”一章对“惩罚性赔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从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特征,发展由来,在我国的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惩罚性赔偿制度。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制度民事诉讼制度侵权责任法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严重滑坡,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到现今的染色馒头、毒生姜、毒豆芽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有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是更严重的第一百一十四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更多的行为是处于一种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灰色地带。即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但仅靠简单的民事赔偿有不能有效地遏制这些行为。我们可以从英美法系中借鉴惩罚性赔偿制度或许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又称示范性赔偿(exemplary damages)或报复性赔偿(vindictive damages),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但是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性质,究竟是民事还是刑事上的问题,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或许可通过研究其特点来探寻它的性质。 惩罚性赔偿是与补偿性赔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惩罚性赔偿是为了弥补补偿性损害赔偿而产生的,与之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的和功能的多样性 对于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欧文列举惩罚性赔偿的功能有四项:惩罚、遏制、使私人协助执法、补偿。查普曼等人则认为有三种功能,即补偿、报应和遏制。王利民教授认为惩罚性赔偿实际上是补偿和惩罚的功能,通过补偿和惩罚的结合,而产生了遏制等其他功能。综上几大学者所言,毋庸置疑,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远多于补偿性赔偿制度。 (二)公私法混合的特性 惩罚性赔偿的注意啊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为人处以金额较大的赔偿惩罚,其最终目的是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惩罚性赔偿当然包含着对受害人的一定补偿。故惩罚性赔偿不仅具有公法上惩戒的性质,也具有民法领域上的私法属性。 (三)注重行为人的主观状态 一般的民事赔偿中,损害结果是影响赔偿实际数额的主要标准。但惩罚性赔偿由于它具有“惩罚”这样一个功能,单纯靠造成损害的程度难以有这样的效果,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反之,如果行为人没有主观上的恶意,仅仅出于过失,那么对其使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正义的探究和思考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正义的探究和思考 蔡武作者简介:蔡武,男,1976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市,原在江西省丰城市律师事务所工作,现工作于奉新县人民法院,在法院期间先后从事过执行、行政审判、民事审判等工作。系中华哲学会会员,法律硕士(JM)在读,先后写过多篇理论性学术论文。 [论文提要] 我国当前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而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立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更应当是司法工作的价值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落实到司法机制上就是要保证司法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已具备了很好的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已经在制度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和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并且有了健全的律师制度;人们在思想上已普遍对法律形成了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法律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中的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司法和谐的构建及其进程。由此,从我国目前社会实际和司法实际出发,探究一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 [以下正文] 一、公平正义的表述

公平正义是一个恒古至今讨论不息的主题,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持有的一种法律理想和法律评价。正义在中文中指语言文字上的恰当与正确,或对某种理论或学说的纠偏和匡正。比如我国唐朝有《五经正义》、《史记正义》。公平与正义合成一个词,叫做公正。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合法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中,自古至今,历久常新,成为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如道德、法律、政策等)及正当的程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正义则是公正的理念,包括社会、政治和法律上的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何谓公平正义,在近现代理论史上有着很不相同的理解。马克思认为诸如“公正”、“平等权利”等一类观念,都是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处在不同经济地位上的人,对特定利益格局是否公正会有不同的判断。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此表达的尢为清楚。马克思强调要从经济关系出发来看待包括“公正”在内的观念。而罗尔斯从设想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即人都处在“无知的面纱”中的“原初状态”(类似于“自然状态”)出发,推出公平正义的两条根本原则。第一条是自由原则:“每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和其他人相当的基本的自由权利。”第二条为差别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调解,使得人们有理由指望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且它们所设置的职务和岗位对所有人开放”。可见,平等地享有自由权利,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首要原则。差别原则是建立在自由原则基础上的,是从属于自由原则的。只有在贯彻自由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贯彻差别原则,决不能以牺牲前者来满足后者。 我国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坚持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法律职业人员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一、早期的五刑 1、五刑的渊源 (1)三苗造刑 (2)象刑 *以特殊的服饰象征刑罚 *刑罚形态的画像展示 *象天道而作刑 2、五刑的内容 (1)墨,或黥:在面部刺字并涂墨; (2)劓:割鼻; (3)剕,或刖、膑,秦汉时称斩趾; (4)宫,或腐、淫、椓:破坏人的生殖机能; (5)大辟:辟,甲骨文中指灾祸。大辟是最大的灾祸,即死刑。 3、西周的刑罚 (1)圜土之刑 “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 “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虽出三年不齿。凡圜土之刑人也,不亏体;其罚人也,不亏财。” (2)嘉石之刑 “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期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 (3)其他刑罚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窜三苗于三危,殛鳏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4、西周刑罚的适用要求 (1)简孚 “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2)中刑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抵德” “惟良折狱,罔非在中”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 (3)考察主观心理 《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周礼·秋官·司刺》有“三宥之法”:不识、过失、遗忘 5、早期刑罚的特点

涉林渎职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涉林渎职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林业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部,全市森林面积140.27万亩,森林蓄积量969.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3%。市委、市政府对林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生态安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林业监管领域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多发,致使森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和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现将我市近年来涉林领域渎职犯罪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查处涉林领域渎职犯罪的基本情况 2011年至2013年,我院共立案查处涉林领域渎职犯罪3件3人,法院均做有罪判决,查办案件数及人数均占当年查办渎职犯罪的100%。涉林渎职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涉案主体主要是基层林业管护人员。在我院立案查处的3件3人中,犯罪主体都是基层林业管护人员,其中2人为专职护林员,1人为基层林业站站长。涉林渎职犯罪的主体主要是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与林业行政部门签订聘用合同的专职护林

员也可构成该类犯罪的主体。该类犯罪主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职务级别低,工资待遇不高,但责任却非常重大。如护林员负责管护的防护林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如遭到砍伐,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犯罪罪名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罪。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相关规定,涉林渎职犯罪的罪名主要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及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四种类型。而从我院近三年查处的涉林渎职犯罪情况来看,涉及的罪名主要是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是指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该类犯罪主观上表现为监督过失,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或轻视国家林业资源;客观上由于自己的监督过失行为而造成重大损失后果。在我院查处的3起涉林渎职案件中,由于行为人不履行职责,造成公益林被滥伐,对国家林业资源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是涉林渎职犯罪造成的后果严重。近年来,每一起涉林渎职犯罪案件都致使大量林木被乱砍滥伐。如原通什林场场长王德斌在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未办理砍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滥用职权,擅自授意黄有京雇人进入省级公益林21号小班砍伐,致使省级公益林被毁数量达32.923立方米;护林员王兴民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造成莺歌岭自然保护生态公益林被滥伐11.2亩,活立木蓄积达48.248立方米。原护林站站长黄洪强、护林员黄景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造成国有特种用途林被滥伐

惩罚性赔偿制度文献综述

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作者:何朕 摘要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发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民事赔偿制度,其特点在于打破了民事责任补偿性的原则,通过设立高额的赔偿金以达到对侵权人进行惩罚的目的。正因如此,即使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学界对其的争议也不绝于耳。而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学说影响,一直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讳莫如深。但年来有学者建议在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加入惩罚性赔偿的内容。本文将从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性质入手,分析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惩罚性损害赔偿;侵权行为责任;精神损害赔偿 一、惩罚性损害赔偿释义 (一)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 惩罚性损害赔偿是与补偿性损害赔偿相对的概念,主要是指法院最终判决侵权行为人承担的赔偿数额高于由侵权行为所引发的实际损害数额的一种民事赔偿制度。惩罚性损害赔偿源于1763 年英国法官Lord Camden 在Huckle v. Money 一案中的判决,[1]并主要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美国《惩罚性赔偿示范法案》将惩罚性赔偿定义为“给予请求者的仅仅用于惩罚和威慑的金钱”。[2]有学者认为, 应当区分加重赔偿与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在于惩罚与威慑, 如果被告人行为恶劣, 造成精神损害, 就适用加重赔偿而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果没有精神损害, 而被告人的行为需予以制裁, 就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果被告的行为既造成精神损害, 又需要予以制裁, 就要同时适用加重赔偿和惩罚性赔偿。 [3] [1] Wils. K. B. 205, 95 Eng. Rep. 768 ( C. P. 1763) . [2]Thomas F .Lambert,Jr.,Suing for Safety,TRIAL,Nov.1983,at 48.see Michael L.Rustad,How the Common Good is Serbed by the Remedy of Punitive Damages.Tennessee Law Review,1997 [3]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版, 第275页

公平正义的守护 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公平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面对不公平现象,能够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认识到制度对于公平的重要性。 3.认识到守护正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讲究智慧;认识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 4.树立公平正义观念,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学重点: 理解坚守公平的原因以及如何坚守公平。 教学难点: 知道如何守护正义以及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同学们,视频中一系列司法制度改革是为了什么? 二).自学解惑: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06—112页内容,找出书中相关知识点,并作上记号,完成下列问题: 1.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谋求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 2. 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3. 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5、请你介绍一个正直正义的人并简要描述他的事迹。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有正义感的人其实就是正直的人,他们立身做人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 ( 1 )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我们应如何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 ( 2 )有人说:“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四)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探究一】坚守公平 活动一个人维护公平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107“中学生在学校如何坚守公平”为主题的讨论会,探究: 你认为维护公平应如何做? 小结:(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活动二制度保障公平 你知道我国近年来实施了哪些保障公平的政策或制度吗?这些制度有什么作用?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等。 我国这些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现了正义,也正是这些正义的制度维护了社会的 公平。 小结: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 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探究二】守护正义 活动三个人守护正义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109三位出租车司机的事例,探究: 1.评价三名司机的行为,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当我们自己或他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你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有哪些吗? 小结: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活动四司法维护正义 我国司法制度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审判员回避制度? 小结: (1) 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中国古代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 古代的刑法可谓千奇百怪,手段极其残忍。从名目上来讲就有笞杖、鞭扑、枷项、宫刑、刖刑、割鼻、斩首、腰斩、梳洗、剥皮、烹煮、绞杀、凌迟、车裂等多种名目。在这些刑法之中,如笞杖、鞭扑等一般情况下只会使人受些皮肉之苦,一般不会要人性命。有些刑法会使人致残。有些刑法可以使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而有些刑法则会先把人折磨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让其死去。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古代统治者们为了稳坐龙椅宝座,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让自己的江山大爷千秋万代,别说那些企图造反的大臣和人民,就连身边非常亲近的人,只要威胁到他们的霸权地位,只要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就会对那些给自己造成?忧虑?的人进行残酷惩罚,而酷刑的发明正是统治阶层最为炫耀的得意之作。随着各朝各代的更迭,酷刑几经演变,已经变得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中国古代刑罚包括: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刷洗,弹琵琶,抽肠,骑木驴。把酷刑演绎到极致的当属满清王朝了,满清十大酷刑可谓是最臭名昭着了!满清十大酷刑非只有十种,十大只是说法而已。 中国古代刑罚

宫刑 宫刑,一种割除男子生殖器官和使女子丧失生殖机能的肉刑刑罚,男子宫刑又叫?去势?,女子宫刑又叫?幽闭?(用木棒之类的硬物撞击女子的下腹部,人为的造成子宫脱垂,使女子丧失生育能力)。 宫刑又叫蚕室、腐刑、阴刑、椓刑,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刑罚之一。宫刑除了在肉体上给囚犯带来痛苦外,最残忍之处是给囚犯心理上的折磨,对于男子而言,失去了生殖器,也就失去了传宗接代的能力和享受性的快乐,他们将终生在失去男子尊严的阴影下苟延残喘。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受过宫刑的人物是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受刑之后,忍受着巨大的心灵伤害,著书不辍,终于为华夏子孙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巨制——《史记》。 宫刑在古代既是一种刑罚方式,那么自然有专门的人员执行。史载,战国时期的秦国有所谓的?主腐者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朝廷中,有许多专掌宫刑的?阉工?;北宋攻灭南汉时,曾斩杀阉工五百余人。同时也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如汉代?少府若卢狱有蚕室?;到了清代,掌管阉割事务的官府机构是内务府下属的慎刑司。此外,明清时期的北京还曾出现过专门承包官府阉割事务的民间机构。 秦汉时期的宫刑是非常普遍的,西汉景帝时规定:?死

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12〕18号)

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12〕18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12年7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2次会议、2012年9月1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2月7日 法释〔2012〕18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2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2次会议、2012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渎职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伤亡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规定的损失后果,不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损失后果持续、扩大或者抢救工作延误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第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犯罪行为,触犯刑法分则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条至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因不具备徇私舞弊等情形,不符合刑法分则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条至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但依法构成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犯罪的,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第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论刑罚的目的论文

论刑罚的目的论文 刑罚的目的问题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刑法中的任何问题都与刑罚的目的相联系,同时,刑罚的目的也具有重要的刑法立法与司法实践意义,以下就是由我们为您提供的论刑罚的目的。 如何界定刑罚的目的,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刑罚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适用、执行刑罚的目的,也即国家的刑事立法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现象的强制措施及其具体适用和执行所预期实现的效果。⑴ 也有人认为,刑罚的目的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效果。⑵ 还有人认为,刑罚的目的是国家刑罚活动过程中,亦即国家在制刑、量刑、行刑过程中对根本效果的最终期望。⑶ 上述关于刑罚的目的的定义存在的分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刑罚目的是仅限于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还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制定、适用、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二是刑罚的目的是对刑罚根本效果的最终期望还是仅指刑罚预期的效果。笔者赞同上述不能将刑罚的目的界定为人民法院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的观点,其理由是:虽然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但立法机关在制定刑罚、执行机关在执行刑罚时也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立法机关在其制定的刑法总则中关于刑罚种类、刑罚制度、刑罚执行等方面的规定,刑法分则关于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

刑的规定,本身都有威慑作用,从而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执行刑罚的机关对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的执行,既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也具有特殊预防的目的。所以,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及刑罚执行机关分别进行的制刑活动、定罪量刑活动以及刑罚执行活动,都是具有目的的。理论上那种认为将刑罚的目的延伸到刑事立法阶段不尽合适的观点,在笔者看来并不妥当⑷。 关于刑罚的目的究竟是对刑罚根本效果的最终期望还是仅对刑罚预期效果的期望,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说法都不尽妥当。首先,将对刑罚根本效果的最终期望作为刑罚的目的,违背了关于直接目的与长远目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应该是先有直接目的而后有长远目的,在没有论及直接目的的情况下就将刑罚的目的界定为对刑罚根本效果的最终期望,并不妥当。其次,虽然刑罚的最终目的是存在的,但是鉴于刑罚直接目的的实现与刑罚最终目的实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原理,刑法理论上也没有必要去研究刑罚的最终目的,因为刑罚直接目的的实现也意味着刑罚最终目的的实现。 刑罚的目的与刑罚的属性。属性,其语词含义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⑸根据属性的这一语词含义,刑罚的属性应是指刑罚的性质。那么,刑罚究竟具有何种性质呢?应该说,刑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惩罚的性质。刑罚的惩罚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客观的。由于作为刑罚属性的惩罚性是客观的,因此,与作为主观范畴的刑罚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作为客观范畴的刑罚属性与作为主观范畴的刑罚目的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惩罚性赔偿制度文献综述

在比较中进步在练习中提高 ——读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论文有感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暴露出我国法律在食品监管以及对于消 费者权益救济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法学界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尤以对食品安全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最为突出。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并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在我国实行惩罚性赔偿的迫切性以及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将《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和《惩罚性赔偿与食品消费安全制度构建》两篇文章从文章的视角、文章结构、论证方式、论证结论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期达到加深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解和明确论文写作方法的目的。 首先,从文章的视角来看,虽然同样是由食品安全问题入手,讨论在我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两篇文章侧重点却有很大的不同。《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以下简称《完》)侧重于惩罚性赔偿制度本身的讨论,包括制度的历史沿革,制度的功能,制度的适用范围,并对《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讨论。而《惩罚性赔偿与食品消费安全制度构建》(以下简称《惩》)则更侧重于惩罚性赔偿在特定领域即食品消费领域的适用,将惩罚性赔偿置于特定的领域,分析其特性与意义,讨论的范围更为具体。该文章发表的时间是在“三鹿事件”爆发之前,可以说作者对于该问题重要性的预见是准确的,而且文章中作者一些法律建议与《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可谓异曲同工,我们不能说法律规定的就一定是最正确的,但这至少证明作者的建议是符合社会现状的,具有现实可行性。 对比二者的文章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完》文是在问题发生以及法律颁布之后,对于其现实意义的分析,属于事后的解读;而《惩》文则是先于现实问题的法律建议。从学术价值上来分析,我认为后者更好的发挥了法律学者的理论研究价值,因为法学家的作用不应仅仅只是在法律颁布后论证其价值以及和操作性,而更应该是针对社会现状以及法律的不足,提出法律建议,来促进法制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从文章结构来看,《完》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与正义的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与正义的学习心得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西方国家公平正义不同的是,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

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政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通过执法活动实现、维护公平正义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相比,政法队伍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执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

中国古代刑罚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摘要: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经历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主要刑种大致可归类为肉刑,流刑、徒刑、死刑四种。随着时代演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刑罚制度逐渐摆脱野蛮残酷的外衣,开始向更具人道精神、更加文明的近代刑罚制度变革。 关键词: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发展改革 导言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发端于夏、商两代,于西周时期实现了奴隶制五刑的完善和制度化。西汉文、景二帝对肉刑的改革和武帝时期开始的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是中国封建制五刑的发端,使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进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加快,最终完成于隋唐。基本维持了:笞、杖、徒、流、死五刑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起源: 关于中国刑罚制度的起源学界争论颇多,主要有:法源于天说、刑起于兵说、法源于苗民说、皋陶造律说、法源于定分止争说和法源于习惯说等。依据如下: 1、有关文献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 2、上古三代和秦汉的司法官名称也有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的 痕迹。

3、中国历代正史的体例反映了兵刑同一和“刑始于兵”的事实。此外,“刑以威四夷”即以重刑对待异族,也是刑罚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奴隶制时代,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也称为“正刑”,其中既有生命刑,也有身体刑。奴隶制五刑是夏、商两代的主要刑罚。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还有凌迟、髡、髌、炮格、刵 二、黥刑与劓刑: 2.1黥刑: 黥面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显然是最轻微的。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 北宋时,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针刺,因而又称为黥刺。犯人的罪状不同,刺的位置及所刺的字样排列的形状也有区别。 清代的黥刑主要施用于奴婢逃跑,而且常和鞭刑并用,称为鞭刺。刑罚制度中的一种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废除,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2.2劓刑: 是中国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刑罚。鼻子是呼吸空气和辨别香臭的器官,鼻子没了,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它一方面影响了人的外形,同时对人格也是很大的摧残。在中国历史上,劓刑实施的时间之长、

论刑法规范的性质与功能

第33卷第2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 l. 33 No. 2 2009年 3月Jou rna l of X iangtan U n ive rsity ( Ph ilo sop hy and Soc ia l Sc ience s) M a r. , 2009 3 论刑法规范的性质与功能 黄明儒 (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刑法规范内生于刑法之中,作为刑法条文所表现的实质,具有与刑法本身不同的性质。作为刑法规范而 言,主要具有片断性、法益保护的关联性、权利保障与权力限制的协调性、判决执行的不可避免性等性质,而这 些性质决定了刑法规范具有限制作用、法益保护作用与规制作用等功能。 关键词:刑法规范;法益保护;裁判规范;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 D F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 - 5981 ( 2009 ) 02 - 0060 - 05 刑法规范,是一种由国家统治者通过立法机关制定与认可,为人们在面对某些重大事项时应如何行动即如何有效履行禁止性或者命令性义务提供准则,指示司法人员如何认定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法律规范。 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也只能以法律语句即法律条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律规范。“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如果没有语言,法和法律工作者就只能失语。”[1 ] 71刑法规范也不例外,必须借助于刑法条文这种语言形式,而使刑法条文具有规范性的意义。因而刑法规范与刑法条文关系密切。刑法条文是刑法 规范的载体与外在形式,刑法条文通过法律语句所揭示的内容就属于刑法规范,而刑法规范则是刑法条文所表现的实质,而且它必须通过刑法条文这种语句形式而体现。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刑法规范基本 上是通过刑法条文来表述的,“但是由于立法技术的需要,刑法规范内容与刑法条文表述的文字,并不完全一致。”[2 ] 65有时一个刑法条文可能完整地表述一个刑法规范,有时一个刑法条文表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刑法规范或者其某个部分,但更多的时候只是以直接描述违反规范的行为实施特征而部分地表述刑法规范。因此,刑法规范就有着与刑法条文与刑法自身不同的性质与功能。本文拟就刑法规范的性质与功能予以初步讨论,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刑 法规范及其相关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 一、刑法规范的性质 所谓刑法规范的性质,是指刑法规范本身所具 有的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或者社会规范的特性,它 与刑法本身的性质不同。一般认为,刑法在性质上表现出阶级性与法律性两个方面。所谓刑法的阶级性, 是指刑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并且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而作为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存在的。刑法的法律性主要表现为广泛性、严厉性、补充性以及保障性。[3 ] 2 - 3而刑法规范内生于刑法之中,每一个刑法规范都只是刑法的部分内 容,而并非刑法的全部,它自然不能体现刑法的全部特性,也就是说,刑法规范的性质不能表征刑法本身的性质。但何谓刑法规范的性质,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理论界基本上还没有深入研究的成果。 明确提及刑法规范性质的是我国台湾学者甘添贵先生,他认为,刑法规范所特具之性质有三种类型:一是抽象或者假定规范,二是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三是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4 ] 3 - 4其他学者大多并没有明确讨论刑法规范的性质,但从所论述的内 容而言,应当属于甘添贵先生所谓的性质范畴。如日本学者大塚仁认为,刑法的规范,是裁判规范,同时 3收稿日期: 2009 - 01 - 07 作者简介:黄明儒( 1967 - ) ,男,湖北监利人,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黄卧云 一 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儒学成了一门显学,为的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界忙碌地研究起来,据说要重新发现和开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指导当下中国的现代化。今天,否定传统文化将不得人心,新文化运动也因为其彻底地反传统文化而受到质疑。但要问传统文化是什么,却各说纷纭,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各不相同的概念纠结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变得含混不清。 “传统”和“文化”是两个内涵极为庞杂、外延十分宽广的词,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酒桌上正当人 们酒酣耳热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酒文化。有品茗之雅好的人视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舞文弄墨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哲学和玄学的角度,诸子百家,阴阳五行之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不在传统文化之列。但是当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时,文化一词便有了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特定的价值取向。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将西方文化归纳为民主

与科学,准确地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实质。今天,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是清晰和清楚的,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历 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一开始就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套与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相对立的价值体系,第二,它专指儒家思想体系。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国外开办的几百所孔子学院,也同样表明把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对立,统治阶级提倡它和维护它,有新知识的知识分子则否定它和批判它。这种对立在戊戌维新和袁世凯称帝两大政治事件前后达到 了顶峰:因为向往“西法”,才产生了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发动“尊孔读经”,才直接导致了陈独秀、 胡适等人领导的激烈反传统文化、高唱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的文化之争实质是制度之争,西学与中学的命运与国家政治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统治阶级执迷于传统,知识精英热心于西学。当国家遭遇巨大的外部挑战、统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政府就大倡西学或积极寻求西方支持,在甲午战争之后、联军攻进北京之后,日本发动九一三事变之后,抗日战争期间以及中苏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有遭受北方大国大规模攻击危险的时候都是如此,只要外部危机不甚严重,或者过去,或者缓和,政府日子比较好过的时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2012-6-8 15:55|发布者: admin|查看: 441|评论: 0|原作者: 律达网|来自: 律达司考网 摘要: 一、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我国法律反映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方面,但法律并不能覆盖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 ... 司考法理学重要知识点详解。2012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律达司考网的小编将 法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考生认真阅读。 一、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我国法律反映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方面,但法律并不能覆盖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 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 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参考其他社会规范,同时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既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义要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和 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 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 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 二、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程序与实体是法治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法治的公正也分别通过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 有密切的联系。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外部形式,是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内在目标,也 是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法治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程序与实体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均衡,一方面,应当高 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切实保证程序的公正;另一方面,不应极端化地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上的公正,反对 那种“只要程序公正,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做法。 三、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公正与效率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 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执法者在法治活动中拖延推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